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整理笔记)

更新时间:2024-01-22 16:4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4全国硕士生入学考试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复习提示:

马克思主义的定义:

①狭义:是马、恩的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创立的标志:《共产党宣言》1948 组成部分:马哲(理论基础)、马义政经学、科学社会主义 理论特征:辨证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胡锦涛)

②广义:还包括了后人对它的发展,也就是马、恩、列、毛、邓、江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三个层次:a. 基础理论―――哲学和政经 b.运用理论―――毛思和邓论、“三代” c.观点事实和时事政策

分析题:读懂材料,原理与材料结合,围绕主题展开,要深要透,回答要展开(300字左右) 注意:1。凡是和现实有关的题,现实意义要说到位

2. 提出论点,说出支持论点的理由,及理由的理由都要说到位,要求进行二级论证

3. 论述题,要求作反面论证,证明A时,要求作非A的批判;评论联系的观点时,要对孤立的观点进行批判;哲学关系,一旦割裂,两方面均要分析到位。

第一章 马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选择题,量少】 一、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一)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1. 哲学:都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即①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②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③是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的学问; ④是含有阶级性的最抽象的社会意识形态。 2. 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最根本的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世界是什么)

的对立,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怎么样)的对立。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是统一的密不可分的,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3. 哲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

是普遍和特殊,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区别:研究的对象不同。具体科学研究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哲学研究最普遍的一般规律。 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并随具体科学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并

可给予具体科学以世界观、方法论指导。

(二)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思哲学的基本问题 1. 哲学的基本问题

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精神与自然界=精神与物质=意识和存在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重点】 ①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第二性的问题(即本原、派生)

这是划分唯物和唯心的唯一标准―――自然界为本原是唯物,精神为本原是唯心

②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同一性: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和正确反映现实。 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一切唯物主义者和彻底唯心主义者都是可知论者,承认同一性。

第 1 页 共 23 页

2014全国硕士生入学考试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3.哲学上的两个对子

①唯物和唯心的对立:是根本,涉及世界本原问题

②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涉及世界状态问题,是从属于唯物和唯心的对立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重点】 1.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三点都相等

①自然界(物质或存在)第一性,精神(意识或思维)第二性

②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世界万事万物的本原

③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而意识则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和在人脑中的反映,或者说物质决定意识。

唯物主义者是无神论者,但无神论者不一定是唯物主义者,可以是主观唯心主义者。 2.唯物主义发展的历史形态: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直观性、猜测性的缺陷。本原是原子、水、火、气等物质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机械性(机械力学)、形而上学性(孤立静止片

面的观点)和不彻底性(唯心主义历史观)

③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结合,自然观和历史观在唯物

辩证基础上有机结合。

3.唯心主义的存在根源

最初是对自然现象和梦中景象的不正确解释 ①社会根源:生产力地下,文明发展不充分

②阶级根源:统治阶级有意歪曲或阶级偏见

③认识论根源:把认识过程主观化、简单化、直线化和片面化,也就是主观和客观分离,认识和

实践分离。

唯物主义的社会根源:进步的阶级由于其利益同社会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 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根源:主观和客观相统一,认识和实践相统一。 4.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三点都相等 ①精神(意识、思维)是第一性的

②世界的本质、本原是精神的

③自然界、物质不过是精神意识的产物,意识决定物质 5.唯心主义分类:

①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感觉、意识、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②客观唯心主义:认为脱离了人和物质世界的“客观”精神是本原―――柏拉图的“理念论”,黑

格尔的“绝对观念”,朱熹的“理在事先”、宗教的神创万物和支配命运的观点、老子的“道”。

(四)马哲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①实践证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②实践证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二、马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一)马哲的创立的历史必然性

1.社会阶级条件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矛盾日益激化,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找出社会发展的物质根源;

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经验,也需要思想理论指导。

2.自然科学前提 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进化论)等深刻揭示了物质统

一性和发展的辩证性

3.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批判吸取了他的辩证法 抛弃了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和唯心史观,批判继承他的唯物主义 (二)马哲的创立是哲学中的伟大变革,表现在:

①发现和创立了唯物史观; ②以实践为基础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

③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革命性相统一的哲学

第 2 页 共 23 页

2014全国硕士生入学考试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三)马哲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研究对象: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普遍最一般规律

内容: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四) 唯物史观的发现及其伟大意义

①使唯物主义哲学发展成完备的哲学,宣告唯心主义的破产

②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两个伟大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发现剩余价值 ③使社会科学的研究由了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来指导 (五) 马哲的根本特征 ①实践性――改变世界

②革命性――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改革开放也是具有革命性的) ③科学性――严格以客观事实为根据

毛泽东:马哲辩证唯物论两个显著的特点是阶级性和实践性。

(六)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马哲的

精髓

列宁:明确提出两个认识路线的对立―――“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即唯

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毛泽东:思想路线―――实事求是(体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

动性的统一,自由与必然的统一)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重新恢复和发展毛的路线

江泽民:强调马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即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七)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作用(即哲学的重要性)

江泽民:掌握它,对于认识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是十分重要的。 ①马哲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②马哲对人们把握自我、规范人生、提高道德素养具有导向与激励的作用 ③马哲对人们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工作能力和精神境界具有启迪作用 三、马义哲学与现时代

(一) 马哲和现代科技革命 【一般般了解】

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现代科技推动马哲的发展;马哲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二) 马哲和现代西方哲学

西方哲学: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与以人为本不同,它主张以非理性主义反对科学技术)两种对立思潮 反对科学主义而要重视科学精神,反对人本主义而要重视人文精神,体现科学精神和 人文精神的统一。

(三) 马哲的中国化 【重点】 1.马义以及马哲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思、邓论、“三代”

①毛思、邓论是中国化了的马义,既体现了马列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共人的实践经验

②“三代”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基础是马列主义、毛思和邓论,是马义及其哲学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

2.邓论对于马哲的贡献和发展表现在四个方面: ①坚持实事求是,把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统一起来

②重新确立了实践史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义的基本观点 ③强调发展观点,“发展是硬道理” ④重视生产力,“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三代”: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 3 页 共 23 页

2014全国硕士生入学考试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选择题】 一、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物质观)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意义 1.马义以前的物质观 【单选题】 ①唯心主义

②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本原是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本原是原子)坚持第一性的问题,但有缺陷 2.恩格斯对物质概念的说明

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物质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指共性)。

3.列宁对作为哲学范畴的物质的定义 【重点】 ①不依赖人们的意识而存在

②能为人们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 4.马义物质观(列宁的物质观)的重要意义:

①批判了唯心主义的物质观和二元论的物质观,揭示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坚持了彻底

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②批判了先验论和不可知论,揭示了物质可以被人的意识所反映,坚持了可知论

③克服了以往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用个别、个性代替一般、共性的形而上学的缺陷,揭示了物质的共同本质是客观实在性

总之,马义物质观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是彻底唯物主义一元论的物质观。 (二)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物质的存在形式――运动和时间、空间(物质是运动的,运动的物质在时空内才能运动) 1.物质和运动

①运动的含义:是物质的固有的本质属性和存在方式,包括宇宙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②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A.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否认这一点会导致形而 上学的绝对静止论

B.运动离不开物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和承担者,即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精神的运动是人脑这种物质的运动的表现,客观的物质运动的反映。主观唯心主义把运动主体归结为人的感觉或观念,客观唯心主义归结为“绝对精神”“天理”等 2.运动和静止

①静止的含义:是运动的特殊状态。一是指一实物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没有发生某种特定的运动;

二是指事物处于量变阶段而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

②承认静止的意义:运动从静止中找到量度;理解物质的多样性;区别事物,对事物进行确定的分

析。

③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及其意义: A.关系:

总体上是对立统一关系、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整体和局部的关系、相互渗透的关系

a.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局部的、暂时的、有条件的,因

而是相对的。

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不显著的变化,是运动过程中的某种特定状态 c.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d.任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第 4 页 共 23 页

2014全国硕士生入学考试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反对两种错误: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的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

反对只承认静止的形而上学不变论观点。

B.意义:a.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才能区分不同事物 b.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它保持事物质的稳定 c.相对静止是绝对运动的参照系 3.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

由低到高:机械――物理――化学――生物――社会 4.物质运动和时间、空间 ①时空的含义:时空是运动着的物体的存在形式。时间指过程的持续性(特点:一维性或不可逆性),

空间指广延性(特点:三维性和可逆性,即长宽高三度)。

②时空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割的,时间和空间也是不可分割的。(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点是形而上学唯物观)

③时空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绝对性是指时空的客观性。(否认时空的绝对性必然导致唯心主义;否认时空的相对性是形而上学观点)

④时空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时间的无限性指整个物质世界发展的总过程是无限的,有限性指具体四五发展的过程是有始有终的,事物的存在具有暂时性;空间的无限性指整个物质世界的存在范围无边无际,空间的有限性指具体事物的存在范围有限 二、 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世界观) (一)实践的本质(含义)

1.含义: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2.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的具体表现:

①从人类生存的前提看:是人的立命之根和生命之本

②从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看:人是由意识的类存在物,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

③从人的本质看: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通过实践使自己成为“社会存在物” (二)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1.实践的基本特征

①客观现实性即物质性

②自觉能动性即目的性 ③社会历史性即社会制约性 2.实践的基本形式

①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 ―――是基础,决定性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②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 ③科学实验活动

(三)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及其与人的实践活动的关系 1.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

①主观世界:指人的意识。包括人的意识和意识的一切活动过程

②客观世界:指人的意识以外的一切客观存在

③关系: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通过实践的中介作用,两者是改造被改造,

认识被认识的关系。

2.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相互关系 【重点】 ①自在世界:指天然自然,是人尚未认识和改造过的自然界,存在于人类世界产生以前

②人类世界:指属人世界,是在实践基础伤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人化自然是指经

过人的实践改造过并打上人的目的和意志烙印的自然。人类社会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③区别:a.自在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活动之外的客观存在 b.人类世界和人的活动不可分离

第 5 页 共 23 页

2014全国硕士生入学考试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④联系:a.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b.实践使自在世界分化除了包括人化自然在内的人类世界,使“自在之物”不断转化为

“为我之物”

c.人类世界中,自然与社会相互制约、相互渗透,自然成了社会的自然,社会成了自然

的社会

3.新增考点: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 ①实践的主体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有实践能力的人,实践的客体指要探索和改造的对象

②关系: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进行改造,实践一方面要创造客体的价值,另一方面又优化了主体。

而优化了的主体能更好地改造客体,反过来客体再一次优化了主体,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 三、 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意识产生、本质及其能动作用 1.意识的起源――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①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a) 人类是物质世界演变进化的产物,有了人类,才有了意识 b) 意识的产生又各发展过程,三个决定性环节:

所有物质的反应特性――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一般动物感觉和心理――人的意识 ②是社会的产物

人的劳动起了决定作用。劳动是社会性的劳动,所以意识是社会的产物。【狼孩】 2.意识的本质

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与属性,即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物质条件和生理基础

②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印象【本质所在】 原因在于:

①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源泉是客观世界

②形式是主观的。意识形式的主观性、个体意识之间的差别性、意识的创造性 ③意识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两个对立:

唯心主义:黑格尔――独立主体的思维过程;现实事物的创造主;现实事物只是思维过程的外部

表现。

唯物主义:观念的东西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 【重要】 庸俗唯物主义:意识是物质,否认它形式上的主观性。不是唯物主义,只是庸俗化。 3.意识的作用

①意识能动性(主观能动性),是指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②意识能动性的表现:意识活动

a.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具有高度创造性(创造出的还是意识)和超越性。不仅可以反映事物

的现象,还可以通过抽象思维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比如万有引力无法具体感知) b.能反作用于主体,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与调节

c.具有指导性,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即对客观世界改造的反作用。【重点语录】:列宁“人

的意识不仅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两句话必须放在一起才正确。)即在意识中形成新的观念世界,然后通过实践,把观念世界变为现实世界(改造过的属于人的世界)。 ③意识能动性的实现条件:必须正确反映和遵循客观规律 4.物质和意识辨证关系原理

①区别:a。物质是客观存在,对意识有先在性(本原是谁) b.意识是主观存在,具有派生性 (本原是谁) c.两者不能互相代替对方

②联系: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 b.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意识能动论 c.通过实践,两者可以相互转变

第 6 页 共 23 页

2014全国硕士生入学考试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5.在意识能动性问题上,反对两个错误

①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否认了意识能动性

②唯心主义――夸大了意识能动性

6.意识和人工智能的关系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能动性

关系:①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人工智能本质是思维模拟,这种模拟代替甚至超过人脑的部分思维能力。

②两者有本质区别

(二)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1.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不同哲学派别的对立 ①一元论:主张世界有一个统一的本原

二元论:主张世界有精神和物质两个独立本原(二元论不是唯物也不是唯心)

②唯物主义一元论:本原是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统一于物质 唯心主义一元论:本原是精神

2.自然界的物质性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①地理环境、人口和物资资料生产方式构成物质生活条件即社会存在

②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发展规律同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一样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

3.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①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统一于物质,指统一于所有物质形态的共同的本质属性――客观

实在性。②世界的统一是无限多样的统一,包含着质的差别的统一③是运动和发展的充满联系的统一

恩格斯反对世界统一于存在的折中主义:存在是指主观存在和客观存在,但世界统一于物质性(客观实

在)。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观点的方法论意义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哲的理论基石 2.是确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彻底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4.反对思想僵化,落后于实际,又要反对思想超越现实

第三章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一、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一)辩证法的含义: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辩证法在对现存的事物的肯定理解重包含对现存(现实+非现实)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辨证法是从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黑格尔:“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辩证法推翻了一切关于最终的,绝对的,神圣的东西。马义的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和正确认识。【以上都是正确的论断】 (二)形而上学的含义: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否认矛盾)的观点和方法。 (三)唯物辨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发展观:

1. 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2. 发展和静止; 3.全面和片面; 4.承认矛盾和否认矛盾 (四)唯物辩证法的科学理论体系 1.两个总特征: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2.基本规律:①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②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状态; ③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3.基本范畴:本质和现象,内容和形式,原因和结果,必然和偶然,现实和可能等等

第 7 页 共 23 页

2014全国硕士生入学考试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二、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一) 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1. 联系的含义:指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以及构成事物诸要素之间的互相影响、互相作用

和互相依赖。

2. 联系的客观性:①指事物本身的联系,是本身所固有的

②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人们的联系概念是客观存在的联系的反映

3. 联系的普遍性:普遍存在,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部分、方面及其发展的各个

阶段、过程都是相互联系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能鼓励村寨而是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联系。

4. 联系的多样性:①内容和形式多样――直接的间接的,偶然的必然的,本质的非本质

②作用是不一样的,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起决定作用

5. 联系的条件性:条件是指统一事物的存在和发展的有关要素的总和。 6. 联系与系统(协调) 【具有现实性:协调发展】 (1) 系统的含义:系统是指一事物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

功能的有机整体。

(2) 系统的基本特征及其意义:整体性揭示系统和要素或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①整体由部分构成(不是总和),整体具有各部分所不具有的新性质新功能

②部分依赖整体

③整体和部分可以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3) 联系观点与系统观点的关系 ①联系包含系统

②系统是对其的丰富和深化

(二) 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

1.事物的普遍联系和运动、变化。发展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 ①运动:标志变化的哲学范畴

②变化:事物不仅有量的增减,而且有质的飞跃

③发展:指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前进性变化或不断更新的过程 2.发展和运动有区别又有联系

承认运动(变化)的观点不一定是辩证法,(机械论,循环论),承认发展才是辩证法。 (三) 发展的实质 【重点】 1.实质:新事物(呵护发展规律的)战胜旧事物(逐渐丧失存在必然性的日趋灭亡的) 2.原因:①新事物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是旧事物无法克服的

②新事物否定旧事物中消极、过时、腐败的,继承发展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并添加了新内容,比旧优越

③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 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内容和意义

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都处在生存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 1.唯物辨证法过程论的内容

过程是指物质运动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的广延性。

唯物辨证法过程论的主要内容:

①克服形而上学观点; ②世界和一切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③事物是作为过程而发生存在的; ④过程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2.唯物辩证法的意义

①反对形而上学的“不变论“与”激变论“,坚持阶段论,反对超阶段论

②坚持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 ③坚持对知识、真理的相对性,反对把知识、真理绝对化的观点

第 8 页 共 23 页

2014全国硕士生入学考试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五) 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1.规律的含义

①规律:即客观规律或“法则”,指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

②科学规律又称定律。

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是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2.规律的特点

①本质性 “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 ②必然性 ③稳定性、重复性、普遍性

④客观性,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3.人的自觉活动和规律的关系 ①规律是客观的

②规律是人可以认识的

③是可以为人所利用、驾驭的 (六) 现象和本质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和反映事物内在根据和外在表现之间的关系的一对哲学范畴。

1.含义:①现象指事物的外部联系、表面特征、外在表现。分为真象假象。真象是从正面直接表现

本质的现象;假象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都是客观存在。

②本质指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是由事物内部固有的特殊矛

盾所决定的。

2.关系:①对立:a。现象是表面的可感知的,本质是内在的,只能靠抽象思维把握 b.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丰富的生动的,本质是共性的普遍的深刻的 c.现象是多变的,本质是稳定的

②统一:a。任何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

b.本质决定现象,现象表现本质“本质在表现出来,现象是本质的”

3.意义:

①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实际出发,通过实践占有现象材料,对其进行抽象思维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区分真假象,从现实中发现本质

②现象和本质存在对立,使科学研究成为必要;存在统一,使科学研究成为可能 (七) 必然性和偶然性 【重点】 必然和偶然是揭示和反映事物变化发展的确定趋势和不确定趋势之间的关系的一对哲学范畴。

1. 含义:①必然性: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

定不移的趋势。起决定性作用

②偶然性: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不一定要发生、可以这样出现 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趋势。起着促进或延缓的作用 2. 辨证关系:对立统一的关系。 对立显示在含义地位作用不同

统一表现为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①必然性通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 ②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和表现形式

③偶然性的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偶然性受内部必然性的支配

3. 辨证关系原理的意义:掌握了必然我们就能自觉认识和改造世界;善于利用一切有利的偶然因

素,排除不利的偶然因素;要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把握必然 4. 批判非决定论和机械决定论

非决定论――夸大偶然性,否认必然性;主张纯粹偶然

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夸大必然性,否定偶然性;主张纯粹必然

第 9 页 共 23 页

2014全国硕士生入学考试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八) 原因和结果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

1.含义:①原因指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 ②指由原因作用而引起的现象 2.特点:先因后果;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本质特点)

3辨证关系: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相互作用,如消费和生产,互为因果 4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和多样性

5重要意义:分析原因,预测结果;因果关系复杂,不应局限于单因单果 (九) 可能和现实

可能性和现实性是反映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1.含义:①现实性是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②可能性是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2.辩证关系:

①对立的:列宁“马义的政策是亦现实的东西,而不是以可能的东西为依据的”即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统一的:a.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现实性是实现了的可能性,没有可能性的东西是不会变为现实

性的;可能性是没有实现的现实性。

b.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客观事物发展过程 3.重要意义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区分好坏两种相反的可能性,要区分可能性的程度大小,做到心中有数。 三、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及其关系 (一) 事物存在的质、量、度

1.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一种内在规定性。一事物的质和该事物具有直接同一性。 2.量:是事物所固有的可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不具有直接同一性。 3.度: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是质和量的统一 (二) 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关系

量变质变规律或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1.含义与形式

①量变:指事物量的变化,即数量的增减和结构的变动(也就是基本形式)。

②质变:是事物性质的变化,表现为根本性的、显著的突变,这是对原有度的突破与超越,是事物连续和渐进的中断。包括爆发式和非爆发式 2.辨证关系和意义

①关系: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状态和形式,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即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 a.相互转化

b.相互渗透:量变中有部分质变,包括阶段性部分质变和局部性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指速度很快,量很大)。

②意义:a.理论上:反对两者割裂、对立的“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的形而上学观点

b.实践上:两者都要重视 四、否定之否定规律

(一)事物发展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辨证关系 1.含义:①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②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

2.关系:“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有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对立,肯定处于支配地位时,事物就保持自身的存在和原有的性质,一旦否定方面取得支配地位,事物就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达到自我否定,实现质的飞跃 (二) 辨证的否定观(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辩证的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1.原理:①事物的自我否定即事物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②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③是扬弃即克服和保留的统一、非连续性(质变)和连续性(量变)的统一④包含则肯定因素的否定

第 10 页 共 23 页

2014全国硕士生入学考试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2.意义;①反对形而上学否定观(否定矛盾,认为是外力强加的,不承认否定是发展和联系的环节,

把肯定和否定对立起来,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②对一切事物都应该采取批判继承创新的态度,“古为今用”,反对复古主义和虚无主义;“洋为中用”,反对全盘照搬,反对盲目排外

(三)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否定之否定规律) 【重重点】选择题 1.规律:事物变化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是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循环往复的前进程。内容上是

自己发展、完善自己的过程;形式上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

2.意义:①理论上: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反对循环论和直线论两种形而上学观点

②实践中:准备走曲折的路,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五、对立统一规律(事物发展的源泉动力) 【重点】 (一)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式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理由如下:

①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特别式揭示了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因 ②是贯彻于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③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④体现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二)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1. 含义: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逻辑矛盾是指不合逻

辑规则的相互冲突,是应当排除的)

2. 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3.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①相互区别

a. 同一性是相对的,指同一性的存在是有条件的、暂时的 b. 斗争性是绝对的,是无条件的、不间断的、永恒的 ②相互联系

a. 斗争性是基础,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受制约 b.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③意义:求同存异

(三) 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动力源泉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作用

①同一性:a。使对立面相互依存,并得到存在和发展 b.相互作用,相互汲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

c.在相互促进中各自得到发展,使对立面相互贯通,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向

对立面转化

②斗争性:推动事物量变和质变

毛泽东“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 2.矛盾转化及条件

①含义:指矛盾双方走向自己的对立面,使事物具体矛盾的解决,新矛盾代替旧矛盾,既是同一性

的最高形式和最终确证,优势矛盾运动的最重要表现。

②转化使有条件的,都要研究并且创造一定的条件

3.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变化发展过程的地位和作用(对外开放是外因,自力更生是内因) ①含义:内因指一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指一事物与他事物的外部矛盾 ②关系:a.作用是不同的,又是不可分的,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两者的统一 b.内因是根据和第一位原因

c.外因是必要条件 d.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③意义:理论上:反对割裂的形而上学观点,否认“外因论”或“内因论”

第 11 页 共 23 页

2014全国硕士生入学考试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四)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1.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的含义和意义

①矛盾普遍性:指处处有矛盾和时时有矛盾。(含义)

坚持矛盾普遍性原理要求承认、揭露、分析、解决矛盾。(意义)

②矛盾特殊性:指具体事物所含的矛盾及其内部各个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含义) 坚持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教条主义(意义)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 毛泽东“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这??道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是对立统一

①区别:普遍性是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特殊性是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共性比个性深刻,

个性比共性丰富

②联系: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同一;共性存在于(寓于)个性之中(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

一般只在个别中存在)

③在一定条件下(场合不同)可以互相转化

④意义:a。理论上:反对割裂的形而上学观点,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认识

矛盾的一般法则

b.实践上:是中特的一个重要哲学基础。中国特色是个性,社会主义是共性,中特的社义

就是社义共性和中国个性的统一,是这一原理的具体运用。

(五)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

【重重点,热点题】 1.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含义、关系和意义

主要矛盾是指对事物发展起着领导、决定作用的矛盾;非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从属地位和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对立统一,相互区别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意义:分清主次,学会抓中心,抓重点,抓关键并兼顾其他 2.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含义、关系和意义

矛盾的主要方面指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支配次要方面;矛盾的非主要方面指处于从属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影响、制约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质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易位,这时事物的性质会发生变化。 意义:分析功过

①理论上: 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 ②实践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贯彻和体现

第四章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意识包含知识、情感和意志;认识就是知识;两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一、 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和本质

(一)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实践是认识的现实基础,是来源,决定意识)

①是认识的来源。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可变为间接,只能单向转化,是“源”与“流”的关

系),一切真知都源于实践。

②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③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两个对立一个原则区别:[重点]

①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根本对立

唯物主义认识论又叫反映论,主张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第 12 页 共 23 页

2014全国硕士生入学考试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②唯物主义反映论与不可知论的根本对立

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可知论,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可知论有唯物和唯心之分) ③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原则区别

旧唯物注意虽然坚持了反映论的原则,但有缺陷:不懂实践的观点,不懂认识实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不懂得辩证法,不懂得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是机械的消极的反映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克服了此缺陷,认为人同客观世界既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又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客观世界先成为人改造的对象才能成为人认识的对象;其次,把辩证法贯穿于反映论,由实践到认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反复认识,两次飞跃。 2.实践与认识的主体、客体

①主体:概念――是处于一定社会条件下,从事一定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也就是作为具有社

会性、实践性的人。

特点:a。自主性、能动性

b.物质的和精神的统一体 c.自然的和社会的统一体

【辨析】主体和主观这两个概念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主体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所以它 包括主观而不能归结为主观。

②客体:概念――是主体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特点----客观性

基本形式――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

【辨析】客体和客观事物都具有客观性,但又有区别,客观事物只是潜在的客体,只有进入主体认

识与实践领域时才能成为客体。

【辨析】主客体是同时存在,不是第一性第二性问题,是改造被改造关系,即实践关系,是认识被

认识的问题,即认识关系;还有价值关系,即两者间的互相需要的关系;两者还相互作用,主体对客体有能动作用,客体对主体有制约作用。

3. 认识的本质

①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或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 ②对它的理解: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认识不是来源于客体】

b.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原则,认识是对客体的反映或摹写,认识以客体为原型 c.认识为客体的反映是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包括一定的选择性和重构性 (二) 认识主体在反映中的选择性,创造性 ――这种选择是以主体为转移的 (三) 反映与信息、选择、重构的关系

信息――指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系统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实现和保留的某一事物形态、结构、属性和含义的表针。

主体对于客体提供的信息,是要进行选择的,选择是完成认识的必要条件,人们只需也只能吸收所需要的信息,排除无关信息的干扰;然后进行加工过滤重构,这就是建构过程。

所以,在认识活动中反映和创造不可分,反映是有创造(有选择有重构)的反映,反映 是在创造过程中实现的。

(四)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 1.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唯一来源、(间接经验是“流”不是“源”)动力、检验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最终目的。实践不断提出新课题,提供经验材料,推动人们去研究和解决课题,它规定了认识发展的方向。实践不断提高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使认识得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2.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实践――认识――实践

两种情况:①先进的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能使实践达到预期的效果

②落后的错误的认识指导实践,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阻碍的作用,阻碍人类世界的进步与发展

第 13 页 共 23 页

2014全国硕士生入学考试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五)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价值 知行的先后、难易、轻重、分合问题

二、 认识的发展过程(认识过程中的辨证运动) (一) 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辨证关系 1.含义、形式、特点、地位

①感性认识:a。含义: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认识 b.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 c.特点:直接性、具体性 d.地位:低级阶段

②理性认识:a。含义:

b.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 c.特点:间接性、抽象性 d.地位:高级阶段

2.关系――对立统一,低级和高级关系

①区别:含义、特点、形式、地位不同(见上述1)

②联系: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即理论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甘心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相互渗透

③转化:单向转化,只能由感性转化为理性 4. 重要意义

①理论上:批判“唯理论”和“经验论”,唯理论和经验论都有唯物和唯心的区别 ②实践上:反对教条主义和检验主义,这两种都既是唯心又是形而上学的 (经验论和经验主义不相同) (二)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1.认识的真正任务是:达到理性认识 2.从感性到理性飞跃的条件

①要有丰富的感性材料――通过实践

②要经过辩证思维的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三)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能动飞跃―――第二次飞跃 【具有现实性:“求真务实”】 1. 认识的第二次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①是认识的需要和要求。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修正、丰富和发展

②是实践的需要和要求。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指导实践、服务于实践,实现改造世 界的目的

2. 第二次飞跃的条件

①指导实践的理性认识应当或尽可能正确 ②从实际出发,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

③理论回到实践,必须为群众掌握,关于事物的认识要与主体的需要结合起来 ④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

(四) 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04年05年考过】 1. 含义:理性因素――指认识的和逻辑的因素

非理性因素――指人的非认识、非逻辑的因素,如情感、意志、幻想和灵感 2. 作用:①理性因素起主要的、主导的作用

②非理性因素对认识的发动与停止、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重要作用 a.动力作用 b.诱导作用 c.激发作用

第 14 页 共 23 页

2014全国硕士生入学考试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五)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1.反复性

①含义: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不断反复的过程,多次反复以达到预期的结果――一个认

识完成的标志

②理由:客观条件(客观事物本身的发展过程和表现程度的限制;历史条件和科技水平的限制)

和主观条件(实践范围和自私遂平,认识实践能力等)的限制

3. 无限性

①含义:认识运动是没有终点,无限发展的

②理由: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无限,实践无限,人的认识既是有限又是无限的 (六) 认识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理由――认识发展的规律: 【重重点】 ①真理发展的规律: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

②认识发展的过程: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

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③总结: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即认识发展规律) 2.意义: 【重点】 ①坚持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割裂两者的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错误 ②坚持尊重群众的实践,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党的群众路线的认识路线,主张群众既是实践的主体又是认识的主体。

(七) 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关系 【重点】 1.理论创新是实践创新的总结概括,以实践创新为基础和目的,最终服务于实践创新 2.理论创新再实践创新基础上也有前瞻性,可以指导和推动实践创新.即“与时俱进” 三、 认识的真理性及其检验标准 (一) 真理及其客观性

1.含义: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符合客观事物和规律的认识 2.根本属性:客观性 a。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b.检验认识真理的标准――社会实践,也是客观的 形式上是主观,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 (二) 真理是具体的 (一元论)

1. 内容和要求:a。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时间、地点、条件 b.真理是全面的,是事物多方面本质规定的综合 c.真理是历史的,是一个过程

d.真理是具体的,和真理是一元的是一个意思,即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

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能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2. 意义:反对唯心主义真理观(认为真理是思想形式、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有用

的就是真理、圣人之言是真理)“少数服从多数”是民主原则,不是真理原则

3. 真理和谬误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①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

②同属认识范畴,又是统一的。一方面是两者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另一方面,两者

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批判谬误能够发展真理,失败乃成功之母。

(三)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1.同一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①真理的绝对性(绝对真理)的含义:

a.承认真理的客观性 b.承认世界的可知性 c.承认认识发展的无限性

第 15 页 共 23 页

2014全国硕士生入学考试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②真理的相对性(相对真理)的含义(正确认识认识的有限性): a.广度上:都只是一定范围的正确认识,有待扩展 b.深度上:都只是近似的正确认识,有待深化

c.进程上:都只是事物发展一定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发展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对立统一

①相互联结、渗透,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

②辩证转化,真理是由相对不断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相对转向绝对,单向转化。 3.意义: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

绝对主义:夸大了真理的绝对性,否认了真理的发展性

相对主义:夸大了真理的相对性,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混淆真理和谬误的界限 真理发展的两个规律:

①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 ②真理是由相对不断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4.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原理知道我们树立正确对待马列、毛思邓论的科学态度 一要坚持,二要发展:

马列、毛思、邓论的绝对性表现在正确反映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是革命和建设实践证明了的真理,既有客观性又有普遍性,所以必须坚持。

马列、毛思、邓论的相对性表现在客观事物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随着实践的不断拓宽和深入,它们反映的客观内容也随之不断丰富,所以必须发展。

坚持和发展马列、毛思、邓论是辩证的统一,只坚持不发展,导致教条主义绝对主义,只发展不坚持,会导致想对主义过时主义。

(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重点】 理由: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优点决定的

①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同客观相符合。只有能把认识和客观事物联系起来进行对照的社会实践才能作

为标准

②实践不仅同理论一样具有普遍性的优点。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就是 a.实践本身是客观的物质活动,是直接的现实 b.实践能把认识变成直接的现实 c.产生客观的物质结果,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是真理 (五)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①是绝对的、确定的―――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②是相对的、不确定的―――a。实践是历史的发展着的,有局限性 b。它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 c。

已经被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经受实践的检验

补充:实践标准和逻辑证明的关系

逻辑证明提供理论知道和理论依据;逻辑证明所遵守的规则是在实践中产生的,所 依据的前提、逻辑证明的思维过程和结论是否正确要由实践来检验。 (六) 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1.区别:

①含义:a。真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正确认识,主观同客观的一致

b.价值是在实践基础上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属性,即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客观同主观的一致

②侧重点:a.真理侧重于客体性、条件性、统一性原则 b.价值侧重于主体性、目的性、多样性原则 2.统一:

①认识世界(真理)和改造世界(创造价值)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内容,密切联系 ②两者相互引导、相互结合 ③实践是检验它们的标准

第 16 页 共 23 页

2014全国硕士生入学考试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七) 认识论与思想路线(党的思想路线及其意义) 认识论是基础。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四、 辨证思维的主要方法

(一) 辨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中介,是理论思维的工具 ①思维方法是认识世界的中介

②辩证思维(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表述的思维过程和发展的辩证法

③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客观规律在人脑中的内化(按规律办事) (二) 辩证思维的主要方法 【重点】 1.归纳和演绎:①归纳:指从许多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特点是从个别到一般,

从特殊到普遍。

②演绎:指从一般的概念、原理推理出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

2.分析和综合:①分析:把认识对象整体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分别加以研究和认识的思维方法,

特点是从整体到部分。

②综合:把各个部分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和认识的思维方法,特点是从

部分到整体。

3.由抽象上升到具体:实践到认识的过程:感性具体――理性抽象――思维具体 4.逻辑与历史的统一:①历史:指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对此的认识过程

②逻辑:对历史的概括和总结

(三) 辨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研究: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第五章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一、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一) 什么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 历史观基本问题

就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即两者谁是第一性的问题 2.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

社会存在――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资资料的生产方式(最本

质最根本的)

社会意识――指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3. 对历史观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

(二) 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对立,历史唯物主义主张以下四点: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同时承认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最为根本的对立】 2.社会发展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3.社会的发展有规律性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承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的对立】 (三) 历史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1. 宿命论――主张历史发展由某种神秘精神力量决定

2. 唯意志论――主张人的主观意志特别是英雄人物的意志决定历史发展 (四) 马义产生之前一切历史论的主要缺陷

1. 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动机,却没看到这些动机的物质根源,认为意识决定存在 2. 否认人民群众的作用,认为历史由英雄任务创造

第 17 页 共 23 页

2014全国硕士生入学考试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五) 历史唯心主义长期存在的根源

1. 社会历史根源――资义大工业出现前,生产规模小,社会发展慢,阶级关系被等级制度掩盖,限

制了人们的眼界,很难找出阶级原因和经济根源

2. 阶级根源――剥削阶级夸大精神生产的作用,又贬低物质生产的作用,贬低劳动人民的作用 3. 认识根源――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物质根源被人们的有意识的活动掩盖着,本来社会的发展

以意识为媒介,但却误认为是以意识为基础

二、 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本质

(一)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形成中的作用

1.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存在)的三要素:生产方式(为主)、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2.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1)作用: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的条件和前提

②它的优劣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历史的发展

③它以整体方式制约人类发展――要注意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 ④它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作用――地理环境决定论是错误的

(2)意义: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 3.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 (1)作用:①是必要的条件和前提

②是否合理起促进或阻碍的作用 ③不起决定作用

(2)意义: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二) 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1)含义:劳动实践或生产实践的具体化是生产方式,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2)作用:①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

②是社会有机体的物质承担者,“骨骼系统”

③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决定社会结构、性质和面貌,决定社会历史变化和社会形态变更

(三) 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 1. 原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对立统一

(1) 有本质的不同

①客观规律起作用的情况不同。自然规律与人的活动无关。

②运动形式不同。自然界是低级的,人类社会是最高级的。

(2) 密切联系

①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②人类社会永远不能离开自然界,不能违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2. 意义: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 (四)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①实践是社会关系产生的根源

②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③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五) 社会历史是自然历史过程 1. 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历史)的含义

①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②是合乎客观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 ③是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加以考察的―――即可认识的 2. 社会规律的特点―――指与自然规律区别

①形成机制: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中; ②起作用的方式:人的自觉活动规律,有人的参与。

③表现形式:主要表现为统计学规律。揭示的是一种必然性和多种随机现象之间的规律。

第 18 页 共 23 页

2014全国硕士生入学考试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三、 社会经济结构

社会结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基本结构包括:经济结构、政治结构、观念结构。 (一) 社会经济结构(社会经济基础)

含义: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二) 生产力内涵及构成要素

1. 内涵: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实际能力。属于人和自然的关系。 2. 构成:①生产资料:劳动对象、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劳动者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水平的标志,劳动者是最活跃的主导因素。

②科技、管理、智力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三) 生产力的物质性、社会性和历史性 1. 物质性即客观性:

①人与自然的关系属于物质的关系

②生产力是既得的物质力量,不能自由地加以选择 ③生产力是由客观物质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 2. 社会性和历史性:

①社会性: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并受到制约

②历史性:指它随着人们社会历史活动的变化而变化。生产力发展的三个历史形态:手工生产、

大机器生产和自动化生产

(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五) 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内在结构 1. 本质:是客观的物质关系

①实质上是物资利益关系

②是由既定的生产力所决定的

③不能自由选择,页不能随意改变。 2. 构成:

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

三个方面:①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基础

②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③产品的分配关系

四、 社会的政治结构

(一) 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政治结构)及其构成要素

1. 含义: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及其设施。 2. 构成要素:①政治法律制度②政治组织③政治法律设施 (二) 国家政权是政治结构的核心 国家本质上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工具。

国家本质是通过国家的职能(对内是基本职能,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对本阶级实行一定程度的民主),即国家的社会作用表现出来的。

国体和政体:国体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政体是用何种形式去组织反对敌人、保

护自己的政权机关。国体是内容,政体是形式。

五、 社会的观念结构

(一) 社会观念结构(社会意识形态)是意识形态的有机整体

1. 社会意识的含义:总括了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以及人类的全部精神现象及过程。 2. 社会意识的构成:

①从主体角度分: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②从层次角度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③从和经济基础的关系角度分: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不属于上层建筑的非社会意识形态

第 19 页 共 23 页

2014全国硕士生入学考试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3.社会的观念结构:指由各种意识形态包括道德、宗教、艺术、政治法律思想、哲学等构成的有机

整体,又称社会意识形态,同政治结构一起构成社会上层建筑的整体。 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随它的发展而发展 ②社会意识具有能动性(反作用)。先进的起推动作用,落后的或反动的起阻碍作用 ③意义:有助于揭示社会意识反映的社会内容和阶级实质 (二) 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意识形态的本质是根源于社会存在 (三) 意识形态的阶级性

1. 不同的意识形态反映着不同的经济地位,代表不同的阶级意志,为不同的阶级服务 2. 统治阶级的思想和被统治阶级的思想是对立的,统治阶级思想占统治地位 3. 马义是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四) 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及其社会功能

1. 相对独立性:①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

②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③历史继承性

④能动的反作用性―――最突出的表现

2. 社会功能:①反映社会存在

②维护或批判现实 ③调控社会和人 ④创新

道德和法律的意义: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建立社会信用制度。 (五) 文化的本质与功能 “中文化”,可以理解为人类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与之相对应的是经济和政治。 文化的本质: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文化的社会功能:①信息功能②教化、培育功能③社会发展动力功能④认识功能 (六) 努力创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重点,邓论第九章】 (七) 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重点,邓论九】

第六章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一、 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对立统一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它的产生、性质、形式和发展。

②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合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生产

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两者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经过矛盾的解决达到新的基本

适合。

2.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性质、水平、发展要求)的规律

意义:是把握社会发展的基本线索;是指导我国经济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指导生产关系的调整。 (二)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1. 经济基础的含义

经济基础:即社会的经济结构,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第 20 页 共 23 页

2014全国硕士生入学考试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2. 上层建筑的含义、构成、关系

①含义: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思想观点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 ②关系: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互为因果。 3.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①辩证关系:

a.对立统一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两者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经过矛盾的解决达到新的基本适合。

b.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首先是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其次是上层建筑能动地反作用于经济基

础,集中表现为服务于自己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起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二、 社会发展的动力

(一)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含义: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间的矛盾。 (二)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三)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1.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原因: ①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②生产力的变化发展决定生产关系

2. 意义:坚持生产力的发展是社火会进步的根本标准。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原因:①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

②是实现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标准 ③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 ④是社会发展水平的根本标志

3. 坚持判断一切工作的是非得失(真理与价值),就要:“三个有利于” ①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②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③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4. 改革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①改革――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为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某些部分,使该社会制度得到自我完善或持续存在与发展,而对社会体制进行的改革与革新 ②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的特点

a.社义社会的矛盾使非对抗性的,改革使社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b.改革在共党的领导下进行

c.改革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d.改革必须在安定团结的环境中进行

e.必须处理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的关系,两者分别是立国之本和强国之路 5.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传统弊端――所有制、分配、运行机制 6.我国在上层建筑中进行的改革

上层建筑同记过疟疾基础存在不相适应的情况:

A.思想上――资阶和其他剥削阶级意识影响,落后的传统观念

B.政治上――权力过分集中、党政部分、机构臃肿、办事效率低等,还有官僚作风和腐败现象,法制还需要进一步健全

(四)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与科学技术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的重要成果是“发现”,技术的重要成果是“发明”。

作用:①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②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 ③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形式:通过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推动社会的发展。

第 21 页 共 23 页

2014全国硕士生入学考试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五) 科技发展与“全球问题”

科技的迅猛发展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造福于人类作出了贡献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危及地球生命和人类社会的问题,如人口激增、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影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问题,称之为“全球问题”。 三、 历史的创造者

(一) 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的关系 1.社会发展是人的活动的总和

①社会发展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的活动。 ②社会发展过程又是受着不以人的意志和意识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支配的。 因此;社会发展是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 2.自觉活动的含义和作用

①含义:指人的有目的有意识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行动或活动。有物质活动也有精神活动。 ②作用:a. 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历史的发展

b.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3.社会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①关系:a. 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形成、实现和表现的

b.社会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能创造、消灭、改变、完善、发明的 c.社会规律是可以认识、发现、反映的 d.社会规律是可以利用、驾驭的 ②意义:反对历史观上的唯意志论和宿命论 (二) 历史的参与者与创造者

每个人都是参与者;但创造者是指社会发展的推动者以及社会发展方向和总趋势的决定者。“人人

创造历史“是一个简单化的结论。 (三)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 1. 理解:①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②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③是推动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

2.有限制的: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不能随心所欲,要受到所遇到的各种物质的精神的条件的制约。人

民群众创造历史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四)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一般不会考,第88页】

(五) 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重点,但一般不大会考】 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六) 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是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十六大)【就背(六)

这句话】

第七章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一、 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 社会形态的含义和分类

1.含义:即社会,指同一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2.分类:经济形态(经济制度)、政治形态、意识形态 (二)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的统一 1. 含义:

①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指历史运动具有规律性、必然性和因果制约性=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②历史主体的选择性:指历史主体以一定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的创造性活动。

第 22 页 共 23 页

2014全国硕士生入学考试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2. 关系:内在统一

①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主体选择的特征,在可能性空间的自觉选择

②主体选择又是在历史活动规律性、必然性制约下的选择。这种选择的前提是由生产力决定的,而且通过选择实现的超越是有限度的,它无法超越在这种社会形态形成的生产力。

(三) 社会历史过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1. 统一性:指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普遍性规律,即共同特征。主要表现在发展中的决定

性与客观制约性。

2. 多样性:指发展中的差异性、特殊性、丰富多样性。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非同

步性;社会形态的可跨越性;同一个社会形态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各个国家、民族发展道路的特殊性。

(四) 社会发展过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第41页,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运用) (五) 中特社义的成功实践深化了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二. 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重点】 (一) 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

(二)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本质:指人的根本属性,即支配其他属性的属性,即社会性。 马克思:“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①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区别与其他动物的是社会属性,因此本质是社会性

②人的社会性是以生产关系唯基础的多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③人的社会关系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可变的 ④在阶级社会中,人的社会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 (三) 人的价值及其实现 1. 人的价值:

人是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的统一。个人的价值包括: ①个人的社会价值=个人对社会需要的满足

②个人的自我价值=个人通过自己的活动来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和个人对社会的这人和义务

2. 关系:①社会价值是社会进步的源泉,是个人价值实现的基础;

②在个人和集体价值的关系上,强调重视集体的、人民群众的价值和作用;

③在强调人的社会价值作为首要取向的前提下,页不能否认戈尔那价值的意义。人生价值在于贡献,而不在于索取。

④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需要的满足,都要依赖于人的劳动创造和实践。

3. 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意义:尽职尽责,多做贡献 二、 共产主义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一) 人的自由和实现

自由是对自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形态,人的自由的真正实现就是人类的解放。 (二)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 1. 含义:社会发展即指社会进步 2. 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①社会进步是人的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②人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人的发展程度是社会发展的最重要标志 ③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和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一致的过程

(三) 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1. 人的全面发展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 2.人的全面发展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四) 共产主义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

(五) 树立共义理想,全面建设小康,开创中特社义事业新局面

第 23 页 共 23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2g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