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课程管理制度
更新时间:2023-08-14 04:59:01 阅读量: IT计算机 文档下载
中学课程管理制度
为深化课程改革,规范办学行为,规范实施国家、地方、学校课程计划,有效管理和评价课程,体现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积极促进符合素质教育的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形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特制定课程管理制度。
一、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依照国家制定的中小学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课程实施。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开发适应本地的地方课程,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
(一)国家课程
主要包括思品、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音乐、美术、劳技、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认真实施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
(二)地方课程
占用地方课程课时,经中小学教材编审委员会审定的课程。
(三)校本课程
主要为我校的活动类课程、选修课、兴趣活动的继承、规范和发展。纳入课表,依据学生需要开发,根据学校资源开发,依据办学目标开发,认真编写教材。
- 5 -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
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区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按规定设置课时,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强调学生的做,在一系列活动中进行实验、考察、设计、制作、想象、反思、体验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课程实施条件
1、制定课表时,严格执行《普通全日制初中课程安排表》。
2、课程门类、课时不随意增减。
3、依法执行课程计划。
4、按照国家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课标,使用经教育
局基础教育科审核征订的教科书,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非经审核的
教科书不随意使用。
5、按照教师所学专业、学校《课程表》规定的课程门类、课时,科学规
范的配置任课教师。
6、任课教师应专业对口,知识面广,一专多能。
7、一般应主讲2-3门专业基础课。学校要尽量减少教师代课门类,确保
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
8、按照有关要求,配置并更新课程实施所需的教具、设施、设备,购买
学生关心、感兴趣的教育资料,满足教学需求。
三、课程实施要求
1、学校在开学前制定出全校总课程表、活动课安排表、教师任课课表,
班级分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并在开学前下发。各教学班严格按照课
- 5 -
表上课。保证课程开齐、开全、开足、开好。教师能按照统一的教学进度进行教学。保证按规定时间开学、放假。
2、抓好课程实施的常规管理工作,教师应承担研究课标、备课、编写教
学设计、课堂教学、学习辅导、批改作业、教学检测、评价等教学任务。
3、教学任务由教务处统一安排,教师无正当理由和未经教务处、分管教
学领导批准不得拒绝接受所安排的各项教学任务。
4、教师必须严格按照课标、德育大纲的要求组织课堂教学。课前要精心
备课,认真编写教学设计,做好充分准备。
5、课堂教学要紧扣“三维目标”,改进教学方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有效落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6、严格遵守课堂教学管理制度,教师不得迟到和提前下课。凡经教务处
查处通报的视同教学责任事故。
7、上课讲普通话。仪容整洁,仪表大方,语言文明优美。
8、教师不得私自停课和调课,因故需要停课、调课者,至少提前一天亲
自到教务处汇报,经教务主任批准后,交主管教学校长审批,合格后方可调课。凡停课的,须在规定教学时间内予以补课,并报教务处备案。擅自停课、调课者或事先未及时通知学生停课、补课者视同教学责任事故,追究有关当事人责任。
9、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学校协调各任课教师,使学生的家庭作业
每天平均不超过1.5小时。假期及双休日不搞全年级、全班性的集体补课,教师不得组织学生到校外举办补课班、提高班。
- 5 -
10、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要有效执行上级部门颁发的“课改”文件
精神,确保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的严肃性。结合学校实际,研究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要合理安排课程,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程的适应性。要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提供必要的培训,给教师创造开发课程的机会。
并建立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参与校本课程管理的长效机制。
四、课程实施的检测与评价
1、课程检测工作应在教导处的统一安排下进行。试卷必须严格保密,不
得以任何形式向学生透露有关信息,否则,视为重大教学责任事故,按有关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2、学生平时成绩和教学检测成绩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登记填报;每次课
程检测后,教导处要组织有关教师进行试卷分析,并写出书面分析报告,各科成绩及分析报告由教导处统一进行管理。
3、学校要从有利于教师、学生发展与提高的角度做好对教师、学生的各
种内部评价工作。对教师的内部评价制度,要符合上级有关规定;对学生实行全面素质评价,不以学科成绩作为唯一或主要依据评价教师、学生,不以学科成绩公开排列教师、学生名次。
五、课程实施的总结与深化
1、根据“课改”实验要求,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提炼总结,认真解决
“课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 5 -
2、强化实验工作的过程管理,及时掌握“课改”动态,随时发现实验中
教师的不足,要边实验,边培训,边总结。共同促进“课改”实验的顺利进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 5 -
正在阅读:
中学课程管理制度08-14
2009年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试题及答案03-31
从合规风险的内涵来看:什么是合规风险04-17
电气复习题09-18
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名单01-29
读《中国高技能人才喈模》有感10-02
鼓风炉各岗位技术操作规程11-19
2022年最新版教师考勤制度04-07
2022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专题版教师用书:第2部分专项1聚焦五大核04-20
有机化学复习题212-15
- 供应商绩效评价考核程序
- 美国加州水资源开发管理历史与现状的启示
- 供应商主数据最终用户培训教材
- 交通安全科普体验教室施工方案
- 井架安装顺序
- 会员积分制度
- 互联网对美容连锁企业的推动作用
- 互联网发展先驱聚首香港
- 公司文档管理规则
-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基础作业、、、参考答案
- 如何选择BI可视化工具
- 互联网产品经理必备文档技巧
- 居家装修风水的布置_家庭风水布局详解
- 全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与发展情况调查问卷
- 中国石油--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第三阶段在线作业
- 【知识管理专题系列之五十八】知识管理中如何实现“场景化协同”
- 网络推广方案
- 中国石油--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第二阶段在线作业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详解胎儿颈透明层
- 管理制度
- 课程
- 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