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更新时间:2024-04-06 20:2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六章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犹如社会主义是人们在认识和掌握历史必然性基础上的一种自觉运动,社会主义价值观并不是等待我们去发现的某种先验存在,而是基于历史运动客观规律及人们价值实践的一种自觉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是以具体的历史形态表现出来的,这一核心价值观的建构与现实的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是双向互动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本身也就成为现实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一部分。

第一节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依据与原则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是时代的要求,它的建构需要有坚实的社会基础。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也需要一定历史和现实的资源。除了社会主义价值观自身的历史传统之外,资本主义价值观、中国传统价值观以及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而引发的价值观,也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历史的和生态的前提。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也需要得到广大民众普遍的价值认同,才能成为引领的旗帜。 一、 构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要求

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一种不可遏制的客观进程和发展趋势,每个国家和民族都不可避免地被裹挟其中。全球化使各个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各种异质文化与价值之间的冲突日益尖锐,从而导致各个民族、国家的政治、思想文化等社会意识各个方面面临着新的挑战。全球化已成为各种理论和现实问题探讨和研究的语境。在这一语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就不仅面临着传统与现代、计划与市场的转换,也必然面临着中西价值观的冲突与融合,建构与全球化时代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代给我们提出的一个重大课题。

“全球化”的最初涵义是指经济的全球化,1985 年,提奥多尔·拉维特在《市场全球化》中首次提出“全球化”这一概念,并认为“商品、资本、技术、服务行业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等领域的扩展已经突破国家的边界,走向全球化”。①马克思恩格斯早年对“世界历史”的描述可看作是对全球化预见: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地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②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随着各国经济之间的彼此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日益加深,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交往也更加密切,从而影响到各个国家及人民的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并形成不同程度上的依赖关系。但与经济全球化不同的是,不同质的文化在交流、碰撞中其民族性不会也不应该消失,而是呈现出一种多极化趋势、多元化的格局。多极化趋势、多元化的格局既进一步加强了文化间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同时也形成世界范围内的各种思想文化间的相互碰撞、相互激荡的复杂、矛盾的文化发展态势。不同文化矛盾冲突的实质就是不同价值观念的矛盾冲突,是价值观念冲突在文化领域中的体现。价值观念的冲突是文化冲突的核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不可或缺的因素。因为,冲突的过程也就是选择、融合的过程,人们在文化冲突中不断地选择、融合并推动文化在冲突中发展。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

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③文化的交流、冲突与融和在使不同民族或地域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依赖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同化特征的同时,也会使其向个性化方向发展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正象美国学者德鲁克指出的那样:“明天受过教育的人将不得不准备生活在统一的世界里,这将是西化的世界。他们必须会在观念、视野、信息各方面成为世界公民,但他们也必须发扬自己本身原有的传统,反过来去影响和繁荣自己当地的文化。”④因此,随着全球化进程中文化冲突的加剧,构建当代中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

其一,外部的挑战。如前所述,全球化使各个国家、民族之间的交往与联系比以往任何时期都紧密和频繁。这种状况一方面有利于人类的不同文化在更为广泛的空间进行交流、碰撞与冲突,并在这种交流、碰撞与冲突中取长补短,不断增进、丰富本民族或本区域文化的内涵并促进其发展与繁荣。但是,另一方面,文化领域的扩张与反扩张、渗透与反渗透的斗争日趋激烈,如何反对“文化帝国主义”的入侵、保持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特色已成为各民族国家重要任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普世价值”和“全球伦理”的名义,利用其在经济和科学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地把本民族本阶级的文化价值观念向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输送和渗透。“西方,特别是一贯富有使命感的美国,认为非西方国家的人民应当认同西方的民主、自由市场、权利有限的政府、人权、个人主义和法制的价值观念,并将这些价值观念纳入他们的体制”①。美国中情局提出的对华《十条诫令》,其核心就是要通过经常的、持久的文化宣传,将美国的价值观、审美观和生活方式灌输给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年轻一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难以在中国年轻一代中确立。美国智囊库兰德公司于1999 年6 月向美国政府提出的建议报告称,美国的对华战略应该分三步走,其中第一步就是“西化、分化中国,使中国的意识形态西方化,从而失去与美国对抗的可能性。”②作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不会仅仅满足于在国际间经济联系、合作与交流中占据主导地位,而更是要促进其所推崇的社会生产关系和财产所有制,其中包括社会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价值观向全球输出、扩张与渗透,从而达到从思想文化上“一体化”,实现资本主义文化的全球化。正如美国学者德里克所说:“全球化也具有意识形态性,因为它试图根据一种比任何一种都更有效地服务于一些利益的全球想象来重新建构世界。”③在“全人类利益”、“全人类价值”的掩饰下,西方社会输送、推销资本主义文化价值观的意图具有的隐蔽性与欺骗性。 但是,全球化趋势没有也不可能消解不同民族国家的利益,同样也不可能消解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与斗争。在西方核心价值观不断入侵和冲击的态势下,如果我们不坚持、弘扬和发展我们的主流文化,不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么,我们民族的、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凝聚力就会面临着被削弱、被消解的危险。

其二,内部挑战。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逐渐进入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转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同时在全球化进程的推动下,市场经济正日趋成熟与完善。经济主体也由过去的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各个经济主体之间由于利益需要的差异进而导致价值观念的矛盾、冲突与整合。在现实生活中,广大社会成员已经深切地感受到市场经济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这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指出的:“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又和他们具体生产什么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①社会转型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各种矛盾交集凸显,多种社会思潮涌动、多元价值观出现、多种信仰并存,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必然出现由单一向多元转变的趋势,原有的价值理念和道德标准受到了严峻挑战,一些原本十分清楚的价值观受到了质疑,导致不少人的思想观念出现了困惑、迷茫、盲从。尤其是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阶段的青少年,他们积极进取善于接受新的事物。但是,他们又缺少辨别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观念的能力,对错误和落后的价值观更缺少理性的认识。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以凝心聚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 构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利条件

当前,无论是从理论依据还是现实基础来看,我国已经具备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种有

利条件。

(一) 构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依据 其一,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为理论基础,是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的合乎逻辑的发展,具有科学性和真理性。众所周知,马克思是通过对剥削阶级社会劳动异化的批判来展示他们关于未来社会的价值理想的。马克思揭示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内在规律,以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旨归。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披露,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剥削秘密和根源,指出只有消灭私有制才能摆脱人剥削人、人吃人的丑恶局面。他描述的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是人与人完全平等、自由、公正的社会,在那里是自由人的联合体。此后,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所包含的极其丰富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思想,夯实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理论基础。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社会主义终极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的具体表现和展开,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终极价值观实现的必经阶段,它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因而必然得到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广泛赞成和支持。 其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有着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是严密而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自身解放的锐利思想武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人类生产方式的辨证运动的规律中,发现了人类从原始社会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演进的“自然历史规律”;从科学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身不可克服的矛盾,得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科学结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中的出现问题并由此在社会思想意识中的反映,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江泽民指出,如果动摇了马克思主义这个精神支柱,就会导致思想混乱、社会动乱,那将是党、国家和民族的灾难。在当前,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才能使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不至于偏离社会主义方向。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确立和发展的思想保证。 (二) 构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

首先,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有着坚实的物质基础。我国改革开放30 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建设成就,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的改善。进入历史新时期的时候,我国大约九亿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人口竟有2.5亿之多。现在,人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广大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 年的343元提高到2007 年的13786 元,增长了40.2 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 年的135.8元提高到2007 年的4140 元,增长了30.5 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由1978 年末的210 亿元增加到2007 年末的172534 亿元。1978 年全国的绝对贫困人口约有2.5亿,2006 年农村贫困人口降低到2148 万人。联合国和国际有关组织认为,在消灭贫困方面,中国政府作出了巨大的努力,是发展中国家的典范。改革开放的30 年, 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增长。中国的国际地位明显提高和国际影响力也明显增强。

1978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仅为3645.2 亿元,2007 年上升到246619 亿元,连续5 年增速达到或超过10%。以加入WTO 为标志,中国经济已经完成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重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跃居世界前列。①取得的这些伟大成就为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更充分的物质保证,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奠定了有利的经济条件和丰厚的物质基础。 其次,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有着牢固的制度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

有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多种因素共同起作用,其中制度保障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袁贵仁教授认为:“价值观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综合运用包括法律在内的各种手段,把提倡与反对、引导与约束、鼓励与惩罚结合起来,严格监督和检查,严格考核和奖惩,为构建先进的价值观体系,帮助人们逐步形成和确立先进的、正确的价值观提供有效的法律支持、政策保证和制度保障。”②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最根本的社会制度保障。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保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的原则得以实现;以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为主要内容和特征的政治制度保证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逐步得到实现。总之,我国独特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制度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提供良好的生存、发展和实现的土壤与环境。 再次,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经过几十年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早已确立并不断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深入人心被愈来愈多的民众所认同、接受。教育科技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民族凝聚力显著增强。这些都是有利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基本的思想前提。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为实现自身的伟大复兴作出的重大抉择,这一选择日益显示其无比的优越性,它使中国这一古老的东方国家在世界的舞台上越来越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代表着广大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必然会得到人民群众的热情支持和大力拥护。

三、 构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

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时期,如何应对全球化和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挑战,寻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立足点,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一) 必须反映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要求 马克思指出:“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和精神的历史基础”①,“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的物质关系”②。一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取决于社会形态的性质和处于统治地位的所有制关系。我国当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这样的社会结构导致人们的价值选择和人生追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但我国的社会性质无疑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性质、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只能是反映这种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社会和国家中处于主导地位。江泽民指出:“如果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指导思想上搞多元化,势必导致人心大乱、天下大乱,给党和国家带来灾难”③。这是关系到核心价值观的性质和方向的一个根本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都发生了①巨大变化,市场化、经济全球化成为中国社会与当代中国人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各种文化和价值观的冲突与融合变得愈来愈频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试图凭借其强大的物质技术力量、打着“普世价值”“意识形态终结论”“趋同论”等旗号,极力把自己的文化价值观推向世界,实现以经济全球化推动政治全球化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全球化的图谋。面对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和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处理好促进经济发展与保持社会主义本质不变、吸收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与抵制腐朽文化侵蚀的关系,保证我国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确立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国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 (二) 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价值现实 要坚持价值理想与价值现实相统一的原则,价值现实是价值理想的基础,价值现实需要价值理想的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价值追求必须体现现实关怀与理想追求的统一。在这里,我们既要反对只立足于现实而忽视理想追求的实用主义倾向,又要反对不顾现实发展状况而盲目追求的过分理想主义倾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价值现实,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邓小平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①。不成熟、不发达、不完善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特性,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模式,必须同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同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相适应,同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相适应,同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相适应,同人们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呈现的层次性等相适应。

(三) 必须内含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精神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文化是价值的载体,核心价值观是一定文化体系基本精神和本质的集中反映。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所作的概括: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也可以看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精神。所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精神,首先,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张岱年指出:“任何民族的文化,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其民族的主体性,文化是为民族的存在和发展服务的,文化必须具有保证民族独立、促进民族发展的积极作用。”①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就是保持民族文化的特色,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及核心价值观“只有首先赢得中国人民的喜爱,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才能堂堂正正走向世界和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②其次,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融合世界各国家、民族一切优秀思想和文化成果,反映了时代发展的主流和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要正确处理好传统价值观和现代价值观、民族价值观和外来价值观的协调和结合的关系,其精神内涵才会在当代中国得到具体体现。 (四) 必须遵循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客观规律

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意识范畴,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及独特的发展规律。恩格斯指出:“任何意识形态一经产生,就同现在的观念材料相结合而发展起来,并对这些材料作进一步的加工;不然,它就不是意识形态了,就是说,它就不是把思想当做独立地发展的、仅仅服从自身规律的独立本质来处理了。”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必须遵循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客观规律。首先,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其发展取决于一定阶段的社会生产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必须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基本特征,体现着广大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次,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是通过内部矛盾的对立与统一来推动和实现的,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性,正确处理好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多样性与统一性、继承与创新等辩证关系,广泛地吸收和融汇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西方文化中的优秀有益成分,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再次,价值观的建构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概括提炼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并发挥社会的舆论引导、思想教育、政策调控、法律约束以及个人的认知接受、道德制约、利益调整等机制的积极作用,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认同,促使核心价值观由观念变为行动。

第二节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多重维度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需要一定历史和现实的资源。除了社会主义价值观自身的历史传统之外,资本主义价值观、中国传统价值观以及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而引发的价值观,也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历史的和生态的前提,构成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维度。正是在这种理论和实践的批判与超越中,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会逐渐生成,并展现出其自身的某种内在逻辑。 一、 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批判与超越

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历史的逻辑前提,因而,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批判分析也就成为建构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逻辑前提。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离开了对发达资本主义文明与价值体系的批判性解构,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就达不到应有的高度。

(一) 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从16 世纪算起,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资本主义价值观也经历了同样的历史过程,其间虽有不同的阶段及特点,但都是作为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必然有着共同的特征和内在的统一性。透视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发展,我们看到个人主义、功利主义、自由主义和理性主义构成了资本主义价值体系。如果说个人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那么,功利主义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至今还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传统,自由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理性主义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自由主义的深刻基础,它曾和蒸汽机一样成为资本主义突出的标志。

第一,资本主义个人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个人主义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但作为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是在资本主义时代形成逐步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的。个人主义肯定人是主体,人是自然的主人,认为自然立法;个人先于社会而存在,社会是个人的集合体,社会通过个人而存在;人也是自己的上帝。个人主义肯定人是目的,个人是最高价值,“由于我们都是经验着的,有目的的存在者,我们自己就是目的,而不仅仅是他人用来实现其目的的手段,因而,我们有理由相信,应当推己及人,把他人也看作他自己的目的。”①也即人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人是高贵的,必须尊重人的尊严。个人主义同时肯定人的天赋权利,认为生存权、平等权、财产权等权利是自然赋予人的,是永恒的普遍的不能被剥夺的。个人主义特别强调个人自由,认为言论自由、实现自由、社会参与的自由、受教育的自由、选择职业的自由、宗教信仰的自由等是个人应有的权利。个人主义也强调人的自利本性,认为每个人都有追求和捍卫自己利益的权利,个人利益是人们行为价值的唯一的鉴定者,“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地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利益。”② 第二,资本主义功利主义的活的传统。资本主义功利主义的价值观是资本主

义经济利益关系的反映,它发端于17 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在18 世纪末、19 世纪初形成系统的学说,边沁和密尔是其代表人物。快乐论是功利主义的人性基础。功利主义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是趋乐避苦,“自然把人类置于两个至上的主人‘苦’与‘乐’的统治之下,只有它们两个才能指出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以及决定我们将要怎样做。在它们的宝座上紧紧系着的,一边是是非标准,一边是因果的环链。凡是我们的所行、所言和所思,都受它们支配;凡是我们所作的一切设法摆脱它们的统治的努力,都足以证明和证实它们的权威之存在而已。一个人在口头上尽可以自命弃绝它们的统治,但事实上他却始终屈从于它。”③既然趋乐避苦是人生的基本目的,那么功利原则就是指,当我们对任何一种行为给予赞成或反对的时候,是以该行为是增多还是减少当事者的幸福为标准的,一种行为如果有助于增加幸福就是正确的,如果导致产生不幸福则是错误的。“追求最大多数人最大幸福原则”是功利主义的核心内容。功利主义不仅要求人们去追求快乐和幸福,而且要求人们追求最大的幸福、最高的快乐。在边沁看来,所谓最大的幸福不仅是指个人的最大幸福,而且还指最大多数人

的最大幸福,是个人利益的合成,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增加一份个人利益,就会增加一份社会利益,就是增加了一份社会幸福。功利主义以为通过“合成说”弥合了利己行为与利他行为的一切鸿沟,但实际上又完全回到了利己主义的立场。 第三,资本主义自由主义的主导价值观。自由主义价值观发端于17 世纪的英国革命,18 世纪末到19 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巩固,休谟、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密尔等代表人物围绕着国家经济问题,对个人自由和国家作用进行了论述。19 世纪末20 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发展,自由主义由传统向现代过渡。罗斯福推行的新政推进了美国现代自由主义的发展。在20 世纪30年代到70 年代,以凯恩斯和威廉·贝弗利奇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大大推进了导致对市场运行进行限制的思想。但是到了70 年代,新自由主义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显著,新自由主义的内部出现了恢复传统自由原则的主张。

自由主义构成了17 到20 世纪西方文明的最基本趋势,作为一种价值体系,它强调的基本价值是:个人自由、平等、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法治与民主。其一,个人自由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只要不侵犯他人的自由,个人可以追求自己的兴趣和欲望,进一步也可认为,除规则禁止的以外,一切事项都是许可的。人们自由涉及的范围很广,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自由和政治自由。经济自由主义强调“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自发作用,认为它能够自动地协调人类的经济活动而不需要政府的干预。政治自由主义从公民的立场来探讨公民与国家的关系,认为政治自由是指没有外部压制,清除外部障碍,减少压制性束缚。其二,自由主义也曾把平等与自由作为统一的要求反对封建专制。这里的平等不是指一切人一切方面的平等,而是指权利的平等,人人生来平等地拥有自由地进入市场、自由贸易、自由竞争的权利,更是平等地拥有政治参与的权利。其三,自由主义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其地位与自由、平等同样重要。在自由主义者看来,财产私有就意味着生产资料私有,私有制是经济高效率的必要条件,也是个人自由的基础。其四,自由主义认为自由、平等、所有权是人的天然权利,而这些权利要在社会中得到实现和保障,就需要法律。法律对于自由是必不可少的,个人自由必须受到法律的约束。自由主义还从法律的制定问题提出了政府的限制问题,提出了民主的价值观。民主价值观的首要内容是“主权在民,亦即政府必须以人民同意为基础。自由主义民主价值观也主张多数权利的限制。

第四,资本主义理性主义的基础和标志。西方文化崇尚理性,理性主义不仅是西方文化的一贯传统,而且是西方价值观的基本特征。古希腊是西方理性主义发源地,西方近现代文明又不断地将其向前推进。法国的启蒙运动确立了理性的神圣地位。启蒙思想家倡导用人权否定神权、以理性代替信仰,主张社会、政治和经济等一切活动都应按照理性的原则来进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我们可以在理性主义对生活基本问题的根本立场中演绎出来资本主义精神,也既是说可以把整个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理解为理性主义整体的一部分。这是因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的主要形式,它的经济利益最大化原则激起了人们的追逐财富的非理性欲望,这就需要理性原则的规范和约束。资本主义要求人们按理性的原则来获取财富,希望对非理性的欲望进行抑制或作理性的缓解,从而为市场经济发展建立良好的秩序环境。而且,市场经济的劳动组织、资源配置和资本的运转都需要运用理性的力量来达到最佳的资源配置效果,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但我们也看到,资本主义将理性主义的价值观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原则时,仅从工具意义上片面化地理解了理性原则。或者说,它过分地关注工具理性而忽视价值理性,这种唯理性主义的价值观否定了对人的终极价值关怀,否定了人的价值理想追求,否定了价值世界之于人的意义,从而导致了价值的失落、人的异化和生态危机。 (二) 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合理性与限度

资本主义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价值观之前人类文明的最高成果——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反映,构成了资本主义文化的核心内容。如卡林内斯库所说:“进步的学说,相信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可能性,对时间的关切(可测度的时间,一种可以买卖从而像任何其他商品一样具

有可计算价格的时间),对理性的崇拜,在抽象的人文主义框架中得到界定的自由理想,还有实用主义和崇拜行动与成功的定向——所有这些都以各种不同程度联系着迈向现代的斗争,并在中产阶级建立的胜利文明中作为核心价值观念保有活力、得到弘扬”①资本主义价值观突出个人的主体地位和利益,追求功利,强调平等、法治与民主,崇尚理性以要求人们摆脱对宗教的、自然的、社会的、国家制度的等各种外在权威的束缚,因而具有历史的进步性。如果抛开功利、自由、平等、理性等价值的资本主义性质,它们是人类持久追求的价值目标,具有普遍的意义。但是,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合理性却又仅仅是一种历史的合理性,它本身暗含着重大的缺陷。

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资本主义价值观偏执一端,片面突出个人的主体地位,强调个人利益的优先性,把个人作为分析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属。这种理论割裂了个人与社会的现实的与历史的关系。事实上,个人与社会密不可分,无个人的社会是不存在的,无社会的个人也无法生存。人是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是由特定的社会关系造成的,人是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获得自己的社会规定性。资本主义价值观强调人的理性,理性主义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自由主义的深刻基础,个人自由、平等、博爱也都为理性观念所统摄。如果说在启蒙初期,对于封建和宗教,理性主义还表现为进步性,是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统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理性主义逐步演变为工具理性的扩展。日后,工具理性逐渐逾越了科学技术领域,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成为一种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普遍化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对所有问题采用目的的或手段是否合理的标准来处理,其结果是抹杀了个性自由和个体间的差异,导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高度的紧张关系。资本主义自由和平等的价值观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作用,但这种自由和平等掩盖了人们在财产占有和利益上的差别和对立。实际上正是这种差别和对立的存在,资本主义形式上自由和平等的民主政治制度才得以建立。①

二、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批判与超越 每一种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除了必须对资本主义价值观进行批判和超越,也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超越。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是在对天人、群己、义利、理欲关系关注中逐渐展示自己的价值理念,并在儒、道、墨、法、佛诸派的价值原则中取得了自觉的形态。我们可以从人与自然(天人)、人与社会(群己)和人与自我三重关系上窥视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一斑。 (一)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在中国传统价值观中,儒家价值观是主导,其他诸派的价值观交融与互补、相反相成,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的价值系统。 第一,天人关系。“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价值观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最根本看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具有多重含义:有强调客观性与实在性的“自然的天”;有的代表必然性与规律的“命运的天”;有作为德性的本体与最后根源的“德性的天”等等。“天人合一”的思想远在先秦时期就已产生,从孔孟、汉唐,至宋代形成多层次多角度的诠释。孔子提出天人相通,孟子从心性学的立场提出“尽心知性知天”和“存心养性事天”的重要命题;汉代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论;两宋时期,天人合一的思想发展成占主导地位社会文化思潮,张载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不是把人混同与物,而是确立“人为天地立心”的主体性,并建立人与天地自然的和谐统一关系。在这种和谐统一关系中,天地生物的生生不息过程,是人的价值准则;人的主体仁爱精神,是天的价值体现。第二,人与人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一直称之为“人伦”,如果说天人之辨主要是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展开传统价值观,由天人之际转向他人和社会,便转向群

己关系。在群己价值观上,墨家、法家重群体,道家重个体,儒家主张群己统一。儒家的群己统一观在封建社会则长期占据统治地位。①孟子最早提出“人伦”概念。他指出,人伦是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人伦”是人和人之间的五种关系。先秦时期,人伦是五种人际关系的概括,没有尊卑、贵贱及绝对服从的含义。到了荀子,其“人伦”思想特别强调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认为“人伦”所确定的这种不平等的关系是社会稳定和统一的条件。“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故曰斩而差,枉而顺,不同而一,夫是之谓人伦。”董仲舒更加突出了各种人际关系中的不平等,把“人伦”看作与天地一样永恒的规范,他认为:“是故大小不逾等,贵贱如其伦,义之正也。”《论语·颜渊》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政治统治中必须特别注意的人际关系。这种君君、臣臣的尊卑等级关系,经过后世儒家和统治者的不断强化,使尊卑等级观念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封建社会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 第三,人与自我关系。中国传统价值观一直强调价值之源内在于一己之心而外通于他人及天地万物,所以,反复强调自省、自反、反求诸己,以成己,最终在人格上达到理想的境界。这种人格上的理想境界是中国传统价值观在自我关系上的价值追求。何为人格上的理想境界?儒家将德性与理性合一,以“圣人(内圣外王)”作为最高理想人格,所谓“圣人,人伦之至也。”①这一理想人格在传统文化中独占鳌头,不仅为历代帝王所提倡,而且普遍地为士大夫乃至普通民众所憧憬和认同。那么如何才能达到“圣人”的人格理想境界呢?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主张以个体道德为起点,强调个人的修身、律己,强调“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的个体修养;突出个体为善的主动性,“我欲仁,斯仁至矣”,强调发挥个人道德主动性来完善人格,在精神世界中享受至高无上的幸福,从而达到“圣人”的人格理想境界。 (二)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合理性及限度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基本特质是一个处处显示着两重特性、两重作用的矛盾统一体,给我们留下了一份具有双重意义的遗产。中国传统价值观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身关系等方面所蕴含的价值理念,不仅具有历史的合理性,而且具有当代价值。中国传统价值观中敬天顺天、珍惜生命的“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体现了对于主客体关系的辨证思考,展示了一种高度的生存智慧。这种智慧,在当今世界的现代性危机面前,对于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的生态平衡,避免两者的尖锐冲突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中国传统价值观中的注重群体价值,突出“义”的普遍性,维护国家利益、整体利益的价值理念有助于保持社会的稳定和秩序,促进社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中国传统价值观中的仁爱、和谐、忠恕的价值理念突出了对人与人关系重视,表现出在协调人际关系方面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有助于形成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为我们当代社会化解人际间的紧张冲突提供了重要资源。中国传统价值观强调道德自觉和自身修养,有助于个体人格的完善和理想人格的形成。因此,我们应看到中国传统价值观之于现代的意义和价值,积极合理地汲取传统价值观中的合理因素并进行当代转换。 但是,作为文化核心的价值观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中国传统价值观产生的社会基础是中国封建社会,不能不带有那个社会的历史局限性。中国传统价值观就其整体性质而言,是与农业文明和封建社会的宗法等级社会结构相适应的;就其内容而言,存在着内部的矛盾和不可克服的缺陷:其一,中国传统价值观推崇德性价值,赋予道德以至高无上的地位,这种价值取向与重义轻利的原则相联系,导致了对工具理性的相对抑制,也因此导致对自然的轻视,阻碍了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这也成为中国社会自近代以来社会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二,中国传统价值观重义轻利,以义为利,义以为上,忽视个人利益,所谓“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这种价值取向不仅难以形成发达的功利意识,而且容易抑制合理个人利益的追求,表现出某种道义论(义务论)的倾向,不利于现代社会经济利益的发展。其三,中国传统价值观强调群体价值,即家族、国家、民族的价值,提倡个体价值从属

于群体价值,仅突出个体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个体自身的价值、权利被边缘化了,导致的后果之一就是整个社会难以形成、确立民主的意识和精神。

总体而言,中国传统价值观是在封建小农经济、宗法血缘、专制政治土壤中孕育而成的,不可避免地,其核心内容和价值取向是为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服务的,其中某些合理因素必须实现现代的转换才能加以利用。作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自发地产生,必须对中国传统价值观进行改造与提升。实现对传统价值观的整合与超越,是确立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也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以建构的基本路径。 三、 市场经济价值观的批判与超越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在价值观领域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和变化:市场经济价值观的出现并在社会现实生活中表现出巨大的影响力。对市场经济价值观的批判和超越构成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第三个重要逻辑前提。 (一) 市场经济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市场经济是一种主要由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结构和模式,是通过产权所有关系、价值交换关系、供求关系、竞争关系和契约关系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的一种经济运行形态和经济组织形式。与此相应,市场经济也有与其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文化价值观念:

其一,自主。市场经济是一种交换经济,其生产者是为交换而进行生产的。这种为交换而进行的生产的前提是用来交换的产品分属于不同的生产者、经营者。因而,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主体的主体地位和独立利益必须得到确认,其生产者、经营者必须拥有自主自决的权利,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他的活动“只取决于自己的自由意志。”①

其二,互利。市场经济的自主性要求经营者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鼓励经营者在经济活动中实现利益最大化。市场经济的交换是自愿原则基础上的等价交换,这就要求经济主体必须把追求自身利益的愿望与交换对象的利益结合起来考虑,不但要考虑自身的利益是否得以实现,还要考虑对方是否也得到了相应的回报,在互利原则基础上实现利益最大化。否则,自身的利益也难以得到实现。

其三,竞争。竞争是市场经济得以运行的重要因素,也是其基本特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就要求市场主体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展开激烈的竞争,以实现优胜劣汰。为了在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生产者、经营者必须不断地革新技术、开发产品、改进管理方法、创新销售手段,以价廉物美的产品赢得竞争。劳动者必须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在就业中和升职的竞争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其四,公正平等。公正平等是以交换关系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的最基本秩序。

生产者、经营者进入市场的机会是均等的,在市场中所承担的责任和拥有的权利是平等的。在交换中不存在身份、地位、权利的差别,交换主体都是平等的商品所有者。商品交换是以价值为基础的等价交换,不能无偿地占有他人的物品和强买强卖。

其五,守信守法。市场经济是交换经济,这种交换常常由双方建立契约来完成,它要求人们诚实守信,不做违约的事。同时,市场经济又是法治经济,法制建设是市场经济的重要保障,市场经济要求市场主体在各项经济活动中遵守市场各项法规。 (二) 市场经济价值观的合理性及限度 相对于自然经济,市场经济所蕴含的价值理念无疑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就其本身的内容而言,又具有二重性,如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来说,市场经济就具有利己和利他二重价值特性,这二种特性统一于市场经济的运行之中。因为,一方面,市场经济是一种主体性经济,每个商品生产经营者是一个经济主体,可以自主经营,同时,又必须自负盈亏。这种客观状况,决定了每个商品生产者经营者都必然会产生出强烈的为己利己的要求,千方百计地自谋利

益,都把追求最大利益作为行动目的。着就是说,商品生产者首先是一种利己性生产,利己性是它的基本特性之一。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又是一种交换经济,商品生产的产品只有进行了交换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个人利益才能最终实现,这就决定了每个商品生产者的行为不是与他人、社会无关的个人行为,而是完全与他人打交道的社会性行为。市场经济又具有利他性。所以,从价值取向来说,市场经济具有利己和利他二重特性,是这二重特性的对立统一。这二重特性,不仅为它与资本主义价值观的联结提供了可能,也为它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融合提供了可能性。

第一,等价交换原则的影响。市场经济是等价交换经济,一方面它充分体现了生产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平等互利的原则,市场不承认任何社会特权、身份地位的差别,有利于增强人们平等观念、民主意识,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另一方面,等价交换的原则也会诱发权利、义务的商品化。如果不进行正确引导,可能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追求商品的交换价值而忽视商品使用价值的倾向,由商品交换而实现的个别劳动向社会劳动转化过程中可能产生“见物不见人”的倾向等等。甚至一些人把等价交换的原则从经济领域渗透到社会生活中来,搞权钱交易,把人格、良心、权力商品化、金钱化,致使人格扭曲、道德败坏、伦理失序。 第二,竞争性的影响。市场经济中竞争,有利于人们形成积极进取、努力争先的精神的精神;有利于打破思想保守、固步自封的思维定势,推动人们不断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不断探索和发现新事物,推动社会的发展;但也容易使人们在利益的诱惑之下不择手段地攫取个人利益,用非法手段参与不正当竞争,出现违法乱纪现象,极端个人主义盛行社会国家观念、集体观念、义务观念、社会责任感缺失。第三,求利性的影响。市场经济讲求利益的最大化,这就要求在生产经营中尽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必然产生和追求价值观念、效益观念、科技观念、时间观念、增强科学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也容易使人惟利是图、急功近利,甚至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作纯粹的金钱关系,产生拜金主义的行为。也容易使一些人从狭隘的利益出发,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中,只顾前者而不顾后者,给国家、社会和集体造成重大损失。

第四,自主性的影响。市场经济是自主经济,各利益主体自主决策,独立地进行市场经济活动、参与市场竞争。市场经济的这一特性,一方面使生产者和经营者有充分的自主权,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有利于增强他们独立自主的意识,产生自立、自强、自信、自尊的精神,有利于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会产生极端个人主义、本位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不利于整体观念、全局观念的形成,不利于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和国家的整体利益的实现。市场经济价值观既提供了道德进步的可能性,也提供了阻碍人的价值世界发展的可能性。这一市场经济价值观本身的特点、限度,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的建构必然要对市场经济价值观进行批判和超越。 第三节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基本路径

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运用政策、法律、舆论、教育等多种路径方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为此,我们要针对现实问题,多管齐下,切实 加强核心价值观建构的力度。 一、 政策调控

在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过程中,政策的调控具有极大的权威性、引导性及广泛性。因为政策总是和人们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是人们社会利益关系的调节器。社会主义国家任何政策的制定、贯彻和执行,都要与充分体现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一致。如果政策调控的方向与核心价值观导向是一致的,那么,这种政策调控就为人们主动接受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有力的社会支持。相反,如果二者差距较大,甚至背道而驰,核心价值观就很难被人民群众认同接受。譬如,在贫富差距拉大的今天,如果党和政府不关注民生、不关注弱势群体,“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就难以确立。因而,我们要利用政策对人们的价值

取向进行调控,引导人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定的政策就必须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导向,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如在利益分配政策上,既要贯彻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根本原则,又要鼓励“先富”带“后富”,同时,国家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税收、价格、福利等经济参数(杠杆)的调节,使国民收入的再次分配倾向于社会整体,促进“共同富裕”的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在奖励政策上,要重视奖励那些见义勇为、扶正祛邪的行为和现象,使奖励政策体现着“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观。 二、 舆论引导

社会舆论是指舆论主体对自己或他人的言行进行的善恶评价。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过程中,社会舆论的作用不可低估。社会舆论依据理性的价值目标和标准,对人们的言行进行评价,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的行为和现象予以赞扬、歌颂,对不符合甚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相抵触的行为和现象予以谴责、鞭挞,引导人们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塑造典型和舆论批评是社会舆论发挥作用的重要形式。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已证实:人们的行为普遍地会受到模仿这种心理机制的作用。好的典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形象化,是全社会学习的范例,对广大人民群众具有强大的鼓舞和激励作用。舆论批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又一种形象化,社会舆论对那些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的思想和行为,应毫不留情地予以谴责,提高它们的“失范成本”,真正发挥社会舆论的扬正抑邪作用。 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等是社会舆论的重要裁体,其具有主导舆论,创造舆论环境的特点。宣传者的价值导向通过这些大众传播媒介对所传播的信息的选择和解释鲜明地体现出来。马克思曾说过,每个社会的统治阶级意识形态支配着被统治阶级的思想的原因就在于统治阶级掌握着精神产品的生产和宣传舆论工具。如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与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强度和广度相结合,就能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环境,促使人们去认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而,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现代大众传播媒介的这一作用,在依法加强管理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 三、 思想教育

价值观教育是一定社会、阶级依据其价值目标和标准,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人们施加系统影响的过程。如果说政策、舆论、法律等是一种外在的引导和约束,那么价值观教育则是一种内在的启发和引导,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们内心,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认同。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达到理想的效果,必须处理好以下二个关系:一是情与理的关系。价值观是情与理的统一。价值目标、价值标准是一种外在于主体、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要求,它可以以理性的形式存在于人的思想观念中。而价值感情是以心理体验的方式反映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表达主体对客体的价值态度。强烈的情感能够促使人们产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精神动力。以往的价值观教育中,重视理论灌输,忽视情感培育,这是造成知行分离的一个重要原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必须重视情感的熏陶和培育。二是昔与今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离不开传统资源,离不开对人类落后传统的批判和优秀传统的继承。我们首先要对传统有一个理性的判断,进行合理的批判扬弃。这里还有一个正确地对待外来传统的问题。一提到传统,人们就自然意识到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也离不开外来的优秀传统的营养、滋润。其次要弄清传统的转换条件、环境。这种条件和环境就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战略任务。在战争年代,毛泽东对传统的忠孝问题进行了时代的注解,说忠孝不是忠于某一个人,孝于某一个人,为国家尽忠为民族尽孝就是最大的忠最大的孝。这就赋予传统的忠孝观以爱国主义的精神实质。我们今天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对传统的取舍必须围绕着这个重要任务。 四、 法治建设

政策、社会舆论及思想教育对人的约束是“软性”的,更多的是要求人们自律自求。由于缺乏强制性,它很难保障人们协调一致地认同核心价值观。法律约束则是“硬性”的,法律使一些最基本的社会价值取向明晰化、规范化、权威化,为人们提供具体的行为模式,而且着眼于对每个人的行为及后果的约束。目前,社会上的一些丑恶现象未能得到有效的遏制,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观未能完全实现,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转型时期法规不全,执法不力。为了充分实现法治在核心价值观构建中的重要作用,我们首先应当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出发,加强立法工作,保证有法可依。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注重自主、竞争、平等、公正、诚信等观念,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这些要求应在法律中得到体现。我们应通过法律的形式,把能够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的有关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固定下来。譬如,为了弘扬正气,鼓励和保护见义勇为的行为,可考虑从法律上明确对这种行为的认定和奖励;为了防止国家公职人员侵吞国家财产,应制定相应的财产申报制度;对各种违法的行为要坚决依法惩处等等。总之,我们要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制定和颁布一些新的法律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而且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五、 自身修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不仅需要外在因素的制约和引导,而且还必须是一个主体不断加强自身修养而自觉内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有三个步骤:一是认真

学习和掌握科学的理论。我们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中的关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思想,完整、 科学地把握这些理论的精髓,深刻理解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以此培养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的亲近感和认同感。二是加强实践锻炼。价值观作为一种“实践精神”,是不能脱离实践的。价值观最终要落实在人的行动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必须借助于实践,只有在反复的实践中,促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切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逐渐被认识、理解,最终得以践行。三是自觉地进行自我陶冶。中国古代教育实践就非常重视个体的自身修养,诸如“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改过迁善”、“慎独”等,都是提倡个体主动进行自身修养,主动净化自己的灵魂。我们今天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要不断地反省和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主动地进行自我修正和调整,使自己的言行不断趋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保持一致。

结束语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时代提出的紧迫任务。价值论在西方的发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资本主义社会业已形成了以自由、民主、平等、博爱、人

权等观念为核心的、比较完善、定型、系统的价值观念体系且广为流传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是一种有别于资本主义的价值选择。社会主义社会要取得同资本主义社会相比较、相抗衡的优势,除了进行经济政治建设之外,还必须进行以核心价值观为重要内容的文化建设,这是社会主义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根据。在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理念中,只有那些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并为后人不断发展了的科学社会主义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能同形形色色的资本主义的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以至前资本主义的封建社会主义、农业社会主义思潮和传统相区别,反映科学社会主义本质,优越于或高出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和未来的价值观,才能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竭其毕生精力完成的对人类发展规律的揭示中所展示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终极价值目标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规定。

回顾20 世纪社会主义运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既有狂飙巨澜、锐不可当的突飞猛进,也有暗潮汹涌、跌宕起伏的云波诡谲。但是马克思恩格斯终其一生孜

孜追求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终极价值理想始终是一面旗帜,牵引着社会主义的步伐,引领着社会主义的方向。社会主义在经济文 化发展相对落后国家首先取得胜利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使得人们追寻社会主义终极价值理想的脚步显得有些蹒跚,以至于20 世纪末美籍日裔学者福山提出了“历史的终结”。他认为,到目前为止,历史上反民主、反自由思想的封建制度、法西斯主义、世袭王朝以及最近的共产主义都垮 了,只有“自由”、“平等”的民主思想留存了下来,今后,必然不会再有任何思想体系向民主思想挑战,人类探索真理的历程在20 世纪末期已经达到了终点。福 山所谓的“历史的终结”即“社会主义的终结”。福山观点表达出了苏联东欧剧变后西方人的一种乐观情绪。确实如此吗?苏联东欧剧变是否意味着“社会主义的

终结”?是否预示着社会主义价值理想的遥不可及?我们认为,苏联东欧剧变所标志的只是超历史的社会制度设计的终结,是“乌托邦的终结”,与其说是证否了马克思主义,毋宁说是证实了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历史观统一原则的重要意义。 现实社会主义运动中确实有着一个需要增强科学理性、克服空想主义的重大问题。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到今天,克服试图超越历史阶段的“左”倾错误,反对从伦理道德原则出发的形形色色的空想论,仍然是十分紧迫的任务。同时,现实社会主义运动又有着一个需要增强价值理性、反对把社会主义价值观纳入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重大问题。“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我们永不放弃的终极价值理想,人们追寻它的脚步从未有过停息、也永不停息。社会主义走过的每一路程,它都有所表现并呈现出反映当时社会发展状况和要求的状态和形式。对平等、劳动、幸福、人的全面发展的热烈向往和不懈追求,构成了空想社会主义价值思想的基本点; 而为大多数人谋利益、实现社会公众平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则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核心内容;前苏联社会主义价值观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

辛探索,既有理论贡献又有历史局限;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价值观。与社会主义价

值观的发展相交织的是社会主义实践中价值理想与其实现的现实基础的关系问题的解决。伴随着社会主义价值观发展历程的是社会主义科学性与价值性、社会主义价值观与历史观从相互统一到相互分离再重新走向统一的历史过程。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价值观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在理论形态上坚持了社会主义科学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有机统一;列宁在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开启了坚持科学原则与价值原则、历史观与价值观统一的新思路;而斯大林打破了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科学与价值、手段与目的之间的适度张力,导致了科学原则与价值原则虽然都得到了重视,但却互相分离的局面,给后世的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发展相交织的是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价值理想与其实现的现实基础的关系问题的演进,社会主义科学性与价值性、社会主义价值观与历史观从相互统一到相互分离再重新走向统一。

历史已进入21 世纪。在全球化浪潮的裹挟之下,各种文化价值观的冲突与融合已成不可阻挡之势,如何在这汹涌的大潮中保持社会主义的特质而不迷失方向?凝炼、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成为十分重大而紧迫的任务。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历程及其当代建构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般”和“具体”之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一般”是贯穿社会主义始终的终极价值理想和目标。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般”又表现为社会主义发展不同阶段的“具体”,即表现为社会主义发展不同阶段上的具体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般”必须依托于各个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并通过“具体”的实现和推进才能最终展开、实现。如果说,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般”,那么,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就是“以人为本、共同富裕、公平正义”,它们既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现实要求,又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般”的现实展开和最终实现手段。我们曾尝试探索并展现贯穿于始终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社会主义终极价值理想、核心价值观在每一历史阶段的具体表现。也尝试着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规定和三个方面的内在要求,在诸多的社会主义基本价值中概括提炼出“以人为本、共同富裕、公平正义”作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并进行专题论述。这些工作是必要且重要的,但相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这一艰巨的任务就显得微不足道了,仅仅只是做了些准备性工作,为这一问题的研究清理了“地基”,更加深入而具体的研究工作有待于进行。例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涵尚需进一步加以论证和充实;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需要进一步探讨;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尚需拓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区别与联系尚需认真分析和评价,还需对民主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市场社会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等社会思潮和流派的价值观作系统梳理和甄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普世价值”的关系需要探讨;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以建构的思想材料、精神资源需要进行整合改造与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途径和方法需进一步探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社会的、个体的(心理)机制等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对各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经验做法需要进行总结和推广等等。

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已彰显出社会主义价值的美好前景,新世纪的全球化世界背景既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严峻挑战,又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条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前景辉煌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2b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