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智慧

更新时间:2023-11-24 11:3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智慧的痛苦(一)的笔记

第一讲 智慧的痛苦

西方哲学史是人文素质课程的一项内容,以前的讲授不是按照历史的线索而是按哲学的分支介绍哲学。在面对没有系统接触过西方哲学的人,还是应该介绍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的时间跨度是公元前6世界到公元19世纪,没有包括20世纪西方现代哲学。由于时间的原因,讲授的方式是“史论结合、以点带面”。西方哲学史除20世纪西方现代哲学以外经过历史的筛选内容比较稳定,只是在理解与分析上的不同。

我们通常将西方哲学史分为四个时期: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6世纪称古代哲学;公元2世纪到公元16世纪称中古哲学;17世纪到19世纪称近代哲学;20世纪称现代西方哲学。19世纪下半叶学科制度化以后,哲学成为一个学科,大学设立哲学系,哲学从业人员增多,哲学流派、哲学著作增多。20世纪哲学呈现出不同于以前2000多年的景象。 一、什么是哲学

什么是哲学似乎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其实不然,“哲学是什么”是哲学最基本的问题,也是至今为止没有定论的问题,每一个哲学家都会有自己的解释,但没有形成共识。

我们无法说“哲学是什么”,不妨我们先看一下“哲学不是什么”。关于哲学有以下一些错误的看法: (一)哲学是科学

我们处在一个科学的时代,科学往往和知识划等号,如果有一门学问不是科学我们会认为它根本就不是学问,科学似乎成为衡量知识是否有意义的标准,假如你用这个标准衡量哲学就会很糟糕,因为在事实上哲学的问题、理论、学说几乎都处在一个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状态中,它不具备一门科学知识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特征:普遍性和必然性。攻击哲学的人认为哲学不是科学,而维护哲学的人试图证明自己是科学。实际上科学知识、科学技术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是中性的,它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完全有赖于使用它的人,是双刃剑,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伤害,甚至毁灭人类,假如我们把哲学也作为科学,也只是多了一个工具和手段,那么为其确立目标和价值取向的工作谁去做?而这个也正是哲学应该做的,哲学不是自然科学式的科学,在2000多年的哲学史中,哲学家们就是想让哲学成为科学,一直到19世纪黑格尔将其实现也将其终结了。20世纪以后的哲学发生了转向。 (二)哲学是使人聪明的学问

哲学不是让人聪明的学问,是让人糊涂的学问。

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智慧的痛苦(二)的笔记

糊涂,问题在这个世上太多道理,而道理和道理之间是 相互冲突的。每一个哲学家都会把问题的解决方式推到至极。

(三)哲学是讲道理的学问。

哲学是讲大道理的,大到没有办法认证的程度,那这个道理和道理的冲突就变得没有道理。哲学往往是被看作是为意识形态服务的工具。哲学家问什么总是有理呢?科学知识的对象:往往带有现实性。哲学的对象:是一种理想性的东西(带有乌托邦式)。

哲学表现下来的剩下来的是一套逻辑。哲学是理论化的世界观,是用道理来使人信服打动人的。 (四)哲学无用。

哲学不能用来考面包。人文学科没有实际的效用。物质生活,精神问题。工具理想和价值理想之间的平衡问题。哲学应该是人的精神家园。

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智慧的痛苦(三)的笔记

在古希腊的时候,所有的学科都包含在哲学中,问题在于随着二千多年的发展,很多学科从哲学中分化出去,当一个学科有了自己的对象,有了一套方法和概念,就从哲学中独立出去,只要那个问题是有可能解决的,它就不再是哲学问题,它就会成为一门学科,而留给哲学的就是无法解决的问题。哲学家不甘心这样,使哲学成为科学就成了二千多年西方哲学史上哲学家们的理想,最后这个理想以破灭而告终,因为它违背了哲学的本性,哲学被当做知识去学是没有意义的,真正需要学的是哲学要面对什么样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特有方式,而不在于具体的知识内容,具体的知识内容都已过时。比如西方哲学始祖的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本源”,今天没有人相信水是万物的本源,但问题现在依然还在,以什么样的方式解决,为后人提供了典范,说明这种方式能解决问题的程度或不能解决问题,它的局限性是什么,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问题:怎么为哲学定位?我们可以对科学、哲学、宗教作出对比,科学研究自然,诉诸于理性,要把握事物的性质、规律;宗教关注超自然世界,诉诸于信仰,面对终极关怀的问题,终极关怀就是人从何而来?归于何处?而哲学恰恰居两者之间,首先它和科学一样讲理性,和宗教一样起源于终极关怀的问题,这样的位置使哲学很尴尬,因为科学和宗教可以泾渭分明各管各的,哲学既不能像科学一样守本分,又不像宗教有信仰这个方便法门,这就是哲学性质的问题,维特根斯坦:“哲学问题有这样的形式:我找不到北。”

哲学是面对问题而生的,它面对的是什么类型的问题。说到问题,我们通常将问题分为两类: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即“问题”和没有标准答案,只有不同解决方式的问题即“难题”。而我们面对的大量的问题正是“难题”,需要我们去抉择,找到我们自己的答案,并且这些答案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不可能对所有人有效。哲学家必须面对难题,哲学家的思考带有根本性,会把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推到极致,在这条思想之路的尽头,就会竖起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此路不通”,告诫后人换一条路走,哲学史就是给我们留下一条条的道路,而且没有一条可以通达到智慧的顶点,但每一条都是一个典型。

如果哲学面对的是没有标准答案、没有终极答案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把精力耗费在此,这就是“智慧的痛苦”。 二、哲学的痛苦

基督教《旧约圣经》的“创世纪 ”失乐园的故事,人类因为吃了“智慧之树”的果实,获得“原罪”。故事告诉我们有了智慧,就会出现有限和无限、相对和绝对、暂时和永恒的巨大冲击,在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这就是智慧的痛苦。有了智慧就有了对生死的恐惧,就有了终极关怀的问题,哲学和宗教都起源于此。我们把哲学看作广义的人生哲学,就是要面对生死问题,就会变成有限、无限,相对、绝对,暂时、永恒之间关系的问题,就会涉及到对宇宙的看法,这些看法不断加深、拓展,哲学就成了像滚大的“雪球”,使人看不到核心。实际上人的原初的问题就是生死问题,宗教和哲学都是这样,宗教会允诺一个来生另一个世界灵魂不朽的方式去面对这个问题。哲学不能这样,哲学是在人之有死的情况下解决人之永恒的问题,这样的“人生悖论”就是哲学的困境所在。哲学构建人的精神家园,是人有了理性,有了智慧在人面前出现的“人生的悖论”:有死的人向往永生,向往永生的人终有一死。

泰勒斯仰观天象,不注意掉进井里,有人笑话他眼前的东西都没看清楚,观察天上干什么。或许哲学就发端与此,人生有限,但却思考无限的问题,不是把眼前的事都搞清楚后才去关注更远的问题,是从一开始就注意到了,这是人的本性,人就要超越自身的局限性,去面对理想的世界。这个故事也体现出当最早的哲学家开始哲学思考的时候,他实际上还没有抽象的哲学概念可以使用。

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智慧的痛苦(四)的笔记 三、问题与对话

在此我们讨论怎么学哲学。我们不能给哲学以明确的定义,但我们可以把哲学看作是过去、现在乃至未来,围绕哲学问题所做的永恒的探索。我们把哲学看作哲学史,把哲学史看作问题史,也就是说哲学并

不存在于某一本教科书或某一个哲学理论之中,哲学只能存在于哲学史中。哲学就是哲学史是由黑格尔提出的。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我们可以和黑格尔不同,因为黑格尔是抱着让哲学成为科学的理想,“整个哲学史是一个哲学在不同时期的发展,不断完善,最终成为科学的一个过程。”。我们理解哲学是哲学史是在哲学的发展中并不是只有一种哲学,它不像科学是知识积累的过程,哲学存在于所有哲学运思的道路上,我们学哲学就是把前人走过的路在走一遍,然后开创自己的道路或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学哲学史就是学哲学家的思想,就是读书。当我们阅读哲学家的著作时会觉得晦涩难懂,这是因为哲学家们用日常语言描述无限的东西,正如《道德经》的开篇:“道可道,非常道。”,能用日常语言表达的道就不是道,哲学家要说不可说的东西,我们不可能通过他的描述了解他的思想,而是通过他的描述去体会他想要描述的东西。体会他要解决的问题和以什么方式解决问题。

我们学哲学要注意的几点:首先要了解哲学家的问题,这是核心,没有问题就没有哲学,哲学始祖围绕问题展开,假如我们不能把哲学问题当做我们自己的问题,把哲学家的理论背的滚瓜烂熟也没有任何意义,甚至说是换没入门,因为如果作为知识它是没有意义的;其次要熟悉哲学家的术语,哲学家虽然也使用我们日常所使用的概念,但它肯定不是我们日常使用的含义,甚至不同的哲学家也有不同的含义,所以必须熟悉每一位哲学家所有的特有的含义;第三要沿着哲学家的思路,哲学家有其自己的论证方式,在面对问题时,一定有解决问题的某种方式,这种方式就是他论证的思路;最后要了解哲学家的思想,要通过前面的努力去理解哲学家对问题解决所做的贡献。

我们不可能都去从事哲学专业,因为我们不仅关注于生存条件的改善,我们也关注思想、灵魂的问题,就是世界的问题,所以学习哲学是很有意义的。 四、西方哲学精神

我们应注意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关系,中国哲学这个概念是20世界初,曾经留学归国的一些学者如胡适、冯友兰、张岱年等按照西方的概念、方法、体现框架梳理我们的历史典籍建立起来的。到现在人们越来越感觉是否合适。因为在中国历史上,文、史、哲不分家,是一个整体,如果把它拆开来讲,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整体神韵。按照20世纪著名的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把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2世纪看作人类文明的轴心时期,认为同时出现在中国、西方和印度等地区的文化突破现象,各大文明独立发展分别产生了自己原创的理念,有希腊哲学、印度佛教、中国先秦思想等等。

希腊哲学奠定了西方的哲学思想,它有以下特点,一点是他们偏爱非个人性的,更关注有普遍性的东西;你可以有你的意见,我可以有我的意见,不必强求一致,有普遍性就意味着他们追求普遍必然的科学知识。第二点是他们试图给事物的存在找出合理的原因,希腊早期有“拯救现象”的成语,这个现象的概念与我们现在的理解不一样,我们现在认为现象是与本质相对,是飘忽不定、生灭变化的,在它的背后存在永恒的本质。希腊人认为现象就是我们看到的一切东西,他们试图给它找到理由,为现象找合理的解释,如找到说明该现象存在,如找不到他们就会感到有问题,就会怀疑现象的合理性。原子唯物论学说创始人德谟克利特曾说:“只找到一个原因的解释,也比成为波斯王要好。”,他们是“学以致知”而不是“学以致用”,这就是希腊人的“科学思维方式”,就是抽象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在科学与哲学上的体现有区别。比如人们从个各种各样的花中抽象出花的概念,它概括看所有花的共性,通过对花草树木中抽象出植物的概念,这样抽象的程度越高说明的事物就越多,那么那个最抽象、最普遍的东西就能够说明宇宙万物,如何才能找到这个最抽象、最普遍的东西,按照科学的方式显然是不行的,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广阔无垠的宇宙,这个抽象过程是永远不会完结的,所以哲学和科学虽然都会使用科学思维方式,但它们的方向正好相反,拉斐尔的“雅典学院”在描绘的柏拉图一手指天,亚里士多德一手按地,体现出哲学的两种倾向,亚里士多德关注自然,柏拉图关注超越自然的终极问题。

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哲学的诞生(一)的笔记

第二讲 哲学的诞生。本讲讨论希腊早期自然哲学。 (一)希腊文明的兴起

哲学是希腊人的创造,为什么会在希腊产生这样一种形态的哲学?这就涉及到希腊的历史背景。希腊哲学发端于公元前6世纪,终止于公元6世纪,前后一千多年。公元529年,皈依了基督教的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封闭了最后一所柏拉图学园,通常人们以这一年作为希腊哲学终极的标志。作为一个大的哲学形态,这个终极只是一个象征。希腊哲学的一千多年,包括希腊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帝国时期。“在全部的历史里,最使人感到惊异或难于解说的莫过于希腊文明的突然兴起了。构成文明的大部分东西已经在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存在了好几千年,又从那里传播到了四邻的国家,但是其中却始终缺少着某些因素,直到希腊人才吧把它们提供出来。(罗素《西方哲学史》)”,罗素的这番话显然是站在西方中心论的角度来说的,但也体现出希腊文明不同于其他古老文明的特点,埃及、中国、印度、古巴比伦都是历史悠久的、地域辽阔、中央集权的大帝国。希腊在公元前8-9世纪兴起希腊古典文化,它不是大一统的国家,而是实行城邦制。从地理环境的角度看,主体是希腊半岛和克里特岛,东道小亚细亚沿岸,西到意大利南部包括西西里岛。到罗马帝国时代是环地中海的大帝国,与其他古老国家相比陆地很小,与其他古老国家相比它出现的时间比较晚。希腊哲学的早期也不是在雅典兴起,19世纪的考古发现克里特王宫和迈锡尼文明,说明迈锡尼文明也是中央集权制的文明,公元前12世纪,外族入侵烧掉了克里特王宫,历史从此湮没。经过一段“黑暗时代“,希腊文明再次复苏的时候,已不知道这段历史,只是将其当做传说。这段经历使管理文明对希腊的影响较之其他古老国家小。时代越久远,人们受传统的影响越大。人类的生存要应对自然的挑战,但在生理条件无法与动物相比,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延续生命,延续文明。个人要社会性的存在,最初要靠风俗习惯、宗法制度传承,对于希腊人来说,这个传承中断了,再次兴起时没有了传统的负担,创造了城邦制的形式,大大小小几百个城邦,每个城邦有自己的制度。早期希腊哲学不是诞生在希腊本土,而是在它的殖民城市,它的繁荣是在雅典,具有师承关系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希腊哲学鼎盛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哲学家,当时的雅典实行城邦民主制度,这时哲学由外邦回传至雅典。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我们[1]为有这样的政体而感到喜悦。我们不羡慕邻国的法律,因为我们的政体是其他国家的楷模,而且是雅典的独创。我们这个政体叫做民主政体。它不是为少数人,而是为全体人民。无论能力大小,人人都享有法律所保障的普遍平等,在成绩卓著时得享功名。担任公职的权利不属于哪个家族,而是贤者方可为之。家境贫寒不成其为障碍。有能力为国家服务的人,不因地位卑微而受妨碍。”,雅典的民主制度成为后世的典范。其实雅典的民主制度是在当时的条件下只是少数雅典公民的民主,当时的希腊仍然是家庭奴隶制,成为公民的条件是“土生土长雅典人,成年男子自由民”。在这种背景下希腊哲学达到鼎盛时期。这段时间延续时间不长,到伯罗奔尼撒战争开始雅典就陷入战争。

renbo58来自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哲学的诞生(二)的笔记

为什么说这样的民主制度会是哲学产生的土壤?因为哲学的产生至少要满足三个条件:人们开始关注终极关怀的问题;人们有时间思考这些问题;必须有思想的自由的条件。雅典的城邦民主制度提供了这些条件。民主制度的特点是不再是一种等级制度,也没有财富的差异,作为公民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人们之间用语言相互影响。

语言在人们相互影响中有压倒一切的的力量,人们要在政治生活中提出议案,并对议案提出充分的论证和说明,要说的非常合乎道理得到大家的赞同,或提出理由反驳其他人,是靠语言的交流和语言的影响。人们在这样相对平等的政治空间里,不是靠传统的东西、信仰的东西,不是靠地位的武断,要靠道理。 这就是希腊哲学产生的背景。

(二)哲学的诞生

从某种意义上说,哲学脱胎于神话。我们说哲学是世界观,但最早给我们提供世界观的是宗教神话,远古人类没有对世界有整体的考虑,他们从幻想的角度给世界远古说明,所以最早就是以神话的方式给出对世界的说明,神话的落足点就是神秘的、不能说的、无法解释的,就是命运,当事物用道理无法解释的时候,就会用命运去解释,希腊人受命运影响很大,如索福克勒斯的三大悲剧就是对命运的描述。而当人们不满足用命运作简单的解释的时候,人们就把它归结为必然性,归结为规律。神话止步的地方,哲学开始往下问。所以在最早的哲学家那里可以看到由神话到命运到哲学的演变过程,如米利都人泰勒斯的学生阿纳克西曼德说:“一切存在着的东西都由此生成的原始它们灭亡后的归宿,这是命运注定的。根据时间的安排,它们要为各自对事物的损害而互相补偿,得到报应。”。

当人们试图进一步解释自然的时候,哲学诞生。这时的哲学是所有知识结合在一起的,对自然的研究构成了前苏格拉底哲学的主要内容。希腊哲学可以分为前苏格拉底时期、雅典哲学时期、晚期希腊哲学。 (三)前苏格拉底哲学--宇宙生成论

前苏格拉底时期,也称为早期希腊自然哲学或宇宙生成论。这一时期对自然的研究是试图给宇宙生成一个合理的说明。哲学起源于问题,当人们对眼前的问题感到好奇,这个问题就是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死的,那么这个世界也应该是有生有死的,但这个世界四季交替,草木枯荣,是循环的,希腊人由此产生问题,感到在生灭变化的世界中一定有什么东西是不变的,否则存在生灭变化的世界是无法永恒的,他们认为自然是有水、火、土气四大要素构成,那么这四种要素哪一种是最古老的开端,这就形成了西方哲学的第一个概念:本原。本原有许多含义,其中两个含义对哲学有用:开端、主宰,亚里士多德:“所谓本原就是万物从它那里来,毁灭之后又回到它那里去,万物生灭变化,唯独它不变的东西”,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给出的答案是“水是万物的本原”,

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哲学的诞生(三)的笔记

泰勒斯:大地浮在水上;宇宙充满了灵魂。赫拉克利特:这个万物自同的宇宙,既不是任何神,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一团永恒的活生生的火,按照一定的分寸燃烧,按照一定分寸熄灭。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一切都在变化,只有变是不变的,但是变不是没有,不是无迹可寻的,变化是有规律的——Logos。一切皆流,无物常驻。早期自然哲学的局限:缺乏自然科学的支持;建立在经验观察基础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无穷后退不可能。 4、本体论的转向毕达哥拉斯学派、爱利亚学派毕达哥拉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数巴门尼德:

泰勒斯是小亚细亚米利都城邦(现土耳其)人,所以他创立的学派称米利都学派。对泰勒斯的了解指出泰勒斯的“盛年”是在公元前585年,“盛年”是指开花结果的季节,对于泰勒斯的具体生存年代不清楚,当时的希腊人认为人在四十岁时应该是功成名就的时候,而泰勒斯在公元前585年,成功地预言了一次“日蚀”。泰勒斯留下的是“大地浮在水上”“宇宙充满了灵魂”两句话,由此推断他的认识是“水是万物的本源”。如果我们主要关注他面对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的话,说明泰勒斯在解决宇宙生成的问题时,没有合适的自然科学概念,只能用比喻的方式,用“水”来比喻本源所具有的流动性、可塑性的特征,这个本源始终流变不已,它可以变成所有东西而不失去其自身。

最早的哲学家用比喻和象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在赫拉克利特身上表现的更为突出,他是在小亚细亚艾菲斯城邦,他为我们留下130多篇残篇断简,他指出:“这个万物自同的宇宙,既不是任何神,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一团永恒的活生生的火,按照一定的分寸燃烧,按照一定的分寸熄灭。”,我们也可以认为赫拉克利特说“火是万物的本源”,我们更应该将其作为赫拉克利特的比喻和象征,他强调的是“变”,在自然界,唯有“变”是不变的,一切都在变化之中,就像河流一样,“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赫拉克利特)”,柏拉图将其观点总结为“一切皆流、无物常驻”,

灵魂转向说是说灵魂的转向就是需要从感觉经验的世界转向理念世界。在这里柏拉图将以前我们有“先天的知识”改变为我们有“先天的认识能力”。

柏拉图的理念论最重要的目的是给知识提供依据。

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柏拉图的理念论(三)的笔记

柏拉图的理念论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给知识提供根据,对理念论的批评正是柏拉图自己,后人对柏拉图的批评没有超过柏拉图的自我批评,古人在讨论问题的时候是说我们以什么方式来解决问题,而不太在意我这个体系如何,当我的体系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我毫不讳言我的体系的问题,只要有必要,我会毫不犹豫,抛弃体系,去找到那个解决问题的方式,哲学——解决问题,但是后来的哲学家有些不同,当人们营造起一套体系之后,他的很重要的工作是维护自己的体系,用自己这套体系去说明所有的东西,当有些东西不能说明了,他会牵强附会让它符合体系这点也可以理解,哲学体系的科学性何在?因为在两千年的西方哲学史上哲学家们一直想让哲学成为科学,柏拉图丝毫不隐瞒自己的问题,理念的困境之一:1、理念论的普遍性(只要有一类事物就有一类事物的理念,现实世界太阳是主宰,在理念世界善是主宰,所以那些肮脏的东西有无理念?作为善作主宰的世界,怎么会有恶的东西,道德伦理怎么处理“恶”的问题 2、理念的分有问题,事物的存在是因为分有理念,那事物分有的是事物的部分还是整体?(比如杯子的理念,那个御一般与个别的发生究竟是怎么发生的?) 3、理念是什么?理念是事物之间的共性,比如花有花的共性,那么花的事物与理念有无共性,如果要有那就产生了“第三者” 4、“分离”的问题 :如果理念世界与可感世界是两个不同的世界,那么如何认识理念世界,而理念世界又怎么对可感世界发生作用。 柏拉图认为理念与事物之间是不能有关系的,他要维护理念的纯洁性,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则不这样认为,他认为事物与事物自身的概念是融为一体的,是不可分离的,理念存在于事物之中...他有一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分离”问题,柏拉图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柏拉图说我不是不认识这个问题,但是即便如此理念论的立场我还必须坚持,因为我后退一步,知识将无立足之地;也就说他的理念论是什么,就是给知识一个根据,也就是说我给知识一个根据的任务就不能完成;但是后来的思想发生了变化,他不在探讨事物与理念之间的关系,而是去探讨理念与理念之间的关系,这部分内容通常叫作“通种论”,最大的理念是“种”,但是不仅事物和理念之间与世界有关,理念和理念之间也与世界有关,柏拉图的这个观点对后来的康德、黑格尔的影响非常大,

《智者篇》里的六大概念:存在 -非存在;相同-相异;运动-静止;逻辑上就叫做“种”。“通种论”:打通理念和理念之间的关系的学说,(其实也是希腊哲学探讨的重要问题,这个问题直到黑格尔才完成了,哲学要追问的是现象界背后的本质。)柏拉图认为本质与现象是两个世界,(黑格尔认为现象即本质,现象是本质的自身显现),怀特海:“一部西方哲学史不过是给柏拉图作注脚。”这个说法有些夸张,但从中可以看到柏拉图对西方哲学的影响。中世纪哲学:教父哲学与经院哲学。教父哲学受柏拉图的影响(等级系统)。基督教哲学始终是柏拉图哲学和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混合物。

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一)的笔记

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是希腊北部马其顿人,他的父亲曾经是国王的御医,17岁来到雅典进入柏拉图学院学习工作20年,柏拉图去世后离开雅典。

柏拉图自己建立了自己的学院并延续了几百年,其思想得到广泛传播。相比老师,亚里斯多德有所不同,因他不是雅典人,而且是当时雅典的敌邦马其顿人,在离开柏拉图学院不久就当了马其顿13岁的王子亚历山大的老师,在亚历山大登基后回到雅典。此时亚历山大实施东征计划,吞并希腊,占领波斯,一直打到印度。因喜马拉雅山阻挡,班师回朝,定都巴比伦。不久亚历山大暴死马其顿帝国三分天下,雅典

掀起反马其顿浪潮,亚里斯多德受到迫害出逃,不到一年死于逃亡路上。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留给后人的著作也能说明两人的命运的不同。柏拉图的对话用非常生动的方式探讨哲学问题,而亚里士多德留给后人的著作抽象、晦涩。有一个说法说是因为那个时候的人的作品有向外公开和自我笔记两种方式。而柏拉图留下的著作是向外公开的作品居多,这些著作都经过反复的文字修饰。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却是自我笔记,未经文字修饰。因为亚里士多德对外公开的作品在当时都被愤怒的雅典人烧掉了,一二百年以后在一个地窖的一些瓦罐里发现了亚里士多德的手稿,这些手稿辗转运到罗马图书馆,由罗马图书馆的馆员安德罗尼柯在公元前1世纪整理这些手稿,而这些手稿大部分是自我笔记。 亚里士多德被后人称为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他强调“求知是人的本性”,他留传下的著作有《工具论》、《物理学》、《论灵魂》、《形而上学》、《尼各马可伦理学》、《政治学》、《诗论》,其中真正哲学著作是《形而上学》,黑格尔给这个著作很高的评价,“我们不必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去寻找一个哲学系统。亚里士多德详述了全部人类概念,把它们加以思考,他的哲学是包罗万象的。”“在整体的某些特殊部分中,亚里士多德很少以演绎和推论迈步前进,相反地他却显出是从经验着手,他论证,但却是关于经验的。”“他的方式常是习见的方式,但有一点却是他所独具的,就是当他在这样做的时候,他是始终极为深刻地思辨的。”。

希腊哲学在面对很多问题时有“就事论事”的特点,没有构建庞大的哲学体系解决问题。亚里士多德同样在面对问题进行分析时,缜密、富有逻辑,这样在面对同一问题时,会因角度不同,出现相互冲突的看法,所以他强调一词多义。

亚里士多德把人类的知识进行分类: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创制知识。

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二)的笔记

二、原因论

亚里士多德的原因论是在物理学上讨论,在亚里士多德的年代,物理学就是自然学或自然哲学,他总结和概括了以往的哲学,提出了“四因说”。需要注意的是此处的原因和我们通常使用的概念是不一样的。我们现在的概念是用在因果关系上;亚里士多德时期的“原因”意义接近于一个事物存在所需要或者说必备的、充分的条件。亚里士多德认为以往哲学在探讨哲学问题时都在讨论构成事物存在的条件、原因,只是没有将其概括总结。

亚里士多德将构成事物存在的条件归结为四种,即“四因说”: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质料是构成事物的材料,也是构成事物的的持续条件。形式即柏拉图的理念,是一个事物是什么,也即“构成桌子之为桌子的东西”,就是现在所说的“本质规定”。动力是推动事物生成的东西。目的是一个事物存在是为什么,就是苏格拉底的“善”。

接下来亚里士多德对其“四因说”进一步概括,将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统称为形式,与柏拉图“在现实世界之外存在一个本质世界”的认识不同,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的形式和质料是结合在一个事物里边的,只有我们认识事物的时候,我们可以单独抽象认识事物的形式,形式才能与事物分离,现实的事物是不存在分离的,质料和形式也有其相对的关系,相对于砖瓦来说,泥土是质料,相对于房子来说砖瓦是质料。

亚里士多德还发现,当我们讨论事物的原因时我们还是对事物静态的分析,但事物是运动生成的,所以他又引入了“潜能和现实”这一对概念,也就是质料是潜能,形式是现实,亚里士多德也就对其进行排序,最初的质料是完全没有形式的水、火、土、气,最高的存在就是完满的现实性-“隐德莱希”,这个最完满的现实性就是宇宙万物最高的目的,是引起万物运动但自身不动的东西。 三、形而上学

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三)的笔记

形而上学与本体论是同义语。17世纪初,西方哲学家造了一个词解释形而上学,词义是“关于存在的理论”,我们翻译为“本体论”。对于这个概念要从巴门尼德讲起。 (一)存在论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第四卷有一个经典的描述:“有一门学问专门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以及存在自己的本性而具有的那些属性。”,因为所有的学科只研究存在的某些方面和属性,而作为这些存在的属性方面的前提-存在本身它们是不研究的,所以就应该有一门学问专门研究存在。亚里士多德的这个认识在西方哲学史上有重要意义,首先它明确确立了形而上学这门学科的地位,亚里士多德称其为“第一哲学”;其次确定了哲学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哲学是研究最基本、最前提的东西,确立了哲学至高无上的地位,同时也启动了后来整个西方哲学直到黑格尔“让哲学成为科学”的理想。

亚里士多德通过深入的分析,发现存在是不可定义的。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形式逻辑为事物下定义的方法是“属加种差”,存在既为独一无二的、作为一切事物的前提,这样“存在”就没法定义,于是亚里士多德转而探讨“存在是怎么存在的”,即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他认为存在的意义有偶然的意义和本然的意义,比如一个建筑师漂亮是偶然的,建筑师懂建筑设计是本然所属,我们探讨存在就是探讨存在的本然意义,亚里士多德称其为“范畴”,范畴在希腊语中是“关于神的述说”,就是对一个事物的规定,是对事物最大、最普遍、最一般的说明。在希腊哲学时代,人和自然是一体的,对事物的描述是通过语言的,对事物语言描述的正确与否也是一个逻辑问题,所以亚里士多德说:“就自身而言的存在的意义如范畴表表示的那样,范畴表标出多少种,存在就有多少种意义。”,亚里士多德概括出十个范畴:实体、数量、性质、关系、地点、时间、状态、动作、所有、承受,这十个范畴在亚里士多德眼中是对万事万物最普遍、最一般的说明,也构成了世界的逻辑结构。

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四)的笔记

在十个范畴里最核心的是“实体”,亚里士多德曾说,回答存在是什么就是回答实体是什么。“实体”的概念在亚里士多德时代是“是什么”的意思,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本质”。在哲学史上,每一个哲学概念都有其演变的过程,西方哲学史也可以说是一个概念演变的历史。亚里士多德给实体的定义是:“在最严格、最原始、最根本的意义上说,是既不述说一个主体,也不存在一个主体之中,如‘个别的人’、‘个别的马’。”,是这个定义里亚里士多德讲的是判断,是一个判断中的主语,即它不描述其他的东西,只能是其他东西描述它,只能充当主语的东西,如“苏格拉底是人”,“苏格拉底”就是只能充当主语,而不能说“人是苏格拉底”使其变成宾语,就是绝对的主语。

在形而上学里“事物被称为‘实体’有两种方式:实体是终极的主体(主语),它不再述说其他事物;以及‘实体’是某个‘这个’,它也是独立的。(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那么什么是实体,最早亚里士多德主张个别的具体事物是第一实体。后来发生了变化,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里将具体的实体区别出形式和质料,通常人们称为“质料的发现”,那么形式和质料哪个更是实体?亚里士多德主张形式是第一实体。因为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不是质料可以解决的,只有形式才能解决。

另外亚里士多德还主张神是最高实体。这就涉及到《形而上学》里“神学”的内容,亚里士多德神学里的神是哲学意义上的神,是理性神,最高的神圣的存在;而不是指宗教的信仰的神。在《物理学》中亚里士多德根据五穷后退不可能“原理论证了”第一动者“即”不动的动者“。在《形而上学》中亚里士多德论证存在着永恒的实体。他认为如果实体是可以生灭的,那么一切事物都是可以生灭的,而时间和运动是不会生灭的,也就是生灭变化以时间和运动为前提,那么时间和运动以什么为前提?因此一定存在着一

个不会生灭的实体。纯质料的”隐德莱希“就是自身不动而引起万物运动的东西,即苏格拉底、柏拉图提出的“善”。

renbo58来自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五)的笔记

说到此我们就方便解释一个问题,我们曾讲哲学和宗教都起源于人类的终极关怀,但宗教通过信仰解决问题,哲学通过理性解决问题。亚里士多德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亚里士多德认为最完满的存在是纯思想、纯理性,作为人最高的使命就是认识、思想这个理性,即思想“思想”,当我们去思想这个崇高的思想时,我们就与它融为一体,分享它的生命。一个人在有生之年有一次达到这个境界就有福了,有很多次达到是奇迹。所以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生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到神圣的存在。哲学不可能允诺灵魂的不朽存在,能给人的是通达这种无限的境遇,当人的有限的思想与那个无限的纯思想融为一体的瞬间,就实现了作为人最高的价值。所以亚里士多德说:“思辨是最高的幸福”。 四、伦理学

亚里士多德将人类知识分为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和创制知识,伦理学属于实践知识的范围,伦理学不是探讨德性是什么,而是为了成为善良的人。亚里士多德思考的问题有两个,什么是最好的生活方式?当情况不明显的时候,我们怎样确定什么是应该做的?提出这两个问题是因为希腊人对幸福的理解,当时希腊人认为幸福就是有好运气,但运气是变化的。而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就是合乎德性地实现活动,就是自我完善,达到完满的境界,就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伦理学作为实践理性不同于理论理性,理论理性面对的是这个世界,而实践理性面对的是很多不同的可能性,认识世界是没有选择的, 实践的活动是可选择的, 在面对诸多可能性是如何选择? 亚里士多德选择“中道”,不选择过分和不及。

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晚期希腊哲学的笔记

第六讲 晚期希腊哲学

在亚里士多德之后,中世纪之前一段时间的希腊哲学,这段时间延续800多年, 历史跨度经希腊化时期、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帝国时期。我们讲这段时间的哲学 是作为希腊哲学的形态来讨论后来哲学的发展。

在这段时间,除了柏拉图学院是正统的之外,晚期希腊哲学主要有四大流派: 伊壁鸠鲁主义、斯多亚学派、怀疑主义、新柏拉图主义。

这段时期希腊文化动荡不安,个人对自身命运无法掌握,人们对哲学的要求更多的会倾向于人生的问题、伦理的问题。首先是对对神和死亡的恐惧,人生无常,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伊壁鸠鲁主义利用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提出快乐主义伦理学, 他认为世界是原子和虚空构成,原子聚集形成世界是自然而然的是,所以没必要对神和死亡恐惧,他认为神在另外一个世界,与我们无关,同时他认为“当我们活着的时候,死亡还没有来临;当死亡来临的时候,我们已经不在了。”,所以不用恐惧死亡。人生的目的就是幸福、快乐,并且他认为“肉体上的快乐,只是粗糙的原子运动,是暂时的,有时会带来痛苦,只有精神上那些精致的灵魂原子运动,才能带来宁静、愉快和持久的快乐。”。斯多亚学派正好与其相反,它是创始人塞浦路斯岛的芝诺更强调灵魂和肉体的区别,斯多亚学派的早期思想对基督教思想影响很大,他们厌倦理性,他们认为宇宙就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我们每个人的灵魂就是这个圣神之火的火花,人生的目的就是按自然去生存,是要摆脱肉体的限制,如灵魂得到净化。他们的观点有禁欲主义的影子,他们认为所有人都是兄弟姐妹,无论在皇位还是在枷锁中,人都是自由的。怀疑主义则认为人左右不了这个世界,人生无常,他们认为像伊壁鸠鲁主义按照物质的自然生活和斯多亚学派按照灵魂的自然生活去认识自然是解

决不了灵魂安宁的问题的,认识自然就会陷入烦扰之中,不得安宁,因为我们是无法获得知识的,知识建立在感觉经验上,但感觉经验是不可靠的,要想得到安宁唯一的办法就是对一切不下判断,不置可否,达到不动心的境界。新柏拉图主义产生较晚,它的重要人物普罗提诺通过对柏拉图的理论进行加工改造形成一个新的哲学体系,他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改造有两个方面很重要,首先他在柏拉图理念论的基础上加了一个更高的存在,即“一”,因为对最完满的存在我们无法说是什么,因为完满就会流溢产生理念的世界,用“流溢说”解释思维和理念之间的关系。这是向下的路,一直到具体的事物。对于人的灵魂来说,需要回归,是一条向上的路,当人能够关照到那个理念,与“一”融为一体“的时候,才能达到灵魂脱离肉体,物我两忘,与万物融为一体的境界。

总地来说,希腊哲学是从神话脱胎而出,发展到普罗提诺,又回归到了神秘性。

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信仰的时代(一)的笔记

第七讲 信仰的时代

我们划分中世纪的年代与世界历史的划分不同,哲学的划分是依据哲学形态,所以希腊哲学是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6世纪,中世纪哲学是公元2世纪到公元16世纪的哲学形态。在这段时间,基督教诞生给西方社会带来深刻的影响,直到现在也是西方主流的宗教意识形态。在中世纪的西方基督教绝对的一统天下,不仅在思想上,在社会生活中也渗透到各个方面。从17世纪开始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社会发生变革,宗教与政治分离。中世纪基督教在西欧的统治地位给哲学的发展带来了非常深刻的影响。我们将其分为公元2世纪到5世纪的教父哲学、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的黑暗时期、公元8、9世纪之后的文化复苏、11世纪到14世纪的经院哲学、14世纪到16世纪的文艺复兴、16世纪的宗教改革。 一、基督教精神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将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之间,称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间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了重大突破。希腊哲学是整个西方哲学的源头,黑格尔说:“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有教养的欧洲人,尤其是我们德国人就会产生一种家园感。”。

实际上,构成西方文明有两大源头:希腊文明和希伯来-基督教文明,尤其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基督教通过感化“蛮族”首领的方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了基督教一统天下的地位,就哲学而言也是一样,尽管没有直接的表现,基督教的思想已经融化到西方人的血液中。从两大源头说人们用比较典型的象征:雅典和耶路撒冷,教父哲学及经院哲学认为哲学就意味着讲理性,或者说要调和理性和信仰,要在信仰的背景下讲哲学。

讲中世纪,有三大要素:罗马帝国、基督教、日耳曼人。罗马帝国是由一个小城邦发展起来的环地中海、横跨亚欧非的世界性的大帝国,其鼎盛时期,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海,但它是以军事立国,建立在对其他国家掠夺和奴役的基础上。日耳曼人原来社会在罗马帝国北部的寒冷地区,因民族大迁徙被挤入罗马,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灭掉。罗马帝国是在公元395年分裂成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和西罗马帝国(罗马)。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但东罗马帝国在公元1453年被土耳其的奥斯曼帝国灭亡。基督教最初是犹太教的支系,但它的教义突破了犹太教的限制,它认为所有信仰上帝的人灵魂都能得救。

在当时所有的民族都受到罗马人的压迫,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所以人们利用宗教反抗罗马人的统治,但基督教强调“以爱化解仇恨”,给当时的人们的精神上以安慰。基督教由一个犹太教里的一个小宗派变成全球性的宗教,是罗马帝国给它提供了机会和条件:罗马帝国辽阔的地域给宗教的传播提供了条件;罗马帝国这个民族大监狱对“蛮族”的奴役使其原有的信仰发生动摇而基督教为其提供精神安慰;

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信仰的时代(二)的笔记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1z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