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更新时间:2023-10-01 20:0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广西师大成人高等教育 语文教育专业专科毕业论文

谈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论文作者: 陆英花 学 号: 2010430500138 通讯地址: 陆川县平乐镇石村小学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 年 月

【内容摘要】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学好语文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为了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效果,教师须注重激发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本文从教的角度浅谈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经验和体会。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注重教学导入艺术,提高教学技巧,激发阅读兴趣,运用“诱导写作”教学艺术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乐学、善学、会学语文。

【关键词】语文 学习兴趣激发 培养

1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所表现出的特殊的个性倾向。兴趣往往推动人们去探索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积极地进行学习的一个重要方式。只有让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浓厚兴趣,学习才不会成为他们的沉重负担,才能使他们愉快地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语文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教师要想学生学好语文必须要培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正如孔子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那么怎样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下面我浅谈一下在多年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方法。

一、注重教学导入艺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一步。导语融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它像一座桥梁,架在学生通向理解课文的内容获取知识的必经路上。在必经路上,这座桥梁架宽了,架劳了,学生就能轻松愉悦地到达下一站。在语文教学中,我常采用灵活多样,新颖有趣的导入方式,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来导入新课。例如:

(一)录音导入

录音导入是常用的一种激发兴趣的导入方式。这种方式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非智力因素,可创设一个热烈而和谐的学习气氛。凡记叙有声自然景物及与音乐有关的课文均可采用此种导入方式。例如,在教学《春天在哪里》、《快乐的节日》等课文时,我都先播放歌曲录音,激发学生的情趣,然后让学生猜歌曲名,再顺势导入新课。

(二)故事导入

引入与教学内容有关故事的导入是一种新颖的导入方式,它可以帮助学生开展思维,丰富联想,变好奇心为浓厚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心理需求,很自然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例如在教学《凡卡》这课时,我在上课前就给学生讲一个故事:“有一个9岁的孩子孤身一人从乡下来到城里做学徒。狠毒的老板打他,骂他,不给他吃饱饭,让他睡在冰冷的过道上。他受尽了折磨,再也受不住了,就偷偷地给唯一的亲人——乡下的爷爷写了一封信,希望爷爷把他接回去。大家想知道

2

这个孩子的愿望能实现吗?这个孩子是谁呢?”

(三)谜语导入

谜语导入可激发学生的想,具有“竞争”意识,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通过对谜语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雨》这课时,我先请学生猜个谜语:“千条线,万条线,掉到水里就不见。”再用谜底揭示课题。

(四)悬念导入

教师巧设悬念有意创设认识中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冲突,抓好学生好奇心理,形成学生渴望学习的心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教学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例如在教学《称象》这课时,我一上课就对学生说:“同学们,不用大秤你们能称出大象的重量吗?古时候后有一个6岁的孩子就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你们想知道这个孩子是谁吗?他又是怎样称出大象重量的呢?让我们一起到《称象》一课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提升教学技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阵地还是在课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课堂中的有限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精心准备好每节课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中要讲究方式,讲究艺术性,把课上得生动精彩,让学生乐学、愿学。

(一)比赛激趣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竞争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重要措施。棋迷、球迷们为什么会“迷”呢?因为这里有竞争。如果直接参与竞争更能入迷。“迷”即是高度“兴趣”之意。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之中参加竞争。学生在竞争中是非常活跃的,连后进生也不甘示弱。在教生字时,让学生比一比,谁认得快,记得牢,谁组的词多;在朗读课文时,让学生比一比,谁读得有感情,谁领会得深刻;在总结课文时,让学生比一比,谁的理解更深刻,谁的发言有创意。比赛时的形式可以是以学生个体为竞争对手,也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成为竞争对手等等。比赛为孩子们搭建了锻炼和展示自己的舞台。学生兴趣浓厚,参与积极性高,不仅锻炼了学生口语能力,增强了他们奋发向上的竞争意识,还培养了他们互相帮助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设疑导趣

设疑必答疑,这种师问生答的方式,构成了课堂教学教与学的信息交流反馈

3

的过程。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情趣,锻炼思维,发展语言,引导方向,巩固强化知识等。例如在教学《诚实的孩子》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看图,然后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列宁和表兄妹一起在干什么?谁碰到了桌子?桌子上的什么东西掉在地上,摔破了?姑妈来时,为什么列宁低着头???这些问题无疑成了点拨学生思维的导火线,让他们兴趣浓厚,一下子讨论开来,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三)表演引趣

好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根据这个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玩玩演演,把枯燥无味的说教课堂变得趣味十足。如学完《小蝌蚪找妈妈》一课,让孩子们分别扮演小蝌蚪、鲤鱼、乌龟和青蛙妈妈,孩子们诙谐的语言、夸张的动作,滑稽的表演,使课堂气氛变静为动,在轻松愉快、其乐融融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既丰富知识又增长了才干。

三、通过阅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能力是人类攀登阶梯的技能。阅读是获取知识的必要途径,也是体现语文交际能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窗口。语文教学的实践证明,要使学生学好语文,培养和提高语文能力,就要让学生大量的阅读,去熟悉和掌握语言规律,自觉主动地去学习语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就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会阅读,培养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掌握阅读的方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通过课内阅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内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内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阅读,快乐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1、发挥故事的魅力让学生主动去阅读。

故事人人都爱听,尤其是从小就伴着奶奶的童谣、妈妈的童话长大的孩子,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各个精神抖擞,双耳立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述,被激化、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异、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情感交叠、期待结局之际,教师嘎然收声,无不动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1t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