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 课后题 及其解析0
更新时间:2023-10-05 20:3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中国法制史知识点整理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请将每小题中唯一正确的答案选出并将其代码填在答题纸相应的括号内。) 1.迄今所知中国古代最早的军法是( ) A.甘誓 B.汤誓 C.牧誓 D.有亡荒阅 2.西周礼治的基本特征是( )
A.亲亲 B.尊尊 C.长长 D.“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3.在西周婚姻成立的六礼程序中,询问女方的姓氏及女子生母的姓氏和女子生辰被称为( )
A.纳采 B.问名 C.纳吉 D.纳征 4.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正式公布成文法是在( ) A.春秋末期的郑国 B.春秋末期的晋国 C.西周 D.秦朝
5.在《法经》的六篇体例中,相当于当代法典总则的是( ) A.盗法 B.贼法 C.杂法 D.具法
6.秦时对某些律文、术语和律义以问答的方式进行明确的解释,这种法律形式被称为( )
A.疏议 B.法律答问 C.集解 D.集注 7.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最早开始于( )
A.秦代 B.汉代 C.隋 D.唐
8.西汉武帝以后的法制指导思想是( )
A.明刑弼教 B.德本刑用 C.明德慎罚 D.德主刑辅
9.我国古代社会作为官僚贵族特权法的“八议”制度最早出现在( ) A.曹魏“新律” B.晋律 C.北魏律 D.开皇律 10.在总结历代封建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将危害国家根本利益和统治秩序的严重犯罪集中概括为十种,称为“重罪十条”。这一做法出现在( ) A.北齐 B.东汉 C.南齐 D.隋
11.“流刑”在封建五刑体系中的地位得以确立并对其分等始于( ) A.南北朝 B.隋 C.唐 D.三国及两晋 12.《唐律·名例》篇规定:“断罪无正条,其应出罪者”,则( ) A.举轻以明重 B.举轻以明轻
C.举重以明轻 D.举重以明重
13.“刑律统类”这一法典编纂体例最早出现于( ) A.秦代 B.西汉 C.唐后期 D.明清 1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刊印颁行的封建法典是( )
A.唐律疏议 B.大明律 C.元典章 D.宋刑统
15.宋代对于民事案件如有不服也可以逐级上诉,但终审机关是( ) A.审刑院 B.户部 C.大理寺 D.刑部
16.元代中央的行政体制是( )
A.三公九卿制 B.三省六部制 C.中书省制 D.内阁制 17.“条例简于唐律,精神严于宋律”是对下列哪部法律的评价( ) A.大明律 B.大清律
C.大清现行刑律 D.大清新刑律
18.在对风俗教化、户婚田土等民事案件的处理上,明律与唐律相比( ) A.两者处罚相同 B.明律比唐律为重
C.明律比唐律为轻 D.视不同情况而各有轻重 19.明代朱元璋时期将御史台改为( ) A.通政使司 B.布政使司 C.按察使司 D.都察院
20.明代职掌复核的司法机关是( ) A.刑部 B.大理寺 C.都察院 D.六科给事中
21.清初确立的立法指导思想是( ) A.参汉酌金 B.重其所重,轻其所轻 C.法贵简当 D.一准乎礼
22.清代负责主持律例修订工作的是( ) A.都察院 B.御史台 C.刑部 D.大理寺
23.1906年,清政府改刑部为法部,主要职责是( ) A.审判 B.掌管全国司法行政事务
C.解释律令 D.复核
2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仿效资产阶级刑法体例和原则制定的刑法典是 ( ) A.《大清现行刑律》 B.《大清律例》 C.《暂行新刑律》 D.《大清新刑律》
25.清末诉讼制度改革,在诉讼程序上实行( ) A.四级终审制 B.三级终审制 C.四级三审制 D.四级二审制
2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的国家政体形式是( ) A.总统共和制 B.责任内阁制 C.半总统半内阁制 D.君主立宪制
27.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正式的宪法是由哪个政权公布的( ) A.孙中山政权 B.袁世凯政权 C.曹锟政权 D.蒋介石政权
28.在处理民法与商法的关系问题上,下列哪一时期采取了“民商合一”的民法典编纂体例( )
A.清末时期 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C.北京政府时期 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29.“管制”刑创立于以下哪个阶段( )
A.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苏区 B.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区 C.抗日战争时期的边区 D.新中国成立以后 30.人民代表会议制度确立于( )
A.工农民主政权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新中国建立以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把每小题中所含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全部选出并将其代码填在答题纸相应的括号内。注意:若出现多选、错选、漏选,有关小题均不得分。)
31.中华法系的基本特征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 A.皇权至上 B.诸法合体 C.礼法结合 D.家庭本位 32.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相继公布成文法,其意义在于( ) A.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旧贵族的特权
B.打破了“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壁垒
C.标志着奴隶制法制开始瓦解 D.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
33.汉代九章律是在法经六篇的基础上增加三篇而成,这三篇分别是( ) A.《户律》 B.《兴律》 C.《具律》 D.《厩律》 34.西汉武帝时期颁布的有关削藩的法令主要有( ) A.推恩令 B.左官律 C.出界律 D.酎金律 35.关于《开皇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在篇章数目上与《北齐律》一样,《开皇律》仍为12篇 B.正式确立封建制五刑,即笞、杖、徒、流、死五等刑罚 C.正式确立了“十恶”罪名 D.封建特权法进一步发展
36.下列关于《唐律疏议》的表述正确的有( ) A.《唐律疏议》是由张斐、杜预完成的法律注释 B.《唐律疏议》引用儒家经典理论作为律文的理论依据 C.《唐律疏议》奠定了中华法系的传统
D.《唐律疏议》对唐代的《武德律》等法典有很深的影响
37.元代中央司法机构具有自己的特点,其审判机构主要有( ) A.大宗正府 B.大理寺 C.刑部 D.宣政院
38.清代秋审是在每年秋季举行的对各省上报的斩监候、绞监候案件的复审,审理结果通常对如下情形的犯罪人不适用死刑( )
A.情实 B.缓决 C.可矜 D.留养承嗣 39.与《大清律例》相比,《大清现行刑律》发生了如下主要变化( ) A.删除六律总目
B.初步区分刑事和民事。把《大清律例》里面的民事部分如婚姻、继承、田宅、典卖、钱债等门分出,放到《大清现行刑律》的后面,并且对民事违法不再动用刑罚手段。 C.确立了由封建五刑向近代刑罚体系过渡性的五刑,即罚金、徒刑、流刑、遣刑、死刑五种。
D.删除一些过时的条款并增加若干新的罪名
40.1934年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确立了新型婚姻和家庭制度,具体体现为( )
A.男女婚姻自由 B.实行一夫一妻,严禁蓄婢纳妾 C.废除童养媳和强迫守寡 D.严禁强迫、包办、买卖婚姻 三、名词解释(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41.奴隶制五刑 42.录囚 43.十恶 44.保辜制度 45.凌迟 46.大诰
47.保安处分
48.领事裁判权
四、简答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49.简述西汉文帝、景帝时期刑制改革的基本内容。
50.简述宋初折杖法的基本内容。
51.简述我国传统法典总则体例的变迁(从《法经》到《北齐律》)。 52.简述抗日民主政权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基本原则。 五、论述题(本题共1个小题,计12分。)
53.试论述大清新刑律与传统法典相比所表现出的主要变化。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A 2.D 3.B 4.A 5.D 6.B 7.A 8.D 9.A 10.A 11.A 12.C 13.C 14.D 15.B 16.C 17.A 18.C 19.D 20.B 21.A 22.C 23.B 24.D 25.C 26.B 27.C 28.D 29.B 30.C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1.ABCD 32.ABCD 33.ABD 34.ABCD 35.ABCD 36.BC 37.ACD 38.BCD 39.ABCD 40.ABCD 三、名词解释(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41.奴隶制五刑:是我国奴隶社会常用的五类刑罚体系,即墨、劓、刖、宫、大辟。 42.录囚:是指上级司法机关(皇帝、刺史和郡守)对在押囚犯的复核审录,以检查下级司法机关对案件的审判是否有失公正,并纠正冤假错案。
43.十恶:是我国封建社会对严重侵犯皇权、冲击家庭伦理和危害社会秩序的十大类犯罪的总称,它包括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十恶之制始于隋,至明清相沿不改。 44.保辜制度:即在伤害行为发生后,确定一定的期限,限满之日根据被害人的死伤情况,决定加害人所应承担的刑事责任。
45.凌迟:就是以利刃零割碎剐肌肤、残害肢体,在割喉管,使受刑人在极端痛苦中慢慢死去的刑罚,俗称“千刀万剐”。 46.大诰:是朱元璋在洪武十八年至二十年之间制定的一部以惩治官吏、豪强犯罪为主要内容的刑事特别法令。
47.保安处分:即用以补充或替代刑罚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秩序的强制性措施。其适用对象不限于有犯罪行为者,还包括有犯罪嫌疑或有社会危害者。
48.领事裁判权:是指列强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在中国取得的其在华侨民一旦成为民刑诉讼的被告时,中国司法机构无权过问而只能由其驻华领事按照本国法律进行裁判的制度。 四、简答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49.答案要点:(1)汉文帝时,黥改为髡钳城旦舂;劓改为笞三百;斩左趾改为笞五百;斩右趾改为弃市。(3分)(2)景帝时,下诏将劓刑的笞三百改为笞二百;斩左趾的笞五百改为笞三百。后又诏令把笞三百减为笞二百,笞二百减为笞一百。并颁布《箠令》,规定了刑具规格、受刑部位(臀部)以及施刑中途不得换人,从而进一步减轻了法定的笞刑。(3分) 50.答案要点:(1)流刑按里程三等和加役流分别折脊杖17-20,配役年数不变,不流徙远方(2分);(2)徒刑按五等分别折脊杖13-20,之后释放,不再服劳役(2分);(3)笞、杖刑分别按五等分别折臀杖7-10、13-20,减少原刑的笞、杖数(2分)。 51.答案要点:法经6 (具法6)→秦律6 (具律6)→九章律9(具律6) →(曹)魏(新)律18(刑名1) →晋律(泰始律、张杜律)20(刑名1、法例2) →北齐律12(名例1)(每点1分) 52.答案要点:(1)调解须双方自愿(2分);(2)调解须以法律为准绳,照顾善良风俗(2分);(3)调解不是诉讼的必经程序(2分)。 五、论述题(本题共1个小题,计12分。) 53.答案要点:(1)打破了原来诸法合体的体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刑法典(3分);(2)采用了西方近代刑罚体系,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从刑(3分);(3)死刑唯一
(2分);(4)引进了西方一系列的刑法原则、制度、术语(3分);(5)调整了一系列罪名(1分)。 一、单项选择题
1.赎刑制度始于什么朝代?( )
A.夏朝 B.西周 C.战国时期 D.汉朝 2.夏代称其中央最高司法官为( ) A.大理 B.士 C.蒙士 D.司寇
3.夏代为有效镇压反抗奴隶主国家统治与扰乱社会秩序的犯罪承袭并发展了舜禹时代习惯处罚方式,从而初步确立了奴隶制五刑制度,这五刑是指( ) A.黥、劓、刵、掇、处死 B.墨、劓、剕、宫、大辟 C.昏、墨、贼、宫、杀 D.死、流、徒、杖、笞 4.商代的中央最高审判机构是( )
A.大理 B.司寇 C.正 D.史
5.婚姻六礼作为中国古代婚姻成立的形式要件始于哪个朝代?( ) A.西周 B.西汉 C.晋代 D.唐代
6.中国奴隶制时期近似于后世拘役刑的刑罚是什么?( )
A.圜土之制 B.嘉石之制 C.赎刑 D.醢刑
7.西周时期买卖兵器、珍异等小件物品使用的较短的契券称为( ) A.傅 B.别 C.质 D.剂
8.西周时期的借贷契约称为( )
A.傅别 B.质 C.剂 D.活卖
9.在西周时法官审案中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方式是( ) A.五行 B.五过 C.五刑 D.五听
10.西周将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区分为( )
A.非终和惟终 B.误与故 C.不端与端为 D.非眚与眚
11.西周的婚姻制度是( )
A.一夫一妻制 B.一夫多妻制 C.一夫一妻多妾制 D.一妻多夫制 12.男方携礼至女家商定婚期被称为( ) A.纳吉 B.纳征 C.问名 D.请期
13.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我国西周婚姻制度中婚姻缔结的原则?( ) A.一夫一妻制 B.同姓不婚 C.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D.七出、三不去 14.西周时期将一贯犯罪与偶然犯罪区分为什么?( )
A.非眚与惟眚 B.惟终与非终 C.惟眚与惟终 D.非眚与非终 15.西周时期的官府在受理诉讼以后,双方当事人都应该交纳诉讼费用,在民事案件中的诉讼费用称为( )
A.束矢 B.钧金 C.傅别 D.质剂
16.《法经》在中国法律制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下列有关《法经》的表述哪一项是不准确的?( )
A.《法经》为李悝所制定
B.《盗法》、《贼法》两篇列为《法经》之首,体现了“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的思想 C.《法经》的篇目为秦汉律及以后封建法律所继承并不断发展 D.《法经》系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 17.《法经》中下列哪篇规定了“六禁”( ) A.盗法 B.贼法 C.杂法 D.具法
18.《法经》六篇中相当于近代法典中总则篇的是( )
A.《囚法》 B.《贼法》 C.《杂法》 D.《具法》 19.在我国古代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人是( ) A.郑国子产 B.晋国赵鞅 C.郑国邓析 D.叔向
20.郑国子产在公布刑书时,遭到了贵族阶级的反对,其中代表人物是( ) A.驷颛 B.范宣子 C.叔向 D.孔子 21.郑国的“竹刑”,是把法律条文写在竹简上,这在法律发展史上又是一大进步,它的作者是( )
A.李悝 B.子产 C.商鞅 D.邓析
22.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制定新法,秦国在秦孝公时,商鞅以( )为蓝本“改法为律”,进行了法制改革。
A.《法经》 B.“大府之宪” C.“国律” D.“刑符”
23.中国古代确立以身高为标准承担刑事责任的这一刑罚适用原则的是哪个朝代?( )
A.西周 B.隋代 C.秦代 D.汉代 24.官方对法律条文、术语和律文的意图等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解释,在秦朝的法律形式中被称为什么?( )
A.诏令 B.式 C.廷行事 D.法律答问 25.秦朝的刑法中强制男性犯人去山林砍柴以供祭祀,女性犯人为祭祀择米的刑罚被称为( )
A.城旦舂 B.鬼薪白粲 C.司寇 D.隶臣妾
26.秦朝法律中有关审理案件的原则、治狱程式、调查勘验等方面的法律规定是( ) A.《秦律杂抄》 B.《封诊式》 C.《法律答问》 D.《秦律十八种》 27.在秦代,“子盗父母”、“父母擅刑”属于什么行为?( ) A.公罪 B.私罪 C.公室告 D.非公室告
28.在众人聚集的闹市上,对犯人执行死刑的方法在秦代被称为( ) A.枭首 B.弃市 C.定杀 D.车裂
29.秦朝的耻辱刑中有“耐刑”,就是( )
A.剃去犯人头发 B.剃去犯人胡须 C. 在犯人脸上刺字 D.割去犯人耳朵30.上请是什么时候开始成为普遍的特权的?( )
A.西汉 B.东汉 C.三国 D.南北朝
31.汉律六十篇中关于礼仪制度方面的法律是什么?( ) A.《傍章律》 B.《朝律》 C.《越宫律》 D.《九章律》 32.“亲亲得相首匿”的思想最早来源于( )
A.庄子 B.孟子 C.墨子 D.孔子
33.汉文、景帝时期下诏废除肉刑着手刑制改革,只有( )未改。 A.墨刑 B.宫刑 C.劓刑 D.斩左右趾刑 34.春秋决狱的首倡者是( )
A.董仲舒 B.汉景帝 C.汉文帝 D.萧何 35.汉代最高司法机关是( )
A.刑部 B.御史台 C.廷尉 D.司隶校尉
36.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制度较秦汉时期有了重大发展,其中确立于这一时期并对后世影响较大的制度中没有以下哪一项?( )
A.春秋决狱 B.官当 C.准五服以治罪 D.定流刑为减死之刑
37.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首次将“准五服以治罪”列入律典的是( ) A.《晋律》 B.《北齐律》 C.《魏律》 D.《新律》
38.重罪十条是为了镇压危害封建专制统治和违反伦理纲常的行为而制定的,始见于( )
A.《新律》 B.《晋律》 C.《北齐律》 D.《大统式》
39.八议之说源于《周礼》的“八辟”,( )时期“八议”成为刑律的主要内容。 A.两汉 B.曹魏 C.西晋 D.北魏
40.北齐改九卿之一的廷尉为( )并将其扩建,是当时最高的司法机关。 A.大理寺 B.御史台 C.少府 D.尚书省
41.( )为了增强法典的科学性将《晋律》的《刑名》、《法例》合并为一篇,名为《名例》,冠于律首。
A.北齐 B.北周 C.北魏 D.魏
42.“诸断罪而无正条,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入罪者,则举轻以明重”是唐律中何种原则的规定( )
A.类推 B.法律适用 C.法律解释 D.自由裁量
43.殴打或谋杀父母等尊长亲属的行为属于唐律“十恶”中的( ) A.不孝 B.恶逆 C.不睦 D.不义
44.唐朝对重大案件常由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会同审判,这被称为( ) A.三司推事 B.三司会审 C.圆审 D.三司圆审
45.唐律的总则《名例律》规定:“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依法律论。”这一规定体现了( )原则。 A.属人主义与属地主义相结合 B.属人主义 C.属地主义 D.保护主义
46.( )是我国现存的一部最古老的行政法典,它反映了当时行政立法的高度发展以及封建法典编纂的重大变化。
A.《大明会典》 B.《贞观政要》 C.《唐六典》 D.《永徽律疏》
47.唐代沿袭隋制,皇帝下设了三大司法机构,共同行使中央司法机关各项职能。其中( )是中央最高审判机关。
A.大理寺 B.刑部 C.御史台 D.尚书省 48.依据唐律疏议的规定,( )是指盗窃御用物品,因过失而导致皇帝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等罪行。
A.谋反 B.谋大逆 C.恶逆 D.大不敬
49.宋代时,在犯人否认其口供,且“所翻情节,实碍重罪”时,案件改由原审机关其他官员或上级机构官员另行审理。此种审判制度被称作( ) A.理雪 B.条限 C.鞠谳分司 D.翻异别勘
50.编笞作为一种重要的立法活动和立法形式形成于哪朝?( ) A.隋代 B.唐代 C.宋代 .明代
51.宋代在宫中设置了( ),凌驾于三法司之上,以加强皇帝对司法权的控制。 A.审刑院 B.审官院 C.大宗正府 D.宣政院
52.宋太祖赵匡胤创设的( )改变了封建制五刑的执行方法。 A.刺配 B.凌迟 C.折杖法 D具五刑 53.( )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法医学专著。
A.洗冤集录 B.折狱龟鉴 C.庆元条法事类 D.淳熙条法事类
54.元代的( )自成系统是全国最高的宗教管理机关和宗教审判机关。 A.理藩院 B.大理寺 C.宣政院 D.大宗正府
55.明朝立法的指导思想是( )
A.重典治国 B.尚德缓刑 C.德本刑用 D.刑无等级 56.明朝中央审判机关是( )
A.刑部 B.大理寺 C.都察院 D.御史台
57.每年霜降后,明朝三法司会同公侯、伯爵审理重囚的制度称( ) A.朝审 B.秋审 C.九卿会审 D.热审
58.在对违律婚姻的处罚上,明律量刑与唐律相比,( ) A.两者处罚相同 B.明律比唐律为重 C.明律比唐律为轻 D.视不同情况而各有轻重
59.明太祖朱元璋亲自主持制定的刑事特别法是( ) A.大明律 B.问刑条例 C.明大诰 D.盗贼重法
60.明代在《唐六典》基础上完善的具有行政法大全性质的立法是( )
A.明大诰 B.问刑条例 C.明实录 D.明会典
61.明代很重视基层单位的司法建设,在最基层的乡一级设置了( )以调处民事纠纷。
A.什伍制度 B.乡长审理制度 C.州县派驻机构 D.申明亭制度
62.明代由皇帝委派宦官主持的特殊会审制度是( ) A.大审 B.热审 C.朝审 D.会官审录
63.明太祖朱元璋为巩固帝业打击官僚朋党为奸而增设的一项新罪名是( ) A.左官罪 B.奸党罪 C.腹诽罪 D.上言大臣德政罪 64.我国最后一部封建成文法典是( )
A.《大清律例》 B.《大清新刑律》 C.《大清会典》 D.《大清民律草案》 65.在清朝,负责少数民族事务的机关是( ) A.宣政院 B.理藩院 C.审刑院 D.大宗正府 66.清初统治者在立法上确立了( )的原则。
A.参汉酌金 B.重其所重,轻其所轻 C.法贵简当 D.一准乎礼 67.清代继承了明代三法司体制,中央三法司是( ) A.刑部、大理寺、都察院 B.刑部、大理院、御史台 C.刑部、大理寺、御史台 D.法部、大理院、都察院 68.依《大清律例》,清代死刑的执行方式有( ) A.发遣 B.立决与监候 C.斩与绞 D.迁徙与安置 69.清代负责主持律例修订工作的是( )
A.都察院 B.御史台 C.刑部 D.大理寺
70.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仿效资产阶级刑法体例和原则制定的刑法典是:( ) A.《大清现行刑律》B.《大清律例》C.《暂行新刑律》D.《大清新刑律》
71.1902年,清政府任命了两位修订法律大臣,一位是沈家本,另一位是( )。 A.张之洞 B.伍廷芳 C.劳乃宣 D.刘坤一
72.清末诉讼制度改革,在诉讼程序上实行什么制度?( ) A.四级终审制 B.三级终审制 C.四级三审制 D.四级二审制 73.领事裁判权最早是在下列哪一条约中规定的?( ) A.《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及其税则》 B.《中美望厦条约》
C.《中英南京条约》
D.1864年清政府与英、美、法三国驻上海领事协议 74.清末修订法律馆于1911年8月完成《大清民律草案》。下列有关该草案的表述哪一项
是错误的?( )
A.《大清民律草案》的结构顺序是:总则、债权、物权、亲属和继承 B.日本法学家参与了《大清民律草案》的起草工作
C.《大清民律草案》的基本思路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精神 D.《大清民律草案》经正式公布,但未及实施,清王朝即告崩溃
75.下列有关清末变法修律和司法体制改革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清末修律在法典编纂形式上改变了传统的“诸法合体”形式,明确了实体法之间、实体法与程序法之间的差别
B.清末修律使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华法系开始解体,同时也为中国法律的近代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C.在司法机关改革方面,清末将大理寺改为大理院,作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改刑部为法部,掌管全国司法行政事务,实行审检分立 D清末初步规定了法官及检察官的考试任用制度 76.清末第一部商律是( )
A.《钦定大清商律》B.《商人通例》C.《破产律》D.《大清民律草案》
77.1910年颁布的《大清现行刑律》肯定了清末以来刑罚改革的成果确定了新的五刑制度,即( )。
A.罚金、笞刑、徒刑、流刑、死刑 B.罚金、笞刑、杖刑、徒刑、死刑 C.罚金、徒刑、流刑、遣刑、死刑 D.笞刑、杖刑、流刑、遣刑、死刑
78.清政府制定的中国法制史上首部具有近代宪法意义的宪法性文件是( )。 A.资政院院章 B.钦定宪法大纲 C.十九信条 D.谘议局章程
79.第一次以法律形式规定国家机构采取“三权分立”原则的宪法性文件是什么?( ) A.《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训政纲领》 D.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80.《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确立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
A.总统制 B.责任内阁制 C.立宪制 D.帝制
81.按照孙中山关于革命程序论和“建国三时期”的宪政学说,实行“约法之治”的是( )。
A.军政时期 B.训政时期 C.宪政时期 D.专政时期
82.1912年3月11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的国家政体形式是( )。 A.总统共和制 B.责任内阁制 C.半总统半内阁制 D.君主立宪制 83.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正式的宪法是由哪个政权公布的?( )
A.孙中山政权 B.袁世凯政权 C.曹锟政权 D.蒋介石政权
84.废除大理院与审判厅的名称更改审判机关名称为“法院”是在中华民国( )。 A.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B.北京政府时期 C.广州武汉国民政府时期 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85.关于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颁布实施的民法典--《中华民国民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采用民商分立的立法体例 B.采取个人本位主义的立法原则 C.习惯和法理可以在无法可依的情况下作为民事审判的依据 D.沿用宗祧继承制度
86.工农民主政权的土地立法较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 A.《井冈山土地法》 B.《兴国土地法》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 D.《中国土地法大纲》
87.人民代表会议制度确立于( )
A.工农民主政权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新中国建立以后
88.《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最高政权是( ) A.全国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 B.人民委员会 C.政府主席 D.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 89.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的第一个宪法性文件是( ) A.《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B.《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90.我国现行刑法中的“管制”刑发端于( )
A.工农民主政权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建国以后 二、多项选择题
1.周礼以下列何种原则为基础( )
A.亲亲 B.明德慎罚 C.以德配天 D.尊尊
2.西周时期,女子若有“七出”规定情形之一的,谁可以提出休弃?( ) A.丈夫 B.公公 C.婆婆 D.姑嫂
3.关于“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思想的正确论述是( ) A.代表了西周初期统治阶层的基本政治观点
B.在西周政治生活、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发挥了实际的指导作用
C.该思想是在夏商两代“天讨”、“天罚”神权法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 D.西汉中期以后,该思想被儒家学派发挥成“德主刑附,礼刑并用”的思想和方针,成为中国封建正统的法律思想
4.西周统治者为维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组织形式,在政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原则与制度有:( )
A.嫡长子继承制 B.小宗服从大宗,诸弟服从长兄 C.国家官吏与各级行政机构的选拔,采用“任人惟贤”的原则 D.各级诸侯王、卿大夫、士共同向最高宗子--周天子负责
5.关于西周时期的“礼”,论述正确的是( )
A.“礼”是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存在的、旨在维护宗法血缘关系和宗法等级制度的一系列精神原则和言行规范的总称
B.西周时期礼制的发展是中国古代社会“礼治”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C.“礼”最早源于氏族时代的祭祀风俗
D.周礼在实际上对全社会起着一种法律的调节作用,完全具备法的性质 6.关于西周时期“礼”与“刑”的关系的正确论述是( ) A.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共同构成了西周社会完整的法律体系 B.“礼”是积极、主动的规范;“刑”是消极的处罚 C.“礼”是禁恶于未然的预防;“刑”是惩恶于已然的制裁
D.凡是礼所禁止的行为,也必然为“刑”所不容,即“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出礼则入刑”
7.西周时期的主要刑法原则有( )
A.老幼犯罪减免刑罚 B.区分故意和过失、惯犯和偶犯 C.罪疑从轻从赦 D.宽严适中
8.关于“刑罚世轻世重”的正确论述是( ) A.是西周时期的一条重要刑事政策
B.是早期奴隶制社会时期刑罚轻重失衡的具体表现
C.是在西周初期以周公为代表的统治者在总结前代政治经验和用刑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D.这种主张要求要根据时势的变化、国家具体政治情况、社会环境等因素来决定用刑的宽与严、重与轻
9.《法经》是我国封建社会最早的一部粗具体系的法典。有关它的阶级本质的论述正确的是( )
A.它的锋芒主要是指向农民和其他劳动人民的 B.维护君主制度
C.保障奴隶主贵族利益的工具 D.维护等级制度
10.《法经》的重要历史意义在于( ) A.维护君主制度 B.维护等级制度
C.初步确立了封建法制的基本原则和体系
D.对当时封建经济的形成和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 11.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立法指导思想有( ) A.“不加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B.“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 C.“以德配天,明德慎罚” D.“行刑,重其轻者”
12.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相继公布成文法,其意义在于( ) A.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旧贵族的特权
B.打破了“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壁垒 C.标志者奴隶制法制的瓦解
D.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
13.关于秦朝的刑罚适用原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区分故意与过失原则
B.共犯与集团犯罪加重处罚的原则 C.教唆犯罪加重处罚原则
D.自首减轻处罚原则
14.秦朝法律中对轻微犯罪适用的强制缴纳一定财物的刑罚是( )
A.赀刑 B.赎刑 C.赀甲、赀盾 D.赀徭
15.汉代九章律是在《法经》六篇的基础上增加三篇而成。这三篇分别是( ) A.《户律》 B.《兴律》 C.《具律》 D.《厩律》 16.汉代的法律形式有( ) A.律 B.令 C.格 D.式
17.汉律关于定罪量刑的原则,基本上承袭秦制,但也有部分变化,具体表现在( ) A.改秦律按身高确定刑事责任为汉律直接按年龄确定刑事责任 B.“亲亲德相首匿” C.“先自告除其罪” D.“贵族官员有罪先请”
18.北魏确立了下列哪些原则和制度( )
A.官当 B.准五服治罪 C.死刑复奏制 D.重罪十条
19.魏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发生了许多发展变化,对后世法律具有重要影响。下列哪些表述
正确揭示了这些发展变化?( )
A.《北齐律》共12篇,首先将刑名与法例合为名例一篇 B.《魏律》以《周礼》“八辟”为依据,正式规定了“八议” 制度 C.《北周律》首次规定了“重罪十条”
D.《北魏律》与《陈律》正式确立了“官当”制度
20.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礼法结合体现在关于对( )等方面的规定上。 A.八议 B.官当 C.服制定罪 D.重罪十条
21.下列关于《唐律疏议》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 A.《唐律疏议》是由张斐、杜预完成的法律注释 B.《唐律疏议》引用儒家经典理论作为律文的理论依据 C.《唐律疏议》奠定了中华法系的传统
D.《唐律疏议》对唐代的《武德律》等法典有很深的影响 22.下列有关我国唐宋时期法制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 A.《永徽律疏》是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
B.《宋刑统》不仅是一部具有统括性和综合性的法典,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刊印版行的法典
C.自首、类推、化外人、区分公罪与私罪等原则都是唐律中重要的刑罚原则 D.唐代和宋代在中央司法机构的设置上是一致的,即在皇帝以下设置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大司法机构,分掌中央司法审判职权
23.唐代的“六赃”罪仅限于身份犯的有( )
A.坐赃罪 B.受所监临赃 C.不枉法赃 D.枉法赃
24.下列哪些机关享有对地方上报案件的复核权( )
A.唐朝的大理寺 B.唐朝的刑部 C.清朝的大理寺 D.朝的刑部 25.唐朝规定的“六杀”是依犯罪人的主观意图所作的分类,下列选项中,因主观上过失而构成犯罪的有( )
A.谋杀 B.斗杀 C.戏杀 D.过失杀
26.唐朝时期,中央或地方如发生特别重大的案件,往往由三法司组成中央临时最高法庭实行“三司推事”,三司包括( )
A.大理寺卿 B.刑部侍郎 C.御史中丞 D.尚书令 27.宋朝的主要立法活动有( )
A.制定宋刑统 B.编敕 C.编例 D.编纂条法事类
28.元代中央司法机构具有自己的特点,其审判机构主要有( ) A.大宗正府 B.大理寺 C.刑部 D.宣政院 29.明代的特务机关是( )
A.“卫” B.“东厂” C.“西厂” D.都察院
30.明朝刑罚残酷,除了继续适用封建五刑外,明朝的司法实践中增设了一些刑种,主要有( )
A.充军 B.枷号 C.廷杖 D.刺配 31.以下对于会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九卿会审,是由六部尚书及通政使司的通政使、都察院左都御史、大理寺卿九人会审皇帝交付的案件或者已经判决但囚犯仍翻供不服的案件
B.清代会审制度形成了秋审、朝审、热身等比较规范的会审体制 C.清代秋审是最重要的死刑复审制度
D.在清朝,案件经过秋审或者朝审后,分四种情况处理:情实、缓决、可矜、留养承嗣
32.下列哪些法典属于七篇体例( )
A.《贞观律》 B.洪武六年《大明律》 C.洪武二十二年《大明律》 D.《大清律例》
33.清朝朝审复核的对象是下列哪些案件( )
A.一般地方上报的绞监候案件 B.京师及京师附近地方上报的斩监候案件 C.京师及京师附近地方上报的绞监候案件 D.一般地方上报的斩监候案件 34.清末立法中编纂的几部诉讼法草案是( ) A.民事诉讼律草案 B.行政诉讼律草案 C.刑事民事诉讼律草案 D.刑事诉讼律草案
35.《大理院审判编制法》规定,京师地区实行四级三审制,四级审判机关分别为( A.城谳局 B.城内外地方审判厅 C.京师高等审判厅 D.大理院
3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的关于限制和防范袁世凯的措施主要有( ) A.扩大参议院的权力 B.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 C.宣告人民一律平等 D.严格的临时约法修改程序 37.南京国民政府立法的重要特点有( ) A.标榜以孙中山的“遗教”作为立法根本原则
B.蒋介石手令往往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C.采取大陆法系以成文法为主的法律体系
D.判决例、解释例以及习惯和法理也可作为司法审判的依据
38.1931年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确立了新型婚姻和家庭制度,具体体现为( )
A.规定男女婚姻以自由为原则 B.禁止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
C.禁止童养媳和近亲结婚 D.废除一切包办强迫和买卖婚姻 39.抗日战争时期马锡武审判方式的基本特点是( ) A.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B.审判与调解相结合 C.实行巡回审判 D.程序简便,便利诉讼 三、名词解释 1.“昏、墨、贼杀” 2.五听
3.刑罚世轻世重 4.七出三不去 5.婚姻六礼
6.《法经》 7.“不直罪”、“纵囚罪” 8.春秋决狱
9.“亲亲得相首匿” 10.八议
11.准五服以治罪 12.官当 13.三省六部 14. 折杖法 15.翻异别勘制 16.鞠谳分司制 17.奸党罪
)
18.充军 19.廷杖 20.热审 21.三司推事 22.(唐)六赃 23.秋审
24.中华法系 25.务限法 四、简答题
1.简述西周时期“礼” 与“刑”的关系
2.如何理解“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一重要法律原则? 3.简述西周时期的婚姻制度
4.简述西周对夏商法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5.简述《法经》的主要内容及其阶级本质与历史意义 6.简述汉文帝、景帝时期刑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7.简述唐律类推以及“化外人”犯罪中的刑罚适用原则 8.简述清末的司法机构改革
9.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和性质 10.简述我国传统社会法典“总则”这一体例的变迁 五、论述题
1.试论西周时期的主要刑法原则与刑事政策
2.试述清末“礼法之争”的主要内容并加以评价 3.试述清末诉讼审判制度确立的新原则和新制度
4.试论《大清新刑律》与传统的中国律例相比在结构上和内容上有哪些变化? 5.试论《中华民国民法》的结构体例和主要特点
※<习题二>
一、判断正误(请在每小题后面的括号内打“√”或“×”,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 1.夏朝中央最高司法官称为“大理”。( )
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正式公布成文法,始于公元前513年,晋国的赵鞅和荀寅将范宣子执政时修订的刑书铸在鼎上,公之于众。( ) 3.据《云梦秦简》记载,在秦朝,凡判决案件量刑不当者,属“失刑”罪;故意重罪轻判或轻罪重判者,属“不直”罪;故意有罪不判或减轻案情,使其达不到判刑的标准者,属“纵囚”罪。( )
4.汉代禁止商人及其子孙做官是其抑商政策的一个具体体现,也是终汉不改的一贯做法。( )
5.将具有总则性质的《具律》改为《刑名》,并置于律首,始于《晋律》。( ) 6.从《北齐律》开始明确区分律令界限,令不再是君主诏令的简称,而是与律并行的法典。( )
7.隋《开皇律》规定的刑罚由笞、杖、徒、流、死五种组成,由此正式确立了封建制五刑体系。( )
8.《大清现行刑律》对于纯属民事性质的行为不再科刑,以示民刑有别。这一做法,为民事法律的独立法典化编纂奠定了基础。( )
9.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于1929年5月至1930年12月颁布的《中华民国民法》,是我国历史上正式颁行的第一部民法典。( )
10.“管制”这一新的刑种是由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抗日民主政权所创造的,也是贯彻专门机关与群众路线相结合政策的具体体现。( )
二、选择题(本题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第二部分为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个小题,总计30分。请把答案填在每小题后的相应括号内。) Ⅰ.单选题
1. 奴隶制五刑是指( ) A. 墨、劓、膑(刖、剕)、宫、大辟 B. 断手、刖、宫、大辟、劓 C. 墨、醢、脯、宫、大辟 D. 孥戮、劓殄、炮烙、剖心、大辟 2.西周时期买卖兵器、珍异之物所使用的契券是( ) A.质 B.剂 C.傅别 D.左券 3.西周的法官在审判中采用察言观色的审讯方法即( ) A.五行 B.五刑 C.九刑 D.五听 4.春秋时郑国执政子产铸刑书,反对者是( )
A.叔向 B.孔子 C.邓析 D.赵鞅 5.汉代的“鞫狱”是指( )
A.宣读判决 B.要求复审 C.审讯案件 D.监督审判 6.专门审核案件的官署大理寺始于( )
A.北魏 B.北周 C.东魏 D.北齐 7.十恶罪中侵害封建家庭秩序的有( )
A.内乱 B.不道 C.谋大逆 D.大不敬 8.以“凌迟”为法定死刑始于( )
A.《唐六典》 B.《大明律》 C.《庆元条法事类》 D.《宋刑统》 9.清末最早颁行的带有商法总则性质的法规是( )
A.《商人通例》 B.《破产法》 C.《公司律》 D.《大清商律草案》
10.《关于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与确定解放区的司法原则的指示》发布机关是( ) A.陕甘宁边区政府 B.中共中央 C.边区人民法院 D.中央军委 Ⅱ 多选题
1.西周的刑法原则主要有( )
A.区分故意、过失和惯犯、偶犯 B.矜老恤幼 C.罪疑从轻、从赦 D.宽严适中
2.商鞅法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 )
A.改法为律 B.奖励告奸 C.世卿世禄 D.明法重刑
3.汉律规定,守卫宫殿的官员对无籍入宫殿门者不加制止或没有发现为( )A.失阑 B.犯跸 C.不卫宫 D.阑入
4.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制度的变化,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八议”制度正式入律,始于曹魏《新律》
B.“官当”之制始于西晋,发展于《北魏律》和《陈律》,日臻完备于隋唐 C.峻礼教之防,“准五服以制罪”始于北齐
D.“重罪十条”是“十恶”的前身,它始于北魏
5.关于《开皇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篇章数目上与《北齐律》一样,《开皇律》仍为12篇 B.正式确立了封建制五刑,即笞、杖、徒、流、死五等刑罚 C.正式确立了“十恶”罪名 D.封建特权法进一步发展
6.关于明朝的法律制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朱元璋“重典治国”思想的核心是重典治吏
B.与唐律相比,明律在犯罪与刑罚方面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重其所重,轻其所轻” C.作为刑事特别法令的《明大诰》,终明之世一直具有法律效力 D.明朝的中央司法机关由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组成 7.清朝刑部的职权范围主要包括( ) A.审理京师百官犯罪以及京畿地区大小刑案 B.负责办理秋审、朝审事宜 C.参与或主持国家的重要立法 D.负责全国司法行政工作
8.清末变法修律在中国法制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A.标志着“中华法系”开始解体
B.为中国法律的近代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C.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全面系统地向国内介绍和传播西方法律学说和资本主义法律制度,使得近现代法律知识在中国得到一定程度的普及,促进了一部分中国人法律观念的变化
D.这一时期的商事立法既是对传统抑商政策的否定,也为推动当时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以及国人权利意识、民主意识的启蒙和发展提供了契机
9.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中华民国民法》在体例和内容上具有以下特点:( ) A.在篇目结构上,分为总则、债、物权、亲属和继承五篇
B.实行民商合一的编制体例
C.吸收各国民法新体例与新原则,同时保留少量固有的民法制度 D.彻底排除了传统礼教对民法的影响
10.1946年4月陕甘宁边区第三届参议会通过的《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的主要内容有:( )
A.采取人民代表会议制的政权组织形式,以保证人民管理政权机关 B.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民主权利与自由 C.确立边区的人民司法原则 D.确立边区的经济文化政策
三、填空题(本题每空1分,共10分) 1.孔孟的法律思想主要表现为:“为国以礼”的“__”思想;“为政以德”的“德治”思想;“为政在人”的“人治”思想。 2.《法经》共六篇,分别为__、《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 3.秦朝官吏选任方式有:__制度、征召制度、任子制度。
4.以阴阳五行理论为基础,董仲舒正式提出了“_____”的思想,该思想也由此成为封建正统法律思想。
5.《唐六典》系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编纂的一部以官制、官规为主要内容的__法典。 6.宋朝为防止因民事诉讼而耽误农活所制定的法律是___,这是宋代诉讼审判制度的一个重大发展。
7.清朝的继承制度分为___继承和财产继承。
8.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诉讼法草案是__________。
9.第一次把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方案和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具体化、法律化的宪法性文件是_________。
10.抗日民主政权时期,调解工作越来越制度化、法律化。这一时期所确立的调解原则主要有:___原则;合法原则;非诉讼必经程序原则。 四、名词解释(本题共5个小题,每题4分) 1.九章律 2.录囚
3.准五服以制罪 4.三司推事
5.秋审
五、简答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题6分) 1.西周婚姻制度的主要内容
2.西汉时期文景帝刑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3.清末司法机构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六、论述题(注意:可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答,两题均做者,以第一题为准,本题12分)
1.请论述我国西周时期礼与刑的关系。
2.试述资政院、咨议局的性质、职权,并评述二者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5
※<习题三>
一、判断正误(请在每小题后面的括号内打“√”或“×”,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
1.圜土是夏商两代关押罪犯的监狱。( )
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正式公布成文法,始于公元前513年,晋国的赵鞅和荀寅将范宣子执政时修订的刑书铸在鼎上,公之于众。( )
3.秦朝全面实行犯罪连坐制度,连坐涉及到亲属关系、邻里关系、上下级关系等,分别实行同居连坐、什伍连坐、职官连坐等。( ) 4.汉代禁止商人及其子孙做官是其抑商政策的一个具体体现,这一做法对后世影响深远。( )
5.将具有总则性质的《具律》改为《刑名》,并置于律首,始于《汉律》。( )
6.从《晋律》开始明确区分律令界限,令不再是君主诏令的简称,而是与律并行的法律规范。( ) 7.直诉制度,即在朝堂外悬设登闻鼓,允许有重大冤屈者击鼓鸣冤,直诉于中央甚至皇帝。这一做法始于西晋。( ) 8.“重罪十条”罪名正式确立于隋朝的开皇律,是统治者认为直接危害其根本利益的十种严重犯罪的统称。( ) 9.唐律规定的刑罚由笞、杖、徒、流、死五种组成,由此开始正式确立了封建制五刑体系。( ) 10.唐代皇帝之下设有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大司法机关(即“三法司”)。其中,大理寺主管审判;刑部掌管司法政令,同时兼有复核职责;御史台负责监督监察。( ) 二、选择题(本题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第二部分为多项选择题,共20个小题,每题1分,总计20分。请把答案填在每小题相应的括号内。)
Ⅰ 单选题
1.《孝经》记载:“五刑之属三千,罪莫大于( )。”
A. 不敬 B. 不恭 C. 不爱 D. 不孝
2.西周在王位继承上实行( )
A.兄终弟及制 B.嫡庶继承制 C.嫡长子继承制 D.父死子继制
3.中国古代法典的总则篇始于《法经》的( )
A. 具法 B.捕法 C.杂法 D. 囚法
4.秦朝将强制男性犯人服修筑城墙一类的劳役,女性犯人服舂米一类的劳役的刑罚叫作( )
A.司寇 B.罚作 C.鬼薪白粲 D.城旦舂
5.汉武帝以后的法制指导思想是以( )为中心的法制指导思想 A.无为而治 B. 德主刑辅 C. 专任刑罚 D.专任德教 6.专门审核案件的官署大理寺始于( ) A.北魏 B.北周 C.东魏 D.北齐
7.下列属于唐律中规定的“六赃”罪名且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的有( ) A.受财枉法 B.强盗 C.受财不枉法 D.受所监临财物
8.宋太祖于建隆四年(963年)创设刑罚的新执行方法( ),使“流罪得免远徙,徒罪得免役年,笞杖得减决数”。 A.折杖法 B.重法地法 C.贼盗重法 D.刺配之刑
9. 对有关继承、婚姻、田宅等纯属民事关系的行为不再科刑始于( ) A. 大明律 B. 大清律例 C. 大清现行刑律 D. 大清新刑律 10.中国近代唯一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文献是( ) 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宪法》
Ⅱ 多选题
1.西周的刑罚适用原则主要有( )
A.区分故意、过失和惯犯、偶犯 B.老幼免处刑罚的恤刑原则 C.罪疑从轻、从赦 D.“壹刑”、“壹赏”的法治原则 2. 关于《法经》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确立了“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的立法宗旨 B.贯穿着“行刑重轻”的重刑主义法制原则
C.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较为系统、完整的封建成文法典 D.初步创立了诸法合体、以刑为主的篇章结构 3. 汉代的法律形式主要有( )
A.律 B.令 C.科 D.比
4.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制度的变化,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八议”制度正式入律,始于曹魏《新律》
B.“官当”之制始于西晋,发展于《北魏律》和《陈律》,日臻完备于隋唐 C.峻礼教之防,“准五服以制罪”始于北齐
D.“重罪十条”是“十恶”的前身,它始于北魏
5.关于《开皇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篇章数目上与《北齐律》一样,《开皇律》仍为12篇 B.正式确立了封建制五刑,即笞、杖、徒、流、死五等刑罚 C.正式确立了“十恶”罪名 D.封建特权法进一步发展
6.唐朝中央政权体制实行三省六部制,下列诸项中属于六部范畴的有( ) A.中书 B.刑部 C.兵部 D.大理寺和都察院 7.宋朝设主管中央财政的“三司”,财权收归中央,“三司”是指( ) A.户部司 B.金部司 C. 盐铁司 D.度支司 8.下列诸项犯罪中,属于侵犯皇权的罪名有( )
A.谋反 B.谋大逆 C.谋叛 D.恶逆
9. 明代中央司法机关的名称、职掌均与唐宋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其( ) A.刑部是审判机关 B.都察院取代了御史台 C.大理寺变成了复核机关 D.大理寺继续主管审判
10. 清代秋审是在每年秋季举行的对各省上报的斩监候、绞监候案件的复审,审理结果通常对如下情形的犯罪人不适用死刑( ) A.情实 B.缓决 C.可矜 D.留养承祀 三、名词解释(本题共8个小题,每题4分) 1.昏、墨、贼罪 2.质剂
3.“保辜”制度 4.充军 5.热审 6.官当
7.五听(西周) 8.上请
四、简答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题6分) 1.西周时期“七出”、“三不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文献评析(要求:说明有关文献出现的朝代及其基本含义) “诸化外人同类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 3.春秋决狱的含义及其刑罚适用原则(定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五、论述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请论述我国西周时期礼与刑的关系 2.《中华民国民法》包括哪几编内容?它有哪些主要特点以及如何看待其历史地位和作用? 5
※<习题四>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题1分,共20分。请将每题中唯一正确的答案选出并将其代码填在相应的括号内。) 1.《左传·昭公六年》记载:“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 )”。 A.商刑 B.汤刑 C.吕刑 D.九刑 2.西周时期的主体刑罚是( )
A.圜土之制 B.嘉石之制
C.赎、流刑 D.墨、劓、剕、宫、大辟
3.西周时期的官府在受理诉讼以后,双方当事人都应该交纳诉讼费用。民事案件的诉讼费用称为( )。 A.束矢 B.钧金 C.傅别 D.质剂
4.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制定新法,秦国在孝公时,商鞅以( )为蓝本“改法为律”,进行了法制改革。
A.《法经》 B.“宪令” C.“国律” D.“刑符”
5.秦朝将强制男性犯人服修筑城墙一类的劳役,女性犯人服舂米一类的劳役的刑罚叫作( )
A.司寇 B.罚作 C.鬼薪白粲 D.城旦舂
6.汉武帝以后的法制指导思想是以( )为中心的法制指导思想 A.无为而治 B.德主刑辅 C.专任刑罚 D.专任德教
7.汉文、景帝时期下诏废除肉刑着手刑制改革,只有( )未改。 A.墨刑 B.宫刑 C.劓刑 D.斩左右趾刑 8.专门审判案件的官署大理寺始于( ) A.北魏 B.北周 C.东魏 D.北齐
9.( )将《晋律》的《刑名》、《法例》合并为一篇,名为《名例》,冠于律首。 A.北魏 B.北周 C. 北齐 D.南陈
10.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制度较秦汉时期有了重大发展,其中确立于这一时期并对后世影响较大的制度中没有以下哪一项?( )
A.春秋决狱 B.官当 C.准五服以治罪 D.定流刑为减死之刑
11.( )是我国现存的一部最古老的行政法典,它反映了当时行政立法的高度发展以及封建法典编纂的重大变化。
A.《大明会典》 B.《贞观政要》 C.《唐六典》 D.《永徽律疏》 12.下列属于唐律中规定的“六赃”罪名且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的有( ) A.受财枉法 B.强盗 C.受财不枉法 D.受所监临财物
13.宋太祖于建隆四年(963年)创设刑罚的新执行方法( ),使“流罪得免远徙,徒罪得免役年,笞杖得减决数”。
A.折杖法 B.重法地法 C.贼盗重法 D.刺配之刑
14.明太祖朱元璋为巩固帝业打击官僚朋党为奸而增设的一项新罪名是( ) A.左官罪 B.奸党罪 C.腹诽罪 D.上言大臣德政罪 15.清代继承了明代三法司体制,中央三法司是( )
A.刑部、大理寺、都察院 B.刑部、大理院、御史台 C.刑部、大理寺、御史台 D.法部、大理院、都察院
16.对有关继承、婚姻、田宅等纯属民事关系的行为不再科刑始于( ) A. 大明律 B. 大清律例 C. 大清现行刑律 D. 大清新刑律 17.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仿效资产阶级刑法体例和原则制定的刑法典是( ) A.《大清现行刑律》 B.《大清律例》 C.《暂行新刑律》 D.《大清新刑律》 18.中国近代唯一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文献是( ) 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宪法》
19.从1927年到1949年的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进行了广泛的立法,颁布了大量的法律、法令以及判例,形成了( )。
A.判例法体系 B.习惯法体系 C.六法体系 D.中华法系 20.我国现行刑法中的“管制”刑发端于( )
A.工农民主政权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建国以后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题1分,共10分。请将每题中的正确答案全部选出并将其代码填在相应的括号内。注意:若漏选、错选相应小题均不得分。) 1.西周的刑罚适用原则主要有( )
9.秦代时将受刑者的头和四肢分别拴在五辆马车上,然后驱马向五个方向各自拉动,以肢解身体的刑罚叫做( )。
A.菹 B.车裂 C.定杀 D.具五刑
10.汉代徒刑多继承于秦代,但为了体现“施惠政于妇女”新增了( )。 A.顾山 B.舂 C.白粲 D.作如司寇
11.汉文、景帝时期的刑制改革中未涉及的是( )。 A.黥刑 B.宫刑 C.劓刑 D.斩左趾刑
12.作为维护封建官僚贵族特权的“八议”制度正式入律,始于( )。 A.两汉 B.曹魏 C.西晋 D.北魏 13.封建制五刑制度正式确立于( )。
A.北齐 B.北周 C.隋朝 D.唐宋
14.下列属于唐律中规定的“六赃”罪名且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的是( )。 A.受财枉法 B.强盗 C.受财不枉法 D.受所监临财物
15.唐朝对重大案件常由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会同审判,这被称为( )。 A.三司推事 B.三司会审 C.圆审 D.三司圆审 16.唐律的总则《名例律》规定:“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依法律论。”这一规定体现了下列哪一原则?( ) A.属人主义与属地主义相结合 B.属人主义 C.属地主义 D.保护主义
17.宋代时,在犯人否认其口供,且“所翻情节,实碍重罪”时,案件改由原审机关其他官员或上级机构官员另行审理。此种审判制度被称作( )。 A.理雪 B.条限 C.鞫谳分司 D.翻异别勘 18.元代全国最高的宗教管理机关与宗教审判机关是( )。 A.理藩院 B.大理寺 C.宣政院 D.大宗政府 19.明朝中央审判机关是( )。
A.刑部 B.大理寺 C.都察院 D.御史台
20.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策动下列哪一案件借机废掉了丞相制度?( ) A.蓝玉案 B.郭桓案 C.空印案 D.胡惟庸案 21.清代继承了明代三法司体制,其中央三法司是( )。 A.刑部、大理寺、都察院 B.刑部、大理院、御史台
C.刑部、大理寺、御史台 D.法部、大理院、都察院
22.清代为了疏通监狱,以防在暑热天气庾毙狱囚而实行的会审制度是( )。 A.大审 B.热审 C.朝审 D.秋审
23.中国近代宪政史上公布的第一部正式宪法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中华民国宪法》(贿选宪法)
D.《中华民国宪法》(1947)
24.按照孙中山关于“建国三时期”的宪政学说,实行“约法之治”的是( )。 A.军政时期 B.训政时期 C.宪政时期 D.专政时期
25.中华民国北京政府设立的主管行政诉讼的审判机关是( )。 A.平政院 B. 最高法院 C.司法院 D.大理院 26.清末修订法律馆于1911年8月完成《大清民律草案》。下列有关该草案的表述哪一项
是错误的?( )
A.《大清民律草案》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民法典草案 B.日本法学家参与了《大清民律草案》的起草工作
C.《大清民律草案》的基本思路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精神 D.《大清民律草案》经正式公布,但未及实施清王朝即告崩溃
27.下列有关清末变法修律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清末修律在法典编纂形式上改变了传统的“诸法合体”形式,明确了实体法之间、实体法与程序法之间的差别
B.清末修律使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华法系开始解体,同时也为中国法律的近代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C.《钦定宪法大纲》以“皇位永固” 为宗旨,因而毫无任何积极意义 D.清末官制改革虽然存在一些固有的局限性,但仍具有相当的积极意义
28.1910年颁布的《大清现行刑律》肯定了清末以来刑罚改革的成果,确立了新的五刑制度,即( )。 A.罚金、笞刑、徒刑、流刑、死刑 B.罚金、笞刑、杖刑、徒刑、死刑 C.罚金、徒刑、流刑、遣刑、死刑 D.笞刑、杖刑、流刑、遣刑、死刑 29.南京国民政府所采取的政府体制是( )。 A.两院制 B.三院制 C.四院制 D.五院制 30.工农民主政权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土地立法是( )。 A.《井冈山土地法》 B.《兴国土地法》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 D.《中国土地法大纲》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把每小题中所含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全部选出并将其代码填在答题纸相应的括号内。注意:若出现多选、错选、漏选,有关小题均不得分。)
31.西周时期在夏商两代神权法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是( )。 A.“恭行天之罚” B.“天用剿绝其命” C.“以德配天” D.“明德慎罚” 32.关于《法经》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确立了“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的立法宗旨 B.贯穿着“行刑重轻”的重刑主义法制原则
C.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较为系统、完整的封建成文法典 D.初步创立了诸法合体、以刑为主的篇章结构 33.商鞅法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 )。
A.改法为律 B.奖励告奸 C.世卿世禄 D.明法重刑 34.关于西周时期的“礼”,论述正确的是( )。
A.“礼”是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存在的、旨在维护宗法血缘关系和宗法等级制度的一系列精神原则和言行规范的总称
B.西周时期礼制的发展是中国古代社会“礼治”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C.“礼”最早源于氏族时代的祭祀风俗
D.周礼在实际上对全社会起着一种法律的调节作用,完全具备法的性质 35.关于《开皇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篇章数目上与《北齐律》一样,《开皇律》仍为12篇 B.正式确立封建制五刑,即笞、杖、徒、流、死五等刑罚 C.正式确立了“十恶”罪名 D.封建特权法进一步发展
36.唐朝中央政权体制实行三省六部制,下列诸项中属于六部范畴的有( )。 A.中书 B.刑部 C.兵部 D.大理寺和都察院 37.关于宋朝的折杖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现了省刑从轻的精神
B.适用于笞、杖、徒、流四个刑种
C.流罪得免远徙、徒罪得免役年、笞杖得减决数 D.不适用于死刑及反逆、强盗等犯罪
38.明代中央司法机关的名称、职掌均与唐宋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 )。 A.刑部是审判机关 B.都察院取代了御史台 C.大理寺变成了复核机关 D.大理寺继续主管审判
39.清代秋审是在每年秋季举行的对各省上报的斩监候、绞监候案件的复审,审理结果通常对如下情形的犯罪人不适用死刑( )。
A.情实 B.缓决 C.可矜 D.留养承祀
40.关于清末司法机构改革和诉讼制度的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刑部改为法部 B.大理寺改为大理院 C.实行审检合署 D.实行四级三审制 三、名词解释(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41.九章律 42.赎刑
43.准五服以制罪 44.廷杖 45.春秋决狱 46.义绝
47.五权宪法 48.干名犯义
四、简答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49.简述西周时期婚姻制度中“七出”、“三不去”的主要内容。
50.简述唐律的主要特点。
51.简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的主要内容。
52.请简要介绍我国封建社会基本法典总则的变迁(从《法经》到《北齐律》)。 五、论述题(本题共1个小题,计12分。)
53.试论述大清新刑律与传统法典相比所表现出的主要变化。
正在阅读:
中国法制史 课后题 及其解析010-05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优秀范文04-27
11部门红头文件(4)12-06
广东省车购税二维码电子申报系统操作手册04-30
工序穿插与搭接计划标准06-05
三国评课稿(2)08-18
网络技术与应用题库(带答案讲解)11-05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法制史
- 课后
- 中国
- 解析
- 及其
- 017进料检验控制程序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中旗二中七年级数学上册《1.5.1 有理数的乘方》导学案(2)
- 护本《内科护理学》作业题
- 红外拉曼光谱复习题
- 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参数和环节特性的测定实验报告 - 图文
- RS485通信和Modbus协议
- (19份合集)大连市2018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 图文
- 中国人 - 图文
- 80C196MC在中频感应电源中的应用
- 机电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 理财经理实用手册
- 重庆市南开中学2017届高三9月月考英语试题
- 2011―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检测试题附答案 - 图文
- 材料力学 - 高教第二版 - 范钦珊 - 第9章习题答案
- 评审工作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
-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道路两旁的建设和管理的规定
- 《铁道边的孩子们》阅读题以及答案
-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模拟试卷(一)
- 组合逻辑电路
- 金版新学案高考化学总复习 课时作业二十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电解 鲁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