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创作教学纲要

更新时间:2023-10-07 04:4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纪录片创作教学纲要

一、课程名称:《纪录片创作》。 二: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三:课程教学目的:纪录片创作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了解纪录片创作的规律。使学生掌握纪录片创作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以便更好地进行电纪录片创作。

四: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一)掌握基本概念,对本门课程中常用的名词术语,能够正确地理解、准确地解释。

(二)系统掌握理论体系,对纪录片创作的原理、原则、要求、方法,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进行具体的阐述。

(三)了解和掌握纪录片创作的全过程,以及全体制作人员的职责。

(四)能够自觉地、灵活地、有创造性地运用电视新闻 纪录片创作的理论和方法、解决纪录片创作过程中的问题,比较熟练地制作出较为理想的纪录片。

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重点讲述电视纪录片创作的原理、原则、要求、方法。其中的重之重是纪录片的创作构思与蒙太奇组接艺术。它们也是本门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六、本课程的先修课程:

写作学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 电视节目制作系统 电声系统 摄影。

七、教材的选用

本课程以中国人民大学朱景和著《纪录片创作》作为主要教学参考用书。

八:课程总学时:46课时。

九: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十:课程学分:4。

十一:开课学期:第四学期。 十二:考核方式:(书面考试占60%,平时成绩占40%)。 十:课程教学内容要点及建议学时分配:

1

第一章 纪录片的范畴与属性

——纪录片,影视艺术中最具生命力的花朵。

纪录片是什么?

这似乎是一个并不难以回答的问题,但多年来,人们仍然在为确定它的内涵争论不休。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

一、掌握以下名词术语及基本概念:

1、纪录片——我国把纪录片置于电视专题节目之“报道类节目(含纪录片)”中,包括纪实型、创意型、政论型、访谈型等各种纪录片形态。

2、时政片——有狭义和广义之别:狭义的时政片专指记述重大政治性新闻事件的纪录片;广义时政片还包括以社会热点为内容并有一定时效性的纪录片。

3、自然科学类纪录片——在我国又叫科教片,以传播科学知识为宗旨的纪录片。

二、了解纪录片的范畴与属性。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一)从电影母体到电视节目

1、如何理解从电影母体到电视节目? A、“纪录片”、“电视纪录片”两个名词是电影、电视发展的产物;

B、一个世纪前,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电影摄影机。作为一种新技术的显示,他们开始把生活纪录在胶片上; C、纪录片本身就是现代电影艺术的母体,在电影艺术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才陆续分化出故事片、新闻片、科教片、动画片、纪录片等不同片种;

D、电视普及以后,纪录片在荧屏上获得空前发展,又出现了“电视纪录片”一词。他是电影纪录片的发展,又是电视节目的一个种类。

2、如何看待记录片的发展?

A、在现代科技与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纪录片(包括电

影电视),首先在西方工业国家发展起来;

B、在多数文明古国,其发展至少落后了半个世纪之久;

2

C、近百年来,故事片冲击纪录片、电视冲击电影等现象

的出现,都是影视艺术长河中的短暂波澜,都是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在影视艺术领域的表现。

D、艺术领域的新兴者造成原有者完全消亡的事例是极为

罕见的。凡具有生命力的艺术只会从新兴者那里吸收营养,适应新环境,继续发展;

E、在视听艺术中,具有双重身份的纪录片,既没有作为

母体而衰朽,也没有作为艺术分支而轻薄。 3、故事片和纪录片的关系如何?

A、故事片向纪录片靠拢——追求客观记录风格; B、纪录片向故事片靠拢——追求情节化、故事化。 (二)艺术形态——内涵与外延

1、如何理解纪录片的艺术形态——内涵与外延?

A、纪录片是非虚构非表演的影视纪实艺术。然而,电视

时代的纪实节目越来越多何谓纪录片又成了问题; B、纪录片的本质特征是视听形象纪实性。电视时代引发了“影视纪实热”,千姿百态的纪实节目花样不断翻新,不免使纪录片外延迅速扩大;

C、纪录片的种类,以内容或以形式划分都是长期形成的习惯,都有一定的科学性。

2、当前对纪录片有哪些不同的表述?

A、有人按历史上的艺术学派将纪录片分为四种:画面加解说的“格里尔逊式”、写实的真实电影、访谈式和个人追求式;

B、有人按题材内容将纪录片分为时政片、文化片、历史片、科技片;

C、以体裁形式论者,又分别将纪录片名之为报道片、政论片、艺术片和跟踪纪实片等;

D、也有一种主张认为:纪录片只有新闻纪录片和文献纪录片两种;

E、同是涵盖说,却有涵盖与被涵盖之别。有人主张纪录片涵盖各种纪实节目,有人则把纪录片视为纪实节目的一种;

F、还有人把纪录片狭义化,只承认某一种——如只承认“绝对客观”纪录型的片子是纪录片,认为其余都是“专

3

题片”;

G、又有人强调自我表现,允许搬演、重演,反对纯客观记录。

4、影视发达国家业内代表人物对纪录片有哪些不同理解? A、日本 纪录片:报道特辑、社会性纪实片、自然类纪实片、科学类纪实片、历史、美术类纪实片、纪行片、经济专题纪实片、剧本类纪实节目等以特辑形式播出的节目;

B、美国与加拿大 纪录片:新闻节目、时事节目——时事类纪实片;专题纪实节目——其他类纪实片;

C、英国 纪实节目:新闻片、时事节目——时事类纪实片;纪实片——其他类纪实片;

D、德国 纪录片:通讯报道节目——时事类纪实片;纪实节目——其他类纪实片;

E、法国 纪录片:通讯报道节目——时事类纪实片;纪实片——其他类纪实片;

F、澳大利亚 (总名称未定)新闻节目、时事节目——时事纪实片;纪实片——其他类纪实片; G、中国则把纪录片置于电视专题节目之“报道类节目(含纪录片)”中,包括纪实型、创意型、政论型、访谈型等各种纪录片形态。

5、就题材内容而言,当今纪录片应该怎样表述? A、社会人文类与自然科学类两个含义广泛的范畴; B、社会人文类包括了各种现实和历史的社会人文题材纪

录片;

C、自然科学类则是各种自然科学题材纪录片的总称。 6、社会人文与自然科学两大类之下又分为哪些片种? A、社会人文类 包括时政、文化、经济、军事、历史等

等常见的片种;

B、时政片 有狭义和广义之别:狭义的时政片专指记述,

重大政治性新闻事件的纪录片;广义时政片还包括以社会热点为内容并有一定时效性的纪录片;

C、文化片 包括人物、民族、风光、行业等题材的片种; D、自然科学类 自然科学类纪录片在我国又叫科教片,

以传播科学知识为宗旨。

4

7、纪录片的艺术形式主要有哪些?

A、报道体纪录片 特点是记叙事实质朴无华,以思想内

容的典型性和综合手段营造艺术效果;

B、跟踪纪录体纪录片 强调跟踪纪录事件的发展过程,

强调自然客观,重过程不重结论,隐藏主观意图; C、政论体与文学体 是影视纪实艺术与评论、文学结缘

的产物,也是两种主观色彩颇浓的艺术形式;

D、系列片和多本片 它不受题材内容和艺术形式局限。

系列片强调题材内容的系统完整和风格形式的统一。 (三)影像本性与社会功能

1、如何理解纪录片的影像本性?

A、纪录片的影像本性是再现物象(生活)面貌。这种特性来自“照相”特性,即“复制”生活原貌的物质功能——照相本体性、照相纪实性;

B、纪录片再现物象原貌的特性,能有效地纪录物象客观

自然的真实形象,能有效地消弭人为主观色彩;

C、照相本性是可贵的,却不是绝对的。科学地说,纪录

片的照相本性与思辩性同在,即它的物质特性与精神特性密不可分;

D、纪录片对生活的纪录、再现,是人的主观意识通过影

视纪实物质技术手段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2、纪录片具有哪些社会功能? A、反映生活; B、纪录历史; C、传播知识; D、舆论引导; E、审美作用。

3、如何理解纪录片的社会功能?

A、纪录片反映生活、纪录历史、传播知识和它的舆论引

导作用、审美作用等等多种社会功能,既源自它的视听形象本性,也源自创作主体的主观意识;

B、百年国际文化史和空前发展的电视传播说明,影视艺

术具有国际性。纪录片则是影视一生大家族中最具国际性的一员;

C、纪录片的国际性和民族性双重品格并存。一部纪录片

5

从思想内涵到感情倾向,从美学追求到技巧手法,都或深或浅地濡染着民族文化色彩;

D、意识形态和民族差异形成的彼此不信赖,以至各怀敌

意、互相防范,直接影响着跨国创作,也局限了纪录片艺术国际性的发挥。

4、如何看待纪录片民族性与国际性关系的两种见解? A、一种见解认为“越是民族的越具国际性”; B、一种观点认为“与国际接轨”说;

C、第一种表述若能成立,就不必谈国际性了。事实上,

某种民族艺术或某部作品被国际同行、受众看中、喜爱,与国际性远不是一回事; D、“接轨”说也是对纪录片意识形态属性估计不足的表现。

作为艺术的纪录片与某些规制化的科学技术、商贸、产品完全不同,不可能有统一之轨连接;

E、传播人类优秀文化伦理,传播现实的和历史的有益信

息,最大限度地把为本民族服务和为全人类服务结合起来,是正直的纪录片人和优秀的纪录片作品的崇高品格。

第二章 纪录片的艺术特性

——一个谈论了百年的老话题,至今争论不休。 ——纪录片艺术及其理论争论的魅力何在?

纪录片本性在于视听形象纪实性,纪实之谓包含物质技术效果和人的主观认识双重作用。具体表现为若干特性。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

一、掌握以下名词术语及基本概念: 1、“照相本性论”——(即“摄影影像本体论”)是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和德国电影理论家克拉考尔的电影理论的基石:影像与被摄物同一。

2、文献性——体现在影像所记述事件内容、人物谈话及片中引用数字等材料的权威性和学术价值。

3、纪录片本性——在于视听形象纪实性,纪实之谓包含物质技术效果和人的主观认识双重作用。

二、了解纪录片的艺术特性。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一)纪实本性与政论性

6

1、如何理解“形象化的政论”这一提法?

A、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我国和苏联等国家一直把

“形象化的政论”视为纪录片的根本特性,乃至视为纪录片的定义;

B、1921年,列宁提出:广泛报道消息的新闻片,这种新

闻片要有适当的形象,就是说,它应该是形象化的政论; C、在强化意识形态控制的苏联,列宁的话被演化为权威

定论,即“新闻纪录片是形象化的政论”,并输入中国。 2、如何认识纪录片的政论性?

A、针对热点政治问题的争论是宣传舆论斗争中最犀利的武器之一,而论据的真实、充分则是政论威力所在。纪录片的直观形象无疑是最好的论据,视觉形象本性的优势恰恰在于“形象说话”;

B、从视听形象性到政论性有一段物与人结合的过程。把

物质特性绝对化,不承认、不重视社会人的作用,是机械唯物论;

C、物质的客观性与创作者的主观性构成了纪录片艺术特

性的矛盾统一关系。视听形象纪实功能与作者的主观意识相结合,便能使物质的政论特性变为政论武器; D、一些优秀作品不管是客观纪录式还是主题表现式,只

要对典型材料(事实、人物)处理得当,尽管不用评论语言,仍能让人感觉到一种内在的政论效果; E、“形象化政论”作为对纪录片政论特性的赞誉,确是十

分贴切的。 3、“照相本性论”与“形象本体论” 的争论具有什么意义? A、巴赞认为:电影是一种通过机械把现实记录下来的艺

术,是照相的延伸。照相能再现客观现实的面貌,而不需要人的介入;

B、克拉考尔认为电影按其本性来说是照相的一次外延,

是物质现实的复原;电影摄影像照相一样,能记录和揭示物质现实; C、“照相本性论”的积极意义在于强调摄影影像的“再现”

功能,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反对脱离现实粉饰生活;总结提高了广角镜头和长画面的美学地位 D、“形象本性论”明确反对把电影仅仅视为机械物理过

7

程和现实的复制物。他们指出,电影手段有主观性、选择性和创造性的一面,强调电影对现实生活进行选择、概括、提炼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E、照相本性论与形象本性论都承认并强调摄影术的纪实

特性,其差异是将它置于何种地位及摄影物质特性与人的作用是何种关系;

F、事实是,纪录片的物质特性与人的作用是不能分开的。 4、照相本体论”的偏颇是什么?

A、夸大了照相术的物质性作用,对人的作用虽有谈及,

却否定多余肯定; B、忽视了人的主观参与的作用,忽视了从表面走向深入,

从现象触及本质的创作规律; C、否定一切电影艺术技巧; D、否定电影的娱乐作用。 (二)纪实本性与真实性

1、从哪几方面把握纪录片的纪实本性与真实性? A、真实的相对性; B、干预与反干预; C、纪录片的局限性;

D、比真实重要的是观点; E、反造假的现实意义。

2、如何理解纪录片的真实性?

A、真实性——纪录片的艺术生命,这是普遍的共识; B、纪录片的真实性是影视纪实艺术的各种功能、价值赖

以存在的基础。真实性是纪录片感染力的酿造剂; C、纪录片的真实性是主创者职业伦理和人格的镜子;作

为认识追求,它与唯物主义认识论相一致;在共产党领导的传播事业中,真实性又是党性的体现;

D、纪录片的真实特性也是来自照相术再现物象原貌功能——照相本性。在各种叙事艺术中,纪录片的真实效果因为物象还原功能而独具优势。

E、真实的程度直接受创作主体的影响。 3、如何理解真实的相对性?

A、照相本性的先天不足是,再现表象的浮浅性和时空局

限,影视纪实艺术游刃于照相本性的优势与劣势之间;

8

B、纪录片真实性是一把带弹性的尺。其基本度是内容的

非虚构、非表演性;其延伸度是非虚构加逼真效果(有人叫“真实感”);

C、真实自然效果是纪录片艺术性的集中表现,是艺术感

染力和审美价值所在;

D、真实,实际上是人介入物质世界的产物,是人对物质

世界形态和内涵的判定; E、“存在”不是被感知的,而“真实”是被感知的。 3、如何理解纪录片对生活的干预与反干预?

A、主张“适当干预“者认为,拍摄中必要的“加工”、“补

拍、重演、采访对话等等并不妨碍真实,是达到艺术真实的一种手段

B、反对者认为,对非虚构内容的各种干预掺入了主观成

分,影响了客观性,甚至干脆就视之为不真实; C、事实是,“绝对不干预”实际上并不可能,或日不诚实,

拍什么、如何拍本身就是干预的开始。客观纪实手法和干预手法是获取艺术真实效果的两种不同方法。

D、成功的客观记录——写实风格,以最大限度隐藏主观

意识为策略,追求高度客观自然状态的真实性;

E、适当的干预拍摄——表现风格,以观点鲜明、感情明

朗为策略,追求作品相对深刻的真实性;

F、两种创作方法获得的真实效果有所不同,却各呈独特

的艺术特色。

4、纪录片的艺术真实性与其他艺术真实性的根本区别是什

么?

A、前者通过“选择”实现;

B、后者借“艺术概括\和“典型化”获取; C、纪录片“典型化”等于自杀。 5、如何理解纪录片的局限性?

A、影像特性的浮浅性、表面性和片面性,是对真实的先

天折扣;

B、真实的主观色彩对真实性的影响,不同人(或不同政治

集团摄制人)反映同一事件必有差异,甚至完全相反; C、视听形象素材作为词语另做它用时,存在被反用的可能

性;

9

D、承认它的局限性,有利于扬长避短,器尽所用,并尽量进行弥补,减少其局限性。

6、如何理解纪录片比真实重要的是观点?

A、一部作品总要表达一定观点。观点正确比真实更重要。

观点错了,越真实危害越大; B、以职业伦理道德和实事求是精神认真负责地对待真实性

问题;

C、警惕因追求客观效果而陷入自然主义,从而保证作品

提供给受众的是无误的事实和有益的思想观点; D、强调观点重要并不是否定真实的重要。“以生命换取真

实”这一口号既非危言耸听,也不是哗众取宠,而是当代传播界职业伦理的最高境界。

7、如何理解纪录片反造假的现实意义?

A、虚假感是纪录片的常见病,深入探讨这一问题的意义

在于设法预防;

B、伪纪实——为特殊政治和经济目的造假,是影视纪实

艺术领域的害群之马,是职业道德沦丧,是亵渎艺术; C、伪纪实的伎俩在一定时间内往往能欺骗舆论、捞取某

种政治和经济私利。然而,一旦显露原形,无不遭到口诛笔伐,甚至课以重罚,绳之以法; D、反造假是净化创作风气维护影视纪实艺术声誉的正义斗

争,必将持久进行。 (三)纪实本性与文献性

1、从哪几方面认识纪录片纪实本性与文献性? A、文献片与文献性; B、文献性?形象化历史; C、客观手法一文献性的光彩; D、时空特定性与文献性。 2、如何理解文献片与文献性? A、在众多的艺术样式中,“文献纪录片”占着相当显赫的

地位。构成文献片的首要条件是重大政治性题材;

B、不管是对正在发生的事件的报道,还是对历史的追述,

内容特别重要者才堪称文献片;

C、它的重要性在于现实的社会意义和历史的学术价值—

—对社会政治生活的积极影响和对历史的记述、评价的

1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16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