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象征符号与器物图解-文字+图像版-第六、七章

更新时间:2023-11-05 19:3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六章 动物和神话动物

大象(梵文:gaja,hastin;藏文:gLang-chen)

1

英国白象“体大如雪山”,在印度、斯里兰卡、缅甸和泰国被尊为皇室或寺庙的坐骑。寓言中的白象享有盛名,但难以驾驭、需要精心饲养,且花费极高。据说,白象的前额可以生成“象宝”,象宝可以用来制作被称为“黄丹”的珍贵药丸。

“大象”一词有自己的词源,源于希伯来文的字母“Aleph”,其意为“公牛”或“牛”。在梵文中,它也以“hastin”为人所知,该词含有“拥有一只手”之意。它既指大象鼻子的灵巧性,又指源出自梵天之手的大象

2

的创生传说。在古印度,好斗的大象构成四兵之一象兵,它们受到极为严格的训练,能抵御一切战争的重创。饲象人或赶象人用一根绳索和一根带钩的刺棒驯服和驾驭大象。这两件工具为早期佛教吸纳,成为驯服的象征物。佛陀把无拘无束的心境比喻为野象。这一图像后来也用

34

于寂止训练和精修中。在解释禅定“九次第定”以帮助锻炼记忆的一种图形中,黑色野象代表无拘无束的心境。随着逐渐熟谙寂止禅定的各个次第,这头黑象逐渐变白,原来的赶象僧人最终成为其主。僧人驯服它使用的绳索和刺棒分别代表着心境专一和透彻的感悟。

5

白象宝是转轮王七政宝之一,有时被画成长有六大肢干,这与蔼罗筏拿宝象有关。蔼罗筏拿宝象是一头八色公象,长有六肢,是因陀罗(帝释天)的坐骑。从词源学上来看,蔼罗筏拿一词源自梵

文词汇“iravat”,其意为“水生”,指它是从搅拌大海中生成的

1 原文:albino,英国,音译“阿耳比恩”,古希腊、罗马对英国的称呼。 2 梵文:caturanga,四兵,指转轮王的马兵、象兵、车兵、步兵。

3 梵文:Shamatha,藏文:Zhi-gnas,寂止,一切禅定的总括或因,心不散往外境,专一安住所修静虑之中。 4 九次第定:四禅、四无色及灭受想定,合起来是九种禅定。这九种禅定,不杂他心,次第由一定入于他一定。 5 梵文:Airavata,蔼罗筏拿宝象,在印度的叙述诗中,指因陀罗所乘之象。

(参阅附录1)。象头神是湿婆的长子。星宿神的盯视使其头颅落地。在绝望中,湿婆用他巧遇的第一只动物的头颅替换了其子的头颅,这就是蔼罗筏拿大象。象头神也叫做“除障者”,这样的称谓源

3

于大象具有用鼻子和四肢清除荆棘之路的能力。佛陀之母摩耶夫人曾梦见在她怀孕之时有一头六肢白象进入了她的子宫。这个梦可能暗示,这个注定要成为佛陀的男孩最初被看做是因陀罗的化身。

怒相神的背上常披有新近剥下的鲜血淋淋的象皮,有时这张皮被看做是“因陀罗皮”。这个新剥之象皮的象征意义代表该神“把大象的愚昧撕成碎片”。这个图形的目的是把大象比作未驯服的心境。大象、人和怒相神身上的装饰物虎皮分别代表着断灭贪、嗔、痴“三毒”。

白象宝是众多金刚乘神灵的坐骑。大象尤其是中部或东方的蓝色不动金刚部怙主的坐骑。承托着不动金刚宝座的八头大象使中部或东方等同于印度大陆,成为宇宙中心,因为在吠陀神话中,这块大陆就是由八头大象承托的。

12

1 梵文:Ganesh,象头神,在印度神话中,本来是群主之意,进入佛教,则变成大自在天之子的韦驮兄弟。其形象是象头人身,有单身及双身。

2 梵文:Sani或Saturn,星宿神,印度教中众星的统治者。

3 梵文:Mahamaya,摩耶夫人,相传是释迦牟尼的生母,是天臂(Devadaha)国善觉王(Suprabuddha)之女,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王后。

鹿(梵文:mriga;藏文:Sha-ba)

在有善相神的风景画中常常画有鹿。此时,它们代表自然的和谐和神之净土的无畏,还代表着佛陀在斯里那他鹿野苑的初转法轮。与孤寂的犀牛一样,鹿象征着断灭,因为它从不会在同一个地方

连续过夜。雄鹿也可被画成独角鹿1

。在中国内地,鹿象征着长寿,是唯一能够确定灵芝位置的动物,因此备受尊崇。人们认为,鹿角尖部含有灵芝的精华。据说,鹿茸

制成的药丸能益寿延年、强身健体、使人精力旺盛。在藏族艺术中,鹿常为雌雄成双成对出现,代表着和谐、幸福和忠诚。风景画中再画上一对白鹤则更可以凸现吉祥。

234

鹿皮或羚羊皮可以用来制作佛教瑜伽师或像米拉日巴、日琼巴和汤东杰布这样的大成就者的禅修坐垫。由于苦修者能吸收鹿的精力,因此人们认为,鹿皮坐垫能够增加他的定力和意识。在修怒相

5

神时,要经常使用虎皮坐垫,虎皮代表王者或动力。

6

大慈大悲观音菩萨的左肩和胸前披着绿松石颜色的神鹿皮或羚羊皮,这种皮叫做“黑羚羊皮”,

7

象征着神的挚爱、慈悲和温柔。黑羚羊皮最初是湿婆以世尊和“世界怙主”化现时的标识。

在全印度和喜马拉雅地区都能够发现鹿、羚羊和瞪羚多种物种。麝或许是最有名、最难找到的物种。其身高不足二十英寸,犬牙突出。可以从雄麝腹部鸡蛋大小的液囊里提取麝香,或许也可以从其留下香气痕迹的岩石上进行采集。

1 藏文:sBe-ru,犀牛。此处指长有犀牛独角的鹿。

2 藏文:Mi-la-ras-pa,米拉日巴,1040年~1123年,藏传佛教噶举派早期僧人。1078年投师佛教大译师玛尔巴门下,学习佛法六、七年。最后得到玛尔巴全部教法,遂潜入深山继续修习。得成就后,收徒传法,以唱歌方式传教。其道歌总集称作《米拉日巴道歌》。

3 藏文:Ras-chung-pa,日琼巴,1083年~1161年,十一岁起即从噶举派米拉日巴。后两次赴印度,曾广收门徒,传授教法,并讲述道歌多种及米拉日巴生平事迹。

4 梵文:1384年~1464年,汤东杰布,藏传佛教噶举派僧人,崇尚密宗,被奉为藏戏和铁器工匠的鼻祖。 5 梵文:raja,王者之意。

6 梵文:Krishnasara或Krishnajina,黑羚羊皮。

7 梵文:Lokanath或Lokeshvara;藏文:vJig-rten-dbang-po,世尊,亦称“世饶王佛”,佛的十名号之一。

狮(梵文:singha,simba;藏文:Seng-ge)和雪狮(藏文:Seng-ge-dkar-mo)

万兽之王狮子是古印度军权和护佑的象征。早期佛教选用狮子作为佛陀释迦牟尼的象征,佛陀

1

也叫世家僧格。作为其权力的象征,佛陀被画成端坐在由八头狮子承托的宝座上。八大方位的狮子象

征着八大菩萨或佛陀的八大随佛弟子23。“狮子吼”是观音菩萨一个化身的名号,说明佛陀的教法优于其他外道教法。狮子是众多金刚乘神灵的坐骑,其中有多闻天王、文殊菩萨、象头神

4

和吉祥长寿女神。狮子座在佛所化现

5

的身相上十分常见,如:药师佛、宝生如来和大日如来。大日如来是居于中央或东方的白色佛像,也是如来部或佛陀部的怙主。

印度艺术中出现的狮子在藏族艺术文化表现中可以视为神话中的西藏雪狮。这头长着绿松石色鬃毛的白

6

色雪狮是掌管西藏雪山山脉的厉妖。与佛教从印度“跳过”喜马拉雅山一样,人们只有在白色雪狮顽皮地从一个山巅跳到另一个山巅时才能有幸一窥其雄姿。雪狮是西藏的动物徽相,装饰在就地方政府的官印、硬币、钞票和邮票上。在唐卡上,双师常被诙谐地画在积雪的高山之巅,与鹿和双鹤一样,它也构成了和谐主题。但有时也把狮子画成小猫滚绣球的样子。中国内地的一个传说认为,母狮的奶从其爪尖产出,狮子在戏玩带有空洞的球时会将一些奶水沾在球上。在藏

族艺术中,该球呈三色“喜旋”状。

1 梵文:Sakya seng-ge或Shakyasimha;藏文:Sakya-seng-ge,释迦狮子,即:释迦部落的狮子,释迦牟尼八大名号之一。

2 梵文:asta-upaputra;藏文:Ne-bavi-sras-brgyad,八大随佛弟子或称八大随佛菩萨:1)文殊菩萨(梵文:Manjushri或Manjugosha;藏文:vJam-dpal或vJam-dbyangs);2)观音菩萨(梵文:Avalokiteshvara;藏文:sPyan-ras-gzigs);3)金刚手菩萨(梵文:Vajrapani;藏文:Phyag-na-rdo-rje);4)弥勒菩萨(梵文:Maiteya;藏文:Byams-pa);5)普贤(梵文:Samantabhadra;藏文:Kun-tu-bzang-po);6)虚空藏(梵文:Akashagarbha;藏文:Nam-mkhavi-snying-po);7)地藏菩萨(梵文:Kshitigarbha;藏文:Savi-snying-po);8)除盖障菩萨(梵文:Nivaraha-vishkambhin;藏文:sGrib-pa-rnam-sel)。 3 梵文:Simhanada,狮子吼,佛的十名号之一。

4 藏文:bKra-shis-tse-ring-ma,吉祥长寿女,女神名。

5 梵文:nirmanakaya,身相,指佛所化现的身相;为了救度众生,佛以神通力化现与众生相似的身相,这是一种方便的身相。佛的三身之一,亦作“应身”。

6 藏文:gNyan,厉妖,能使人畜遭受瘟疫的一类凶恶神灵。

西藏的大瑜伽师米拉日巴曾经做过一个有预言性的梦,梦境中出现了狮子。他的大师玛尔巴为其释梦时说:“压在柱顶的这头狮子表现了瑜伽师狮子般的天性。它那奢华的鬃毛说明它是如何身驮密宗教义的。狮子的四爪代表着‘四无量’。它那仰望天际的双目表明瑜伽师的断绝尘缘。狮子在山峦间自由翱翔表明瑜伽师已经达到了绝对自由的境界。”

1

1 藏文:Mar-pa,玛尔巴,藏族著名佛学家。噶举派创始人。曾三次赴印度投名师学喜金刚、密集、大印等密法。返藏后,广收徒众,宣说佛法,形成噶举派,为一代宗师。所唱道歌分别辑录在《玛尔巴传》、《米拉日巴传》等著名传记中。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0r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