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的名义 为留守儿童打造温馨的“家”

更新时间:2023-05-20 04:5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新手论文,语言朴实

以爱的名义为留守儿童打造温馨的“家”

阿廖

有这样一群孩子,在他们还嗷嗷待哺时,父母就远离家乡,到遥远的城里谋生计。很多时候,他们只能从电话中或者从偶尔寄来的汇款单中,才能感觉父母的存在。当别的孩子都在享受趣味童年的时候,他们被留在乡下,孤独地像荒草一样生长。受委屈了,没有父亲宽厚温暖胸膛的安慰,被表扬了,没有母亲温柔亲切抚摸的认可。没有可以依靠的大山,没有能够撒娇的对象。人们给这群孩子起了一个酸楚的名字----留守儿童。

作为一名新教师,在学生成绩与成长的天平上,我更忧心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因为我们班就有不少令人心疼的留守儿童。众所周知,小学一年级是整个学习阶段的基础,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对学习的兴趣,对日后的学习起着莫大的作用。作为农村小学的学生,只要上课能够认真听讲,课后家长督促好作业的完成,孩子的成绩一般不会太差。反之,如果缺乏家长的有力监督,这个孩子往往会成为总多老师口中的“类型生”,而往往大多数的“类型生”又以留守儿童居多。起初,我也常常对这类学生感到头疼不已,不知该如何下手处理。经过一个学期多的请教与实践,我琢磨出了适用于本班实际的一些管理方法,一下据此做简单的交流。

一、分析留守儿童存在问题

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曾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笔者认为,面对留守儿童问题必须实事求是,亲自走访,了解实情,而不能以偏概全、以貌取人。在具体工作中,难免存在个别教育工作者,处理事情时过于专制与武断,而这些情感因素往往会误导客观判断。通过开学初的摸底、电话访问、亲自走访,我整理了一份班级留守儿童名单。每一位留守儿童名字后面还备注了家庭情况、在家主要表现及需要改进的地方。接下来,通过半学期的观察,我概括出班级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所示:

首先,缺少关爱,影响健康心理的形成。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再加上此学段孩童显著的模仿与攀比心理,有些孩子较内向,性格孤僻,不自信甚至自卑;有些缺乏分享意识,不太关心他人和集体;少数的甚至对父母不能满足自己愿望

新手论文,语言朴实

而充满怨恨,产生逆反心理。

其次,“隔代监护”,管教不严。大多留守儿童是由爷爷奶奶、叔叔伯伯代为教育,爷字辈因为年龄较大,多溺爱;叔字辈因还要照看自家孩子,少管教。这导致孩子在行为上缺乏正确、有力的引导,有的会任性骄纵,有的痴迷于电视游戏,还有的有可能接触不良少年。

最后,祖辈文化少,学习缺辅导。由于在农村早前接受教育的机会有限,而今素质教育的学习内容又偏灵活,大部分留守儿童的“第二监护人”无法监督孩子学业的完成,更不用说辅导学习的能力了。少数留守儿童受个别家长“读书无用论”的影响,还可能产生厌学情绪。

以上三个问题,缺少情感关爱是最核心、最关键、最基本的问题。孩子毕竟是孩子,他需要的可能只是跌倒时的一声问候,难过时一个温暖的拥抱,无助时一个真诚的眼神。对于这些心灵出现干涸的孩子,我们一定不能吝啬我们爱的表达。

二、以母亲的胸怀包容、呵护留守儿童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心理素质,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更缺少爱,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关注。因此,作为老师,尤其是班主任,笔者认为我更应该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及时沟通。用自己的爱去弥补他们所缺少的父母的爱,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就是他们学习、成长的地方,是充满温馨的另一个家。

我有一位学生施艳婷,在她刚学会走路的时候,爸爸妈妈为了养家糊口,就随村里的打工队到广东去了,一年难得回来几次。从小跟着爷爷长大,等她去年上一年级时,爷爷一个人要带4个孙子,上到初一,下到幼儿园小班。毕竟爷爷精力有限,学习的任务就只能靠自己完成。刚开始上学时,没有一天的作业可以及时完成,一双小手也总是黑乎乎的,好像怎么也洗不干净。在经过和艳婷爷爷的一番交流后,我才明白为什么这个一看见老师就会冲上前去问好的学生,总是完成不了学习任务。接下来,我常常找机会再班级里表扬她,有时候是她坐的端正,有时是她偶尔完成作业,甚至上完厕所洗过小手后。课后,我时不时就会去翻看她的课本、小书包,督促其要养成爱干净的好习惯。课堂上,我也会有意识

新手论文,语言朴实

的在经过她身旁时,摸摸她的小脑袋,拍拍她的小肩膀。当她表现好时,我会故意露出惊讶的表情,“今天,艳婷同学书写这么工整,真是太棒了”!当她忘记写作业时,我会偶尔犯糊涂,尽量不当面批评她,而是默默关注她是否有补做。这样,慢慢的,她越来越愿意和我说话,越来越开朗了,课桌上的东西总是摆放得整整齐齐。学习上也越来越积极了,上课时遇到自己懂的问题,就把小手举得高高的,每天看到老师除了问好还会再加上一句:“老师,我昨天的作业已经让组长检查了。”这学期,艳婷的语文成绩保持在90分以上,还考了两次的99分呢!看着小丫头甜甜的小酒窝,我深深感受到,爱是恒久远,只要你真诚去付出,对方是会给你爱的反馈的。

“精诚所致,金石为开”。我们要有慈母般的爱,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就一定能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三、关心留守儿童,从小事做起

留守儿童相对其他学生来说,他们是校园里的弱势群体。他们也是敏感的小动物,在家中的特殊环境下,他们可以迅速判断出谁是在真心为他付出而哪些人仅是在演戏。不要小看孩子,他们是最纯净的“资源”,因此,不论是职业道德的要求还是身为一个单纯的人,我们关心留守儿童不能停留在表面,要用真挚的“爱心”去换取他们的信任,这要求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他们不再感到孤独无助。

有一位学生名叫施鑫杨,幼年丧父,母亲改嫁,与奶奶相依为命。开学初,鑫杨奶奶断断续续讲诉这个孩子成长的不易,听得笔者自己也跟着眼眶泛红。好在这样一个命运多舛的孩子,自己是积极向上的。作为班主任,我向校方说明孩子的情况,为其申请到奖学金,以勉励其刻苦学习。平时我也借着表扬他考取好成绩,奖励他作业本、铅笔、橡皮擦等学习用品。他似乎能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常常在下课、放学时,留在班级帮忙扫地、擦黑板,也总是可把事情完成的很漂亮。这也给了我不少安慰。

虽然我们不能给他们很多物质上的帮助,但是笔者认为我们可以用真诚的新去感动每个留守儿童那颗幼小的心灵,从而激发他们好好学习,热爱生活。

四、关住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外出务工父母无暇顾及的严重问题,孩子感情上

新手论文,语言朴实

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缺少父母的温暖和教育,这对学生心理产生极大影响。留守儿童一般内向、自卑、敏感,性格比较脆弱。另一部分学生是父母在外打工,经常往家里寄钱,经常给孩子钱,加上监护人的娇宠溺爱,导致孩子养成乱花钱、逃学、自暴自弃等不良行为,这样的学生往往自私、孤僻、暴躁、蛮横。针对这一特点,我利用班会讲节俭的重要性,放一些农民工在外打工的视频,让他们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体会父母的不易,让他们感到父母出去不是不爱他们,而是为了使他们生活更好。同时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办有手抄报、音体美兴趣小组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填补了学生心灵的空白,让他们觉得学校生活充实、美好。另外,课外我主动走进孩子,成为他们的大朋友,倾听其内心所渴望的关注与表达。

五、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质量

留守儿童许多是由他们的奶奶、外婆等隔代亲属来抚养的,而农村这样的老人文盲率超过70%,他们无法对孩子进行辅导,也很难与孩子进行思想交流,缺少及时的学业辅导与心理沟通。许多留守儿童因成绩不好而产生厌学情绪,进而走上辍学道路。我经常在课堂上鼓励孩子们要自立自强,要以优秀的成绩报答父母在外打工的艰辛。课后,组织“最佳拍档”,也就是学习帮扶队子,让留守儿童能够感受到班级同学对他们的帮助与关怀,从而提高学习成绩;平时,留心留守儿童的兴趣爱好,利用体育课、阅读课、班队会等机会,向他们推荐好书、让他们自由选择运动项目、激发他们自我表现的欲望,令他们明白,即使缺少父母在身边,他们一样能在学校里获得快乐、呵护与关怀。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既要做孩子思想的引路人,又要做孩子学习进步的引导者和生活的保护伞。尤其是面对留守儿童,我们需要激发自己更多的爱心、耐心、细心,用真诚的桥梁,搭建留守儿童通往温馨家园的大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0e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