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新创新一轮人民版讲义:必修二专题八专题核心素养提升含答案

更新时间:2024-01-07 07:4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把握“主题·主线”——41题考什么·怎么考

中国梦的基石——社会主义工业化 [热点解读——为什么考] 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在中国无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后,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建立自己的物质技术基础,使机器大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取得优势地位,使社会主义国家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过程。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状况,使中国尽快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工业化建设。毛泽东总结各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坚定地选择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并为此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工业化道路的实质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如何处理重工业、农业、轻工业三者的关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无论对于当时中国的工业化建设还是今天走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道路都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典例感悟——怎样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苏联工业化创造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模式,即通过国家职能部门制定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这种类型的工业化伴随着高度的独立自主,带有强制性。这是一种在内部自发经济动力不足的条件下以非常手段进行的赶超型工业化道路。在工业化初期阶段上,其资金积累的唯一来源是农业,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办法,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这是一种以牺牲农业的利益来达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

材料二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1956年,毛泽东又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但绝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

(1)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工业化与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异同。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6年前后新中国对苏联工业化模式认识的变化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历史背景。

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发展工业化是指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一五”计划,故从重工业、经济体制、农业、外援等方面与材料一苏联的斯大林模式进行比较,得出异同点。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1953年新中国效仿苏联工业化模式与材料二“《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归纳即可;第二小问,结合1956年苏联经济、

政治相关史实和材料二中体现出的中国工业化建设道路的探索总结即可。

答案:(1)相同: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走社会主义道路。

不同:①苏联一味片面发展重工业;新中国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意识到兼顾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比例的重要性。②苏联工业化模式过度牺牲农业和农民利益,导致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新中国主张把发展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相结合,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全面建设。③苏联工业化具有高度的独立自主性;新中国初期的工业化一定程度上借助了苏联的援助。

(2)变化:由“以苏为师”转向“以苏为鉴”(或从全盘肯定变为部分否定)。

背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苏共二十大的召开破除了对斯大林及其发展模式的迷信;总结了我国工业化建设的经验教训。

[主线梳理——归纳备考]

新中国成立后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

(1)新中国成立初到1956年后,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

①原因:照搬苏联模式;中国共产党缺乏经济建设经验,照搬政治斗争方式;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完成工业化。

②核心内容:实行和强化计划经济,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

③结果: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工业化建设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其严重的弊端使企业失去了活力。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①原因:党中央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并借鉴了外国经验,决定实行工业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②核心内容: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等。 ③结果: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得到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3)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 ①原因: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②核心内容:把企业推向市场。

③结果:这次调整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深化认知] 1.新中国成立后工业经济体制转变的教训

发展工业,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遵循经济规律,改革和变革生产关系要遵循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原则,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现代化的道路。

2.新时期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措施

(1)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努力实现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尽快使它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

和新的成长链。

(2)要继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决定性因素。必须进一步深化教育和科技体制改革,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专门人才,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力争在关键领域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以打破西方国家对我们的技术封锁。

(3)要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改革开放是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强大动力。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要坚持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继续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同时,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

二、突出“个性·见解”——42题考什么·怎么考 走自己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热点解读——为什么考] 如何看待新中国成立之后前29年的经济建设日益成为当今的热点,而其中的核心问题就是对其中计划经济体制的看法。我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同时也在全党形成了反对教条地照抄照搬外国经验的思想传统。这种好的思想传统,加上中国的国情与苏联有很大的不同,就决定了我党在怎样搞社会主义建设、建立怎样的经济体制等问题上,不可能完全照搬苏联的模式。而建国后前七年我党逐步探索和建立起来的经济体制,虽然在总体上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传统经济理论、基本参照苏联模式,但又明显地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自己的若干特点。正是这些特点为我国新时期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做了有益的尝试,提供了一个好的思路。

[典例感悟——怎样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覆盖的范围中,农村是计划较薄弱的环节,在“大集体”下存在着自留地、自由市场等“小自由”。……当我国开始启动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时,自留地、自由市场等“小自由”必定成为改革的先导。

——摘编自《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自由市场

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陈云指出,“必须考虑到我国人多、地大、各地情况不一样这个事实”,要求中央对地方、地方对工商企业的权力“集中不能过分”,“扩大地方的职权是完全必要的”,“有些企业的管理权要下放,财务要下放,利润也要下放”。

——人民网《陈云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

探索及其卓越贡献》

材料三 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是人为构建起来的一种体制。政府是这一体制的构建者,也是计划者,因此,政府是整个体制的主体。……一方面,政府必然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保护者,另

一方面,政府必然又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者。

——摘编自赵凌云《1949~2008年间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

产生、演变与转变的内生逻辑》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中国特色’”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国计划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兼顾考查学生史学理论及素养相关内容——“一分材料,说一分话”、“论从史出”。本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归纳、概括以及分析、认知能力。本题属于观点评述题,解题时要做到以下步骤:第一,要对材料中的观点表明态度,观点要明确,紧扣题干信息,围绕“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中国特色’制定论题;第二,要结合相关史实对所持观点进行论证说明,做到“论从史出”,有理有据;第三,论证说明的过程,要言之成文。

答案:示例:论题:正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中国特色”决定了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可改革性”,也决定了1979年以来中国改革路径的选择。

论证: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中国特色”包括:农村中存在农村集市、自留地和家庭副业;地方和企业具有一定的职权;政府是体制的主体。这些因素的存在决定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可改革性,也决定了中国改革路径的选择。农村中的“小自由”成为改革的先导,经济体制改革先在农村展开,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地方和企业具有一定的职权,有利于提高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改革是自下而上推进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企业改革。政府是体制的保护者,也可成为改革者。中国改革是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的。

[鉴史明智]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肯定,并不意味着对计划经济的彻底否定。正如有学者指出:“任何留恋计划经济体制的想法都缺乏理论与事实根据,任何试图恢复计划经济体制的做法都违背绝大多数人民的意志。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建国初期选择计划经济体制就错了,几十年来对计划经济的探索就毫无意义了;更不意味着计划经济只有束缚经济活力的弊病而没有改变国家落后面貌的巨大作用,只有凭主观意志办事的失败教训而没有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的成功经验。”对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评价,不应该简单地“肯定”和“否定”,而应该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从正反两方面客观地分析当时的经济体制,才能对当时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问题作出客观的历史的评价。

[专题综合检测]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对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评价问题,龚育之认为“既是水到渠成,又是重要发展”;薛暮桥认为“基本方向正确,但搞早了或搞急了”。二者都( )

A.肯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进步性 B.全面分析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历史影响 C.认识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前瞻性 D.认为过渡时期总路线符合中国国情

解析:选A 据材料“既是水到渠成,又是重要发展”“基本方向正确”可知,二者都肯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进步性,故A项正确;龚育之的观点不够全面,没有看到总路线的不足之处,故B项错误;C项只符合薛暮桥的观点,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但搞早了或搞急了”不符,故D项错误。

2.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五年内基本建设项目开工12 694个,建成455个。1956年初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基建会议将建设项目追加到745个,将建成项目追加到477个;不久又将建设项目追加到800个,将建成项目追加到500多个。据此推知( )

A.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充满理想色彩 B.建国初期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C.工业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相适应 D.“一五”计划初期建设思想相对保守

解析:选A 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在新中国的“一五”计划期间,建设项目开工的数量和建成项目的数量不断提高,据此可以推知新中国急于改变成立初期经济建设落后的局面,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充满理想色彩,故A项正确。

3.下表为 1956 底社会主义改造后小商小贩的出路统计。据下表可知,20世纪50年代对小商小贩进行的改造( )

出路分类 加入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者 参加合作商店者 参加合作小组者 实行定息合营者 实行非定息合营者 A. 在当时基本上合情合理 C.整体而言脱离本国国情

人数 22.4万 72.2万 100.1万 70.6万 17.1万 B.成为社会主义改造主体 D.采取简单粗暴方式方法

占总人数的比例 6.8% 21.8% 30.1% 21.8% 5.1% 解析:选A 从材料信息来看,当时对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根据具体情况为小商小贩的出路提供了多种方式,引导小商小贩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种做法在当时基本上合情合理,故答案为A项。社会主义改造是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的措施,排除B项;这种方式符合当时中国国情,排除C项;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4.下表为1950~1965年中国农业税征收情况(税额单位:细粮亿公斤),对此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农业 实产量 3 806.05 8 017.80 实征农业税 合计 494.54 933.21 正税 443.88 847.45 农业税占实际产量% 附加 50.66 85.76 合计 13.00 11.60 其中: 正税 11.70 10.60 时段 经济恢复时期 “一五”时期

“二五”时期 1963~1965年 6 983.20 5 004.50 833.32 374.02 745.66 333.42 87.66 40.60 11.90 7.50 10.70 6.70 ——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

A.1950~1965年中国实征农业税始终呈现下降趋势 B.“一五”时期国家重点发展重工业需要农业支持 C.“二五”时期农业发展使实征农业税有一定提高 D.1963~1965年农业实产量下降反映国民经济混乱

解析:选B 在“一五”期间中国实征农业税较经济恢复时期呈现上升状态,故A项错误;“一五”时期国家重点发展重工业,期间农业税的增加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故B项正确;“二五”时期是1958~1962年,此时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最困难时期,C项说法错误;1963~1965年,逐步纠正农业“左”的错误,国民经济开始恢复,故D项错误。

5.下表反映了建国后某时期连续4年的经济建设情况,为此我国政府( ) 年份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第4年 粮食产量 (万吨) 19 505 20 000 17 000 14 350 国家职工人数 (万人) 2 451 4 532 4 561 5 044 B.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 D.调整农村土地所有制

国家财政收支 (亿元) +6.0 -21.8 -65.8 -81.8 A.调整城镇人口数量 C.优先发展农村经济

解析:选A 由材料信息可以得出,该时期农业发展落后,城镇人口急剧上升,国家财政问题日益突出,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应该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时期,为纠正经济工作中的“左”倾错误,我国政府采取了调整城镇人口数量的举措,A项符合题意;B项与题干所述无关;C项与史实不符;“八字”方针没有改变农村土地所有制,D项错误。

6.包产到户最初兴起于1956年,随着1957年反右派斗争的扩大被迫中止。1959~1961年经济困难时期再次兴起,1962年8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又遭到批判。20世纪70年代末再次出现并获中央肯定。这反映了( )

A.“八字”方针的制定

B.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 C.改革开放的实施

D.经济政策深受“左”倾错误的干扰

解析:选B 从包产到户在不同时期的遭遇可以看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经历了艰难曲折的探索,在“左”倾错误严重时遭到批判,在思想路线和经济政策真正从中国国情出发时又得到肯定,故B项正确。A、C两项不符合材料总体信息,排除;D项说法片面,经济政策也有不受“左”倾错误干扰的时期,排除。

7.《小岗村的四次红手印》一文中写道:“30年前的分田单干,只能保证肚子问题,不能保证致富。只有全村一盘棋,搞现代农业,小岗才能大发展。……2006年1月25日,小岗村党支部书记沈浩提出把土地集中起来,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发展合作社为龙头,整合资源搞适度规模经营,村民以土地持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小岗村的合作社是退回到人民公社的老路 B.土地作为私有财产入股符合国家土地政策 C.彻底否定以往“分田单干”的历史性作用 D.集约式的规模经营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解析:选D 根据材料可知,小岗村由包产到户的单干到“全村一盘棋,搞现代农业”,体现的是农村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代表着现代农业集约式、规模经营的发展方向,故D项正确;A、C两项本身说法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土地依然属于集体所有,故B项错误。

8.改革开放初期,私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挂靠国有、集体等企业,戴上“红帽子”经营。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大部分私营企业纷纷主动摘帽还原,以其真实面目开展经营。这种“摘帽”现象( )

A.加大了私营企业的投机性 B.推动了国家对非公经济的保护 C.削弱了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 D.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的变化

解析:选D “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大部分私营企业纷纷主动摘帽还原,以其真实面目开展经营”,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的结果,即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的变化,故D项正确;A项错在“投机性”;国家对非公经济的保护是出现材料现象的原因,故B项错误;私营企业的发展不可能削弱了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故C项错误。

9.1986年,当山东省某国有纺织厂破产时,数百名纺织女工在厂门口哭成一片。而1995年同城的另一国有纺织厂宣布破产时,大会现场则响起一片掌声。这一变迁反映了( )

A.市场经济观念逐渐成为社会共识 B.对外开放推动了个体经济的发展 C.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企业活力

解析:选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计划经济下的企业由国家控制经营,没有效益观念,更无破产之说,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起步,企业开始成为市场主体,经营不善的企业遭遇破产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必然现象,1995年后人们能够坦然面对,可见这是市场经济的规则已经深入人心,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经济体制改革,而不是对外开放,故B项排除;C项说法错误,错在“根本性变化”;材料反映的是人们市场观念的变化,而不是企业活力的变化,排除D项。

10.1988年海南省政府根据本省的实际情况并参考国际惯例,提出了由外商成片开发,设立洋浦经济开发区的大胆设想。但在1989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多位政协委员就这个问题递交了提

案,将此事与晚清政府割让香港的丧权辱国行为相提并论,引发“洋浦风波”。这表明( )

A.建立经济特区的实践并未得到中央支持 B.经济特区的创办有沦为变相租界的危险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阻力重重 D.改革开放初期面临艰难的思想解放过程

解析:选D 材料涉及的是“经济开发区”而不是“经济特区”,故排除A、B两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是在1992年,故排除C项;依据“将此事与晚清政府割让香港的丧权辱国行为相提并论,引发‘洋浦风波’”可知,改革开放初期面临艰难的思想解放过程,故选D项。

11.(2019·深圳市龙岗区模拟)2015年颁发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归纳出三种人:一是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二是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包括律师、会计师、评估师、税务师、专利代理人等以及社团、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从业人员);三是自由职业人员和新媒体从业人员。该文件强调,这三类人是“统战工作的新着力点”。这反映出新时代的中国( )

A.社会阶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 B.统一战线事业取得新的成就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向成熟 D.中国特色民主政治日益完善

解析:选A 题干中提到的三类人被称作“统战工作的新着力点”,这说明接下来的统战工作将会以这三类人为主要工作目标,而这三类人主要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的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阶层,故选A项,排除B、C两项;单凭上述信息没法证明中国特色民主政治日益完善,排除D项。

12.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河北保定的雄县、容城县、安新县设立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其意义比肩浦东、深圳。下列关于雄安新区说法错误的是( )

A.优势在于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 B.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C.该新区高新技术基础雄厚 D.燕赵大地又一个“春天的故事”

解析:选C 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它处于京津冀腹地,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但该地区高新技术相对落后,故选C项。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2019·长沙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的发展不再只是本身的事,中国的命运不再完全由内部决定,对外关系的重大事

件不仅成为古代和近代两个历史时期的分界线,而且在整个近代时期,又往往成为区别不同历史阶段的标志,如洋务阶段、抗战阶段……这是中国近代化和工业化的一大特征。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国近代史开端》

材料二 计划经济国家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基本实现工业化的背景下才开始工业化进程,走了一条由国家计划推动,重工业优先发展、以粗放型增长方式为主、过分追求高速度……片面强调自力更生的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则是克服传统工业化道路缺陷和不足,以信息化带动,力求产业结构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对外开放和政府导向、市场推动型的工业化道路。

——摘编自向琳《论中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材料三 美国等先行工业化国家的增长模式20世纪90年代发生先前未曾预料到的变化,由依靠资本和其他资源的投入转为依靠人力资本(人的知识和能力)的积累和经济效率的提高,是另一种工业化增长模式。

——摘编自吴敬琏《中国应当走一条什么样的

工业化道路》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化和工业化的一大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阶段”工业化模式的不足之处。(11分)

(2)根据材料二、三,分别概括中美两国在“工业化道路”策略上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者在产业结构方面的共同之处。(14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中国的命运不再完全由内部决定,对外关系的重大事件不仅成为古代和近代两个历史时期的分界线”可以得出近代中国的发展受外部的影响较大。第二小问,结合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从领导者、工业企业构成、技术基础薄弱和缺乏市场意识等方面加以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中国,据材料二“走了一条由国家计划推动,重工业优先发展、以粗放型增长方式为主、过分追求高速度……片面强调自力更生的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则是克服传统工业化道路缺陷和不足,以信息化带动,力求产业结构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对外开放和政府导向、市场推动型的工业化道路”加以归纳概括即可;美国,据材料三“由依靠资本和其他资源的投入转为依靠人力资本(人的知识和能力)的积累和经济效率的提高”回答即可。第二小问,依据转型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和美国模式的比较即可得出。

答案:(1)特征:中国的近代化之路是受外力因素影响而开启和发展的。

不足之处:领导者是地主阶级洋务派,管理等方面带有封建性;结构不尽合理,主要是军工企业;设备和技术等都严重依赖国外;由政府主导,缺乏足够的市场意识。

(2)中国:由国家计划推动,转变为市场推动;由优先发展重工业,转变为产业结构的协调和优化;由不重视环境,转变为走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

美国:由依靠资源投入转变为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由依靠资本投入为主转变为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

共同之处: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展高科技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数据背后的中国。

第一组 “一五”计划基建投资比重分配(%)

农林水利 7.6

第二组 在初期的人民公社,大多是几乡一社,平均规模为4 797户, 2万户以上的特大公社,全国就有51个……1959年全国农业总产值比上一年下降13.6%,1960年比1959年又下降16.2%。

第三组 1962年我国国民经济状况表

总产量 农业 粮 棉 2 原计划 比上年增长8.5% 3 216亿斤 200万担 2 实际完成 比上年增长11% 3 400亿斤 400万担 第四组 中国国民经济基本情况统计 总产量 比上年增长5.7% 工业 钢 670万吨 2亿吨 铁 轻工业 6.52 重工业 51.68 运输业 19.2 贸易物储 3 文教城市其他 1.1 卫生 公用 7.2 3.7 比上年增长8.5% 720万吨 2.17亿吨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情况或政策措施中,概括一个主题,并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论述。(要求:主题立意明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12分)

解析:本题属于提炼观点型开放试题。解题步骤如下: 步骤一:带着设问,审读材料,明确材料的指向,概括主题。

材料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指向 产业结构不合理 生产关系不合理 产业结构的调整 三大产业均衡发展 主题 产业结构对经济的影响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产业结构对经济的影响 产业结构对经济的影响

步骤二:遴选史实(源于所给材料和所学知识),论证选择的观点。

可选主题 国民经济曲折发展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影响 产业结构对经济的影响

步骤三:组织答案,表述成文。

答案:示例一:论点:国民经济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论述: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和恢复发展经济,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制定实施了“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而十年“文化大革命”中虽有周恩来和邓小平的局部调整,但整体上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政府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通过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不断增长,三大产业也协调发展,中国国民经济从此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示例二:论点:生产关系的调整要符合生产力状况才能促进经济发展。

论述: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但社会主义改造后期,存在要求过急、形式简单等缺点,给社会经济发展遗留下许多问题;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示例三:论点:产业协调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论述:“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1960年中共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促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对经济整体发展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促使中国国民经济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可选材料 第一、二、三、四组 第二组 第一、三、四组

步骤二:遴选史实(源于所给材料和所学知识),论证选择的观点。

可选主题 国民经济曲折发展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影响 产业结构对经济的影响

步骤三:组织答案,表述成文。

答案:示例一:论点:国民经济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论述: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和恢复发展经济,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制定实施了“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而十年“文化大革命”中虽有周恩来和邓小平的局部调整,但整体上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政府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通过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不断增长,三大产业也协调发展,中国国民经济从此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示例二:论点:生产关系的调整要符合生产力状况才能促进经济发展。

论述: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但社会主义改造后期,存在要求过急、形式简单等缺点,给社会经济发展遗留下许多问题;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示例三:论点:产业协调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论述:“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1960年中共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促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对经济整体发展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促使中国国民经济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可选材料 第一、二、三、四组 第二组 第一、三、四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06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