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教育与人的发展答案

更新时间:2024-01-22 11:5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选择题 28题 56分 填空 5题 10分 名词解释 1题 4分 简答题 3题 30分 第二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单选题:

1、人的发展是指人的( C )。

A.人的体质的增强 B.记忆力的增强

C.身体和心理的发展 D.人的肌体的正常发育 2、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 B ) 的观点。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家庭决定论 D.儿童决定论

3、人们常说的“聪明早慧”或“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的( B )。 A.互补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4、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C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5、17世纪英国的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认为,“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是( C ) 的观点。 A.环境决定论 B.遗传决定论 C.教育万能论 D.基因决定论

6、.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这体现了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 D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7、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这说明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C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8、人的身高、体重有两个增长高峰,第一个高峰出现在出生后的第一年,第二个高峰在青春发育期,这说明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 C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9、格塞尔的“单卵孪生儿爬楼梯试验”,充分说明了( A )。 A.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和阶段 B.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决定人的身心发展的个性 C.遗传素质可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D.遗传素质提供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可能性

10、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 A )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外部世界。 A.环境 B.遗传素质 C.教育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11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 )是生理前提和物质基础。 A.环境 B.遗传素质C.教育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12、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 C )起主导作用。 A.环境 B.遗传素质 C.教育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13、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如果在由我所控制的环境中培养他们,不论他们前辈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职业和种族情况如何,我保证其中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富商、甚至乞丐和盗贼。”这种观点完全否定了( A )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教师

14、个体身心发展的( C )要求教育应该抓住人发展的关键期。 A.差异性 B.互补性 C.不均衡性 D.阶段性 15、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 D )的特点。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16、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要依据( B )的特征进行。

A.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B.儿童身心发展的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C.儿童身心发展的统一性 D.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17、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D )。 A.现实性 B.必然性 C.方向性 D.可能性

18、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B )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19、儿童身体发展是先头部后躯干和四肢,这是其身心发展的( D )的表现。 A.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个别差异性 D.顺序性

20、以下哪一个儿童个体发展的特点是对残疾儿童教育的重要依据?( C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D.个别差异性 21、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C )。 A.家庭 B.社会 C.学校 D.个人主观努力 22、在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儿童身心发展的速度不是完全与时间一致的匀速运动,这表明其发展的( B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23、童年期又称学龄初期,相当于( B )。

A. 幼儿园阶段 B. 小学阶段 C. 初中阶段 D. 高中阶段

24、下列关于遗传、环境、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作用,表述错误的是( B )。 A. 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的有重要影响 B. 遗传对人的身心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C. 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 D.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 2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了在人的发展中( B )具有重要的作用。 A. 遗传 B. 环境 C. 教育 D. 主观能动性 26、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一把钥匙开一把琐”,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D )。 A.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顺序性 D.个别差异性 27、学生的年龄特征应包括哪两方面的典型特征?( B )

A.认识和情感 B.生理和心理 C.情感和意志 D.气质和性格 28、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极易“染于黄则黄,染于苍则苍”,说明他们具有( A )。(2012年浙江省统考题)

A.可塑性 B.依赖性 C.向师性 D.定向性

(注释: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也是他们的品德、人格正在形成的时期,各方面尚未成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极容易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易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

二、填空题

1、人的发展是指人在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的发展。(身心) 2、___________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遗传素质) 3、“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以按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典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环境决定论)

4、针对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教育应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材施教) 5、青年初期又称学龄晚期,相当于___________________。(高中阶段)

三、辨析题

1.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这是遗传决定论的观点,是美国心理学家霍尔说的。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和发展可能,但不能无限夸大遗传素质的作用。该观点否定了后天环境特别是人的社会实践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

2.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这是教育万能论的观点。是十七世纪英国教育家洛克的观点,他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甚至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教育决定的。 “教育万能论”对教育的高度评价对认识教育在人发展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把教育视为人发展的决定因素,就有夸大教育的作用。因为人的发展并不是单纯由教育决定的,而是各种条件综合作用和人多方面实践活动的结果。如果没有遗传为之提供相应的生物前提,没有环境的积极配合,没有社会发展作为物质前提,没有人的主观能动性,教育要发挥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不可能的。)

四、名词解释 1、人的身心发展 2、遗传决定论 3、环境决定论

五、简答题

1、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它们各起什么作用?

答: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素质、环境、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等。它们的作用分别是:

(1)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 (2)环境是人的发展的重要的外部条件; (3)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

2、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有哪些规律?教育如何适应这些规律?

答: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均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等规律和特点。教育适应这些规律应该做到:

(1)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教育必须循序渐进; (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教育必须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内容和方法; (3)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教育必须抓好最佳期;

(4)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教育必须取长补短、扬长避短; (5)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教育必须因材施教。

3、为什么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答: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源于学校教育的特殊性和优势。 (1)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2)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系统性以及高度的组织性;

(3)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有一支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队伍担负的培养人的工作;

(4)学校教育能对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加以调节、控制和利用,以最大限度的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教育这个因素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是相对其他因素来讲的。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是有条件的,不是万能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zg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