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半年台湾省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学)》考试题

更新时间:2023-04-09 23:2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6年上半年台湾省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学)》考

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学生在听教师讲解公式原理时,总是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去把握所学的内容,这属于____

A.知觉的选择性B.知觉的恒常性C.知觉的理解性D.知觉的整体性

2、一般来说,个体的智力发展达到高峰期是在什么时候?____

A.11—13岁B.13—18岁C.18—25岁D.30一40岁

3、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为____

A.学习过程B.教学过程C.评价过程D.反思过程

4、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叫做____

A.差生行为B.问题行为C.逆反行为D.心理障碍行为

5、中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是____

A.传授知识技能B.发展学生智力C.培养学生品德D.关注个性发展

6、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人类所取得的经验和科学认识的课程种类是____ A.学科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课程D.隐性课程

7、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____

A.词汇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

8、课的类型(即课的分类)的划分依据是该节课的____

A.教学目的B.教学结构C.教学任务D.教学种类

9、小学生的思维____

A.正处于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并行发展阶段B.正处于抽象思维向具体思维过渡阶段C.正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D.完全属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10、在教学设计时,下列哪项不是分析教学任务时涉及的主要内容?____ A.确定学生原有基础B.分析使能目标C.分析支持性条件D.分析学习结果

11、最早在教学理论上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是____

A.泰勒B.夸美纽斯C.裴斯泰洛齐D.凯洛夫

12、为了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小学课程改革需要加强____

A.综合性B.弹性C.实践性D.基础性

13、”望梅止渴”现象最适宜的解释是____

A.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B.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C.士兵的士气高D.梅子对人体味觉器官的刺激作用

14、在哪个阶段,学生的伦理道德开始形成但又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____ A.学前阶段B.小学阶段C.初中阶段D.高中阶段

15、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方法是____

A.练习法B.实验法C.试验法D.实习法

16、____把教育和科技列为经济建设的三大战略重点之一。

A.党的十二大B.党的十三大C.党的十四大D.党的十五大17、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具有一定的____

A.研究能力B.学习能力C.管理能力D.交往能力

18、《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基础教育管理权属于____ A.中央B.地方C.学校D.家庭

19、当前我国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是____

A.提高学生素质B.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C.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D.学生的个性发展

20、学生学习直角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____

A.词汇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

21、要解决《学记》中提到的学生学习“过少、过急、过难、过易”的问题,应当贯彻____原则。

A.教学相长B.综合课程C.长善救失D.藏息相辅

22、”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一种____的教学技术。____

A.强调直观教学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适当知识的联系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

23、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即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____ A.心理疏导B.择业指导C.心理咨询D.交往指导

24、儿童能运用表象来表现他们的世界所发生的事并能据此进行想象,从而获得知识。这种认知表征是____

A.动作表征B.符号表征C.映象表征D.表象

25、”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____

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成年期

二、多项选择题(共25 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 分)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的方法是____

A.参观法B.演示法C.情境教学法D.欣赏教学法

2、未知概念是已知概念的上位概念,则对未知概念的学习属于____

A.类属学习B.总结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命题

3、沟通对于学校管理来说,有____的功能。

A.作出判断评价B.信息传递C.控制D.激励E.情感交流4、在德育过程中,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一般称为____ A.道德情感B.道德意志C.道德观念D.道德行为

5、认为动物界也存在教育活动的学者是____

A.孟禄B.杜威C.利托尔诺D.斯宾塞

6、建构主义者一般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____

A.最终答案B.唯一结论C.绝对解释D.不变实质

7、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对中小学生的身份表述是: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____

A.未成年公民B.社会公民C.普通受教育者D.青少年儿童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考核内容为“政治思想、业务水平、____、工作成绩”几个方面。

A.工作态度B.工作热情C.工作效率D.工作质量

9、”杀鸡儆猴”的教育效应最适宜的解释是____

A.期待强化B.自我强化C.直接强化D.替代强化

10、一般认为,教师的角色定位有____和学生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管理者。A.学生的楷模B.父母的代理人C.知识的传播者D.学习的促进者

11、学生根据社会的道德准则和学校所制定的有关日常行为规范对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美丑进行判断的能力称为____

A.自我评价能力B.自我教育能力C.自我调控能力D.道德评价能力

12、希望得到他人的关心和认可并获得一定的地位,这是人的____

A.生理的需求B.归属的需要C.尊重和爱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求

13、1986年,我国颁布了____

A.《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B.《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4、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____

A.培根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赞科夫

15、揭示____是教育学研究的任务。

A.教育问题B.教育规律C.教育价值D.教育事实

16、在义务教育制度中必须履行教育义务的主体是____

A.社会B.家庭C.国家D.适龄儿童E.企事业单位

17、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____

A.桑代克B.贾德C.奥苏伯尔D.布鲁纳

18、当人在做某件事情失败时,常常要去寻找原因,能够激发动机的归因是____ A.任务难度太大B.努力不够C.运气不好D.能力不够

19、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有: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____ A.个性化B.教育技术的现代化C.个别化D.教育权利的平等化20、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十二岁至十四五岁的年龄时期,称做____

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中学生期

21、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小学生是指学龄初期儿童,年龄大约在____

A.3、4岁~11、12岁B.5、6岁~11、12岁C.6、7岁~11、12岁D.5、6岁~12、13岁

22、着眼于当今教育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主旨的教育是____

A.高等教育B.素质教育C.职业教育D.特殊教育

23、人的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应该做到____

A.相互衔接B.循序渐进C.长善救失D.教学相长

24、心理学应通过内省法探寻在不同刺激境下心理的构成元素。主张这一观点的心理学流派是

A.构造主义心理学B.机能主义心理学C.格式塔心理学D.行为主义心理25、美育之“超美育”功能指的是____

A.美育的超越性功能B.美育的直接性功能C.美育的间接性功能D.美育的附加功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za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