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更新时间:2023-05-09 20:4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通海县新农村建设中 人口计生工作的“六个效用” 通海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寇仲军

摘 要: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通海县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融入新农村建设中,根据生产发展的要求、生活宽裕的要求、乡风文明的要求、村容整洁的要求、综合治理的要求、管理民主的要求等认真落实“奖优免补”政策、抓好计划生育困难户帮扶工作、大力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加快计划生育阵地建设、对流动人口坚持实行“三同”、全面开展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等发挥了“六个效用”,努力实现人口计生事业与新农村建设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关键词:计划生育生;新农村建设;奖优免补;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生育文明;生育观念;效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综合治理;出生缺陷干预;养老生活补助;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婚育新风;人口意识;家庭小康

任础革发发组主新工义在新

社会主义新农村务,是对农村的社设施、社会保障、的重大战略转折。展观的要求统筹人展,农村的人口和成部分,是制约社义新农村的基础性农村新家庭活动,作,避免或化解可新农村建设规划目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建设中,根据

建会医社口计会任对能标,生设制疗会与划经务于出的通产是度卫主经生济和进现顺海发我、生义济育发重一的利县展国社制新、工展要步人实把的现会度农社作的前加口现人要代事、村会也关提强安具口求化业教建、是键。农全有和、进各育设资新问深村隐十计生程个等的源农题入人患分划活中方方目、村,开口,重生宽的面面的环建是展和保要育裕重的发是境设建计计障的工的大社展以的的设划划社意作要历会和科协有社生生会义融求史基改学调机会育育主。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乡理育计展计策适念工通口产把办把学下三保开对是网工第众已户户享元的风文明的要求、村容整洁的要求、综合治理的要求、管民主的要求等认真落实“奖优免补”政策、抓好计划生困难户帮扶工作、大力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加快划生育阵地建设、对流动人口坚持实行“三同”、全面开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等发挥了“六个效用”,努力实现人口生事业与新农村建设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一、根据生产发展的要求,认真落实“奖优免补”政,率先实现计划生育家庭小康目标

随着社会改革的深入发展,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应新时期人们愿望和需求,必须应时代的变化而更新观、转变作风、变换工作方式等,才能真正做到计划生育作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海县认真贯彻落实云政发(2004)101号《云南省农业人独生子女家庭奖励规定》文件精神,结合广大群众的生要求,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一是坚持原则,严奖励对象确认关。在进行广泛宣传教育的基础上,按照证的条件,坚持原则,实行上下联动,专项督查,层层关狠抓落实。二是与教育部门共同落实农村独生子女升加分和奖学金兑现工作。积极协调教育部门,统一制作、发各种表格,并严格审批,实行升学加分和奖学金兑现。是坚持“三公开”、“三公示”、“一评议”制度,确资格认证合格率。实行政策、办证程序、办理结果三公,坚持乡(镇)、村、组三级公示制度,接受群众监督,享受对象进行集体评议,确保资格认证合格率100%。四狠抓落实,搞好兑现承诺工作。第一,搞好信息录入,上上报;第二,与邮政局密切合作搞好一次性奖金发放作;第三,定期入村入户走访调查,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四,承诺兑现。入村入户,把一次奖金按时亲自送到群手中。截止2007年5月30日,全县农村农业人口家庭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4529户,占农村一孩家庭的50.24%;其中,2004年6月1日以来领证的有3847,已兑现一次性奖励2882户,兑现奖金 273.75万元;受养老补助1149人次,兑现养老生活补助金75.115万;享受升学加分145人,兑现率达100%。通过利益导向驱动,“奖优免补”政策的落实,加强农民计划生育政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策和农业技能知识培训,使计划生育对象都能掌握科技致富的一技之长,率先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

二、根据生活宽裕的要求,发挥协会等作用,切实抓好计划生育困难户帮扶工作

在新农村建设中,通海县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的作用,从农民需求入手,真心实意地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生育中的实际困难,安定了情绪,化解了矛盾。目前全县有计生协会82个(县级1个、乡级12个、村级69个),会员群众2.8万人,协会理事和会员分布在每一角落。充分利用会员来自群众,植根于群众的优势,把计生村(居)民自治的宣传和组织工作做到每家每户;利用协会有情感有威望的“五老”、社会贤达和村(居)两委会解决计划生育困难户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利用基层协会组织中的一些专业大户、技术能手帮助群众发展生产。同时,各村(居)充分发挥协会会长良好的群众工作基础和经验优势,协会会长经常带领协会理事和会员分头行动,分散工作,发挥骨干和带头作用,为计划生育困难排忧解难。采取多方联动,依靠四个推动,帮助计划生育困难户脱贫致富,使其政治上光荣、经济上实惠、生活上宽裕。一是政策推动。按照“一家一品”、“一户一式”的形式制定措施,采取小额贷款方式,帮助计划生育困难户发展生产。2007年计划生育协会给17户计划生育困难户共落实了计划生育“少生快富”帮扶基金贷款12万元。二是帮扶推动。县委、县政府制定优惠措施,利用公安、民政、农林水等部门的职业特点,不定期为计划生育困难户提供政策法规、科普知识及各种致富技能培训和服务。三是保障推动。把全县计划生育弱势家庭全部纳入民政最低生活保障,引导村(居)逐步成立计划生育基金会,初步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险机制和农村医疗保险机制;落实对独生子女和计划生育困难户的各项优惠政策,除按政策发放外,还在分配集体经济收入、享受集体福利、划分宅基地、承包土地、就业就医、住房及子女上学、招生招供等方面给予一定优惠和照顾。四是典型推动。不定期召开现场会,学习交流先进经验和做法,形成“先进带动后进、经济实力强帮助实力弱”和“比、学、赶、超”的工作热潮,从而促进共同富裕。

另外,通海县还积极开展“挂钩帮扶”活动和干部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职帮扶活动。一是开展“挂钩帮扶”活动。通海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党员、干部37人下基层对挂钩村一对一联系户;主要领导每人联系3个乡(镇)指导基层、督促工作;局领导、科室联系3个乡镇,负责协调指导抓好各项工作,经常地深入基层现场办公、帮助乡镇解决工作上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并收到良好的效果。2006年8月,42名党员、干部、职工积极捐款4400元,购买了7台电视机送到河西镇罗吉村计划生育困难户家中。二是开展干部挂职帮扶活动。在帮扶工作中,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着力加大对挂钩村烤烟种植面积任务的落实,帮助当地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通海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41名党员、干部、职工自愿捐款2580元,送到计划生育困难户手中。

三、根据乡风文明的要求,突出生育文明,大力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群众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和追求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愿望更加强烈,追求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的愿望更加强烈。生育文明是建设新农村乡风文明的内在要求,应该做到“四个推进”:一是推进人口意识文明。加强广大干部及群众的人口理论学习,切实形成党政领导、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工作格局。二是推进生育观念文明。不断完善计划生育社会化宣传教育机制,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男女平等知识深入人心,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及“关爱女孩行动”深入开展,群众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逐步形成。三是推进技术服务文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和技术服务人员严格依法行政,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全面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出生人口素质提高。四是推进作风文明,使行风务实清廉,干群关系融洽,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通海县按照生育文明“四个推进”的要求广泛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具体做法是:一是利用媒体宣传。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大力开展“好婆婆”“好媳妇”等宣传活动,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二是搞好培训宣传。宣传、计生、卫生、科协等单位密切配合,依托乡镇婚育学校、村服务室,开展形式多样的婚育文化培训,引导农民讲道德、讲文明、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的的后尚新增意育自“光育四观等步生清厨最建孕共室座乡带务了知术及到活动。三是进行文娱演出宣传。充分利用群众喜闻乐见民间文艺等进行宣传,大力宣传少生优生、女儿也是传人等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形成崇尚文明、崇科学、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营造浓厚的婚育文化氛围。型生育文化的建设,不仅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而且强了群众的国策观念、法律观念和优生优育,生殖保健识,提高了群众参与计划生育管理的热情和实现计划生的自觉性。如四街镇计生主任马丽芳同志带领计生干部编、自导、自演了很多群众喜闻乐见的贴近群众生活的计划生育就是好”等计生宣传小品和节目,并制作成VCD碟, 使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生男生女一样好等新型生新观念,在新农村中蔚然成风,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是利用宣传品宣传。投入大量经费设计印制各种新颖美的宣传品送入千家万户,如年画、贺卡、围裙、资料袋,通过倡导婚育新风尚,引导农民树立科学、文明、进的婚育观念,营造和谐农村新风貌。

四、根据村容整洁的要求,突出环境保护,加快计划育阵地建设

在新农村建设中,通海县根据村容整洁的要求,按照洁家园、清洁村庄、清洁道路和改水、改路、改厕、改、改圈,突出环境保护的思路,从农民最关心、最迫切、容易见到实效的住宅改造、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入手,立了计生宣传广告牌,宣传栏,传播人口计生政策及避节育,优生优育和生殖健康知识。全县有三乡、六镇,69个村(居)民委员会,都建有计生室、服务室、图书、宣传标语(专栏),建立了坚实的网底服务工程。实现诊服务与下乡巡回服务相结合,形成了“县站为龙头、镇中心为骨干、乡所为依托、村室为基础、服务车为纽”的服务网络,即计生服务车像一条“线”,把乡村服“点”连成一个广为覆盖的“网”,便于育龄群众充分解、掌握计划生育政策法律法规和各种避孕方法等有关识,及时获得相关的知识信息,同时也便于计划生育技服务人员全面了解育龄群众的思想动态、婚育状况,以育龄夫妇的意愿和需求,根据需求进行指导和服务,达育龄群众与计划生育技术干部之间相互沟通、双向知情,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民一庭民

自治合格村与文明新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每年都表彰批特色鲜明、进步明显的“十星”文明户、“五好”家户、先进村(户)。建设新农村,塑造新风貌,打造新农,全面建设小康文明村镇。

五、根据综合治理要求,对流动人口以“现居住的管理为主”,坚持实行“三同”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流动将成为愈来愈多、愈来愈频繁的社会发展趋势。流动人口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生力量,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同时,流动人口的超生超怀现象也给当地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如果不解决流动人口的综合治理问题,势必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环境保护等的发展。因此,解决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问题,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问题。通海县在新农村建设中,不仅重视当地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而且也把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纳入了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截止2007年6月30日,全县共有流动人口14816人。其中流入13191人,已婚育龄妇女3159人;流出人口1625人,已婚育龄妇女528人。建立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的工作机制,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纳入村(社区)管理服务范围,融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之中,与现居住地户籍人口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采取分片入户、集中调查登记的方式,彻底摸清了每家每户的底数,掌握了城区居民和流动人口计生基础信息,做到了居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协调公安、工商、劳动、城建、物业管理部门等进行综合治理。坚持以人为本综合服务,从解决流动人口最基本的生育、生产、生活需求入手,将过去单纯的行政管理转化为服务型管理,从防范型“管理”转化为体贴型“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提升管理水平。一是指导和帮助已生育的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落实避孕节育措施;二是指导帮助意外怀孕妇女采取补救措施;三是定期查环、查病、查体,提供免费服务;四是为流动人口解决后顾之忧,优先提供流动人口的子女入学、入托,帮助其解决生产、生活、生育等力所能及的实际困难。目前,秀山镇有流动人口总数是3810人,应就学人数是428人,实际就学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28人,就学率达100%;纳古镇有流动人口总数为6392人,应就学人数为1275人,实际就学人数991人,就学率达77.72%。纳古镇对流动人口家庭子女实行免费入学入托。五是在流动人口集中的地方,建立流动人口“打工之家”计划生育协会,加强管理与服务。几年来,通海县《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出具率达90%以上,查验率达90%以上,没有出现流动人口违法多生育。

六、根据管理民主的要求,突出民主建设,全面开展计划生育村民自治

人口计生工作融入新农村建设,首先从管理上做到民主化、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通海县在加强新农村政治民主建设的同时,充分发挥村两委、计生协、党员、“五老”骨干的作用,形成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工作方式和“县指导、乡服务、村落实、民自治”的计划生育工作运行机制,在宣传教育,发动群众参与的基础上认真开展村民自治。一是理顺了三个关系。理顺执行自治章程、村规民约、计生合同与执行法律法规的关系,村(居)民自治与政府依法行政的关系,村(居)民自治与计生协会的关系,实现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与法治民治相统一、与上级的领导指导相统一,形成“两委负总责、村(居)搞自治,协会当骨干、群众做主人”和村(居)两委、计生协会、计生管理员“三位一体”的计生工作新格局。二是接受监督,维护权益。各村在村部设立计生公开栏,定期公布村民的婚育、节育、计生经费开支情况,长期公示再生育的生育政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办证条件和程序、计生“七个不准”规定,让群众知情;设立群众意见箱和举报电话;建立每年1-2次的计生民主评议会议制度,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目前,全县69个村(社区)委员会都全面开展村民自治工作,村民自治开展率达100%,目前已有66个村验收合格,合格率达96.65%。全县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协约书应签订58183份,实际签订55930份,签订率为96.13%。使计划生育工作由治民向民治转变,形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新方式。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资料:

[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

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2006.12.1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法,2002.9 [3] 云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2002.9

[4] 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yx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