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学基础-考研笔记
更新时间:2024-04-04 09:0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信息管理学基础
一、信息的含义
1. 本体论层次:在最为一般的意义上,亦即没有任何约束条件,我们可以将信息定义为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这里的“事物”泛指存在于人类社会、思维活动和自然界中一切可能的对象。“存在方式”指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运动”泛指一切意义上的变化,包括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思维的和社会的运动。“运动状态”则是指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化所展示的特征、态势和规律。在这一层次上定义的信息是最普遍的、最广义的信息,可与物质、能量并驾齐驱,我们称其为本体论层次的信息。
2.认识论层次:在认识论层次上,我们可以将信息定义为: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
主体所感知的是外部世界向主体输入的信息,主体所表述的则是主体向外部世界输出的信息。
3.本体论层次和认识论层次的信息的区别:
在本体论层次上,信息的存在不以主体的存在为前提,即使根本不存在主体,信息也仍然存在。在认识论层次上则不同,没有主体,就不能认识信息,也就没有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
认识论层次的信息概念比本体论层次的信息概念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首先,作为主体的人具有感知能力,能
够感知到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其次,人具有理解能力,能够理解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的特定含义。第三,人具有目的性,能够判断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对其目的而言的效用价值。而且这三个方面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人们只有在感知了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形式,理解了它的含义,明确了它的效用之后,才算真正掌握了这个事物的信息,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我们把同时考虑到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外在形式、内存含义和效用价值的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称为“全信息”,而把仅仅考虑其中形式因素的信息称为“语法信息”,把考虑其中内容(含义)因素的信息称为“语义信息”,把考虑其中效用因素的信息称为“语用信息”。认识论层次的信息乃是同进考虑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的全信息。以申农为代表的信息论所研究的基本上不涉及信息的含义和效用,是纯粹的语法信息。 4.本书所研究的信息的定义:根据本书的目的,我们主要研究社会信息,即为了特定的目的产生、传递、交流并应用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包括一切由人类创造的语言、符号和其他物质载体表达和记录的数据、消息、经验、知识。显然,这类信息是一个庞大的体系,都属于认识论范围内的信息。自然界、生物界及机器系统的信息,只要有人类主体介入,并服从于人类社会的特定目的,都是我们所说的社会信息。
二、数据、信息、知识及相关概念
数据、信息、知识和情报是信息与信息管理领域的起点和基石,同时这些概念和它们所代表的外延之间又存在着极为紧密的天然的联系。
1. 数据:未经整理的、可被判读的数字、文字、符号、图像、声音、样本等。是载荷或记录信息的按照一定规则排列组合的物理符号。它可以是数字、文字、图像,也可以是声音或计算机代码。人们对信息的接收始于对数据的接收,对信息的获取只能通过对数据背景和规则的解读。背景是接收者针对特定的信息准备,即当接收者了解物理符号序列的规律,并知道每个符号或符号组合公认的指向性目标或含义时,便可获取一组数据载荷的信息,亦即数据转化为信息。数据+背景=信息
2. 信息:在特定情况下经过整理的、表达一定意义的数字、文字、符号、图像、声音、信号等。信息是数据载荷的内容,对于同一信息,其数据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3. 知识:在信息这一原材料的基础上形成的见解、认识。是信息接收者通过对信息的提炼和推理而获得的正确结论,是人通过信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方式与运动规律的认识与掌握,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重新组合的、系统化的信息集合。知识的传输一般遵循如下模式:传输者的知识-数据-信息-接收者的知识。信息能够转化为知识的关键在于信息接收者对信息的理解能力。对信息的理解能力取决于接收者的信息与知识准备。信息只有同接收者的个人经验、信息与知识准备结合,也就是同接收者的个人背景整合才能转化为知识。信息+经验=知识。 可以认为,数据是信息的原材料,而信息则是知识的原材料,数据涵盖范围最广,信息次之,知识最小。
第 1 页 共 47 页
4. 数据、信息和知识之间的关系:不能简单理解为相交或不相交,相关或不相关,三者具有独立内涵和典型的外延所指,是转化过程的递进链,是加工组织程度的等级链,是价值量的等级链。
三、信息的特征
1.信息存在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信息是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这种普遍存在的信息还具有绝对性和客观性。绝对性表现在,客观的物质世界先于人类主体而存在,因此信息的存在不依主体而转移。客观性表现在,信息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它的存在可以被人感知、获取、存贮、处理、传递和利用。
2.信息产生的广延性和无限性:宇宙时空中的事物是无限丰富的,因而信息的产生是无限的,分布也是无限的。即使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段中,事物也是无限多样的,信息自然也是无限的。
3.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递性:信息产生于事物的存在和运动,但信息可以独立于其发生源而相对独立,可以由其他物质载体携载在时间或空间中传递。在时间上的传递是信息的存贮,在空间中的传递就是通信。它不仅使人类社会能够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和沟通,而且能够进行知识和信息的积累与传播。
4.信息对物质载体的独立性:信息表征事物的存在和运动,但信息不是事物本身。离开这些物质载体,信息便无法存在。信息对物质载体具有依附性,但载荷信息的物质载体的转换并不改变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信息对物质载体也具有独立性。信息的这一性质使得人们有可能对信息进行各种加工处理和变换。
5.信息对认识主体的相对性:由于人们的观察能力、认识能力、理解能力和目的不同,他们从同一事物中所获得的信息量也各不相同。信息量的获得量是因人而异的。
6.信息对利用者的共享性:由于信息可以脱离其发生源或独立于其物质载体,并且在利用中不被消耗,因而可以在同一时间或不同时间提供给众多的用户利用,这就是信息的共享性。信息的共享性是信息的一种天然属性(本质特性)。它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7.信息的不可变换性和不可组合性:信息一旦产生,就表达某种特定的含义,它不是包含在信息中的各种要素的简单算术和,因而不可能将这些要素以任意的顺序排列和以不同的组合加以归并而不损害信息的含义。同样,构成信息的要素也是不能任意分割的。
8.信息产生和利用的时效性:从信息的利用的角度看,信息仅在特定的时刻才能发挥其效用,信息的时效性并不意味着生产出来的信息越早利用越好,这中间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利用者要善于把握时机,只有时机适宜,信息才能充分发挥效用。
四、信息的分类:
1.按信息的性质: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
2.信息的内容:经济信息、科技信息、政治信息、文化信息、政策法规信息、娱乐信息 3.按信息的流通渠道:正式信息、非正式信息
4.按信息的记录方式:语声信息、图像信息、文字信息、数字信息、计算信息
5.分类目的:为了认识信息的性质和特征,以便描述信息和处理信息。无论从什么样的角度进行划分,不同种类的信息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彼此之间互有交叉重叠。尤其是我们从内容角度对信息的划分更是如此。
五、信息、物质和能量
信息、物质、能量是当代社会的三大支柱性资源,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物质、能量和信息这三个要素始终支配着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只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这三种要素分别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信息、物质、能量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作为基本的资源和要素,它们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它们有着完全相似的生产、流通和分配过程。
信息流与物质能量流一样,在其运动过程中要经历相同的阶段和过程。信息流反映物质能量流的运动,社会借助信息来控制物质能量流的运动,左右它们的运动方向,进行科学分配,实行有效管理。
物质、能量与反映它们存在和运动的信息是一一对应的,有多少种物质和能量及其在各不同方向的运动,就有多少种信息与之对应。信息的积累和加工水平都会影响到物质和能源的生产、加工手段和发展水平。
第 2 页 共 47 页
六、社会信息化
1.定义: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定现象,在这种现象出现时,人类对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而对
物质和能源的依赖程度则相对降低。
2.层次: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是一个由内圆到外圆逐步渗透扩散、发展的演变过程。 1)通过自动控制、知识密集而实现的生产工具信息化; 2)通过对生产行业、部门以至整个国民经济的自动化控制而实现的社会生产力系统信息化; 3)通过通信系统、咨询产业以及其它设施而实现的社会生活信息化 3.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社会信息化的出现给人类带来了新的资源、新的财富和新的社会生产力,也带来了国
际社会新的竞争方式、竞争手段和竞争内容。1992年,克林顿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日本则提出了“曼陀罗”计划与其抗衡。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为了使其经济尽快进入发达经济之列,把加速信息化进程作为超常规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4.社会信息化的发展阶段:
1)建立并普及信息工业阶段;2)建立与发展先进的通信系统阶段;3)企业信息化阶段;4)社会生活的全面信息化。目前,发达国家正处于社会信息化的第三阶段,并正向第四阶段过渡。
七、经济信息化
是社会信息化的基本表现形式之一。其主要特征是,信息要素广泛地渗透到人类社会各种经济活动之中,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不是有赖于物质材料的增加和新能源的开发,而是赖于信息力量的推动。经济信息化为社会信息化奠定了必要的基础,没有经济信息化,社会信息化几乎无从谈起。我国于1993年,确定“三金”工程是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工程。“金桥”——对建设国家公用信息通信网工程进行了部署。“金卡”——也称电子货币工程,是金融电子化和商业流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金关”——是我国实现对外贸易无纸化的信息网工程。
八、信息管理
1.定义:信息管理的实质是人类综合采用技术的、经济的、政策的、法律的、人文的方法和手段对信息流(包括非正规渠道(是信息由信息生产者直接流向信息利用者)和正规渠道中的信息流(是信息在信息系统的控制下流向信息利用者))进行控制,以提高信息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效用价值为目的的一种活动。 2.信息管理是一个非常综合性的领域,其理论方法涉及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心理学、伦理学等众多的学科。围绕信息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已经形成了许多独立的学科领域,如信息组织、信息检索、信息系统、信息用户、信息经济、信息市场、信息法学等等,它们从不同的侧面研究和解决社会信息流的控制问题,形成了各具特色、相互补充的学科群。
3.对信息管理的研究,主要是从技术角度(主要研究用手工方式和计算机方式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处理,使之有序化存贮,便于快速检索并传递给特定的利用者)、从经济角度(主要研究以信息的生产、流通和利用为基础的信息市场)、从行政和法律角度(立足于政府职能,运用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对信息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从人文角度(立足于研究信息流控制中的道德、伦理、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建设)来研究。
4.信息管理的目标:信息管理的目标的确定需要从各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并且最终受到各国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分为总目标和分目标。
1)总目标:保证社会信息流在不同渠道中有序流动,信息的开发和利用在有领导、有组织的统一规划和管理下,协调一致、有条不紊地进行,使各类信息以更高的效率、效能,更低的成本在国家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中充分发挥作用。
2)分目标:信息的生产与开发分目标;信息利用分目标;信息管理机制分目标;
九、信息管理的历史沿革:
1. 传统管理阶段:这一阶段以信息源管理为核心,以图书馆产生和长期存在为象征,同时也包含档案管理和其他文献资料管理。 第 3 页 共 47 页
早期的图书和档案的社会机构是“同源”的。随着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文献记录的类型大量增加,图书馆作为最初的文献收藏机构,逐渐与档案馆分流,成为知识和文献收集、整理和提供利用的社会信息交流中心机构,即形成了独立意义的图书馆。[标志:图书馆的存在和管理] 图书馆对文献的收藏以文献的利用为目的。强调为“用”而“藏”。但要有效地解决“用”和“藏”之间的相当困难的,图书馆并不知此时此地之“藏”何时何地才能被“用”。
同时,在这一阶段,在科技领域出现了一类新兴的专职信息服务机构——科技信息机构。这类机构的任务就是对科技信息进行搜集、加工、存贮、检索和提供利用。由于科技信息主要以文献为载体,所以这类信息机构所从事的实质上仍然是文献管理工作,只不过偏重于图书之外的文献。这类机构主要进行二次文献加工,旨在克服传统图书馆提供文献信息利用方面的滞后现象以及过分重“藏”的缺点,在文献加工方面,既重视文献的外部特征,更重视内容特征,提供服务的方式主要是文献信息的多向主动传递。
从本质上看,科技信息机构与图书馆之间并无特殊差别。它们都是或主要是社会公益性事业机构,在国家财政拨款和公民税收支持下,从事以文献为载体的信息的搜集、加工、存贮、检索和提供,着眼于“文献信息源”的管理。
2. 技术管理阶段:这一阶段以信息流的控制为核心,以计算机为工具,以自动化信息处理和信息系统建造为主要工作内容。 计算机具有科学计算功能和信息(数据)处理功能。计算机发明研制不到10年就被应用于图书馆的文献信息加工和管理,目的是要提高文献信息加工处理和查找效率,实现对文献信息流的控制。技术管理阶段着眼于用计算机技术处理信息并对信息流进行控制,技术因素占主导地位,技术专家唱主角。
人们希望在高度发展的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克服由“信息爆炸”带来的利用方面的困难,以实现对信息的有效管理和开发利用。当信息技术无能为力,达不到预定的目标时,他们误以为是技术还不够先进,于是拼命追求最先进技术的应用,完全忽略了信息管理中其他因素的作用。
3.资源管理阶段(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取代过去单纯以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进行信息管理,主张对信息资源要运用技术、经济、人文的手段,进行统筹规划全面管理,即管理特征是自上而下的集中式的可控的个性化的实时的管理。 1) 特征:资源管理阶段不能把信息资源整合的问题简单看做一个专业或技术性层面的问题,而是一个综合治理的问题,应当在政府统一规划和统筹规划协调下组织实施。
2) 资源管理阶段信息资源管理着眼于对人类信息过程的综合性、全方位的控制和协调,这一新概念的提出基于两个原因(背景):A.技术管理阶段纯粹的技术手段不能实现对信息的有效控制和利用,因而提出信息资源管理这一新兴的管理模式;B.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使得信息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的背景下,迫切需要从经济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对这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管理。
3) 信息资源管理的局限性:
A. 仅关注显在知识尤其是记录性信息的管理而忽略了对另一类十分重要的知识——隐性知识的管理,从而大大限制了其管理范围和信息管理效能的发挥
B. 仅仅关注人类智力劳动的最终成果——记录型信息,对获得这一成果的学习与创新过程却视而不见,因而无法将信息的吸收与创造(生产)过程纳入管理范畴,不能实现全方位的信息管理。
C. 仅仅关注将信息提供给利用者,而对利用者其需求信息的根本原因重视不够,致使它难以将信息升华为知识,从而限制了信息效用价值的实现。
D. 仅仅关注信息在组织内部的免费流动,未能将信息看做一种资产,以资产管理的方式来管理和运作信息,从而忽视了信息的增值问题,影响了组织对信息的评价。 4)高速信息网的危害:
A.信息量急剧增长,网络无序扩大,网上信息陷入严重混乱,使人们难以通过网络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B.信息污染。由于没有质量控制标准,致使一些质量低劣、粗制滥造的网络联入,使得互联网通信混乱,加之淫秽信息泛滥和病毒感染,网上信息污染严重。
C.信息侵权和安全问题。由于高速信息网存在着巨大开放性,进出方便,存取自由,任何个人或团体均可以把自己的计算机和局域网联入,使得网络信息安全系数大大降低,信息产权保护变得十分。 D.根据需求和效率配置网上信息资源的难度更大。
第 4 页 共 47 页
4. 知识管理阶段(Knowledge Management):在组织中构建一个人文与技术兼备的知识系统,让组织中的信息与知识通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等过程,达到知识不断创新的最终目的,并回馈到知识系统内;个人与组织的知识得以永不间断的积累,从系统的角度进行思考,这将成为系统的智慧资本,有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因应市场的变迁。
知识管理是一种重视与人打交道的信息管理活动,其实质是将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的信息与人们利用这些信息的规则联系起来。知识管理重视学习、知识资产、竞争优势和创新,知识管理意味着独创性、创新能力、灵活性、适应性,重视智力的作用,并试图增强组织在这些方面的能力。知识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改善组织或机构获取、共享和利用知识的能力。 知识管理简单地说就是对企业的知识资源进行管理的过程,如果对知识进行搜集和整理,如何使每一个员工都最大限度的贡献出其积累的知识,是企业实现知识的共享,就是企业进行信息,进行知识管理的主要目标,知识管理要求企业实现知识的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应变和创新能力,是企业能够对外部要求做出快速反应,并利用所掌握的知识资源预测外部市场的发展方向及其变化。
十、信息交流
1.信息交流的分类
信息交流 非生物-非生物的信息交流 自然信息交流 生物-生物的信息交流 人-非生物的信息交流 人-自然的信息交流 人-生物的信息交流
人-人的信息交流
其中,自然信息交流完全因循自然规律和法则,与人类的主观意识不相关联。是纯自然的信息交流,亦即本体位论层次的信息交流。人与自然的信息交流是一种半自然,半社会的信息交流,是一种半意识化的信息交流。
这种交流方式除了遵循自然的规则外,也随人的认识而发生改变。科技研究是自然物信息到人类主观意识的一种流动,是一种改造世界的过程。人与人的社会信息交流过程,是人的主观意识的相互作用。这种交流方式是最复杂、最高级的信息交流形式,它依赖于交流者双方的意识及双方的行为,而交流行为即既受心理因素的影
响,又因循一定的社会规则,同时与社会的其他方面相联系,构成整个社会运行的一个大系统。
2.信息交流的含义:是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上的认知主体(人或由人组成的机构、组织)之间相互交换信息的过程。
3.信息交流分为共时信息交流和历时信息交流。共时信息交流或横向信息交流的主要功能是克服交流的空间障碍,达到及时的信息共享;而历时信息交流或纵向信息交流的主要功能在于消除交流的时间障碍,填补过去和现在的鸿沟,将古代与现代联系起来,为继承和发展提供条件。共时交流和历时交流的划分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例如口头语)当代信息技术不仅迅速地消除了信息交流的空间障碍,而且也在有效地克服其时间障碍,
使得共时交流与历时交流更是难分彼此。
4.信息交流的特征:无论是哪种形式的信息交流过程,必须有一个信息传递者,他是信息的初始来源,实际上是信息生产者;一个信息接收者,他实际上是信息的最终利用者;无论在哪种条件下,交流的对象都是认知主体所拥有的信息。信息交流过程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对于间接交流,至少应该有一个“人参与”的环节,我们将这种信息传递称为信息链。信息链的节点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由人生成、传递的文献或其他形式,还可以是几种形式的混合。信息交流实质上是一种单向传递。当我们分析交流过程时会发现,信息的流动永远是从生产者流向接收者,是一种时间不可逆过程。信息交流既然规定交流双方都是具有认知能力的人,那么,信息的来源必须是他人头脑所提供的信息,而不是直接从自然或社会观察而获得信息。如果将本体论层次
第 5 页 共 47 页
的信息称为客观信息,那么信息交流的信息就全部都是从客观信息转换生成而来,生成转换器就是大脑,它是信息生产者认识的结果,属认识论层次的信息,我们称其为主观信息,它是一种间接信息。另外,信息交流还必须是交流双方的目的行为,即信息传递者和接收者都是故意要传递和接收信息。
5.信息交流的行为:
信息交流过程涉及的都是人的主观信息,对于信息发送者S和接受者R而言,都有一个主观信息客观化、客观信息主观化的过程。对S而言,首先是认知过程,这是信息获取和生成的前提,任何人都是通过客观信息来认识世界的,其主观信息是客观信息的映射或反映。其次,任何人都存在着信息输出过程,即人脑内部的信息通过人的行为转化成外部信息。
根据人的行为目的性的特点,我们可以将人的行为分为目的行为和非目的行为(潜意识状态下的行为),目的行为又可依其与信息交流的相关性分为信息行为和非信息行为。信息行为包括言语、书写、身势等,非信息行为包括如体力劳动、机器操作等。
信息交流的交流依赖于交流双方的信息行为。一方面,S必须是为传递信息而传递信息,是一种目的行为。另一方面,R也必须是为获取信息而产生的信息行为。而对R而言,其行为同样也包括目的行为和非目的行为两种。目的行为也可分为信息行为(听、读、尝、嗅)和非信息行为(体力劳动、机器操作)
6.信息交流的条件和要素
1)信息发送者:也称信息传递者或信息生产者。它是信息的初始来源,是信息传递链上的初始环节。 2)信息接收者:或称受信者。它是信息的最后接受者或利用者。
3)交流通道:即信息达到受信者所经过的渠道。对于S和R而言,他们发送和接受信息的基本通道仍是交流双方的感官系统。
4)符号体系:它是信息传递交流时依附的载体。同时还包括这些符号体系内部各符号元素之间互相联系与组织的方式及规则。
5)知识信息库:它是人脑知识信息的总称,包括人所创造的各种知识或信息,是信息交流的最根本来源和最终极的归宿。
6)支持条件:它是信息交流得以实现的保障。包括:自然条件、技术条件、社会条件
十一、社会信息流
信息需求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信息交流是人类有目的的行为,因此信息一旦生产出来,便要流向特定的利用者或接收者,在信息生产者和利用者之间形成源源不断的“流”,即信息流。根据S和R的时空位置,信息的流动会有不同的过程和方式。但不论其过程多么复杂,在S和R之间总有一条信息的纽带联系着。我们把这种信息纽带称为信息链或社会信息流。
社会信息流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信息现象,是信息从生产者,经过或不经过其他社会环节,最终转移到利用者的流动过程。
社会信息流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十二、信息交流和传播中的栈
在社会信息流中,除了S和R之上,在S和R之间还有数量不等的中介环节的介入,这些中介环节构成了信息交流和传播必不可少的条件。从信息链来着,这些环节好比是信息链上的结点。由于这些节点可以进行信息的存贮、转换、处理、传递,如同商品流通中的货栈一样,我们就将这些节点称为“信息栈”。信息栈是信息从S向R流动过程中所经过的环节,它必须是人或人工系统,其功能是接收、处理、存贮和传递信息。 信息的传播除了S和R的直接交流外,其余均需要信息栈的参与,对于这种有信息栈参与的社会信息传播过程,我们可以称之为“栈交流”,而S与R的直接交流则可称为“零栈交流”。
信息栈可分为时间栈和空间栈。时间栈主要实现信息的时间传递,它们有: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文献中心等。空间栈主要实现信息的远距离传递,它们有:新闻、报纸、互联网、邮政系统、广播电视等。 不论是时间栈还是空间栈,它们都具有两方面的职能:从S或前栈获取信息,并加以处理、转换、存贮、积累和选择;对R或后栈传递信息。
一般来说,信息栈是信息交流的中介,但对某些信息栈而言,它们一方面传递信息,一方面又使用这些信息,
第 6 页 共 47 页
它们不同于邮局及其信使对信中的信息一无所知,而是一边吸收利用,一边进行传播。
信息栈理论的特点之一是将常义上的用户所认为的信息源追溯到信息生产者,有利于于我们了解信息系统和信息机构的功能 ;特点之二是有助于我们突破不同学科的界限,在一般意义上理解信息交流传播的基本机制,为信息管理提供理论方法支持。
十三、信息交流传递中的代理
1.定义:信息交流中的社会代理(中介)是指信息交流双方(S和R)在信息交流过程中由于无法直接将信息
传递给另一方,于是将信息交流行为转移到社会中的信息栈,由信息栈代理来传递交流信息,从而完成信息交流。信息栈被称为代理者,栈交流被称为社会代理交流。
2. 直接交流和社会代理交流的区别:
1)直接交流是S-R的直接联系,它的媒介系统是纯自然的和客观的,没有社会因素的介入。而社会代理交流则是借助于社会系统的介入才完成的交流。直接交流生动、直接、反馈迅速、时间间隔短,而社会代理交流则没有这些特征。
2)直接交流中,源信息或需求信息是直接沟通的,是S或R的直接联系,其信息内容不会受到社会系统的干预和控制。而社会代理交流的源信息和需求信息均需由A代理,由于表述与转换因而常常发生变化。另一方面,许多专职的社会代理信息机构(如出版社、编辑部等)对信息的传播具有监督和评价功能,比较严谨,直接交流则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3)S-R直接交流时,都是共时交流,而社会代理交流中,既有共时交流,也有历时交流,历时交流又有回溯式和未来式两种,其信息传递的时间范围及空间范围都比较大,且能有效地对S/R进行匹配,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
4)直接交流是S-R关系,社会代理是S-A-R关系,但是S-A-R关系可以转换成为S-R关系,因为A是代理者。对R而言,它代理S,而对S而言,它代理R.是一种直接联系。
5)当A出现多级代理时,根据其传递性特点,可以将与其直接联系的一次代理视为全部代理。
十四、信息传递模式
1. 多向主动传递:这种方式是S或A针对整个社会的需要将自己生产或收集到的信息主动传递给事先未确
定的接收者R。它已成为专业信息服务的基本形式。专业信息服务机构A通过对大量一次信息的加工整理,以浓缩后的二次信息向R提供,大大提高了信息交流的效率。
2. 单向主动传递:这种方式是S或A将信息传递给事先确定的接收者R,这是专业信息服务中的高级阶段,所传递的信息具有针对性和及时性,能充分发挥其效用。
3. 多向被动传递:这种方式事先也没有确定的接收者,是A面向整个社会开展的信息服务,如图书馆、信息中心的书刊资料阅览和借阅服务。网络信息服务实质上是网站通过对大量信息进行选择、评价、整理之后存贮于相应的网站主页或栏目中,给用户提供导航、搜索等服务。
4. 单向被动传递:由S或A开展的信息咨询服务。S或A往往不了解R是谁,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信息,而
是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经验和信息资源接受R的咨询。信息咨询服务的深入和发展,实质上就是信息分析研究与预测。
5. 关系:上述四种信息传递模式是相互补充、互不取代、协调一致的关系。多向传递的目的是为进行单向传
递,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信息交流的最后目的;单向传递的基础是多向传递,有了多向传递,才能使单向传递成为有源之流。
多向主动传递是专业信息服务开展的各种信息传递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信息传递,它构成信息服务和信息管理工作诸环节的核心,以它为中心环节,形成信息管理的工作流程。要进行多向主动传递,必然要同时完成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和检索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以此为基础,其它几种类型的信息传递才得以进行。对于用户来说,有了信息机构的多向主动传递,才具有了解和获得各类信息的基础。
多向传递一般较单向传递容易,因为单向传递具有特定的目标。与被动传递比较,主动传递较为容易,因为有较为充裕的时间进行准备。
有向传递是信息服务的理想目标,只有定向,才能将信息传递给特定的利用者,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的效
第 7 页 共 47 页
用。其中有向主动传递是信息服务的高级形式,但不易做到。有向传递中最大量的是有向被动传递。
十五、信息交流中的交换过程
信息交换过程是指信息自S流向R, 而R则以相应行为对S予以回报的过程。这种信息S-R式的,也可以是S-A-R式的,而回报方式可以是经济式的,也可以是社会式的,还可以是信息或物质式的。在信息传递交流与回报交换中,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分开完成。信息传递与回报反馈可以相互独立,但一般应该对应发生。
十六、信息传递的基本规律
1.信息守恒原理
1)信息守恒描述的是信息传递过程中信息量变化的规律。从信息生产者的角度来看,信息一旦产生,它将永远地存在并且其信息量与产生时相等。从信息接收者的角度来看,当我们把信息输入到大脑中之时,除了感官的限制或因为其他原因而对外来信息有所选择之外 ,大脑要么就是接收了信息,要么就是没有接收到信息。从接收者R的角度来说就是“全”或“无”的过程。因此,对于大脑接收到的信息,也是一种守恒。信息在交流传播中可以被共享的,而人们只需要自己不拥有的信息或者新信息。
2)我们可以将信息守恒表示为:社会信息在其生产和接收进是一种0和1的作用过程。信息一经生成,只能被掩蔽,但不会被消灭。信息被接收后只能被遗忘,但不会消失。
3)从社会信息流来看,S信息守恒意味着任何信息生产者,只要信息自他的大脑中输到外部世界,这些信息就是永恒存在的。R信息守恒是信息接受者在接收信息时所特有的0或1的特征。信息要么被接收,要么被选择过滤。它在长时记忆中可能变成最活跃的成分而被R经常使用,也可能成为最无用的信息被掩蔽或遗忘。 4)信息守恒还保证信息输出与信息输入的信息守恒,即保证信息栈传递信息守恒。也就是说,存在着传递守恒。对于社会信息流而言,传递守恒应当是其追求的目标。信息栈应当尽可能地保证信息的保真传递,在对信息进行种种加工、处理过程中,不能篡改或损害信息的内容。信息传递的保真性要求促成了信息传递的守恒,即T守恒。
5)S守恒、R守恒、T守恒是社会信息流中一种普遍原则,在实际的信息传递交流中,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和制约,我们可能并不一定能感觉或做到信息守恒。因此,信息守恒也只是一种相对的,有条件的守恒。
2.信息扩散原理
信息扩散原理是描述社会信息流传递过程中,信息发送者S传播信息的规律性的,它包括信息扩散的多向对称性和信息传递的密度递减法则。
1)信息扩散的多向对称性:是指信息在传递或扩散过程中,如果信息源S所处的外围介质(包括自然介质、社会介质)是同质均匀分布的话,则S的信息传递就成一种各向对称结构。即,在距离S同等距离的空间点上,R所接收到的信息是同样的。 社会信息流在一个均匀的社会介质系统中,信息的传播也是多向对称的。 A.多向对称有几种形式:传递速度对称、传递内容对称、传递空间或距离对称、传递的信息强度对称。 B.多向对称性法则的条件是:信息是在同质介质中传递。如果介质改变,则传播路线、速度、内容、强度都会发生改变。因此,以社会信息流来说,某一信息的传播往往局限于某个民族、国家、团体或是某些区域。当然,在社会介质中,我们严格要求介质的均匀分布是不可能的,因而社会信息的严格对称也是不可能的,它只能是一种大致对称性。
C.多向对称性的引申原则:信息传递的拓扑原则(是指信息从S传递到R时,如果是均匀介质环境,则S-R是最直接、最快速的传递。但若是非均匀介质条件下,S-R信息流就要出现拓扑变换,即在传递过程中会出现种种信息栈来传递信息);多路传递法则(它是指在S至R的信息传递过程中,除了S与R的直接沟通之外,还可以通过其他的通道,经过或不经过信息栈而将信息传递给接受者R。多路传递法则表明,因为有可分享性的保证,即信息在均匀传递介质中是各向同性传递的,以及拓扑性的保证,即信息在非均匀介质中往往表现出不同的传递结构,因而在信息交流传递过程中,不论是匀质传递还是非匀质传递介质,信息均可通过原则上是无限种渠道而传递至接受者R。中间所经过的信息栈可以是零至理论上的无限个) 2)信息传递的密度递减法则:
信息传递是在一定信息时空中完成的。对于T守恒,由于传递过程中种种因素的介入,这种理想状况是很难保
第 8 页 共 47 页
证的。信息递减律表明:任何信息流过程中,信息都要发生衰减。信息流过程越长,信息减少越严重。除了物理空间的信息密度递减外,在精神空间中亦是如此。在知识信息传播时,学科内是最易传播的,其次是相邻学
科,学科的内在联系越少,距离越远,被传播的机会就越少。在时间轴上,知识也存在一种积淀过程,时间越长,那些被认为不重要的知识就越容易被剔除。被积淀下来的就是核心的,最重要的资料。“文献老化现象”和“时间压缩现象”就是信息传递密度递减律的一个极好实例。
十七、信息交流的实现机制
信息交流过程的核心是信息传递,但任何信息的传递都伴随着载体和符号的运动。载体具有变换与位移两种状态,变换是指信息从一种载体传递到另一种载体并引起记忆转换的过程,载体位移是指同一载体的空间运动或沿空间上的展延程度。在载体变换过程中,符号要发生转换,即信息要从一种载体中的符号形式转换成另一载体中的符号形式。在载体位移过程中,符号表现为保持状态。信息交流过程的时间和空间实际上表现为载体变换、载体位移、符号转换和符号保持四个方面。 人类信息系统传递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和演进过程。口语时期,人们的信息交流是即时的、小空间的;文字时期,人们的信息交流是长时间、大空间的; 到现代,信息技术又实现了超时间、超空间的信息交流,同时也继承了口语与文字时代的特点。如果说,口语促成了人类原始群落的形成,而纸和笔的结合促成了城邦和国家的产生,那么,现代信息技术则促成了全球村的形成,全球性信息资源共享,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庞大的信息圈
十八、信息变异的障碍
1.信息失真:信息失真的衡量标准是S的表出信息,它是描述信息栈及R在收到S所传递的信息内容时,接
受到的信息与S表出信息的相似性的度量。包括以下三种形式:
A.物理失真:是指信息传递所依赖的物质系统(包括载体及符号)在传递信息时发生失真。
B.语义改变:指信息传递过程中,或多或少地都要经过几次语义转换。即使是面谈,也离不开语义转换。而转换就必定会发生信息的损失。
C.语用衰减:所谓语用是指信息对于接收者R的价值。对于R而言,只有其需求的信息才值得传递。随着R的信息需求实现,其客观价值也没有改变,但对R的语用价值却因为他已接受了其他信息而减低。此外,信息价值受时间的制约,具有时间有效范围。另外,同类信息的重复提供其价值会迅速减低。
2. 信息失真的原因:
A. 技术或通道障碍导致信息失真。
B. 信息栈过多导致失真。 C. 社会因素导致信息失真。信息交流从一产生就是被人类控制的主要领域,其传播的可靠性受社会条件的影响,根据当时统治阶级的需要,信息交流会受到加强或限制。
D. 自然因素导致信息失真:信息交流过程是一种复合过程,是自然、社会性过程的兼容。
3. 信息附加:与信息失真不同,附加信息是以R所接受的信息为标准的。任何信息交流过程都会有附加信息的生成与传递。这些追加信息有时是有用的,有时是无用的,甚至是有害的。
4. 造成信息附加的原因:
A.自然因素:信息交流即依赖于人的参与,也依赖于物质技术和条件。自然因素是指信息交流过程中由于物质间的相互作用而导致附加信息产生的因素。
B.技术因素:技术因素是半社会、半自然的影响因素,在交流中,它也可以造成信息附加。
C.社会因素:这是影响信息交流的最复杂多变的因素。如信息栈的影响,社会支持条件等,都会造成信息附加。 信息失真过程,主要是对S所发出的信息而言的,信息附加过程则是相对于R所应接收的S所发出信息而言的。
十九、信息无序的障碍
由于人类信息生产和利用目的的多样性和综合性,使得人类信息交流系统自产生以来就不断处在熵增过程中,趋向无序状态。其具体表现是:信息数量大,增长快,分散程度越来越大;内容交叉重复,载体及传播渠道多样化;新陈代谢加速,信息质量下降。尽管人类采用的技术越来越先进,能有效克服信息传播的空间障碍和时间障碍,但对于信息无序所导致的障碍,目前还是显得力不从心。
第 9 页 共 47 页
二十、信息传递的保真与冗余
1.信息保真:信息保真是人类信息交流的基本要求。所谓保真也就是守恒。
尽管信息交流受信息失真的影响而无法使S的信息全部准确传递到R,但S与R之间的信息分享应有一个基本标准。信息保真就是力求使信息交流能够达到或超过这一标准。因此,人类发明和采用一系列的技术方法和信息手段,从国家政策、社会条件等方面来改善信息环境,使社会信息交流渠道更畅通,信息传递更准确。 信息保真和信息失真是相对抗的,它既要避免信息失真,也要避免信息附加。信息失真和信息附加是一种自然过程,而信息保真却是人类主观努力的结果,是人类信息交流所追求的目标。
2.信息冗余:信息冗余是指在信息交流过程中,为了使信息准确地自S传递到R而使用的各种冗余方法来加强信息传递的准确性效果。
冗余原理的另一形式是多路传递。为了使信息更有道地传递到收信者R,我们可以采取多条路径。这种多渠道传
递消息的方法,也是冗余原理的一种应用。文献中心或信息系统对每份信息提供多途径检索正是冗余原理的最好应用。
与冗余原理相对抗,还有一种反冗余原理在起作用。这主要是为了控制某些特殊消息或信息的流传造成社会动荡或引起不良后果,从而严密封锁消息,只准少数人了解情况,而尽量避免消息外传。
二十一、信息产生与分布中的马太效应
1.马太效应的表现和作用形式
在社会信息流的产生、传递和利用过程中,我们发现信息及相关因素常常表现出明显的核心趋势和集中取向。这就是信息产生和分布中的马太效应。马太效应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因而被广泛地引申和应用。它真实的概括了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惯性,描述了优势和劣势的积累过程:一经存在有优势,这种优势局面就会不断加强,反之若处于劣势,则这种不利条件也会继续加剧。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信息分布的“富集”和“贫集”现象呢?这实际上是人类社会特有的选择机制支配的结果。在选择作用下,当一系列同类对象被选择时,有的经常被选择,有的不经常被选择,这种频度不均匀的选择结果,实际上表征着对象之间个体特性方面的差异,其本身又可以反过来作为再次选择的依据。 由马太效应引起的信息富集分布表现为核心趋势和集中取向。核心趋势如高产作者群体的形成等都是信息生产主体(行为者)的主动期望与采取实际步骤的结果。一般都是信息生产者努力造成的核心趋势,行为者的实践是主导因素。而集中取向则是社会选择和影响的结果。虽然与信息生产主体不能说无关,但大多数情况下,都不是信息生产者主动造成的,信息生产者基本上处于被动状态。核心趋势和集中取向的效果是一致的,仅仅是累积的程度不一样。前者可能是相乘的累积,后者是相加的累积;前者是主动的选择,后者是被动的接受;前者为自增生过程,后者倾向大变量分布过程。
2.马太效应的影响 1)马太效应的积极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突出重点,摒弃平均,为信息源的选择、获取、评价和利用提供依据,为降低信息管理成本,提高信息利用效益提供指导和方法。在理论上,马太效应描述的优劣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信息集中和分散的特征、趋势和规律,发现信息管理学的基础性定律。
2)马太效应的负面影响: A.马太效应描述信息对象的优势和劣势过度积累,容易使信息工作者按简单的优劣进行信息的选择、评价、传播和利用,走入极端,使信息工作者因循守旧、不思进取、不求变革创新,按经验和简单的规则从事复杂多变的信息管理工作
B.马太效应所形成的信息分布富集有时仅仅是表面的、外在的。有的优势积累过程带有突发性和受统计学因素的影响,使得信息价值失真。
C.核心信息源是马太效应优势积累的结果,由于其所含相关信息密度大,一直是信息服务机构选择和管理的重点对象。但如果过分注重核心信息源,就会忽略分布在其他信息源中有价值的信息。而且核心信息源如果不加以控制,任其在某一方面的优势过度积累,高度专门化,其所含的信息就会越来越单一,这对部分用户有利,但会失去更多的用户。
D.信息生产者的成长和数量无疑对信息的产生和分布具有较大影响,马太效应青睐名人、拒绝新人的习惯势力第 10 页 共 47 页
不利于新人的成长,限制了新思想、新知识和新信息的产生及传播。 3)因此,马太效应的积累要适度,不能任其发展,为保证信息的产生和分布比较科学合理,适当的干预是必需的。 3.马太效应的数学模拟 马太效应描述的实质上是成功和失败机会的累积过程及效果,这一过程及效果可以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和模拟。 1)普利亚分布:亦称单缸模型,在单缸模型中,红球和黑球的每一次出现,都将进一步增加这种出现的频率,成功的结果增大了进一步成功的机会,同样,失败也增加了再次失败的机会。
2)塔格分布:又称多缸模型,是对单缸模型的补充和修正。它能很好地模拟核心信息源的形成过程。 3)威布尔分布
二十二、信息生产者的分布规律
1.洛特卡定律:在论文数X和作者数Yx之间,存在着下列一种关系:XYx = C
此式中,Yx是发表了论文X篇的作者数,n和c是对应于这一典型数据集合而估计出来的两个常数,n的数值在2上下波动。指数n近似为2。则上式可改为:Yx = C / X所有生产一篇论文的著者的比例刚刚超过60%, 生产n篇论文的作者数量大约是生产1篇论文作者数量的1 / n2 。洛特卡定律是对两组数据统计的推广,是对信息生产的一般理论估计,而不是一个精确的统计分布,因而有其局限性。
2.普赖斯定律:即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全部论文的半数系由该领域中全部作者的平方根的那些人撰写的。“那些人”无疑是核心或高产作者。 不能将普赖斯定律绝对化,它仅是在洛特卡定律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假说构思,洛特卡定律n≠2的情形同样影响着普赖斯定律。普赖斯定律对我们的价值在于,它简洁地描述了信息按生产者能力的分布。
2
n
二十三、信息离散分布规律
信息的离散分布是信息的重要属性,它表现为信息的内容单元以不同方式从不同角度分布于各种载体中,信息的离散分布具有复杂的机理,本质上是由信息的生产和利用决定的。信息的离散分布是人类所有信息活动的基础,也是对信息进行有效管理的基础。
1. 布拉德福定律:
某一学科领域中的相关论文在期刊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而且具有明显的集中与分散规律。
“如果将科学期刊按其刊载某个学科主题的论文数量,以递减顺序排列起来,就可以在所有这些期刊中区分出载文率最高的‘核心’部分和包含着与核心部分同等数量论文的随后几区,这时核心区和后继各区中所含的期刊数成1:a:a2的关系”这就是布拉德福定律的区域表述形式。
布拉德福定律有两个基本要点:一是频次等级排序,形成主体来源(期刊)的有序目录;二是确定相关论文在主体来源中的分布规律。
文献分散的原因是,在某一新的学科中,写第一批论文时,人们首先把它寄给最合适的杂志发表。这些杂志伴随着该学科的发展,刊载越来越多的这类文章。于是许多著者都希望把他们的文章发表在本专业的,以前发表了大量高质量论文的这类杂志上。投稿数量大大增加,使杂志选择性增大,因而对文章的质量要求提高,杂志的威信也日益提高,这就产生了一些带核心性质的杂志,这种现象就是文献分布中的“堆加”效应。同时,有关这一学科的文章也在其他杂志上发表,这就产生了集中与分散的现象。
布拉德福定律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公式繁多、立论各异、至今尚无统一的结论,理论与实际脱节等。这都说明该定律还不够成熟,经验色彩较浓。另外,布拉德福定律主要揭示的是宏观层次的信息(文献)离散分布,而对于微观层次的信息(内容单元)分布的研究则基本上是空白。
2. 齐夫定律:
如果将一篇较长文章(约5000字以上)中每个词按其出现频次递减排列起来(高频词在前,低频词在后),并用自然数给这些词编上等级序号,出现频次最高的为1级,其次为2级??这样一直到D级,如果用f表示词在文章中出现的频次,用r表示词的等级序号,则有:fr = c (齐夫定律) 式中c为常数。
齐夫定律的其他形式:因为齐夫定律是一个纯粹的经验定律,仅仅使用了一般的统计方法,其过于简单的形式
第 11 页 共 47 页
和结论对于出现频次特别高的词和特别低的词都不能完全满足。于是美国学者朱斯提出了双参数等级分布定律;曼德尔布罗则运用信息论原理和概率论方法来研究词频分布,用三参数修正了齐夫定律,使其更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意义。
齐夫定律是对自然语言词汇统计所得到的规律。但对于人工语言及人工语言语词构成的集合同样满足。也完全符合汉语语言词汇的分布。
齐夫定律具有广泛的应用,在信息系统建设、词表管理和控制、自动标引、信息存贮与检索方面都取得了许多应用成果。通过词频分布来提示信息的分布规律是齐夫定律在理论上的重要开拓。
二十四、信息对时间的分布规律
研究信息在时间轴上的动态分布规律可以提示信息的增长与老化,用科学高效的理论模型来刻画信息随时间的推移所表现出来的趋势,把握信息量的变化,对信息实施动态管理。
1. 指数增长率:
1)普赖斯曲线:如果用F(t) 表示时刻t的文献量,则指数定律可表示为:F(t) = ae 其中a是统计的初始时刻(t=0)的文献量;e = 2.718;b表示持续增长率
文献信息的指数增长规律在一定程度上正确反映了文献的实际增长情况。 文献信息(或者信息)指数增长的内在原因是由于社会信息流的传播和影响的结果。在一个健全的社会信息交流系统中,那些业已掌握新思想、新信息的成员,必然主动或被动地影响其他社会成员。人们接受新思想、新信息的概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大。因为这与掌握新思想的累积人数有关。这些掌握新思想和新信息的人数本身就是按指数增加的,他们必然要从事知识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这就必然引致信息量指数增长。
bt
文献信息的指数增长规律是对每一年的文献累积数而言的,并不是相对于每一年新发表的文献数量。每年文献信息的累积数,即该年可以利用的文献总量。
文献信息的增长律仅仅是一个理想模式,它没有考虑到许多复杂的因素对文献增长的限制。实际的统计发现,不同时期、不同级别、不同质量、不同学科领域的文献信息增长趋势是不一样的。
2)生长曲线:F(t) = k / 1 + ae-kbt 式中F(t) 表示时刻t的文献量,k为文献增长的最大值。
普赖斯指出,考虑物质的、经济的、智力的及时间的影响和限制,文献信息的增长更趋近于生物的生长曲线,即最初生长或繁殖很快,随着时间推移,其生长速度越来越慢,以致几乎不增加了。
生长曲线表明,在文献增长的初始阶段,它是符合指数增长规律的,但它不能始终保持指数增长的势头,当文献增至最大值的一半时,增长率开始变小,最后缓慢增长,最后到达极限。如果单独就某一具体学科领域内文献的增长而言,生长曲线极好地描述了它们的增长规律。
在不同的阶段科学文献增长的态势是不同的。学科处于诞生和发展阶段,文献量指数增长,文献的寿命较短。随着研究深入,学科进入相对成熟阶段,文献增长率变小,但文献寿命相对变长。同时,也意味着该知识领域正面临新的突破,将产出更新的分支领域,而内容上更新的文献又将进入一个新的急剧增长时期,然后又进入一个稳定时期。文献的增长往往会出现几个急剧增长时期和几个相对稳定时期,呈现出错综复杂的格局。 对不同的领域,描述其文献增长的生长曲线中各个常数是不相同的。如果能分别对各门具体学科文献增长状况作历史的、全面的统计分析,绘制出相应的生长曲线,则对评价该门学科所处的阶段,预测其未来的发展,估计该学科不同时期的文献寿命,以指导信息搜集和提供,是很有意义的。
生长曲线的局限性:生长曲线意味着某个年代之后,再也没有新的文献产生,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 3)利用指数曲线和生长曲线来研究文献增长、预测未来文献总量必然会有局限,这是因为:
A. 指数增长定律的产生,首先是普赖斯分析研究物理学文献数量的增长时提出的。把对文献某一方面、某一历史阶段的研究成果,推广到文献的全部领域,根据是不充分的。
B. 利用上述二曲线对文献增长所作的预测,依据的是预测学中的趋势外推法。文献作为传播信息这一复杂系统中的子系统,其增长规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只有利用系统论的观点对其作系统分析,才能得到比较符合实际的结果。
2. 逐渐过时律
1)文献信息的老化一般指这样四种情形:文献中所含信息仍然有用,但现在已被包含在更新的其他论著中;文献中信息仍旧有用,但现在正处于一个人们对其兴趣下降的学科;文献中的信息仍旧有用,但为后来的著作
第 12 页 共 47 页
所超越;信息不再有用。
2)所谓文献的半衰期:是指某学科领域现时尚在利用的全部文献中的一半是在多长一段时间内发表的。半衰期大体上与某学科领域的文献中半数失效所经历的时间相同。
3)与半衰期有着密切联系的另一个衡量文献老化的指标是普赖斯指数,即某一学科领域内,对发表年限不超过5年的文献的引用次数与总引用次数之比值。一般来说,普赖斯指数越大,半衰期就越小,文献老化的速度越快。 4)对文献按年代被引证的次数进行分析,可以得到某一门类或某一学科领域的文献老化速度最可靠的指标。但是,必须利用大量的文献摘录、计算书目引证次数,以便最大限度地补偿各种著作随意引证他人文献的特点。文献老化速度的指标仅仅是概略性的,而且不是指个别的文献或某一组文献,指的是某一门类或某一学科领域文献的总和。
5)相应的方程可表示为C(t) = ke-at , 其中C(t) 表示发表了t年的文献的被引次数,k是常数,随着学科不同而异, a为老化率。
6)已发表文献的老化速度,不仅取决于这些文献所属的学科领域,还取决于其他一些因素,特别是文献的种类和性质。已发表的文献的半衰期,还与信息需求的特点有关。 7)文献信息老化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A.文献增长:文献的增长和老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它们从不同的侧面来描述科学的发展,阐明科学知识的修正率。文献的老化,首先是与文献的增长联系在一起的。文献增长得越快,文献的半衰期就越短。如果每篇文献被引用的概率相同,由于文献增加的结果,会使得新文献被引的次数较多,而旧文献被引的机会减少,这样就加速了文献的老化。 B.学科差异:并不是所有学科的文献老化速度都是大体一样的,相反,彼此间差异很大。普赖斯将文献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档案性文献,其半衰期大于5年,另一类则是有现时作用的文献,其半衰期小于5年。 C.学科发展阶段的差异:即使是同一学科,不同的时期或阶段,文献的半衰期也不完全相同。学科处于诞生和发展初期,文献量指数增长,文献的老化符合负指数函数;进入相对成熟时期后,文献增长速度变小,其相应的老化曲线也变得平缓,半衰期加长。半衰期加长,表明学科已进入相对成熟阶段,文献的科学价值达到一定深度,从而使文献利用寿命加长。
D.信息环境和需求:不同信息用户对文献的需求是不同的,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对文献使用的年代也不完全相同。 8)逐渐过时律主要描述的是文献信息尤其是科学文献信息的老化模式,对于其他一些类型的信息则不一定符合。
二十五、信息源
1. 定义:
人们在科研活动、生产经营活动、文化活动和其他一切活动中产生的成果和各种原始记录,以及对这些成果和原始记录加工整理所得的成品(如数据库、文摘索引杂志等)都是借以获得信息的源泉,简称信息源。
2. 分类:
1)记录型信息源:包括由传统介质(纸张、竹、帛等)和各种现代介质(如磁盘、光盘、缩微胶卷、胶片等)记录和存贮的知识信息,如各种书籍、期刊、数据库、网站等等。
A. 记录型信息源的优点是传播信息系统,便于保存,便于积累,便于利用。它是信息存在的基本形式,也是信息管理的主要对象。
B.按不同的物质载体,记录型信息源还可以分成以下几种:
印刷型:由于阅读、利用方便,至今仍广为流传,成为传播信息的主要形式。其缺点是体积大,分量重,收藏要占很大空间,管理较为困难。
缩微型:一般指以感光材料为载体,利用光学技术,使印刷型文献按比例缩小的文献资料。
计算机阅读型:它是将文字和图像转换成二进制数字代码,记录在磁带、磁盘或光盘等载体上。阅读时,再由
计算机将它,转换成文字或图像。它能存贮大量信息,并以极快的速度从中取出所需信息。
网络型:它直接在网上产生、发布、存贮和传播。这类信息虽然也需要计算机帮助才能阅读,但它直接在网上
第 13 页 共 47 页
存取,这是它与计算机阅读的区别之处。
视听资料:是运用录音、录像和摄影技术直接记录声音与图像的文献形式。这类文献不同于一般文字形式的资
料,它能直接记录声音与图像,给人以直观感觉,对于传播信息有独特作用。
C. 按不同内容、性质和加工情况,记录型信息源可以分为:
一次信息:凡是在科研、生产、经营、文化及其他各类活动中生产的原始信息,称为一次信息。
二次信息:是对一次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后产生的一类信息,二次信息的重要作用,不仅在于报道,更重要的是为查找一次信息提供线索。如:书目、题录、简介、文摘等
三次信息:是在一次、二次信息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综合而产生的信息。人们常把这类信息称为信息分析研究的成果。如综述、述评、学科年度总结、文献指南等。
D. 按编辑出版形式的不同特点,可分为图书、期刊、会议资料、专门报告、专利资料、政府出版物、学位论文、新闻报纸等。 2) 实物信息源:由实物携带或存贮的知识信息。
优点:实物信息直观生动,含有丰富的信息,易于理解和吸收。许多技术信息是通过实物来保存和传递的,在技术引进、技术开发和产品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反求工程的基础。
缺点:这类信息源不能直接进入信息系统,要对其进行管理,必须先将它转换成记录型信息。
3) 智力型信息源:这类信息源主要是指人脑存贮的知识信息。又被称为隐性知识。
这类信息由人的活动携带,根据社会需求提供各类咨询服务,帮助用户解决问题。对这类信息源主要通过政策、法规来进行组织、协调和管理。由于这类信息源主要由人脑携带,绝大多数内容难以捕捉,因此管理起来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在实际操作时,可借鉴和吸收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方法。 4) 零次信息源: A. 零次信息是人们通过直接交流获得的信息,是信息客体的内容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的结果,而不像记录型信息和实物型信息那样通过某种物质载体的记录形式发生作用。因此,零次信息具有直接性、及时性、新颖性、随机性、非存贮性等典型特征。 B.零次信息的作用:
第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知识、新概念、新术语、新数据层出不穷,而且常常通过非正式渠道以零次信息的形式传播,获取零次信息可以补充记录信息和正规渠道的不足。
第二,如果组织机构信息系统不健全,信息工作者水平低,不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或者信息渠道不畅,也可以通过捕捉零次信息加以弥补。
第三,在市场环境中,零次信息占有较大比例,它反映市场供求、价格、竞争状态的变化,是市场调查和分析的重要依据。
第四,在现代咨询服务中,零次信息具有特殊的意义,用户的需求通过零次信息反映出来,咨询人员所提供的知识经验正是他们携带的零次信息。
第五,随着网络的兴起与普及,零次信息的传递超越了时空限制,传播量、速度和影响面越来越大。
零次信息的存在形式、传播渠道具有较大的随机性,难以存贮和系统积累,给这类信息的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需要采用特殊的方法搜集、记录、整理和存贮。
二十六、信息评价的一般指标
1. 信息评价的原因:现代社会信息量急剧增大,信息载体多种多样,信息传播渠道十分复杂,信息源在时
间和空间上分布都极为广泛。新知识、新信息不断产生,无计划地搜集信息不仅不能满足用户需求,还会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如何对信息进行评价,掌握和利用适合的信息源,搜集、选择对用户有价值的信息是信息管理活动急需解决的问题。
2.方法:对信息价值的评价是一个复杂的课题,它在很多情况下取决于信息利用者的工作范围、性质、目的和
个人素质。我们可以通过信息的一般特性指标对信息的价值进行判断。
3. 有价值的信息是在特定的问题和状态中被利用并有效发挥其功能的信息,是实现某种目标所需要的知识,是
进行决策和选择所必需的资料。有价值的信息必须具备有及时性、准确性、综合性、获取简易性、经济性等特性。具体来说,需要具备如下条件:
第 14 页 共 47 页
1)能够及时地以适当的方式提供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依据;2)信息符合用户需求的内容;3)信息的可信赖程度高;4)信息具有综合性;5)信息容易获取;6)信息的费用与目标吻合。
我们可以通过信息源、信息准确度、信息费用三方面的评价来判断信息是否有价值。
二十七、信息源的评价与选择
评价信息的价值,要特别注意对信息发生源及其载体的评价。
在利用信息之前,要对信息发生者的意图、信息的可靠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否则就会招致惨重失败。
搜集到各种信息之后,有必要将它们按信息源的类型分开整理。这样不仅能够很好地掌握其分类范畴,而且还可以系统地检验、评价信息的意义和价值。还可以根据利用信息源的目的来划分各类信息源。使信息有序化,对其中使用率较高者进行经常性的信息跟踪和监视。平时就注意认识这些信息源的分类及各类的特点,评价各类信息源的可靠性,为利用信息作好准备。信息管理人员要努力使信息利用者提高认识,使其掌握各类信息源的利用方法和获取途径。
目前,对信息源的评价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信息工作者根据对信息源的一般要求对信息源进行评分评价,称为直接评价法;另一种是调查信息利用者对各种信息源的利用情况,或由信息利用者根据自己的实践需要来评价信息源,称为间接评价法。
1.直接评价法:就是按照前述有价值的信息应当具备的一般条件或标准,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对信息源的价值给予评分评价。特点是简单易行,带有主观色彩。(主要是五项指标:及时性;综合性;经济性;准确性;易获取性)
这种评价方法还是十分粗浅的,不能准确地揭示信息源的真正价值。这是因为:
1)对各指标的评分带有极大的主观性,完全取决于信息工作者个人对信息源的认识和了解。
2)信息源的价值只有实际利用中才得到真正体现,这种评定方法完全不考虑信息源在实际利用中的真正动态,因而不能正确反映信息源的价值。
3)上述五项指标也还是不够完备的。一些重要的特性指标如信息的针对性、简明性、新颖性等未列入,一方面这些指标难以量化评分,另一方面,指标过多也使评价变得复杂。
2.间接评价法:是通过信息用户来评价信息源。以调查表的方式调查用户对信息源的需求和利用情况,然后由信息工作者对调查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布和对比,对信息源的价值做出评定。特点是需要信息用户密切配合,工作量较大,但评价结果较为客观。
利用间接法评价信息源,可以把调查和评价结合起来使用。每个用户的评分虽是主观的,但最后由信息工作者
对大量用户的评分进行统计分析将会得出较为客观的结论。为了确定被调查者对所需评价的信息源认识的重要性次序,可以采用以下四种相对重要性指标进行比较,指标较大者则较重要。 1)评分平均值 2)评分比重:某一信息源所得全体被调查者的评分和,在全体被调查者给所有信息源的评分总和中所占的比重,便是该信息源一评分比重。
3)最高评分频度。全体被调查者给某一信息源的全部评分中评最高分数的人数所占有的比例。
4)平均名次指标:首先将全部信息源分别就各个被调查者的评分排队,列出名次,这样每个信息源就得到与被调查者数量相同的名次数目,然后用被调查者总数去除名次的数值和,便是相应项目的平均名次,数字最低者最好。
利用间接法对信息源进行评定,除按上述要求用户对信息源总体进行评分外,还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对信息源进行评分。不过这样会使得信息人员的统计分析工作量大大增加,但评定结果将更准确。
二十八、信息准确度的比较评价
1.一般从各个方面获得同一信息,并进行比较评价的方法叫做“交叉检验”。由于信息的比较也是相应的信息源的比较,所以经常注意各种信息源的特点及各自携带的信息、可靠性水平等方面的评价数据,是非常有益的。平时还要注意建立起各种信息源的获取渠道。
1)从不同的信息源获得同一性质的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比较;
2)定期地、系统地搜集信息,调查过去同种信息是否出现并和新获取的信息进行比较评价;
第 15 页 共 47 页
3)从多种信息源搜集、分析同种信息和相关信息,与切题的信息进行比较评价。
2.从信息所含的六个要素出发评价信息的准确性(内容、原因、时间、地点、人、方法、途径、状况—5W1H): 1)把信息分成六要素,按要素分成不同的组;
2)分析各组中有无共同点,把具有共同点的信息抽出来; 3)只用被抽出来的、具有共同点的信息要素构成信息形态; 4)把组成信息形态的要素分别同原信息进行比较;
5)根据比较结果,对于被认为最有共同点的原信息作进一步调查检验,分析它与其他信息的相关程度、相关的交接点等。
3.此外,在评价信息时,还应指出信息是零次信息、一次信息、二次信息还是三次信息。
二十九、信息的经济性评价
由于信息分布的广泛性和信息利用的时效性之间的矛盾,信息搜集受到约束和限制。一般都要求迅速、准确、廉价地获得所需信息。但是对于迫切需要的信息,有时也不惜高价获取。重要的是使得所需信息的内容与获得该信息所付的费用保持平衡。利用信息时,信息的经济性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1. 为了经济而有效地搜集信息,可以从下述要点出发来评价信息:
1)所需信息存在率的评价:调查有关的信息源、载体、实物等是否存在,评价获得的难易程度。 2)所需信息适合率的评价:评价获取信息与所需信息的内容吻合程度。
3)所需信息可靠性的评价:由于信息可以传递某一事物或课题的全部内容,也可传递部分内容,根据其所处的位置便可评价信息的可靠性。
2.按照前述方法进行信息评价后,还可以按以下六个标准对信息进行综合评价分出等级,以便于识别。
1)从其他信息源得到了确认;2)通过检索相关信息等措施,大致被认为是确切的信息;3)从过去同种信息的可靠性来看,虽不能说绝对确切,但确切的可能性很大;4)似乎不是错误信息,但很值得怀疑;5)不太真实;6)不能评价其可靠性。
三十、信息获取的效率指标
对于信息的获取和搜集过程,我们可以采用采全率、采准率、及时率、费用率和劳动耗费率等五个指标来衡量和评价其效率。
1. 采全率:用来衡量切题信息搜集的完整程度,指某一信息系统(信息库)所含的全部切题性信息在当时系统内外所有切题信息中所占的比例。
采全率取决于对本系统现有切题信息发展的预测数据、用户信息需求结构、相关信息源的分布和信息流的特征。系统的经济实力、物质条件、信息管理水平都是限制性条件。
这一指标可从搜集过程与社会信息流通的外部渠道相关的角度,也可用信息离散分布规律来评价搜集过程的功能和作用。
2. 采准率:用来衡量信息搜集的针对性,指某一信息系统所含的全部切题信息在当时该系统所有信息中所占的比例。
采准率取决于用户的信息能力和知识水平、信息搜集工作者的业务水平,以及系统所采集到的信息源的质量等。这一指标能够鉴定信息搜集过程的内部状况,即这一过程在何种程度上能够满足各种信息需求,而不依赖提问所花费的检索时间的多少。
3. 及时率:用来衡量信息搜集的速度,即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信息搜集过程的能力。
为了提高及时率,人们不仅设法缩短二次信息的加工时间,而且设法缩短一次信息的时滞。
4. 费用率:用来衡量信息搜集的资金效率,指用于信息库中单位信息的费用的最低能力。它取决于搜集过程
的组织、各环节的技术装备及其他因素。
困难在于单位信息很难确定,不同单位的信息不能任意分解,而且其价格不一样。
5. 劳动耗费率:指信息系统搜集到的单位信息所耗费的最低劳动量,可用搜集过程所有环节的劳动消耗总数来计算。该指标取决于信息搜集过程的难度、条件、效率等方面的因素。一般依照搜集过程每道工序的劳动耗
费定额来确定劳动耗费率和工作量。
第 16 页 共 47 页
在信息搜集的上述效率指标中,采全率和采准率是反变关系。即在及时率、费用率和劳动耗费率既定的情况下,采全率越高,采准率越低;反之则相反。
在实践中采全率通常不会达到最大可能值,而总是处于某一较低点,即位于实际值水平上。采全率和采准率是随着信息搜集的及时率、费用率和劳动耗费率增长到一定的程度而增长的,随后,其增长速度减慢。因此,及时率、费用率和劳动耗费率的进一步提高对采全率的影响是不大的。
三十一、信息搜集的原则
1.针对性
任何信息服务机构搜集信息的目的都是为了提供利用,因此,必须根据本机构的性质、任务和服务对象有针对性地确定信息搜集的范围和重点。为了准确地搜集信息,必须仔细调查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这样才能在搜集信息时胸中有数,加强针对性,避免盲目性。不同的信息服务系统承担的任务不同,服务对象不同,信息搜集的范围、规模和重点也就各不相同。即使是相同的专业信息中心,差别也是必然的。只有针对性地搜集信息,才能满足用户的特定需求。
2.系统性
信息服务系统要卓有成效地开展信息服务,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需要追踪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发展进程,了解和掌握信息源的动态变化,系统地、连续地搜集和积累有关的信息。信息的连续性和系统性是信息发挥其效用的前提条件,可以分为纵的系统和横的系统。专业性信息系统可偏重纵的系统,综合性信息系统可偏重横的系统。只有连续地、系统地搜集和积累信息,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服务效用。
3.预见性
当代信息的增长和老化不断加速,在信息搜集中不仅要充分注意现存的信息源和信息渠道、还要着眼未来,预见可能产生的新的信息源和信息渠道。应密切注视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水平、动向和趋势,随时留意新信息源和信息渠道的产生及发展,预测信息源的集中与分散、增长与老化趋势,充分估计用户未来的信息需求,有预见性的搜集信息,提高信息服务的主动性。
4.科学性
需要经常采用科学方法研究信息源的分布规律,选择和确定信息密度大,信息含量多的信息源。
5.计划性
必须事先制定比较周密详尽的信息搜集计划,以便按照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搜集信息。制定信息搜集计划是比较复杂的,需要大量调查研究和反复斟酌才能确定。信息搜集计划要留有充分余地,保持计划的动态性。要能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需求的发展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和修改,使计划尽量符合客观实际。
三十二、信息搜集的方法与途径
1.采购
采购是我们获取和积累有价值的信息的重要方式。而且采购是一种经常性的、稳定的、系统的搜集和获取信息的有效方式,无论对团体还是个人都非常适用。
2.调查
用调查方式不仅可以获得记录型信息源,还可获得非记录型信息源,尤其是零次信息。调查既包括访谈,也包括对实物、现场的实地考察。
1)现场调查:可以直接获得第一手资料,这样获得的信息具有详细、可靠、及时、直观的特点。
2)访问调查:主要是通过直接面谈和电话采访的方式向受访者询问以获取信息的方法。如果需要的信息比较复杂、涉及面广、需要双方反复交流,甚至还需要提供相关的资料或实物,应当选择直接面谈。如果询问的信息简单明确,或者与受访者相距较远,则可以考虑电话采访。
3)问卷调查:其效果和质量取决于调查表的设计质量和效果,还要取决于被调查者的配合和响应程度。调查表应当尽量简明,便于回答,便于填写。
4)实物:实物信息源虽然不是信息管理的对象,但从实物中搜集信息仍然是获取信息十分重要的途径。样品调查就是搜集实物信息常用的方法。不同的实物样品,其信息蕴含的深度是不同的。
调查搜集信息虽然不如其他的方法搜集信息那样系统、连续、数量也不够多,但其速度快、质量高、准确性好、第 17 页 共 47 页
针对性强,是获取信息的有效方法,尤其是获得非文献信息源的最有效的方法。
3.交换
利用本系统所拥有的信息源与其他单位进行交换,互相调剂、互相补充,扩大信息来源。直接交换资料,不通过其他中间环节,有利于信息的迅速及时获取。
4.索取
对于尚末发表的信息或不通过正式渠道流通的信息源,可以通过通讯联系或直接派人联系取得,这种方法称之为索取。通过注意各种期刊所刊载的消息和广告,是获得索取途径的有效方法。
5.检索
即以手工方式或计算机方式从各类不同的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中查寻所需要的信息。分为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当前,以计算机为工具通过网络进行检索正在取代手工检索、脱机检索、联机检索而成为信息检索的主流。与传统的检索方式相比,网络检索有很多优越性,如对通信线路要求较低,检索成本低,可以快速取得脱机打印结果,代表了系统检索发展的方向。
上述的信息搜集和获取方法不仅适合于信息机构,而且也适合于个人用户。个人与团体不同的仅仅是信息搜集
规模上的差别。个人在使用上述方法时更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可以通过调查和掌握现有的各种不同数据库、网站、搜索引擎等,随时掌握信息线索,以便跟踪搜集。还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调查信息的需求和利用情况,将信息利用者的意见充分反映到信息搜集工作中。最后还要对本系统信息的构成和变化进行定期分析,以便适时进行调整和补充。要顺利的进行信息搜集,还要合理地组织搜集流程。
三十三、信息组织概念及内容
1.概念:信息组织,亦称信息整序,是利用一定的规则、方法和技术对信息的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进行揭示和描述,并按给定的参数和序列公式排列,使信息从无序集合转换为有序集合的过程。信息的外部特征是指信息的物理载体直接反映的信息对象,构成信息的外在的、形式的特征,如物理形态、题名、作者等;信息的内容特征是信息包含的内容,它可以由关键词、主题词或者其他知识单元表达。信息组织的基本对象就是信息的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
2.信息组织的基本内容:
1)信息选择:信息选择的目的就是从采集到的、处于无序状态的信息流中甄别出有用的信息,剔除无用的信息,它是整个信息组织过程的第一步。
2)信息分析:信息分析是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从语义、语用和语法上对选择过的信息内、外表特征进行细化、挖掘、加工整理并归类的信息活动。它是信息描述与揭示的前提和基础,直接影响着信息组织的质量。
3)信息描述与揭示:信息描述,是指根据信息组织和检索的需要,对信息资源的主题内容、形式特征、物质形态等进行分析、选择、记录的活动。信息描述与揭示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著录:描述文献信息的形式特征。二是标引,主要揭示文献信息的内容特征。
4)信息存贮:是将经过加工整理序化后的信息按照一这的格式与顺序存贮在特定的载体中的一种信息活动。信息存贮的目的是为了便于信息管理者和信息用户快速地、准确地识别、定位和检索信息。
三十四、信息组织的类型与特征
信息源是我们进行信息组织的对象,信息组织的类型基于信息或信息源的分类。
1.类型
按信息表现形式划分 1)文字信息组织:文字是人们为了实现信息交流、通信联系所创造的一种约定的形象符号。文字信息是通过文
字所表达的信息内容的语义、语用和语法来组织的。
2)图像信息组织:图像是一种视角信息,它比文本信息,易于理解。通常情况下,我们通过表现图像的各种要素按照视觉的需要来组织图像信息,有时也按照对图像的存贮格式的需要来组织。 3)声音信息组织:声音和语言是人类交流中最普遍使用的方式。 4)视频信息组织:视频信息可分解为图像信息加声音信息,可以看成是无数张图像帧按照一定的流向排列组合,外加音频组配而成。
第 18 页 共 47 页
按信息加工的程度划分 1)一次信息组织:一次信息是人们研究或创造性活动成果的直接记录。只要是原始资料就是一次信息。一次信
息一般较零碎、分散、无序,有时很难获取,即使是在网上搜索,其查准率也非常低,逻辑相关性非常差。 2)二次信息组织:二次信息是对一次信息加工、整理后产生的一类信息,二次信息的形成是信息从分散、无序到集中、有序化的书上控制过程。它的重要作用不仅在于报道,更重要的是为了查找一次信息提供线索。 3)三次信息组织:三次信息是在一、二次信息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综合等深加工而成的。这类信息包含文献著录、编辑者、信息加工者的创造性劳动,信息所含知识是经过鉴别、提纯和综合的,它们通常被称为情报研究的成果。
按信息的传播载体划分 1)文献信息源:就是各种类型的文献,其特点是传播信息完整系统,便于积累,便于保管,便于利用。文献信息源是信息组织的主要对象。
2)非文献信息源:指非记录型信息,如口头信息、实物信息。这些信息传播直接、简便、迅速、及时,但由于积累、存贮和保管都很困难,一般没有把它们专门列为信息管理的对象。所以,非文献信息源特指在网络环境下没有以传统文献载体形式出版的信息源。
网络信息源相对于文献信息源来说,有如下特点:
A.类型众多:即有传统的非数字化信息,如磁带、录像带,也有数字化信息,如网上出版物等。 B.信息发布自由,信息来源广泛,内容庞杂,质量不一。
C.信息数量急剧上涨,信息分布极不均衡,信息处理与利用能力相对下降。
D.网络信息具有多媒体和超级链接性以及交互性。信息提供者和读者可以在网上及时交流。 E.网络信息存在安全隐患。
F.网络信息的使用与提供信息站点的软硬件和服务有关。
2.信息组织的特性
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信息组织,它都是一种信息控制活动,与信息揭示、信息加工、信息检索、信息传播活动密切相关。从共性看,它们都是为了便于信息的传播、存贮、检索和利用而进行的有意识的信息加工和控制活动。从差异看,它们各自关注的是同一问题的不同侧面,而且应用了不同的技术方法,功能也各有所长。具体来说,信息组织具有以下特征:
1)信息组织的渗透性:信息组织的渗透性指信息组织存在于各种信息揭示、存贮和检索活动之中。
2)信息组织的依附性:信息组织的依附性指信息组织无法独立存在,它要以信息的识别、揭示等活动为前提。信息组织只是方法和形式,它要有内容、有对象、有可操作性。
3)信息组织的增效性:信息组织的增效性是指信息组织可以增加信息传播、检索、利用的效率,是其他信息加工活动和利用信息的保障。信息组织所达到的水平,直接影响信息揭示、传播、检索、利用的效果。 信息组织使信息呈现有序状态,这并不能增加或减少特定的信息量,但是,信息的组织与排列,可以使信息概念、信息记录、信息实体在特定集合之中的不确定分布状态减少到最低限度,在一定程度上使信息的密度与强度增大。
三十五、信息组织的原则
信息组织的对象、方法、机构和过程都不是简单划一的,无论是对社会信息流的宏观信息组织,还是对社会信息流分支的微观信息组织,都必须在一定的科学原则的指导下,切实避免信息组织工作的随意性、无计划性和盲目性等现象的出现,从而使信息组织真正发挥整序信息、科学分流、促进选择、保证利用的功能和作用,形成健全完善的信息组织体系和顺畅通达的信息组织流程。
1)客观性原则:我们描述和揭示信息的外在特征和内容特征必须客观而准确,要根据信息本身所反映的各种特征加以科学地反映和序化,形成相应的信息组织的成果。在信息组织中,我们不能损害信息的本来效用,不歪曲信息本身,也不肢解信息本身,要完整地、全面地、精确地反映信息的客观特征。还要求我们不断跟踪信
息源的发展变化和信息组织技术的发展变化,使信息组织与条件变化和环境变化保持客观一致。
2)系统性原则:没有系统性的信息组织工作是不可能实现整体目标的。要实现信息组织的系统性,必须把握四个关系:宏观信息组织和微观信息组织的关系;信息组织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信息采集-信息组织-信息
第 19 页 共 47 页
检索-信息传播);信息组织工作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特别注意信息分析与描述的基础性地位,它是信息揭示和存贮的必要准备);不同信息处理方法之间的关系(尽可能采用统一而规范的处理方法)。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来进行信息组织工作的协调管理,有助于发挥信息组织的整体优势,也有助于实现信息组织的整体功能。 3)目的性原则:信息组织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必须围绕用户的信息需求开展工作,注意信息机构的目标市场的需求状态及其变化特征,满足成本收益对称的原则。也必须积极开展用户研究,充分了解用户需求,改进信息组织方式,使信息组织成果能极大地方便用户选择和利用。此外,为了实现信息组织的目标还必须注意信息工作的计划性和长期性,以及对信息机构本身性质、特点和能力的适应性。 4)现代化原则:包括思想观念现代化和技术手段现代化。
A.信息组织的思想观念现代化集中体现在信息组织的标准化上。信息组织的标准化主要体现在信息组织工作的统一性、信息组织方法的规范性、信息组织系统的兼容性和信息组织成果的通用性方面。
B.信息组织的技术手段现代化:现代信息技术在信息组织中的广泛推广和应用形成了不可逆转的信息组织自动化方向,改变了传统的手工方式,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更好地满足了用户的多样化信息需求,与信息管理发展大趋势相契合。
三十六、信息组织的理论基础
1.语言学: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符号系统,是信息的载体。要把庞杂分散的信息组织成有序优化的整体,就必须建立符号系统。尽管各种信息组织符号系统的形式不同,但都和自然语言一样,有着共同特征:有语词、有词汇、有语法。这就是信息组织的语言学基础。
2.逻辑学:逻辑学是关于思维规律的科学。信息组织属于抽象思维的范围,是在各种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因而,它必须遵循科学的思维方法。信息组织的行为只有符合逻辑思维规律,才能保证信息组织的优化、序化。 3.知识分类:信息组织的直接目的是建立信息检索语言,各种信息检索语言都建立在概念逻辑和科学分类基础上。知识分类是一门研究知识体系结构的学问。信息的主体是知识,信息组织活动必须建立在人们对知识体系认识的基础之上。
4.信息组织的最终成果是建立不同类型的信息系统,因此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理论和自组织理论等也被广泛的应用于信息组织。
5.自组织理论:凡是能够不再借助于外部控制而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并维持稳定有序状态的系统,就成为自组织系统。自组织与系统是密不可分的,自组织是指系统无需外接指令而能够自行组织、自行创生、自行演化,即自主地从无序走向有序。
信息自组织是指作为信息系统组织要素的信息,由于人与人之间、人与系统其他要素之间存在的相关性、协同性或默契性而形成特定结构与功能的过程,也就是信息系统无需外接指令而能自行组织信息,自我走向有序化和优化的过程。
自组织系统与信息系统相比,虽然目的与结构一致,但是人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信息组织一定需要人的能动性和目的性去干预和指挥;信息自组织过程中,个人或许带有私人目的,但作为总体的人们是在没有外部指令或者说处于被动状态下,而信息的演化、信息之间的相干与有序化是自主地进行的。
三十七、信息的描述与揭示
为了确保信息组织的质量,提高信息检索的效率,我们要对信息进行描述和揭示,正确判断、表达信息的特征和内容,既不遗漏有价值的信息内容,又不将无价值的内容或信息对象中根本不存在的东西作为分析结果。 1.元数据(metadata):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关于信息的信息,或者描述数据的数据。它是专门用来描述数据的特征和属性,也是描述和组织信息资源、发现信息资源的语言和工具。信息描述的结果,是获得描述记录亦即元数据,用作信息资源的代替无组织检索系统。元数据可以代表信息资源用来组织目录、索引、数据库、搜索引擎等检索系统。
2. 信息描述的作用:
A. 识别(Recognization)—确认并对要进行组织的信息资源进行个别化描述,使用户能识别被组织的资源对象. B. 定位(Postioning)—提供信息资源位置的信息,以便用户访问时使用。它可以是传统文献集合中信息资源的排列位置,也可以是数据库中的位置。在网络环境下,则主要为信息资源在网络中的地址,从而可以方便用
第 20 页 共 47 页
户访问资源。
C. 检索(Search/Retrieval)—通过在描述数据中提供检索点,便于用户对资源的检索和利用。传统检索系统一般需要在描述记录的基础上确定检索点,组织相应的检索工具,提供各种基本的检索途径;在电子检索系统中,一般可以利用描述数据和各种特征进行检索。
D. 选择—通过记录信息资源的特征,诸如主题、作者、类型、物理形式、层次和日期等,供用户对信息资源的使用价值进行判断,决定是否使用该资源。
3.信息著录
1)定义:著录是在编制文献目录时,对文献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过程。著录的结果是款目,它是反映文献内容和形式特征的著录项目的组合。将一批款目按照一定的次序编排而成的一种文献报道和检索工具是目录。
2)标目:所谓标目,是从文献内容和形式的某一特征指引排检线索的著录项目。标目的作用在于决定款目的性质,确定款目在目录中的排列位置,向读者提供文献的某一主要特征,从而获得排检途径。 3)文献著录标准化:是指在国家或国际范围内,对文献著录的原则、内容、格式等作出具有一定约束力的规范。著录的标准化有利于提高目录的质量,生产机读目录,便于通过使用计算机实现编目和检索的网络化,从而进一步促进文献的交流和充分利用。[注:国际标准书目著录—International Standard Bibliographic Description
简称ISBD;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 简称 IFLA;英美编目条例第2版—Anglo-American Cataloging Rules:2 简称AACR2 ]
4.信息标引
1)定义:指分析文献的内容属性(特征)及相关外表属性,并用特定语言表达分析出的属性或特征,从而赋予文献检索标识的过程。文献标引就是用特定检索标识揭示文献内容。
2)标引过程:一般包括两个环节:
A.主题分析:既在了解和确定文献的内容属性及帮助揭示内容的某些外表属性之后,将这些属性概括为主题,并用自然语言表述,同时分析主题概念之间或主要概念因素之间的结构关系。 B.转换标示:即用专门的主要概念或概念因素,构成一定形式的检索标识。
3)标引语言:是表达文献主题概念和检索需求主题概念的简明性、单义性和关联性的概念标识系统,是根据标引和检索需要而编制的人工语言。从用途来讲,标引语言又称检索语言、索引语言;相对于自然语言,标引语言又称受控语言、规范语言。标引语言与自然语言或其他人工语言一样,有自己词汇和语法。词汇是指用于表达主题概念的全部标识。语法是指构造和使用标识,以正确表达主题概念的一整套规则。 4)标引的类型:取决于表达文献内容的标引语言的种类。
根据构成原理—分类语言、主题语言、代码语言[分类语言和主题语言是最主要的两类标引语言]; A.分类语言:也称分类法,它是用分类号表达主题概念,依据知识分类将主题概念组织、排列成类目体系,主要以类目体系的自身结构显示概念之间关系的标引语言。以学科、专业为中心的系统性是其主要特点。 B.主题语言:也称主题法,它是一种由受控的自然语言语词直接表达主题概念,按语词字顺排列主题概念,主要用参照显示概念之间关系的标引语言。以事物为中心的直接性是其主要特点。 按标识组合时间的前后—先组式语言、后组式语言、散组式语言
5)标引的种类最主要的是分类标引和主题标引
A.分类标引:是指对文献进行主题分析,用分类语言表达分析出的主题,赋予文献分类检索标识(分类号)的过程。文献分类,是指根据文献内容及其他相关属性,以分类语言(分类法)为工具,分门别类地系统揭示和组织文献的过程和方法。
B.主题标引:是指对文献进行主题分析,用主题语言(主题法)表达分析出的主题,赋予文献主题检索标识(标题词、叙词等)的过程。
三十八、网络信息资源描述的相关标准
1. MARC(Machine Readable Catalogue)标准:
1) MARC,机器可读目录,它是计算机能够识别和阅读的一种目录。MARC起源于美国国会图书馆于1965年1月提出的“标准机器可读目录记录款式的建议”。
第 21 页 共 47 页
2) MARC主要特点:
①共包括001~999个字段,其中999字段为用户自定义的字段②字段内容著录详尽,字段下又设子字段以及重复字段③字段作用强化,可检索的字段多④每条MARC记录可分为头标区、目次区、数据区。
3) 典型MARC标准:①USMARC(美国国会图书馆机读目录通信格式)广泛应用于书目记录数据;②UNIMARC(国际机读目录通信格式)是IFLA于1976年主持制定的③CNMARC(中国机读目录格式)由记录头标、地址目次区、数据字段、记录分隔符组成。
2. 都柏林核心集(Dublin Core Element Set):
1)由OCLC等组织于1995年提出,1996年12月最终定型。是描述网络信息资源的一种简单元数据,是文献链接的客体。其目的是提供一种internet资源的描述规范,以便于发掘西文电子资源。
2)分为15种标记元素,其中每一个标记元素都可重复使用或者有选择地使用,每一个元数据元素都可以有子类型或子模式。
3)主要特点:①简单易懂:15个标记元素通俗易懂。②运用灵活:它既可以用于规范资源描述领域,也可以用于非专业领域。③国际通用:已有10余种不同语种的版本。④可扩展性:不仅15个标记元素和子元素可以扩展,还可以与其他元数据元素连接使用。
3.VRA核心类目格式:由美国视觉资料协会1995年制定的。
三十九、通用标记语言及相关标准
1.通用置标语言标准SGML:
是一种元语言,是用来描述置标语言的语言,适用于电子文档交换、文档管理和文档发布。利用SGML可以定
义各种各样的置标语言,定义一种置标语言的方法是根据SGML的规则制定DTD文档,DTD文档规定了这类文档可能出现的置标及其组合规则。这种标记不依赖于任何软件和硬件,同时具有极好的扩展性。但其复杂度太高,不适合网络的日常应用,加上开发成本高,不被主流浏览器所支持等原因。
2.超文本置标语言HTML:
HTML提供了一种文本结构和格式,使其能够在浏览器上呈现给访问它的用户。它是WEB上的通用语言。可以方便的制作网页、建立链接、使数据信息由线性组织转化成网状组织。
功能:出版在线的文档;通过超链接检索在线的信息;为获取远程服务而设计表单,可用于检索信息、订购产品等;在文档中直接包含电子表格、视频剪辑、声音剪辑等。 缺点:扩展性差,因其格式固定;交互性差;语义性差;
3.可扩展的置标语言XML
它将SGML的丰富功能与HTML的易用性结合到WEB的应用中,以一种开放的自我描述方式定义了数据结构,在描述数据内容的同时能突出对结构的描述,从而体现出数据之间的关系。这样所组织的数据对于应用程
序和用户都是友好的、可操作的。它着重描述的是WEB页面的内容,提供了一个直接处理WEB数据的通用方法,允许网页开发人员定义标签。
特点:XML文档是纯文本,从文本编辑器到可视化开发环境的任何工具都可以对其进行创建和编辑,使程序更
简单;基于内容的数据标识;可格式化;具有很强的链接能力;易于处理。
4.HTML和XML的比较
HTML提供了查看数据的通用方法;XML提供了直接在数据上工作的通用方法。XML的威力在于将用户界面和结构化数据相分离,允许不同来源的数据无缝集成以及对同一数据的多种处理。从数据描述语言的角度看,XML灵活、可扩展、有良好的结构和约束;从数据处理的角度看,它足够简单且易于阅读。
四十、信息组织的技术与方法(信息组织的分类)
凡是能将信息按一定的规律进行有序排列的方法,都称为信息的有序组织方法。可分为文献型信息组织方法和网络信息的组织方法。
1. 文献型信息组织(方法)
文献信息都是一定的知识记录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的信息形态。每一份文献信息都有它的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 外部特征指文献的书名、著者、出版者、出版地、版次、刊期、引文及各种编号等。
第 22 页 共 47 页
按照文献的外部特征来组织信息,各种引用法、索引法、目录法用得较多,它们主要用于按已知文献的某些特
定要素来查找文献。
按文献的内容特征来组织信息,常用的是分类法、主题法、文摘法等,它们主要用于未知信息的查找,有着更
明确的选择意义。
传统的图书目录学主要以文献为单位来组织信息,而信息学则更深入到以文献的每一信息知识单元来组织信息。 分类:
1)分类组织法:
文献分类是根据文献所反映的内容性质、形式题材和用户用途,分门别类地系统组织文献的一种方法。文献的体系分类法是以科学分类为基础,运用概念划分的方法,按照知识门类的逻辑关系,从总到分,从一般到具体,层层划分逐级展开的层累制号码表示的组织文献的方法。根据这种方法编排的目录称为分类目录。
文献分类包括分类和归类。文献分类即是建立文献分类体系。归类是运用文献分类体系来类分文献。分类与归类是互逆的过程,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特点:A.从事物的某一方面出发,按表达事物概念的层累制号码排列,同一学科内容的资料都集中在一起,可
以体现学科的系统性,反映事物的从属派生关系,便于按学科体系进行族性检索。B.按分类号组织分类目录,简单方便。
缺陷:A.以人工语言(数码、字母为代号)作为标志符号,不直观,较难记忆。B.分类体系固定,增补新类目
不及时。C.组配方式机械,较难满足多元检索的要求。
文献分类是按体系分类表来组织的。文献分类表是类分文献的工具,它通常由编制说明、大纲、简表、详表、辅助表、索引和附录七部分组成。
在我国信息系统中,目前多采用《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国际上多采用《国际十进分类法》(UDC)和《杜威十进分类法》(DDC)。
2)主题组织法
也称词汇控制组织法,是以语言为基础,用表达概念的词或词组来揭示文献内容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直接用语词作为表达主题概念的标识,并用字顺排列标识和参照系统等方法来间接表达各种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分类:
A.标题法:它是用规范化了的语词来标引文献主题,并按字顺排列标识的方法。它按主题(事物)集中文献。用标题参照系统来显示它们表达的概念的相互关系。
优点:因为标题之间的顺序关系是预先组配好的,先组配式的标题在标引和检索时直接使用,不易混乱;因为标题法以事物为中心来集中与该事物有关的文献,适合于从主题出发进行检索,易于查全一项事件的文献;直观、易掌握,检索速度快,对新事物、范围细小的问题容易反映出来,补充修改也比较容易。 缺陷:很难查全一门学科或具有某一属性事物的文献;使用不灵活,不能满足多途径检索。
B.单元词法:就是用规范化了的单元词(概念上不能再分的最小的语词单位)来表示文献主题的方法。其构成原理是一种组配原理。单元词法具有极大的灵活性,能够提供多途径检索。目前已演变成叙词法。
C.关键词法:关键词指从文献的题目、正文或摘要中抽出的能表征文献主题内容的具有实质意义的语词。关键词法是将描述主题内容的关键词抽出,不加或加以少量规范化处理,按字顺排列提供检索的方法。
包括:题外关键词索引;题内关键词索引;单纯关键词索引。
缺点:关键词法由于对语词不加或少加规范,所以相当粗糙,漏检率和误检率极高。但正由于它不加规范,所以标引容易,迅速,能保证报道的及时性。
D.叙词法:叙词法是在单元词法等多种检索语言的基础上,以叙词作为标识符号,标引和检索文献信息的一种检索方法。所谓叙词,是一些以概念为基础的、经过规范化的、具有组配性能、显示词间语义关系和动态性的词和词组。 特点:直观性,它直接以规范化了自然语言作为标识符号;专指性,直接从文献论述和研究的具体对象和问题出发进行选词;适应性强,对不断出现的新事物等,可随时加以增删和修改;迅速准确,主要采取字顺排列方式,因此查找方便,迅速准确;后组式,采用后组式概念组配的方法,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多维检索,对同一主题的文献,可以多种途径检索得到;网络结构,主要体现于叙词表中的叙词字顺索引的参照系统等,揭示了事物及其概念在各个学科领域、各个方面的内在联系,加强了叙词法的学科系统性和族性检索作用。
第 23 页 共 47 页
3)引用组织法
科学文献的显著特点之一,是作者一般都在文章最后附上所引用的各种参考文献。利用文献的引用和被引用的规律也可以组织信息。
利用引用法来组织信息的工具:美国的《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SCI。 4)文献型信息的宏观组织
只有把文献信息看做一个特定的整体,从大量的统计资料分析综合,来寻求文献信息的概率分布和利用规律,才能科学地组织信息,这就是信息宏观组织方法。可利用布拉德福定律、齐夫定律、洛特卡定律等。另外,对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将大量的信息浓缩、提纯而成的综述、年鉴、手册等三次文献的方法,也是信息宏观组织方法。因为信息的分析研究同样不是仅仅对单份文献信息进行剖析、研究,而是建立在对大量信息资料的分析、对比、归纳、综合、概括基础之上的,它是更高层次的信息组织方法,即信息宏观组织法。
2. 网络信息组织
主题法、分类法仍然是网络信息组织从语义角度的基本组织方法,引用法则是网络环境下主题树方法和超媒体方法的思想基础。
1)网络信息组织的特点:
①信息组织的对象从各种类型的数据发展到更加丰富多彩的信息、信息链,甚至知识; ②信息组织的范围从文献内外部特征深入到信息单元、知识单元; ③信息组织的结果从静态的文本格式发展到动态的多模式连接;
④信息组织的形式从数据结构发展到知识表示,即要求信息组织的透明化、易用性;
⑤信息组织的技术从手工单一发展到半自动化、自动化、智能化,即要求信息组织的标准化、兼容化 2)网络信息组织的方法: A.文件方式
文件是计算机保存处理结果的基本单位,很自然的成为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较为古老的信息组织方式。
优点:a.简单方便b.是贮存非结构化信息的天然单位
缺点:a.难以平衡网络负载与文件数量的关系b.对结构化信息组织显得软弱无力c.文件本身可看作信息单元,需要作为对象来管理
地位:文件方式常作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辅助形式,作为其他信息组织方式的补充。 B.数据库方式 所谓数据库组织方式,是将所有已获得的网络信息资源以固定的记录格式存储,用户通过关键词及其相关组配查询,就可以找到所需要的信息线索(及相关站点链接),并通过信息线索直接连接到相应的网络信息资源。 优点:利用数据模型对信息进行规范化处理,大大提高了数据操作的灵活性,实现了数据管理与应用程序的完全分离,大大降低了网络传输的负载,特别是多媒体数据库和半结构化数据库的发展,为非机构化信息的组织提供了良方,便于INTERNET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和有效传播。
缺陷:不能提供数据信息之间的知识关联;对用户和数据库服务端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地位:数据库处理海量信息的能力和优势,使之成为组织网络环境中堆积如山的信息资源的重要方式 C.主题树方式 所谓主题树组织方式,就是将信息资源按照某种事先确定的概念体系结构,分门别类地逐层加以组织,用户通过浏览的方式逐层加以选择,层层遍历,直至找到所需要的信息线索(即相关站点链接),并通过信息线索直接找到相应的网络信息资源.
优点:简单易用,提供了一种基于树形浏览方式,简单易用的网络信息检索和利用界面;信息检索按照一定的范畴分类体系,逐次查看,对于用户而言,目的性强,查准率高;采用树形目录结构组织信息资源,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和严密的系统性。
缺陷:必须事先建立一套完整的范畴体系,用户必须对相应的范畴体系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要保证主题树的结构清晰性和资源可用性,主题范畴体系的结构不能过于复杂,条目也不宜过多,降低了其所能容纳的网络信息资源的数量。不适合建立综合性的大型网络信息资源系统,只适用于建立专业性的或示范性的网络信息资源体系。
第 24 页 共 47 页
D.超媒体方式 用超媒体方式来组织网络信息资源,就是将网上所能获得的各种媒体(文本、图像、声音、视频、文件、网页、超文本连接网、数据库等)的相关信息资源利用超文本技术有机地编织在一起。每一个媒体信息为一个节点(node)或基本单位(unit),节点间以链路(link)相连,将信息资源组织为某种网状结构,用户可以从任意节点开始,自由跳转,浏览和查询信息。
优点:以符合人们跳跃性思维习惯的非线性的方式组织信息,具有良好的包容性和可扩充性,超越了媒体类型对信息组织与检索的限制,实现了链接浏览的搜寻方式,避免了检索语言的复杂性。
缺点:采用浏览的方式进行信息搜寻,当超媒体网络过于庞大时,很难迅速而准确地定位,且很难保存浏览过程中所有的历史记录,难以避免所谓的迷航现象。
四十一、知识组织(descriptiue definition)——信息组织的发展方向
信息是知识的原料或半成品,知识是经过整序和提炼的信息,是系统化的信息。
1.定义:知识组织是揭示知识单元(包括显性知识因子和隐形知识因子),挖掘知识关联的过程或行为,最为快捷地为用户提供有效的知识或信息。狭义的知识组织是指文献的分类、标引、编目、文摘、索引等一系列整序。广义的知识组织是针对知识的两要素进行的,是知识因子的有序化和知识关联的网络化。
2.特征:
1)自动化:采用自动化的方法组织信息、知识。
2)集成化(integration):在知识组织中一个很重要的工具——数据仓库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它将整个机构内的数据以统一形式集成存贮在一起,便于针对一定的主题的、集成的、时变的、非破坏性的数据进行集中分析。 3)智能化:指对象具备灵敏准确的感知功能、正确的思维与判断功能,行使有效的执行功能。联机分析处理是一种友好而灵活的工具,它允许用户以交互方式浏览数据仓库,对其中的数据进行多维分析,及时地从数据中提出与企业经营活动有关的信息。
3.知识组织的目标不仅在于对知识存贮进行整序和提供知识,而且在于整合分析、归纳、推理等方法来实现
知识挖掘的知识表示过程。
4.知识表示:是指把知识客体中的知识因子和知识关联表示出来,以便人们识别和理解知识。知识表示是知识组织的基础与前提,任何知识组织方法都要建立在知识表示的基础上。知识表示有主观知识的表示和客观知识的表示两种。
1) 主观知识表示:表现为复杂的人脑神经生理与心理过程。专家系统的核心是知识库系统。知识库中的知识存贮方式及其推理规则,即为专家系统的知识表示方法。专家系统对专家知识的表示主要采取以下五种方式:逻辑表示法;产生式规则表示法;语义网络表示法;框架表示法;面向对象的知识表示
2)客观知识表示:就是把文献中的知识因子和知识关联用一定方式表示出来即可。目前普通采用的是分类标引法和主题标引法。
5. 知识组织技术与方法
1)分类法和主题法是客观知识组织的基本工具:一方面,分类法和主题法是信息组织的基本方法,另一方面,由上述对客观知识表示的分析可知,分类法和主题法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客观知识组织的基本工具。分类法和主题法在结构和功能上就模拟了公共知识结构,但角度不同,前者以公共知识的层次聚类为基础,后者以公共知识的概念网络为基础。
2)数据仓库和知识挖掘(knowledge mining/discovery)是主体知识组织的工具:
A. 数据仓库是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稳定的、不同时间的数据集合,用以支持经营管理中的决策制定过程。是一个作为决策支持系统和联机分析应用数据源的结构化数据环境。数据仓库研究和解决从数据库中获取信息的问题。数据仓库的特征在于面向主题、集成性、稳定性和时变性。
数据仓库的组织过程是:数据的抽取——数据的存贮和管理——数据表现。数据的数据进入仓库的入口中。数据的存贮和管理方式是知识组织的关键。并行处理技术是数据仓库组织管理的重要方面。数据表现是数据仓库的门面,主要集中在多维分析、数理统计和数据挖掘三个方面。
B. 知识挖掘技术主要包括联机分析处理(OLAP)、知识发现(KDD)和数据挖掘(DM)
联机分析处理:是共享多维信息的快速分析,其特征在于快速性、可分析性、多维性和信息性。知识发现的研
第 25 页 共 47 页
信息需要来说,可能是一次性往返过程,也可能是多次的循环过程,直到满足信息需要。
五十八、信息用户及其信息需求的评价和调研
1. 信息用户成分复杂、数量庞大,信息需求千差万别,同时,每一用户的信息需求又具有多变性。因此要全面而正确地认识用户及其需求的特点,必须从信息交流的各种渠道出发确定用户及其需求的特点和规律。具体来说,必须全面的考虑到:用户到信息中心提出咨询,查阅资料的需求;用户的潜在需求,包括未意识到的信息需求及未表达出的信息需求;用户通过个人资料库获得所需信息的需求;用户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需求;用户通过个人之间的接触、书信往来、出席学术会议、参观考察等非正规渠道获得所需信息的需求。
2. 用户信息需求的评价标准
所谓评价标准,指的是从哪些方面来研究和评价用户的信息需求问题。评价标准主要包括:
1)用户本身的特性指标:包括职务、职称、学历等,胜诉 这些个人因素往往决定其信息需求的主要特点。 2)用户所需信息的主题内容特点:包括一是信息所属学科专业、领域及其具体的内容主题;二是如何确定主题标志,这些问题涉及用户寻找信息的方式方法。正确地确定咨询和检索的主题标志,是减少和消除“未意识到的信息需求和未表达出来的需求”的关键所在。
3)用户所需信息的类型:即用户需要的是数据信息、事实信息还是文献型信息。在信息人员进行主动服务时,信息类型的确定更具有重要意义。
4)用户所需信息资料的数量指标,即用户所需信息资料的总量,这是判断用户信息吸收能力的一个重要依据。 5)用户要求提供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通常用信息检索的检全率、检准率等指标来评价。
6)提供信息的时间性指标:包括用户对所需信息的出版年代、回溯性检索的回溯年限等方面的要求,以及对提供信息的时间期限和及时性的要求。信息服务的及时性反映了用户对信息的新颖性的要求。
7)用户获取信息的方法和习惯的评价。用户通过正规渠道还是非正规渠道获得信息,用户习惯于以怎样具体的方法获得信息,是评价用户信息需求极为重要的方面。
8)用户所需信息的阶段性特点。阶段不同,所需信息的内容特点和密集程度是不同的,只有掌握这些特点,才能使信息服务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3. 用户及其需求的调研方法
1)直接调查法:是必须有用户本身参与的调查研究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调查面广,获得的资料比较详细、具体、可靠。缺点是需要用户响应,因而有时对调查的问题答复率不高。 主要方法有:调查表法,询问法和观察法。
A.调查表法:是调查用户及其需求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常用于,从用户角度确定各种信息服务方式的相对重要性;从用户角度确定各种信息源的相对价值;从用户角度确定信息交流渠道的相对价值;确定信息搜集的最佳方案;确定用户的构成用户用户本身的特点;确定信息的题材特点等。
利用调查表法需要注意三个主要环节:一是正确选择被调查的对象,一方面要注意对象的范围,另一方面是要注意选择各方面的有代表性的可靠的对象。二是调查表的设计与填写。对所调查的项目要预先分类制表,表格要简单明了,便于填写,不论是定量指标还是定性指标,最好都要求被调查者按规定给每一指标评定一个定量数值作为重要程度的标志。三是调查结果的评价和分析。通常进行相对评价,以确定被调查者对所调查的各项因素认识的重要性次序和看法的一致程度。
B.询问法:即对所需要调查的项目直接向用户提问,直接获得调查结果的一种方法。可通过走访、书信、电话、座谈等形式进行。首先要确定有代表性的被调查对象,其次要明确需要询问的问题,问题要具体,清楚。其最大的特点是具有极强的交互性,无需作大量统计分析就可获得所需要的结果。其不足是调查范围十分有限,且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人力。
C.观察法:直接参与用户的各种活动,或者深入到用户工作的现场,观察用户工作时间的分配,对各种信息源的利用情况,实地考察用户信息需求的各种特征。观察法常常和询问法结合使用,比较适合于长期需要定题跟踪服务的用户及其需求的调研。
2)间接调查法:是用户不直接参与调查活动的一种方法,一般利用用户使用信息后留下的各种记录和与用户有关的资料为媒介来分析用户及其信息需求。间接调查法虽不直接与用户接触,但所依据的各种资料和用户活动密切相关。与直接法相比,间接法不需要用户响应,也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随时都可以灵活的进行,是用
第 36 页 共 47 页
户及其信息需求研究常用的一种方法。 A. 文献分析法:包括论文后所附引文的分析;书目中列出的文献分析等等。文献分析法能在一定范围内揭示用户利用信息的客观情况,给信息利用以一定的启示。文献记录中所反映出的虽然是用户实际使用的信息资料的一小部分,但可以说是用户需要的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文献。
B. 用户资料分析法:用户资料即与用户相关的各种资料,这些资料反映用户的构成、学历、职业、工作性质等重要特征。可以掌握用户的构成及变化,掌握用户近期和未来的信息需求,及时作好信息资源准备和信息服务准备。
C. 信息业务资料分析法。主要是对信息中心在开展信息服务活动中的用户统计和信息资料利用情况统计进行调查分析,这种方法是在图书馆采用的读者统计和借阅统计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信息资料被利用情况的统计与用户统计是同时进行的,只是从日常的记录中取出数据来专门处理。
通过对用户统计资料和信息被利用情况的统计资料的调查分析,可以反映用户的构成及数量,反映用户的构成及数量变化动态,提供用户与信息资料的比例关系,利用信息的用户人数的分布,了解用户利用信息的特点。
五十九、信息系统
1.系统的定义:我们将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若干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称之为系统。
1)按构成系统的根本内容区分,有物质系统和概念系统。物质系统,亦称为实体系统,即由实体的物质组成。而概念系统则是由概念、理论、方法、程序等非物质的实体所组成的系统。这两类系统往往相互关联。 2)按组成系统的要素性质分,有自然系统、人造系统以及两者相结合的复合系统。自然系统的组成要素是自然生成的物质。人造系统是按照人类的意愿人为地建立起来的系统。两者相结合的系统是复合系统。
3)按系统的构成或环境的关系来分,则有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当一个系统的流不与外界交换时为封闭系统,反之,则为开放系统。实际上,自然界中的封闭系统是不存在的,它只存在于概念系统中。
4)从系统的运动状态参数与时间的关系上来看,又可以分为静态系统和动态系统。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系统称之为静态系统,反之为动态系统。同样,静态系统也是不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它只存在于概念系统之中。
2.信息系统的概念与功能:
1)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网络和通讯设备、计算机软件、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和规章制度组成的以处理信息流为目的的人机一体化系统。
2)信息系统的结构:为输入、存贮、处理、输出和控制等模块组成的逻辑结构。
3)信息系统的功能:是指具有确定结构的信息系统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作用于环境的能力,它表征了信息系统在与环境之间进行信息输入和输出的转换关系中对于环境的输出能力大小。信息系统的功能可划分为输入、存贮、处理、输出和控制五个基本功能。
存贮 输入 控制 处理 输出
图中用实线表示信息流,虚线表示控制流。在信息流运动过程中,处理是核心功能,而在控制流的运动过程中,控制是核心功能。不同的信息系统的系统结构、处理能力往往差别很大,体现在以上各模块上,控制和处理功能的差别最大。
A.输入功能:信息系统的输入功能决定于系统所要达到的目的及系统的能力和信息环境的许可。包括信息资源的采集、控制指令的输入、信息检索条件的输入等等。
第 37 页 共 47 页
B.存贮功能:信息系统的存贮功能是与输入功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存贮功能指的是系统存贮各种信息资料和数据的能力。当原始数据和资料输入信息系统后,首先需要将其存贮起来,以便多次使用,并在多个处理环节和过程中实现数据资料共享。在发生信息爆炸的现代信息环境中,一方面要求信息系统具有最大的存贮容量,另一方面,大量的存贮往往会带来系统检索、输出上的某些困难,降低系统的服务效率,给用户的利用造成不便。信息系统的存贮,需要从实际出发尽可能少增加投资,扩大整体的存贮量,保证所存贮的数据资料充分有限,便于用户利用。
C.处理功能:大量的信息资料和数据得以存贮之后,必须及时进行加工处理。处理是信息系统内部的生产过程。计算机的应用使人类进行信息处理的能力大大增强。信息处理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协作化将会极大地提高系统的信息处理功能。信息系统处理功能的大小,取决于系统内部的专业技术力量和信息处理技术设备的现代化水平。
D.输出功能:信息系统的各种功能都是为了保证最终实现最佳的输出功能。信息经过处理后,输出内容包括经过信息系统加工处理后的资料信息等等。信息系统的输出功能、处理功能、传输功能、存贮功能都是根据输出功能来确定并不断进行调整的。
E.控制功能:为了保持信息系统输入、存贮、处理、输出等环节均匀连续地进行,系统必须具有进行管理和控制的功能。信息系统的控制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构成系统的各种信息处理设备进行控制和管理。二是对整个信息加工、处理、输入、输出等环节通过各种程序进行控制。通过控制功能的作用,使信息系统的输入、
处理、存贮、输出等各功能最佳化,从而使整个信息系统运行最佳化。
3.信息系统的发展
1)最初的信息系统,主要是信息处理系统,如图书情报中心等基于文档的信息检索系统。它是手工的,即传统意义上的系统。
2)自20世纪40年代电子计算机问世,信息系统进入现代信息系统阶段——计算机信息系统。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发展道路划分为:初始阶段、扩展阶段、控制阶段、统一阶段、数据管理阶段、成熟阶段。
3)目前的计算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使得计算机信息系统逐步脱离单纯的数据处理阶段,进入事务处理领域。与此同时,通信技术融进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形成了各种信息网络,使得信息系统的范围空间大大地拓宽,即我们常说的网络信息系统。
4)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日趋成熟,集图、文、声、像等于一体的多媒体信息在计算机中进行转换、存取、传输、显示等已成为可能,这亲,在已有的信息网络中融入多媒体信息,形成了多媒体信息系统。 5)智能信息系统将是信息系统发展的最后归宿。
4.信息系统的类型:
按照不同的标准,信息系统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1)从管理过程和功能角度,可分为战略计划、管理控制、操作控制和事物数据处理四个层次。
2)从信息系统的发展和系统特点来看,可以分为数据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专家系统和虚拟办公室五种类型。
A.数据处理系统:(DPS)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是计算机应用于管理工作的早期形式。其主要用于操作层的天天重复、变化不大的各种过程处理和事务处理,位于管理工作的底层。它所处理的问题结构化程度强、处理步骤固定,系统的用户是组织的操作运行人员。也常称为会计信息系统。 B.管理信息系统:(MIS)是20世纪70年代在数据处理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一种能使信息被有相似信息需求的用户获得的一种计算机系统。它通常以同期报表、特别报表和数学模拟的形式被管理者或非管理者在需要时输出。一般情况下,MIS以职能信息系统的形式出现在各个应用领域。职能信息系统是为了满足职能领域的用户信息需求而产生的MIS子集。 企业信息系统(EIS),它能执行从数据处理到准备管理信息的所有公司的计算机流程。企业资源计划(ERP)就是以企业信息系统的方式开发的。它强调的是公司的整体,通常也扩展到公司的外围:前方的供应链管理,其中重点是物流管理和后方的客户关系管理。 C.决策支持系统:(DSS)是20世纪70年代初MIS和运筹学相结合的产物。DSS利用人的智慧有效地解决了MIS中不能解决的半结构决策问题,即现代管理决策中目标含糊不清,多个目标相互冲突,方案的比较和选取没有固定规则和程序可循的问题。问题结构、决策支持和决策的有效性是DSS的三个基本原则。它的目标是帮第 38 页 共 47 页
助管理者决策以解决半结构化问题,支持管理者的判断而不是取代它,提高管理者决策的有效性。
另外,群体决策支持系统(GDSS)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它是DSS的扩展,致力于通过提供鼓励性的环境来提高群体成员之间的软件来支持决策过程。
D. 专家系统:是基于知识的信息系统——人工智能(AI)的一个子集。AI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产生的。专家系统是试图以启发式教育法的形式将人类专家的知识呈现出来的一种计算机程序,它使得管理者比依靠专家咨询做得更好。专家系统由用户界面、知识库、推理引擎和开发引擎组成。专家系统使管理者有更多的决策选择,在评估这些选择的时候能使用更高水平的逻辑,有更多时间进行评估,以及能用更统一的方式进行决策。但专家系统有一个主要局限就是它无法进行判断和利用直觉。一般我们将决策支持系统,专家系统和神经网络结合起来研究。
E.办公自动化和虚拟办公室:办公自动化(OA)是以先进的技术设备为基础,由办公人员和技术设备共同构成的人机信息处理系统。其用户主要是办公室从事日常办公事务的工作人员,其目的是充分地利用设备资源和信息资源,提高办公效率和质量。虚拟办公室(VO)是指员工可以在任何有电子通信系统连接的地方完成这些工作。VO用电子手段克服了工作场所地理上的局限,减少了房屋成本和设备成本。但这种方式,也可能使工作氛围淡化,员工士气低落。
5.网络环境下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
1)网络环境下的系统是一种开放的系统,这种系统能让不同系统下的用户相互操作、相互利用对方的资源。开放系统往往在一个标准体系下,由互不兼容的系统组成,能为异构环境提供互操作能力,甚至允许用户根据不同工作环境的需要动态地重组系统。
2)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79年提出了用于开放系统体系结构的开放系统互连模型(OSI)。这是一种定义连接异种计算机的标准体系结构。OSI参考模型有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七层,也称七层协议。
3)信息系统的结构模式有集中式的结构模式、客户机/服务器(C/S)结构模式和浏览器/服务器(B/S)结构模式三种。
A.集中式结构模式以大型机/小型机为中心,将各种终端设备与主机连接起来,实现实时共享或资源共享。 B.客户机/服务器(C/S)结构模式下,应用被分为前端和后端。客户端运行在微机或工作站上,通过网络连接应用程序和服务器。其最大特点在于系统使用了客户机和服务器两方的职能、资源和计算机能力来执行一个特定的任务。它还减少了网络流量,提高了响应速度,使应用程序与处理的数据隔离,还充分地利用了客户机与服务器双方的能力,便于组成一个分布式应用环境。其缺点是标准不统一,开发和维护成本较高、不同系统的界面千差万别、客户端比较臃肿、升级困难、安全性较差等。
C.浏览器/服务器(B/S)结构模式不仅具有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的全部优点,而且还能解决客户机/服务器结构的上述问题,它是信息系统结构发展的大势所趋。
六十、信息系统的开发
1.技术基础与运行环境
信息系统的基础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计算机硬件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和通讯与网络技术的总称。 1)计算机硬件技术:计算机硬件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存贮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功能部件构成。 2)计算机软件技术:硬件是计算机系统工作的物质基础,软件系统是帮助用户使用计算机硬件完成数据的输入、处理、输出及存贮等活动。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是指为管理、控制和维护计算机及外设,以及提供计算机与用户界面的软件。
3)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是管理和运行信息系统的基础。计算机网络是用通讯介质把分布在不同的地理位置的计算机、计算机系统和其他网络设备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信息互通和网络资源的共享的系统。计算机网络包括:网络介质(数据传输的物理通道);协议(网络设备之间进行通讯的一组约定);
节点(是网络中某分支的端点或网络中若干条分支的公共交汇点);链路(是两个相邻节点之间的通信线路)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网络的链路和节点在地理上所形成的几何结构,并用以表示网络的整体结构外貌,同时也反映各个模块之间的结构关系。可分为点对点传输结构和广播式传输结构。
A.点对点传输结构:它以点到点的连接方式,把各个模块的通信控制处理机直接或间接地连接起来,形成特定
第 39 页 共 47 页
的信息传输网。
B.广播式传输结构:它用共同的传输介质把各个模块连接起来,这样任何一个节点向网络系统发送信息时,连接在总线上的所有节点均可检测,但只有目的地址指定的节点能够接收。其优点是不同节点之间的通信可以使用同一通信信道,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信道的通信能力。缺点是当所有节点同时通信时,容易出现通信阻塞,并且一旦信道出现故障,将影响所有通信。目前,广播、电视、移动通信、三网合一等都是利用这种结构进行传输的。
计算机网络根据通信距离可分为局域网和广域网两种。局域网指传输距离较小(一般在0.1~10km)的一种网络。它具有较高的带宽,数据传输速率一般较高。数据传输可靠,误码率低。广域网一般由相距较远的局域网经由公共电信网络互连而成。WAN的数据传输速率根据入网方式的不同而不同,一般低于局域网的传输速率,且误码率较高,但传输距离可遍及全球。
4)数据库技术:数据库是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存贮在一起的相关数据的集合。它能以最佳的组织方式,最少的数据冗余为多种应用服务,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较高的完整性,且与程序相互独立,避免了因数据的不一致而不得不推翻已编好的程序的现象,有利于实现存贮数据格式的标准化。
数据库系统包括数据集合、硬件、软件和用户四个主要组成部分。经历了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发展到了关系型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的设计步骤包括用户需求分析、数据库逻辑设计、数据库物理设计、数据库的实施和维护四个阶段。数据库操作主要有基本表的建立与删除、数据查询及更改等。
2.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思想
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研制,也称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信息系统不只是单纯的计算机系统,而是辅助企业管理
的人机系统。该系统有一个产生、发展、成熟、消亡的过程,即所谓的生命周期。
1)信息系统工程:它具有系统工程的共同特点,其中最基本的特点是研究方法的整体性、技术应用上的综合和管理上的科学化。在研制和开发信息系统时,要秉承以下几个思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思想;最优化思想,只要技术结构合理,用廉价的一般部件也可能组合出系统的最佳性能;对系统进行科学管理,这是系统工程的关键。
2)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信息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随着生存环境的变化,要不断维护、修改,当它不再适应的时候需要淘汰,要由新的系统所取代,这种周期循环被称为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它分为总体规划阶段、系统分析阶段、系统设计阶段、系统运行维护与评价阶段。
3.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是基于信息系统开发规律来组织、构造和管理信息系统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方法是系统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概括和划分、归纳和演绎是系统开发使用的基本逻辑方法。在系统开发方法中,面向对象的方法、基于构件的方法和CASE方法是目前正在流行的方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结构化方法:简称SM,是最早、最传统的系统开发方法,是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中应用得最普遍、最成熟的一种。它强调功能抽象和模块化,将问题求解看做是一个处理过程。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是结构化方法最关键的两个时期,其主要任务是分析系统的功能、性能、目标、规模等需求。结构化分析的工具包括数据分析工具和功能分析工具。
2)原型法:简称PM,其思想基础在于系统所有的需求并非都能首先定义,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大量反复是必要的,不可避免的,也是系统具有更强适应性所要求的。本着系统开发人员对用户需求的理解,通过一个原型化设计环境和设计工具,先快速建立一个原型系统,然后对该原型系统进行反复修改、扩充和完善。原型法贯彻的是从下到上的开发策略,能有效地增进用户与系统分析员的沟通,便于帮助系统分析员辨认动态的用户需求。特别适用于用户需求不太明确的系统开发,以及决策支持系统这种开放性而无固定需求范围的系统。 3)面向对象方法:简称OOM,是在对象程序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将客观世界的任何事物都看做对象,对象具有属性、行为、方法和消息,具有封装、继承、多态等特性。面向对象方法将程序设计的数据结构和算法两个方向紧密结合在一起,使程序设计的思想方法更接近人们的思维方式,并被人们广泛接受。 4)CASE方法:CASE技术作为覆盖整个软件生命周期的一种自动化工程,是自动化结构方法与自动化工具的结合体。运用CASE技术,软件人员能在PC或工作站上以交互方式实现软件生命周期各个环节的自动化操作。CASE系统是一个完整的软件开发环境,它由软件环境和硬件环境两部分组成。
第 40 页 共 47 页
断问题;出版业的高额利润问题。
B.法律问题: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信息安全问题
4)政策内容:在进行信息政策的内容划分时,应结合国家信息政策所需解决的具体问题与矛盾,依据信息政策制定的原则,选取合理的角度去分析。可以从经济和法律两个层面加以研究。 A.经济层面:
宏观产业发展的经济问题:国家信息政策是国家管理和发展信息产业、信息经济的方针、措施及行为准则。国家信息政策对于提高国家整体经济素质和实力,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获取国际竞争中的领先地位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指导作用。我国应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阶段、信息产业层次水平、技术结构的演进采取相应的具有引导、扶植性质的信息政策,以现有的经济实力倾斜发展高新技术开发产业、信息服务业、信息应用技术、教育产业,重视信息资源的合理管理和有效利用,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信息业的人力资源投资,注重信息人才的培养和信息教育的普及。 微观市场经济问题:对于微观信息市场应遵循规制与放松规制原则。政府应逐渐从规制政策转向竞争政策,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要实现信息产业由垄断向竞争或有限竞争状况转变,需要渐进过程,而规制是些阶段的主要政策手段。应施行以下政策:第一,价格政策,中国更适合选择基于成本补偿价格机制,而不是固定价格或价格上限机制。第二,税制改革,减少低效率的所带来的经济扭曲。第三,规则和有关政府组织改革。减少腐败,建立有效的均衡机制。第四,法规改革,建立和完善合同法,建立反垄断法。第五,企业的公司化兼并与国际接轨,使企业按商业规则经营。政府应在统一管理、统筹规则、合理配置资源、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前提下,逐步建立市场运作规范、有效竞争政策、放松规制政策,以及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的信息网络化发展机制。要在继续支持主导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促进企业加快发展、增加国际竞争力的同时采取放松规制、引进竞争措施,加大对新兴信息服务提供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其快速成长,扩大市场占有率。政府还要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国内外更多投资主体进入电信、出版、有线电视待及其信息服务市场,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通过充分有效的竞争,促进信息产业整体链条上的每一环节,包括设备制造、软件开发、通信服务、电子商务等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快速发展。 B.法律层面: 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制度实质上是一种垄断性的保护制度,它的存在必然会影响到信息资源共享的程度和效率。在两者关系之间寻求合理的平衡,是我们制定政策谋求的目标。在制定有关知识产权政策时,应该采取使知识产权的价值达到最大化的原则,而不是最大限度地去保护知识产权。
信息自由流通与信息安全:一方面,信息、信息系统、信息环境的开放性与共享性要求信息在现实世界中自由流通;另一方面,在信息数据广域化、国际化的流通中,信息安全、信息质量都不免让人担忧。信息流通与信息安全之间寻求合理的平衡,同样成为我们制定信息政策谋求的目标。制定信息流通与信息安全政策应遵循信息流通有限自由与信息流通有限控制的原则。
5)政策形式:政策形式是指政策内容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宣传、执行政策的有效工具和合法依据。信息政策的形式是指国家制定并发布执行的有关信息政策内容的文件、指南或规定。我国制定的信息政策主要集中在科技信息政策、信息技术政策和知识产权政策三个方面。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信息政策的制定原则还不成熟,信息政策内容体系还不健全,属于全国性的国家综合性信息政策的研究显得不足,因而面对许多信息管理和信息经济领域缺乏应有的导向和约束。我国政府应当尽快出台《国家信息产业发展政策》,并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予以确认、保障。应将国家信息政策转变为具体的、可操作的法律法规,进行有效的贯彻和实施。
六十七、信息法律
1.定义:信息法律是指在调整信息活动中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这里的社会关系主要涉及利益、权益与安全问题。信息法律的主要内容包括知识产权法(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等)、信息安全法、信息公开法、新闻出版与传播法、电信法、电子商务法(电子签名和数字认证法等)、有关计算机犯罪的法律等。
2.我国的信息法律、法规文件,有如下四个特点
1) 国家级立法较少,而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的行政规定较多。即使已经出台的法律、法规,也是分散于各行政部门里的。
2) 针对信息产业某个领域、某个现象的法律法规较多,而从宏观上对信息产业的全局性进行把握的法律法规较第 46 页 共 47 页
少。立法主要集中在信息产业和信息技术的立法、知识产权的立法以及涉及加强电话计费监控等热点问题。 3) 有形规则与无形规则共存。在实际中,有形的成文的信息法律法规较少,而无形的非成文的信息规则较多。 4) 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程度为信息法律法规的立法空间设置了特定的边界条件。
3.信息法律的立法模式分为:修改适用模式;专门立法模式;谨慎暂缓模式(大多数国家,特别是中国,国定信息化发展正处在起步阶段,如果制定过多的法律条款,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会对信息化的发展造成限制和影响,而且,只有在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等信息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正确、合理、高效的规则)
4.国家信息法制建设的基本过程
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美诸国在其国家立法的过程中,基本上都遵循着为促进信息化发展排除障碍的基本思路,实行的是一条“政策导向、行业自律、立法规则、逐步统一”的发展道路。
六十八、信息政策与法律的制定原则
正确的信息政策与法律的制定来源于对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对现实典型案例的充分研究。信息政策与法律所指导和调整的对象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在制定信息政策与信息立法时除了应坚持一般政策与法律制定的原则,还应当遵循以下具体原则
1.市场驱动,放松规制
以市场为导向,放松规制,通过竞争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发展是推进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首要方针。市场和政府是促进信息经济发展的两个行之有效的工具。信息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的推进关键在于市场的驱动。政府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制定符合市场规律的市场规则来指导和规范市场公平有效的竞争。我国政府在国家
信息化建设中一直扮演着主导角色,国家的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信息产业的发展以及其他信息化领域的发展都是在政府的集中统一领导下,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标准、统一实施,企业以及社会的各个成员在政府的领导下参与信息化建设。
我们认为,制定信息政策与法律时,要始终坚持市场驱动、政府放松规制的原则,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作用。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电子商务、计算机技术、远程通信技术,建立适当的竞争模式。政府的职能应该限定在特定的范围内。
2.技术中立
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本质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深入应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任何国家的信息政策与法律的制定都不能脱离信息技术本身的特征和作用。制定信息政策与法律的具体步骤和特定行为都会受到信息技术进步状况和应用程度的制约和影响。因此,在具体的信息政策制定和立法的过程中,如何使信息技术为建立和完善信息政策法律环境服务成为重要问题。技术中立的主要内容有:第一,在政策法
律体系中包含技术规范。第二,在具体政策法律制定中排除技术的影响。
3.国际化合作
国家的信息经济发展与信息交流存在于开放的世界环境中,因而,一国的信息化发展具有明显的国际化特征。世界各国在制定本国信息政策与法律时,都十分关注与国际规则的接轨。建立全球统一的电子商务规则是构建国际信息政策法律体系的核心问题。各国在制定本国电子商务法律时都注意预留接口,为以他国的游戏规则兼
容做好准备,并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使自己占有主动地位。
六十九、信息政策的评价
掌握政策评价的基本方法对于科学地总结政策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和有效地发挥信息政策法规的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信息政策评价的标准系统:政策评价标准系统是指用于评估各项备选政策或规划的关于目标范畴的特定陈述系统。其中重要的范畴包括成本、收益、绩效、风险、政治可行性、行政简化、合法性、不确定性、公正和时间安排。大部分评估标准都可归入这四种综合类型。技术可行性;经济与财务可行性;政治可行性(提出的政策方案是否会被相关集团所接受);行政可操作性
2.信息政策效益评价:有两个指标:信息政策效益;信息政策效益率。
第 47 页 共 47 页
正在阅读:
信息管理学基础-考研笔记04-04
看图写话助人为乐的小兔250字07-13
长沙论文网代理发表职称论文发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重要性问题策略论文选题题目05-07
在军训中磨炼作文06-20
2017年大连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810数据结构和计算机组成原理之数据结构考研仿真模拟题08-18
张夫也外国现代设计史完整版07-08
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2-23
计算机技术与应用易错题01-08
小型露天采石场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防范措施10-13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考研笔记
- 管理学
- 基础
- 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