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北京市门头沟区初三物理一模考试考试卷 考试题及答案.docx

更新时间:2023-05-03 03:3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xx 学校xx学年xx学期xx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

一、xx题

(每空xx 分,共xx分)

试题1:

图1所示,以科学家名字作为力的单位的是

试题2:

下列材料中,通常情况下不属于导体的是

A.铜丝 B.煤油 C.铅笔芯 D.钢尺

试题3:

图2所示的家用电器中,主要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评卷人得分

试题4:

3所述的事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试题5:

下列措施中,为了使蒸发变快的是

A.香水用完之后盖上瓶子盖

B.将地面上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C.将新鲜蔬菜存放在保鲜袋里

D.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试题6:

图4所示的光现象中,能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试题7:

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A.春天,湖面上的冰开始熔化

B.夏天,城市、旷野里出现大雾

C.秋天,花叶上的露水在太阳照射下,很快消失了

D.冬天,室外地上的水结成了冰

试题8:

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图5

试题9:

下列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

B.一支粉笔的长度约为40cm

C.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2dm

D.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0kg 试题10:

图6所示的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会使电源短路的是

试题11:

图7所示的用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试题12:

下列情景中,重力对小球做功的是

A.小球沿水平轨道运动

B.小球由高处下落

C.小球在地面上静止

D.小球悬挂在天花板上不动

试题13:

图8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会使电压表示数变大

B.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最大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大

C.若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R消耗的电功率将逐渐变大

D.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会发现电流表与电压表变化情况相反

试题14:

底面积为400cm2的圆柱形水槽内盛有适量的水。现将质量为1kg、横截面积为100cm2的圆柱形物体A,用细线悬挂后让其浸入水中,当物体A露出其总体积的时,细线对物体A的拉力为F1,如图9

甲所示;向圆柱形水槽内加水,水始终未

溢出,当物体A完全浸没在水中时,细线对物体A的拉力为F2,如图9乙所示。已知:F1: F2=2:1,g取10N/kg,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A的密度为1.6×103kg/m3

B.物体A的体积为750cm3

C.物体A的所受拉力F1为3.75N

D.向圆柱形水槽内加水的质量为625g

试题15:

关于磁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可以受到力的作用

B.磁场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是真实存在的

C.要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可以改变线圈中电流的大小

D.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磁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

试题16:

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0℃的冰也有内能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D.温度越低的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

试题1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无关

B.有力的作用时,一定存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C.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D.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试题18:

王老师把标有“PZ220V 40W”和“PZ220V 60W”的甲、乙两盏灯串联接在220V的电源上(设灯丝电阻不变),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两盏灯的总功率等于100W

B.乙灯消耗的实际功率大于20W

C.两盏灯的总功率小于40W

D.甲灯两端的实际电压大于110V

试题19:

光是一种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km/s。

试题20:

经验证明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 V。

试题21:

飞机起飞升空时,机翼上方气流的流速比机翼下方的大,则机翼上方的气流对机翼的压强机翼下方的气流对机翼的压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试题22:

天然气在我市广泛使用,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4×107J/m3。完全燃烧0.05m3天然气可以放出 J的热量。

试题23:

将定值电阻R接在电压为5V的电路中,10s内电流通过R产生的热量是100J,则R的阻值是Ω。

试题24: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现将一木块B放入水中,木块漂浮,木块静止时有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10(甲)所示。将一金属块A在木块B上,木块恰好浸没在水中,如图10(乙)所示;若将金属块A放入某种液体中中,容器底对金属块的支持力是3牛,如图10(丙)所示。已知:木块B的质量是810克,金属块A的体积为200厘米3,则某种液体的密度为kg/m3 (g取10N/kg)。

试题25:

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图11中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OB。

试题26:

如图12所示,O点表示杠杆的支点,画出力F的力臂,并用字母L表示。

试题27:

________Ω。

如图13所示,电阻箱的示数是

下表为小英同学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4 -2 0 0 0 0 1 2

(1)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

(2)该物质是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当加热至温度为1℃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_态;(选填:“固”或“液”)

试题29:

小军在实验室测量金属块A的密度。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的左侧零刻度处。他发现天平指针位置如图14甲所示,此时,小军应该将平衡螺母向_____侧调节(选填:“左”或“右”)。调节天平平衡后,他将金属块A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添加砝码并移动游码,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所放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4乙所示,则金属块A的质量为 g。然后,再将金属块A放入盛有50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14丙所示的位置。由此可计算出金属块A的密度为 kg/m3。

试题30:

如图15所示,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质量相同的水和煤

油加热(不考虑热损失),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水比煤油温度

升高的少,也可以说,要使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温

度,吸收的热量比吸收的热量多。可换

用其它物质来做这样的实验,通过实验人们得到了类似的结果,物质的这种特性我们用物理量来描述。

试题31:

实验桌上提供了电压表一块,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0一只,滑动变阻器一个,电源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小英用提供的器材测量2.5V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功率。她连接的实验电路如图16所示。请你完成下列实验步骤。

(1)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5V。

(2)断开开关,,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动,闭合开关,读出电压表示数为U0。

(3)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功率表达式是:P L= 。

试题32:

小英同学用实验探究某种液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她根据测量的数据描绘了该液体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图像,如图17所示。该液体的体积是22.5cm3,则该液体的质量是 g。

试题33:

小刚同学在“探究影响电流产生热量的因素”的实验中,使用了如图18所示的装置。在三个相同的烧瓶中装有质量相同、初温相同的煤油,用三段电阻丝(R甲<R乙<R丙)分别给三个烧瓶中的煤油加热,观察并记录三个烧瓶中温度计示数的变

化情况,就可以对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进行比较。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小刚同学连接的电路要研究的是: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跟________大小的关系。

(2)实验中,某一时刻三个烧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18所示,由此可知:________瓶中煤油吸收的热量最多。

试题34:

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19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将烛焰、光屏、凸透镜三者中心调成等高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19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等大”); (选填:“放大镜”、“照相机”、“幻灯机”)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试题35:

小华在研究“电阻消耗的电功

率与该电阻阻值之间的关系”

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

示。请你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

分析,归纳出电功率与电阻阻值之间的关系式为:。

R/Ω10 20 30 40 50 60

I/A 0.4 0.4 0.4 0.4 0.4 0.4

U/V 4 8 12 16 20 24

P/W 1.6 3.2 4.8 6.4 8.0 9.6

试题36:

小霞在学习了电学知识后,认为:在串联电路中,定值电阻阻值不变,它两端的电压就不变。请你利用如图20所示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她的观点是错误的。

要求:连接电路并简要说明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试题37:

固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在进行该问题的实验探究时,小李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同种液体中,固体所受的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的体积成正比”。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多个体积不同的铁块、符合要求的量筒、水、细线。请你根据提供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小李的猜想。

(1)简明陈述实验步骤,

(2)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试题38:

如图21所示,电源两端电压U保持不变。当开关S、S1、S2都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A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电流表的示数I;当开关S、S1闭合,S2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B端时,电路消耗的总电功率为P1,电压表的示数为U1,电流表的示数I1;当开关S、S2闭合,S1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中点时,R2消耗的电功率为P2,电压表的示数为U2,电流表的示数为I2。已知U1:U2=2:5,U2:U=1:2,I=1.8A,P1=2.88W。求:

(1)电流I1与I2之比;

(2)R2消耗的电功率为P2;

(3)电源两端电压U。

试题39:

某科技小组设计从水中打捞重物A的装置如图22所示,小文站在地面上通过滑轮组从水中提升重为1200N的物体A。当物体A在水面下,小文以拉力F1匀速竖直拉动绳子,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1,小文对地面的压力为N1;当物体A完全离开水面,小文以拉力F2匀速竖直拉动绳子,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2,小文对地面的压力为N2。已知:物体A的密度为3×103kg/m3,小文的重力为

600N,N1: N2=7:5。不计绳的质量和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g取10N/kg。求:

(1)物体在水面下受到的浮力;

(2)动滑轮受到的重力

(3)η1与η2的比值。

试题1答案:

A

试题2答案: B

试题3答案: C

试题4答案: C

试题5答案: B

试题6答案: D

试题7答案: C

试题8答案: B

试题9答案: A

试题10答案: D

试题11答案: C

试题12答案: B

试题13答案:

C

试题14答案: A

试题15答案: ABD

试题16答案: AC

试题17答案: BD

试题18答案: CD

试题19答案: 3×105

试题20答案: 不高于36V

试题21答案: 小于

试题22答案: 2×106

试题23答案: 2.5

试题24答案: 1.2×103

试题25答案:

试题26答案:

试题27答案:

2010

试题28答案:

0;晶体;液态试题29答案:

左;27;2.7×103

试题30答案:

水;煤油;比热容

试题31答案:

(2)将电压表接在R0两端

(3)PL=2.5VU0/R0

试题32答案:

18g

试题33答案:

(1)电阻;

(2)丙

试题34答案:

(1)会聚;11cm

(2)放大;幻灯机

试题35答案:

P=0.6W/ΩR

或P=(0.4A)2R

试题36答案:

(1)连接电路如图所示

(2)按图将已调好的各电路元件连接电路。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电压表的示数在逐渐改变,说明小霞的观点是错误的。

试题37答案:

实验步骤:

(1)把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将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示数为V0。

(2)取一铁块在细线系住,挂在已调好的弹簧测力计下, 测出其所受的重力为G1。将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块,缓慢的浸没到量筒内的水中后保持静止,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1,量筒液面示数与V0相比变化了V1,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3)另取一铁块,仿照步骤(2)分别测出其所受的重力为G2,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2,量筒液面示数与V0相比变化量V2,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4)仿照步骤(3),再做四次,分别记录数据G3-------G6,F3-------F6,V3-------V6;

(5)根据F浮 =G-F示,计算出F浮1------- F浮6 ,将数据记入表格。

数据记录表格:

V排(m3)

G (N)

F (N)

F浮 (N)

试题38答案:

解:

⑴开关S、S1、S2都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A端时,如图1所示;

⑵开关S、S1闭合,S2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B端时,如图2

所示;

⑶开关S、S2闭合,S1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中点时,如图3所示;

由图2 3:U1:U2=2:5,U2:U=1:2解得:U1:U=2:5

由图2: U1:U=2:5

解得:R3=4R1

由图3: U2:U=1:2

解得:R3=2R2

由图2 3:电源两端电压不变, 解得:

由图2 3得:

解得:

由图2 3:电源两端电压不变,得:

解得:

由图2:解得:

试题39答案:

解:分别对物体A、动滑轮B、人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①②③④⑤⑥式,N1: N2=7:5代入

已知:G A=1200N,G人=600N,ρ

A=3×

103kg/m3,解得:

F A1=800N,

F A2=1200N G动=200N

解得: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yn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