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材料解答题
更新时间:2023-08-26 23:0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材料1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摘自恩格斯:《恩格斯致威 桑巴特》
材料2
从马克思的理论是客观真理这一为马克思主义者所同意的见解出发,所能得出的唯一结论就是:沿着马克思的理论的道路前进,我们将越来越接近客观真理(但决不会穷尽它);而沿着任何其他的道路前进,除了混乱和荒谬之外,我们什么也得不到。
——摘自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材料3
《共产党宣言》问世以来160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开放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展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勃勃生机,又为我们继续进行理论创新打开了广阔空间。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历史任务,必须坚持不懈的为之奋斗。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一项长期历史任务,必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深入研究和回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不断把党带领人民创造的成功经验上升为理论,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不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摘自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什么?坚持这一理论品质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2)如何总体领会和把握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源在哪里?
答:
(1)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进一步概括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6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当今世界,同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多深刻的变化。无论从国际还是从国内看,我们都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作出回答并加以解决,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继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因此我们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既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2)上述经典论述反映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目标,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④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以上四个方面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内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从整体上领会和把握的马克思主义。
1.对世界的本质问题存在着不同的哲学观点,请阅读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泰勒斯认为万物由水产生,又复归于水;万物有生有灭,而水则是永恒的。赫拉克利特认为这个世界,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样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
——摘自逢锦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生辅学读本》
材料2
毕达哥拉斯认为:从数目产生出点,从点产生出线,从线产生出平面;从平面产生出立体;从立体产生出感觉所及的一切物体,产生出四种元素:水、火、土、空气。这四种元素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互相转化,于是创造出有生命的、精神的、球形的世界。
——摘自逢锦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生辅学读本》
材料3
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物体的广延、形状、运动完全是相对的,是随着感觉器官的结构和位置变化而变化的。
——摘自[英]乔治·贝克莱著:《人类知识原理》
材料4
东汉王充认为,万物之生,皆禀元气。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天履于上,地偎于下,下气蒸上,上气降下,万物自生其中间。
——摘自逢锦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生辅学读本》
材料5
“物质的每一有限的存在方式,不论是太阳或星云,个别的动物或动物的种属,化学的化合和分解,都同样是暂时的,而且除了永恒变化着、永恒运动着的物质以及这一物质运动和变化所依据的规律以外,再没有什么永恒的东西 物质在它的一切变化中仍永远还是物质,它的任何一个属性都不会丧失”。 ——摘自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结合材料回答:
(1)材料1~4反映了什么观点
(2)材料5说明了什么原理,坚持这一原理的意义是什么?
答:
(1)材料1~4的观点在世界的本原上都坚持世界是统一的。但存在不同之处:材料1、4都表现为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把世界统一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材料2表现的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他们把世界归结为数,归结为某种客观的精神、理性因素。材料3表现的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他们把世界归结为感觉。
(2)材料5说明的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其一,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其二,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而不是某种“始基”的物体;其三,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意识现象,归根到底都是物质的表现形态或物质的属性和存在形式;世界上的一切发展、变化和过程都是物质运动的具体表现,其原因在物质世界自身。
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其理论意义在于,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原理和原则都是以此为根据和前提的,从而成为彻底唯物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其实践意义在于,它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我们必须在每一步都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过去)征服者统治异民族那样,决不同于站在自然界以外的某一个人,相反,我们连同肉、血和脑都属于自然界,并存在于其中
——摘自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材料2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它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聚和储存水分的中心。
——摘自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材料3
在我国突出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一方面,我国人均资源不足,人均耕地、淡水、森林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2%、27.4%和12.8%,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资源的人均拥有储量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实行主要依赖投资和增加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很快,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不论对于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还是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都是至关重要的。实践充分证明,物质文明建设,不仅同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相互依存、互为条件,而且同生态文明建设互相依存、互为条件。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到2020年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2006年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第二产业占48.7%,其中工业占43.1%,分别比1991年提高6.9和6个百分点,特别是近几年一些消耗资源多、污染大的行业发展过快,这是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消耗资源较少、污染较轻的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2006年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9.5%,只比1991年提高5.8个百分点。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其比重和水平;并且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提升高技术产业,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工业的发展。同时,要立足我国国情,正确引导消费结构升级,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城乡建设模式和消费模式。应当看到,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模式,是建立在索取全球资源基础上的。据全球生态足迹网估计,如果在全球维持一个像美国社会这样的物质社会,将需要五个地球的资源,而维持一个像英国这样的社会也需要将近三个地球的资源。当今的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决定了我国不可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旧式工业化道路;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不应当也不可能模仿一些发达国家以挥霍资源为特征的消费模式。比如,城市应以发展公共交通为主,适度发展私家车;建筑应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的,限制建设占地多的别墅、高尔夫球场,等等。
——摘自《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光明日报》2007年11月24日
材料4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到二0二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摘自党的十七大报告
结合材料回答:
(1)分析材料1、2,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
(2)分析材料3、4,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以及如何理解生态文明。 答: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指出,人与自然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自然界的自然条件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与前提,人们可以运用已经获得自然规律的认识指导实践,达到对自然界的改造。但如果人们违背了自然界的规律而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如果人类不保持自身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那就会危及自身的生存发展。当今世界出现的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等全球危机问题,并不单纯是自然系统内平衡关系的严重破缺,实际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包括自然资源减少和生态环境恶化,人类终将受到自然界的报复,因而这种对自然界的胜利是一种暂时的胜利,最终将对人类的存在和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因而,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2)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必须辩证地认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一方面,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环境,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另一方面,要充分认真研究、掌握自然规律,并用来指导我们的实践,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治理大气污染等严重的环境污染,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总之,我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把人与环境的关系辩证地处理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反对破坏生态环境的粗放型发展,坚持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曾多次郑重提出,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物质文明是人类在社会发展中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它表现为物质生产的进步和人类物质生活的改善。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文明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从提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到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现在在“三个文明”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生态文明,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
3.下列是关于中美关系的材料:
材料1
国务院副总理吴仪11日表示,中美双边贸易发展快、规模大,出现一些问题和摩擦是正常的。对待这些问题,中美双方应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通过平等磋商和扩大合作加以解决。“如果对正常贸易进行限制或采取保护主义措施,只能损害双方的利益,且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吴仪在第18届中美商贸联委会开幕式上说。她表示,今年以来,中美经贸关系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美国会涉华经贸议案激增,经贸问题政治化倾向日益明显,发起对华贸易救济和争端解决案件数量不断增加,扩大对华出口管制商品范围,媒体炒作中国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严重损害中国的出口产品声誉和国家形象。吴仪强调,近年来,中美双方通过中美商贸联委会等机制,妥善解决了双方关注的诸多问题。“事实证明,从维护中美经贸关系的大局出发,双方通过对话和平等协商,是可以解决经贸问题的。”吴仪说,中美两国在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利益交汇面不断扩大。从目前趋势上看,2007年全年中国有望成为美国第三大出口市场。
—摘自吴仪:“中美贸易摩擦应通过磋商和合作加以解决”新华网北京2007年11日电
材料2
据中国商务部网站消息,美国当地时间4月2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在联邦纪事上公告启动对中国轮胎产品的特保调查。这是时隔三年多之后,美国又一次对中国产品发起特保调查,而且涉案金额巨大。当天,美国商务部还对外宣布其已于4月28日决定对中国油井管产品启动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针对美国这两起明显具有贸易保护主义信号的举措,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姚坚表示,中国政府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针对美方启动的对中国轮胎产品的特保调查,姚坚指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中的特别保障措施条款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是专门针对中国产品进口采取的限制措施,缺乏客观标准和公正性,在程序上缺乏透明度。中国政府早已表达过对援引此条款开展特保调查的严重关注。援引并实施该条款不但会伤
害中国产业界的正当权益,也会给稳定发展的中美经贸关系带来消极影响。
姚坚还表示,金融危机导致全球轮胎市场需求下降,是造成美国内产业经营状况不佳的主要原因,限制中国产品进口并不能解决美国内产业面临的问题。此外,申请书在国内产业代表性,证据的准确性和充分性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对于美国商务部对中国油井管产品启动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姚坚说,油井管产品是中国出口美国最为主要的钢铁产品。美国行政当局对该产品启动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将严重影响中美钢铁贸易的健康发展,也会对美国内相关产业造成负面影响。不仅如此,该做法还将向美国内及国际社会发出错误的贸易保护主义信号,引发的不利后果,中方表示坚决反对。商务部公平贸易局负责人已就此于4月21日在美国向有关方面进行了交涉,商务部部领导也已于4月27日约见美国驻华使馆官员严正交涉。
姚坚表示,希望美国恪守20国集团领导人伦敦金融峰会的共识,在采取贸易救济措施方面保持谨慎克制的态度,而不应言行不一。同时,中方将保留将该案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权利,以及采取进一步对应措施的权利。
——摘自“美国再次挑起中美贸易摩擦涉案金额巨大”,《环球时报》2009年5月4日
结合材料回答:
(1)上述材料揭示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原理并分析中美贸易摩擦。
(2)上述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答:
(1)中美贸易摩擦反映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原理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 首先,矛盾是指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处理中美关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方面承认中美双方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需要不断地加以巩固和加强;另一方面中美双方也有很多差异和斗争,如双方在经济基础、国体与政体、意识形态、人权与民主观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对于这些差别我们也应当能清醒的认识到,我们应当充满信心的走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地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其次,在每一对矛盾中既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又有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矛盾统一体中居于支配地位的一方;矛盾的次要方面则指据与被支配地位的一方。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联系表现在:一方面二者是相互依赖密不可分的,另一方面二者的区别又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中美双方的矛盾方面中,也存在着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区别。在当前合作是主要方面,对抗是次要方面。因此我们必须加强与美国的交流与合作,以促进我国生产和社会的发展,尽可能减少对抗;同时也要注意到我国的确与美国还存在着差别和对抗,不可能完全一致,反对趋同论,该斗争的还要斗争,充满信心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上述资料启示我们应该利用内因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知道社会主义建设。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内因即内部矛盾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它规定者事物发展的方向,所以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它能够加速或延缓甚至暂时改变事物发展的进程,但它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它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
内因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我们分析问题和指导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必须利用内因与外因两大条件来加快发展。既然内因是第一位的原因,我们就应当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根据,主要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来加快发展;既然外因是条件,我们就要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加强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借鉴和利用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等加快我国的发展;既然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我们在利用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时候,就要努力结合我国的国情,防
止照搬照抄和教条主义。
4.根据以下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
党的十六大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完善、科技更加进步 ,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摘自党的十六大报告
材料2
党的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了精辟的概括,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发,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摘自党的十七大报告
材料3
“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是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人民群众能否团结一致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
——摘自伍绍祖,“纪念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50周年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何谓“和谐”,和谐对事物发展的作用有哪些?
(2)运用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意义。 答:
(1)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和谐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进最有利用事物发展的状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2)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合乎必然性的存在。可能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事务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把握事物的可能性,要注意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非现实)的可能性、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现实性和可能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没有现实就没有可能,反过来,没有可能也就没有现实,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把握这一范畴的方法论意义,就要求人们立足现实、展望未来,逐一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应对不利情况的准备,争取实现好的可能。它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宏大的,是现实的可能的;另一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性。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后,始创国际企划公司就全力准备创作奥运会会徽。公司成立的创作班子实地考察了澳大利亚悉尼、西班牙的巴塞罗那、日本东京、韩国汉城等奥运会举办城市和位于瑞士洛桑的国际奥林匹克博物馆,实地研究、分析、提炼奥运会会徽的创作思路和理念,并从中国灿烂文化中吸取营养,最终选择了“中国印”作为表达设计理念的创作载体,创作出了北京奥运会会徽。
——摘自:《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政治教研网,2009年6月1日
材料2
就人类认识运动的秩序说来,总是由认识个别和特殊的事物,逐步地扩大到认识一般的事物。人们总是
首先认识了许多不同事物的特殊的本质,然后才有可能更进一步地进行概括工作,认识诸种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当着人们已经认识了这种共同的本质以后,就以这种共同的认识为指导,继续地向着尚未研究过的或者尚未深入地研究过的各种具体的事物进行研究,找出其特殊的本质,这样才可以补充、丰富和发展这种共同的本质的认识,而使这种共同的本质的认识不致于变成枯槁的和僵死的东西
——摘自毛泽东:《矛盾论》
材料3
铜锣湾集团是中国目前唯一一家在全国拥有30家连锁摩尔的商业集团,其独特的经营理念和商业模式,经成功的实践及强势的传播,一跃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最大摩尔连锁品牌的最大专业运营商,然而这一颇为令人惊叹的成功理念和模式在开拓东北铜锣湾市场第一站——大连铜锣湾百货的过程中意外落败。同样出身于南方并有龙头地位的银泰百货也遇到同样的遭遇——本意以大连为进军北方市场桥头堡,却因经营不善纷纷折戟。一个问题很轻易地提出来,为何始自南方的商业旋风刮到大连就不够炫了?几个大品牌进军大连时,他们带来了“成功的经验”并抱有自豪感地全盘运用。然而“成功经验”不服北方水土,而更多的是副作用。最终,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成功模式绝不可完全复制!
——摘自宋伟:《追问铜锣湾》,《新商报》2006年3月2日
结合材料回答
(1)上述材料共同揭示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原理,请阐述其内容
(2)材料1如何体现这一原理的?
(3)这一原理对于我们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何指导意义?
答:
(1)材料中的观点揭示了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中存在着至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所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务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各有其特点。具体表现为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2)材料1中三届会徽在设计上各具特色、各不相同。如29届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取材于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迸发出鲜明的个性,展现了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三届会徽的共同点都是体现了奥运五环,这又是普遍性。正因为这一普遍性,是人们认出它们是奥运会的会徽。
材料3铜锣湾的经营理念、商业模式和“成功经验”是普遍性,而大连特殊的商情是特殊性。只有真正地把成功的模式根植于现实的土壤,才能生机盎然。即只有把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才能成功。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变化将更加剧烈而深刻,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掌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和时代发展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开拓新境界。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既要充分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的普遍性,坚持社会主义的普遍原则,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我国的国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1920年9月19日,在印度加尔各答西面约1000千米的丛林中,发现两个狼哺育的女孩。年长的估计8岁,年幼的一岁半。大概都是在生后半年被狼衔去的。两人回到人类世界后,都在孤儿院里养育,分别取名为卡玛拉与阿玛拉。她们的言语、动作姿势、情绪反应等方面都能看出很明显的狼的生活痕迹。
她们不会说话,发音独特,不是人的声音。不会用手,也不会直立行走,只能依靠两手、两脚或两手、两
膝爬行。她们惧怕人,对于狗、猫似乎特别有亲近感,其次是小孩。白天她们一动也不动,一到夜间,到处乱窜,象狼那样嚎叫,人的行为和习惯几乎没有,而具有不完全的狼的习性。
阿拉玛到第2个月,可以发出“波、波”的音,诉说饥饿和口渴了。遗憾的是,回到人间的第11个月,阿玛拉就死去了。卡玛拉在两年后,才会发两个单词(“波、波”和叫牧师夫人“妈”)。4年后掌握了6个单词,第7年学会45个单词。她动作姿势的变化也很缓慢。1年4个月时,只会使用两膝步行。1年7个月后,可以靠支撑两脚站起来。不用支撑的站立,是在2年7个月后;到两脚步行,竟费了5年的时间,但快跑时又会用四肢。经过5年,她能照料孤儿院幼小儿童了。她会为跑腿受到赞扬而高兴,为自己想做的事情(例如解纽扣儿)做不好而哭泣。这些行为表明,卡玛拉正在改变野孩的习性,显示出获得了人的感情和需要进步的样子。大女孩卡玛拉一直活到17岁。但她直到死时还没真正学会说话,智力只相当于3、4岁的孩子。中国也有类似狼孩、猪孩的报道,结果和印度狼孩大致相似。
——摘自《1920年9月19日印度丛林发现狼孩》,人民网2003年9月19
材料2
1974年12月23日,王显凤出生在辽宁省台安县高力房镇锅柽子村一个特殊的家庭中。她的母亲因早年患大脑炎而导致痴呆,属中度残疾;她的父亲是聋哑人。小显凤出生后,父亲忙于每天的生活,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她,小显凤整天饥一顿饱一顿的,经常饿得哇哇大哭。当王显凤会爬以后,为了能够填饱肚子,便开始摸摸索索地四处找东西吃。有一天她从炕上摔下来,不分东南西北的小显凤不知不觉爬进一窝刚出生不久的猪崽儿中间,她本能地与小猪崽儿一起拱在母猪肚皮下吃起奶来。老母猪似乎并不讨厌这个外来的“孩子”。小显凤吃饱喝足后,和小猪崽儿一起,偎在母猪的怀抱中睡着了。晚上,劳累了一天的父亲在猪身边发现了小显凤。他扒拉开猪崽儿,将小显凤抱回了炕上。谁知,第二天小显凤又回到了母猪身边 11年关键的生长发育期都是在与猪为伴的极为特殊的环境里度过,造成了她心理的严重畸形。当时,对她进行的一系列科学检验和心理测量的结论令人沮丧。据一位一直跟随王显凤从事研究工作的工作人员回忆说,当时这个11岁的“猪孩”感知世界混沌一片,没有大小、长短、多少、上下、颜色、数的概念,几乎没有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意志力和思维能力,甚至表现的情绪也极为原始简单,只有怨、惧、乐,却没有悲伤。据测量表明,她的智商为39。而作为正常人最低标准——生活基本自理人的智商应该是70。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教师姜云香把王显凤领回自己的家中,采用特殊引导的教育方法帮助“猪孩”王显凤认字、念诗,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7年后,经过全面科学的测定:王显凤的智力相当于小学二、三年级水平;她的智商也从39的重度智残,达到69,接近于70正常人的最低水准;而她的社会交往能力基本达到了正常人水平。
——摘自陈琦岩、王世海:《与猪为伍11载的辽宁鞍山女“猪孩”如今喜为人母》,《辽沈晚报》2004年8月6日
材料3
物、世界、环境是不依赖于我们而存在的。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意识只是外部世界的映像;不言而喻,没有被反映者,就不能有反映,但是被反映者是不依赖反映者而存在的。
——摘自《列宁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页
材料4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摘自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材料5
人离开动物越远,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就越带有经过事先考虑的、有计划的、以事先知道的一定目标为取向的行为的特征。
——摘自恩格斯:《自然辨证法》
材料6
做就必须先有人根据客观事实,引出思想、道理、意见,提出计划、方针、政策、战略、战术,方能做得
好。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我们名之曰“自觉的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一切根据和符合于客观事实的思想是正确的思想,一切根据于正确思想的做或行动是正确的行动。我们必须发扬这样的思想和行动,必须发扬这种自觉的能动性
——摘自毛泽东:《论持久战》
结合材料回答:
(1)材料1、2、3说明了什么道理?
(2)如何理解材料4中“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材料5、6揭示了什么原理?在历史领域运用这一原理来解释我们为何选择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
答:
(1)材料1、2、3反映了意识的起源与本质问题。无论“狼孩”还是“猪孩”事件,都说明: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意识从其起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既有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
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因此,列宁说:“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但是被反映者是不依赖于反映者存在的。”
(2)社会生活的实践性本质,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确认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也就是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也就是把社会生活“当作实践去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首先是物质生产实践,是人以自身的活动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过程。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其意识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又构成了基本的社会关系,即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全部社会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自身,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生活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发展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过程。人即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构成了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所谓“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表明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
(3)材料5、6揭示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统一原理。人的意识具有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反映世界是自觉的有目的的反映,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不仅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反映现存事物,而且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具有能动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要用唯物的、辩证的观点去思考和把握。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
律。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对自然和社会的改造,人的需要、利益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自觉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统一原理反映在历史领域即社会历史趋向与主题选择的关系问题。所谓社会历史趋向属于历史决定论的内容,讲的是社会历史规律的决定性作用。主体选择讲的是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性和选择性,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规定了人们的活动要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而规律作为一种必然趋势是由多种可能性构成的“可能性空间”,哪种可能性能够实现,取决于主体的自我选择。主体选择就是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的方向、目标、方式的选择。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是主体选择的客观前提,主题的利益和需要是选择的内在根据。主体的能动性就体现在选择什么和怎么选择之中。选择的方向、目标和方式是否正确只能由实践来检验。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着层次不等、大小不一的各种选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走过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之路以及当前正在走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路。这是既合乎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又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内在需要的正确选择。
第二章分析题
1.材料1
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摘自党的十七大报告
材料2
党中央决定,从2008年9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部署。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斗争取得重大胜利、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取得圆满成功的形势下,9月19日,中央召开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对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行了全面部署。
——摘自2008年9月20日人民日报社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部署》
结合材料回答:
(1)试述科学发展观形成所体现的哲学根据并具体阐述。
(2)运用该原理论述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
答: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哲学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是认识的目的;认识、理论对实践的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错误的认识误导实践时,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失败。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这是人类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人类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是以实践为根据,既有理论根据、历史根据又有现实根据。理论根据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以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历史根据是中国和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教训,现实根据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2)人类的实践和认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我们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这是我们的治党治国之道,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之道,也是我们每个人学习和工作的成功之道。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用科学发展观来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进而推动社会科学发展,促进我国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古人讲,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才成长的规律。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不经过社会实践的历练和艰苦环境的考验。五四运动昭示的青年运动正确方向,就是在党的领导下,走与工农群众相结合、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当代青年学生要健康成长、茁壮成才,仍然必须坚持这个正确方向、这条正确道路。对青年学生来说,基层一线是了解国情、增长本领的最好课堂,是磨炼意志、汲取力量的火热熔炉,是施展才华、开拓创业的广阔天地。
——摘自2009年5月3日胡锦涛:《在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材料2
苏东坡去拜访宰相王安石,恰逢王安石不在。苏东坡看见书桌上有一纸咏菊的诗稿,只写了两句“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才高气傲的苏学士心想,这老夫子大概糊涂了,菊花最能耐寒傲霜,如何秋风一吹便落呢?于是提笔顺口续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不久,苏东坡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心情不快,到了当年九月重阳,一夜秋风刚过,苏东坡邀友赏菊。走进花园一看,只见花瓣纷落,铺金满地。这是,他才猛然省悟,原来真有“吹落黄花满地金”的事。
——摘自冯梦龙:《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材料3
生于南美洲茂密森林中的西红柿曾被称为“狼桃”。到了16世纪,英国人俄罗达拉里公爵在旅行期间发现了它,并带回几株种在英国皇家花园里,供皇室贵族观赏。到了18世纪,法国一位画家决心以身试“柿”,看其是否有毒。这位勇敢的画家在吃西红柿之前穿戴整齐,吃完后就躺在床上等着上帝的“召见”。结果,他不但没死,也没有任何不适。于是,人们才知道西红柿原来是可以吃的。西红柿是否有毒,只有亲身尝一下才能知道。
——摘自《吃西红柿的联想》,《解放军报》2006年1月6日。
材料4
假若我能比别人瞭望得略为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
——牛顿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哲学原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的认识论含义。
(2)材料3、4、5侧重点有什么不同。材料4的指导意义是什么?
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原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每个人的认识都包括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经过亲身实践所获得的知识,间接经验是从书本或他人学习获得的知识。间接经验由直接经验转化而来并指导实践获得直接经验,直接经验可以进一步检验和丰富间接经验。只有把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结合起来,才能有比较完全的知识。“读万卷书”属于间接经验,“行万里路”属于直接经验。
(2)材料2、3侧重说明直接经验的重要性。材料4侧重说明间接经验的重要性。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
认学习间接经验的重要性。由于具体的主体的生命和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亲身实践,而且理论或认识本身也具有历史的继承性,所以主体可以也应该通过读书或传授等方法来获取间接经验,这是发展人类认识的必要途径。
3.材料1
精神的全部活动就在于我们具有一种能力,可以觉察到不同的对象之间的相似之处或相异之处,相和之处或相违之处。然而这种能力无非就是肉体的感受性本身,因此一切都归结到感觉。
——摘自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十八世纪法国哲学》
材料2
感觉观念是造物主印在人的感官上的,感觉观念不仅构造知识,而且也构成物体。他把物看成是感觉观念,认为物的存在就在于被感知。
——摘自[英]乔治·贝克莱:《人类知识原理》
材料3
感觉永远只能给我们提供一些例子,也就是特殊的或个别的真理。最明智的人就不那么信赖经验。灵魂原来就包含着多种概念和学说的原则,外界的对象是把这些原则唤醒了。
——摘自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
材料4
认识是人对自然界的反映。但是,这并不是简单的、直接的、完全的反映,而是一系列的抽象过程,即概念、规律等等的构成、形成过程。
——摘自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
材料5
苯环结构的发现
我坐下来写我的教科书,但工作没有进展,我的思想开小差了。我把椅子转向炉火,打起了瞌睡。原子又在我眼前跳跃起来,这时较小的基团谦逊的退到后面。我的思想因这类幻觉的不断出现变得更敏锐了,现在能分辨出各种形状的大结构。分辨出有时紧密地靠近在一起的长形分子,它们盘绕,旋转,像蛇一样运动着。像是电光一闪,我醒了, 我花了这一夜的其余时间,做出了这个假想。对于他的发现,凯库勒说:“我们应该会做梦! 那么我们就可以发现真理, 但不要在清醒的理智检验之前,就宣布我们的梦。
——摘自逢锦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生辅学读本》
材料6
以为只有诗人才需要想象,这是没有道理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需要想象,甚至微积分的发现没有想象也是不可能的。
——摘自列宁:《关于俄共(布)中央政治报告的总结发言》
材料7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卡尔﹒马克思
材料8
在科技领域,我们将加强机构改革,重组科研体系,合理分配公共资源,提升创新能力。我们提倡在活跃的学术氛围下进行自由讨论,鼓励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不断探索,并且宽容失败。科学无国界。中国在科技领域的种种努力需要融入世界,世界也需要一个充满活力和不断创新的中国。正如碰撞产生火花,交流有助于丰富想象力,提高创造力。
——摘自《温家宝:科学与中国现代化》,《青年参考》2008年11月4日。
请回答:
(1)材料1~4,说明各自对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作用的不同态度。
(2)运用所学知识,简论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3)材料5~8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
(1)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作用问题上,材料1和2都夸大了感性认识的作用,因而属于经验论,其中材料1属于唯物主义经验论,材料2属于唯心主义经验论;材料3夸大了理性认识的作用,属于唯心主义唯理论,材料4的观点则正确地揭示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2)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二者相互区别,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具有直接性和形象性;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具有抽象性和间接性。另一方面,二者又是密切联系的,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还是相互渗透的,并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
(3)材料5~8说明,认识过程主要是理性思维的过程,同时又包含非理性因素的参与。非理性因素主要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习惯、本能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也属于非理性因素。情感、意志、欲望和需要等非理性因素,虽不属于人的认识能力,但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发生与停止,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科学发现不仅仅是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的过程,也是科学家思维创造的过程,要受到人的非理性因素的影响。
4.阅读下列有关真理问题的材料:
材料1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摘自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材料2
对这些以及其他一切哲学上的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既然我们自己能够制造出某一自然过程,按照它的条件把它生产出来并使它为我们的目的服务,从而证明我们对这一过程的理解是正确的,那么康德的不可捉摸的“自在之物”就完结了。
——摘自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材料3
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这种观点必然会导致唯物主义,可把教授的经验哲学的无数臆说一脚踢开。当然,在这里不要忘记:实践标准实质上决不能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如果我们的实践所证明的是唯一的﹑最终的﹑客观的真理,那么,因此我们就得承认:坚持唯物主义观点的科学的道路是走向这种真理的唯一的道路。 ——摘自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材料4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断言:物体从高空下落的速度与其重量成正比。16世纪时,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斯台文(1548—1620)第一个向这一说法提出挑战。他拿了两个重量相差10倍的铅球从30英尺的高度同时抛下,结果仅需1.4秒便同时落地。但是,难以测定精确的结果。后来伽利略质疑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他先进行了逻辑分析,指出A物比B物重,A物应当先落地,如果把两物捆在一起,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就会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形。一方面,因为A+B比A重,它应先于A落地,另方面A快B慢,B就会减慢A的下落速度,A+B比A后落地。这样,从同一前提出发就推出了截然对立的两种结论。这一矛盾表明,亚里士多德的论断不能自圆其说。进而,伽利略做了一个很光滑的斜面,让两个不同重量的金属球滑落,结果还是同时落地,这才彻底推翻了流行千年的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伽利略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自由落体定律。
——摘自中国战略网
材料5
威廉·詹姆士认为,真理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只是经验与经验之间的一种关系。他认为:如果有一个概念,我们能用它很顺利地从一部分经验转移到另一部分经验,将事物完满地联系起来,很稳妥工作起来,而且能够简化劳动,节省劳动,那么这个概念就是真的。在他看来,“它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真的”或者说“它是真的,因为它是有用的”;这两句话的意义是一样的。如果它能双倍地满足我们的需要,它便是最真的。
——摘自中国战略网
材料5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摘自党的十七大报告
请回答:
(1)材料1~4揭示了什么道理,分别加以阐述。
(2)材料5与材料6观点是否一致?马克思主义在这一问题上是如何认识的?
答:
(1)材料1中马克思明确提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能是实践;材料2中恩格斯重申了马克思的观点,认为实践即试验和工业是驳倒不可知论的最好方式,即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材料3是列宁关于实践标准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相统一的经典表述。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凡经过实践证明了一切认识都是客观真理,都具有不可推翻的性质;实践能够检验一切认识,即使当前的实践还不能加以判定,最终也被以后的实践作出裁决。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它往往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某一认识的真理性;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因此,我们必须把实践对真理的检验,看做是全部人类实践即无数个别的、历史发展着的、整个社会的实践对真理的发展。实践检验和证明真理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永远不会完结。坚持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的统一,既可防止唯心主义的随意性,又可避免形而上学的绝对性。
材料4说明,实践检验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由于16世纪实验条件的限制,斯台文的实验无法彻底否定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而伽利略通过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的逻辑分析,找出了矛盾,从而在理论上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这说明逻辑证明在真理的检验中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但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最终推翻亚里士多德观点的,还是伽利略的科学实验。
(2)材料5与材料6观点很大不同。材料5中詹姆士的“有用就是真理”的主张把效用等同于真理,以有用与否作为判断真理的标准,实际上把真理的价值性与客观性完全割裂开来,抛弃了真理的客观性。而材料6属于马克思主义观点,体现了真理与价值的统一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两大主题,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所谓真理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理。所谓价值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有区别的:①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②真理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③真理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多样性。真理和价值统一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中。成功的实践本身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统一起来的结果。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必然是具有价值的。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坚持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既坚定以科学的事
实求是的精神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又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成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
5.材料1
恩格斯指出:“就一切可能看来,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纠正我们的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有可能经常以十分轻蔑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科学史就是把这种谬误逐渐消除或者更换为新的,但终归是比较不荒诞谬误的历史。”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426页、第4卷484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材料2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应该成为我国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的方针。5月2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长陆定一作题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讲话,对这一方针作了全面的阐述。他说,我们所主张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 ,我们又主张人民内部一定要有自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人民内部的自由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领域中的表现。
——摘自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主页党史频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材料3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摘自党的十七大报告
材料4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搬照抄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 我们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同时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决抵制外来腐朽思想的侵蚀,绝不许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在我国泛滥。
——摘自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请回答:
(1)材料1~3共同揭示什么道理,运用所学知识论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哲学根据。
(2)材料3与材料4对待外国文化的态度反映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原理。
答:
(1)材料1~3共同揭示了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原理。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包含,又相互转化。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没有真理也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无所谓真理;真理中包含着某种以后会暴露出来的错误的方面或因素,谬误中也隐藏着以后会显露出来的真理的成分或萌芽;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我们要善于坚持和发展真理,敢于和善于同谬误作斗争。
我们党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就是一个自觉地运用真理发展的规律,在思想文化和科学领域通过自由讨论,而达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正确方针,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必须坚决维护和执行这个方针。
(2)材料3与材料4对待外国文化的态度反映了辩证否定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要同时看到事物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不能肯定
一切或否定一切。对待外国东西,要有选择地吸收,“洋为中用”,既不能一概拒绝,也不能全盘照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大胆地吸收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同时对其腐朽的东西予以坚决的批判。
6.材料1
许多年来,中国被认为是一个贫油的国家。因为传统的地质理论认为,大油田一般都生产在海相地层中,大油田一般都生长在海相地层中,而中国大部分是陆相地层,因而不可能有储量大的油田。但是,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李四光不迷信传统的理论,他根据自己多年来的地质实践和前人的经验教训,深入思考,反复研究,最终提出了自己的一套全新的找油理论,即新华夏构造体系的理论。根据这一理论,我国先后发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河南油田、江汉油田等大型油田,终于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 ——摘自王晓梅:《怀旧七十年代》
材料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只有这样,党的思想理论才能引导和鼓舞全党和全国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 ——摘自党的十六大报告
材料3
推进党内民主建设,要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体部署,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积极推进党内民主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使党内民主建设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不断提高党内民主建设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摘自2009年6月29日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结合材料请回答:
(1)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是什么?
(2)在当代中国,理论创新有什么重大意义?
答:
(1)创新以实践为基础,以坚持和继承为前提。
(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是我们的治党治国之道,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之道。
在当代中国,我们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把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统一起来,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要坚持以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为理论创新的源泉:以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理论创新的目的,以顺应时代潮流不断与时俱进的创造精神为理论创新的动力,以研究和解决我们在前进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为理论创新的着力点,不断打开理论创新的新视野,不断取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新进展,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努力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第三章分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摘自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材料2
自然,“喜怒哀乐,人之情也”。然而穷人决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京捡煤渣老婆子的酸辛,灾区的灾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人的老太爷一样,贾府上的焦大,也不会爱林妹妹的。 ——摘自鲁迅:《而已集·革命时代的文学》
材料3
在晋惠帝执政的时期,有一年大灾,百姓没有粮食吃,只能挖草根、食观音土充肚,许多百姓因而活活饿死。全国各地发生饥荒的十万火急信报被迅速报到了皇宫中。晋惠帝经过冥思苦想后终于悟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曰:“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
——摘自张卫星:《股民们为何不食肉糜》,新浪网-新浪财经。
材料4
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
——出自《左转·昭公四年》
材料5
温家宝总理在绵阳长虹设立的北川中学安置看望了师生们。温家宝说,在地震的时候,我们需要信心、镇定、勇气和力量,地震以后我们就应该充满希望,面向未来,努力奋斗。温家宝转身在黑板上用粉笔写了“多难兴邦”这四个字,他说,对国家我们要记住四个字。温家宝说,我们要昂起不屈的头颅,挺起不屈的脊梁,为了明天充满希望地向前迈进。
——摘自2008年5月24日《南方都市报》,《温家宝题字:多难兴邦》
材料6
像你们的民族那样伟大的民族,是经得起任何危机的。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9页。
材料7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受灾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蒙受巨大损失。面对空前惨烈的灾难,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迎难而上,以惊人的意志、勇气、力量,组织开展了我国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大、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斗争,最大程度地挽救了受灾群众生命,最大限度地减低了灾难造成的损失,夺取了抗震救灾斗争重大胜利,表现出泰山压顶不弯腰的大无畏气概,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凯歌。
在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中,举国上下同心协力,海内外同胞和衷共济,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民族品格和风雨同舟的强大力量。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取得的成绩,必将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地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摘自2009年5月12日《胡锦涛在出席纪念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活动时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1~3揭示了什么原理?
(2)结合材料4~7如何正确理解“多难兴邦”?
(3)抗震救灾取得伟大胜利的根本原因和重大意义。
答:
(1)材料1~3揭示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辨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材料1是马克思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的经典论述。材料2和材料3表明,统治者是无法了解广大穷苦百姓的饥寒交迫的生活窘况的,形象
生动地说明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要辩证地看待“多难兴邦”。多难是否兴邦,不取决于灾难本身,而取决于国家和人民是否在灾难面前发挥了主观能动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这种反作用就在于,它把不同集团、阶级,尤其是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内化为人的思想、情感、意志,以支配人们的行动,从而影响社会的经济和政治。
(3)抗震救灾取得伟大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民族品格和风雨同舟的精神以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充实条件。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将进一步促进全国人民发扬民族精神,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能让世界认识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
2.材料1
劳动资料的使用和创造,虽然就其萌芽状态来说已为某几种动物所固有,但是这毕竟是人类劳动过程独有的特征,所以富兰克林给人下的定义是atool–makinganimal,即制造工具的动物。动物遗骸的结构对于认识已经绝迹的动物的机体有重要意义,劳动资料的遗骸对于判断已经消亡的社会经济形态也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
——摘自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2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他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显存冲突中去解释。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产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33页。
材料3
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在每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随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来决定的。所以,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
——摘自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3,说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
(2)根据材料2,说明“社会变革时代到来的条件”是什么?
答:
(1)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指的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关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亦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就内容看,概括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面,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极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起着阻碍作用。从过程上说,这一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总是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基本相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更高阶段。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指的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的二者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的主要内容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化的方向;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和服务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要求。这一规律表明,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变化发展,上层建筑是否需要改革以及改革的形式和方向,都取决于经济基础的状况。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当一种生产关系还能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它是不会灭亡的;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便能检验出现存在的生产关系已不再适合生产力发展,变成了束缚生产力的桎梏,这时社会矛盾就会激化,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
3.材料1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摘自《孟子》、《荀子》
材料2
“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舍英雄几无历史”。英雄“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
——摘自梁启超:《饮冰室文集》
材料3
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创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客观精神”。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
——摘自黑格尔:《历史哲学》
材料4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建设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摘自党的十七大报告
材料5
一些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能力素质与推动科学发展的要求还不适应。有的思想不够解放,改革创新意识不强,因循守旧,封闭保守;有的缺乏科学发展必备的知识,缺乏进行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的能力;有的发展思路不清、信心不足;有的在关心群众疾苦、解决民生问题方面作风漂浮、工作不实,存在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敷衍塞责等问题。
——摘自胡锦涛:《努力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新水平》
材料6
我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30年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从1978年到200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3786元,实际增长
6.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140元,实际增长6.3倍;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400多万。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和农村人均住宅面积成倍增加。群众家庭财产普遍增多,吃穿住行用水平明显提高。改革开放前长期困扰我们的短缺经济状况已经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正在阅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材料解答题08-26
商务策划师应具备的思维素质04-08
教你如何用卡片机拍出单反效果02-09
有些东西来得太晚,我们已经不想要了02-09
如何拍摄清新的逆光人像02-09
分享淘宝饰品拍摄经验技巧02-09
每天坚持刷牙,口腔问题不断!六个刷牙误区,四个伤牙,你中了吗12-27
《男人帮》经典台词全集02-09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马克思主义
- 答题
- 概论
- 原理
- 基本
- 材料
- 2017年中国螺丝发展现状与市场前景分析(目录)
- 广西区高校资助政策网络知识竞赛答案(部分)
- 莱芜联通IDC---网站内容净化解决方案
- 民间印染的历史和发展
- 河北师大教育学期末考试重点
- 2019年版中国重卡汽车 互联网行业研究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目录
- 2015-2020年中国碱性蛋白酶市场前景研究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13)
- 三江华府
- 办公用品盘点表
- 儿童流感的临床特征分析和Toll样受体3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流感遗传易感性、病情严重性的相关性研究
- 高考语文复习:温家宝历年两会记者会引用古诗文
- 脱毒草莓大棚栽培技术
- 机泵专业知识讲座
- 分众在户外LED广告屏上的思路
- 项目技术研究报告
- 用友U8项目管理操作手册
- 如何做好办公室工作
- 【完整版】2019-2025年中国稻米油行业快速做大市场规模策略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
- 20 13 学年 下 学期 金属工艺学 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