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分析报告2013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4-15 11:3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分析报告2013

目 录

第一章 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基本情况 ............................................. 1

第一节 行业范围界定 ....................................................................................................... 1

一、行业定义及代码 ..................................................................................................................... 1

二、行业产业链 ............................................................................................................................. 1

第二节 行业主要产品分析 ............................................................................................... 2

一、产品结构 ................................................................................................................................. 2

二、主要产品及应用领域分析 ..................................................................................................... 2

第三节 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3

一、政策支持力度 ......................................................................................................................... 3

二、产业贡献度 ............................................................................................................................. 4 三、战略层面 ................................................................................................................................. 4

第二章 2012年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 5

第一节 经济环境分析 ....................................................................................................... 5

一、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 5

二、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 6

第二节 政策环境分析 ....................................................................................................... 6

一、主要政策汇总 ......................................................................................................................... 6

二、重点政策分析 ......................................................................................................................... 8 三、政策未来发展趋势 ................................................................................................................. 9

第三节 热点事件透视 ....................................................................................................... 9

一、日本电子巨头集体陷入亏损 ................................................................................................. 9

二、信阳4.5代OLED项目开建 ............................................................................................... 10 三、三星海外半导体最大生产线落户西安 ............................................................................... 10 四、北京京东方8.5代线实现满产,良品率超94% ................................................................ 10 五、液晶电视向4k超高清演进 ................................................................................................. 10 六、工业和信息化部启动“宽带中国2013专项行动” ......................................................... 11

第三章 2012年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运行情况分析 .................................. 12

第一节 行业运行现状分析 ............................................................................................. 12

一、行业总产值 ........................................................................................................................... 12

二、行业运行分析 ....................................................................................................................... 12 三、固定资产投资及兼并重组情况 ........................................................................................... 15 四、进出口情况 ........................................................................................................................... 15 五、行业规模 ............................................................................................................................... 16 六、行业经营情况 ....................................................................................................................... 16 七、行业财务指标 ....................................................................................................................... 17

第二节 行业内企业运行情况分析 ................................................................................. 17

一、企业规模特征分析 ............................................................................................................... 17

二、企业所有制特征分析 ........................................................................................................... 19 三、重点企业分析 ....................................................................................................................... 20

第三节 行业区域分布情况 ............................................................................................. 25

一、行业分布 ............................................................................................................................... 25

二、重点分布区域分析 ............................................................................................................... 25

第四章 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特征分析 ............................... 34

第一节 进入退出壁垒 ..................................................................................................... 34

一、进入壁垒 ............................................................................................................................... 34

二、退出壁垒 ............................................................................................................................... 34

第二节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 34

一、上游供应商 ........................................................................................................................... 34

二、行业内兼并重组现象加剧 ................................................................................................... 35 三、下游用户 ............................................................................................................................... 35 四、潜在进入者 ........................................................................................................................... 35 五、替代品威胁 ........................................................................................................................... 35

第三节 行业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 ................................................................................. 35

一、自主研发生产 ....................................................................................................................... 35

二、代工生产 ............................................................................................................................... 35 三、半代工生产 ........................................................................................................................... 36 四、服务性代工生产 ................................................................................................................... 36

第五章 2012年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产业链分析 .................................... 37

第一节 上游行业运行及对本行业的影响 ..................................................................... 37

一、有色金属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 37

二、多晶硅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 38 三、有色金属行业对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的影响 ........................................................... 40

第二节 下游行业运行及对本行业的影响 ..................................................................... 40

一、电信运营行业经营情况 ....................................................................................................... 40

二、电信运营行业对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的影响 ........................................................... 42

第六章 2012年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子行业分析 .................................... 43

第一节 计算机制造行业 ................................................................................................. 43

一、行业总体情况 ....................................................................................................................... 43

二、行业分布格局 ....................................................................................................................... 46 三、行业内企业运行情况 ........................................................................................................... 47 四、行业发展趋势 ....................................................................................................................... 47

第二节 通信设备制造行业 ............................................................................................. 47

一、行业总体情况 ....................................................................................................................... 47

二、行业分布格局 ....................................................................................................................... 52 三、行业内企业运行情况 ........................................................................................................... 52 四、行业发展趋势 ....................................................................................................................... 53

第三节 广播电视设备制造行业 ..................................................................................... 53

一、行业总体情况 ....................................................................................................................... 53

二、行业分布格局 ....................................................................................................................... 56 三、行业内企业运行情况 ........................................................................................................... 56 四、行业发展趋势 ....................................................................................................................... 57

第四节 视听设备制造行业 ............................................................................................. 57

一、行业总体情况 ....................................................................................................................... 57

二、行业分布格局 ....................................................................................................................... 60 三、行业内企业运行情况 ........................................................................................................... 61 四、行业发展趋势 ....................................................................................................................... 62

第五节 电子器件制造行业 ............................................................................................. 62

一、行业总体情况 ....................................................................................................................... 62 二、行业分布格局 ....................................................................................................................... 64 三、行业内企业运行情况 ........................................................................................................... 66 四、行业发展趋势 ....................................................................................................................... 66

第六节 电子元件制造行业 ............................................................................................. 66

一、行业总体情况 ....................................................................................................................... 66

二、行业分布格局 ....................................................................................................................... 69 三、行业内企业运行情况 ........................................................................................................... 70 四、行业发展趋势 ....................................................................................................................... 71

第七章 2013年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运行风险分析 .................................. 72

第一节 外部环境风险 ..................................................................................................... 72

一、经济环境 ............................................................................................................................... 72

二、政策环境 ............................................................................................................................... 72 三、国际环境 ............................................................................................................................... 72

第二节 经营风险 ............................................................................................................. 72

一、需求不足风险 ....................................................................................................................... 72

二、原材料价格风险 ................................................................................................................... 72 三、产品价格波动风险 ............................................................................................................... 72 四、兼并重组 ............................................................................................................................... 73

第三节 环保风险 ............................................................................................................. 73 第四节 技术风险 ............................................................................................................. 73 第五节 人民币汇率风险 ................................................................................................. 73

第八章 2013年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金融需求分析 .................................. 74

第一节 行业资金运作模式 ............................................................................................. 74

一、采购环节 ............................................................................................................................... 74

二、生产环节 ............................................................................................................................... 75 三、销售环节 ............................................................................................................................... 75

第二节 行业金融需求情况 ............................................................................................. 75

一、采购环节 ............................................................................................................................... 75

二、生产环节 ............................................................................................................................... 75 三、销售环节 ............................................................................................................................... 76

第九章 2013年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融资租赁策略 .................................. 77

第一节 行业趋势的机遇与挑战 ..................................................................................... 77

一、需求市场进一步扩大 ........................................................................................................... 77

二、行业整合加强 兼并重组加剧 ............................................................................................. 77 三、制造业搬迁 ........................................................................................................................... 77

第二节 行业总体融资租赁原则 ..................................................................................... 77 第三节 融资租赁的区域选择建议 ................................................................................. 78 第四节 融资租赁的客户筛选建议 ................................................................................. 78

一、重点辅融类 ........................................................................................................................... 78

二、主要选择类 ........................................................................................................................... 78 三、可以考虑类 ........................................................................................................................... 78 四、谨慎限制类 ........................................................................................................................... 79 五、严格规避类 ........................................................................................................................... 79

第五节 细分行业的融资租赁建议 ................................................................................. 79 第六节 融资租赁项目的风险管理 ................................................................................. 79

一、加强对融资租赁项目的管理 ............................................................................................... 79

二、加强对融资租赁资金的管理 ............................................................................................... 79 三、加强对融资租赁资产的管理 ............................................................................................... 80

表 录

表1 表2 表3 表4 表5 表6 表7 表8 表9 表10 表11 表12 表13 表14 表15 表16 表17 表18 表19 表20 表21 表22 表23 表24 表25 表26 表27 表28 表29 表30 表31 表32 表33 表34

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业行业分类及代码 ............................................................................. 1 2008-2012年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工业总产值占GDP比重 ..................................... 4 制造业分类指数年均数值(%) .......................................................................................... 5 2012年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主要政策汇总 ................................................................ 6 2012年1-12月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主要产品产量 ................................................. 12 2008-2012年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规模指标 ............................................................. 16 2008-2012年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经营效益 ............................................................. 16 2008-2012年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财务指标 ............................................................. 17 2012年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大中小企业占比情况 .................................................. 17 2012年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大中小企业经营情况比较 .......................................... 18 2012年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盈利能力比较 .............................................................. 18 2012年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期间费用控制水平比较 .............................................. 18 2012年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分布情况 .......................................... 19 2012年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盈利情况比较 .................................. 19 2012年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盈利能力比较 .................................. 19 2012年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数据 ...................................................... 22 2012年南通富士通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数据 .................................................. 24 2012年12月江苏省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主要产品产量 ........................................ 26 2008-2012年江苏省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经营效益指标 ......................................... 27 2012年12月广东省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主要产品产量 ........................................ 27 2008-2012年广东省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经营效益指标 ......................................... 29 2012年12月上海市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主要产品产量 ........................................ 30 2008-2012年上海市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经营效益指标 ......................................... 31 2008-2012年北京市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经营情况 ................................................. 32 2012年铜价格走势 .............................................................................................................. 38 2005-2012年多晶硅行业产量情况 ..................................................................................... 38 2012年中国计算机分月度产量情况 .................................................................................. 44 2008-2012年计算机制造行业主要指标统计 ..................................................................... 44 2008-2012年计算机制造行业经营效益分析 ..................................................................... 45 2008-2012年我国计算机制造行业主要财务指标 ............................................................. 45 2012年中国计算机分省市产量情况 .................................................................................. 46 2012年计算机制造行业大中小企业分布情况 .................................................................. 47 2012年计算机制造行业大中小企业盈利情况对比分析 .................................................. 47 2012年通信设备制造行业主要产品产量 .......................................................................... 48

表35 表36 表37 表38 表39 表40 表41 表42 表43 表44 表45 表46 表47 表48 表49 表50 表51 表52 表53 表54 表55 表56 表57 表58 表59 表60 表61 表62 表63 表64 表65

2008-2012年通信设备制造行业主要产品销量及产销率 ................................................. 49 2008-2012年通讯设备制造行业主要指标统计 ................................................................. 50 2008-2012年通讯设备制造行业经营效益分析 ................................................................. 51 2008-2012年我国通讯设备制造行业主要财务指标 ......................................................... 51 2012年通讯设备制造行业大中小企业分布情况 .............................................................. 53 2012年通讯设备制造行业大中小企业盈利情况对比分析 .............................................. 53 2008-2012年广播电视设备制造行业主要指标统计 ......................................................... 54 2008-2012年广播电视设备制造行业经营效益分析 ......................................................... 55 2008-2012年我国广播电视设备制造行业主要财务指标 ................................................. 55 2012年广播电视设备制造行业大中小企业分布情况 ...................................................... 56 2012年广播电视设备制造行业大中小企业盈利情况对比分析 ...................................... 56 2012年中国视听设备分月度产量情况 .............................................................................. 58 2008-2012年视听设备制造行业主要指标统计 ................................................................. 58 2008-2012年视听设备制造行业经营效益分析 ................................................................. 59 2008-2012年我国视听设备制造行业主要财务指标 ......................................................... 59 2012年中国视听设备分省市产量情况 .............................................................................. 60 2012年视听设备制造行业大中小企业分布情况 .............................................................. 61 2012年视听设备制造行业大中小企业盈利情况对比分析 .............................................. 61 2008-2012年电子器件制造行业主要指标统计 ................................................................. 63 2008-2012年电子器件制造行业经营效益分析 ................................................................. 63 2008-2012年我国电子器件制造行业主要财务指标 ......................................................... 64 2012年中国集成电路分省市产量情况 .............................................................................. 65 2012年中国半导体分立器件分省市产量情况 .................................................................. 65 2012年电子器件制造行业大中小企业分布情况 .............................................................. 66 2012年电子器件制造行业大中小企业盈利情况对比分析 .............................................. 66 2008-2012年电子元件制造行业主要指标统计 ................................................................. 67 2008-2012年电子元件制造行业经营效益分析 ................................................................. 68 2008-2012年我国电子元件制造行业主要财务指标 ......................................................... 68 2012年中国电子元件分省市产量情况 .............................................................................. 70 2012年电子元件制造行业大中小企业分布情况 .............................................................. 70 2012年电子元件制造行业大中小企业盈利情况对比分析 .............................................. 71

图 录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图15 图16 图17 图18 图19 图20 图21 图22 图23 图24 图25 图26

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产业链结构图 ............................................................................. 2 2012年中国制造业PMI月度走势图(%) ........................................................................ 5 2012年华强北电子市场价格综合指数走势 ...................................................................... 13 2012年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 15 2008-2012年广东省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工业总产值及增速 ................................. 27 2008-2012年上海市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工业总产值及增速 ................................. 30 2008-2012年北京市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工业总产值及增速 ................................. 32 2012-2013年国内多晶硅进口量及进口单价情况 ............................................................. 39 多晶硅价格走势图 ............................................................................................................... 40 2011年到2012年中国宽带用户数量 ................................................................................ 41 2011-2012年我国三大运营商移动用户月净增数量 ......................................................... 42 2008-2012年我国计算机制造行业工业总产值走势 ......................................................... 43 2008-2012年计算机制造行业主要指标统计 ..................................................................... 45 2008-2012年我国通讯设备制造行业工业总产值走势 ..................................................... 48 2011年以来通信设备制造业工业销售产值及累计增速 .................................................. 49 2011年以来通信系统设备和终端设备销售产值增速 ...................................................... 49 2008-2012年通讯设备制造行业主要指标统计 ................................................................. 51 2008-2012年我国广播电视设备制造行业工业总产值走势 ............................................. 54 2008-2012年广播电视设备制造行业主要指标统计 ......................................................... 54 2008-2012年我国视听设备制造行业工业总产值走势 ..................................................... 57 2008-2012年视听设备制造行业主要指标统计 ................................................................. 59 2008-2012年我国电子器件制造行业工业总产值走势 ..................................................... 62 2008-2012年电子器件制造行业主要指标统计 ................................................................. 63 2008-2012年我国电子元件制造行业工业总产值走势 ..................................................... 67 2008-2012年电子元件制造行业主要指标统计 ................................................................. 68 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企业采购环节资金运作模式 ........................................................... 74

第一章 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基本情况

第一节 行业范围界定

一、行业定义及代码

本报告所分析的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业是指《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中的计算机、通信和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行业代码为39。

该行业属于制造业,是从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经济活动的单位的综合,按照国家统计局的分类标准,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业包括计算机制造(391)、通信设备制造(392)、广播电视设备制造(393)、视听设备制造(395)、电子器件制造(396)、电子元件制造(397)等6个子行业,具体见下表。

表1 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业行业分类及代码

行业描述 包括计算机整机制造、计算机零部件制造、计算及外围设备制造、391计算机制造 及其他计算机制造 392通信设备制造 包括通信系统设备制造、通信终端设备制造 39计算机、通393广播电视设备包括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及发射设备制造,广播电视接收设备及器材信和其他电制造 制造,应用电视设备及其他广播电视设备制造。 子设备制造395视听设备制造 包括电视机制造、音响设备制造、影视录放设备制造 业 包括电子真空器件制造,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集成电路制造,光396电子器件制造 电子器件及其他电子器件制造。 397电子元件制造 包括电子元件及组件制造,印制电路板制造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行业及代码 子行业及代码 二、行业产业链

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上游主要是有色金属行业、化工行业等行业。有色金属行业中铜、银、

金、铝等是导电材料的主要原材料,其中的硅更是半导体的主要生产原材料。稀土也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尤其是磁性材料应用领域较广,从上游的供给来说,有色金属行业的产品价格主要影响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的生产成本。

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下游需求主要应用于个人和企业消费者。其中,影响通信设备制造行业最为明显的下游电信行业,电信行业是通信设备制造行业产品的主要流向,电信运营商每年度的资本开支计划对通信设备制造商的产品销售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视听设备制造、计算机制造、广播电视设备制造的下游是个人和企业消费者;

在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的细分子行业中,电子元件制造和电子器件制造是其他几个子行业的上游行业。

图1 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产业链结构图

第二节 行业主要产品分析

一、产品结构

按照信息产业部的统计,电子及通信产品制造业的产品可大致分为三类,一是投资类产品,如电子计算一些发达国家,则把电话、个人电脑、家庭办公设备、家用电子保健设备、汽车电子产品机、通信机、雷达、仪器及电子专用设备,这类产品是国民经济发展、改造和装备的手段;二是消费类产品,消费类电子产品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有不同的内涵,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内涵。我国消费类电子是指用于个人和家庭与广播、电视有关的音频和视频产品,主要包括电视机、录音机、录像机、组合音响、激光唱机等,它主要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服务。而在等也归在消费类电子产品中;三是电子元器件及专用材料,包括显像管、集成电路、各种高频磁性材料、半导体材料及高频绝缘材料等。

二、主要产品及应用领域分析 1.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是一种微型电子器件,采用一定的工艺,把一个电路中所需的晶体管、二极管、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及布线互连一起,制作在一小块或几小块半导体晶片或介质基片上,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成为具有所需电路功能的微型结构;其中所有元件在结构上已组成一个整体,使电子元件向着微小型化、低功耗和高可靠性方面迈进了一大步。

集成电路按用途可分为电视机用集成电路、音响用集成电路、影碟机用集成电路、录像机用集成电路、电脑用集成电路、电子琴用集成电路、通信用集成电路、照相机用集成电路、遥控集成电路、语言集成电路、报警器用集成电路及各种专用集成电路。

2.移动通信手机

移动通信手机是移动通信设备制造业中的主要产品之一,也是消费电子产品的主要领域。2012年是智能手机爆炸性增长的一年,目前3G手机已经迅速崛起,成为消费者热衷的产品。3G手机采取了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在一起,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未来手机的发展将更注重安全和数据通讯,并且拥有更强劲的运算能力,成为个人的信息终端。

3.彩色电视机

彩色电视机按显像管分类,可分为普通电子管(CRT)彩电、液晶显示(LCD)彩电和等离子(PDP)彩电。

CRT是投影技术的鼻祖,使用CRT技术的背投电视机的工作原理与投影机大致相同,不过它采用的是背投而不是投影机的前投方式。CRT技术的优点是分辨率高、对比度好、色彩饱和度佳、对信号的兼容性强,且技术十分成熟;缺点在于,CRT产品亮度比较低,使用中产品老化现象也比较严重。更重要的是CRT投影技术不是数字化的投影技术,随着数字化潮流的发展必将逐步淡出市场。

LCD液晶电视主要采用TFT型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主要的构成包括萤光管、导光板、偏光板、滤光板、玻璃基板、配向膜、液晶材料、薄模式晶体管等。目前,主流液晶电视的尺寸为32-52英寸。液晶电视机最大的优点是能够做得很薄,耗电低,亮度高。但是画质跟CRT电视相比还有一段距离,价格也比较高。

等离子彩电是用等离子体激发的紫外线使荧光物质发光来工作的。它的优点在于:易于实现大屏幕化和薄型化,目前的屏幕尺寸一般都有40-50英寸左右,厚度仅8-10cm。画质跟CRT电视机虽然尚有一点差距,但已相当不错了。PDP电视机最大的问题是价格还太昂贵,50英寸左右的名牌产品通常要8~10万元。

平板电视是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的统称,和传统显像管电视相比,平板电视具有高清晰度显像、色彩更丰富、使用寿命更长、省电低功耗、外形轻薄美观、节省空间和低辐射的优点。伴随上述优点,平板电视被各级市场的消费者逐步了解和认同,市场销量也逐渐攀升。

4.计算机

计算机行业主要产品包括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台式机中,按显示屏类型分,分别从17英寸-21.5英寸,主流尺寸为19和20英寸;两个种类的产品占据我国全部台式机总量的近70%;笔记本电脑显示屏尺寸范围为11寸-18寸,其中以14寸居多;平板电脑最为畅销的则是9.7寸型号。2012年,英特尔Ivy Bridge处理器及微软Windows 8操作系统推出在一定程度上对PC产业起到振兴作用。面对平板电脑等对笔记本电脑市场的冲击,能适应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超级本等多种类型产品需求的Windows 8平台具备更好的用户体验,将触控等新兴技术更好地融入到笔记本电脑产品中

在1998年苹果推出iMac G3之后,又在许多年后陆续推出了iMac G4、iMac G5、iMac Core i等等一体电脑,再到今年所推出的新款iMac。苹果公司将一体电脑行业的标准不断提升,市场中各大厂商也争相推出自己的产品,一体电脑市场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景象,随着厂商们的大力宣传、扶持,市场需求的逐渐转变,一体电脑逐渐得到了消费者认可。

第三节 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一、政策支持力度

2012年,政府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两方面,对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给予了高度重视。首先出台了《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随后又分别发布了细分领域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包括电子基础材料和关键元器件、电子专用设备仪器、数字电视与数字家庭产业、集成电路产业等。在发展规划中,明确了每个领域在2015年前的重点发展方向和领域。

财政政策方面,开展2012年度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招标项目,由中央财政预算安排转向积极,用于支持软件、集成电路,以及计算机、通信、网络、数字视听、新型元器件等电子信息产业核心领域技术与产品研究开发和产业化。此外,财政部还出台了《关于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实施所得税优惠政策,从财政税收方面为相关企业提供支持。

二、产业贡献度

2008-2012年5年间,除经济危机后2009年发展速度较慢,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均呈现较快的发展速度,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在17.87%,同时工业总产值占全国GDP比重小幅上升,2012年比值为13.66%,为五年中次高值。

在对外贸易方面,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产品进出口总额占全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一直保持在50%以上,在推动我国对外贸易经济不断发展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表2 2008-2012年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工业总产值占GDP比重

单位:亿元,% 年份 GDP(现价) 2008 300670 2009 335353 2010 397983 2011 471564 2012 519322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业工业总产值 39921.7 39517.24 49285.71 65189.12 70918.02 增长率 13.13 -0.33 24.3 19.99 14.06 工业产值比重 13.28 11.78 12.38 13.82 13.66 三、战略层面

2012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位列其中,该行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即电子核心基础产业。强调培育集成电路产业竞争优势,完善液晶显示、等离子显示面板产业产业链,同时攻克发光二极管、OLED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发展片式化、微型化的新型元器件。

战略新兴产业已经被提到引领经济转型发展的战略高度,因此,足以体现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提升。

第二章 2012年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经济环境分析

一、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一)总体经济运行特点

初步核算,201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193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8%。在房地产投资增速下降和出口下滑的双重压力下,全年经济低位运行,但经过逐渐筑底,最终取得7.8%的增长,并在第4季度呈现出明显的温和复苏迹象,显示出我国经济较强的内在增长潜力。

2012年经济结构调整的积极效果显现。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区域格局继续变化。东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速依然大幅低于中西部地区,表明产业转移的速度在加快,也预示着东部地区的工业增长逐渐见顶,经济增速出现回落的可能性加大。2.民间投资增长迅速。2012年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的61.4%,增速比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高出10.1个百分点。民间投资的发展,既能弥补国有投资的不足,又可促进投资效率的提升和投资结构的优化。

(二)制造业经济总体增速放缓 1.PMI指数探底回升

2012年制造业PMI均值为50.7%,低于历史均值2.1个百分点,低于2007年的最高点4.3个百分点,仅高于2008年金融危机时最低点0.6个百分点,从制造业PMI历史数据看,我国制造业经济整体上增速减缓。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2 2012年中国制造业PMI月度走势图(%)

2.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走势总体处于领先地位

2012年,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均值低于临界点的有从业人员指数49.4%、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49.5%和原材料库存指数47.7%,均值高于临界点的是新订单指数50.9%和生产指数53.0%,其中生产指数均值最高,高出PMI综合指数均值2.1个百分点,是PMI综合指数均值站在临界点以上的主要拉动力量。

表3 制造业分类指数年均数值(%)

指数及分类指数 历史均值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PMI 52.8 54.1 54.5 55 50.1 52.9 53.8 51.4 50.7 生产 56 58.4 58.3 59.4 51.8 56.5 56.8 53.5 53 新订单 55.1 58.1 59 59.1 50.3 55.4 55.8 51.9 50.9 从业人员 50.4 50.6 50.8 51.3 49.5 49.9 51.8 50.2 49.4 供应商配送时间 50.5 51.2 51.4 51.7 49.6 50.7 50.2 49.9 49.5 原材料库存 48.1 46.6 47.5 49.7 46.4 47.8 49.7 49.3 47.7 新出口订单 52.3 57.4 56.8 55.8 47.2 49.5 52.8 50 49.3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 57.9 56.1 58.2 63 58.5 55.5 63.6 58.2 49.7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历史数据看,2012年生产指数均值仅高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的51.8%,低于历史均值3.0个百分点,并且是连续第3年走低。虽然该指数近3年逐年下行,但始终高于临界点,表明我国制造业企业生产还在继续扩张,但增长速度总体趋缓,未来走势有待进一步观察。

(三)工业企业利润好转 私企超越国企

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5578亿元,同比仅增长5.3%;12月当月实现利润8952亿元,同比增长17.3%。作为反映工业运行的重要数据,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情况被认为是整体工业形势的一面镜子。该数据在2012年四季度出现明显好转,2013年有望维持这一态势。

纵观全年数据,两类企业利润同比下降,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14163亿元,同比下降5.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12688亿元,同比下降4.1%。而集体企业实现利润819亿元,同比增长7.5%;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32867亿元,同比增长7.2%;私营企业实现利润18172亿元,同比增长20%。

这表明民营企业在我国有着很强的经济活力,在经济企稳回升之时,最先反弹的是灵活度和敏感度很高的民营企业。

二、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展望2013年,宏观经济短期回升趋势基本确定,但潜在产出增长率下降,经济增长的支撑条件趋弱,预计将呈现缓慢、温和的回升态势。其中以下几个领域将有所推进,值得期待。

1、推进新型城镇化很可能成为2013年结构改革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必将带来投资和消费的集聚。因此,可以期待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会促进部分沿海省份进入消费加速期,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长期增长。2、税制改革继续深化。预计2013年营业税转增值税区域和行业将进一步扩大,并有望推广至全国,切实减轻相关企业负担。不过,广受关注的房产税改革在近期扩大试点的可能性较小。3、预计201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更多地增加公共服务类支出,加大对教育、医疗、就业、社会和保障性住房的支持力度。4、房地产调控政策预计将继续坚持。

第二节 政策环境分析

一、主要政策汇总

表4 2012年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主要政策汇总

政策 主要内容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优化基础电子结构,形成配套完整的基础电子产业体系;通过产品2012.1 (2011~2015 年)》 创新、模式创新和品牌建设提升整机产品价值链 2012.2 《电子信息制造业“十二制定十二五时期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主要产品

时间

和保障措施,以促进行业增强核心竞争力 重点发展集成电路加工设备、太阳能光伏加工设备、新型元器件加《电子专用设备仪器“十工设备、通信与网络测试仪器、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测试仪器、数字2012.2 二五”规划》 电 视测试仪器缩小行业与国际产品的差距 《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将我国集成电路设备、光伏设备、LED 设备、TFT-LCD等四大领域2012.2 指导目录》 的关键设备列入该目录,加大研发投入及技术储备力度。 着力发展芯片设计业,开发高性能集成电路产品;壮大芯片制造业《集成电路产业十二五规2012.2 规模;提升封测业层次和能力;完善产业链,突破关键专用设备、划》 仪器和材料 2012.2 《电子基础材料和关键元器件十二五规划》 制定数字电视终端设备、数字广播电视前端设备、数字家庭设备、《数字电视与数字家庭产2012.2 音响光盘设备、视频监控设备和应用服务平台等六大领域具体发展业十二五规划》 重点 关于申报2012 年度电子用于支持软件、集成电路,以及计算机、通信、网络、数字视听、2012.3 信息产业发展基金招标项新型元器件等电子信息产业核心领 目的通知 域技术与产品研究开发和产业化 关于“核高基”国家科技专项攻克以中央处理器(CPU)和操作系统为代表的高端通用芯片2012.4 重大专项2013 年课题申和基础软件关键技术并实现产业化,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支报的通知 撑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安全可控发展 对液晶显示板等4个税目商品进口关税暂定税率进行调整。进口液晶显示板关税将恢复2012.4 32英寸及以上不含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板将不再执行原先3%的暂5%税率 定税率,而是恢复执行5%的最惠国进口关税税率 关于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自2012.4-2017.12,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2012.4 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企业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所得税政策的通知 税,并享受至期满为止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缴纳基金的对象是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进口电器电子产品的收货2012.6 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人或代理人,短期会增加企业成本压力 积极有序发展大尺寸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等离子显示面板产业,《“十二五”国家战略性2012.7 完善产业链;攻克发光二极管(LED)、OLED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和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关键装备、材料;发展片式化、微型化、绿色化的新型元器件 2012.8 《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认定管理试行办法》 《2012年集成电路产业明确2012年国家集成电路产业研究和开发专项支持的主要领域,2012.9 研究与开发专项资金申报包括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封装和测试等三个领域的20个小类 指南》 国家宽带网络科技发展重点研制9种网络成套装备,覆盖通信网络的三大领域,着眼三网2012.9 “十二五”专项规划 融合,加快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研发 《旧电器电子产品经营管规范旧电器电子产品经营活动,适应办法产品包括电视机、电冰箱、 2012.10 理办法》 洗衣机、房间空调器、微型计算机等产品 《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高效对微型台式计算机的补贴共包括戴尔、海尔、宏碁、惠科、联想、2012.12 节能台式微型计算机推广惠普、神舟、同方、长城等9家台式计算机生产企业共计2933个企业目录》 型号的产品。 《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规实施半导体照明生产设备关键零部件及原材料的进口税收优惠政2013.1 划》 策,推动实施一批公共照明应用过程 《关于普及地面数字电视2013.1 在3-5年内普及地面数字电视接收机,并制定分步实施方案 接收机的实施意见》 《加快推进传感器及智能明确从2013-2025 年间,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产业整体水平2013.2 化仪器仪表产业发展行动跨入世界先进行列,重要技术自主可控,高端产品和服务市场占有计划》 率提高到50%以上

五”发展规划》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政策网

二、重点政策分析

(一)《电子信息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1.规划目标

促进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发展质量效益。

2.规划重点内容

(1)“十二五”期间发展目标:到2015年,电子信息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10万亿元,年均增速约10%,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销售收入增速要达到25%;推动加工贸易省级,提高一般贸易比重;培育5-8家收入超过千亿元的企业,打造收入超过5000亿元的企业,完善TD-LTE体系。

(2)“十二五”期间重点任务:以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领域自主技术为基础,推动计算机、通信设备及视听产品升级换代;积极发展新一代网络通信系统设备及智能终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增长点;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快形成区域新增长极。

(3)“十二五”期间发展重点:计算机、通信设备、数字视听、集成电路、关键电子元器件、电子材料、新型显示器件、电子专用设备与仪器、太阳能光伏、信息技术应用等。

3.规划影响

(1)行业龙头企业发展空间巨大。行业领头羊华为、海尔、联想、中兴通讯、海信等都将是电子信息制造业培育的重点,国家将在信贷、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华为将是我国冲击5000亿销售目标最有竞争力的企业,中兴通信销售收入将超过千亿元;

(2)重点技术和产品将取得突破。在规划的指引下,预计我国基础电子制造业将实现由大转强,新型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产品创新加快,产品自足能力增强;整机领域结构加快转型,高端品牌明显增多,产品档次较大幅度提高;

(3)国际合作加快,贸易结构有望升级。在规划指引下,我国将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加强国际合作和龙头企业走出去,提升自主知识产权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占比;

(4)知识产权保护明显增强,同国际重点企业在专利纠纷中将占据主动地位,利用专利武器自我保护和反击能力增强。

(二)《集成电路产业“十二五”规划》 1.规划目标

到2015年,销售收入达3300亿元,年均增长18%,满足国内近30%的市场需求。

2.规划重点内容

(1)着力发展芯片设计业,开发高性能集成电路产品:以整机系统为驱动,突破CPU/ DSP/存储器等高端通用芯片,重点开发网络通信芯片、数模混合芯片、信息安全芯片、数字电视芯片、射频识别(RFID)芯片、传感器芯片等量大面广芯片,以及两化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的专用集成电路产品,形成系统方案解决能力。

(2)壮大芯片制造业规模,增强先进和特色工艺能力

持续支持12英寸先进工艺制造线和8英寸/6英寸特色工艺制造线的技术升级和产能扩充。加快45纳米及以下制造工艺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加强标准工艺、特色工艺模块开发和IP核的开发。

(3)提升封测业层次和能力,发展先进封测技术和产品

发展先进封装和测试技术,推进高密度堆叠型三维封装产品的进程,支持封装工艺技术升级和产能扩充。提高测试技术水平和产业规模。

(4)完善产业链,突破关键专用设备、仪器和材料

推进8英寸集成电路设备的产业化进程,支持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设备的研发,加强新设备、新仪器、新材料的开发,形成成套工艺,推动国产装备在生产线上规模应用,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自

主创新能力的骨干企业,推进集成电路产业链各环节(设计、制造、封测、设备仪器、材料等)的紧密协作,建立试验平台,加快产业化。

3.规划影响

为提升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竞争力,芯片和整机的联动迫在眉睫。首先,整机要引导联动,整机企业要把具有特色技术的芯片公司作为密切的合作伙伴,这样不仅可以实现更为贴身的服务,而且可以实现产品的差异化设计。芯片与整机的联动涉及三个因素:芯片厂商、整机企业和下游客户,这三个因素中整机企业是联动的中间环节;其次,芯片需关注应用,要实现整机与芯片的联动,芯片企业的产品要能够达到市场要求的同类产品水平,在可靠性、稳定性等方面有所保障。

(三)《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规划》 1.规划目标

为引导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促进节能减排。

2.规划重点内容

(1)通过产品替换提高节能减排效果,逐步扩大市场份额,增强重点企业实力,大幅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完善标准检测认证体系。

(2)重点推动推广应用、技术创新、产业服务及重点工程。 (3)将实施半导体照明生产设备关键零部件及原材料的进口税收优惠政策,建立行业“领跑者”制度;逐步扩大财政补贴推广力度,适时将球泡灯等量大面广、技术成熟的LED 照明产品纳入补贴范围。

(4)推动实施一批政府办公楼、医院、宾馆、商厦、机场、轨道交通、道路等公共照明应用工程,落实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政策,政府机关和公共机构带头采用LED照明产品。

3.规划影响

到2015年,关键设备和重要原材料实现国产化,重大技术取得突破。高端应用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节能效果更加明显。LED照明节能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产业集聚区基本确立,一批龙头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研发平台和标准、检测、认证体系进一步完善。

三、政策未来发展趋势

2012年年初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集成电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充分体现了国家在政策层面上由粗到细,环环相扣,紧贴科技发展的需求,发展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走高新技术产业路线。2013年初,国家又出台了九大行业的兼并重组政策,其中包括电子信息行业,预计未来在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方面还会有更进一步的细则出台。

未来政策的发展依然会兼顾总体,有所侧重,在保证行业总体向前发展的前提下,适当照顾半导体分立器件,集成电路的发展。另外,从2012年9月份环境保护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组织开展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处理情况审核工作的通知》中可以看出,国家将加大对电器电子类企业进行筛选,淘汰缺乏诚信、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提升行业整体水平,走资源节约型路线。

第三节 热点事件透视

一、日本电子巨头集体陷入亏损

以松下、夏普和索尼为代表的三大日本电子巨头2012年集体陷入亏损的泥淖,预计本财年合计亏损约37万亿日元,相当于过去18年的利润总和。而鉴于3家企业的糟糕业绩,国际评级机构纷纷下调对它们的评估。

事件点评:

日企衰落的背后,虽然受到全球经济形势不佳、日元升值压力过大以及2011年日本地震、泰国

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但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企业自身的战略决策。消费电子产业技术更新快、市场变化快,企业必须紧跟技术发展步伐,迅速应对市场变化。当前,松下已经开始向绿色转型,索尼也希望通过其在影音方面的内容优势来为终端找到新出路。

伴随苹果、三星等企业逐渐壮大,我国电子企业也在渐渐崛起,这充分表明,全球消费电子市场的格局正在发生巨变,企业如果墨守成规、创新缺乏,必然会被市场所淘汰,难以基业长青。

二、信阳4.5代OLED项目开建

2012年4月,河南激蓝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OLED项目正式在信阳工业城开工。河南激蓝科技有限公司的4.5代有机发光AMOLED项目总投资将超过100亿元,项目第一阶段投资人民币32亿元,其中一期工程投资12亿元,二期工程投资20亿元,将实现玻璃面板年产能36万片,项目希望在2013年建成投产。亮点在金属氧化物TFT量产技术,该项目的特点是打算采用世界先进的金属氧化物(IGZO)技术。

事件影响:

该项目可能是河南第一条新型显示器面板生产线外,还可能是世界第一条氧化物TFT-OLED量产生产线、中国第一家民企投资的TFT-OLED 4.5代生产线;该项目产品方向OLED是当前显示技术突破的重点,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技术和市场前景较为可观;该项目下游需求有保障,主要是为LED电视整机配套,但是由于所采用的技术属于最新,缺乏成功案例。

三、三星海外半导体最大生产线落户西安

韩国三星电子公司与陕西省、西安市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其在中国大陆建设的闪存芯片项目正式落户西安高新区。这是三星公司在海外半导体生产线的单项投资中规模最大的一个,三星计划第一步投资70 亿美元,计划2013年底投产。

事件影响:

三星西安项目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分布版图的一次大改版,项目投产后将使原来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产业分布区域向多地化方向转变;该项目投产后以及后续的投资项目,其产值有可能达到目前全国集成电路产业总规模的30%甚至更多。

四、北京京东方8.5代线实现满产,良品率超94%

投资280亿元的京东方北京8.5代线已在日前实现满产,目前产品综合良品率超过94%。该项目是京东方自主建设的全球主流最高世代线,也是北京市电子工业史上单个投资额最大的工业项目,该项目自2011年6月底投产后,仅用了3个月即实现量产。该项目所带动的总投资已经达650亿元,有望形成产值超过千亿元的产业集群,提供将近2万多个就业机会。

事件影响: 1、打破了国外对中国内地40英寸以上液晶屏的绝对垄断,使中国制造真正有了“中国屏”;2、通过京东方北京8.5代线的建设,京东方构建起了全系列液晶面板生产体系,完成了国内对大尺寸面板显示环节的布局,增强了本土企业在全球显示产业的话语权;3、平板显示产业的带动力和辐射力极强,其关键零部件和装备的国产化,对促进国内电子信息产业升级、推进多个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国防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五、液晶电视向4k超高清演进

超高清电视是指屏幕的物理分辨率达到3840×2160,即4k×2k级别的电视。2012年下半年,在东芝、索尼、夏普、三星、LG等日韩企业相继推出4k×2k分辨率的超高清电视后,国内创维、康佳等彩电厂商也不甘落后,纷纷推出4k电视产品。4k成为彩电业下一波的重要技术方向。由于OLED电视短期内仍难实现量产,4k电视成为业界讨论的焦点。

事件点评:

4k电视需要较大的屏幕尺寸,再加上与当前的智能电视、云电视相结合,因此价格十分高昂,动辄就标出10万元,甚至更高的价位。另外,与3D电视一样,4k电视也面临着高清节目源缺乏的内容瓶颈。因此,尽管4k电视将是彩电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但是4k产品能否让消费者埋单恐怕还有待观察。

六、工业和信息化部启动“宽带中国2013专项行动”

2013年2月,工信部组织召开“宽带中国2013专项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会议提出了四项目标和六项行动计划:四项目标:(1)增强网络覆盖能力;(2)不断扩大惠民普及规模;(3)有效提升宽带接入水平;(4)城市宽带发展明显改善。六项行动计划:城市宽带提速计划;农村宽带普及计划;农村校通宽带计划;应用创新推广计划;宽带体验提升计划;宽带产品研发计划。

事件影响:

该行动将全面启动我国通信设备需求,尤其是该次专项行动所需的传输设备、系统设备。重点通信设备及电子元器件研发将在本次专项行动中受益。设备生产企业研发高性能网络设备、TD-LTE终端产品、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及相关软件的研发将得到重点支持,相关产品的产业化和在国内宽带网络建设中的应用有望全面加快。

第三章 2012年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运行情况分析

第一节 行业运行现状分析

一、行业总产值

2012年全年,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为70918.02亿元,同比增长14.06%,增速较2011年回落5.93个百分点。

二、行业运行分析 (一)主要产品产量 1.移动通信基站增速最快

2012年,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主要产品中,同比增速最快的是移动通信基站,基站和基站控制器是主要的移动通信无线接入设备,自2009年我国发放3G牌照以来,三大电信运营商大规模建设3G网络,推动了通信设备数量的快速增长。同时,移动电话用户数的增长和新增业务的出现也促使运营商不断增加对移动通信设备的投资。上述两项因素共同作用,使得移动通信基站产量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5.77个百分点,达到2010-2012年中的最高值。

表5 2012年1-12月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 程控交换机(线) 电话单机(部) 移动通信基站设备(信道) 移动通信手持机(手机)(台) 显示器(台) 半导体分立器件(万只) 集成电路(万块) 彩色电视机(台)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本月产量 本月止累计产量 3154297 11095374 14658286 128358981 10946989 4527374 723682.1 14731692 32065141 12600425 117777062 1181597510 127009100 42562888 8303121 139708103 本月同比 本月止累计同比 增长(%) -11.78 -9.98 79.51 8.75 -0.44 -18.86 13.8 -2.67 增长(%) -26.13 -8.9 41.02 0.8 -6.16 -2.17 9.32 7.48 2.智能手机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一

2012年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2.24亿部,占据全球出货量的比重为26.5%,成为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最大的国家。美国以17.8%位居次席,而第三名英国只有4.5%出货量。

201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超过7亿部,创下新的纪录,其中超过半数来自行业主导者三星和苹果。2012年三星智能机出货量达2.13亿部,远远超过其他竞争对手,比第二名苹果和第三名诺基亚的总和还多。苹果由于新款手机销售低于预期,业绩和股价表现都不如人意。预计苹果下款手机将最早在2013年6月份发布,上半年苹果的供应链仍将低迷。

3.PC产量放缓

2012年国内PC出货量为7990万台,其中包括4050万台台式机与3940万台笔记本。2012年增长率为8.1%,低于2011年的10.4%。2011年出货量为7390万台。除了2011年,我国PC市场在2008-2010年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一度高达34.3%。尽管国内计算机产量增速降至个位数,但是仍然远高于全球PC产业,2012年出货量占整个亚太PC市场的64%,同时占全球出货量的24%,

接近四分之一。2012年,全球PC总体出货量萎缩1%以上。

PC产量放缓主要源于笔记本和上网本等移动PC面临平板电脑与智能手机的冲击。

2012年国内市场最大的PC品牌按降序排名是:联想,宏碁,戴尔,惠普,华硕。联想台式机与笔记本在中国市场销量劲增,提振了国内PC市场的人气。联想电脑出货量达到2930万台,占中国PC市场的37%。除了联想,只有台湾宏碁在中国PC市场取得两位数的份额,为11%。戴尔、惠普和华硕的份额从6%到9%不等。在五大品牌之下是其它中国PC品牌,包括海尔、同方和海信。

(二)行业需求:增速大幅低于上年 但四季度企稳态势得到延续

2012年4季度,电子信息行业在电子元件、电子器件、通信设备、电子计算机等骨干制造业的带动下,行业延续着上季度的回升势头。2012年全年,电子信息行业累计实现工业销售产值85043.97 亿元,同比增长12.6%,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8.5 个百分点。从各骨干制造业具体的发展形势来看:电子计算机制造业实现工业销售产值22733.47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较上年同期上升0.5 个百分点;通信设备制造业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3717.98 亿元,同比增长19.2%,增速较上年同期上升1.2 个百分点;电子器件行业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4006.44 亿元,同比增长17.3%,增速较上年同期上升0.9 个百分点;电子元件行业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4795.96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较上年同期上升1.0个百分点。

2012年,电子信息行业内销产值达到38263.3亿元,同比增长15.5%,增速较上季度末回升1.8个百分点;内销产值占全行业工业销售产值的比重为44.99%,占比较上季度末下降1.42个百分点。电子信息产品外销占比相对较大,且外销产值回升的速度明显高于内销,全年行业外销产值达到46780.7亿元,同比增长10.3%;外销产值占全行工业销售产值的比重为55.01%。

(三)产品价格 1.总体价格走势

2012年,电子产品总体价格水平震荡回落,2012年12月,华强北电子市场价格指数月均值为95.53点,环比下跌0.51点,跌幅0.53%,结束了8月份以来的反弹格局;同比则上涨0.39点,涨幅0.41%。综合指数旗下的四板块电子元器件、手机、数码和IT产品价格指数全线走低。

12月份迎来圣诞节,开始了西方传统的消费旺季。但国内情况则是大相径庭,宏观环境虽然显示趋于企稳,但复苏力道偏弱,并不足以刺激电子元器件需求爆发;此外临近年关,电子终端厂商基于为年底旺季的备货需求逐步减少,元器件市场陷入短暂调整期。手机、数码和IT等电子消费品方面,由于消费者更偏好于在元旦和春节期间消费,导致12月华强北相关市场显得极为冷清,呈现量价齐跌局面。

图3 2012年华强北电子市场价格综合指数走势

2.备货需求减少 元器件指数继续回落

电子元器件价格指数继续高位回落,12月指数均值103.18点,环比下降0.61点,跌幅0.59%;同比上涨1.36点,涨幅1.34%。但从月内指数走势看则略显乐观,指数从12月初的阶段性底部企稳反弹,这反映出元器件市场受到一定支撑,后市值得看好。

季节性因素依然主导着华强北电子元器件市场强弱,传统消费旺季带来的采购继续减少。此外从目前情况看,全球各经济体宏观形势基本都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积极迹象。但复苏势头微弱的情况也很明显,以至于其很难驱动电子元器件整体价格出现爆发。受各因素综合影响,电子元器件指数陷入低位强势震荡格局。

3.电子元件

电子元件12月价格指数为99.06点,环比上涨3.83点,涨幅4.02%。电子元件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各品种差异也较大,厂商普遍敏感,行业整体价格水平易形成暴涨暴跌局面。电子元件产业内部分化趋势明显,高端产品供不应求,价格比较强势;中低端则竞争激烈,价格波动频繁。

此前数月电子元件整体受累于产能过剩,价格指数自今年4月份开始下跌,经过几个月的市场自我调节,逐步筑底反弹。其中表现最突出的仍是电容器,10月份以来的产品价格上涨趋势得以延续,12月份电容器指数报101.98点,环比大涨6.91%。电容器部分关键原材料,如电容器薄膜价格上涨也驱动电容器厂家上调价格。

4.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价格指数延续11月份的回落走势,12月份集成电路价格指数均值为101.40点,环比下跌0.94点,跌幅0.92%。上涨的细分品种包括CPU、DSP、接插件、放大器和数字电路;MCU、存储器、电源电路、逻辑电路和芯片则下跌。

存储器方面,虽然12月份月度均值跌幅较大,但从周指数角度看已显现筑底迹象。尤其是内存芯片领域控制产能已成业界共识,预期2013年整体DRAM产业资本支出将较2012年减少21%,产品价格有望走出持续反弹行情。

5.淡季效应显现 手机指数小幅下滑

手机产品价格指数12月份均值为78.34点,环比下跌0.16点,跌幅0.2%;同比下跌1.84点,跌幅为2.29%。自8月份以来的反弹行情戛然而止,行业价格表现重回弱势。国内品牌手机和国外品牌手机价格指数均下跌。

国内智能手机厂商目前虽然在出货量上取得一些成绩,但盈利能力普遍很弱,寻求改变成为各厂商的自然而然的想法。

6.相机销售遇冷 数码指数弱势探底

数码产品价格指数12月份重回探底,月度均值为85.12点,环比下跌0.81点,跌幅0.94%;同比下跌2.57点,跌幅2.93%。数码产品旗下价格指数上涨的品种仅车载GPS和移动存储设备;MP3、MP4、摄像头、数码摄像机、数码相机和网络摄像机则弱势下跌。

数码相机等产品在12月份也遭遇销售低潮,佳能、索尼、尼康等6家日本数码相机企业均下调了2012年度的销售计划。下调幅度合计为1050万台,较原定计划减少约10%,相比2011年度减少4.5%。

低迷的产业环境迫使一些相机生产商黯然退出,例如松下子公司三洋电机宣布将在2013年3月底前将数码相机业务出售。该业务产品主要是传统的卡片数码相机,这也反映出数码相机产业内高低端分化严重。

7.PC整机价格低迷 IT指数继续回落

IT产品价格指数12月份月度均值为92.60点,环比下跌0.25点,跌幅0.27%;同比上涨1.54点,涨幅1.69%。旗下计算机外部设备和网络设备上涨,涨幅分别是0.67%和1.93%;整机产品和电脑配件指数则分别下跌1.14%、0.38%。

笔记本电脑销量并未因Windows 8新品增加而得到推升,台式机更是疲弱不堪;平板电脑指数

相对强势。但市场大热门微软自有品牌平板Surface因价格过高及销售渠道问题,导致销量不如预期,整个第四季度出货量仅150万台左右。

内存价格继续反弹,12月份价格指数涨幅高达11.87%。这得益于内存芯片商的减产,三星、SK海力士、尔必达、美光等国际DRAM大厂,在第四季度大举削减标准型DRAM投片超过12万片,等于减少了3座12寸厂产能。减产效果明显,带动芯片和模组价格持续反弹。

三、固定资产投资及兼并重组情况

2012年,我国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投资增速明显放缓。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整体经济运行环境不佳,制造业全年增速趋缓,企业产销情况不理想,使得行业缺乏足够实力保持较高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其次,经过前几年的快速发展,行业已经具备一定规模,未来重点是实现结构优化,因此,固定资产投资将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的发展速度,同时向有竞争优势和潜力的细分领域倾斜。

2012年,行业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9592亿元,同比增长5.7%,增速比上年回落45.8个百分点,低于同期工业投资14.3个百分点。全年,行业新开工项目7571个,同比增长8.8%,增速比上年回落44.3个百分点。

图4 2012年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分行业看,广播电视设备行业新开工项目数量及投资额增幅均超过100%,远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分地区看,中西部地区完成投资额4128亿元,同比增长20.6%,增速高于全国水平14.9个百分点,比重(43.0%)比上年提高5.3个百分点;从投资主体看,内资企业完成投资7556亿元,同比增长10.9%,增速高于平均水平5.2个百分点,比重(78.8%)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

2012年,电子器件和信息机电行业投资走低,广播电视设备行业增势明显。从2季度开始,电子器件和信息机电行业投资先后出现下降,全年降幅分别达到9.9%和10.8%;其中,半导体分立器件投资下降10.2%,光电器件投资下降3.3%,光伏及电池领域投资下降近9%,光纤光缆下降18%。广播电视行业投资2012年始终保持100%以上的高速增长,增速高于上年同期110.5 个百分点,完成投资额达260亿元。计算机、电子专用设备和电子元件行业投资增长处于低位,分别增长8.5%、12.1%和19.4%。

四、进出口情况

2012年,电子信息行业外销产值回升的速度明显高于内销,全年外销产值规模达到46780.7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较上季度末回升2.6个百分点;外销产值占全行业工业销售产值的比重为55.01%,占比较上个季度末上升了1.42个百分点。

(一)出口:出口增速同比大幅降低 其中整机出口好于基础行业

2012年全年,我国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产品出口6980亿美元,增长5.6%,增速比上年回落6.3 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外贸出口增速2.3 个百分点,占全国外贸出口额的34.1%。其中,通信设备、广播电视设备及电子器件出口增势突出,出口额分别达到1493、119和89亿美元,增长14.8%、15.9%和17.7%,增速明显高于平均水平;计算机、电子元件和电子仪器设备出口增势平缓,出口额2382、906 和279亿美元,增长3.8%、2.8%和4.7%;家电与电子材料出口呈下降态势,家电出口857亿美元,同比下降9.5%,电子材料出口53亿美元,同比下降17.1%。

(二)进口:行业进口复苏势头显现 4季度增速持续回升

2012年下半年开始,随着国内经济的逐步回暖,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产品需求逐步回升,产品进口增速呈现出低位上扬的态势。2012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进口额4888亿美元,同比增长4.5%,增速较上年同期低6.5个百分点。其中,通信设备、广播电视设备、计算机和电子器件进口呈增长态势,且增速高于平均水平,进口额分别为403、109、665和2190亿美元,增长26.3%、30.2%、10.4%和12.0%;家电、电子元件、电子材料和电子仪器设备进口同比下滑,进口额105、941、91和384亿美元,降幅分别为27.6%、2.0%、18.7%和23.6%。

五、行业规模

受到2012年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放缓的影响,行业规模扩张缓慢。实际来看,行业规模增速放缓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行业规模已经达到一定瓶颈,开始进入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阶段。

截止2012年年末,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有规模以上企业11735家,资产总计45111.45亿元,增速为8.99%,较2011年明显下滑;同时行业负债总计为26450.48亿元,同比增长8.92%,增速较2011年下滑9.88个百分点。

表6 2008-2012年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规模指标

单位:亿元,%,家

时间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企业数量 11892 14046 14588 10816 11735 从业人员 6345966 6274554 7299410 7906574 8401359 资产总计 26787.32 28994.43 35003.26 40888.07 45111.45 增长率 7.41 7.18 18.93 18.25 8.99 负债总计 16430.53 17654.95 20813.65 24034.64 26450.48 增长率 4.59 6.25 16.99 18.80 8.92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六、行业经营情况

2012年下半年以来,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发展环境逐步改善,内外需开始回暖。国际方面,日本、美国等主要经济体经济逐步好转,欧盟等国家虽然对我国电子信息产品采取了一些贸易保护措施但需求量值依然较高,新兴经济体电子产品需求也呈回升态势;国内方面,电子信息行业作为基础行业,随着工业经济的逐步回升,整机和基础电子行业需求都在改善,尤其是国家信息化进程的加速,重大信息工程项目如宽带战略、智慧城市建设对行业内需的拉动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2012年,尽管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营业收入增速大幅回落,但利润下滑的局面得到扭转。

2012年以来,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盈利情况也不容乐观,全年实现利润总额2746亿元,同比增长7.93%,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0.72个百分点。

表7 2008-2012年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经营效益

单位:亿元、%

时间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销售收入 38519.69 37630.64 48677.67 63452.92 69167.71 增速 11.44 -2.35 27.29 17.85 10.98 利润总额 1232.07 1209.89 1937.71 2525.06 2746.00 增速 1.07 -5.47 52.03 8.65 7.93 亏损额 236.61 346.44 179.71 242.35 319.54 增速 27.67 48.12 -45.03 47.41 16.97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七、行业财务指标

由于2012年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总体运行情况较弱,行业的经营效益和盈利情况不太理想,主要财务指标表现一般。具体来看,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基本不变,发展能力和营运能力相比2011年小幅下滑。

表8 2008-2012年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财务指标

销售毛利率(%) 销售利润率(%) 资产报酬率(%) 负债率(%) 产权比率(%) 利息保障倍数(倍) 利润总额增长率(%) 资产增长率(%) 销售收入增长率(%) 应收帐款周转率(次) 产成品周转率(次) 流动资产周转率(次) 2012年12月 2011年12月 2010年11月 2009年11月 2008年11月 盈利能力 10.77 10.47 10.53 10.32 9.79 3.97 3.98 3.98 3.22 3.20 6.58 6.53 6.49 5.07 5.60 偿债能力 58.63 58.78 59.46 60.89 61.34 141.74 142.61 146.68 155.69 158.64 13.40 18.49 14.36 9.75 9.68 发展能力 7.93 8.65 52.03 -5.47 1.07 8.99 18.25 18.93 7.18 7.41 10.98 17.85 27.29 -2.35 11.44 营运能力 5.90 6.19 5.30 4.84 5.70 31.99 31.37 27.88 22.42 23.29 2.30 2.31 2.27 2.28 2.49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第二节 行业内企业运行情况分析

一、企业规模特征分析 (一)大中小企业分布

2012年,伴随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的不断兼并重组,企业数量集中度进一步向大型企业靠

近,但是企业资产的集中度变化并不明显。2012年,行业内大型企业1076家,占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的9.17%,占比较2011年提升4.32个百分点,大型企业资产总计约29359.17亿元,占比65.08%,同样较2011年大幅提升。中型企业数量占比基本保持稳定,小型企业数量和资产占比均明显下滑。

表9 2012年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大中小企业占比情况

单位:亿元,%

大型 中型 小型 企业数量 1076 3284 7375 占比 9.17 27.98 62.85 资产总计 29359.17 9007.41 6744.87 占比 65.08 19.97 14.95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二)大中小企业盈利情况比较

截止2012年末,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实现销售收入69167.71亿元,同比增长10.98%,其中大型、中型、小型企业分别完成50104.01亿元、10003.2亿元和9060.5亿元,增速分别为9.9%、4.77%和26.04%;而在利润总额方面,行业因成本费用上升,价格下行,行业利润增速下降明显,但是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形成比较明显的反差,小型企业经营效率明显好于其他两种类型企业。

表10

企业类型 全部 大型 中型 小型 2012年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大中小企业经营情况比较

单位:亿元,%

销售收入 69167.71 50104.01 10003.20 9060.50 同比增长 10.98 9.90 4.77 26.04 利润总额 2746.00 1888.30 427.44 430.25 同比增长 7.93 7.06 0.98 20.45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三)大中小企业竞争情况

截止2012年年末,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销售毛利率为10.77%,销售利润率为3.97%。分不同规模企业来看,小型企业销售毛利率最高,为13.55%,分别较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高3.7个百分点和0.71个百分点;同样销售利润率也基本相似。

表11

企业类型 全部 大型 中型 小型 2012年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盈利能力比较

销售毛利率(%) 10.77 9.85 12.84 13.55 销售利润率(%) 3.97 3.77 4.27 4.75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2年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期间费用率为6.46%,其中营业费用占比为2.29%,管理费用占比为3.85%,财务费用占比为0.32%。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期间费用率分别为5.84%、8.25%和7.89%。

表12

全行业 大型企业 中型企业 小型企业 2012年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期间费用控制水平比较

营业费用(%) 同比 比重 12.63 2.29 11.58 2.34 5.90 2.03 27.26 2.30 管理费用(%) 同比 比重 11.60 3.85 10.14 3.30 10.25 5.65 19.38 4.91 财务费用(%) 同比 比重 91.32 0.32 380.48 0.20 21.52 0.57 31.89 0.69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二、企业所有制特征分析 (一)不同所有制企业分布

2012年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中,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数量最为庞大,占全行业企业数量的47.7%,其次为私营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股份合作企业占比较少。在资产方面,外商和港澳台透气企业的资产占比与数量占比相对应,为60.95%,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占据明显地位是由行业的特性决定的。

表13 2012年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分布情况

单位:家、亿元、% 企业数量 11735 162 62 37 367 3809 5597 1701 占比 100 1.38 0.53 0.32 3.13 32.46 47.7 14.5 资产总计 45111.45 2001.894 46.893 59.19173 5066.219 3749.453 27495.69 6692.113 比重 100 4.44 0.10 0.13 11.23 8.31 60.95 14.83 所有制 全部 国有企业 集体企业 股份合作企业 股份制企业 私营企业 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 其他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二)不同所有制企业盈利情况

2012年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业中,私营企业销售收入增速最为强劲为22.15%,而集体企业出现增速下降;利润总额方面,集体企业反而出现增速最高,股份制企业利润增速下降。根据企业规模分布情况来看,集体企业在所有制企业中并不具有代表性,私营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相比,前者明显好于后者,主要原因在于,2012年我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我电子制造业的低劳动成本优势逐步消失,大部分外资企业开始考虑将代工厂转移至其他东南亚人力成本较低的国家。

表14 2012年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盈利情况比较

单位:亿元,%

销售收入 69167.71 1560.40 96.61 79.66 3247.12 5639.22 51166.18 7378.53 同比增长 10.98 14.37 -8.51 19.14 5.68 22.15 9.45 16.19 利润总额 2746.00 83.60 4.47 4.41 203.23 365.49 1692.61 392.18 同比增长 7.93 -3.31 101.67 16.46 -8.86 24.01 6.46 13.94 企业类型 全部 国有企业 集体企业 股份合作企业 股份制企业 私营企业 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 其他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盈利能力比较

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中,就销售毛利率而言,股份合作企业最为突出,为30.16%,而外资企业最低,为7.80%;在销售利润率方面,外资企业也处于最低水平,私营企业表现最好。

表15 2012年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盈利能力比较

单位:%

企业类型 全部 国有企业 集体企业 股份合作企业 股份制企业 私营企业 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 其他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销售毛利率 10.77 15.88 19.84 30.16 21.53 15.87 7.80 21.28 销售利润率 3.97 5.36 4.63 5.54 6.26 6.48 3.31 5.32 三、重点企业分析 (一)中兴通讯 1.公司简介

中兴通讯是全球领先的综合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通过为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信运营商和企业网客户提供创新技术与产品解决方案,让全世界用户享有语音、数据、多媒体、无线宽带等全方位沟通。公司成立于1985年,在香港和深圳两地上市,是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上市公司。

中兴通讯拥有通信业界最完整的、端到端的产品线和融合解决方案,通过全系列的无线、有线、业务、终端产品和专业通信服务,灵活满足全球不同运营商和企业网客户的差异化需求以及快速创新的追求。中兴通讯已全面服务于全球主流运营商及企业网客户,智能终端增速强劲,已跃居全球第四大手机厂商。

未来,中兴通讯将继续致力于引领全球通信产业的发展,应对全球通信领域更趋日新月异的挑战。

2.经营业绩

201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42.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7.9%,基本每股收益为-0.83元。

(1)毛利率

2012年毛利率同比显著下滑,但4季度单季毛利提升超预期或为改善曙光。四季度单季毛利率达到23.3,同比下滑8个百分点,低于市场下滑11个百分点的预期。导致2012年全年毛利率达到23.9%,同比下滑6.4个百分点,低于市场下滑7个百分点的预期。

由于网络现代化,公司运营商网络业务毛利率为28.7%,同比显著下滑10.5个百分点。终端业务毛利率达到16.8%,同比提升1.62个百分点也显示公司终端业务向智能终端战略转型逐步取得成功。电信软件服务及其他产品毛利率为23.1%,同比下滑6.9个百分点。

(2)营业收入

201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42.2亿元,同比降低2.4%。运营商网络设备实现营收416 亿元,同比下滑10.6%。主要由于国际CDMA 系统设备,国际光通信系统和国内有线交换与传输营收下降导致。终端业务实现营收258 亿元,同比微幅下滑4.1%。我们认为营收下降主要是由于智能终端对功能终端/数据卡的替代效应。公司全年终端出货量同比下降6.5%。营收下滑小于出货量下滑预示公司终端业务在智能终端带动下ASP 提升,也再次印证公司终端业务毛利率的提升。电信软件服务及其他产品实现营收165 亿元,同比增加33.2%。主要由于视迅及网络终端业务带动。

(3)期间费用

管理费用率和营业费用率带动期间费用率上升1.1个百分点,其中管理费用率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营业费用率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营收下滑,但费用相对刚性导致。

3.竞争力分析

(1)蝉联PCT专利全球冠军

2013年3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了2012年知识产权申请量,2012年该组织管理的各个知识产权体系下的专利、商标和工业品外观设计申请量继续强劲增长,2012年,根据《专利合作条约》(PCT)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中,中国申请量为18627件,位列全球第四位。

从企业排名看,中兴通讯成为最大的国际专利申请人,以PCT申请总量3906件再度蝉联PCT申请全球冠军。松下(2951件)、夏普(2001件)分列第二和第三名。华为以1801件列第四位。从申请量增长情况看,中兴通讯2012年的PCT申请量增长1080件,较上年同比增幅达37%,松下和夏普分别增加了488件和246件。进入前50位的中国企业仅中兴通讯和华为两家。

(2)战略转型,危中寻机

中兴十分重视技术创新,28年来一直保持营业额10%以上的研发投入强度。但是,这样的业绩仍未能使其跻身全球创新企业百强,主要原因在于专利控制力、影响力低,转化为实际效益的能力也有待提高。公司的传统业务是系统设备,专利大多集中在这方面。面对终端和政企网市场,还存在短板。

2012年末,中兴旗下品牌Nubia发布了首款手机Z5。这款高端智能机尽管不像苹果系列那样吸引眼球,却被业界看作中兴战略转型的风向标。

为运营商代工起家的中兴,试图从运营商身后走出,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移动互联网的崛起给中兴造成压力,也带来了新机遇。全球通讯设备的运营商市场规模为2000亿元至3000亿美元,而企业和消费者市场则有上万亿美元的空间。巩固运营商传统市场的同时,大力拓展终端和政企专业市场,是中兴一个生死攸关的路径转变。

(二)京东方 1.公司简介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京东方A:000725;京东方B:200725)创立于1993年4月,是一家光电显示技术、产品与解决方案的提供商。

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与创新,京东方可使用专利数量逾10000项,2012年度新增专利申请数量达到2500项,居国内同业前列,成为中国大陆显示领域最具综合实力的高科技企业。目前,京东方拥有一条月产能为4.5万片玻璃基板的第4.5代TFT-LCD生产线(成都)、一条月产能为10万片玻璃基板的第5代TFT-LCD生产线(北京)、一条月产能为10万片玻璃基板的第6代TFT-LCD生产线(合肥)、一条月产能为9万片玻璃基板的第8.5代TFT-LCD生产线(北京)、一条月产能为9万片玻璃基板的第8.5代TFT-LCD生产线(合肥,建设中)、一条月产能为5.4万片玻璃基板的第5.5代AMOLED生产线(鄂尔多斯,建设中)。

公司现已形成五大业务单元:显示器件业务,显示系统业务,能源与环保业务,电子材料业务,科技商务园区业务。

截至2013年3月31日,公司注册资本135.2亿元,净资产261.8亿元,总资产689.5亿元,员工人数22980人。在北京、四川成都、安徽合肥、河北固安、江苏苏州、福建厦门、内蒙古鄂尔多斯拥有7个制造基地,营销和服务体系覆盖欧、美、亚等全球主要地区。

2.经营业绩

京东方发布2012年度业绩快报显示,得益于2012年四季度中大尺寸液晶面板价格上涨,加之京东方各条量产产线全面进入收获期,2012年京东方再度实现盈利,营收达257.6亿元,同比增长102.18%。净利润达2.5亿。同时,京东方2013年度第一季度业绩预告称,一季度净利润将达2-2.5亿元,与上年同期的4.94亿元亏损相比,盈利优势明显,得益于行业景气趋稳及企业规模效应凸显,京东方有望进入持续收获期。

2012年京东方出货量增长8%,达到7亿5700万片,营收增长13%,达到853亿美元,包括LCD电视平均尺寸和出货量的增加、用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高分辨率显示屏价格上涨、平板电脑销

量增长强劲、AMOLED出货量和应用扩张、轻薄的超薄笔记本电脑面板、新兴的液晶屏电视、以及对诸如游戏、汽车导航系统和数字标牌的需求增长。

表16 2012年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数据

2012 2576037 -73249 18890 25000 0.018 0.97% 2011年 1274141 15691 84609 56087 0.041 2.22% 增减变动幅度 102.18% -566.82% -77.67% -55.43% -56.10% -1.25% 项目 营业总收入(万元) 营业利润(万元) 利润总额(万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万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数据来源:京东方2012业绩快报

3.企业竞争力

2012年,京东方通过与政府展开合作,调整产业布局,扩大生产规模,完善产业基地布局,投资建设一批半导体显示器生产基地,增强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降低运营风险,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竞争力。

2012年8月,京东方携手合肥市政府和巢湖城投公司,在合肥市投建一条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TFT-LCD)8.5代全工序生产线。该项目投资总额285亿元人民币,预计2014年1季度正式投产。该生产线是用于生产55英寸及以下的TFT-LCD显示屏和模组等产品。京东方的这条生产线产品是液晶电视和显示器产品的关键组件,其价格会受平板显示产业周期性、市场供需情况和整体经济环境波动的影响。这条生产线的投产将会改变显示器市场的格局,提高中国企业的竞争力。

2012年12月,京东方与重庆市政府签署《重庆第8.5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及系统项目投资框架协议》,在重庆两江新区共同投资建设第8.5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及系统项目,项目总投资额达328亿元人民币。8.5代氧化物TFT-LCD生产线布局重庆,有助于公司实现战略目标,抢占下一代显示技术制高点,能够增强京东方在相关领域竞争综合实力,完善产业基地布局,有力提升国内平板显示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的话语权;另外,该项目的投产将提升京东方抵御市场波动风险能力,增强公司盈利能力,降低运营风险。

(三)联想集团 1.公司简介

联想集团的主要业务在中国、美国、欧洲、中东、非洲及亚太区销售及制造个人计算机,以及相关信息科技产品、移动手机及提供先进信息服务。

在计算机业务方面,联想是全球第二大个人电脑厂商,名列《财富》世界500强,为全球前四大电脑厂商中增长最快,自1997年起,联想一直蝉联中国国内市场销量第一,现占中国个人电脑市场超过三成份额,联想产品系列包括Think品牌商用个人电脑,Tdea品牌的消费个人电脑,服务器。工作站以及包括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在内的家庭移动互联网终端。

2.经营业绩

2012年,是联想上市近20年来经营业绩最好的一年。联想集团公布2012年全年业绩显示,联想集团销售额达到338.73亿美元,同比增长15%;净利润6.35亿美元,同比增长34%。创纪录的340亿美元和提升34%再创新高的净利润,

3.竞争力分析

2012年十月份,联想PC销售量首次超越惠普,成为全球最大的PC厂商。过去两年时间里联想在全球PC市场上所占份额取得了重大增长,超过所有地区的平均增长率。

随着国际化的成功,联想进攻和保卫的双拳战略也更加清晰。2012年,联想在保卫优势领域的

同时,更大力提升企业级产品的竞争力,提出了针对企业级产品的策略,将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包括服务器、存储、工作站和商用服务在内的4大类企业级产品,致力成为全球领先的云计算基础架构提供商。2012年,联想宣布正式向PC+转型,代表联想集团多元化战略的重启。联想继续扩大PC领域领导力,并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包括服务器、存储、工作站和商用服务在内的四大类企业级产品,致力成为全球领先的云计算基础架构提供商。2012年联想智能手机业务连续两个季度实现盈利,与前一财年比较,联想智能手机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实现3.6倍的同比增长;联想平板电脑在全球的销量同比提升了72%。

(四)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1.公司简介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是由员工持股的高科技民营企业。全球第二大通讯设备供应商,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也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围绕客户的需求持续创新,与合作伙伴开放合作,在电信网络、企业网络、消费者和云计算等领域构筑了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优势,并致力于为电信运营商、企业和消费者等提供有竞争力的ICT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提升客户体验,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14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 1/3的人口。华为从事通信网络技术与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与销售,专门为电信运营商提供光网络、固定网、移动网和增值业务领域的网络解决方案,是中国电信市场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并已成功进入全球电信市场。

2.经营业绩

2012年华为收入2202亿元人民币,按照固定汇率,同比增长8%;净利润154亿元,同比增长33%从区域来看,2012年华为全球布局基本相对稳定,华为66%来自海外,其中亚太贡献了374亿人民币,占17%;中国区占33%,贡献了736亿元收入,美洲区收入318元,占15%,欧洲和非洲地区贡献了774亿元,占35%。2012年在全球经济继续低迷的情况下,华为2012年基本实现了业绩预期。其中,在运营商业务上,华为的管理服务市场收入增长70%,在GSM领域有2%的增长,在UMTS有3%的增长,这将奠定华为在4G市场的基础。

3.竞争力分析

(1)技术优势

这可以说是华为最大的优势。手机是移动通信终端,而华为作为世界第二大通信设备制造商,在通信领域的技术储备无需多言。2012年,华为公司在全球的专利申请数量为1831项,仅次于中兴和日本松下公司位列第三。而华为旗下海思半导体公司推出的手机解决方案早已应用多年,2013年年初,海思更是在MWC大会上展出了华为第一颗也是中国第一颗四核移动处理器K3V2。技术优势给华为带来了更强的底气。

(2)成本优势

华为的成本优势主要分为两方面。第一,技术成本优势,这点主要是相对于国产手机厂商而言。目前国产手机厂商大多扮演着“组装者”的角色,即把芯片厂商的产品(比如联发科)改进后组装成手机,虽然这样大大降低了生产手机的难度,但却会造成手机产品的大量同质化,同时手机厂商们也毫无定价权。而华为公司拥有自己的芯片解决方案,且已经覆盖高、中、低档三大领域,这可让华为减少对联发科、高通和德仪的依赖,还可让华为充分掌握产品的供应链(此前联发科部分产品出现问题,造成多家手机厂商的产品被迫推迟发售,华为可以很大程度地避免此类情况)。

第二,运营成本优势,这主要是相对于国外手机厂商。与世界上多个制造型国家相比,中国的成本优势巨大,从研发、生产到销售等多个方面都有明显的成本优势,这也是许多厂商把产品交由中国生产的主要原因。华为作为一家中国企业(总部也设在中国),可以充分享有这些成本上的优势,同时国家优惠的补贴政策(这次欧盟起诉华为、中兴在欧倾销就很能说明问题)和出口政策让华为比大多数国际手机厂商都更有成本优势。

(五)南通富士通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概况

南通富士通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10月,现有员工5500多人。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科技部中国集成电路封测产业链技术创新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单位,南通富士通始终站在行业科技发展前沿,坚持以科技促发展。公司设有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省级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行业内率先通过ISO9001、ISO14001及ISO/TS16949三项国际管理体系认证。多年来,公司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省级技术改造项目,有力推动了我国先进封装测试技术的产业化。2009年,公司承担实施了“十一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先进封装工艺开发及产业化”、“关键封测设备、材料应用工程”两个项目。专项实施以来,取得了丰硕技术创新成果,成功开发的WLCSP、BGA、BUMP、高可靠汽车电子等产品和技术国内领先。

公司具有较强的海外市场开发能力和竞争力,出口占比70%。主要客户为世界半导体知名企业,摩托罗拉、西门子、东芝等世界排名前二十位的半导体企业有一半以上是南通富士通的客户。公司年年实施技术改造,现已投资数亿元,承担并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省级技术改造项目,使产能不断扩大,满足市场需要。

2.企业基本财务情况分析

公司主营业务为集成电路封装测试。报告期内,由于PC市场需求不旺,影响了公司传统产品生产的稳定性;成本和销价低于金线产品的铜线产品占比同比大幅提高,影响了2012年总体销售收入。2012年全年完成入库产量73.99亿块,同比增长6.37%;实现营业收入15.90亿元,同比微降1.97%。由于产品转型升级的技术研发、固定资产投入费用巨大,加之能源等费用上升,影响了当期利润。

2012年上半年,受电子整机国内外消费需求低迷、市场未来前景不明、企业纷纷消减库存等因素的影响,中国集成电路市场增速受到抑制,市场增速放缓。2012年下半年,随着国家“节能惠民工程”政策的具体实施,以及移动互联网所带动的智能化设备渗透率的持续提高,中国集成电路市场在4月基本触底,随之市场规模呈现逐月稳步增长态势。在这样的宏观环境下,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和市场布局,加强成本管控,进一步提升了产品技术水平。

截至2012年12月31日,南通富士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为33.8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了0.2%。2012年,由于外需不振、新项目拓展较慢、成本上升、竞争加剧等多种因素致上半年营收及业绩不及预期,实现营业收入7.48亿元,同比减少11.20%;实现净利润1703万元,同比减少66.44%;实现每股收益0.03元,中期分配利润每10股派0.15元。下半年受外部环境以及公司管理层决策的影响,逐月稳步增长,全年实现利润3784.03亿元,全年营业利润较上年下降了22.78%。

表17 2012年南通富士通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数据

2012年 15.90 3784.03 18,890 0.06元/股 1.72% 2011年 16.22 4902.82 84,609 0.06元/股 2.27% 增减变动幅度(%) -1.97% -22.82% 2929.92% -25% -0.55% 指标 营业总收入(亿元) 营业利润(万)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亿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年报

3.企业竞争力

公司拥有几十个系列、五百多个品种产品,主要封装产品包括SOP/SOT/TSSOP、QFP/LQFP、MCM(MCP)、QFN/PDFN、BGA、SiP、Wafer Bumping、WLCSP、FC等系列产品,并提供微处理器、数字电路、模拟电路、数模混合电路、射频电路的FT测试及PT圆片测试服务。公司在中高端封装技术方面占有领先优势,2010年,公司是国内第一家将BUMP技术应用于CPU、GPU等领域、2011年,

国内第一家将BGA产品应用于汽车电子产品领域的企业。2004年至今连续多年被半导体行业协会评为中国十大封装测试企业;2005年度中国最具成长性封装测试企业;连续多年入选“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及中国集成电路封测产业链技术创新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单位。

南通富士通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拥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持续研发能力。公司承担了“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先进封装工艺开发及产业化”、“国产关键设备、材料应用工程”和“高集成度多功能芯片系统级封装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批国拨资金2.7亿元。

第三节 行业区域分布情况

一、行业分布

(一)产销分布:以东部地区为主 中西部增速较快

由于技术密集型的特性,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业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以及环渤海地区。主要是这些区域经济比较发达,同时对外开放的程度比较高,具有领先的技术水平和较高的资本关注度,国家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下,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销售产值增长63.1%和74.3%,产业在东部地区的销售产值和出口交易比重是84.5%和91.5%。

分析各省市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业的工业总产值及在全国所占的比重可以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大户仍然是广东省、江苏省、上海市,这三个省市共同的特点是都拥有国内甚至国际上发展较快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形成了以高新技术带动经济发展的模式。而紧随其后的山东、福建、天津等地也都是在先后建立了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础上出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同时,值得引起注意的是,重庆作为中西部地区代表,该市电子信息行业在近几年经历了较为快速的发展,在全国主要地区中增长率排名第一。

(二)规模分布:主要省市占主导地位 分布较为集中

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业资产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苏、上海三个省市,三个地区的资产之和占行业总资产额的63.9%,排名前十的省市资产总和占占行业的90%;资产增速最快的是河南、重庆、新疆三个中西部省市,由于基数较小,三个地区在政策的支持下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二、重点分布区域分析 (一)江苏省 1.行业现状

重点产品产量5升3降。江苏省重点监测的8种电子信息产品中,产量同比下降的产品为3种,比1-11月份减少1种,整机产品增速总体高于电子元器件。1-12月份,集成电路产量为293亿块,同比增长14.5%;光缆产量为6271万芯公里,同比增长33.2%;半导体分立器件产量为1498亿只,同比增长32.7%;显示器产量为3246万台,同比增长18.1%;微机产量为8862万台,同比增长2.0%,增幅比1-11月份提高3.5个百分点,其中笔记本电脑产量为7487万台,同比下降3.3%,降幅比1-11月份收窄3.6个百分点;彩电产量为1432万台,同比下降17.9%;数码相机产量为2713万台,同比下降7.0%。

与全国产品产量增速不同的是,江苏省移动通信基站和手机产量同比增速大幅下滑,彩色电视机产量增速也出现明显下降,而集成电路产量增速上涨,并且快于全国的增长速度。由此可见,由于江苏省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发展速度较快,移动通信设备的增长已经进入平稳期,发展较快的是电子元器件子行业,产品以集成电路为主。

表18 2012年12月江苏省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 本月产量 本月止累计产量 本月同比增长(%) 本月止累计同比增长(%) 程控交换机(线) 512689 3848604 65.91 -12.15 电话单机(部) 114420 1722349 -57.54 -12.26 移动通信基站设备(信道) 100643 1825456 -58.07 -54.33 2465362 移动通信手持机(手机)(台)25257772 0.39 -10.56 显示器(台) 2339430 32460395 11.25 18.11 半导体分立器件(万只) 1707674.49 15285006.03 38.58 34.59 集成电路(万块) 227644.77 2925968.71 6.43 14.48 彩色电视机(台) 924869 14318804 -22.37 -17.86 数字激光音、视盘机(台) 50349 442042 13.43 3.06 组合音响(台) 321228 4306464 -12.89 -1.43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行业销售方面:

内销增速稳步提高。1-12月份,全行业实现内销产值13186亿元,同比增长15%,增速为全年最高,对全行业增长贡献率达70.9%;实现出口交货值12605亿元,同比增长5.9%,2012年以来出口交货值增速始终低于全行业增速,全行业出口依存度为48.9%,比上年同期降低2个百分点。

内资企业增速高于三资企业。1-12月份,全行业内资企业实现产值8502亿元,同比增长20.1%,占全行业比重为32.3%,比上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三资企业实现产值17822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外资企业实现产值13081亿元,同比增长5.8%,港澳台资企业实现产值4741亿元,同比增长12.5%。

2.行业分布特点

江苏省的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业主要分布在苏南地区的国家级、省级工业园,和国家级、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主要有: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京珠江路科技园。苏州工业园,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吴江经济开发区,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

江苏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形成了明显的区域集聚优势。全省形成了“八地”加“五园”的发展构架,构成了从南京到苏州的沿沪宁线电子信息产业带的基本骨架,沿线8个产业基地销售收入都超过100亿元,集中了全省近80%的电子信息产业总量,成为承接国际电子信息产业向江苏省转移的主要载体。

3.行业内企业竞争情况

电子器件制造业是江苏省极具优势的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业,电子器件制造业的资产、收入和利润比重都是最高的,利润比重远远高于资产和收入比重,说明行业的盈利水平很高。而且电子器件制造业的利润增速高达百分之九十多,可见发展速度非常之快,前景十分看好。

其次为电子元件制造和电子计算机制造业,利润比重好于资产比重,行业的盈利水平较强。从规模增速来看,电子计算机制造业实现了利润增长,而值得引起注意的是电子元件制造的利润出现了负增长。

其它子行业如通讯设备制造业、广播电视设备制造业、家用视听设备制造业等盈利能力都很强,出广播电视设备制造外,利润大都实现了较快的增长。

总的来看,江苏省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业的个子行业的发展态势非常良好,盈利水平高,发展迅速,大有超越广东省的趋势。

4.行业经营效益

2012年,江苏省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6020.48亿元,同比增长10.08%,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9.67个百分点;利润总额621.12亿元,同比增速仅为1.92%。亏损企业的亏损额度方面,2012年全年亏损总额增速仅为1.21%,亏损企业的经营业绩有所好转。

表19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08-2012年江苏省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经营效益指标

单位:亿元,%

增速 19.58 7.83 25.87 19.75 10.08 利润总额 374.23 350.81 504.27 630.01 621.12 增速 26.37 -11.29 33.98 3.26 1.92 亏损额 42.84 59.91 43.69 68.78 93.47 增速 23.49 42.58 -23.76 81.93 1.21 销售收入 8490.09 9050.42 11618.12 15173.33 16020.48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5.行业发展趋势

2012年1-12月,江苏省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业发展态势十分良好,在全国中的资产、收入、利润比重不断上升,区域地位持续增强,大有赶超广东省之势。行业的营运能力不断提高,盈利状况很好,发展速度很快。各个子行业中,除广播电视设备制造和电子元件制造利润略有下降外,其它子行业利润增长都很快,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预计2013年,经营效益好,规模优势继续增强的江苏省在全国中的地位将继续上升,其在电子及通讯产品行业的重要制造基地的地位将继续得到增强。

(二)广东省 1.行业现状

2012年1-12月,广东省电子信息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2192.05亿元,同比增长9.84%,增速与上年同期相比下滑4.68个百分点。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工业总产值增长率200813892.42 12.62 20090.00 0.00 201016813.82 20.08 201121817.64 14.52 201222192.05 9.84 亿元% 20 15 10 5 0 图5 2008-2012年广东省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工业总产值及增速

2012年4季度,广东省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主要产品产量增速多数下降,其中只有移动通信基站、集成电路和彩色电视机产量增速为正,移动通信基站增速较为明显,同比增长55.28%。

表20 2012年12月广东省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主要产品产量

本月产量 本月止累计产量 本月同比增速% 本月止累计同比增速% 1203598 13134114 -34.42 -34.19 9715882 112000000 -7.84 -9.12 10339394 92986869 75.25 55.28 67924431 576000000 12.22 -6.15 1815256 19768230 -13.07 -41.37

产品 程控交换机(线) 电话单机(部) 移动通信基站设备(信道) 移动通信手持机(手机)(台) 显示器(台)

半导体分立器件(万只) 1367344.78 集成电路(万块) 171819 彩色电视机(台) 7177332 数字激光音、视盘机(台) 15337438 组合音响(台) 8867866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11759366 1723261 60825054 197000000 113000000 -55.79 17.12 1.46 -31.99 -22.21 -24.35 5.4 14.25 -21.67 -13.76 2.行业分布特点

广东省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主要分布在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城市。未来将通过发展新一代通信设备制造、终端产品研发、内容服务等高附加值环节,形成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珠海、河源、惠州、东莞、中山为配套的宽带无线移动通信产业集聚区。

广东省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未来的重点产业布局情况: (1)新型显示。重点建设广州、深圳等高世代液晶电视面板产业基地,以及广州、深圳、佛山、惠州液晶电视模组及整机产业基地,形成珠江三角洲东岸(深圳--惠州)和西岸(广州--佛山)两大平板显示产业群。以部省市共建广东OLED产业示范基地为重点,打造广州、佛山、汕尾、东莞等OLED显示产业基地。布局发展广州、深圳、汕尾等电子纸显示产业基地。

(2)新一代通信。发展新一代通信设备制造、终端产品研发、内容服务等高附加值环节,形成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珠海、河源、惠州、东莞、中山为配套的宽带无线移动通信产业集聚区。

(3)软件与集成电路设计。依托广州、深圳、珠海等国家级软件产业园区,注重软件与服务的融合,开发高端软件产品,发展形成产业集中度高、关联密切、特色鲜明的软件产业集群。重点推进广州国家集成电路设计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深圳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珠海南方集成电路设计服务中心等重点基地及中心的建设,形成广州、深圳、珠海三大集成电路设计产业集群。

(4)数字家庭。重点建设广州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重点推进广州、佛山、云浮等数字家庭试点,并逐步向东莞、中山、茂名等市扩展试点范围。

(5)高端消费电子产品。重点建设广州、深圳消费电子产品与技术研发基地,佛山信息家电产品与技术研发基地,惠州新型数字视听产品生产基地,东莞家用视听设备加工制造基地以及中山音响产品研发和制造基地。

(6)关键元器件。珠三角地区以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江门、肇庆等市为重点,粤东地区以汕头、潮州为重点,粤北地区以梅州为重点,布局发展新型电子元器件及材料产业。

(7)专用电子设备。依托深圳、东莞、肇庆等市发展新型显示器件专用设备,依托广州、深圳、佛山等市发展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依托珠海、肇庆、潮州等市发展电子元件专用设备,依托深圳、东莞、肇庆等市发展整机装联设备。

3.行业内企业竞争情况

目前广东省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企业构成明显呈现外商独资、中外合资和内资三足鼎立的格局。其中,由飞思卡尔、英特尔、松下、富士通、意法半导体、瑞萨、英飞凌等国际大型半导体企业在华投资设厂,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技术水平上都居主导地位,2012年,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已呈现出产能向内地转移态势。近几年来,国内企业不断加大技术研发,在封装技术方面取得明显进展。未来,随着国内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将进一步提高,同时随着电子元器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整机电子产品需求的不断变化,广东省企业在技术、市场、品质和成本等诸多方面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4.行业经营效益

2012年,广东省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实现销售收入21414.05亿元,同比增速3.7%,增速为金融危机后的最低,并且滑落至10%以下,利润总额增速由负转正,亏损额增速同比大幅上升。经营数据表明,广东省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正在进入结构调整期,行业销售收入增速并不明显,但是利润增速好转,同时亏损企业的经营情况不佳,行业内企业进一步分化。

表21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08-2012年广东省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经营效益指标

单位:亿元,%

增速 10.13 -7.96 28.49 11.02 3.70 利润总额 351.20 460.51 639.23 691.94 777.18 增速 -10.16 27.60 26.15 -13.82 8.88 亏损额 59.35 82.73 50.26 56.52 78.47 增速 31.50 34.91 -32.38 20.73 41.12 销售收入 12927.16 12307.12 16598.23 20961.49 21414.05 5.行业发展趋势 自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通过坚持外向带动战略与信息化带动战略相结合,积极惩戒全球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珠三角充分发挥了产业集群配套优势,形成了通信设备制造、家用试听设备制造、计算机制造和电子元器件制造四大优势行业,珠三角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电子产业制造基地。

广东省电子及通讯产品制业在全国仍处于绝对优势地位,资产占全国比重比2011年有所上升。作为全国最重要的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基地及出口基地,全球经济衰退对区域的影响也较大,广东省的盈利能力、发展速度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扩张步伐明显减缓。

针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对广东省以外向型导向为主的信息产业发展的影响,广东省采取加快发展高增长产业、抓紧启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示范工程等多项措施推进电子信息产业稳步发展。如加快推进平板显示产业发展,组织开展数字高清互动液晶电视一体化制造;大力发展OLED(有机发光显示)和LED(半导体发光)产业,在重点城市加快建设LED半导体照明示范项目;加快发展嵌入式软件,协助企业落实退税政策;加快发展数字家庭产业,建设数字家庭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快构建数字家庭标准体系和专利池,建设广州数字家庭产业园;加快推进“无线城市”建设,加大政府引导力度,着力打造安全便捷高效无线宽带基础设施,建设珠三角无线城市群等。

预计2013年,广东省在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业中的比重可能会继续降低,但随着广东省政府促进电子行业健康发展的多项措施的逐步落实并产生作用,其在全国中的优势地位并不会降低,相反还有可能进一步得到提升。

(三)上海市 1.行业现状

2012年,上海市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805.33亿元,同比下降4.36%,总产值连续第二年呈现负增长的走势,行业规模扩张陷入停滞。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工业总产值增长率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084973.61 10.06 20090.00 0.00 20105386.51 24.54 20116021.88 -0.53 20125805.33 -4.36 亿元0 25 20 15 10 5 0 -5 -10 图6 2008-2012年上海市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工业总产值及增速

2012年4季度,上海市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主要产品产量增速下滑较为明显,只有手机和集成电路产量增速为正,其中,手机增速较高,为54.25%。

表22 2012年12月上海市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 本月产量 本月止累计产量 本月同比增速% 本月止累计同比增速% 程控交换机(线) 168000 1219000 110 -25.67 电话单机(部) 163780 2453384 -49.79 -25.95 移动通信基站设备(信道) 215264 1487488 -69.1 -69.67 移动通信手持机(手机)(台) 2890882 40865768 20.63 54.25 显示器(台) 117032 1078898 151.4 -8.21 半导体分立器件(万只) 159082.16 2028043 -12.08 -16.09 集成电路(万块) 129966.44 1602978 10.16 5.7 彩色电视机(台) 105251 1428697 -52.59 -27.14 数字激光音、视盘机(台) - 32760 - -46.36 组合音响(台) 548797 5865989 -27.07 -21.12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行业分布特点

上海市电子信息制造业已经初步形成以国家级信息产业园区为骨干、市级工业园区为补充的产

业布局体系。目前,国家微电子产业基地、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上海产业化基地、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上海产业化基地、国家(上海)平板显示产业基地等国家级产业基地已相继在上海落户,初步形成以“一带”(由张江、金桥、外高桥组成的浦东微电子产业带)“两区”(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和松江科技园区)为核心的上海微电子产业集聚区,以浦东张江、金桥为研发中心和制造基地,徐汇漕河泾、黄浦为创新园区的通信设备产业集聚区,以张江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莘庄国家(上海)平板显示产业基地为依托的光电和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区,以嘉定安亭国际汽车城、浦东金桥加工区、临港产业基地为核心的汽车电子产业集聚区。

3.行业内企业竞争情况

目前,上海市已经形成以集成电路产业、通信产业为龙头的专业化优势产业部门。以集成电路为例,这里汇集了我国集成电路设计、生产、封装、测试最为完善、规模最大的产业链。其中,芯片产量占全国的70%;有一大批研发、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设备、材料等集成电路及其相关企业。

行业内的企业竞争在集成电路领域较为激烈,上海是全球集成电路产业投资最具吸引力的地区

之一,其中浦东微电子产业带投资总额在全国已占半壁江山,中芯、宏力、茂矽等大项目也纷纷落户上海浦东。与此同时,上海集成电路的技术水平在外国资本和先进管理理念推动下不断得到提高,芯片线宽不断缩小。另外,该区域有复旦大学国家微电子实验室和国家微电子分析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大规模集成电路研究所、中科院上海冶金所等中国一流的微电子研究机构,共同构成了该地区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从产业竞争上来看,上海科研实力强大,人才资源丰富,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集中,制造业基础坚实,综合优势明显;从产业发展的环境看,上海金融、物流、信息、基础设施发达;从市场需求看,上海电子信息产品市场潜力巨大,移动电话用户、家庭电脑普及率等都在全国名列前茅,电子商务发展势头强劲。

4.行业经营效益

2012年1-12月,上海市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业收入比重略有回升,但资产和利润比重下降明显,行业的盈利水平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大型企业经营能力强,盈利能力高,发展速度较快,不过中小型企业的经营状况较差,亏损面和亏损额都比较大。六个子行业中,只有电子元件制造销售利润率为6.22%,远高于全国子行业的销售利润率,盈利空间较大,其它子行业的销售利润率都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可见上海市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业在全国中的区域优势并不明显。

预计2012年以后,上海市的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业整体上很难突破目前的发展困境,其在全国中的地位可能会进继续降低。但盈利能力较高,优势明显的电子元件制造业将有望得到健康发展。

表23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08-2012年上海市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经营效益指标

单位:亿元,%

增速 9.45 -6.07 22.20 -1.03 -3.38 利润总额 68.42 3.88 119.50 120.23 105.25 增速 -21.57 -94.37 2237.68 -12.25 -14.81 亏损额 36.67 72.39 12.67 20.95 26.29 增速 10.25 103.76 -82.15 47.07 17.48 销售收入 5117.96 4487.02 5473.07 6034.57 5875.03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5.行业发展趋势

“十二五”时期是上海市电子信息制造业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关键阶段。为了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体系,推进上海电子信息制造业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上海推进“四个率先”和建设“四个中心”的战略目标,上海将建立并完善以集成电路、通信和网络设备、汽车电子、新型显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产业体系,争取2015年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造产业规模3000亿元。

主要发展重点包括:完善“一带多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布局,新建一批电子信息制造业特色专业集聚区。在产业创新方面,本地企业承担“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与成套工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超过50个,新建一批支撑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重点领域产业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集成电路设计水平和制造工艺达到45~32纳米国际主流水平,在TD-LTE及其后续技术、物联网传感器及控制芯片等领域突破核心技术,掌握激光显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等新型显示量产技术,汽车电子实现动力总成电子电控系统自主技术和总线技术产业化应用。

总之,上海将在“十二五”期间以自主创新、产业链集群发展为重点,进一步提升集成电路、通信和网络设备、汽车电子、新型显示等优势领域竞争力,加快部署和壮大物联网、智能电网、新型交通电子等新兴领域,积极探索新模式、新应用,努力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增长的可持续性。

(四)北京市 1.行业现状

近10年来,北京电子及通讯产业制造行业产业规模始终保持稳步增长,从“十五”初期的1000亿元发展到“十一五”的平均2500亿元,增长1.5倍。其中2012年,北京市电子信息制造业累计完成工业产值2055.45亿元,近10年年均增长率6.8%。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工业总产值增长率20082226.30 -8.28 20090.00 0.00 20102024.20 8.43 20111989.83 -6.61 20122055.45 0.05 亿元 8 6 4 2 0 -2 -4 -6 -8 -10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7 2008-2012年北京市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工业总产值及增速 2.行业分布特点

北京市在移动通信、数字电视、集成电路、计算机等领域已经具备较好的产业基础,围绕诺基亚、京东方、中芯国际、联想等龙头企业,形成了上下游配套、专业化分工、共生共赢的产业集群,产业布局进一步向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天竺空港经济开发区和朝阳区电子城集中。目前,上述产业基地的产值规模约占电子信息制造业总产值的90%左右,其中诺基亚星网工业园产值规模超过千亿元。

3.行业内企业竞争情况

北京市电子信息制造业总体上在国际产业价值链尚处于中低端。关键领域核心竞争力较为薄弱,软件、芯片、标准等领域的自主研发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移动通信产业“一枝独大”的产业结构、外资企业技术外生性强和“根植性”弱的发展定位、外贸依存度过高以及“大进大出”的组装加工模式都使得行业抗风险能力较差。

4.行业经营效益

2012北京市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行业实现销售总收入245.77亿,同比增长1.12%;较2011增长5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6.4亿,同比下降33%。2012北京市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行业增长放缓。

表24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08-2012年北京市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经营情况

单位:亿元,% 增速 -5.60 -12.55 13.47 -4.09 1.12 利润总额 67.46 37.49 71.51 93.75 64.02

销售收入 2411.51 2105.91 2327.08 2362.48 2457.72 增速 -37.87 -46.50 54.98 39.30 -33.04 亏损额 30.15 38.35 18.29 17.35 24.58 增速 167.42 31.38 -38.55 -13.21 25.00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5.行业发展趋势

(1)移动通信产业:以星网工业园、移动硅谷和望京通信创新园为载体,积极推进TD-LTE新一代移动通信标准体系研制,开发适应3G/4G网络特点和移动互联网需求的新技术、新业务,加大新一代通信网络系统设备、终端和关键芯片的研发和产业化力度,完善产业配套体系,强化产业竞争力。

突破超大容量超高速光纤接入网核心芯片技术,提供3G/4G终端核心芯片及主板的解决方案;开发适应3G/4G网络和移动互联网需求的各类增值业务,构造以3G、无线宽带网络为通道,以自主开发环境为基础,以应用软件商店为门户的业务模式,实现芯片解决方案与多媒体应用内容和增值服务相结合;大力开发新一代移动通信传输设备、网络设备、交换设备、测试仪器仪表、智能天线等产品;继续加大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的研发力度,重点发展高清化、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为特征的新型移动终端产品。

(2)数字电视产业:以TFT-LCD 8.5代线为核心,完善TFT-LCD产业链及二级配套,推进液晶电视向3D化、智能化升级,建设高端产品制造、关键技术研发、内容服务为一体的数字电视产业园。

突破高世代TFT-LCD工艺关键技术,提升生产线技术整合能力,加大液晶、LED背光、驱动IC、偏光片等关键材料、部件的自主开发力度,推进PECVD、清洗机等关键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进一步完善本地产业配套能力,建设高水平的平板显示制造体系;组织优势资源,加强智能电视、OLED、3D显示、电子纸、可折叠卷曲的显示、激光显示等新一代显示技术研发,推动新型显示技术在京实现升级发展;创新服务和商业模式,形成标准、芯片、软件、节目制作、信号处理、前端设备、发射与接收、增值服务互动发展的产业链。

(3)集成电路产业:积极承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大力发展高端通用芯片设计研发,以12英寸生产线扩产为核心,升级集成电路制造技术,提升先进生产制造工艺对集成电路设计的服务能力,开拓应用市场,鼓励集成电路产品就地消化,提高产业配套能力。

以整机需求为出发点,加大新一代移动通信、高清数字电视、卫星导航、物联网、三网融合、云计算等核心芯片的设计、开发和产业化;支持12英寸生产线扩产和现有生产线的产品升级和技术改造,实现32-28纳米工艺技术的突破;突破离子注入机、刻蚀机、超薄生长设备、清洗设备等集成电路制造关键设备研发瓶颈,实现部分专用设备的产业化应用,大力发展系统级封装(SIP)、芯片级封装(CSP)等新型封装测试技术。

(4)计算机产业:以新型计算机产品和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为核心,重点支持高性能计算、云计算、面向微处理器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嵌入式和高可信计算等相应产品的研发,加快发展高端容错、工业控制和高性能计算机;推动特种计算机产品在交通、商业、金融、财税等领域的应用。研发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开展下一代互联网商用试验和规模推广,促进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电子商务、网络电视等新兴业态发展;推动自主CPU产品与自主操作系统、自主品牌整机结合,推进平板电脑等新型终端产品发展,强化品牌优势。

(5)半导体照明产业:整合首都半导体照明(LED)产业优势资源,以构建衬底材料研发-外延片生产-芯片制备-器件封装测试-集成应用的LED全产业链为重点,建立国内权威的半导体照明产品检测平台,制定LED通用产品的相关标准和检测体系;支持新型衬底和金属有机源等关键材料的研发;加快高亮度、大功率封装技术产业化;开发和推广高效节能的半导体照明产品,发展室内照明灯具、道路照明灯具、户外装饰照明系统、全彩显示屏等;支持MOCVD(金属有机源化学气相外延淀积设备)、LED芯片制造关键设备研发及产业化;鼓励发展为LED配套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荧光粉、胶水、支架、专用二次光学器件、专用IC等基础材料项目。

第四章 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特征分析

第一节 进入退出壁垒

一、进入壁垒

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的行业,产品科技含量较高,技术更新换代较为频繁,对核心技术和高端人才的把握是企业占据一定市场份额的先决条件;此外,产品差异化,即品牌和知名度形成了现有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比如智能手机,消费者对于几大知名品牌的熟知度和认可度都比较高,新进入的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认可;规模经济也是一项主要的行业进入壁垒,行业的市场竞争相当激烈,上游原材料提供商以及下游采购商对利润的挤压使得行业的盈利空间大幅缩小,大部分成熟企业均通过规模经济优势来获取利润,新进入的企业在短时间内很容易出现亏损。

政策方面,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不存在明显的政策壁垒,工信部制定的《电子信息行业十二五规划》中强调培育骨干企业,扶持中小创新型企业,鼓励企业的进入,但是由于经济性壁垒比较坚固,技术和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很容易进一步获得政府的政策支持,而新进入的中小企业如果未能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很容易被忽略。

二、退出壁垒

退出壁垒,就是企业在退出某个行业市场时所遇到的限制等,很显然,进入壁垒的因素和退出壁垒的因素密切相关,一般来讲,进入壁垒高的行业,退出壁垒也较高。通信设备企业工序较多,从原料处理到炼铁、炼钢、轧钢的一体化生产,迫使加入者必须联合进入,一条小规模的生产线也要几亿元的投资,建一个有竞争力的现代化的轧钢厂则需几十亿元的资金,退出成本也较高,因为设备的专用性强,固定成本高。因此,通信设备行业属于进入和退出壁垒比较高的行业。

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的设备及资产多为专用资产,沉没成本一般很大,退出壁垒较高。企业投资后形成的固定资产,由于特定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而变得特殊化,形成专用性资产,因此行业退出壁垒较高。此外,企业在前期运行时需要大量的技术研发投入,当企业退出该行业时,不得不放弃一部分代价高昂的设备或资产,而这部分设备或资产的成本很难收回,损失也较大。企业退出时,要给解雇工人支付退职金和解雇工资,不同的企业解雇费用的高低也不同,退出壁垒也有所差异。另外部分特殊行业如通讯、军工电子企业的退出还会受到政策和法规的限制,形成政策法规退出壁垒。

第二节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一、上游供应商

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商的供应商主要是一些半导体生产商,主要提供电子元器件和芯片。这些生产商处于产业链的源头,受下游行业的影响较大。半导体厂商的讨价还价能力主要取决于竞争激烈程度、市场库存、系统设备制造商的研发能力、大宗采购的能力和后向一体化的能力。对于普通产品的供应商,如普通的集成电路模板,通用的电阻器,电容器等,这部分产品由于可替代且供应商数量较多,所以供应商议价能力较弱。而对于某些高端核心配件来说,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是绝对的,处于主导地位,购买方在这些原料方面受控于供应商。

二、行业内兼并重组现象加剧

2012年电子信息行业兼并重组交易96宗,较2011年下降26.7%;兼并重组交易金额203.69亿元,较2011年下降27.7%。从细分领域来看:电子元器件、通信设备细分领域无论是并购交易次数还是并购交易规模都占比重较大,占到并购交易总数的62.51%,并购交易总金额的64.07%。电子计算机设备制造、电子设备和仪器领域的并购交易数量也相对活跃,合计占到并购交易总数的22.92%,但电子设备和仪器领域的并购交易规模普遍较小。广播电视设备制造领域是唯一较2011年呈现增长的细分领域,虽然2012年广播电视设备制造并购交易次数占比仅为6.25%,但较2011年显示出明显的增长态势。

三、下游用户

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的下游主要为电信运营企业,其中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电信运营商是主要下游客户。三大运营商的年度资本开支计划对通信设备企业的产品销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下游客户的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具有较高的话语权。

通信产品采购量一般都比较大,运营商会采用通用的招投标方式进行采购。一般都需要有业务部门、计划部门、采购部和财务部共同决策,计划部门拥有肯定权,即可以决定谁可以参与竞争,而业务部门可以从技术及市场应用情况来确定入围厂家的份额。

四、潜在进入者

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内的潜在竞争对手主要来自上游或者下游企业的的跨行业拓展。当上游行业或者下游行业的一些企业积累了相应的技术和实力,它们会向上或者向下发展,与原有的企业形成直接的竞争,因为这些企业有原料或者渠道的优势,因此会让行业内的一些企业面临较大压力。另外很多有军工背景的企业,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积极向民用区域拓展,给行业内的企业造成不小的影响。由于行业本身的产品和技术更新快,一些新兴的企业凭借较强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对行业格局产生影响。

五、替代品威胁

替代品是指那些与客户产品具有相同功能的或类似功能的产品。通信产品因为高技术和高投入的高壁垒,使得进入门槛非常高。替代品的威胁很小。但通信产品的升级和更新是最频繁的,需要系统设备商要有足够的技术保障和客户服务意识。现在,随着通信业的竞争加剧,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如果不能跟上电信运营商对通信设备的升级和更新,就会面临市场被别的设备厂商替代的威胁。

第三节 行业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

一、自主研发生产

这类型的电子元器件企业主要是通过通过自主研发、自主制造、自主营销的方式开展经营。通过主打拳头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做行业龙头企业。研发方面,企业依托自己已有研发资源和平台,或者通过加强与大学或者研究所的合作,联合开发,加快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工作,并积极配合客户新产品与工艺开发的技术需求做好技术服务。另外,企业大力引进优秀技术人才,规范研发管理的各项流程,完善研发人员培养的长效机制,努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创新研发队伍,用研发支撑起市场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向高端产品研发和生产领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代工生产

这类型的企业按照原公司(品牌公司)委托合同进行产品开发和制造,用原公司商标,但是产品由原公司销售或经营,所的利润的大部分也都归原公司。也称为“贴牌生产”。一些著名的品牌商

品制造商,常常因为自己的厂房不能达到大批量生产的要求,又或者需要某些特定的零件,因此向其他厂商求助。如将之引申到IT领域的话,则表示那些进行代工的生产商。总的来说,这类型的企业只负责生产,设计研发和销售都是由品牌公司完成。

三、半代工生产

这类型的企业的经营方式在国际上称为“ODM”,意为“原始设计制造商”,是指一家公司根据另一家公司的规格来设计和生产一个产品。某制造商设计出一种产品后,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被另外一些品牌的制造商看中,要求配上后者的品牌名称来进行生产,又或者稍微修改一些设计(如按键位置)来生产。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其他厂商减少了自己研制的时间。ODM根据品牌公司提出的规格要求来设计和生产。有时候,ODM也可根据现有样品来生产。ODM方式往往更加注重合作,产品的设计研发是代工企业与品牌企业共同完成的。

四、服务性代工生产

这类型的企业的经营方式在国际上称为“EMS”,这类型的企业指的是提供一系列服务的代工厂商,通常称为“电子制造服务商”。这类厂商为电子产品品牌拥有者提供制造、采购、部分设计以及物流等一系列服务的生产厂商。换言之,这类型的企业除了参与产品的设计以外,更加上物流的部份,甚至有一部分会帮助客户销售,这就是一般的EMS。

第五章 2012年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产业链分析

第一节 上游行业运行及对本行业的影响

作为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的上游行业,有色金属是电子元器件、电子线路的制造原材料,单晶硅是电子产品中电子元器件、半导体的主要制作原材料。多晶硅被应用于太阳能光伏电池。硅锗合金被应用于高速CPU处理器(达500GHZ)制造。在微电子领域,越来越多地采用有色金属中的黄金作为保护层。磁性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技术中的各种磁性元件和微波电子管,通信技术中的滤波器和增感器和各种家用电器等。铁、钴、镍三种铁磁性元素是构成磁性材料的基本组元。

一、有色金属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有色金属作为电子元器件行业的重要原材料,是支撑该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有色金属供应状况和价格走势是制约电子元器件行业以及各下游产业发展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一)产量分析

2012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为3691万吨,同比增长9.3%,增幅回落1.3个百分点。其中,精炼铜、原铝、铅、锌产量分别为606万吨、1988万吨、465万吨、485万吨,同比增长分别为10.8%、13.2%、9.3%、-5.6%,除原铝外,其他品种增幅均出现回落,随着新疆等西部地区产能的逐步释放,原铝依然是有色金属品种中增长最快的品种。加工材方面,铜材和铝材产量分别为1168万吨和3074万吨,同比增长分别为11%和15.9%,增幅分别回落7.6个百分点和10.9个百分点。铜、铅、锌、镍、锡、锑等六种精矿金属含量968万吨,同比增长17.4%,与2011年增幅大体持平。

(二)铜产能过剩 库存创新高

铜的产量直接影响到电子元器件行业的发展,铜供应充足则电子元器件行业无后顾之忧,原料价格相对较低,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

2012年作为中间环节的铜冶炼行业一方面受到矿产品市场和废铜市场的影响,成本控制难度加大,另一方面受下游铜材企业和线缆企业订单减少影响,行业需求疲软。受此影响,2012年铜冶炼行业经营效益明显下滑,截止2012年年末行业销售收入为7279.82亿元,同比增长21.94%,增速较2011年大幅下滑;而行业利润方面因需求疲软、价格下滑影响,利润总额较2011年下滑13.73%,行业亏损情况加剧。同时,受下游电网建设、家电行业增速下滑影响,铜压延加工业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增速均出现下滑。

精炼铜进口量在2012年仍保持增长,国内进口活跃,主要由于全球各经济体宽松的货币政策,国内企业预计国内消费将得到改善,增加协议船货预定。然而国内现货市场依旧低迷,当前我国线缆企业开工率在近70%,而铜材企业表现更差,目前平均开工在65%左右,下游需求的疲软与国内库存的压力仍对铜价的上涨带来较大的拖累。

2012年,中国铜库存达到历史新高,同时,作为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其经济增速正在放缓。在中国库存上升的同时,全球其它地区的库存则在下降。自2011年9月以来,伦敦金属交易所仓储的铜库存几乎减少一半,降至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目前全球一半左右的精炼铜在中国,这是有史以来的最高比例,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铜库存或牵制全球铜市。

(三)价格分析

2012年年初,上海期货铜价在1月9日下探至57148元/吨后快速上冲,一个月后触及年内高点60047元/吨,涨幅17.8%。此间欧债危机明显缓和,库存持续下滑暗示需求回暖,市场恢复信心,

伦铜以强势上涨开局。随后两个多月上海期货铜价围绕59700元/吨高位整理,但之后欧债危机开始恶化,美元走强对铜价形成压制。且中国自春节进入传统旺季后,需求并未出现预期的激增,此时铜价已是强弩之末。

4月起伦敦期货铜价展开一波回调,在二季度末触及55123元/吨的年内低点。二季度原是传统消费旺季,但由于受到中美经济放缓和欧债危机深化影响,呈现旺季不旺的特点。6-8月间,伦铜于55600元/吨一线展开低位震荡。8月底,随美联储频频释放宽松信号,QE3预期下资金开始涌入大宗商品,铜价也获得走高动力。

四季度,欧美、日本先后推出了一系列的量化宽松政策,掀起了新一轮的全球货币宽松,大宗商品普遍获得支撑,铜价底部明显上抬。9月起,铜价快速上行,至9月13日QE3正式推出,涨幅超过10%。但因QE3预期已充分反映在这轮上涨中,随后铜价并无力再创新高。12月的小高峰与此类似,为市场对美联储在扭转操作到期后以量化宽松代替之的预期提前消化诱发的行情。宽松预期兑现之余,市场并无其他亮点。

表25 2012年铜价格走势

单位:元/吨 月份 1月平均价 2月平均价 3月平均价 4月平均价 5月平均价 6月平均价 7月平均价 8月平均价 9月平均价 10月平均价 11月平均价 12月平均价 年度均价 月平均最低价 57148 59402 59513 57754 56511 54602 55357 55221 58395 57879 55867 56938 57049 月平均最高价 58000 60047 59968 58210 56952 55123 55827 55558 58948 58418 56249 57315 57551 月平均结算价 57643 59700 59735 57675 56730 54863 55595 55384 58673 58181 56032 57148 57300 二、多晶硅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2012年,多晶硅行业景气度进一步下滑。从价格来看,截至12月初,国内多晶硅一级料主流成交价为110-115元/公斤,已跌破成本线。二、三级的多晶硅价格更低,三级多晶硅的售价甚至在100元/公斤以下。而国外多晶硅市场价格也在继续走跌,现货均价目前在每公斤17到18美元。粒状硅的报价甚至低于14美元/公斤。而伴随着成本倒挂的加深,多晶硅行业的停产风暴更愈演愈烈。截至2012年底,我国已有的60多家多晶硅企业中,只有4至5家在进行少量生产,90%以上的企业已经处于停产状态,而且这一局面可能短期内很难改变。

(一)产量分析

表26

2005 2006 2007 产量 200 500 1141 2005-2012年多晶硅行业产量情况

单位:吨,%

增速 100.00 150.00 128.20

产能 200 500 1500 增速 100.00 150.00 200.00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4590 19123 45021 82768 60400 302.27 316.64 135.43 84.00 -27.02 10000 40000 78000 148000 190000 566.67 300.00 95.00 89.74 28.38 多晶硅光伏产业发展至今,“两头在外”的情况并没有得到彻底改观。国内整个光伏行业的发展仍然受制于“两头”的制约,并且情况日益严重。尽管在光伏原材料端,江苏中能等几家企业已经尽力改变国内光伏产业依赖进口的局面,但是,国外企业的倾销行为正在不断的破坏国内多晶硅产业的健康发展。2012年1-12月份我国累计进口多晶硅达82760吨,同比增长27.42%;而1-12月份多晶硅的进口单价则降至25.36美元/千克,较2011年全年均价下滑56.87%。

(二)价格分析

尽管我国自2012年11月26日开始对是否对原产于美国、韩国和欧盟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追溯征收反倾销税、反补贴税(除韩国)进行调查,但是美国、德国仍为压缩库存和规避追溯征税制裁,而对我国突击出口,倾销仍在继续。2013年1月我国多晶硅进口量为6791吨,环比微幅增长,同比增加12%;进口单价方面,1月份多晶硅进口均价创历史新低,大幅下挫至18.47美元/千克,环比下降11.58%,同比下降41.5%,较2012年全年均价下滑27.17%。

图8 2012-2013年国内多晶硅进口量及进口单价情况

2012年1-12月份我国累计进口多晶硅达82760吨,同比增长27.42%;而1-12月份多晶硅的进口单价则降至25.36美元/千克,较2011年全年均价下滑56.87%。

随着政府在应对多晶硅双反调查推出各项利好政策,加之行业自身调节,下游制造商将相对更依赖国内多晶硅供应商,推高国内多晶硅价格,因此多晶硅价格将出现一定幅度的回升,但因存在维持供需平衡等一系列制约因素,国内多晶硅价格不会急速上涨,而且上升空间也较为有限。

整体上看2012年几乎所有的多晶硅生产企业均处于亏损的状态。目前,究其造成国内多晶硅行业“哀鸿遍野”的原因,除了国外低价多晶硅的冲击之外,还有就是我国多晶硅企业多数停留在粗放生产、竞争力不高的阶段,以及前几年的过度投资、盲目扩张、业内对未来市场预期的失误导致产能过剩,加上日前下游光伏行业需求的疲软更是严重挫伤了中国多晶硅企业的发展势头。

进入2013年1月份后,随着多晶硅生产厂家库存的减少,国内多晶硅生产企业开始调高多晶硅市场报价,目前市场报价已上涨至21美元/公斤。行业普遍亏损导致较多的产能已开始退出,多晶

硅价格将会维持在20-23美元/公斤之间才能覆盖多晶硅企业的全成本,使得部分企业盈利。

图9 多晶硅价格走势图

三、有色金属行业对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的影响

上游行业主要影响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的供给,主要金属原材料,如铜、铝、硅的供需情况和价格对电子产品的价格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同时,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的变化也会对上游需求产生影响,进而传导至原材料价格,双方是相互作用的关系。

2012年前两季度铜的价格一直摇摆不定,下半年由于外部经济环境等原因,全年铜的均价出现明显的下降,行业成本压力降低。但长期来讲,铜的价格很难在短时间内大幅下降。虽然2012年原材料成本降低,但是从2013年第一季度的数据来看,铜的价格又有上涨的趋势。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可把握铜的价格走势,在价格低位时适当储备原材料,降低成本压力。

对于多晶硅,随着商务部对美国、德国、韩国等国的反倾销调查,硅的价格会缓慢提高,一方面有利于国内的多晶硅产业,但是另一方面却增加了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的生产成本。

第二节 下游行业运行及对本行业的影响

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下游企业主要是电信运营行业,下游行业的资本支出计划对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经营业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下游企业一方面为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带来源源不断的需求推动力,另一方面也为行业的产品销售和服务延伸提供了十分重要的销售渠道和服务渠道。可以说,下游企业与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关系是紧密相连、息息相关的,它们之间进行分工合作,共同创造满足消费者市场的供给。

一、电信运营行业经营情况 (一)产值营收情况

2012年,我国移动通信累计完成业务收入7933.8亿元,同比增长10.6%,在电信主营业务收入中所占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72.5%上升至73.7%;固定通信累计完成业务收入2829.1亿元,增长4.9%,在电信主营业务收入中所占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27.5%下滑至26.3%,但增速较上年同期的1.0%上升了3.9个百分点。

2012年,电信运营业着力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降低电信资费综合价格水平,逐步优化市场结构,全行业继续保持健康平稳运行。全年主营业务收入累计达10762.9亿元,同比增长9.0%,高于

同期GDP增速(7.8%)1.2个百分点,延续了上年2季度以来增速持续高于GDP增速的良性发展态势。随着新技术、新业务的发展,“宽带中国”工程深入实施,3G业务和应用加快普及,TD-LTE业务大规模试点,今后电信运营业的发展空间非常巨大,预计2013年行业将延续2012年的平稳快速发展势头。

(二)运营商资本开支情况

三大运营商资本开支保持平稳或持续增长,均聚焦有线无线宽带、传输网及基础设施等核心领域,支撑未来业务发展。中国移动2012年资本开支基本保持平稳。投资重点仍然是移动通信网及传输网。未来移动通信网的投资重点将发生变化,向TD-LTE转移,预计13年TD-LTE占移动通信网投资达52%。中国电信2012年资本开支较上年小幅提升。宽带仍然是投资重点,12年宽带投资占比达66.9%,与上年水平相当。中国联通2012年资本开支较上年大幅提升,增长率达30%。投资分配较为均衡,其中移动网络41%、宽带及数据25.6%、基础设施及传送网25.6%。

(三)“宽带中国”稳步推进

2012年1-11月,我国基础电信企业的互联网用户进一步趋向宽带化、移动化。截至11月末,我国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量达17402.9万户,较上年末净增2402.7万户,占互联网接入用户的比例达96.8%。同时,移动互联网用户净增11127.2万户,达到74559.6万户。2012年1-11月,我国光纤宽带用户在宽带用户中的比例持续上升,以xDSL为主的铜线接入用户数量占比延续了下滑态势。截至11月末,我国xDSL占宽带接入用户的比例已降至68.62%,低于上年同期水平5.34个百分点,较3季度末下滑了2.04个百分点。随着光纤到户建设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发布和以支撑宽带发展、服务宽带产为宗旨的“宽带发展联盟”成立,我国“宽带中国”工程将稳健推进,光纤用户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10

(四)移动电话

2011年到2012年中国宽带用户数量

在移动电话领域,2G市场中国移动仍然占主导地位,3G市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足鼎立。随着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新增市场上日益攫取更多份额,中国移动在存量市场上的用户份额逐步下降,但是其行业老大地位依然稳固。截至2012年12月末,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移动用户数量分别达到71029.8万、23931.2万、16062万户,分别占全国移动电话用户的63.87%、21.52%、14.44%。

图11 2011-2012年我国三大运营商移动用户月净增数量

二、电信运营行业对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行业的影响

电信运营商的资本开支计划以及采购计划对通信设备制造行业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2012年,三大运营商的资本开支计划速度放缓,导致通信系统设备制造行业的终端需求受到影响,行业销售收入增速相比上一年大幅回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ye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