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教育及其发展
更新时间:2023-08-17 13:51:01 阅读量: 资格考试认证 文档下载
- 第一章夺子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第一章 教育及其发展
考纲要求
1.教育学及其发展 2.教育及其发展 3.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第一节 教育学及其发展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 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二、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实践经验及 教育科学的关系 1、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 2、教育学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 3、教育学与教育科学
教育学是庞大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
(三)教育学的发展概况
1、教育学的萌茅阶段 (1)中国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孔子 :儒家的代表
孔子的教育思想记载在《论语》中。 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和“礼” “克己复礼为仁”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教学纲领 “学而知之”——强调后天教育的作用 “有教无类”——广收弟子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启发诱导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
墨子
以“兼爱”和“非攻”为教育思想 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 重使用技术的传习 “亲知” “闻知”和“说知”
道家
主张“弃圣绝智”、“弃仁绝义” “道法自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 本性
《学记》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教育专著 《学记》 (收入《礼记》)。《学记》从正反两方面总 结了儒家的教育思想和经验。“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教育的重要性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课内外相结合 “师严然后道尊” ——教师要受到尊重 “教学相长” ——教和学要相互促进 “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 达” ——启发诱导 “不陵节而施”“学不邋等” “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 不修”——循序渐进
(2)西方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古希腊)苏格拉底问答法 即“产婆术”——启发式教学
柏拉图 (古希腊)
《理想国》 《政治学》 《雄辩术原理》_西方的 第一部教育专著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
昆体良(古罗马) 亚里斯多德
2、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培根(英国):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 科。 夸美纽斯(捷克)——《大教学论》 洛克(英国)——《教育漫画》 卢梭(法国)——《爱弥儿》 裴斯泰洛齐(瑞士)——《林哈德与葛笃德》 赫
尔巴特(德国)——《普通教育学》 福禄培尔(德国) ——《人的教育》 斯宾塞(英国)——《教育论》 乌申斯基(俄国)——《人是教育的对象》 杜威(美国)——《民主主义与教育》
(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l632年夸美纽斯 发表的《大教学论》 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德国赫尔巴特 的《普通教育学》 (1806)标志 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提出“四段教学法” 形成了传统教育的“三个中心”: 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被看做是 “传统教育”(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杜威
杜威的教育思想与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针锋相 对,其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及反映在他 其他作品中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杜威主要的教育观点是:
“教育即生长” “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经验” “学校即社会” “从做中学”
形成了现代教育的“三个中心”: 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杜威是“现代教育”(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
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 即称为教育学的科学化发展阶段。
教育起源于社会性生产劳动。 提出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 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 的人的惟一方法。”
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 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 马卡连科的《教育诗》 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 对我国的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杨贤江以李浩吾的化名写的《新教育大纲》(1930年)则是 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
凯洛夫教育学的主要缺陷及对我国教育的负面 影响主要表现在:
(1)凯洛夫教育学在国家行政领导与学校的关系上, 忽视了学校的自主性; (2)在学校与教师的关系上,忽视了教师的自主性; (3)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 (4)过于强调课程、教学大纲、教材的统一性、严肃 性,忽视了它们的灵活性和不断变革的必要性等。 这些缺陷也带给我国教育一些负面影响。
第二节 教育及其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教育是培养人 的社会活动。 教育是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 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1、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 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的作用。包括社会教育、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教育的“三合一”即指此三者要形成教育合力。 2、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
者依据一定的 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有目 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促使其 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学校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二、教育的本质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具有 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1)教育是一种把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这表明教 育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现象。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 的过程,这表明教育与其他社会观象有本质区别。 (3)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 者以及社会要求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运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教育具有永恒性、历史性、相 对独立性 、社会性、阶级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 约,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即教育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对政治、经济也具有能动作用。
三、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1、教育的起源 (1)劳动起源说 关于教育起源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起源 说。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 产劳动 和社会生活。 (2)生物起源论 19世纪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是“生物起源论” 的代表人物。他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不是人类 所特有的社会现象。 (3)心理起源论 美国心理学家孟禄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 一种无意识的模仿。
2、原始社会的教育
(1)附属性(非独立性)。①教育活动同社会生产和 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没有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领 域。②教育活动直接服务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③多 数的教育活动分散进行,没有专门从事教育的人员、相 对固定的教育对象、固定的教育内容、专门的教育场所 和教育机构。 (2)原始性。①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合格的氏族公民; ②教育内容相对简单。③教育的方法和手段相对单一。 (3)平等性。①教育面向全体儿童,男女儿童有同等 的受教育权;②基于男女生理、体质方面的差异以及因 此从事的劳动性质不同,男女儿童学习存在内容方面的 微小差别。
原始社会的三个教育基本要素:具有经验的人成为 教育者,学习他人经验者为受教育者,经验为教育 内容。
3、古代社会的教育
古代社会的教育一般指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 会教育。进入奴隶社会后,人类出现了专门的 教育形式即学校。 ①古代中国
早在夏代,我国就有了
学校教育的形态。夏日校, 殷日序,周日庠 ,学则三代共之。 西周之后,学校教育制度已发展的比较完备,周王 朝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 学”与“乡学”之分。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六艺 教育(礼、乐、射、御、书、数 )。 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兴起,儒、墨两家 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
西汉时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 儒术”的建议,实行思想专制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 度。 隋唐时盛行科举制度。 唐朝由中央直接设立的学校是六学二馆。六学指国子学、 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二馆指东宫的崇文 馆和门下省的弘文馆。 宋代,程朱理学成为国学。 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重要依据是“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 《书》《礼》《易》《春秋》)。 教育目的是“学而优则仕” 。 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科举制度被废除。
②古代印度
古代印度的教育和宗教紧密相关。古印度宗教权 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 婆罗门教的僧侣是唯一的教师。教育的活动主要 是背诵经典和钻研经义。 佛教形成了寺院学府的特色。 大约公元4000年前的中王国,已有了宫廷学校。 中王国以后,宫廷学校已不能满足培养官吏的需 要,因而国家开设了职官学校。 古代埃及开设最多的是文士学校,为私学。
③古代埃及
正在阅读:
第一章 教育及其发展08-17
小学生检讨书02-07
2016贪污贿赂司法解释之粗浅解读讲课稿06-13
财政投资评审管理暂行规定05-17
工地试验室试验检测标准试验11-21
云南省麻栗坝大型灌区规划报告(新版)06-20
设计管理的重要性08-17
公司财务人员岗位责任书范文03-25
采煤工考试卷05-08
- 梳理《史记》素材,为作文添彩
- 2012呼和浩特驾照模拟考试B2车型试题
- 关于全面推进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实施的通知(红头文件)
- 江西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文件范本
- 律师与公证制度第2阶段练习题
- 2019-2020年最新人教版PEP初三英语九年级上册精编单元练习unit6训练测试卷内含听力文件及听力原文
-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十四) 北京版 Word版,含答案
- 认识创新思维特点 探讨创新教育方法-精选教育文档
- 00266 自考 社会心理学一(复习题大全)
-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效果
- 派出所派出所教导员述职报告
- 低压电工作业考试B
- 18秋福建师范大学《管理心理学》在线作业一4
- 中国铝业公司职工违规违纪处分暂行规定
- 13建筑力学复习题(答案)
- 2008年新密市师德征文获奖名单 - 图文
- 保安员培训考试题库(附答案)
- 银川市贺兰一中一模试卷
- 2011—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2文科数学试题分类汇编 - 1.集合
- 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届高三生物五月模拟考试试题一
- 及其
- 发展
- 教育
- (表1.1表1.1.1-表1.1.6)营业税纳税申报表及附表
- 两段式气化炉操作手册
- 超星尔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题库
- 1.1.4.56-民用航空气象第3部:服务
- 电磁屏蔽材料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 低温液体贮罐管理制度
- 2008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试题_安全生产技术(含答案)
- 第五章 立体表面的交线
- 读《致加西亚的一封信》心得
- 第五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 原子氧对航天器表面材料作用的数值模拟 - 复制
- 5年级下册数学概念整理
-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题(含答案)
- 11001工作面综掘作业规程
- 910S5J系列如何设置电池电量低后进入休眠(Win8.1)
- 试论我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14周周考试卷
- 新人教版高三政治必修二第三单元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复习学案
- 学校教科研工作计划
- 企业网站模板制作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