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黄庭坚诗歌理论

更新时间:2024-01-22 21:4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黄庭坚诗歌理论

魏铖铖1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 曲阜 273165)

摘要: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在文学创作上学习杜甫、韩愈,但能自成一家,在诗歌创作方面,形成了一种奇峭清新的风格,是宋诗的典型代表。黄庭坚诗歌理论涉及多面,他强调诗歌是人之情性的外在表现,虽主张摹古,但又提出“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创新之法,同时他作诗也讲究法度,却又追求诗歌的和谐浑融。

关键词:黄庭坚 诗歌理论 自成一家

中图分类号:I242.4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古代文学家的文学理论往往体现在他们的创作实践中,黄庭坚的诗歌理论内容广泛,他不蹈袭前任旧迹,努力探索着自己的道路,创造出一种不同于前人的诗歌风格,他的诗歌集中代表了宋诗的特点,对后世影响深远。下面就从三个方面谈一下黄庭坚的诗歌理论。 一、诗者吟咏情性,反对激烈谩骂

[1]666

黄庭坚在《书王知载朐山杂咏后》有言:“诗者,人之情性也。”于此可见他遵循了儒家诗教的情志传统,强调诗歌是“人之情性”的外在表现,“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以诗来表现人生遭际和心中郁结。所以,在诗宣泄情感方面,黄庭坚是赞同的,但他排斥那些把诗作为泄愤、攻击别人的工具的作为,他认为那样做是“有失诗之旨”的。

黄庭坚能够这样认识诗歌,应该与其自身性格和人生遭际相关。他不是一个政治家,而是潜心诗文、书法的文人,没有去积极参与当时的新旧党争。绍圣元年(1094)之后,山谷遭到严酷的政治打击,屡遭贬斥,在《书王知载朐山杂咏后》中他曾说过“仕不遇而不怒,

[1]666

人不知而独乐”,岂不是对自身遭际的感叹。他在当时新旧党争的险恶政治环境之下难有作为,所以他选择养心治性、避祸远害,学习古人养心治性的方法,并做到“师心自行”,

[2]2

晚年尤其注意不露锋芒,涵养心性。二、规摹古人,自成一家

首先,规模古人的前提是读书要精博,山谷极为强调学习先贤的重要性,他在《答洪驹

[1]474

父书》中以长者的身份告诫外甥要“少加意读书,古人不难到也。”并说洪驹父所写文章少古人绳墨,推荐他多读司马迁、韩愈等古人先贤的文章。在《与王观复书》中也说“所送新诗,皆兴寄高远,但语生硬,不谐律吕,或词气不逮初造意时,此病亦只是读书未精博

[1]470

耳。”可见作诗的好坏跟读书是否精博有莫大的关系,词意的高胜要从学问中得到,所以他主张读书要贵精深,融会贯通,领会古人的精神实质。

黄庭坚在摹古与创新的诗歌理论中有两个著名的观点,分别是“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但这个观点引起了很多争议。金人王若虚在《滹南诗话》中说:“鲁直论诗有‘夺胎

[3]86

换骨、点铁成金’之喻,世以为名言,以予观之,特剽窃之黠者耳。”并且他认为黄庭坚的诗“有奇而无妙,有斩绝而无横放,铺张学问以为富,点化陈腐以为新,而浑然天成,

[3]72

如肺肝中流出者,不足也。”这些批评虽然明确地指出了黄庭坚诗歌创作的不足之处,但也未免一概而论,过于简单和偏激。莫砺锋先生在《黄庭坚“夺胎换骨”辩》中说“点铁成金”是师前人之辞,“夺胎换骨”是师前人之意,批评了将其看做“蹈袭剽窃”的说法, 作者简介:魏铖铖(1991-),女,山东济宁人,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

学。

并点明它的实质是以故为新、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突出自己的独特性。唐诗对于宋代文人来说是一座难以企及的高峰,无论是立意、遣词、用事还是音律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难以逾越就要另辟蹊径,欧阳修、梅尧臣等诗文大家都做出了探索,同时代的苏轼更是达到了宋代文学的高峰。然而黄庭坚没有苏轼的随物赋形的天资禀赋,所以他选择向古人学习,又试图摆脱古人走过的创作路径,顽强地求新求变,自成一家。

[1]126

同时他也提出了创新的方法即\以俗为雅,以故为新\。故是手段是途径,新才是目的。

[1]271

例如《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之二》“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便是化

[5]233

用了刘禹锡《望洞庭》“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之意境,却不落窠臼,浑化自然,有着自己的对景物的审美体验。南宋曾季狸在《艇斋诗话》中载“山谷咏明皇时事云:‘扶风乔木夏阴合,斜谷铃声秋夜深。人到愁来无处会,不关情处亦伤心。’全用乐天诗意。乐天云:‘峡猿亦无意,陇水复何情。为到愁人耳,皆为肠断声。’此所谓夺胎换骨

[6]315

者是也。” 可以看出,黄庭坚是在规摹古人的用意,而不是将古人的东西直接照搬过来,“夺胎换骨”正是这种再创造,不管是辞还是意都能脱前人窠臼,结合自己的审美感受创造出不同于甚至高于前人的作品,显示自己的独特性,即自成一家。《潜溪诗眼》有言“山谷言学诗若不见古人用意处,但得其皮毛,所以去之更远。”“故学者要先以识为主,如禅

[7]317

家所谓正法眼者。”从中可以看出,黄庭坚要求在学习古人的过程中要有辨识力,懂的去学古人的用意,而不是词句的生搬硬造。但是这种观念总归是从古人出发,不可避免会有前人的影子,若是功力达不到,造语立意把握不到位就会没入洪流,淹没在前人巨大的洪流中,这将无益于自身创作的提高,还会带累他人。

三、讲究法度

黄庭坚主张作诗要遵循法度,他在文章中经常提到作诗作文的方法,在《论作诗文》中

[1]1684

他说:“作文字须摹古人,百工之技亦无有不法而成者也。”他认为做文章须有章可循,有基本的法度,他尊崇杜诗,也从杜诗中总结法度经验,学习杜甫锤炼字句、推敲格律的方

[6]323

法。曾季狸称“山谷言文章必谨布置”,那么黄庭坚所说的法度主要是指诗歌的命意、布局、格律、章法、句法乃至字法等具体的艺术形式和表达技巧,尤其讲究句法,黄庭坚在

[1]467

《答王子飞书》中说:“其作诗渊源,得老杜句法,今之诗人不能到也。”杜甫是他心中的一座高峰,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字句格律都是他去规摹古人的出发点。

黄庭坚因为坚持法度,也遭到后人的诟病,尤其是推崇苏轼的学者都会将黄庭坚的这种提倡句法,强调谋篇布局看作是一种拘束,认为他只是在文字表面下功夫,缺少浑然天成,行云流水般的灵动美感。金代诗论家王若虚就对此多有驳斥,他在《滹南诗话》中指出:“鲁

[3]85

直开口论句法,此便是不及古人处。”王若虚认为诗歌创作词达理顺即可,是一种自然地获得,不必拘泥于用字择韵、规矩法度,所以他认为黄庭坚提倡句法,只是诗匠之事,而非诗人之事。这只是一家之言,诗论家们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诗歌,必然会有不同的倾向。王若虚推重苏轼,他本人作诗贵“天全”、“自得”,崇尚自然、质朴、不加雕琢的艺术美,所以自然会对黄庭坚有所不满。黄庭坚之所以能成为宋代大文学家,他的诗歌理论还是值得肯定的,依靠自己精博深厚的学识底蕴来对外在世界进行审美体验。他虽然讲求严格的法度,但是他也强调艺术的浑融性,不落斧凿,妥帖自然,使之“不烦绳削而自合”。

黄庭坚也不喜欢作奇语,这与他不提倡文章有激烈的言辞是一致的,在《与王复观书》

[1]470

中云:“好作奇语自是文章病,但当以理为主,理得而辞顺,文章自然出群拔萃。”可见,山谷作文不仅要有精博的知识积累,还要理得辞顺,文章平淡自然,通顺流畅。讲究法度却不过分的雕琢,没有斧凿痕迹的文章才是他所欣赏认为的佳作。黄庭坚的诗歌理论虽然历来褒贬不一,但他的理论受到很大推崇,他的诗歌理论是在深厚学识的基础上的 “点铁成金”,既能够从前人那里学到经验,又有能够超越前人的魄力,在 “夺胎换骨”之后使文章浑然天成,达到“平淡而山高水深”的境界。

[4]30

参考文献:

[1]黄庭坚.黄庭坚全集[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

[2]王达津.黄庭坚的诗歌理论和诗[J].河池师专学报,1994,(2):1-11.

[3]郭绍虞 主编.六一诗话·白石诗说·滹南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4]黄君 主编.黄庭坚研究论文选[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 [5]吴汝煜 选注.刘禹锡选集[M].济南:齐鲁书社,1989. [6]丁保福 辑.历代诗话续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3. [7]郭绍虞 辑.宋诗话辑佚[M].北京:中华书局,1980.

个人信息:电话:15154737519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逵泉路378号龙虎新苑6号楼5单元410室 邮编:27310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y7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