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数学归纳法 教学设计 教案

更新时间:2023-11-03 19:2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难点、易混点)

(2)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重点、难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例题的探究,体会由猜想到证明的数学方法;

(2)努力创设积极思考、大胆质疑的课堂愉悦情境,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数学归纳法的学习,进一步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勤于思考、善于观察的学习习惯.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数学归纳法产生过程的分析和对数学归纳法的证题步骤的掌握. 难点:数学归纳法中递推思想的理解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板书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课堂探究

【问题导思】

问题1 在学校,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一种现象:排成一排的自行车,如果一个同学将第一辆自行车不小心弄倒了,那么整排自行车就会倒下.

1.试想要使整排自行车倒下,需要具备哪几个条件?

【提示】(1)第一辆自行车倒下;(2)任意相邻的两辆自行车,前一辆倒下一定导致后一辆倒下.

2.利用这种思想方法能解决哪类数学问题? 【提示】一些与正整数n有关的问题.

问题2多米诺骨牌游戏给你什么启示?你认为一个骨牌链能够被成功推倒,靠的是什么?

答 (1)第一张牌被推倒;(2)任意相邻两块骨牌,前一块倒下一定导致后一块倒下.结论:多米诺骨牌会全部倒下.

所有的骨牌都倒下,条件(2)给出了一个递推关系,条件(1)给出了骨牌倒下的基础. 数学归纳法的定义 1.数学归纳法

证明一个与正整数n有关的命题,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①(归纳奠基)证明当n取__________________时命题成立; ②(归纳递推)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一个值n0(n0∈N*),当n=k(k≥n0,k∈N*)时命题成立,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

2.应用数学归纳法时特别注意:

(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的对象是与正整数n有关的命题. (2)在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中,两个基本步骤缺一不可. 一、数学归纳法的步骤原理

例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3+5+…+(2n-1)=n2,如采用下面的证法,对吗?若不对请改正.

证明:(1)n=1时,左边=1,右边=12=1,等式成立. (2)假设n=k时等式成立,即1+3+5+…+(2k-1)=k2,

由(1)和(2)可知对任何n∈N*等式都成立.

【答案】从形式上看这种证法,用的是数学归纳法,实质上不是,第二步证明时,未用到归纳假设.因为证明n=k+1正确时,未用到归纳假设,而用的是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变式训练】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3+5+…+(2n-1)=n2 证明: (1) 当n=1时左=1,右=12=1 ∴n=1时,等式成立

(2)假设n=k时,等式成立,即1+3+5+…+(2k-1)=k2 那么,当n=k+1时

左=1+3+5+…+(2k-1)+[2(k+1)-1]=k2+2k+1=(k+1)2=右 即n=k+1时命题成立

N*都成立 由(1)、(2)可知等式对任何n?

【小结】数学归纳法证明步骤的框图展示

二、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

综上所述,对于任何n∈N*,等式都成立.

【小结】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与正整数有关的一些等式命题,关键在于“先看项”,弄清等式两边的构成规律,等式的两边各有多少项,项的多少与n的取值是否有关.由n=k到n=k+1时,等式的两边会增加多少项,增加怎样的项.

【变式训练】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 1+2+3+…(2n+1)=(n+1)(2n+1)时,当n=1时,左边所得项是_________;当n=2时,左边所得项是__________;

n=1时,左边是()

A、1 B、1+a C、1+a+a2 D、1+a+a2+a3 答案:1.1+2+3 1+2+3+5 2.C 三.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

【小结】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时要注意两凑:一凑归纳假设;二凑证明目标.在凑证明目标时,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都可选用.

综上所述,对任意n≥2的正整数,不等式都成立. 四、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数列问题

下面我们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这个猜想.

变式训练】数列{an}满足Sn=2n-an(Sn为数列{an}的前n项和),

先计算数列的前4项,再猜想an,并证明. 解:由a1=2-a1,

【小结】归纳法分为不完全归纳法和完全归纳法,数学归纳法是“完全归纳”的一种科学方法,对于无穷尽的事例,常用不完全归纳法去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并设法给予证明,这就是“归纳——猜想——证明”的基本思想.

“归纳—猜想—证明”的一般环节

五、当堂检测

1.若命题A(n)(n∈N*)在n=k(k∈N*)时命题成立,则有n=k+1时命题成立.现知命题对n=n0(n0∈N*)时命题成立,则有( )

A.命题对所有正整数都成立

B.命题对小于n0的正整数不成立,对大于或等于n0的正整数都成立

C.命题对小于n0的正整数成立与否不能确定,对大于或等于n0的正整数都成立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解析 由已知得n=n0(n0∈N*)时命题成立,则有n=n0+1时命题成立;在n=n0+1时命题成立的前提下,又可推得n=(n0+1)+1时命题也成立,依此类推,可知选C.

3.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2+22+…+2n-1=2n-1(n∈N*)的过程如下: (1)当n=1时,左边=1,右边=21-1=1,等式成立.

(2)假设当n=k(k∈N*)时等式成立,即1+2+22+…+2k-1=2k-1,则当n=k+1时,1+2+22+…+2k-1+2k=此可

知对于任何n∈N*,等式都成立. 上述证明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在由n=k成立,证n=k+1成立时,应用了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而未用上假设条件,这与数学归纳法的要求不符.

4.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4+2×7+3×10+…+n(3n+1)=n(n+1)2(其中n∈N*). 4=4,右边=1×22=4,左边=右边,等式成立. 证明(1)当n=1时,左边=1×

(2)假设当n=k(k∈N*)时等式成立,即1×4+2×7+3×10+…+k(3k+1)=k(k+1)2, 那么,当n=k+1时,

1×4+2×7+3×10+…+k(3k+1)+(k+1)[3(k+1)+1]=k(k+1)2+(k+1)[3(k+1)+1]=(k+1)(k2+4k+4)=(k+1)[(k+1)+1]2,即当n=k+1时等式也成立.

=2k+1-1.所以当n=k+1时等式也成立.由

根据(1)和(2),可知等式对任何n∈N*都成立.

课堂小结

在应用数学归纳法证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验证是基础:找准起点,奠基要稳,有些问题中验证的初始值不一定为1; (2)递推是关键:正确分析由n=k到n=k+1时式子项数的变化是应用数学归纳法成功证明问题的保障;

(3)利用假设是核心:在第二步证明中一定要利用归纳假设,这是数学归纳法证明的核心环节,否则这样的证明就不是数学归纳法证明.

根据(1)和(2),可知等式对任何n∈N*都成立.

课堂小结

在应用数学归纳法证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验证是基础:找准起点,奠基要稳,有些问题中验证的初始值不一定为1; (2)递推是关键:正确分析由n=k到n=k+1时式子项数的变化是应用数学归纳法成功证明问题的保障;

(3)利用假设是核心:在第二步证明中一定要利用归纳假设,这是数学归纳法证明的核心环节,否则这样的证明就不是数学归纳法证明.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xo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