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能学实验设计

更新时间:2023-11-23 00:42:02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不同药物对局部麻醉药作用效果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是学习小鼠的腹腔注射法,观察不同药物(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酚妥拉明)对局部麻醉药(本实验使用的是普鲁卡因)作用效果的影响,并掌握上述药物影响普鲁卡因作用的原理及机制。

二、实验原理

局部麻醉药(local anaesthetics)简称局麻药,是一种局部应用于神经末梢或神经干,能可逆地阻断神经冲动发生和传导,在意识清醒的条件下引起局部感觉(痛觉、压觉、温觉等)丧失的药物。常用的局麻药有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等。 普鲁卡因(procaine)为酯类局麻药,其盐酸盐为奴佛卡因(novocaine),能暂时阻断神经纤维的传导而具有麻醉作用。本品对皮肤、粘膜穿透力弱,不适于表面麻醉。普鲁卡因能使细胞膜稳定,降低其对离子的通透性,使神经冲动达到时,钠、钾离子不能进出细胞膜产生去极化和动作电位,从而产生局麻作用。在临床多把普鲁卡因作局部麻醉药物使用,常局部注射用于浸润麻醉、传导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和硬膜外麻醉。普鲁卡因对周围血管有明显的直接扩张作用,容易被吸收进入血液,且麻醉持续时间短,为减少吸收延长药效,减少毒副作用,临床上常加入少量的肾上腺素(1∶200000~500000),时效可延长20%。

肾上腺素(adrenaline,AD/epinephrine)为 α、 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作用广泛而复杂。其在血管方面主要收缩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皮肤和黏膜血管 α受体占优势,肾上腺素对其呈显著的收缩反应;而骨骼肌血管以β2受体为主,呈舒张反应。

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A/norepinephrine,NE)为α1、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对两者无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可激动血管的α1受体,使血管(尤其是小动脉和小静脉)收缩。对全身各部分血管收缩作用的程度与其含α受体的密度及去甲肾上腺素的剂量有关:皮肤黏膜血管收缩最明显,其次是肾脏血管,再次是脑、肝、肠系膜、骨骼肌血管等。

酚妥拉明(phentolamine)为短效 α受体阻断药,对 α1、 α2受体的亲和力相同,其能与 α受体激动药竞争 α受体,从而阻断 α受体激动药的作用。酚妥拉明可使血管舒张。

利用不同药物对血管的作用,与普鲁卡因配伍注射,观察收缩血管的药物对麻醉时间是否有延缓作用,而舒张血管的药物对机体吸收普鲁卡因的速度是否有促进作用,从而缩短麻醉时长。血管的收缩扩张影响麻醉药物的吸收的快慢,临床上可以根据需要而选用相应的药物与麻醉药配伍注射,能够较好地控制对病患的麻醉时间。

本实验中观察普鲁卡因对小鼠的局麻效果采用热板法。。热板法是检测镇痛药效果如何的经典方法之一。小鼠足底无毛且皮肤裸露,故对热刺激较敏感。该方法是将小鼠置于预知加热到54.5℃~55.5℃恒温的热金属板上,通过刺激小鼠局部产生疼痛反应,表现为舔后足。通过记录从放入热板后到出现舔后足所需时间,即小鼠的痛阈值。热板法一般选用雌性小鼠,这是因为雄性小鼠受热阴囊会下垂,而阴囊皮肤对热十分敏感,致使雄性小鼠在实验过程中易跳跃,不易观察到其舔后足的现象。

三、实验对象

健康雌性小白鼠20只,体重18~20g,年龄、体型相同

四、实验器材和药品

实验器材:1ml注射器3支,RB-200智能热板仪,天平,秒表

实验药品:0.5%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1/250000肾上腺素、1/250000去甲肾上腺素、1/250000酚妥拉明

五、实验步骤与观察项目

1、采用热板法测小鼠痛阈值:取雌性小鼠数只,依次放入智能热板仪内,测定其痛阈值,凡舔足时间在20~30s者入选后续实验,共选20只。

2、分组:将入选的20只小鼠随机分成A、B、C、D四组,每组5只,分别编号为A1、A2、……、A5;B1、B2、……、B5;C1、C2、……、C5;D1、D2、……、D5。A组为对照组,B、C、D为实验组。

3、给药:将分好组的小鼠分别放入天平中称量,按如下剂量腹腔注射给药: A组:0.5%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0.1ml/10g)腹腔注射。

B组:含有1/250000肾上腺素的0.5%盐酸普鲁卡因注射(0.1ml/10g)腹腔注射。

C组:含有1/250000去甲肾上腺素的0.5%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0.1ml/10g)腹腔注射。

D组:含有1/250000酚妥拉明的0.5%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0.1ml/10g)腹腔注射。

4、实验结果记录:将给药后的所有小鼠放入RB-200智能热板仪,观察其出现舔后足的行为,记下每只小鼠给药后至舔后足所经历的时间,并将其时间填入相应的组别内。

不同药物对小鼠局部麻醉时间的影响

动物 对照组 实验组 编号

普鲁卡因 含AD 含NA 含酚妥拉明 (0.1ml/10g)

1 2 3 4 5 5、数据处理:

(1) 求出各组每只小鼠痛阈药效平均时间:

TA=(A1+A2+……+A5)/5; TB=(B1+B2+……+B5)/5;

TC=(C1+C2+……+C5)/5; TD=(D1+D2+……+D5)/5

(2) 计算B、C、D两组相对A组延长和缩短的百分率: 公式:RB%=|TB-TA|/TA×100% RC%=|TC-TA|/TA×100% RD%=| TD-TA|/TA×100%

注:绝对值中减后为负数者,在结果中要带上负号。

六、注意事项

1、注意小鼠腹腔注射的操作要领 2、观察小鼠要仔细认真

七、实验结果预测与分析

(1)A组的小鼠自给药后3min内即可产生局麻作用,该作用一般可维持30-45min。

(2)B组的小鼠给药后产生局麻作用的时间会比A组延长,且局麻作用可维持1-2h。

结果分析:肾上腺素为 α、 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作用广泛而复杂。其在血管方面主要收缩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给小鼠注射肾上腺素后,注射部位周围血管收缩,延缓了普鲁卡因的吸收,使得其局麻作用时间延长并增强。 (3)C组的小鼠给药后产生局麻作用的时间比B组还要长,且局麻作用维持时间比B组要长。

结果分析:去甲肾上腺素为α1、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对两者无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可激动血管的α1受体,使血管(尤其是小动脉和小静脉)收缩。给小鼠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后,NA激动血管α1受体,使血管收缩(此收缩作用比AD引起的血管收缩强烈),延缓普鲁卡因的吸收,延长并增强其局麻作用。 (4)D组的小鼠给药后立刻产生局麻作用,且该作用维持时间短。

结果分析:酚妥拉明为短效 α受体阻断药,对 α1、 α2受体的亲和力相同,其能与 α受体激动药竞争 α受体,从而阻断 α受体激动药的作用。酚妥拉明使血管舒张,加快了普鲁卡因在局部组织中的吸收,使其局麻作用时间减少且效果减弱。

八、结论

不同药物对普鲁卡因的局麻作用有着不同的影响: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因其能收缩血管,从而延长普鲁卡因的局麻作用并使其效果增强;相反,酚妥拉明可舒张血管,使普鲁卡因的局麻作用时间减短且效果减弱。

参考文献:

1.杨世杰,杨宝峰,颜光美等.药理学,第2版

2.徐小林,陈银宝,漆苏洋,王辉.口服异氟烷、七氟烷对小鼠的麻醉作用观察.《中国药房》2010年第9期

3.姚培章,热板法镇痛实验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卫生职业教育》 2005年第23卷第22期 4.王卫华,董晓辉,刘卫东,袁莉.热板法观察度冷丁与罗通定的镇痛作用.菏泽医学专科学校

学,2011年第23卷第1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xg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