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县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报告

更新时间:2024-05-30 15:08: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青 川 县

青 川 县 水 务 局

二○一○年十二月 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

《青川县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 编制人员名单 编 制 单 位:青川县水务局

批 准:曹建忠

审 定:黄文锋

审 查:赵明学

汇 编:赵明学、周琼华、王红梅

参 加 人 员:赵明学、杜昌珍、周琼华、罗时祥 徐垚峰、刘继泉、赵兴林、梁昌志 赵怀坤、刘 琨、胡 鹰、王红梅

目 录

前 言…………………………………………………………………….........1 第一章 青川县水利发展和改革现状…………………………...........4 第一节 自然及社会经济概况…………………………………...........4 第二节 水利发展“十一五”计划执行情况…………………........... 11 第三节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节第三章 第一节第二节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一节第二节第七章 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八章 第一节第二节水利发展和改革现状………………………………….......... 17 ……………..........18 ..........18 水利发展有利条件和主要制约因数………………….......... 22 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思路.............26 指导思想............................................. 26 总体思路............................................. 27 水利发展和改革“十二五”的主要目标.....................30 水利发展总体布局..................................... 33 水利发展和改革的主要任务............................. 34 水利建设主要任务..................................... 34 水利管理和改革的主要任务............................. 38 投资测算和规划实施效果分析........................... 54 投资测算............................................. 54 资金筹措............................................. 55

实施计划............................................. 55 规划实施效果分析..................................... 55 保障措施............................................. 57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级责任........................... 57 科学制定规划,抓好前期工作........................... 58

“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及对水利的要求 “十二五”期间面临的新形势及新要求……………… “十二五”

第三节 积极筹措资金,保障投资需要............................59 第四节 加强监督管理,提高工作效率............................59 附 录 ..................................................... 61

前言

前 言

“十二五”水利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十二五”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时期,是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攻坚时期,也是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重要时期。科学编制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对于积极适应发展形势新变化、妥善应对发展阶段新挑战、全面落实科学发展新要求,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水资源管理、深化水利改革、提高水利保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科学编制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对促进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至关重要。可持续发展水利是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符合国情水情的成功之路。

我县经过“十五”、“十一五”时期的不懈努力,水利工作各方面均发生了一系列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取得了较大成绩,焕发勃勃生机。特别是“十一五”时期,是我县水利投资规模最大、水利发展最好、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时期。但也要清醒地看到,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和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依然是我县长期存在的突出水情;干旱缺水、洪涝灾害、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等问题,依然是制约我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因素。“十二五”是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极为关键的时期。只有将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学习实践与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

1

前言

的丰富完善有机结合起来,认真谋划“十二五”水利发展的方略、目标、任务和战略布局、体制机制、政策措施,编制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符合水利发展实际、切实可行的科学规划,才能不断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才能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科学编制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对继续巩固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至关重要。与以往五年规划相比,编制“十二五”规划的一个重要背景就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5.12”特大地震灾后重建,去年第四季度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和极其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出台、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应对经济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及相关政策措施,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要看到,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经济回升的基础尚需进一步巩固,扩大内需和调整结构的任务仍然相当艰巨。水利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点领域,仍需要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因此,巩固和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重点流域和区域综合防洪减灾体系、城乡水资源合理配臵和高效利用体系、水环境保护和河湖生态健康保障体系、水利管理和运行保障体系、现代化水务信息化体系仍将是“十二五”时期的重要任务。总之,“十二五”时期是形成较为完善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的关键时期,是着力推进民生水利的重要时期,是全面深化水利改革、加强水利管理的攻坚时期,是坚决贯彻落实县委县府战略决策,促进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行动机制。

2

前言

因此,面对这些新的形势和要求,做好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对水利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进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提升水利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事关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全局。

我县将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编制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报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正确把握水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编制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加快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按照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水利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以改革促进发展的原则,全面贯彻落实水利部新时期的治水思路。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涉及的面广,区域跨度大,我们必须以实事为依据,通过广泛搜集资料和调查研究,在摸清我县各地水利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和差距的基础上,对水利建设现状进行总体评价,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要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将“五个统筹”的发展要求和青川县“十二五”发展战略思想与水利发展实际相结合。充分结合我县水资源的实际情况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需求,摸清情况,切实编制好《青川县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

3

61412455.doc

第一章 青川县水利发展和改革现状

第一节自然及社会经济概况

一、自然地理情况

青川县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米仓山西段,摩天岭南麓,与龙门山北段交接地带,地理坐标东径104°36′42″—105°39′51″,北纬32°07′54″-32°56′06″。地处川、甘、陕三省交界处,北连甘肃文县、武都县,东北接陕西省宁强县,东南界广元市利州区、朝天区,南靠剑阁县、江油市,西邻平武县。总幅员面积3216平方公里,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为西北角的大草坪3837米,最低海拔为东南部的马夫滩491米,相对高差3346米。山顶形态类型多尖顶少浑圆,谷深坡陡,切割深度在500—1500米,坡度大于或等于25占幅员面积73.8%。

0

二、社会经济状况

2009年底,全县幅员面积3216平方公里,辖36乡镇268村,1891村民小组,总人口24.4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84万人,农村劳动力10.65万个。总耕地面积29.33万亩,其中田2.55万亩。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1.4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4.09亿元,占总产值35.7%;第二产业3.08亿元,占总产值26.9%;第三产业4.27亿元,占总产值37.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324元,农业人均纯收入3065元。一般预算收入1806万元。

全县有农用地310160.3公顷,占全县土地面积96%,其中:耕地43382.65公顷,林地223550.8公顷,园地7128.45公顷。建设用地

4

61412455.doc

8304.78公倾,占土地总面积2.58%;未利用地3153.5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0.98%。

县境内有212国道、绵广高速公路(108国道)、川甘公路和宝成复线铁路穿越县境,县级公路星罗棋布,8条出境公路为青川对外交流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全县有3座110KV变电站,5座35KV变电站,形成了以国网为主,地方网为辅,覆盖全县的供电网络,为工农业生产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能源保障。

三、地形地貌

按地貌成因分为侵蚀堆积河谷地形和侵蚀构造地形两种类型;按形态特征又分为中山、低中山、低山、高丘陵、台地、平坝、河谷七个类型。

境内地层出露除缺白恶系、侏罗系、奥陶系外,从前震旦系到第四系地层均有,大部分地区为古生界泥盆系和志留系,但少部分地区有古生界寒武系和古生界前震旦系及震旦系地层

四、水文气象

县内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暖湿的西南风,冬季盛行干燥的寒冷西北风,主要特点:春迟、夏短、秋凉、冬长,四季分明,日照适宜,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季晴朗干燥;但由于地形复杂,气候变化异常,春季多风多旱,并时有冰雹,夏季常有洪涝灾害,秋季连绵阴雨,冬季晴朗干燥,并时有风、雪及霜冻。年平均气温为13.7?,活动积温5028?,但西北部多年平均气温为10?,东北部多

5

61412455.doc

年平均气温15?,东南部多年平均气温14?,气温在月际间变化较大,七月最高平均23.6?,一月最低平均2.5?。极端气温,最高气温37.1?,最低气温为-9.2?,年平均无霜期为243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337.6小时,总幅射量9.08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率30%。年平均风速为1.5米/秒,最大瞬间风速17—30米/秒,来源分为寒潮大风和雷雨大风。年平均降雨量993.2毫米,年平均降水量34.16亿立方米,最多降水量1737.1毫米,最少年降水量607.1毫米,年际间相差1130毫米,但80%的年份降雨量在900毫米以上。年平均相对湿度76%,而7月~10月大于80%,其余各月在70%左右。年平均蒸发量1040毫米,其中水面蒸发量727.9毫米,陆面蒸发量546.1毫米。

五、水资源

﹙1﹚水资源总量及可利用量

①水资源总量

全县水资源主要是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资源总量158.94亿m其中过境水量130.3亿m),其中:可利用量50.7亿m。

②地表水资源

通过水资源调查分析,估算我县多年平均地表总径流量为155.59亿立方米(其中过境水量130.3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为773毫米,人均占有径流量11407立方米,耕地亩均占有径流量6566立方米,均高于全省及全国同类指标。青川县多年平均降水深1044毫米,降水总量34.16亿立方米,产水深773毫米,产水总量25.29亿立方米,平均径流系数0.74,其中,乔庄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深1000毫米,产

3

3

3(

6

61412455.doc

水深740毫米,平均径流系数0.74。青竹江流域多年平均降水深1057毫米,产水深为783毫米,平均径流系数0.74,白龙江流域多年平均降水深1032毫米,产水深764毫米,平均径流系数0.74。

全县平水年P=50%时,地表产水量24.28亿立方米,偏枯年P=75%时,地表产水量18.46亿立方米,枯水年P=95%时,地表产水量12.14亿立方米。

县境内产流径流的年内分配与降水在时间和空间流域分布基本一致,除白龙江径流受境外或较大范围空间影响外,其它流域都与本地降水气候一致,受降水补给,由于降水的空间分布,我县东部、南部产流多,西部少,北部产流更少。

③地下水资源

依据地下水调查分布情况 ,按入渗系数法和地下径流模数法估算地下水资源,总的情况看来,县境内地下水资源不甚丰富,且分布不均匀,地下水资源30100万立方米。

④水资源利用分区

(一)中部供水区:为乔庄河流域两岸地区,包括乔庄镇、大坝乡、黄坪乡、瓦砾乡、孔溪乡、板桥乡6乡镇,该区幅员面积477.34平方公里,占全县幅员面积的15%。总人口4.71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9%。其中城镇人口1.38万人,占全县城镇总人员的53%。耕地面积8.89万亩,占全县耕地的21%。其中田0.28万亩,占全县水田面积的7%。本区是县经济文化中心,县城乔庄镇为该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应搞好城镇生活用水和工业供水工作。在管理方面,

7

61412455.doc

要与工业发展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协调,搞好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严格取水许可制度,使该区的地表水、地下水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还要保护好该区上游水源的涵养和水质,对水源进行调节。在开发利用方面,要推广节水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加强废水净化处理,使环境免受严重污染。

(二)西部供水区:为县城西部青溪片区,包括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溪镇、桥楼乡、三锅乡、蒿溪乡4个乡镇。该区幅员面积909.7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幅员面积的28%;总人口3.28万人,占全县人口的13%,总耕地面积5.31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3%,其中田0.92万亩,占全县水田面积的24%。有小(二)型引水工程4处,水利工程为农业供水能力1044万立方米,该区在地表水水源充足的河流上建适宜的提水工程,解决两岸农田灌溉,在处于分水岭地形地区的农田用水及农民生活用水需建一定数量的微型供水工程以改善其水利条件。需要建设一批小型骨干供水工程才能长度改善农业抗旱能力,同时应保护好植被,涵养水源,为下游开发利用水资源和发展农业生产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西南部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区:为县城西南部房石、关庄、凉水片区,包括房石镇、曲河乡、前进乡、乐安乡、关庄镇、红光乡、石坝乡、马公乡、苏河乡、凉水镇、大院乡、茅坝乡、楼子乡13乡镇。该区幅员面积724.19平方公里,占全县幅员面积的22.5%,总人口6.89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8%;总耕地面积13.64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32%,其中水田面积0.42万亩,占全县水田面积的11%。该区属

8

61412455.doc

青竹江流域中上游,河床比降大,河床下蚀作用强,河谷深而狭,降雨量丰富,具有较好的水能开发条件。本区理论蕴藏水能资源16.61万千瓦,均属小河流,淹没损失小、搬迁少,宜中、小型水电开发。采取政府投资、招商引资或股份制等形式,开发水能资源,促进地方电力发展。

(四)南部供水区:为县城南部竹园片区,包括马鹿乡、七佛乡、竹园镇、建峰乡、白家乡、金子山乡6个乡镇。该区幅员面积326.55平方公里,占全县幅员面积10%;总人口4.2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17%;总耕地面积3.37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8%,其中水田面积0.71万亩,占全县水田面积19%。该区为全县交通最发达地区,宝成铁路横穿竹园镇中心,国道108线绕竹园镇而过。在资源开发,交通运输,建筑业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该区工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农田灌溉和工业生产供水亦是该区水利建设发展方向,利用其地表水资源丰富的优势,以提水工程为主,引水工程结合的方式解决供需水矛盾。

(五)东部供水区:为县城东部沙州片区、木鱼片区,包括沙州镇、姚渡镇、营盘乡、木鱼镇、骑马乡、观音店乡、茶坝乡7个乡镇。该区幅员面积780.25平方公里,占全县幅员面积的25%;总人口5.71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4%;总耕地面积11.23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26%,其中水田面积1.43万亩,占全县水田面积的39%。该区宝珠寺水电站建成形成白龙湖后,给水产养殖业、旅游业等创造了有利条件,应大力开发利用,解决农田灌溉用水、移民人畜饮水、工业

9

61412455.doc

用水和乡镇企业用水的供需矛盾。 ﹙2﹚现状水利工程的供水能力

①供水量

全县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是农业灌溉用水,农村人畜饮用水、工业用水、城镇生活用水、引水工程、提水工程、水电站工程、人畜饮水工程等。到2008年,水资源开发利用总供水能力(即供水量)达0.5031亿立方米,其中农业供水量达0.2096亿立方米,工业供水量达0.1465亿立方米(其中水电站供水量达0.0344亿立方米),生活供水量达0.147(城镇生活供水量达0.0149亿立方米,农村人畜饮水供水量达0.1321亿立方米),

②用水量、耗水量及回归水量

到2008年,全县总用水量0.5031亿立方米,耗水率为57%,回归水量0.2889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量0.2096亿立方米,耗水率70%,耗水量0.1467亿立方米,排污水量0.0629亿立方米;农村人畜饮水用水量0.1321亿立方米,耗水率30%,耗水量0.0396亿立方米,排污水量0.0925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量0.1465亿立方米,耗水率为16%,耗水量0.0234亿立方米,排污水量0.1231亿立方米;城镇生活用水量0.0149亿立方米,耗水率为30%,耗水量0.0045亿立方米,排污水量0.0104亿立方米。

③供、需(用)水量平衡分析

经对供水能力(即供水量)、需(用)水状况分析计算,不同水平年各保证率情况下,仍将出现不同程度的供需缺水现象。在保证率为

10

61412455.doc

50%(平水年)时,供水量为0.5319亿立方米。需(用)水量为0.5177亿立方米,余水量为0.0142亿立方米;在保证率为75%(偏枯年)时,供水量为0.5031亿立方米,需(用)水量为0.6450亿立方米,缺水量为0.1419亿立方米;在保证率为95%(枯水年)时,供水量为0.4717亿立方米,需(用)水量为0.7692亿立方米,缺水量为0.2975亿立方米。通过耗水量和回归水量计算可知,各用水除去耗用和蒸发外,总回归水量占用水量的43%,逐步回归到河流或渗入地下。到2008年,水资源开发量占总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径流)的2%,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仍能保证需水量的要求,但存在供需缺水现象。主要是境内水资源丰富,地表径流虽多,但利用差。因修建拦蓄地表径流工程少,坡地水利设施甚少,抗拒旱涝灾害能力差,今后应加大水资源开发利用力度,才能解决供需水矛盾。 ﹙3﹚可供水总量预测

不同水平年各保证率可供水量预测,仍以水资源区划单元为计算单元,针对单元内地形气候水文条件,不同类别和规模的工程分布及可能建设条件等因素进行分析,再综合计算出单元可供水量,其具体方法如下:

①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农业需水,工业需水分布格局及阶段需水量和该区各阶段相对现状供水能力的缺水程度,分析研究各区可能规划的工程,包括工程布局、水资源开发条件,开发方式及工程投资概算,工程建设难易程度、效益大小、择优选定可能兴建的工程项目,以工程设计数据作为可供水量。

11

61412455.doc

②在选择可能兴建的工程项目时,一般把续建工程,已建工程的挖潜、配套完善和损毁工程的恢复等费省效宏项目作为首选项目,其新增和改善恢复的水量为可供水量。2008年可供水量0.5031亿立方米,2010年可供水量达到0.9704亿立方米,2015年可供水量达到1.6033亿立方米,2020年供水量达到1.9273亿立方米。 六、水能资源开发和利用

青川县农村水电以水电为主,不足部分依靠国家电网供给。2009年底,我县震后仅有5处0.53万千瓦,另还有两处续建水电站1.6万千瓦,预计到十二五末,我县建成新农村电气化乡镇12个,基本解决小水电代燃料问题,启动农村水电增效减排工程,新增装机容量6.2万KW,解决无电人口500人,在完成8条3KW输变电工程的基础上,启动并完成南坝至曲河110KV输变电工程,使网络结构更加优化。

第二节 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

一、规划完成情况

(一)防洪减灾

建设了青竹江青溪镇集镇河堤、桥楼乡场镇河堤、三锅乡场镇

河堤和园区河堤、蒿溪镇场镇河堤、乐安镇场镇河堤、关庄镇集镇河堤、红光乡河堤、石坝乡河堤、凉水镇集镇河堤、大院乡河堤、七佛乡河堤、马鹿乡集镇河堤、竹园镇场镇河堤、开发区河堤、教育园区河堤:乔庄河县城河堤、黄坪乡河堤、孔溪乡河堤、板桥乡新老集镇河堤、骑马乡集镇河堤、木鱼镇集镇河堤:白龙江姚渡乡集镇河堤等一批重点防洪堤工程,先后编制了《县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间

12

61412455.doc

设规划》。 2006年以来,新建堤防约 63 Km,占“十一五”规划15.14Km的240 %,加固堤防21.5Km。 (二)民生水利

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006年以来,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 17.9668万人,占“十一五”规划5.133万人的350%;

2、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十一五”以来,已安排整治2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已全部完成现有病险水库整治任务。规划新建小二型水库四座,因特大地震均未完成建设任务。

3、农田水利工程。新增有效灌面0.25万亩,占“十一五”规划0.2万亩的125 %;新增节水灌面 0.52万亩,占“十一五”规划0.5万亩的104 %;

4、农村水电工程。新增地方电力装机容量0.063万千瓦,占“十一五”规划3.12万千瓦的49.52%。(其中1.82万千瓦正在续建中)

5、水产养殖。水产品年产量达到 2万吨,比“十一五”规划的1.187万吨,占“十一五”规划的168 %。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

开工建设文江口电站,装机容量2.1万千瓦;友谊电站装机容量0.3万千瓦;浙江援建治理了青竹江流域,乔庄河流域,全面规划,新建和修复全县36个乡镇集中供水工程,编制完成了《青川县重点水源工程建设规划》,编制了《青川县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和省政府要求的“再造一个都江堰规划”等一批重要规划,新增农村引、提、蓄水能力140万立方米,占“十一五”规划100万立方米的140%。

13

61412455.doc

(四)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

十一五”以来,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 815.48公顷,占“十一五”规划60%。

(五)水利管理与改革

通过实施“科技兴水”、“治水兴县”战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都上了一个台阶。加大了水利科技人才培养的投资力度,水利战线上涌现了一批懂科技、善经营、会管理,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推进了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加快了水管单位体制改革,,标志着我县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六)投资计划完成情况

“十一五”以来,截至2009年底,全县共完成水利投资计划2.5亿元(中央1.9亿元,省级0.36亿元,市县自筹及社会投资0.24亿元,占“十一五”规划总投资0.24亿元的121%。

青川县 “十一五”计划执行情况对比表如下:

14

61412455.doc

青川县“十一五”计划执行情况对比表

“十一五”完成情况 63 15.145 2、加固河堤 3、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二、农村水利 1、新增有效灌面 2、新增蓄引提供水能力 4、节水灌溉面积 5、农村人口安全饮水 三、农村水电 新增发电装机容量 四、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五、水产养殖 水产品产量

Km 座 万亩 万m 万亩 万人 万千瓦 公顷 万吨 3项目名称 单位 “十一五”计划 完成百分比(%) 416 142 100 125 150 104 350 49.52 60 168 备注 一、防洪减灾 1、新建堤防、护岸工程 Km 21.5 2 0.2 80 0.5 5.133 3.12 1359.13 1.187 2 0.25 120 0.52 17.9668 0.063 815.48 2

二、分析评价

15

61412455.doc

“十一五”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县水利工作取得阶段性成就,主要工作基本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任务,部分项目如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田水利等完成或较大比例超额完成了目标任务,但是也有某些项目如农村水电、水土保持治理等没有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其原因主要是国家为扩大内需连续几年加大了的民生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的投入力度后目标完成较好,但同时,我县“十一五”规划中的四座小二型水库如青溪镇的和平水库、桥楼乡的苏阳水库、三锅乡的东阳水库、姚渡镇的厂房沟水库等均没有动工上马或未及时建成发挥效益,因“5.12”特大地震致使我县农村水电、水土保持治理面积等未能达到“十一五”规划目标。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全县虽然水资源丰富,但受自然、技术、经济等条件的制约,水资源开发利用极少,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县人民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艰苦创业,水利建设有了较快的发展。蓄引提能力大大提高,对抗御自然灾害,保证工农业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工程措施不力和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等客观因素造成了季节性,区域性的干旱缺水,同时对水资源缺乏保护和合理利用及水污染等人为因素,加重了干旱缺水和洪涝灾害影响,致使农业灌溉用水严重不足,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骨干工程缺少,调蓄能力低

16

61412455.doc

本县的水利工程现状缺水严重,主要为工程性缺水,供水能力低。目前,全县还有旱山村、缺水村112个,极度缺乏水利设施。水问题成为制约旱山村、缺水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二﹚工程分布不均,人均占有量低

全县的水利工程由于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历史的种种原因,境内分布不合理。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缺乏系统地、科学的水利规划,修建的目的任务不明确;二是在工程安排布局上,未完全根据县情、域情,以及客观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和田土分布。全县灌溉用水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库、塘配套不齐,建设标准偏低

全县2座小(二)型水库,干、支渠不配套,有相当一部分未防渗,输水损失大。山坪塘渠道没有达到标准化,大部份为土渠,渗漏严重。从已成的渠道中,尤其是干渠绝大部分途经溪涧,悬崖峭壁,地形险要,施工特别困难,故工程质量较差,不少被拉裂变形,在运行中渗漏严重,急需改造和整治。全县70%以上的塘库建于50—70年代,由于时间的推移,绝大部分工程老化,且不配套,效益低,加之“5.12”特大地震使这种现象更为严重。

﹙四﹚政策法规难配套,管理体制不完善

从整体来看,适用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法规偏少,不配套。尤其是地方性法规难制订,制订了也难执行,导致管理工作无章可循,矛盾较多,阻力较大。虽然完成了对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改革任务,但就整个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和改革的任务还尤为艰巨,

17

61412455.doc

管理体制不完善的问题严重阻挠着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随着农村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水利建设必须从认识上更新观念,必须以科学的态度改善水利管理的体制,从领导的决策,政策的执行,任务的分工,到工程的合理性,工程设施的完备性,工程质量的可靠性,认真规划,精心设计,认真管理,精心施工,分期建设,建一处完善一处,建一处成功一处,不留后患,是每个工程发挥应有的工程效益,这样真正才能为全面实现小康提供水源保证。

第三节 水利发展和改革现状

(1)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全面落实水利工程的水行政管理,并按照工程规模和受益范围实行分级管理,县水务局为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下设了5个片区基层水利水保站,由县水务局主管乡镇协管,负责片区各乡镇工作,按照受益范围划归乡镇、村、社、农民用水协会和业主自行管理。实行了“谁建设、谁投资、谁受益、谁管护”的建设和管理体制,落实了投资与管护主体。

(2)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及时与乡镇、村、社层层签订管护合同,移交产权,明确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责任。

(3)按照“谁受益、谁负担”和“以工程养工程”的原则,确定水利工程管护责任。对工程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组建独立管理单位,确定法人代表独立行使管理职责;对小微型工程交由村社或用水户协会和受益户自行管理,签订管护责任书,责、权、利挂钩,必须落实工程管理维护经费,从而建立起长效管护机制。

(4)引进业主开发利用,采取租赁、承包、拍卖、股份合作、协

18

61412455.doc

会管理等多种形式,把建成后的管理、维护、利用引向深入,落到实处。

(5)定期组织相关部门专家组对水利工程进行检查、评比,管理好的要表率,以资鼓励,差的要换管理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水利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6)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项目行政管护规定,加大对破坏农业水利基础设施行为的打击力度,实行重罚重处要有一定力度,不断提高群众的管护意识。

19

61412455.doc

第二章“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及对水利的要求

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的要求。从现在到2020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仍将继续保持快速稳定增长,一、二、三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城乡一体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全面进步,城乡差距逐步缩小,保障水利建设要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进入小康社会需求,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一节“十二五”期间面临的新形势及新要求

一、 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

我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到“十二五”末, GDP达到31.82亿元,GDP以年均13.5%的速度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与GDP年均增长13.5%相对应,到“十二五”末,一、二、三产业结构比重为20.4:50:29.6。到2015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2%,城镇人口达8.23万人,农民人均收入达6000元。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可持续发展。“十二五”期间的基本取向是:围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加强环境保护,促进资源节约,强化节能减排,加快形成与其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构建绿色经济发展新格局。

二、 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的要求

20

61412455.doc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自然资源,水的利用不仅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而且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水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我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较低,其水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要求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水利保障能力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水利建设任务艰巨而繁重。由于我县水利的投入长期不足,重建轻管,年久失修,致使水利工程粗放型、原始型、不配套,现有水利工程供水量小,供水保证率低,离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的要求,一方面,必须加大对水利的投入,迅速增加供水量;另一方面,全社会必须全面推广节约用水,减少需水量,缓减供需水矛盾。同时,加强污染源治理,根据水环境承载能力,实行排污总量控制,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构建和谐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求加快民生水利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水利在保障公共安全、支撑经济发展、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维系良好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科学发展观提出,要求在水利发展中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节约资源的观念、保护环境的观念、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以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念。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村生产综合能力,要求水利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从进一步完善民生水利发展格局出发,

21

61412455.doc

要求加强水源建设,切实做好供水保障措施,建好农村饮水安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切实做好城镇和居民点防洪堤建设、除险加固工作,同时努力发展移民区的水产养殖,加速提升移民区的经济收入。大力加强小型、微型水利建设等密切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水利工程。

(三)应对气候变化和突发公共事件,要求不断提高复杂条件下水利防灾减灾水平和应急管理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气候也在悄然地发生变化,同时自然灾害也频频发生,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很大的损失,这都对水利发展提出来更高的要求。我们不仅要做好水利规划,更要做好水利建设。从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和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出发,提出完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进一步降低水旱灾害对经济社会影响程度的防洪抗旱减灾目标和指标,使水利成为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理的重要保障,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点。

(四)建设生态文明,要求转变粗放的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虽然经过了十余年的不懈治理,但“5.12”特大地震后的青川县仍是全省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县之一,截至2009年,我县共有水土流失面积2260.24 公顷,占幅员面积的64 %;流失区侵蚀量为14.44万吨,侵蚀模数为6389,每年汇入嘉陵江的泥沙约有20.88万吨,不但减少了耕地面积,使土地贫瘠,而且恶化了生态环境,“十一五”期

22

61412455.doc

间青川连续受到生态环境恶化重大惩罚,教训深刻,严重制约了青川县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建设生态文明、节水型社会已是必然要求,这给水利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水利工作必须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探索新的更先进更科学的管理制度。从建立水资源高效利用与有效保护体系出发,制定出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水资源节约保护目标和指标;从构建完善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和河湖及地下水生态保护体系出发,制定出遏制水土流失和修复河湖生态的目标和指标。

(五)消除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性和机制障碍,构建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要求不断深化水利改革

虽然经过一系列的改革,但水资源管理体制仍然存在部门分割的态势,这极大地影响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节约、配臵、治理和保护的有机统一,难以实施水资源的优化配臵。我们必须建立和完善水利相关制度,消除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性和机制障碍,构建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要求水利转变政府管理职能,深化水利改革,强化政府对涉水事务的社会管理,促进水利健康快速地发展。从提升水利法制化水平出发,提出完善水法规体系、加强水行政执法、完善水事纠纷预防调处机制的目标和指标。

(六)完成新时期、新阶段水利建设和管理的任务,要求全面加强水利行业能力建设

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国外新局势,水利设施已成为重要的战略工具。我们要从全面提高水利行业能力出发,提出加强水文基础、水利

23

61412455.doc

科技创新、水利信息化及水利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和指标;特别应加强水利行业优质高效的队伍建设,招聘中级职称以上的懂科学,业务技术能力强的人才,同时出资金送职工到大专院校培训学习,以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从建立健全保障水利长远发展的体制机制出发,提出深化水利改革、强化水利管理、促进水利工程良性运行等方面的目标和指标,为国家安全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第二节 水利发展有利条件和主要制约因素

一、 水利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各级党政的空前重视

党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条件,要求搞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国务院印发的《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把加强水利建设作为重点内容之一。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将水利工作作为民生工作来抓。并多次到水利工程建设现场实地调研,听取水利工作汇报,研究解决水利重大问题。

(二)中央扩大内需政策和灾后重建政策的强力支持

水利建设不仅是国家“三农”投入的重点,而且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十一五”以来特别是中央扩大内需以来,到2009年底,我县水利常规项目和灾后重建项目已争取到中央资金1.9亿元(含堰塞湖治理)。随着中央扩大内需政策和灾后重建政策的继续实施,为加快水利建设和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三)加快水利发展的战略部署

24

61412455.doc

2008年省政府以1号文件出台了《关于加快水利发展的决定》,2009年省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了《四川省“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建设规划纲要》,为加快水利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2008年,省政府与水利部签署了《加快四川水利发展与改革合作备忘录》,合作备忘录中明确了加快四川水利发展与改革的目标、任务,提出了加快骨干工程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堤防工程建设、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水资源保护和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牧区水利建设、水利灾后重建,以及加强水利管理改革、创新水利体制机制等8方面主要工作内容。

(四)加大水利投入的具体措施

为促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财政部、国家发改委、水利部起草了《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征求了各省的书面意见,拟从2010年到2019年执行10年。《四川省“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建设规划纲要》,从加大财政投入、统筹土地出让金、继续安排水利建设基金支出、逐步调高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等方面提出了增加省级投入的具体措施和标准。

(五)促进水利发展的体制保障

水务管理体制改革、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必将拓宽水利发展思路,丰富水利发展内涵,转变水利发展方式,大大促进水利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六)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

25

61412455.doc

有县委、县政府发展战略的指导,必将激发我县水利战线同志,迎难而上,天天攻坚,把我县的水利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二、 水利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水利投入仍然不足

我县水利建设任务艰巨,急需大量资金投入,但现有投入力度明显不够,资金需求与实际投入的矛盾非常突出,县域经济不发达,财政困难,前期工作经费及配套能力差,与加快水利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

(二)项目管理亟待加强

目前,我县一些水利项目还存在规划工作滞后、前期工作薄弱,建设管理中招投标、施工、监理等还不规范等问题,若不切实尽快加以改进,将严重影响各项水利工程的顺利实施,严重制约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

(三)行业建设亟待提高

目前我县水务行业建设任务重、事情多、工程技术人员严重缺乏,招不进、引不来 ,现有人员长期超负荷工作,特别是灾后重建无节假日、休息日,劳动强度大、待遇低、观念陈旧、技术落后与现代科技很不适应,必须大力培养和引进人才和先进设备。

行业办公设备严重不足,现有设备陈旧老化,远不能适应现代办公条件,近半数人以上人员至今未配电脑等最基本的办公设施。

26

61412455.doc

第三章 “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

总体思路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为指导,构建和谐社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的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推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臵、高效利用、全面节约、有效保护,推动水利的发展和改革,提升水利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强化政府对水利的社会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要做好调查研究,加强与基层干部和当地群众的沟通、协调;要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落实科学发展观。 ﹙2﹚因地制宜,量力而行

要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多方论证,科学规划,慎重决策,因地制宜确定工程建设的内容;要根据各级财政资金投入、群众自筹可能和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建设目标和发展速度。

27

61412455.doc

﹙3﹚统筹兼顾,突出重点

要依据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统筹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优先安排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节水潜力大、生态环境脆弱和群众积极性高的区域。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问题。

﹙4﹚建设、管理、改革同步

在规划过程中,要工程建设、运行管理统筹考虑,并把工程建后管理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改变过去重建轻管的现象。加快已建工程的管理体制改革,落实管理主体和责任,建立长效运行管理机制,确保工程可持续发挥效益。

第三节 总体思路

“十二五”期间,全县水利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以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省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和县委、县政府发展战略为指导,积极践行水利部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以“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建设和小型、微型水利建设为核心目标,以规划为龙头,以项目为支撑,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以整合资源为突破口,以改善民生为落脚点,着力构建防洪减灾、供水保证、水生态环境保护、水利产业、水利信息五大体系,大力推动水利发展上台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保障。

一、防洪减灾方面

完成病险、震损水利基础设施的除险加固,再建成一批护集镇、居民安臵区、成片良田区的防洪堤工程,基本完成重点河段堤防工程

28

61412455.doc

建设,开展流治理试点工作,搞好河道整治,加强山洪灾害防治,基本完成山洪预警系统建设,配制完善全县现有防汛指挥调度系统。

二、供水保障方面

加快实施已成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快建设一批骨干水利工程和小型、微型水利设施,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集镇管网配套、户表工程,半山、高山旱山村缺水农户饮水安全工程,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其核心是构建挖潜和新建相结合、中、小、微相结合、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供水保证体系。

三、水生态环境保护方面

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以恢复和改善水体功能为目标,以水源地保护为重点,强化水质监测,加强水资源和鱼类资源及鱼类生态环境保护,搞好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其核心是构建工程措施、行政措施、技术措施、管理措施相结合的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四、水利管理和改革方面

加快推进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实现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加快推进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水利投融资体系。进一步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落实水管单位人头经费等基本支出和工程日常维修养护经费,推进水价改革,建立良性运行和管理机制。建立完善项目竞争立项机制,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认真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加大项目质量和资金管理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生产安全、工程安全、质量安全和资金安全。

29

61412455.doc

五、水利信息化体系方面

加快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逐步在全县推行水利电子政务、防汛 指挥系统、山洪预警系统,做好水利文献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工作,加强运行管理,提高服务能力,充分发挥系统的效益,并积极推动水利文献信息系统的续建工作,保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为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做出贡献。

30

61412455.doc

第四章 水利发展和改革“十二五”的主要目标

一是基本解决5.25万人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3万亩,新增有效灌面1.8万亩,解决林、牧区灌溉面积1.4万亩,节水灌溉1.4万亩,解决52个旱山村缺水问题。

二是县城堤防全部达到二十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建成东山、下

坪、金洞坪、大沟、小沟防洪堤;瓦砾乡、孔溪乡、茶坝乡、大坝乡、三锅乡、桥楼乡、青溪镇、房石镇、前进乡、石坝乡、红光乡、凉水镇、毛坝乡、楼子乡、建峰乡、白家乡、沙洲镇、营盘乡、姚渡镇、木鱼镇等共149处防洪堤,总长250511米,总投资64293.48万元。

三是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60 Km,“十二五”末达到治理面

积240.036万亩,新增河湖生态修复面积180 Km。

2

2

四是力争到水产品年产量达到2.5万吨,年产值3.5亿元,为

农民增收做出更大的贡献。

五是加快推进重点地区、重要乡镇水源工程和水资源调配工程建设,提高供水安全保障程度,新增城镇供水能力,启动实施一批重要城镇和重点地区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提高应急供水能力。基本完成主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建立区域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全面推行用水总量控制,建立健全用水定额指标体系,强化节水考核管理制度,节水型社会建设要取得明显进展。建立入河污染物限排总量控制制度和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制度,使白龙江、青竹江、乔庄河重点地区河段水体质量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

31

61412455.doc

六是建立和完善青川县水政监察执法体系。严格依法治水,加强水行政执法,提高行政效率,做到执政为民。加大《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四川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渔业法》等水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法工作力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确保青川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七是积极推进水务管理体制改革,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确保城乡供水安全,推进水资源管理的城市化和工业进程,逐步实施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机构和机制,实现防洪、水源、供水、用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与回用、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农村水电等涉水事务的统一管理,加快青川水务管理体制改革步伐,确保水资源的优化配臵、高效利用、全面节约和科学保护。

八是继续建设文江口电站、友谊电站,预计2012年投产;鹅项岭电站、曲河电站、曲河二级电站2014年投产发电,秦家山电站2015年投市发电,南坝至曲河110KV输变电工程2014年交工,使农村电气化水平大幅提高,基本解决小水电代燃料问题,启动农村水电增资减排工程,13个乡镇新农村电气化建设2015年全面完成。 青川县水利发展和改革“十二五”的主要目标情况表如下:

32

61412455.doc

青川县水利发展和改革“十二五”的主要目标情况表

项目名称 一、防洪抗旱除涝 1、新建堤、护岸工程 2、抗旱水源工程 二、民生水利工程 1、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数 2、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3、新增有效灌溉面积 4、新增节水灌溉面积 5、新增农村水电装机容量 6、水产养殖年产量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 1、总供水水库 2、新增总供水能力 3、城市供水能力 四、水资源节约保护 1、用水总量 2、万元GDP用水量 五、水土保持与河湖生态修复 1、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2、新增河湖生态修复面积 单位 Km 个 万人 座 万亩 万亩 万千瓦 万吨 座 亿m 亿m 亿m/年 m Km Km 223333“十二五”计划 250.511 22953 23.24 / 1.8 2.3 6.2 2.5 4 0.05 0.01 / / 660 180 33

61412455.doc

第五章 水利发展年总体布局

根据青川县情,结合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全省提出的“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目标”,遵照“巩固改造,适当发展,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方针,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重点抓好小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新建小型水源工程及巩固和挖掘现有工程效益,努力加强节水改造项目建设,全面推行农业节约用水,大力推广渠道防渗技术,实行水资源的有偿使用,大力发展小型、微型水利。实行“五个结合”,即大、中、小、微结合;蓄、引、提结合;塘、堰、井、田、池、窖结合,灌溉用水与解决人畜饮人结合,新建与挖潜改造结合,进一步增强供水抗灾能力。

水利发展布局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布局、水资源分布特点、开发条件及利用现状,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突出水利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确定“十二五”我县水利发展布局,将遵循以下五个原则:(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共建共享,把解决民生水利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二)是坚持人水和谐,促进可持续发展,把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三)是坚持统筹兼顾,推动协调发展,把提高水利对经济社会的保障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四)是坚持改革创新,提升管理水平,把构建法制完备、体制健全、机制合理的水管理体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五)是坚持现代化方向,推进科技进步,把以水利信息化促进水利现代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

34

61412455.doc

第六章 水利发展和改革的主要任务

“十二五”时期,全县水利建设和发展将重点抓好以下工程,规划总投资38.71亿元,其中拟建工程投资38.71亿元。

第一节 水利建设主要任务

一、 防灾减灾工程

(一)堤防工程。基本完成重点河段堤防工程建设,开展河流治理试点工作,新建和加固堤防护岸250511米。同时,搞好河道整治,拓宽卡口断面,提高行洪能力。重点建成东山、下坪、金洞坪、大沟、小沟防洪堤;瓦砾乡、孔溪乡、茶坝乡、大坝乡、三锅乡、桥楼乡、青溪镇、房石镇、前进乡、石坝乡、红光乡、凉水镇、毛坝乡、楼子乡、建峰乡、白家乡、沙洲镇、营盘乡、姚渡镇、木鱼镇等共149处防洪堤,总长250511米,总投资64293万元。

(二)山洪灾害防治和防汛非工程措施。建设重点是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建设包含水情、工情、旱情、灾情等信息的采集系统,覆盖县(区)的网络(通信)系统,及水雨情业务、防汛业务、抗旱业务等应用系统;整合资源,扩展和提高异地会商能力;提高信息的安全保障水平,构建科学、高效、安全的防洪抗旱决策支撑体系,实现防汛抗旱指挥的科学化、标准化、智能化管理。

二、民生水利工程

(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坚持集中供水和分散供水相结合,以集

35

61412455.doc

中式供水为主,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期间解决5.25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对新增的饮水不安全人口,积极争取纳入全国、全省规划。

(二)已成灌区渠系配套与节水改造。坚持挖潜和新建相结合,加快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大幅度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建设一批骨干水利工程和小型、微型水利设施的续建配套。以建设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为契机,大力实施微型、小型灌区续建配套。在加强重点水源工程建设的同时,抓好灌区骨干工程和田间工程建设。“十二五”期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8万亩。按照节水高效的要求,加大已成灌区节水改造力度,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十二五”期间,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3万亩。

(三)水产业。围绕农民增收和确保水产品市场供应,深入实施“转变、拓展、提升”三大战略,大力抓好“水产优势产业带、龙头企业、流通加工、质量安全执法保障”四大工程,新建和扩建一批渔业增殖放流站、水产养殖良种站、名优水产园区、稻鱼工程建设、新渔村建设等水产养殖项目,推进水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到2015年,水产品年产量达2.5万吨。

(四)农村水电。“十二五”期间我县建成新农村电气化乡镇13个,基本解决小水电代燃料问题,启动农村水电增效减排工程,新增装机容量6.2万KW,解决无电人口500人,在完成8条3KW输变电工程的基础上,启动并完成南坝至曲河110KV输变电工程,使网络结构更加优化。

3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x9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