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对独生子女刻板印象的研究

更新时间:2023-03-14 09:0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文献综述

1 刻板印象及其相关研究 1.1 刻板印象的概念 1.2 刻板印象形成的理论解释 2 独生子女刻板印象的相关研究 2.1 独生子女刻板印象的概念 2.2 国外独生子女刻板印象研究 2.3 国内独生子女刻板印象研究

1 刻板印象及其相关研究 1.1 刻板印象的概念

“stereotypes”用于指“刻板印象”这一个心理学术语的最早时间是 1922 年,这一年一位叫 Walter Lippmann 的新闻工作者在自己的书《公众舆论》中首次提到。在他著作中他用了丰富的内容讨论了这一概念,他认为“stereotypes”是一种认知结构,而且用这一术语来形容人们对周围世界认知的一种偏见。自从 Lippman(1922)在近一个世纪前提出“刻板印象”这一术语后,它一直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题。随着这方面研究的进展,有学者将刻板印象定义为“根据种族、性别、职业或地域等标准对人进行社会分类,进而形成针对某类人的固定印象(黄希庭,1997)。除此,刻板印象还被普遍认为是“关于某群体成员的特征、态度和行为的观念”(Hilton & von Hippel, 1996)。更精确的讲,刻板印象集中于一些态度上,而这些态度可以将不同的社会群体区分开来。

学者们已经集中对刻板印象的形成、表现和功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刻板印象也像其它任何分类一样有序并且有效的对社会信息进行了加工(Macrae, Milne,& Bodenhausen, 1994)。对于某个社会群体,刻板印象使得人们在不耗费太多认知的条件下就获得了大量信息资源,即人们根据刻板印象提供的大量信息,可以判定某个群体可能具有什么特征或该群体成员在特定背景下可能做出什么行为。除此之外,刻板印象还能促进社会认同,避免个体受到威胁(Fein & Spencer,1997)。

刻板印象在社会认知中有一定的作用,比如它与偏见相联系、对他人认知产生影响以及在无意识情况下影响了人的行为(Hilton, & von Hippel, 1996)。除此之外,个体还会对他们自己所属的群体产生刻板印象,而这种刻板印象同样会影响他们的观念和行为。

尽管刻板印象有各种社会功能服务于社会知觉,比如赋予某群体一系列态度可以减少其成员先前形成的观念,对这些成员在社会上进行了定位。因此,刻板印象不仅在指导人们的知觉方面充当了一种描述的镜头,不利于人们接受新事物,而且倾向于自我验证和自我维系,使得刻板印象更持久的存在。知觉的产生存在很多机制上的原因,生活中当人们获取的信息

模棱两可时,可能会在刻板期望的影响下将其完整化,而那些不成立的信息会被忽视或被最小化。目前的研究调查了“观点采择”的有效性,即对他人的刻板期望进行积极思考,采用这种策略可以深层次探讨刻板印象持久存在的认知加工(Todd, & Galinsky, 2012)。 1.2 刻板印象形成的理论解释

关于刻板印象产生的原因,不同的心理学家有不同的解释,较具代表性的有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近年来又有人对以上两种理论加以整合,提出了社会环境影响理论。 (1) 社会认同理论

该理论包括分类、认同和社会比较三个中心观点 (CIC 理论)。下面对其分别进行阐述:“分类”不但利于我们将众人简单化,而且对不同类别的人进行了界定。如果知道了某人属于某个类别,然后就可以推论出许多关于他的信息。同样,通过了解自己属于的类别可以更好地发现与自己有关的信息;“认同”一方面是确定自己的身份,另一方面是指某群体中的成员都具有相同固定的印象和行为;“社会比较”指人们都会将自己所属群体和其他群体进行比较,而且给予自己群体较高的评价,从而获得自尊上的满足。外群体往往被评价的较为消极,从而极易导致刻板印象的形成(Turnerr, 1975)。 (2) 社会认知理论

该理论从两个观点进行解释,即印象形成和记忆的观点。印象形成的观点通过图式和首因效应的角度解释刻板印象。因为人们对某类人的固定印象已经形成一种图式,所以对这一群体的成员判断时很容易受头脑中已有图式的影响。从首因效应的角度解释是指人们对他人形成印象时,首次接收的信息要比后面接收的决定性更大。记忆的观点认为人们对某类人形成印象时依据的是对这类人的记忆,因为人的记忆毕竟有限,所以为减轻记忆负担,人们会很大程度上通过先前印象判断他人的特征(杜秀芳,2004)。 (3) 社会环境影响理论

该理论在前两种理论的基础上加入了社会因素,具体指对某类人形成的刻板印象直接来自这类人出生、成长以及与之互动的社会环境(Leyens, 1994)。一方面此理论吸取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的研究成果,支持分类、认同、图式等的观点,另一方面指出了刻板印象形成的社会原因,认为具体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缺少知识。这种理论假定刻板印象最可能是对某个特定群体缺乏知识或无知的结果。其次是为了简化信息。社会环境影响理论还认为刻板印象是试图简化日常生活中信息加工活动的直接结果。用我们预存的图式去评价和归类人们要比实际去认识他们容易得多。通过把个体归入或与某一具有特定特征的群体相联系,可以帮助人们快速的组织和解释人和事。此外,不仅缺乏知识和分类简化可导致刻板印象,对于个体出生和目前生存环境的失败评价也会导致刻板印象。

2 独生子女刻板印象的相关研究 2.1 独生子女刻板印象的概念

自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的数量越来越多,人们开始关注独生子女这一群体,学者们也纷纷展开了对独生子女群体的研究。但是最初独生子女只是一种中性的人口学术语,随着时间的推进和对独生子女研究的进展,独生子女这一术语也历经了无数次顺应和同化,演变成了一种带晕轮效应的社会印象。根据刻板印象的定义,本研究将独生子女刻板印象定义为:社会生活中大众对独生子女属性广泛存在的相对固定的看法和观念。 2.2 国外独生子女刻板印象研究

(1) 大众针对独生子女是否存在刻板印象

随着独生子女数量的不断增多,国内外学者也越来越关注该群体,开始了对独生子女总体印象的研究。Tony Falbo 最早对独生子女刻板印象进行了研究,指出由于人们认为独生子女被剥夺了与兄弟姐妹相处的经验,所以被赋予难以适应社会的特点,而且家长们生第二

个孩子的理由也是避免他们的长子或长女成为独生子女。但是因为独生子女的这种独特地位,他们不用与其他兄弟姐妹分享父母的注意和爱,也没有经历那种兄弟间的冲突和竞争,所以也可能有利于独生子女以后的发展。比如,一些研究结果(Falb & Poston,1993)发现,与同龄非独生子女群体相比,独生子女具有较高智力和较高成就动机的优势,也更容易受到家庭的关注(skelton,1997) 。可见社会上对独生子女普遍存在一种消极印象,而且并不符合独生子女的真实发展情况。

关于独生子女的刻板印象主要是人格特质方面,所以许多研究集中于这方面,探讨独生子女和同龄非独生子女在这方面是否存在差异。N. Fenton(1928)从幼儿园到小学的 193 名儿童中选取 34 名独生子女作为研究对象,请教师针对他们的 12 项人格和行为指标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和非独生子女进行对比,结果不存在显著差异。Zheng 和 colombo (1989)的研究也发现独生和非独生子女群体在人际关系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Falbo 和 Polit(1986)分析了 116 个关于独生子女的研究,这些研究涵盖了适应性、性格、社会性、成就和智力等方面,结果发现,两个群体在整体适应和社会能力上不存在差异,在成就和智力方面存在差异,而且是独生子女得分较高。

Mellor(1990)发现独生子女在以后的发展结果上与非独生女子女也并无差异。Kitzmann, Cohen 和 Lockwood(2002)等人对初中生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独生子女与班里其他非独生的同学在亲密朋友的数量和质量上也无差异。

关于独生子女的消极刻板印象不仅针对儿童,还针对已经成人的独生子女。相应的,独生子女的积极表现在独生的成人群体中也有体现,Riggio(1999)发现,成人独生子女在社会技能和整体社会胜任方面都不差于非独生子女,而且独生的成人接受的教育水平更高

(Travis & Kohli,1995),所从事职业的威望更高,所选伴侣也受过高等教育,家庭人口却更少。

Roberts 和 Blanton(2001)对 20 个青年独生子女进行了深度访谈,这些青年描述了他们作为独生子女的优势:不用与其他兄弟姐妹分享、吵架和竞争;独享父母的资源和关注;珍惜并且享受一个人的时间;独生有利于童年时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能独享父母的经济资源,充分参加各种活动;与父母的关系更亲密,而且更成熟,更容易与成人相处。

最近也有研究发现,独生子女在社交和适应性方面其实更强,他们给人留下孤独的印象,其实是因为他们自己的偏好(Mancillas, 2006) 。

通过上面的综述发现独生子女的真实发展与人们的主观印象之间确实存在冲突,可见人们对独生子女确实存在着不公正的偏见,而且是负面的认知,说明独生子女刻板印象的确存在于人们心中。

除此之外,这样的刻板印象还存在普遍的跨文化性,研究发现在美国、英国、韩国、荷兰和中国等地都存在独生子女刻板印象,而且在中国,许多针对独生子女政策的评论纷纷抱怨该政策可能会有损中国人的人格特性。然而,美国、欧洲包括亚洲等地的大量研究发现,人们的这一担忧不仅不真实,而且多数情况下,独生子女和其他非独生的同龄人相比并无明显差异。甚至有研究发现,独生子女在成就动机、智力、自尊、与父母的关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都远胜于非独生子女。

尽管许多研究得出独生子女在人格、社会适应等方面与非独生子女相比并不存在差异,甚至优于非独生子女群体的结论,但人们的偏见并没有减少,依然认为独生子女存在很多负面问题,这一点很值得研究者去探讨。 (2) 关于独生子女刻板印象的内容

几十年间,尽管许多研究探索了人们针对独生子女的刻板印象是否属实,但是这种消极的刻板印象已经深入人心,基本上成为一种可接受的事实。尽管一些关于出生顺序的刻板化认知已经渐渐变少,但是当前的研究仍然在调查人们对于出生顺序不同而产生个体差异的

看法,而且在不同群体中都存在着这种刻板认知。这些调查有助于从总体上理解独生子女的消极刻板印象。

Baskett 最早研究了人们根据出生顺序判断个体的差异,他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被试坚信独生子女最有学术能力,但也最娇惯,最不讨人喜欢。采用同样的方法,Musun-Miller(1993)研究了父母群体,得出独生子女最娇惯、最不讨人喜欢和学术能力最强的结论。而且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父母在评价假定的独生子女群体时,如果与真实生活中的独生子女结合起来,会对自己的孩子给予较少的消极评价,但整体上还是持消极态度,说明这种持续的消极观念在独生子女的父母中也是存在的。

Nyman(1995)选取一些大学生描述自己的人格以及他们如何看待出生顺序对人格的影响,结果发现,独生子女被放在最不受欢迎的位置上,被描述为自我中心、自私、过度受宠、孤独和依赖,男性具体表现为思想封闭、没有安全感,女性则表现为害羞。伴随着这种消极描述,独生子女有时也被赋予积极特质,如“独立、有抱负、善交际、有责任、有思想和能力强。与 Musun-Miller’s(1993)的结果相类似,Nyman 发现,被试评判自己的出生位置时与别人进行了对比,这样对独生子女来说很不利,因此,对独生子女的消极观念不仅存在于独生子女的父母心中也存在于独生子女本人的心中。

Herrera, Zajonc, Wieczorkowska 和 Cichomski(2003)关于出生顺序的研究与前面的一致。结果显示,被试均认为独生在所有出生顺序中最不合理,尽管独生子女本人对他们自身评价很高,但是对整个群体的评价就很低,可见人们对独生子女个体和独生子女群体的认知还是有差异的。

综上所述,人们普遍对独生子女存在消极的看法,然而,正是这些发现,我们才能真正理解真实认知与推测之间的对照。更重要的,针对独生子女的刻板认知在父母和独生子女群体中都持久存在。而且这种刻板印象可能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一些独生子女可能会将其内化,进而影响到他们的自尊和自我概念的发展;其次,一些独生子女的父母可能会将这些消极特质归因为孩子本身,进而将其内化,最终影响了与孩子间的关系和彼此自我概念的发展;最后,那些坚信独生子女消极刻板印象的家长很可能会焦虑,进而在生育方面想多要孩子来避免他们的长子或长女成为独生子女。 2.3 国内独生子女刻板印象研究

回顾国内近 20 年来对独生子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方面:行为习惯、个性特征、社会适应、家庭结构、身体素质、独生子女政策与计划生育的关系研究等等(风笑天,2002;蔡扬眉,2002) 。尽管近年来对独生子女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与人口学和社会学领域对独生子女的研究相比,心理学领域对这方面的研究依然很薄弱。

桑标(1998)研究了家庭教养方式与独生子女发展间的关系,着重分析父母意识和养育子女的焦虑对独生子女发展的影响,认为积极的亲子关系对独生子女的健康成长起到非常关键和重要的作用。

1999 年华东师范课题组进行了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在学习、生活、经济、思想、个性等方面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群体之间的差异非常有限,而且一些其他学者也得出类似结论 (陈科文,1985;刘云德,1988;黄鹏,1994)。

林崇德教授 1980 年调查过 120 名独生子女,其中包括幼儿、小学生、中学生各 40 名,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环境影响下,独生子女在各方面都会变得越来越好,独生子女在早期会和非独生子女群体出现很大差异,但是步入社会以后,在社会环境影响下二者的差异会越来越小。

包蕾萍(2010)采用问卷调查、IAT 实验、IEC 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独生子女刻板印象进行了全面考察,结果发现:父母和青少年群体都对独生子女存在刻板印象,而且父母对独生子女的刻板印象更深;其次,中国独生子女刻板印象的内隐和外显结构之间关系复杂,在

独生子女群体中,内-外显结构相关,在非独生包蕾萍(2010)采用问卷调查、IAT 实验、IEC 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独生子女刻板印象进行了全面考察,结果发现:父母和青少年群体都对独生子女存在刻板印象,而且父母对独生子女的刻板印象更深;其次,中国独生子女刻板印象的内隐和外显结构之间关系复杂,在独生子女群体中,内-外显结构相关,在非独生子女群体中,二者不相关,在成人外群体中,二者间呈现一种不一致关系,即对独生子女的内隐刻板印象越积极,外显却越消极;最后还探讨了独生子女刻板印象对独生子女群体的影响,发现消极的刻板印象很不利于独生子女自尊的发展,所以非常有必要改变人们对独生子女存在的消极认知。

王彭,葛国宏(2011)等人通过自编的独生子女刻板印象问卷对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认为非独生子女的人际关系显著好于独生子女的人际关系,而且这两个群体中都表现出强烈的内-外群体效应。

陶艳兰(2011)翻译了美国 Toni Falbo 的文章,通过对 9 所大学 897 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大学生是否独生与他们的心理健康并不相关,但是却与他们的人际关系显著相关。可见独生子女在心理健康状况方面与他人相比并无差异,甚至在亲子关系和同辈关系方面优于他人。

总体来说,针对独生子女刻板印象的研究还比较肤浅,有必要进一步对其内容、内-外结构等进行探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wv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