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杂种优势浅析

更新时间:2023-09-15 22:31:01 阅读量: 高中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油菜浅析

油菜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品种类型多,适应性广,在世界五大洲均有分布,但以亚洲、欧洲和北美洲面积最大,三个洲油菜面积占世界总面积的95.21[1]。油菜在我国也是最为重要的油料作物和优质的蛋白饲料作物,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占世界的1/3,其中长江流域又占世界的1/4,是世界上最大的油菜产区[2]。

中国国油菜的发展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油菜生产经历了三次大变革[3]后油菜的平均产量不仅得到进一步提高,达到l500kg/hm2以上[4],而且双低优质油菜品种得到大面积推广,其食用油品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从而使占我国植物油总量40%以上的菜籽油成为优质油品;另一方面,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双低油菜品种脂肪酸的组成以C18为主,和化石柴油的碳链组成类似,可以作为潜在的生物柴油原料。

目前我国油菜的杂优利用途径

2.1 细胞质雄性不育(cms)三系杂交种:

目前国内外在生产上利用的油菜杂种中,主要是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种,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萝匐(Raphanus sativus)胞质雄性不育型;波里马(Polima)胞质不育型;陕2A胞质雄性不育型;MSL雄性不育型

2.2 细胞核雄性不育(GMS)杂交种

油菜核不育系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一种是由两对隐性基因控制的细胞核雄性不育: 已审定的杂交种有蜀杂6号(1995),蜀杂7号(1996),油研7号(1995),油研8号(1998),油研9号(1999)等。这类核不育系因为不易获得100%的不育株群体,制种时需要人工拔除50%可育株,较为麻烦,生产上难于大量采用。另一种是有由两对显性基因控制的细胞核雄性不育:这种油菜核不育材料为四川省宜宾地区农科所(1972) 发现的,李树林等(1986,1990)遗传研究证明是由两对显性基因互作控制, 并通过“临保系”提出“三系化”繁殖、制种的遗传模式。最后一种是由隐性上位基因控制的细胞核雄性不育:安徽省农科院陈凤祥等(1993,1995,1998)报道了另一类隐性基因控制的核不育材料9012A,这类不育材料除受两对隐性重叠不育基因(ms1ms1ms2ms2)控制外,还受一对隐性上位基因(rfrf)的作用,上位基因呈隐性纯合(rfrf)状态时,对隐性不育基因(ms1、ms2)起抑制作用,而表现为可育。可利用这一遗传原理进行核不育的“三系化”繁殖和制种。这种核不育的优点,也是能通过“临保系”繁殖不育系,获得100%的不育株群体,减少制种时要拔去母本行50%的可育株的麻烦。

2.3 自交不亲和(SI)系杂交种

十字花科蔬菜普遍利用SI杂交种。例如:华中农业大学(1975)通过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种间杂交,把白菜型油菜自交不亲和基因导入甘蓝型油菜中,育成271、211等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系和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系杂种油研3号(贵州省油料作物研究所,1991)等

2.4 其他利用途径

如化学杀雄杂交种、细胞质+细胞核雄性不育杂种以及生态型雄性不育杂交种等等。

我国油菜发展的问题与解决途径

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在油菜研究上有着不少的优势:一是杂交油菜的研究和利用;二是油菜菌核病的研究和改良;三是白菜型芥菜型的油菜资源丰富;四十一年两熟、三熟制条件下的品种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五是甘蓝型黄籽油菜的研究,但是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如油菜品质改良程度低;生物技术在油菜品质改良中的应用比较落后;甘蓝型油菜遗传资源十分匮乏;加工技术、工艺比较落后,油菜生产规模小,手工操作,劳力成本高,肥

料投入大,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等。

加强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一步提高产量如:加强油菜杂种优势机理研究。和其他农作物相比,油菜杂种优势强,增产效果显著,并且油菜杂种制种技术易于掌握且繁殖系数高【5】。除此之外,在我国油菜生产上利用的其它细胞质雄性不育型还很少。因此,寻找、创造新的不育材料并开拓新的杂种利用途径对于油菜产量进一步提高十分重要。此外,为了确保杂交优势,在杂交种推广过程中,还应加强杂种质量的监控管理以确保推广品种的真实性,并保证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害。

通过挖掘高含油量油菜资源,加强油脂形成的基础研究,进一步提高油菜的含油量;改善油菜籽的品质及脂肪酸组成提高含油量有很大的潜力[6]。其根据是:自然界就存在含油量达70%以上的植物,根据自然平衡进化原理,人工选择含油量达65%-75%的油菜品种是有可能的;根据前苏联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向日葵含油量改良的事实,20年间向日葵品种的平均含油量从28%-56%,高的超过70%。其主要途径:一是降低皮壳率,二是提高胚的含油量。近两年由于引进快速、无损伤绿色的近红外分析技术,油菜的含油量提高很快甚至已经出现一批含油量超过50%的材料。

加强抗菌核病能力的育种,通过杂种优势、转基因等途径在现有的资源中筛选提高油菜的抗病性的瓶中来防治菌核病。

加强早熟品种和适应机械化收获品种的培育;加强油菜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定位、基因克隆和转基因研究;此外,还应加强油菜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组学、代谢组学和蛋白组学等方面的研究(如元素营养高效、光合高效、植物株型等),并大力开展油菜高效栽培等研究等。

我们可以看到油菜的杂优育种、品质育种和抗性育种相结合,选育双低、高油分、抗除草剂、抗逆性强的杂交种,是当前和将来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的主要育种方向。预计在今后几十年的时间内,我国将逐步普及优质的杂交种。

参考文献:

[1]官春云.双低油菜核心竞争力的研究[J].作物研究,2004.2:88—93.

[2]涂金星,张冬晓,张毅,等.我国油菜育种目标及品种审定问题的商榷[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7,2(3):350—352.

[3]廖星,王汉中.我国油菜品种变革对生产发展的影响[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3,25(3):99-103

[4]沈金雄,傅廷栋,涂金星,等.中国油菜生产及遗传改良潜力与油菜生物柴油发展前景[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7,26(6):894—899. [5].傅廷栋 中国油菜生产和品种改良 1999(06)

[6]。傅廷栋,油菜杂种优势研究利用的现状与思考。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wt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