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生政治笔记

更新时间:2023-03-19 00:14:02 阅读量: 人文社科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硕士生政治笔记

政治课堂笔记

第一专题:

第1个题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

答:

1.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加速度趋势:

①当代科学文献增长的速度在加快;

②知识更新、观念更新的周期在加快;

③当代新技术、新产品老化的速度越来越快。

2.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分化综合趋势;

3.科学社会化与社会科学化趋势:

科学社会化表现为:科学研究规模越来越大;经费增加越来越多;科技人员增加数量越来越多。

社会科学化表现为:当今科学技术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科学技术创造价值;科学技术改变劳动结构;科学技术对一个国家的政治、军事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第2个题目:科学方法概论?

答:

一、 科学方法及其层次:

最高层次方法是哲学方法。哲学方法具体化,具体方法抽象化。(科学方法层次)

二、 科学方法包含哪些内容:

科学方法内容:感性方法和理性方法。

感性方法包括:观察方法和试验方法。

理性方法包括:逻辑方法、非逻辑方法和现代科学方法。

逻辑方法包括:数学方法、概念方法、分类方法、比较方法、归纳演绎、分析综合。 非逻辑方法包括:想象方法、形象思维、灵感。

现代科学方法包括:系统论方法、信息方法和控制方法。(“三论”)

三、 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的重大意义:

①可以完善人们的智能结构,增强适应能力;

②可以提高思维效率,加快研究进程;

③可以拓宽知识视野,提升创新能力。

第二专题:

第3个题目:我国“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基本涵义和目标是什么? 答:什么是“和平崛起”呢?就是通过和平方式或者和平途径实现崛起,而不是通过战争、扩张、殖民和侵略的方式或途径来实现强国之梦。

我国提出“和平崛起”,就是向世界声明,我国决心避免重蹈历史上大国崛起的旧路,要走出一条崛起的新路,就是决心要追求一个“例外”。

第一、中国的发展主要依靠自己,不给国际社会增加负担。

第二、中国奉行和平的外交方针,谋求合作,不搞对抗。

第三、中国现在不挑战国际秩序,将来强大了也不称霸。

第四、中国主张各国共同发展,平等互利,双赢多赢。

我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

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我国政府和人民的郑重选择与庄严承诺,是我国坚定不移的国家战略。 “崛起”与“和平崛起”的涵义及目标是怎样的?

“崛起”一般地或者简单地说就是“发展”。但是对于我们中国来说,它并不是一般地“发展” 或者简单地 “发展”,而是“复兴”。

“复兴”除了“发展”的意思还具有恢复昔日的“辉煌”的特殊意味。

“中国崛起”的目标就是通过实现现代化,使我国重新走在世界的前列,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叫作“伟大复兴”, 表明“中国崛起 ” 是一个宏伟的目标,是一个艰巨的使命,是一个浩瀚的工程,是一个崇高的理想,

硕士生政治笔记

是一个神圣的远景。

“中国和平崛起”是怎么提出来的?

正式提出于2003年。

“中国和平崛起”的主客观条件有那些?

第一、我国的发展正面临着非常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第二、我国找到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20多年的成就为今后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积淀

第四、中华民族具有“崇尚和平”的历史文化传统

第五、执政党和政府高度成熟、富有智慧和能力

中国崛起不是对世界的威胁。我们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第一、我国不是国际秩序的挑战者而是积极的建设者

第二、我国不是世界和平稳定的破坏力量而是维护力量

第三、我国是对国际社会和国际事务高度负责任的国家

第四、中国人的精力将长期主要是放在国内而不是国外

第五、我国发展未给世界增加负担而对世界作出了贡献

“中国和平崛起”发展道路是不是一条坦途?

绝不是一条坦途。

温家宝:将面临严峻的挑战,更多的是有危机感。

(一)国内障碍

1、资源特别是能源制约的挑战

2、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问题的挑战

3、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挑战

4、权力滥用与干部腐败的挑战

(二)国际障碍

1、霸权国的阻挠与遏制

2、被迫卷入战争的危险

3、发达国家的能源垄断

第4个题目:我国为什么只能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

答:“和平崛起”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历史上强国所走过的“战争崛起”之旧路“已经堵死”。

第一、世界历史发展的“前车之鉴”

第二、现今时代潮流的“不可违背”

第三、中国的发展不能“离开世界”

第四、和平崛起是中国的“真诚愿望”

第五、走“战争崛起”之路“不够资格”

第5个题目: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

答: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 是经济行为超越民族国家疆界的大规模活动,是生产要素(资金、资源、劳务等)的全球流动与配置,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的高度相互依存和融合。

经济全球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全球化

即商品的生产过程已经不在一国完成,而是通过跨国公司组织生产在多个国家、甚至几十个国家完成。

2、贸易全球化

即贸易行为今天不仅遍及全球,而且建立在共同规则的基础之上。世界上已经找不到没有国际贸易行为的国家了。

3、投资全球化 就是指经营性投资的大范围、大数额跨国界流动。

4、金融全球化

指各国金融活动趋于一体化,资本大规模自由流动,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跨国界运作,金融市场大发展。它是随着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投资全球化而发展起来的。

5、人力资源全球化

即劳动力(劳务)在世界范围内跨国界的自由流动和配置。

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客观现实和发展趋势,对人类的经济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

乐观派认为它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是通往人类繁荣的坦途。

悲观派认为它是一个巨大的陷阱,是导致全球分裂的祸首。

其实,它是一个对立统一体,是一柄“双刃剑”。

硕士生政治笔记

利弊兼有。

机遇与挑战并存。

经济全球化对任何国家都是利弊兼有、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双刃剑”,只不过利与弊、机遇与挑战的具体情况不同罢了。 机遇:

1. 有利于利用外资,弥补本国建设资金不足;

2. 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优化本国产业结构;

3. 有利于借鉴先进管理经验,改善本国经营方式;

4. 有利于利用国外生产能源,缓解本国资源压力;

挑战:

1. 增加了对国际社会的依赖性,本国独立性降低;

2. 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增加,本国金融风险增大;

3. 经济竞争更加激烈,发展的压力大大增加;

4. 经济发展透明度加大,经济安全受到考验;

5. 在环境和报酬的诱惑下,优秀人才易于流失。

机遇和挑战谁多?利与弊谁大? 对任何国家都是“双刃剑”,但又不能一概而论。

普遍认为,由于经济全球化在发达国家主导之下,因此,对发达国家来说,可能机遇多于挑战、利大于弊,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可能挑战多于机遇、弊大于利。

中国政府提出:积极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实现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趋利避害,使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都从中受益。

第6个题目:简述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面对的机遇、挑战及其对策措施? 答:

我国的机遇、挑战和对策

机遇十分明显:

1. 可以引进先进技术,加快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改变产业结构相对落后的面貌;

2. 可以引进资金,弥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实现现代化的资金不足;

3. 可以通过开办合资企业、参加跨国公司等学习国外的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经济体制;

4. 可以引进技术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就业,提高劳动力素质,利用劳动力成本低的相对优势扩大商品出口。

5. 可以引进国外优秀技术人员,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挑战也十分严峻:

1.增加了对国际社会的依赖性,经济主权受到挑战。

2.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可能性增加,金融风险增大。

3.经济竞争更加激烈,经济发展的压力大大增加。

4.在发达国家环境和报酬的诱惑下,人才易于流失。

5.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渠道增加,国家政治安全受到考验。

主要对策措施:

1. 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引进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加快发展。

2.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3. 努力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减少对外依赖性,坚持独立自主。

4.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防范金融风险和经济危机。

5. 坚持科教兴国,尊重知识,尊重教育,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6. 警惕并抵制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维护经济安全和国家主权。

第三专题:

第7个题目:作为研究生,我们自身有哪些需要?

答:1.治学需要专研

治学就是研究学问

研究学问就要专研

研究生阶段的治学更需要专研

研究生学习应有的境界

紧张的学习是一种境界

困惑的学习是一种境界

创造地学习是一种境界

研究生注重品行修养的三层意蕴

硕士生政治笔记

与研究生学习并行的品行修养

研究生阶段要学会与人相处

研究生治学过程要注意品行修养

学会遵守规范

认识规范(学术规范及其他种类)

把握规范的取向

自觉遵守规范

遵守规范及其文明的意蕴(由公民道德想到的)

学会与人相处

人需要与人相处(导师、同学)

与人相处要学会包容(差异、错误)

与人相处要学会妥协

与人相处要有自我(主体)

与人相处要坚持平等互助

丰富人生内容

认识人生的意义(认真)

乐观向上地生活(成功、客观、他人)

可持续发展期望

人生就是奋斗,在路上

研究生学习的意义:

其一是获得学位和学历;

其二是完成一篇论文;

其三是通过论文把握研究方法和方向;

其四是学会与人相处打造人脉;

其五为攻读博士奠定基础。

明确方向确定目标

方向目标对人生的意义

目标的方向意义

目标的动力意义

目标的希望价值

研究生学习过程反思自我与社会需求有什么差异?

答:观念是更为重要的。我现在感觉到,观念反映什么矛盾呢?日益凸显的社会对人才需求和我们目前培养模式和培养观念中间是不一样的。我们现在认为很多好学生在学校里享受各种奖学金,未必是社会上认可的、需要的人才。这个矛盾不是一般地说提高质量就可以解决的,必须要解决质量观的问题,我们现在质量观和社会脱节了,不是那么回事了。我觉得纲要非常好地提出来人的全面发展和符合社会需求我觉得这一点很重要,这一点应该在现在纲要讨论中引起特别特别的关注。 从大学角度来看,反映了我们现在在大学,我们怎么把大学转轨到质量教育的轨道,质量教育不是中小学的事情,是各级各类教育的事情,是整个社会,不光是学校老师怎么看学生,看培养质量,是各级社会看大学怎么培养质量的问题,这个问题应该得到高度的重视。 这是对大学来讲一个很重要很重要的问题,我感觉到大学在观念上来讲,这几年育人为本不清楚,就是大学是干什么的不清楚了。我们科研作为一种育人的手段、育人的载体,异化了。这是影响高等教育培养质量的非常重要的问题。

第8个题目:什么是核心价值观?

答:

关于价值的三种观点:

客体属性说

主体需要说

主客体关系说

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价值实际上是需要说

价值澄清中的价值

价值观(念)与价值体系:

有人认为价值观念构成价值体系,这样就把价值观和价值体系看成是一个问题,由于价值体系实际就是价值观念体系,应该叫价值观念体系。

价值体系与价值观念体系理解差异的关节点是对价值的理解:

价值体系说,实际是把价值理解为主体的需要,主体需要什么,什么就是价值,这些需要的集合就构成了价值体系; 价值观念体系说,把价值体系理解为价值观念体系,价值观念体系是价值体系的观念反映。

硕士生政治笔记

无论是价值体系还是价值观念体系都表达的是一个内容。

价值观念最高的表现:信念、信仰、理想

价值观念的内容:

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评价标准,成为主体判断客体有无价值的观念模式和框架。

价值观念:

从微观角度说,是人心中的信念系统,在人们的价值活动中发挥着行为导向、情感激发和评价标准的作用,构成人生观的重要内容,制约着人生活动的方方面面。

从宏观的角度说,它是社会文化核心体系的内核和灵魂,代表着社会应该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的规范性判断,社会通过各种手段把它内化为个人的行为规范

从水平上看,价值观念分为日常的价值观念和哲学的价值观念两个层次,前者是人们世俗生活中自发形成的观念,后者则是理论化、系统化的观念体系。

核心价值体系:

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的过程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在长期共同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和统领作用的就是其核心价值体系。

核心价值体系,涵盖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决定着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引领着社会思潮,是推动社会前进的精神旗帜。

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一定的社会系统得以运转一定的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旧社会的解体往往以核心价值体系的崩溃为先声,新社会的诞生往往以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为先导,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也往往以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和完善为支撑。

核心价值体系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对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施加着深刻的影响。价值观念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任何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都是在统治阶级主导下形成的。

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及各占什么位置?

答: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在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一个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整体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关于工人阶级、劳动人民和全人类放的科学,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的科学。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理想是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希望和愿景,寄托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近代史上中国积贫积弱,备受列强欺凌,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是全民族最强烈的愿望。

社会主义制度保证了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从而为全社会树立共同理想创造了历史条件。

我们党在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经过艰辛探索,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赋予民族复兴新的强大生机,中华民族的复兴展现出灿烂前景。

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

与时俱进的改革和创新,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要的品格。只有坚持改革创新,才能冲破一切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破除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让一切创造新生活的活力和源泉竞相迸发、充分涌流

④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属于道德的范畴。

道德是人们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种通过社会舆论、教育感化、自身修养、传统习惯等起作用,用以调整社会关系、维护公共秩序、保证社会生活安定有序的精神力量。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革命道德同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道德要求紧密结合起来,提炼和概括出八个方面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为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判断提供了基本准则。

为什么要提出核心价值体系及提出的现实意义?

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过程。

硕士生政治笔记

在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2006年11月17日),《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命题。

2007年10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提出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据:

1. 任何社会都要有自己的价值体系。

每个社会的有序运行,都需要有明确的价值支撑与价值引导。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价值观是人生的航标。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某一事物作出“好”、“坏”、“对”、“错”一类议论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进行着一种价值判断,而影响人们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便是自己的价值观。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的方向盘,是一个国家的稳定器。如果没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失去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就会导致人心涣散、社会混乱。

2.社会现实需要。

多种所有制并存,多种分配方式和不同利益群体的存在,肯定会出现多种思想和价值观。我们承认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思想的多样性,对此,任何生活在当下社会中的人都能感受到。

思想多样性和指导思想的一元化不是同一层次的问题。

一个是现实社会中思想的存在状态,它是多样的;另一个是在社会中究竟哪种思想应该处于指导地位,成为这个社会的“普照之光”。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进一步凝聚民心、鼓舞斗志,提高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家竞争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需要。

3.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我们的目标是小康社会,而社会和谐是小康社会的一个目标。因而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的灵魂。

和谐社会的目标追求: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和谐社会,不是一种社会形态,而是一种社会状态。

4.引领社会思潮的需要。

面对中国改革开放的现实,有不同的声音存在。我们历来主张在意识形态领域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奇葩斗妍,丰富多彩,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但是这同杂草丛生、毒汁四溅又决不是一回事。在我们的思想文化园地里,应当是以一元带多样,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当今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状况是既相当生动活泼,又十分复杂混乱。

例如,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这几种错误思潮便沆瀣一气,恣意肆虐。它们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背道而驰,水火不容的。

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就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宣传。

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就要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

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就要充分认识当前我国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多这个现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在世界范围内明确了我们的主张,张扬了我们的旗帜和目标;对我们自身来说,明确了我们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明确了我们的精神动力;明确和坚定了我们的思想道德基础。

如何对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对于个体来说,我们要认知,要认同,要用它来鞭策指导自己的行动。

对社会来说,要宣传它,用它来指引我们的发展方向。领导关键的作用不可否定,青少年的重点不能否定,全社会的基础不能否定。

第四专题:

现代化:社会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是生产力、生产方式、经济增长、城市化、教育发展、社会发展上与传统社会相比的根本变化。

广义的现代化:主要是指自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导致的生产方式的大变革,引起世界经济的加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变化的大趋势.

硕士生政治笔记

对于现代化的界定或描述,学者们的说法各异。

现代性 从传统与现代的对比上,抽象出现代过程的本质特征着眼于从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上把握现代化社会的属性,“现代性”是一种现代精神。

现代性的核心 现代性的核心(马克斯²韦伯)是“祛魅”,是摆脱愚昧、迷信、专制,而追求理性、科学、自由的过程。即,现代性是建立在理性之上的一种时代精神,是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法治精神,是自由、平等、民主理念的体现。 现代化≠现代性。

现代性可以是现代社会特征及其后果,也可以与现代化处两离状态。

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

1、发达的经济:先进的机械化生产、生产高度社会化、产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2、高度的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的统一:社会结构复杂化、社会差异成分增多、人的自主性增强、社会整合性更为迫切

3、城市化:45%以上的城市化率

4、世俗化:社会成员生活趋向现实性、理性化

5、知识占据突出地位

二、现代西方社会现代化理论的代表性观点

代表性观点一

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

时间:二战后——20.60年代末

主要观点:认为发展问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发展问题的核心是经济增长问题,经济增长是发展的惟一内容,衡量发展的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及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

公式:发展=工业化=经济增长

代表性观点二

* 第二,以社会发展为核心的综合发展观

* 时间:20.70初——70年代末

* 主要观点:认为发展是包括经济增长在内的社会各种结构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与变迁。它追求的是经济、政治、文化、人等社会结构要素的和谐平衡发展。其理论立足点是发展的“现代时态”。

公式:发展=经济+政治+文化+人

核心是社会发展

代表性观点三

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观

时间:20世纪80年代至今

可持续发展观形成过程:

学术语言——政策语言——大众话语

公式:发展=经济+社会+人

核心是人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1)重心强调发展

(2)认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生态环境支撑能力的有限性

(3)强调发展的广度----发展是自然.社会.经济.文化多因素的复合发展(视野扩大)

(4)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代际之间发展的可连续性

三.现代化追求中的中国现代化

理论与实践

(一).中国的现代化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和战略

国际潮流与国情决定

现代化的历程

(二).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

跨越式发展(新发式的机遇与问题)

以人为本的小康之路(标准问题)

非西化之路

中国经验与中国模式

硕士生政治笔记

* 1、十六大报告我们总结了改革开放的十条经验

* 2、国际社会研究中国问题学者提出和热炒中国模式、北京共识

* 3、中国特色的被认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内涵和基本特征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必然性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特征

* 1、和谐的含义

“和”即和睦之意。含有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内和外顺等意蕴;“谐”即为相合之意。强调顺畅、协调,力避抵触、冲突。因此,“和谐”也就是和睦协调之意,即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统一、协调、调和。

2、和谐社会的内涵

第一,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的各种要素和关系相互融洽的状态。 “和谐”是一种社会文明的要求。

第二,“和谐”作为处理矛盾的一种方法具有方法论含义。对抗、斗争乃至发动战争,是处理矛盾的一种方法;和缓、和解也是处理矛盾的一种方法。

第三,认为“和谐”是在矛盾运动过程中动态地实现的。它是对立中和发展中的和谐,不是机械的、静止的和谐。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特征

* 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民主法治(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各方面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公平正义(各方面利益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它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互帮互助,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都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实现,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即,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4、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

* 1、针对性不同。“小康”是相对于“贫穷”和“富裕”而言的,而“和谐”是相对于“矛盾”与“冲突”而言的。 * 2、共同点。都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和谐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属性之一。

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性

1、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转轨的必然要求

2、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3、减缓缩小我国两极分化现状的必然要求

4、中国共产党完成使命的必然要求

5、总结国际社会经验教训的必然要求

6、应对国际环境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 雪灾、股灾、震灾:

* 2008年就这样开始²²²²²²

* 2008年12月18日胡锦涛提出: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

* 大折腾大倒退,小折腾小倒退,折腾人——内耗;折腾事——自残;折腾“理”——人心涣散

* 反腐败要依靠制度、依靠法律

不能搞群众运动

社会分配差距

透明国际腐败指数(TI)

* 透明国际组织成立于1993年,总部设在德国柏林。

* 1. 比较廉洁的国家:TI指数在8-10之间,包括丹麦、芬兰等

* 2. 轻微腐败的国家:TI指数在5-8之间,包括美国、日本等

* 3. 腐败比较严重的国家:TI指数在2.5-5之间,包括巴西、南非等

* 4. 严重腐败的国家:TI指数在0-2.5之间,包括印尼、俄罗斯等

* 美国朗讯公司被美国政府罚款2500万美元,给中国政府官员行贿314次,接受人数1000人,每人平均20万美元,违反美国《反海外腐败法》。

* 中国在1995年的41个国家中排名40,得分2.16,在 2004年的146个国家中排名71,得分3.4,2005年排名78,2006年排名70。

硕士生政治笔记

* 2007年度透明国际组织对180个国家的廉洁和腐败状况进行评估,丹麦、芬兰和新西兰并列为最廉洁国家,缅甸和索马里并列为最腐败国家,中国、巴西、印度、墨西哥等国并列排名第72位。

第五专题:

毛泽东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历程及当代价值: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答: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优秀文化和中国社会实际,为它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源泉和肥沃的实践土壤。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也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集中体现。要充分认识学习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意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2. 邓小平理论是以邓小平为主要创立者、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的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依然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3.“三个代表”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其重要意义是:

(1)、“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江泽民同志站在千年更替、世纪之交的历史高度,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精辟总结了我们党70多年的基本经验,深刻指明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努力方向,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保证党和国家事业永远兴旺发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着眼民族复兴,审视时代潮流,从根本上进一步回答了在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1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只要我们学习好,把握好、贯彻好“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我们的党就会建设得更加坚强团结,我们的事业就会无往而不胜。 “三个代表”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纲领决定的。我们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肩负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崇高使命,必须体现工人阶级与现代化大生产相联系、代表最先进生产力这一阶级本质,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三个代表”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经验的总结。中国所以需要共产党,共产党所以能够登上中国社会历史舞台并发挥巨大的历史作用,正是适应了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中国先进文化、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 “三个代表”是实现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总目标的现实要求。十五大提出了面向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指出,要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实现党的建设总目标,江泽民同志强调“三个代表”,为我们进一步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三个代表”的思想要求我们党不仅要代表先进生产力而且要代表其发展要求;不仅要代表先进文化,而且要代表其前进方向;不仅要代表最广大人民,而且要代表其根本利益。这里的“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最广大人民”,说的就是党的先进性。代表先进生产力,党的力量就有了物质来源;代表先进文化,党的力量就有了精神来源,代表最广大人民,党的力量就有了主体来源。 (2)、“三个代表”思想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一是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可以使我们进一步深化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指导方针和检验标准的认识。这就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坚持把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作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开展工作;必须坚决贯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二是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可以使我们进一步明确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根本任务。主要是:一是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二要增强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三要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和蓬勃朝气。 三是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可以使我们进一步掌握加强和改进党的组织建设的思想方法。这就是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创新作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不竭的动力,动用发展的观战和联系的、辩证的、系统的思想方法研究问题,指导工作。 (3)、“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对21世纪的中国将产生重要影响 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21世纪的中国迎接挑战,抓住机遇,促进发展的伟大法宝。从世界范围看,政治的多极化趋势、经济的全球化走向、科技日新月异的变化、文化的相互激荡和渗透,对于我们国家的发展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 第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21世纪的中国完整地、准确的实践邓小平理论,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指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政治价值,既要从我们国家所面临的国际环境来认识,还要从所要解决的国内任务特别是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来认识。 第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21世纪的中国加强党的建设,造就一代又一代忠诚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干部队伍的强大思想武器。“三个代表”强调党的性质和宗旨,突出党所代表的先进性,就是要把党进一步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使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体现三个“忠实代表”的要求,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忠诚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干部队伍。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

硕士生政治笔记

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和中国实际、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需要指出的是,任何时候的中国实际都不是孤立存在着的,它总是处于一定的时代背景和一定的国际环境之中。因为世界历史进入近代以来,这个世界已经日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处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都和这个世界紧密相连。与此相应的是,任何国家的革命和建设都不是、也不可能是孤立地发生和存在着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从属于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发生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的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中国从属于世界社会主义体系;当代中国处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处在开放的世界之中,中国的经济必然成为整个世界经济或者说全球经济的一部分;中国的民族文化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融中彰显特色,焕发青春等等。因此,所谓中国实际,是指处在一定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中的中国基本国情、社会实践和历史文化。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中国实际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十分重要的内容,那就是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曾经创造了举世公认的东方文明,有着独具特色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文化传统。这是一份非常宝贵的历史遗产,代表着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它渗透在整个社会的各个层面,已经成为今天的中国和未来的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和中国具体的历史文化相结合。其结果,一方面使马克思主义本身植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从而具有了“中国作风”、“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并且成为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另一方面,也促使中国历史文化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从而推进了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现代化。 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同时又使中国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3、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答: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是中国革命经验的基本总结,是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是新民主主义理论认识上的升华与诠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由来。它既是理论又是实践。认真研究,全面准确理解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内涵,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是“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1],根据邓小平的这一论断,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既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也包括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不只是通常所说的农村包围城市道路,也不只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内涵更丰富,范畴更广泛。要全面准确理解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必须厘清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与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联系和区别。

一、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科学内涵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主要是区别于无产阶级通过社会主义革命、议会斗争、城市武装起义,直接从资产阶级手里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这种革命模式和社会发展模式。它既不同于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一步到位,而是要分两步走;更不同于西方旧式的资产阶级革命,而是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先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然后再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毛泽东、邓小平论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毛泽东虽然没有直接明确地作过“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表述,但他关于这方面的思想理论内涵是很丰富的。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列宁民族殖民地理论,结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的特殊国情,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独创性经验,汲取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精华,创立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理论。

毛泽东从国际环境大背景和世界历史时代特点来看中国革命,明确指出中国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指出革命必须分两步走:“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

[2]“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3] 在指明两步走的同时,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具有两重任务:“这种新式的民主革命,虽然在一方面是替资本主义扫清道路,但在另一方面又是替社会主义创造前提。”[4]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要实行革命转变,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其方式方法既不同于马克思所构想的革命,也不同于传统的苏联式的通过工厂和土地的国有化,一举向社会主义过渡。它是对个体农业手工业按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原则,通过合作化道路变个体所有制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实现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邓小平曾用一句话来概括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内涵,即:“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5],新民主主义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来的,即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行革命,夺取政权,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邓小平的这一论断,既是对两步走的概括,也是启迪我们全面理解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经典论断。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了三次历史性巨变的概念,指出第二次历史性巨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其中既包括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也包括“从新民主主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取得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就。”[6] 这一思想是与邓小平的论断一脉相承的,科学而全面地概括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内涵。

硕士生政治笔记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起来的,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是在俄国革命的直接影响下发生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无产阶级对待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理论,特别是列宁的民族殖民地学说,对中国革命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但是无论是马克思、恩格斯还是列宁,都没有也不可能系统地提出一个完全适合中国革命需要的理论。如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农业大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领导中国革命?中国革命的性质是什么?如何取得革命的胜利?这些问题只能靠中国共产党人自己去创造性地解决。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正确分析了中国特殊的国情,认清了中国社会性质、主要矛盾,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独特经验,从而在宏观上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和方位,指出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前途是社会主义的。“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7] 创造性地把民主革命与无产阶级领导联系起来,使中国民主革命成为无产阶级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的社会主义前途。新民主主义理论科学地回答了中国革命的性质问题,以独创性的内容和鲜明的中国特色,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突破了世界近代史上的革命要么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要么是社会主义革命两种模式,创造了第三种革命类型,解决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国家,无产阶级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新课题;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关于中国革命分两步走,以新民主主义社会和国家为中间站实现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构想,解决了经济落后国家在夺取政权后,如何建设新国家,创造条件,以最小的代价和平地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难题,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不断革命论和革命转变论。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如何进行共产主义运动,如何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问题,为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架起一座桥梁,打开一个通道。

如果说新民主主义理论圆满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性质是什么的问题,那么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则解决了如何取得革命胜利的问题。毛泽东系统地总结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历史经验和抗日战争的新鲜经验,批判了在中国革命道路问题上照抄照搬外国经验的教条主义,科学地论证了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而且能够走这条道路夺取革命的胜利,形成了完整的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8] 这一理论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它突破了俄国十月革命城市中心道路的模式,解决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农业大国,弱小的无产阶级怎样发动和组织农民这个最大的革命力量,最有效打击敌人,积蓄和发展革命力量,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问题,为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理论增添了新内容。

探寻这条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是极其艰辛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克服了党内存在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排除了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干扰,以新民主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开创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建立了新中国,为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奠定了基础,确立了社会主义新制度,开创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二次历史性巨变。

二、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与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所谓“道路”,系指中国共产党如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度里开展共产主义运动,实现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进行什么性质的革命,如何进行这场革命。对一个革命政党来说,能否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关系革命成败和党的兴衰。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第一阶段,而且是最重要的阶段。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可供选择。“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9]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中国国情特殊,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又脱离中国现实。到底走什么道路?经典著作中没有现成答案可寻,只能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这就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毛泽东创立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集中成果,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宝库增添了重要内容,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开创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新民主主义理论解决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有狭义与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内涵的基本点是:中国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区别的根本标志在于是否由无产阶级领导;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前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文化纲领,以及由此所概括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广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内涵是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关于毛泽东思想基本内容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部分所论述,其基本点是:关于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以及关于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的理论。无论狭义的或广义的理解,两者总的概括都是相同的,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必须着重指出的是,新民主主义这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包括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农村包围城市理论是毛泽东的一大创造,是标志性理论,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以往很多人就把它和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相混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和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既密不可分,又有明显的区别。区别在于范畴不同,理论层次不同,回答问题角度不同。新民主主义是大范畴,大概念,带有总体性的宏观理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是在中国特殊社会历史条件下,实现武装夺取政权的途径,也是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的必经之路,它是服从和从属于新民主主义道路的。前者范畴更广,后者服从服务于前者的需要,范畴窄,理论层次低,属于前者的内涵。可以说,农村包围城市理论固然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不只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而是站在宏观研究的角度,对中国整个革命

硕士生政治笔记

历程(两个阶段)进行广角触视,综合归纳,是就中国革命经由新民主主义,继而进入社会主义的道路而言的。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第二阶段。《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在过渡时期中,我们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10] 过渡时期是融合于新民主主义社会之中,与其同步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我国经济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11] 它使毛泽东构想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第二步得以顺利实现。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深刻地指出,“整个中国革命是包含着两重任务的”。这两重任务就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而一切共产主义者的最后目的,则是在于力争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最后的完成。”[12] 这就是毛泽东所构想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总体框架,至于如何使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成功对接,实现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毛泽东再一次超越了苏联在彻底砸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废除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的前提下,“必须在所谓‘空地上’创造新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13] 的突如其来的革命性变革模式。“毛泽东则把这场必然的社会变革变成了一种不流血的、和平的过渡,通过许多中间环节,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同社会主义社会之间架起了一座渐变的桥梁,每天都在过渡,每天都在变化,做到‘瓜熟蒂落’,‘水到渠成’,避免了社会动荡和生产力的破坏。”[14]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突破了苏联模式的束缚,创造了工业化和改造同时并举的道路,突破了一举过渡的框框,顺利地实现了逐步过渡,使“我们党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15]。

三、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由来。在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指引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在新民主主义社会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前身不是资本主义社会,而是由一个原来曾经是经济十分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脱胎而来,经过不长时间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这种特殊的进入社会主义的道路,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由来和客观的历史依据,这就势必使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血缘的因果关系。新民主主义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因”作用不容忽视,“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6]。因此,抛开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认识,便无从真正理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在中国这样落后的东方大国中建设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新课题。我们面对的情况,既不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设想的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也不完全相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照搬书本不行,照搬外国也不行,必须从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开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17]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其特定的含义,它并非泛指在任何国家搞社会主义都有自己的国情特点。其核心在于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不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述的从资本主义过渡而来。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资本主义历史阶段可以跨越,但资本主义经济的积极因素必须肯定并加以利用。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准备了比较充足的物质基础,生产力水平高度发展,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较高,商品经济发达。这是任何社会都是不可逾越的经济发展客观规律。恰恰在这些方面,新民主主义社会较之资本主义落后很多,新民主主义社会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继承下的生产力水平很低,物质基础很薄弱,加之提前进入社会主义,更加深入了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的密切联系。因此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认识,就应从新民主主义同资本主义的区别及其各自过渡到社会主义所带来的特点加以理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发展的必然结果。新民主主义属于共产主义的理论体系,这种社会形态本身就孕育和不断发展着社会主义因素。“这种社会主义因素是什么呢?就是无产阶级和共产党在全国政治势力中的比重的增长,就是农民、知识分子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或者已经或者可能承认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权,就是民主共和国的国营经济和劳动人民的合作经济。”[18]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由之路”[19],并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为社会主义奠定了必要的和直接的基础,这些社会主义因素不断增长,量的积累产生质的变化,使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因而,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现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与此同时,它必须继承新民主主义所给予的“基因”,形成自己的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乃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发展的必然结果。“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以往的活动的产物。”[20] 这就决定了,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以后,必须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好自己的历史方位。必须经历一个很长时期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去实现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这个初级阶段恰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基本的客观依据和最重要内容。

四、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理论价值

中国革命历史经验的基本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异常丰富,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党历来十分重视历史经验,并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次进行过多次总结。集中起来,最根本的就是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关于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第二个方面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

关于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邓小平从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角度,深刻地指出:“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一个多世纪内,处于被侵略、受屈辱的状态,是中国人民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且坚持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才使中国的革命取得了胜利。”[21] 这就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这条道路是一条既不同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又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的新路子,是不经过资本主义阶段而逐步变为社会主

硕士生政治笔记

义社会的道路,是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既坚持了革命的阶段论,同‘左’倾冒险主义和民粹主义划清了界限;又坚持了革命的发展论,同‘二次革命论’划清了界限,从而实现了中国‘卡夫丁峡谷’的历史性跨越”[22]。 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邓小平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的基本经验教训的角度,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高度概括。 党的十三大报告,纵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60多年的历史进程,从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的结合实现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的角度,深刻指出:“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胜利。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三十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24] 实际上所谓飞跃,就是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中,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认识上发生质的变化,在思想理论上取得的突破性的进展,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原理或新的论断,是中国革命独创性经验的科学总结。这两次历史性的飞跃,都是通过“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来实现的。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吃了苦头总结出来的经验”[25]。有了这个基本经验,就会使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再犯大的错误。

中国革命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中国革命既要有一般规律又要有特殊规律,一个革命政党只有认识、掌握并熟练运用这个规律,才能推动事业发展。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认识和掌握规律,毛泽东在研究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时指出:“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26] 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80多年的奋斗历程,反复证明了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都要站在对中国特殊规律探索的最前列,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前列,结合中国的特殊国情,探索中国革命的特殊道路,从战略上解决走什么路,举什么旗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是由现代中国特殊的国情所决定的,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近现代中国特殊历史规律的反映。

新民主主义理论认识上的升华。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28年间,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全部历史集中到一点,就是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由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代替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对全国的统治,使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为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奠定了基础,创造了基本条件,解决了在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里,无产阶级如何开展共产主义运动的根本问题,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和方位。这一切,都是在新民主主义理论指导下,经过艰苦奋斗取得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是对近代中国特殊规律的深刻揭示和总结,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正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基础上,以宏观视角和世界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相比较,用世界眼光考察中国革命道路得出的结论,是新民主主义理论认识上的升华和诠释。过去只是注重新民主主义理论和近代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联系和区别,着眼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内涵思考和内涵本身的把握,而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理论则具有世界视角,从道路的深度和高度进行再认识,这是用全新的视角和视野进行的最高的概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等量齐观的,实际上到目前为止,共产党领导人民所走的就是这两条道路。这一理论上的精辟概括既是对新民主主义理论认识上的升华,也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特殊规律的深刻揭示,更加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4、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

答:毛泽东在领导全党探索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曾提出许多富有创造性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这些思想和理论观点,虽然有些还不甚成熟,有的在实践中未能得到坚持,但它毕竟是开拓性的。毛泽东不少重要的思想理论观点,直接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和基础,并与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是十分珍贵的。

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及集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思想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切革命的最终目的。毛泽东历来重视这个问题。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在《论联合政府》中就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帮助的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建国后,毛泽东同志十分重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把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与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时作为总任务提了出来。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毛泽东对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作了符合实际的估计。1956年1月,他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同年,他主持召开的八大正确分析了我国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的变化,郑重指出我国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及根本任务又做出了进一步的论述,指出“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随后,他多次谈到,我国正处在一个转变时期,由阶级斗争转向与自

硕士生政治笔记

然界斗争,由革命转向建设。这些论述本来已经充分地论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问题在于从1957年以后,由于毛泽东改变了对国内主要矛盾的认识,这就造成全党的工作重点始终未能真正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及集中发展生产力的思想才得以进一步的继承和发展。

二、关于走一条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

毛泽东认为中国的工业化道路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作为实行社会主义的中国,我们当然不能走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工业化老路,同时中国又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中国工业化必须建筑在工农业发展的基础上,而不能竭泽而渔,片面发展重工业,以牺牲农业和轻工业,损害工农联盟为代价。为探索一条既不同于西方国家,也不同于东欧、苏联工业化的第三条道路,毛泽东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理论。根据马克思关于社会生产两大物质生产部门要保持平衡发展的原则,针对苏联工业化的教训,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首先提出“又要重工业,又要人民”的思想,指出,在经济关系中最重要的就是工业与农业的关系,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他把这称之为工业和农业两条腿走路的思想。1957年,毛泽东进一步把这个思想系统化,概括为中国工业化的正确道路,要求在重点抓工业发展的同时,注意抓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使重、轻、农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协调发展,互相促进。后来在纠正“大跃进”错误的过程中,毛泽东突破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传统认识,提出了要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又进一步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并提出要根据农业发展的需要和提供的可能性来安排国民经济计划,把整个国民经济转到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上来。毛泽东关于工农业关系的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开创了一条既实现工业化,又发展农业生产,并使人民群众生活不断得到改善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

如何认识和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以此推动社会的前进,对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没有提供现成的答案。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毛泽东第一次把这个问题作为一个全面性问题提出来。1956年11月,毛泽东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讲话中指出,将来全世界的帝国主义都打倒了,阶级消灭了,你们讲,那个时候还有没有革命?我看还是要革命的。那个时候还有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矛盾。1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进一步把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问的矛盾,当作全面性的问题提出来,把这些矛盾看作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的基本矛盾。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为社会主义一改革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毛泽东不仅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理论,而且提出了相应的一系列策略和政策,例如毛泽东从我国实际出发,把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作为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并无先例,毛泽东关于正确区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提出,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有了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而且有了正确的政治方针,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使人痛心的是,长时期来这个理论并未得到真正的贯彻。

四、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和建立新的企业管理制度的设想

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基本上是按照“苏联模式”建立的,对我国建立初步的工业化基础,曾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这个体制所固有的弊病,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深入也逐步暴露出来。毛泽东较早觉察到这些弊病,还在三大改造刚刚完成之际,就开始了改革这个体制的初步思考和尝试。

针对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统得太死的弊端,毛泽东提出, “我们不能像苏联那样把什么都集中到中央,把地方卡得死死的,一点机动权也没有”,“目前要注意的是,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有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得多。”毛泽东还提出要发挥企业的积极性,使企业在生产经营方面有一定的“独立性”、“自治权”和“自主权”。他把扩大企业自主权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来研究,实际上已经提出了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的问题。党的八大曾根据毛泽东的这些思想做出了相应的决策,决定根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因地制宜的原则,改进国家行政体制,划分企业、事业、计划和财政的管理范围,适当扩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管理权限,同时规定,要保证企业在国家统一领导和计划下在人财物等方面,有适当自主权。

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的结构问题上,针对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过于单一的问题,毛泽东曾提出建立公有制为基础,以大统一小自由、大集中小分散为原则,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的构想。毛泽东曾提出俄国的新经济政策结束得早了的思想,他还提出消灭资本主义之后还可以搞一点资本主义。对我国“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上又出现“地下工厂、地下商场”的非社会主义经济现象,毛泽东分析并肯定了它存在的客观必然性,指出这是因为社会有需要就发展起来.应该使它们合法化。要让私营工厂和公有制企业“作对”,开展竞争。他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中可以在较长时期保留和发展资本主义企业,私营大厂十年、二十年不没收,华侨投资二十年、一百年不没收,并把它称作“新经济政策”。他把利用个体经济和某些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实际上提出了所有制的调整问题,突破了对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认识。

五、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重视价值规律作用的思想。

在马克思主义的传统理论中,由于把社会主义设想为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因而是排斥商品经济的。列宁、斯大林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承认商品经济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作用,但并不把它作为社会主义的经济范畴。毛泽东曾沿袭了斯大林的观点,把商品和商品经济看作是资本主义的范畴,但承认它可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他针对“大跃进”时期出现的否定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观点,指出,现在我们有些人大有消灭商品生产之势,一提商品生产就发愁,觉得这是资本主义的东西。我们有些号称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家表现更“左”,主张现在就消灭商品生产,实行产品调

硕士生政治笔记

拨,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是违反客观规律的。在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上,毛泽东除同意斯大林提出的由于“两种所有制的存在”这个主要原因外,还指出,单只说两种所有制还不完整,商品生产的命运,最终是和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密切联系的,他说:“社会主义社会里面的按劳分配、商品生产、价值规律等等,现在是适合生产力要求的。”这样。,他对商品经济存在原因的认识突破了斯大林的见解,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与生产力水平相关的卓越思想。毛泽东认为判定商品生产的性质,要看它与什么经济相联系,和资本主义相联系,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和社会主义相联系,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这就揭示了两种商品生产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不会引导到资本主义,因为已经没有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商品生产可以乖乖地为社会主义服务。毛泽东还论述了&

39;中国是一个商品生产很不发达的国家,需要大力加以发展的问题。把发展商品经济提到巩固政权的高度,阐明了商品生产是巩固工农联盟的重要基础。

六、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

把我国建设成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国家,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贯为之奋斗的目标。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毛泽东提出要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在1964年底至1965年的三届人大上,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加上国防现代化,从而完整地表述了“四个现代化”的战略思想,成为我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根本任务。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部署上,毛泽东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1954年他设想, “十五年左右,可以打下一个基础”,再过五十年“就像个样子了”。经过“大跃进”的挫折,毛泽东对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他在1961年与蒙哥马利的谈话中说,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在中国五十年不行,会要一百年,或者更多的时间。在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上,毛泽东曾将建立与建成社会主义加以明确区分,并据此将社会主义划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认为后一阶段需要比前一阶段更长的时间。划分两个阶段的思想,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做出的重大贡献,也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党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础。

毛泽东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的探索是多方面的,以上论述的只是一些主要方面。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我们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性努力,是邓小平带领全党开拓新的前进道路,完成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宏伟大业的前进基础,也是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来源,是我们需要认真继承和加以发展的宝贵遗产,是不能轻易抛弃的。

第六专题:

1、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特质?

答: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质、内涵和方法论特征

尽管在人类迈向第三个千年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到了重创,马克思却依然被公认为人类社会第二个千年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它有力地表明,马克思主义确实是我们时代不容抹杀的思想旗帜。

工人阶级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够改变世界和创造历史,就在于它始终和一个伟大的阶级——工人阶级及其解放运动血脉相连。任何否认或淡化这一联系的做法,都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无知。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底蕴就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因而其历史必定与工人阶级之解放(其特征是“人类解放”)历程同在,必定与具体的、历史的实践需要共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既是历史科学,又不仅仅是历史科学。从历史学科的角度看,它有时间上的先后,即“史”“今”之分,有事实上的梳理,即“史”“论”之辨;然而作为工人阶级解放的理论形态,它又是个统一的思想体系,既有一脉相承的内核及传统,又有与时俱进的应变及创新,传递着不断变化着的时代精神的信息。因此,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核心问题,就是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关系问题,是理论应实践之需要而产生并发挥指导作用又被实践所不断突破而不断创新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文明和先进文化代表的历史。

我们今天之所以仍然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它仍然是我们时代的哲学:它是不可超越的,因为产生它的情势还没有被超越。而我们今天之所以要发展马克思主义,说到底是因为与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在世时相比,历史发生了许多新变化,时代增添了许多新内容,必须与时俱进,跟上潮流,否则将会因落伍而被淡出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在哲学变革中完成的对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及相应时代内涵的揭示,以及历史自身丰富性、曲折性的不断展示所推动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基本线索。

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一个区别在于,它不是从理想出发,首先设定一个价值目标,站在现存社会之外去批判和否定现存社会,而是立足于对现存社会的解剖,弄清其生长的内在机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剖析的原则有二:一是着眼于“必然性”而不是以往的批判者们所热衷的“偶然性”,确立内在否定的原则。就是说,关注资本主义必然形成的那些因素的历史界限,一旦超出这一界限,“肯定”就转化为“否定”,正是这一原则导致马克思发现:“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二是着眼于“生活的逻辑”而不是哲学家们所迷恋的“概念自身的逻辑”,确立实践优先的原则。正是这一原则导致马克思发现,工人阶级的解放是人类解放的政治形式,消灭贫困化和消除异化是未来社会的基本走向。因此,“人类解放”并不是一个“应然”,而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可以说,对于工人阶级历史作用的科学阐发,奠

硕士生政治笔记

定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世界观的地位。

马克思恩格斯对于现代无产者的分析,既有经验基础,又不驻足于现象,而是一种历史辩证法的透视。从经验事实看,最具有意义的事实有三:一是工人阶级是随着大工业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张而形成发展的,是体现新生产力的新生阶级。二是工人阶级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化的劳动者阶级,这意味着它可能形成阶级意识,摆脱对于统治阶级的思想依附,由自在阶级成为自为的阶级。三是工人阶级经历了异化劳动的严酷磨炼,不仅是灾难深重的社会群体,也是坚忍不拔、纪律严明的可组织力量。鉴于以上事实,可以断言现代无产者是一个有前途、有作为的阶级。然而,马克思还从无产阶级身上看到了社会的未来走向,揭示了无产阶级存在本身的“隐喻”(或“秘密”):无产阶级能够而且必须自己解放自己。

马克思后来在对工人阶级进一步的科学认识中,主要阐发了现代社会的两大趋势:其一,私有制社会解体和阶级消亡的趋势。在马克思看来,大量与生产资料失去直接联系、只能通过“自由”出卖自己劳动力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的无产者存在这一事实表明,无产阶级的“无”不仅仅是经验意义上的一无所有,更是历史趋势意义上的非私有或社会占有。它不仅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同时又是新型社会的创造者。其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个人自主活动新类型显现的趋势。在马克思看来,从根本上说,个人的自主活动类型取决于其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因而生产力的发展、交往方式的更替和个人自主活动类型的变化大体上是一致的。非独立的个人、抽象的个人和联合起来的个人,其实就是人的依赖关系(前资本主义)、物的依赖关系(资本主义)和“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及共同占有“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为基础的个性自由(共产主义)这三大历史形态中的个人自主活动类型。这就是说,任何类型的个人自主活动都不是自然的结果,而是历史的产物。无产阶级在传递新社会必将来临的信息的同时,必然传递着关于人的解放的新信息,这就是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正是通过对无产阶级的科学分析,马克思才得以把事实和价值、历史和逻辑、现实和理想等统一起来,并通过实践观的变革而完成了历史观乃至世界观的变革。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科学思想体系。因此,不能人为地制造传统和当代、古典和新潮的对立。就理论的时代背景、实践主旨、世界观和方法论而言,马克思无疑地属于当代,当今世界正在不断地“进入”马克思的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责无旁贷;而从历史总比任何理论来得更为丰富、复杂,实践总不能为任何理论所完全穷尽、总会不断地突破理论的界限的角度看,唯有不断地理论创新才能保持理论的活力和先进性,发展马克思主义天经地义。当然,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亦非自在地显现,而需当代研究者的创造性对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以马克思主义的文本为根据,以历史观、方法论、价值观和人生观为对接口,展示其当代性价值,是当今马哲史界正在做的主要工作。

彻底的批判精神和实践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刻内涵

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现实的关注和对于实践的依赖,使得它呈现出与体系化哲学相当不同的特色。从概念语言上看,它不是环环相扣、密实严整的逻辑体系,而是环节上有“缝隙”,概念上有“缺位”,叙述上有“跳跃”;然而从生活逻辑上看,正是概念语言上的这些“缝隙、缺憾”,使得哲学具有面向实践的开放性,为理论和实践的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留下了空间。这样,尽管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充分透彻,却没有束缚住后来马克思主义者的手脚,而是为他们留下了创新理论的足够空间,更没有背离人类文明的发展大道,而是为共产党人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丰富自己开辟了道路。因此,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绝不能从概念到概念,搞纯学理化,更不能君临天下,搞真理垄断。

事实上,实践总是以其无可比拟的丰富性突破理论的界限,因而“新问题”层出不穷;历史总是以其无可比拟的复杂性挣脱逻辑的把握,因而“曲折性”在所难免。20世纪的历史超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预想之典型事实有二:其一,世纪初的社会主义革命“东移”;其二,世纪末的“苏东剧变”和世界社会主义的低潮。社会主义革命“东移”起码从三个方面突破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一是关于社会主义的过渡性质问题。按照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的设想,社会主义作为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期是一个极其短暂的阶段,至多是几十年。然而,社会主义首先在极其落后的国度建立这一事实表明,社会主义在世界体系中将长期处于劣势,社会主义对于资本主义优越性的发挥是个艰难过程,社会主义全面取代资本主义需要长期积累和各种条件的配合。由于这一切,共产主义的实现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需要几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二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模式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设想,由于首先爆发革命的西欧北美都是资本主义发达的地区,面临着共同的社会矛盾和实践课题,因而具有统一的社会主义模式。然而,现实中首先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国家之国情却千差万别,大相径庭,这就决定了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和各国具体情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必须民族化,社会主义必须特色化,这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由之路。三是关于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那里,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是一种替代式的历时性关系,即相互衔接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然而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却是一种共时性的关系,即两者必然长期共处,既对立又合作。如何在批判和抵制资本主义中善于学习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国家所面临的新课题,事关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解决这一新课题的成功典范。

“苏东剧变”给所有已执政和未执政的共产党敲响了警钟。领导着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苏共在执政74年后丢失政权的事实表明,领导者不是天生的,更不是自封的,只有始终站在历史的前头,代表着广大人民的利益,才能取得领导人民的资格;尤为重要的是,领导资格的获得不能一劳永逸,而要通过不断的努力去不断地认证这一资格。中国共产党对于这一问题的最新思想成果,概括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具有的基本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有论述,但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坚持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上升到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高度,上升到党的指导思想的高度,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

硕士生政治笔记

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可见,彻底的实践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品格。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基本使命,就是揭示这一品格的形成、展示和丰富完善。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那里,这种彻底的实践精神表现为相互关联的四个方面:第一,“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第二,“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第三,“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第四,“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从而清除了笼罩在历史天空上的意识形态迷雾,把被颠倒了的世界再颠倒过来,恢复了其真实的面貌。依次是:从“词语世界”回到“生活世界”;从宗教史或精神史走向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从精英政治和国家史进入大众政治和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从解释世界和屈从现实转向改造世界和超越现实。说清弄懂这些发现和转变,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要求,也是阐发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路径。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另一重大品格是彻底的批判精神,它是建立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基础上的进步意识、忧患意识、求真意识和反省意识等等的总和。用马克思恩格斯自己的话加以整理,这种彻底的批判精神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从变化发展中把握事物,这无疑体现了注重发展、推动变革的进步意识。第二,“新思潮的优点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这种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的创新意识,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人们的一大难题,即面向诸多可能性的未来,如何使理论的前瞻性避免主观臆测。第三,“这种批判不怕自己所作的结论,临到触犯当权者时也不退缩。”这里既包含着自我批判的反省意识,又包含着不畏权贵的唯实精神,体现了彻底的科学态度。第四,“对当代的斗争和愿望作出当代的自我阐明(批判的哲学)”。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固有的责任意识和归属意识,是其作为工人阶级世界观的自觉追求。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这种彻底的批判精神都是我们巨大的思想财富。

实践还原和历史分析:马克思主义文本解读的方法论特征

从学理层面看,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关系最为密切的是相关原著的解读。本来,马克思主义对于原著的研读有着十分明确的要求,比如,恩格斯明确地告诫人们在把握唯物史观时要“根据原著来研究这个理论,而不要根据第二手的材料来进行研究——这的确要容易得多。”根据原著或最好的原著译本,尽可能详尽地占有第一手材料,把问题放在具体的历史和时代背景下把握,等等,既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理论的基本要求,也被证明是正确的方法论原则。因此,试图以当代西方的“解释学”颠覆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传统,割裂“文本”与现实的联系,孤立地强调“文本”自身的价值是不可取的。

寻找思想的经验基础,是唯物主义哲学的共同特征。然而,在旧唯物主义那里,这一努力是不成功的,原因就在于它们的经验基础是“抽象的个人”(人自身及其固有属性)。历史证明,要把复杂精微的精神现象及其思想形式还原为纯粹的个体经验是不可能的,“先天综合判断”、“先验观念”的存在是其不解的精神现象之谜。马克思主义哲学走的是“实践还原”的道路。在马克思看来,思想范畴大致可分为两类,即简单范畴和具体范畴。前者作为“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分析过程,较易于还原为感性经验;而后者作为“抽象的规定在思维的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的辩证综合过程,则完全遮蔽了其与感性直观的联系。正是这“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支撑着黑格尔的“绝对理念”和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的幻觉。要祛除“具体总体”的神秘性,必须打破关于抽象的、孤立的个人的教条。换言之,不把社会关系引进个人,综合范畴的感性还原是不可能的。由此而不难理解,马克思何以称从事生产活动的“现实的个人”是唯物史观的前提,称生产活动总是指“社会个人的生产”。只有在这一前提下,历史才能还原为“生产生活”的历史,各种范畴才显现为“社会关系的理论表现”。

马克思主义具体的、历史的分析方法,基本要求有二:其一,提出或回答任何问题(包括对于原著的理解),都必须将其置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历史环境中(不仅仅是语境),从社会的具体矛盾冲突中观照各种思想理论的冲突。其二,对于各种思想材料和资源进行加工取舍的根本依据,不是来自思想自身,而是来自实践的要求。实践按照能够创造现实、转化为现实这一根本要求,对于各种思潮、学说、主义等进行无情的筛选,并确立其历史地位。这就是说,再重要的文本,实际上也还是对现实社会关系的“摹本”,而不是“原本”。因此,尽管“解读”、“理解”必具主观性,然而“文本”如同历史一样,不是任人“戏说”、“解构”的玩偶。任何重要文本,其思想内涵、价值取向、社会影响和历史地位等都具有客观的评价尺度,绝非“怎么都可以”。马克思主义在阅读原著方面如同其解答历史之谜一样,在主观性纵横驰骋的战场树立了客观真理的坐标。

可见,虽然我们可以从包括“解释学”在内的西方思潮吸收一些营养,但从根本上不能认同,否则就是从马克思主义已经实现了的哲学变革倒退。实际上,“文本”之争从来就不是版本、译本和资料的占有之争,不是“解读”得对否的问题,而是价值观(选择性)、方法论(分析框架)之争。“文本”解读、话语霸权,本质上是意识形态领导权问题,仅靠“解释”是解决不了的,最终只能靠实践。“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能否满足实践的需要,能否以自身的彻底性掌握群众,是检验理论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虽然不会结束或垄断真理,但却是把思想的真理性变成现实性的唯一方式。这样,从“解释”层面看只能是多元论或相对主义的结果,通过实践就能达到现实的唯一性。这就是实践的权威性。

正因为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就是关于人类解放条件和规律的认识史(作为中国的马哲史界则需着重探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规律史),这就注定它是与时俱进的学科,其主题和研究视野必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地拓展。就马克思主义自身价值而言,从其科学价值、意识形态价值向其人文价值拓展;就研究视角而言,对于非马克思主义思想成果,在坚持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吸收”而不是排斥;就把握规律性而言,在坚持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相统一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历史观、人生观规律的发掘,等等。所有这些,都是今天马哲史的研

硕士生政治笔记

究服务于中华民族复兴伟业、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尽管当今世界的社会主义运动仍处在低潮,然而与之并存的事实是,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正在崛起。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辉煌成就,包括马哲史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在中国的兴旺发达,雄辩地印证了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预言:“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2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是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的实践需要,在总结当时的自然科学的最高成果、批判地吸取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一切旧哲学相比,具有科学性、阶级性、实践性三个本质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分析阐述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即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谁是派生、谁决定谁的问题)作了既唯物又辩证的回答。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在考察了世界的本质问题以后,进一步考察世界的状态问题。内容可以概括为:两大基本特征(联系和发展);三条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五对基本范畴(本质和现象、内容和形式、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 第三部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这部分在唯物论和辩证法对客观世界进行考察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人(即主体)同客观世界(即客体)的关系,即主体能不能认识客体和怎样进行认识。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科学回答(思维能不能认识存在,即意识能不能认识物质)。对这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的历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生活的总看法和根本观点。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社会的本职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以社会的本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这种一般规律,半空中一切社会形态中都存在和起作用的规律,也包括在某些社会形态中长期存在和起作用的规律。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包括: 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主要揭示的是社会的物质生活、物质关系、物质动力,是历史唯物主义最重要的内容。 阶级、国家、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主要揭示社会的政治生活、政治关系、政治动力。 社会意识及其形式:主要揭示社会的精神生活、精神关系、精神动力。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揭示社会发展的载体动力。因为社会发展的物质动力、精神动力都必须通过人的活动起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源于实践,又为实践服务,能从实践的沃土中不断吸取营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个开放的体系,随着科学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在同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中不断战胜对方、完善自己。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它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邓小平哲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是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是面向新世纪创造性运用唯物史观的重大成果,是在新的时代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我们行动的指南.

第七专题

新时期发展观的历史演变探究

为什么要研究和探讨新时期发展观的历史演变问题?

1.新时期发展观及其历史演变,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实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十七大报告指出:“一九七八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我们党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带领人民艰苦奋斗,推动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一句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其原因何在?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十七大报告的这些重要论述与新时期发展观的历史演变之间是什么关系?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际上是实现中国快速发展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质上是实现中国快速发展的理论体系。 由此而言,新时期的发展观也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与核心观念 。这意味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主要原因就是我们始终有一种正确合理的社会发展观亦即新时期的发展观作指导。在此意义上说,新时期的发展观在我国过去30年社会发展实践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硕士生政治笔记

2.新时期发展观的历史演变,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中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

所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主要就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 。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这些论述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就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既然如此,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问题,就不能忽视新时期发展观的历史演变问题。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在内容上包括“科学发展观”,而且其思想实质就是发展观。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问题,其实质与核心就是新时期发展观的历史演变问题。应该把发展观的历史演变,看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主要内容。

3.新时期发展观的历史演变,在理论上还有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需要系统研究和深入探讨。

十七大报告向全党同提出要求:“ 全党同志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实质是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探索和研究问题。

新时期发展观的历史演变问题研究 ,一方面, 直接源于近年来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质及其思想理论来源问题研究的逻辑深化和理论扩展;另一方面, 则源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研究的认识深化和实际需要。而新时期发展观的历史演变,本身还有许多尚未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需要系统研究和深入探讨 。

这些问题主要包括: 新时期发展观历史演变的思想前提、理论渊源、社会基础和历史背景 问题;新时期发展观历史演变的主要阶段、理论形态、逻辑关系和基本规律 问题;新时期发展观历史演变的基本经验、主要启示、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问题,等等。这些问题正是我们要研究和探讨新时期发展观历史演变问题的主要原因。

4.新时期发展观的历史演变研究,本身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首先, 它对于深化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具有重要的理论诠释价值。

其次, 它对于深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及其形成、演变和发展 具有重要的学术认识价值。

第三, 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创新与发展 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借鉴意义。

第四, 它对于自觉贯彻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速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 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新时期发展观,主要是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发展过程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发展观,实际上也就是执政党的发展观

一、新时期发展观历史演变的价值前提与观念基础

所谓“价值前提”:包括 “发展目标”、“发展要求”、“发展原则”等。

所谓“观念基础”:主要是指引导和决定社会发展的一些根本观念。

新时期发展观的历史演变,本身是一个历史的展开过程。这个过程,由于其本身的主客观原因,必然要经历某些发展阶段。不言而喻,这些阶段之间各有不同,相互区别。否则,所谓历史演变将无从谈起。

然而,不管这种区别如何,实际上,它们之间却有着某些“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统一的价值观念”。正是这种价值追求和价值观念,构成新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价值理想与核心理念,同时也构成了新时期发展观历史演变的共同价值前提和根本观念基础。

那么,新时期发展观历史演变的这种共同价值前提和根本观念基础究竟是什么呢?

(一)追求发展,是新时期发展观历史演变的基本价值取向

基于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所发生的根本变化,1956 年召开的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已经提出: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这里实际上已经确立了党和国家在所有制改造完成之后所应有的工作重点和价值取向,由此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也开始转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新阶段。

然而,遗憾的是这一进程却被后来逐渐发展起来的“ 左” 倾错误和政治运动所干扰和中断,以至于到“文

硕士生政治笔记

化大革命” 期间,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进行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 ,社会价值取向完全转变为所谓“政治革命” 和“巩固政权” 。

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不仅为新时期我国社会发展重新确定了基本主题,同时也为新时期发展观的历史演变确定了基本方向。从邓小平 提出“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 的基本观念,到江泽民 要求“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再到胡锦涛 强调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表明了新时期发展观始终不渝的基本价值取向。

(二)强调经济发展,是新时期发展观历史演变的显著价值特点所谓“发展”,一般而言,首要的是经济发展。马克思指出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 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 ,“ 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 ,“ 即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 。这意味着, 经济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物质前提和现实基础 。脱离开这个前提和基础,其他一切发展都将无法实现。由此来看,当今世界许多国家 不约而同地将经济发展作为它们的首选目标,这既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也具有理论的合理性 与现实的普遍性 。

然而,不仅如此,经济发展对于中国来说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新中国从旧社会继承下来的物质基础几乎是一穷二白,虽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仍处在初级阶段;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曾取得过很大成就,为后来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但由于原有水平低和“ 文化大革命” 的耽误,这种基础还很薄弱。因此,解决贫穷和落后问题,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便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所面临的长期问题和根本任务。由此也决定了新时期发展观必须把经济发展和经济建设作为首选目标和中心工作。

事实上,无论是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还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都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这一点,是新时期发展观历史演变的显著价值特点。

(三)坚持全面发展,是新时期发展观历史演变的基本价值原则强调经济发展并不意味着新时期发展观只关注经济发展而忽视其他方面 。首选目标不等于全部目的,中心任务不等于全部工作,经济发展也不等同于社会发展。 “ 二战” 之后一些发展中国家,例如:巴西、伊朗、巴基斯坦等国,急于改变国家落后面貌并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其结果GDP 增长了,但社会并未得到真正发展。不仅落后面貌未得到根本改变,而且还加剧了生态环境破坏、工农业发展失衡、贫富两极分化、政治腐败蔓延等社会结构性矛盾。这种现象被学界称为:“有增长而无发展” 。

正是在汲取这些教训基础上,新时期发展观在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从一开始就注意到社会的稳定、协调和全面发展问题。 例如,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 就曾指出: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经济与教育、科学、政治、法律等等,“ 都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 ,“ 各方面需要综合平衡” 。党的十四大和十五大指出 :“ 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 。党的十六大 进一步提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而科学发展观 更是把“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作为自己的基本要求。

由此而言,坚持全面发展正是新时期发展观历史演变一脉相承的基本价值原则。

(四)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是新时期发展观历史演变的主要价值目标

新时期发展观不仅提出了全面发展的横向价值要求, 而且形成了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纵向价值目标。

中华民族发展在历史上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在从近代开始的现代化进程中却由于种种原因而大大落伍了。于是,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便成为全体中国人和整个中华民族的长期梦想 。然而,在旧中国,由于列强侵略、战乱不止和政府无能,使这一梦想无法实现。

新中国建立之后 ,我党曾先后提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和“实现四个现代化” 的奋斗目标,并为此做出了极大努力且奠定了必要基础。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一目标仍未能实现。

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工作重点转移,重新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理想。 由此开始,历届党的中央领导集体,都毫无例外地将此理想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是新时期发展观演变的主要价值目标。

(五)以人民利益为根本,是新时期发展观历史演变的根本价值理念

实现以上各种目标的根本前提,是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根本。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邓小平曾指出 :“ 社会

硕士生政治笔记

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 江泽民提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其中最根本的就是“ 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胡锦涛提出“ 以人为本” 的理念,进一步强调“ 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这意味着中国社会的一切发展,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都始终要以人民利益为基本出发点和根本目的。 以人民利益为根本,既是党的宗旨的集中体现,又是共产党人的基本信念,同时也是马克思的人本思想及其“ 以人为根本” 的核心理念的在当代中国的具体体现。这意味着:新时期发展观历史演变的根本价值理念—— 即“以人民利益为根本”,亦即“以人为根本”,简称“以人为本”。

问题转换:

上述目标观念作为一种价值前提和观念基础,为新时期发展观的历史演变确定了基本方向,确立了发展重点,规定了基本原则,设定了主要目标,提供了根本理念,由此才使得这种演变在本质上具有一脉相承的内在统一性,同时为新时期发展观的历史演变提供了共同价值前提和根本观念基础。

然而,一种发展观,仅仅有价值前提(发展目标)和观念基础(根本理念)还不行,还需要有实现这种价值目标和发展理念的途径和方法;同时,价值前提和观念基础的这种统一性,并不意味着新时期我国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发展观完全等同,恰恰相反,正是由于其所面临的社会矛盾及其解决方式(如何实现发展的方式和方法)的不同,新时期发展观的历史演变,在其历史展开过程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和理论形态。

3、新时期发展观历史演变的主要阶段与理论形态

研究和探讨问题的观点和方法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和不断扩展,我国社会发展过程必然会出现“不同的矛盾和问题”及其“解决的不同方式和方法”,由此也使其本身呈现出不同的发展阶段。

正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不同阶段上的不同矛盾和问题”及其“解决的不同方式和方法”,构成了新时期发展观历史演变的“现实动力”和“实践基础”,同时也决定了新时期发展观的这种演变必然要形成其不同的“历史阶段”及其“理论形态”。

深入研究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发展过程在其不同阶段所出现的这种“不同矛盾和问题”及其解决的“不同方式和方法”,是科学划分新时期发展观历史演变不同阶段及其理论形态的“标准”和“尺度”,也是我们正确把握这种阶段和形态的“根据”和“钥匙”。

主要阶段及其理论形态: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发展观(改革发展观)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发展观(创新发展观)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

“改革发展观”的形成基础和确立根据。

面对“ 文革” 之后问题成山、百废待举、在徘徊中前进的困难局面,如何推动发展和实现现代化是一个时代课题。十一届三中全会 在分析当时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不仅及时果断地做出了工作重点转移的战略决策,初步确定了我国发展的价值目标和根本任务,而且实际上也已经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亦即通过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来实现国家发展的基本思路。对此,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邓小平就已明确指出 :如果“ 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必须“ 实行开放政策,学习世界先进科学技术,” 否则,“ 关起门来,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是发达不起来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 进一步将改革开放政策上升到全局的高度,强调:“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 ,要“ 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 。

这意味着在上世纪80 年代,阻碍我国社会发展的矛盾、问题和障碍 ,主要是思想僵化、体制不合理和自我封闭。因此,实现发展的途径、方式和方法, 主要就是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由此,也就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 以改革开放去推动发展的改革发展观” ,这便是新时期发展观演变的第一阶段和首要形态。

“创新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按照江泽民有关论述,创新发展观的基本要点可以简述如下:

其一,创新是推动民族、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 创新精神,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动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wf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