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教育学》第三版(肖北方) - 天津教师资格复习资料

更新时间:2024-04-06 22:0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绪论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的概念

1、 广义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社会活动,

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2、 狭义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

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3、 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1、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2、教育学的发展阶段:萌芽、创立、分化;

3、萌芽阶段教育家、国籍、代表著作,主要教育思想: (1)孔子,中国,《论语》,主要思想:

孔子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教育对国家稳定、社会的发展有作用;提出了“庶,富,教”的观点,认为人口,财富,教育是立国的三个要素。他提出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哲学命题,强调后天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 孔子关于教育对象的观点:“有教无类”

孔子关于教育目的的观点:致力于通过教育培养一批“士”和“君子”,以完善人格为教育的首要目的。 孔子关于教育内容的观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指文化知识-六经。“行、忠、信”指道德行为规范要求。孔子教育内容不足之处在于缺少自然科学知识和劳动知识的内容。 孔子关于教学原则与方法的观点:

① 因材施教的原则。 朱熹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说“夫子教人各因其才” ② 启发诱导的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启发诱导要把握时机。 ③ 学思结合的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 谦虚笃实的方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关于道德修养的方法:

① 立志有恒。 孔子认为人要有远大的人生志向。这是进行道德修养的基础。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标准。 ② 自省自克。强调要自省自克。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 身体力行。“敏于事而慎于言”“讷于言而敏于行”“言必行,行必果”; ④ 改过迁善。道德修养的过程是一个改过迁善的过程。 孔子的教师观:

教师要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工作态度。“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孟子(中国)的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①持志养气 ②反求诸己 ③动心忍性

(3)《学记》——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全书共1229个字,教育思想如下:

①教育的作用:“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敏,教学为先”。即教育的作用是为国家培养所需的人才,教育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②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提出从中央到地方的学制系统: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主张按照地方建制分别设学。提出完整的教学进程和考察标准。

③教学原则:教学相长的原则;预时孙摩的原则;课内外结合的原则;长善救失的原则。启发诱导的原则。 ④论教师:提出“师严道尊”。 (4)苏格拉底(古希腊),问答法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为后世西方的探究式、发现式教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5)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的学生)的教育思想

① 提出了灵魂说,植物的灵魂、动物的灵魂、理性的灵魂

② 关于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国家培养人才,而且应使年轻的一代得到和谐发展,为将来美好的生活做准备。 ③ 实施体、德、智三育(注意顺序)。——最早提出者,“自由教育”主张者

④ 教育的年龄分期理论,教育要与人的发展相适应;四个时期0—7、7—14、14—21、21以后。

(6)昆体良,古罗马,著作《论演说家的教育》,又叫《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

4、创立阶段教育家、国籍、代表著作,主要教育思想:

(1)夸美纽斯——捷克——《大教学论》——独立教育学形成标志;主要教育观点如下:

夸美纽斯是17世纪捷克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被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教育思想体系的奠基人。 ① 关于教育的作用和目的:教育是改造社会建设国家的手段,教育能促进人的发展。 ② (首创)提出了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是其教育思想体系的根本原则; ③ 第一次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④ 提出了统一学制和学年制,根据教育要适应自然的原则,划分4个时期,婴儿、儿童、少年、青年。 ⑤ 为各级学校设置了广泛的学科课程(泛智教育)

⑥ 建立了教学原则体系,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等 (2)洛克——英国——《教育漫话》,提出了“白板说”,教育目的是培养绅士(绅士教育,重视礼仪教育); (3)赫尔巴特——德国——《普通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上,是“科学教育学”形成的标志;

① 赫尔巴特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被称为“科学教育之父”,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学应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教育家;

⑵ 关于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根据伦理学建立教育目的论,根据心理学建立教育方法论的主张。

③ 关于教育的目的:选择目的和道德目的。一是帮助学生发展未来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职业选择;二是培养真正善良的人。

④ 提出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课程体系

⑤ 关于教学方法。提出了教学的阶段论,按照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步走,所谓的四段教学法。他的学生发展成五段教学法,预备、提示、联想、总结、应用。

⑥ 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原则,即在教育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⑦ 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主张通过威胁、监督、命令和禁止、惩罚管理学生;

⑧ 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因强调教师中心,书本中心和课堂中心而被杜威称之为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 (4)杜威——美国——《民主主义与教育》,实用主义教育流派,提出了现代教育观:

① 杜威是美国现代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 ② 关于教育的本质: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③ 关于教育的目的:使学生能够不断的生长下去。 ④ 论课程与教材:“做中学”,活动课程,主张活动教学

⑤ 提出教学的五步骤:创设情境、提供足够产生问题的资料、学生产生问题和假设、设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亲自动手做、验证假设;

⑥ 提出了儿童中心论,教育上的日心说。主张儿童中心、活动中心、活动作业中心(与赫尔巴特对立三中心)

5、分化阶段教育家、国籍、代表著作,主要教育思想: (1)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

① 杨贤江——中国——《新教育大纲》(1930年出版),最早用马克思主义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他以李浩吾的化名写作,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② 克鲁普斯卡娅(列宁夫人)——苏联——《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她是世界上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③ 凯洛夫——苏联——主编《教育学》,对中国教育影响巨大; ④ 马卡连柯——苏联——《教育诗篇》、《论共产主义教育》、《父母必读》。他提出了平行教育原则,他非常重视纪律教育和劳动教育。适当的惩罚是必要的; (2)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20C 中叶以后)

赞科夫——苏联——《教学与发展》。他的理论核心是:“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指导实际,理解学习过程,是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苏联——《给教师的建议》(《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其核心内容是提出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他认为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

布鲁纳——美国——《教育过程》,提出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倡导发现式学习,主张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科学兴趣和创造能力。

布鲁姆——美国——《教育目标分类学》《学生学习的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分册》,提出了掌握学习理论。 瓦·根舍因——德国——《范例教学原理》,创立了范例教学理论 皮亚杰——瑞士——《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提出了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与教学关系的理论。 (3)当代教育学发展的基本趋势?

① 教育学问题领域的扩大 ② 教育学研究学科基础的扩展 ③ 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多样化 ③ 教育学在进一步分化与综合

④ 教育学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更加密切

第三节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一、形成初步的教育信念和专业精神 二、掌握教育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 三、了解教育历史和思想遗产 四、了解教师职业及其环境

第一章 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教育的起源

★ 关于教育起源的辨析(P20-21)

(一)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利托尔洛(法,哲学、社会学家)和沛·西能(英,教育家)。

① 观点: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不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

② 辨析: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起源学说;但把动物的学习等同于教育,否认了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也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是不科学的。 (二)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孟禄(美,心理学家)

① 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一种无意识的模仿。

② 辨析:对生物起源说的批判;但是将教育这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混同于无意识的模仿,导致了教育的生物学化,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是不科学的。

(三)劳动起源说:代表人物——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者

观点:教育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 ①劳动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客观需要;

劳动者需要一定的知识经验做基础,为使年轻一代更好地生存发展,必须有教育的传递,让年轻一代掌握生产和社会生活经验;

②劳动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劳动中产生了语言,使人的意识形成;劳动中积累的经验,构成了教育内容,由此,作为一种有目的、有意识地传递经验的教育活动便有了可能。

在劳动中既产生了教育的客观需要,又创造了教育的可能性,因此说,教育只能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并随着劳动的发展而发展。

第二节 教育的发展

1、教育历史划分的三种尺度:生产力尺度、生产关系尺度、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统一的尺度。分类依据及类型:

① 生产力发展水平划分:古代教育、现代教育2种类型;

② 生产关系尺度划分:原始、奴隶、封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社会教育5种类型;

③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统一的尺度划分:古代原始、奴隶、封建社会教育;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2、现代学校教育的两种国家形态:资本主义教育与社会主义教育——分类依据:社会性质。

3、现代学校教育的两种历史形态:工业社会的教育与知识社会的教育——分类依据: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4、原始教育形态的基本特征。

① 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 ② 教育的无阶级性、平等性 ③ 教育内容简单

④ 教育手段和方法单一 5、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

① 古代学校教育成为社会专门职能。(古代产生了学校) ② 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③ 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 ④ 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具有道统性、专制型、刻板性和象征性。 ⑤ 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尚未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 6、现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

生产性、科学性、世俗性、国际性、终身性和革命性。

☆ 补充:古代学校教育——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注意大条目,细节了解即可) (1)奴隶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① 奴隶社会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 ② 中国是最早出现学校的国家,始于夏朝(“序”、“痒”、“校”);教育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③ 欧洲奴隶社会的两种教育:古代雅典教育、古代斯巴达教育 a.古代雅典教育比较重视对年青一代进行多方面发展教育。

b.古代斯巴达教育比较重视对年青一代进行军事体育教育,培养军人和武士。 (2)封建社会——鲜明的阶级性、等级性

① 我国封建社会学校分官学与私学两种;唐朝的“六学二馆”是典型的官学;教育为科举服务; 教育目的:“学而优则仕”;建立了完整的选士、科举制度(公元606年——1905年清朝末年废止); 教育内容:儒学的“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② 欧洲封建社会的两种教育: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A.教会教育,教育目的:培养教士与僧侣;

教育内容:“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地理

B.骑士教育,教育目的:培养封建骑士;

教育内容:“骑士七技”: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

第三节 当代中国教育

1、当代中国教育是从1949年开始的,其历史定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教育。P27 2、2010年7月,颁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是一份纲领性文件,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3、教育改革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工作方针。

4、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P33

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5、今后我国教育发展的任务是什么?——8项发展任务

①积极发展学前教育;②依法实施九年义务教育;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④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位置;⑤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⑥发展继续教育;⑦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⑧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 6、理论联系实际阐述如何实现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性目标?——6项保障任务 A.战略性目标:“两基本,一进入”。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B.应完成以下六项任务以保障战略性目标的实现:P34 ①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② 保障经费投入;

③ 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④ 推进依法治教;

⑤ 加强和改善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切实履行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的职责;

⑥ 着眼于教育改革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关心突出的问题,以加强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为重点,提出了政府启动实施的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第一节 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就是指教育的产生与发展要受社会各要素的影响,表现为社会是教育发展的基础、根据、动因、

尺度和归宿。P37

2、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经济发展水平是直接影响和最终决定因素) 2)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结构和布局;

3)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对人才和知识的需求制约着教育目标的设定;

4)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教育内容、方式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3、政治对教育的作用。

1)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和目的; 2)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事业的领导权; 3)政治制度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权利; 4)政治制度决定着部分教育内容。 4、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1)文化影响教育的价值取向; 2)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3)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4)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5、科技对教育的作用。(不作要求)

1)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2)科学技术的发展变革着现代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内容体系; 3)科学技术的发展变革着现代教育手段、方式和方法;

4)科学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科学化、个性化、自主化和民主化提供了平台。

第二节 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作为一种特使的社会现象,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影响,但不是被动地受它们影响,教育对它们具有推动或阻碍作用。1995年我国政府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

★ 教育具有本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1、教育对经济的作用。P46

1)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基础; 2)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3)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教育是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变为直接生产力的重要手段。) 4)教育促进现代经济的发展。(美国—舒尔茨—人力资本论,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率为33%,教育具有生产性) 2、教育对政治的作用。(两促进一培养)P48

1)教育促进人的政治社会化; 2)教育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才; 3)教育促进现代政治民主化。(教育与政治关系的演进也就是政治民主化与教育民主化演进和发展过程。) 3、教育对文化的作用。P49

1)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时间上,文化传承) 2)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功能;(空间上,文化传播,如兴办海外孔子学院、网络汉语教学等) 3)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文化选择标准——科学、时代、民族、辩证的选择) 4)教育具有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教育本身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P50) 4、教育对科技发展的作用。(不作要求)

1)教育具有传播科学技术的功能; 2)教育具有创新科学技术的功能。

5、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1)作用: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作用。

1)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先导性的作用;

2)教育在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发展中具有全局性的地位; 3)教育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基础性因素;

(江泽民,综合国力的竞争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教育都具有基础性的地位。) 4)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根本途径。(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2)地位: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占GDP的4%) 6、教育现代化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所谓教育现代化,就是基于教育传统,积极地吸收国外优秀教育成果,创造现代教育的历史变化过程。

内容:①教育观念现代化;②教育目标现代化;③教育内容现代化;④教育方法、手段的现代化;⑤教师队伍现代化;⑥教育管理现代化;⑦教育设备现代化;⑧教育制度现代化。

第三节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试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P55——正确处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与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的关系

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其本质属性是培养人的特殊社会活动; ① 教育要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制约;

② 教育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③ 教育又是一种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相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具有独立性,即有其自身运行规律和发展特点: (1)教育具有与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教育落后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对新的政治经济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另一种是教育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对新的政治经济起着催生作用。

(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每一时代的教育都与以往教育有着传承与接续的关系。

一定的教育由一定生产方式所决定,但教育有其相对独立性。研究教育问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 不能仅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来考察,也不能照搬政治和经济领域的一些做法,不能以经济和政治取代教育,忽视教育自身规律的做法是错误的;

② 要充分认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尊重教育规律,按规律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③ 要充分认识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只是相对的,不能将其绝对化,不能夸大其绝对性而否认社会制约性。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一节 人身心发展的概念

1、人的身心发展,简称人的发展,是指随时间和年龄的递增而发生的个体身心方面的积极变化,包括生理与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1)人的生理发展:包括肌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增强两方面; 2)人的心理发展:包括认识的发展和意向的发展。(认知——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意向——需要等) 2、人身心发展的基本特征: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 1)顺序性对教育的要求: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陵节而施)

2)阶段性对教育的要求: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不搞“一刀切”) 3)不平衡性对教育的要求:关注人发展的关键期,实施关键期教学;(P59)

☆不平衡性含义:①同一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中的发展;②不同方面在不同的发展时期的发展。 4)互补性对教育的要求:要求培养学生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树立信心、长善救失) 5)个别差异性对教育的要求:因材施教;

第二节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

1、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遗传素质、环境(包括教育)、主观能动性。

A.遗传素质是人们从父母现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特点;

B.环境是人生活于其中、赖以生存并影响人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 C.主观能动性是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

2、遗传素质在人发展中的作用——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或物质前提;

1)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生理基础与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成熟过程制约着人的发展进程;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差异性。

★ 辨析:“遗传决定论”——错误的(遗传素质作用的性质)

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前提,但对人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① 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不是现实性,必须要在一定的环境和教育下,可能性才能变为现实性; ② 遗传素质随着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而改变,即使有好的遗传素质,如果没有好的环境和教育,或者个人

主观不努力,也难以有较好的发展。

因此,片面夸大遗传素质的作用,认为人的发展由遗传素质决定是不正确的。 3、社会环境对人发展的作用。

1)环境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基础;(是人的发展外部现实条件,对人的发展起很大的制约作用,“近朱者赤”) 2)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对象、手段、资源、机遇等; 3)人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与环境影响相比,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 辨析:“环境决定论”——错误的(环境作用的性质与特点:自发性、随机性、复杂性)

环境对人的发展虽然起着重大影响作用,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环境决定论是错误的。 ① 人们受环境的影响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② 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要通过人的主观努力和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实现。(举正反例,P67-68有的人…有的人…) 即使在同一条件下,有的人卓有成效,有的人平平庸庸,因此,仅仅认为人是环境消极的产物,人的发展为环境所决定,是错误的。

4、主观能动性对人发展的作用。

1)主观能动性定义:

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能动作用。从意识方面来说,体现为人的需要、动机、目的等主观积极性;从外部表现来说,体现为人作用于客观事物的自觉活动。 2)人的发展过程中内因与外因关系

主观能动性是人发展的直接动力,是人发展的内因,而环境与教育是人发展的外因。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 启示意义:在教育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为重要,是教育起主导作用、促进作用的重要条件。

第三节 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的作用——主导、促进作用

1、为什么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由学校的特殊性决定的P68

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和系统性; 2)学校教育有专业教师来施教;

3)基础教育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年龄阶段的教育。(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关键期、最佳期教育) 2、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做要求,了解)

1)加速人的发展; 2)发掘人的潜能; 3)提升人的价值; 4)健全人的个性。

3、学校教育发挥主导和促进作用的条件。

承认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和促进作用,并不意味着单凭教育就能决定人的发展水平,条件如下: 第一,只有遵循人的发展规律,教育才能促进人的发展;

第二,只有正确处理好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育才能产生积极地成效; 第三,要正确处理教育与遗传素质、环境因素的关系,发挥各自的作用。(下述A、B两点自己发挥,简单了解)

A.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前提,良好的遗传素质有利于教育的进行和学生发展,教育要充分利用这点; B.社会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学校教育的顺利进展与教育成果的巩固;

★ 辨析:“教育万能论”——错误的

“教育万能论”是对教育作用的高度评价,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把教育视为人发展的决定因素,夸大了教育的作用。因为:(教育发挥主导和促进作用是有条件的,答上上面的三点条件,再补上下面两点分析) ① 人的发展并不是单纯由教育决定的,而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和人的多方面的实践活动的结果。

②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和促进作用只是相对比较而言的,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如果没有遗传素质为之提供相应的生理前提,没有环境的积极配合,没有社会发展作为物质基础,没有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育是不可能发挥其主导和促进作用的。

第四章 教育目的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

1、国家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规定人的社会角色;另一部分是规定人的质量规格。P72

2、学校培养目标是根据学校的办学宗旨,确定的学校培养的人才的层次规格、学生完成学业后的出路去向等规定。 3、学科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4、教育方针是国家教育工作的基本政策和指导思想,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5、教育目的的意义和价值。——教育目的在教育实践中有导向、激励、评价作用

1)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对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 2)教育目的对人们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具有激励作用; 3)教育目的是对教育效果进行衡量和评价的重要标准。 6、影响教育目的制定的因素。(不作要求)

1)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是影响教育目的确定的主要依据。 2)人自身的发展特点和需要也是确定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 3)教育目的制定者的教育理想与价值观。

第二节 教育目的的理论

1、宗教本位论——皈依上帝,把人培养成虔信的宗教人士;神道压抑人道,为神学服务;净化心灵、唤醒良知;P75 2、社会本位论(掌握代表人物和观点即可) 1)代表人物:柏拉图(古希腊)、涂尔干(法)、凯兴斯泰纳(德)——沙文主义、赫钦斯(美)——《教育与新人》 2)观点:

① 从社会发展需求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 ② 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 ③ 教育是国家的事业;

④ 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的发展的贡献指标。——赫钦斯 △辨析:“社会本位论”(不作要求,但了解)

积极意义:看到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教育目的的制约作用,强调教育目的根据社会需要来制定;国家要承担国民教育的主要责任;

不足之处:否定了个体兴趣、心理规律和个性特征对制定教育目的的作用,是片面的、不科学的,易造成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压抑。

3、个人本位论(掌握代表人物和观点即可)

1)代表人物:卢梭(法)——培养自由人、罗杰斯(美)——培养发展“自我意识” 2)观点:

① 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 ② 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

③ 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使个人自我实现; △辨析:“个人本位论”(不作要求,但了解)——自然主义、自由主义倾向

积极意义:① 确立了儿童在学校教育中主体地位,反对封建教育;

② 提出了培养“自由的人”、“自我实现的人”和健全人格的理论体系,倡导民主的教育观。

不足之处:① 以“人性”代替对社会的理性分析,忽视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

② 过于强调人性中的天生倾向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忽视了学习和社会影响的作用。

第三节 新中国的教育目的 1、1995年,《教育法》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2010年7月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第一部分“总体战略”中再次强调了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共同提到的、核心部分)

或者问: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对教育目的的表述中,共同点是什么? ① 强调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② 要求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③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4、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阐述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5、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智力和体力的全面协调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 6、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容:

1)人的发展同其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是相联系的; 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3)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制度条件;

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7、首次在中央文件中使用“素质教育”的概念是在(1994)年8月。 8、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① 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② 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

③ 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 9、素质教育的基本观点:

①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② 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③ 要以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④ 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于教育的各个方面。 10、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了解,不作要求P83-84)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 1)切实改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 2)建立教育的“立交桥”,实现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衔接和沟通; 3)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缓解升学压力; 4)加快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

5)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

6)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7)加快社会劳动用人制度的改革,克服学位本位的用人方式; 8)加强领导,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

第四节 我国中小学当前的培养目标(重要,但不考P85) ★ 补充几个考题:

1、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逐步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百分之几的目标(4%);

2、主张“教育无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杜威);

3、古希腊主张教育应由奴隶主国家主办的著名哲学家是(柏拉图);

4、1985年,邓小平同志在《把教育工作认真地抓起来》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P82-83

5、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6、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把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作为教师培养和培训的重点。

7、马克思认为(第一次社会分工)导致了人的片面发展。

8、细分近代教育目的论的发展沿袭遵循了两条线索:一是社会本位论,二是个人本位论。

第五章 教育制度与法规

第一节 教育制度

1、 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

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

2、 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

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学制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 3、1951年10月1日颁布《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确定了新中国的第一个学制;

4、1986年4月通过的《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有“六三制”和“五四制”两种学制。 5、★义务教育,是指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6、义务教育发源于德国。2006年9月1日,我国修改了《义务教育法》,向均衡、公平方向发展。 7、我国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强制性(义务性)、免费性、普及性(统一性)。

8、1929年,英国成人教育家耶克斯利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终身教育专著《终身教育》;

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标志着终身教育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

第二节 教育法规概述

1、教育法规,是由有权立法的国家机关制定的调整教育关系的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

2、教育法规具有指引、评价、教育和保障作用。评价作用的两个突出特点:突出的客观性、普遍的有效性; 3、我国的教育法规体系:

1)宪法中的教育条款;

2)教育法律(教育基本法律和教育单行法律); 3)教育行政法规;

4)地方性教育法规和教育规章。 4、《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三部法律的颁布时间、修改时间、实施时间: 颁布时间 典型事件 修改时间 实施时间 2006年6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29日,十届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986年4月12日 表大会第四次会议2006年9月1日 国人大第22通过 次会议 第八届全国人大常《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993年10月31日 1994年1月1日 委会第四次会议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995年3月18日 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1995年9月1日 通过 ★ 《教师法》是教育单行法律,是我国第一部以职业人员为对象的法律,共9章43条。 ★ 《教育法》是我国教育的基本法,比《教师法》晚一年多,共10章84条。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未成年人保护法》(了解) 1991年9月4日 1992年1月1日 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

第三节 教师的法律地位、权利与义务 1、教师的权利(6项权利):——《教师法》第七条规定

① 教育教学权——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② 学术活动权——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③ 指导评定学生权——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权利;

④ 报酬待遇权——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带薪休假;

⑤ 参与教育管理权——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⑥ 进修培训权——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2、教师的义务(6项义务):<记黑体字即可>——《教师法》第八条规定

① 遵纪守法义务——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② 教育教学义务——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教育工作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③ 思想品德教育义务——按照国家规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及思想品德教育,组织学生开展有益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

④ 爱护尊重学生的义务——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⑤ 保护学生的义务——制止有害学生的行为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⑥ 提高思想业务水平的义务——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3、教师的责任(第四节内容)

(1)学生的权利就是教师的责任;

①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受教育权;(学生入学权、学生上课学习权、学生受教育选择权、学生升学权) ②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人身权;(人格权+身份权)P110-112

A. 尊重学生人格尊严,禁止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B. 禁止搜身或搜查学生个人物品; C. 禁止非法利用学生肖像;

D. 保护学生隐私权,禁止私自查阅信件、电子邮件或日记等;

③尊重和保护学生的财产权;(禁止没收学生物品长时间不予发还、禁止毁坏学生物品)

(2)教师负有保护学生安全的法律责任;

(3)教师负有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责任; 4、教师的法定含义

(1)按照《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两层含义:

①“履行教育教学职责”是教师与其他专业人员根本区别所在; ②“履行教育教学职责”是教师的最本质的特征;

(2)教师“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3)“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国家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第四节 教师对学生合法权益的保护责任

1、 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主要权利:受教育权、人身权、财产权;

2、 人身权是指与公民人身不可分离的民事权利,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

第五节 教师资格制度及任用制度

1、所谓教师资格制度,是指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认定和许可制度,是由国家规定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应该具备的特定条件和取得教师资格的法定程序。

2、取得教师资格是公民担任教师职务、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条件; 3、取得教师资格的条件。

1)必须是中国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 2)热爱教育事业;

3)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4)具有法律规定的学历或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 5)有教育教学能力。

4、取得教师资格的程序:申请人向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受理之日起30日内颁发证书;中小学教师资格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认定。 5、《教师法》规定,实行教师聘任制;

第六节 教师的培训、考核及奖励制度 1、《教育法》规定,通过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定期接受规定时间的培训。 2、考核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师素质,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六章 教师与学生(重点章)

第一节 教师

1、1681年,法国基督教兄弟神会神甫拉萨尔在兰斯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师资培训学校,成为师范教育的开端。 2、教师的含义:《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1)教师是一类“专业人员”;

(2)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 的专业人员——区别于其他人员,教师最本质特征; 3、教师职业的专业性(6个方面)——教师职业的专业特点

第一,专业功能与专业伦理;

第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三,专业训练和资格; 第四,专业自主;

第五,专业团体或专业组织; 第六,专业地位;

4、教师劳动的特点(5点)——其本质是一种精神生产的劳动,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劳动

(1)劳动对象的复杂性 (2)劳动手段的主体性 (3)劳动时间的延续性 (4)劳动空间的室内性 (5)劳动成果的精神性

5、教师应扮演的角色——教师行为受其角色规定支配:诊断者、传授者、指导者、评价者、管理者、研究者、协调员; (1)诊断者的角色,是指教师应对学生现有的各个方面情况、特点、原因等进行了解、分析、判断。 ★ 诊断的目的在于因材施教; ★ 教师怎样才能做好诊断者?P128(三点:知识、工具和方法、多实践)

① 教师要掌握关于人的一系列知识,比如生理学、心理学、医学知识等,才能对学生做出科学的诊断; ② 教师要掌握一系列教育诊断的工具和方法,包括观察、谈话、问卷、测量、分析作品等方法; ③ 教师要花比较多的时间,多做诊断性评价工作;比如,在备课中要“备学生”;在管理中,建立学生档案,为分析诊断奠定基础;在研究中,能撰写个案分析,并提出教育对策。

(2)传授者的角色,是指教师应向学生传播思想、道德和知识;——教师最原始的基本角色 ★ 教师为什么是传授者?

① 传授是教育的基本方式,教育目的的实现需要依靠传授; ② 就知识的掌握和素养水平看,教师“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相对而言,学生是不知者、少知者,教师是已知者、多知者;

★ 教师当好传授者的重要条件?(如何才能做好传授者?两条:知识(自身修养)、方法)

① 勤于学习,知识丰富,注重修养,品行端正,“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② 掌握传授的方法和技能,善于言传身教;

(3)指导者的角色,是指教师要善于引导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包括学习指导(学业指导)、

生活指导(思想、心理等方面),更强调个别化教育的方式,更强调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 教师为什么要做好指导者?P129-130

① 信息来源丰富,人们获取信息渠道的多样化,教师给学生知识的任务显得不那么十分重要; ② 对学生的自主发展的要求更高,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指导学生学习; ③ 学生产生了心理上的紧张和压力,心理疾病的发生率提高,又加之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学生产生厌学、恐惧等问题,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

④ 学生出现的大量生活问题、思想问题,诸如学校暴力、性问题等,给教师摆出了新课题和任务。

★ 教师如何才能做好指导者?(P130,五个要点)

① 要了解学生的发展知识,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规律(必备条件); ② 要有与学生平等交流的态度,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倾听学生的内心世界(心理基础); ③ 要懂得思想指导、行为指导、心理辅导的知识和方法,采用多样化教学模式和以学生为主的活动方式,使学生的主动活动与教师的指导有机结合起来;

④ 建立学习、生活与心理辅导机制,安排时间和创造有利于沟通的空间(是发挥指导者作用的条件); ⑤ 要善于自主学习,努力保持身心健康,提高指导时的说服力和示范性;

(4)评价者的角色,是指教师应对学生学习、发展的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价。(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 评价的目的:

① 检查学习与发展的质量、效果; ② 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动力;

★ 如何成为良好的评价者?(了解P130)

① 要端正评价观,评价是手段而非目的,重视形成性评价,发挥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② 掌握评价的基本理论和常用评价方法(观察记录、问卷调查、谈话、测验、档案袋方法、活动作业); ③ 注意与家长、学生就评价结果进行沟通,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利用评价结果指导教学设计和教育方案;

④ 学会激励的策略,善于批评和表扬,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进步。

(5)管理者的角色,是指教师应该对学生在学校的主要学习活动进行组织管理。(课堂、班级、集体活动的管理) (6)研究者的角色,是指教师应把教育教学工作中碰到的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寻求有效的解决办法。

(7)协调员的角色,是指教师应在家庭、社会、学校教育系统中发挥协调和主导的作用,使各种教育因素形成合力,

有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6、★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教师的素质要求或教师专业化的条件:4大项,每项各小点答全) (1)广泛的综合修养; 教师的一般综合修养包括:

① 广泛的文化基础知识; ② 良好的人品;(指非教师职业的人品,是成功教育的条件) ③ 良好的人际交往技能;

④ 健康的身心和一定的兴趣爱好;

(2)教师的学科专业修养

① 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② 掌握该学科的知识结构体系及相关知识; ③ 学科发展的历史及趋势; ④ 学科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3)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P133-P134)

① 基本的教育科学知识(专业素养的基础);——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育学(最基本的教育学科) ② 先进的教育理念;——学生观、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人才观 ③ 较高的教育专业能力;——教育能力、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

(4)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只答六条即可,P134-135) 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过程中,用于调整教师与社会、与教育事业、与学生、

与教师、与学生家长、与自身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 2008年,教育部与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颁发了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涵如下:

① 爱国守法;——政治层面,处理与党、国家和人民关系 ② 爱岗敬业;——处理与教育事业的关系 ③ 关爱学生;——处理与学生关系

④ 教书育人;——“育人”层面,提出了“以人为本”的行为规范和底线 ⑤ 为人师表;——处理与自身、 与他人的关系 ⑥ 终身学习;——处理与自身发展的关系;

☆ 提升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基本要求。(简单了解P135-136) ① 立足实践 面对现实 ② 持续提升 崇尚先进(三层次要求:师德底线、师德基准、师德高标) ③ 自我反思 自主发展

7、★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个体在教育教学专业活动中不断发展(提高)的过程。具体说,是教师根据专业发展的目标与规划,通过专业发展的活动与途径,提高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水平,更新教育观念,从一个成长阶段不断进入更高成长阶段的过程。

8、骨干教师成长四阶段理论:

①准备期(新任教师);②适应期(合格教师);③发展期(骨干教师);④创造期(专家教师)。 9、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识?(了解)

(1)终身学习。有不断学习的意愿,安排出时间进行学习,把学习与工作改进、生活改进联系起来,使学习有所

运用。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术,提高学习的效率。

(2)自主发展。自我诊断、自我规划、寻求支持、自我评价 10、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了解,P141-P143)

参加培训、专业阅读、网络学习、参加学术团体与学术活动、教育考察与观摩、校本教研与培训、行动研究。

第二节 学生 1、学生的特点(了解):发展性,差异性,主动性,独立性。 2、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双重地位,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1)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客体),原因如下:

① 从教师方面看,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学生是教师教育实践活动的作用对象,是被教育者、被组织者、被领导者;

② 从学生自身特点看,学生具有可塑性、依附性和向师性;

(2)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原因如下: ① 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三个表现:自觉性<主动性>、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

② 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也具有了一定的素质,可以进行自我教育;

★ 辨析“教师中心论”与“儿童中心论”P146 两个观点均是片面的。

(1)“教师中心论”把学生比作“船”,教师是“舵手”,学生必须无条件服从老师指挥;片面原因:只强调学生作为教育的客体,忽视了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过分夸大了教师的作用。

(2)“儿童中心论”把学生看做“太阳”,教师是围着太阳转的“地球”;片面原因:只强调了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忽略了学生也是教育的客体,忽略了教师的主导地位,过分夸大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 作用(意义):正确认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双重地位,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保证教育过程的顺利、有效的进行,并促使学生充分、迅速而健康的发展。

第三节 师生关系

1、师生关系是指师生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包括教育关系、道德关系和心理关系。 2、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有效地进行教育活动,完成教育任务的必要条件。 3、新型师生关系的特征:①尊师爱生;②民主平等;③教学相长 4、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策略:师生互动、师生对话。

5、如何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论述,了解准备P147)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逐渐建立起来的。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前提是教师要有正确的学生观,对学生有正确的积极的态度,用爱用心去教育。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还要特别注意师生互动和师生对话。

(1)师生互动是指在教育教学情境下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或群体之间在活动中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是主要途径和形式,积极的互动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努力;

A. 从教师层面:

① 要树立尊重学生的理念,多听取学生的意见; ② 要审视自己“对学生的分类—解释系统”,对每个学生给予积极的期待; ③ 关注全体学生,合理分配精力,防止“偏心”现象;

④ 在教师群体中形成合作互动的教师文化,以身作则,切己体察; ⑤ 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形式,多创造与学生沟通互动的机会。 B. 从学生层面:

学生应积极主动,发挥主动性,多提问,多寻求老师帮助;形成理解教师,帮助教师的学生文化。

(2)师生对话:是教师与学生围绕人生大事展开的语言交流,实质是思想的碰撞。

良好的师生关系体现在师生在思想上和心理上的相互悦纳,心灵相通。交往的重要方式是对话。

① 师生双方放弃权威地位,相互持平等的态度,通过开放的、平等的对话实现自主建构; ② 是思想的交流,是思想的讨论和往返。

第七章 课程

第一节 课程概述 1、课程的定义 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说,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从狭义上来说,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课程是学校的教育的核心,是学校的蓝图。 2、课程的意义和作用(4条) 第一,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保证。

第二,课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依据,是联系师生的纽带。

第三,课程是教学方法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确定、教学手段的应用的根据。 第四,课程是国家对学校教学进行检查和监督的依据,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 3、制约学校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重点,5条,类比“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一)社会生产力发展影响着课程的发展。(间接性) (二)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影响着课程的发展。(直接性) (三)文化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影响着课程的发展。 (四)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与特点对课程的影响。(教材的编写做到学科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心理顺序统一) (五)课程理论对课程的影响。(理论的指导作用) 4、课程的分类依据和标准 (1)管理角度分类: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校本课程); (2)组织核心分类: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 (3)学生学习选择的自由度:必修课程、选修课程(限定性~、任意~); (4)课程的存在形式及其地位作用:显性课程、隐性课程;

5、学科课程又叫分科课程;——知识本位、社会本位,最早的学科课程如下:

(1)中国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2)古希腊“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6、活动课程:一系列的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始于卢梭,后杜威,陶行知);——儿童本位、经验本位

(1)体现:“设计教学法”、“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典型产品组织教学”、“以战斗任务带教学”; (2)以儿童的心理发展顺序为中心编制课程;儿童通过活动来学习,获得经验、解决问题,锻炼能力。 7、综合课程:指打破传统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一门学科。 8、率先提出综合课程主张的是1912年英国教育家怀特海。(三种表现形式: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P154 9、隐性课程——就是指校园文化,又叫“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最早是由美国杰克逊在1966年提出。包括: (1)学校的物质环境; (2)学校班级中长期形成的制度与非制度文化; (3)学校中的人际关系;

10、隐性课程的特点主要有影响方式的无意识性、空间的广泛性、内容的全面性;(了解)

第二节 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形成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系统化活动;

2、课程计划又叫课程方案、教学计划,是指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主要由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实施与评价、课程管理等。

3、学科课程标准,又叫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某门课程的内容、实施和评价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一般由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等构成。

第三节 课程发展(非重点)

1、课程发展的一般趋势有选择化和个性化、平衡化、综合化、管理上的多级化。 2、2001年教育部颁布《课程改革纲要》,标志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开始。

3、课程改革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4、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P161,6点,了解)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 5、综合实践活动的特性主要有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

6、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

7、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的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它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第八章 教学(重点章)

第一节 教学概述

1、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2、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活动,不单是教师的活动。是贯彻教育方针、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3、教学的地位: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但不是唯一的活动。

★ 辨析题:教学是学校的唯一活动。

错误!从教学的地位来看:

(1)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以教学为主,

① 在时间上,大部分用于教学; ② 在内容上,以学书本知识为主;

③ 在组织形式上,以课堂教学为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教学不是唯一的活动;要更好地完成学校教育任务,不能离开课外活动、生产劳动、学生的集体活动。 ★ 补充知识(归纳整理):

(1)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2)理解教材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4、教学与智育的关系(辨析题:教学与智育没有区别?错误) 二者相互关联又有区别。教学和智育的关系是教育的途径和内容之间的关系。

(1)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发展学生智力为主要目标的活动; (2)教学是实施智育和其他各育的基本途径;

(3)智育的实施除了通过教学外,还有课外活动等; 5、教学任务(4条,四项基本任务)

(一)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基本任务/中心任务)——知识 (二)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能力 (三)发展学生体力,促进学生的健康。——体育

(四)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高尚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品德

第二节 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培养思想品德的过程。P177 2、教学过程的特点(非重点,了解) (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有自身的特殊性。具体表现在:

①知识的间接性;②教师的指导性;③教学的发展性;④教学的教育性。

(2)教学过程是以认识过程为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 3、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重点,5个阶段)又叫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

★ 五个阶段:①激发学习动机;②感知教材;③理解教材;④巩固知识;⑤运用知识 (1)激发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 靠三个方面:①知识本身;②学生自己的主动活动;③教师的引导与激发;三者有机统一是必要的前提基础。 (2)感知教材——获得所学内容的具体生动的丰富表象,为理解知识奠定基础(必经阶段);

(3)理解教材——理解是个体认识事物的联系即事物本质、规律的思维活动,理解教材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4)巩固知识——必要环节

(5)运用知识——掌握知识是为了运用知识。掌握知识→练习、实践→形成技能→发展技巧; 4、★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4大条,每条下3小点,论述题)

(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1)以间接经验为主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特点; (2)学习间接经验要与获得直接经验相结合; (3)坚持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

(二)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2)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3)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 (三)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1)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是互相促进相互影响的;

(2)知识和智力是有区别的,要使知识的掌握真正促进智力的发展是有条件的; (3)贯彻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四)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2)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和发展又为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 (3)坚持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

5、★论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辩证看待,除答3小点之外,每小点展开论述) 答: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辩证统一的。 (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简答:教师为什么起主导作用?)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领导者、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学习质量的检查者; ② 教师之所以起主导作用,原因如下:

A、教师受过专门训练,不仅“问道在先”、“术业有专攻”,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思想修养,而

且了解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懂得如何组织和进行教学,能够发挥主导作用;

B、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成长时期,思想、行为尚不成熟,缺乏生活经验。只有借助教师的帮助,

才能以最简洁有效的方式掌握人类文化精华,才能使学生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2)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原因如下:)

① 学生是有主动性、积极性的人,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其学习动机、兴趣、意志等直接影响

学习的效果;

② 教师教是外因,学生学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教师教的内容只有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练习、运用才能内化,变成自己的,别人无法替代。

(3)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相互促进的。在教学中,既不能只重视教师的作用,也不能只

强调学生的作用,要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6、★ 辨析:知识和智力是没有区别的,知识无条件促进智力的发展。(一辨,二析) 答:观点是错误的。

(1)知识和智力区别如下:

① 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智力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

② 知识的多少与才能的高低并不等同,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也不能等同。

(2)知识的掌握真正促进智力的发展,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① 从传授知识的内容看,知识应该是规律性的。只有掌握了规律性知识,个体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实现知识的“迁移”,才能由已知推未知,才具有真正的思维能力;

② 从教学活动的结构看,重视学生的活动和参与,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通过思考,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③ 从传授知识的方法看,应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自始至终启发学生学习愿望,引导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积极思维,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发展。

第三节 教学原则

1、 教学原则是有效地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2、 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的关系

(1)区别:

教学规律是教学内部的本质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第一性的;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和教学规律,对实践经验进行概括、总结和制定的,是经验性的,第二性的。 (2)联系: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在教学中的反映。

3、主要的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4、直观性原则——认知规律、直接与间接经验统一的规律;中小学年龄特征决定。 (1)含义: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运用多种直观手段,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行感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概念和原理。 (2)基本要求:(正直言)

① 要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手段;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语言直观;

☆ 直观手段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教学的目的和内容来选择。 ② 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结合起来; ③ 要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5、启发性原则——教与学统一的规律,中外经验的总结;由我国教育目的决定。

(1)含义: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突出重点、深入讲解,同时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2)基本要求:(屌<调>丝<思>射<设>精)

① 教师的讲授应“少而精”,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 ②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③ 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

☆ 如何设置问题情境(理解)或设置问题情境的条件? 第一、备教材:吃透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掌握知识结构,了解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第二、备学生: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基础状况,设计的问题有一定难度和思考价值。 ④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学会思考。

(3)常见典故: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举一反三” 6、巩固性原则——认知规律决定;中外教育经验的总结。 贯彻该原则的要求: ① 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② 抓好学生的复习环节和运用环节; ③ 教学生复习和记忆的方法; 常见典故:“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循序渐进原则——认知规律和教材逻辑体系决定,中外教育经验的总结。 (1)贯彻该原则的要求: ① 按照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② 在注意系统性的同时要抓住重点和难点进行教学; ③ 教学要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 (2)常见典故:《学记》中“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

8、因材施教原则——学生身心发展个体差异性和我国教育目的决定,我国优秀教育经验的总结。

(1)含义: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2)贯彻该原则的要求: ① 了解学生的实际和个别差异,为因材施教奠定基础; ② 运用多种方式教学,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培养学生特长。 (3)典故:“因材施教”是由朱熹提出的,概括了孔子的教学经验时,说“夫子教人各因其才” 9、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认知规律和我国教育目的决定。

(1)含义:指教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联系实际来理解和掌握知识,真正学懂,并且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去解

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贯彻该原则的要求: ① 重视书本知识; ② 注重联系实际; ③ 加强实践环节; 10、归纳整理: (1)认知活动规律决定的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2)我国教育目的决定的教学原则:启发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中外教育经验总结制定的教学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第四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教学工作的5个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外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2、备课指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和设计教学的目标、进程、方法、形式等内容的过程。分集体和个人备课,以个人备课为主。

3、教师备课做好三方面的工作:①钻研教材;②了解学生;③设计教学

4、教师备课要写出三种计划:学年(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单元(课题)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5、教案包括: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时间、课题、教学目的、课的类型、教学进程、教具; 6、★备课的要求:

(1)要深入准确把握学科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备教材) (2)要有针对性,适应学生的特点;(备学生)

(3)要根据社会的发展、科学的发展和学生对象的变化,不断更新备课的内容;(备变化) (4)要充分和周密考虑教学设计中诸因素的关系和结构,做好上课前的各种准备。(备准备) 7、上好一堂课的标准(基本要求)(评价一堂课的标准) ①目标明确;②内容正确;③方法灵活;④学生主动;⑤语言艺术;⑥学生思维活跃 ★归纳为三大点:(方便记忆)

(1)知识传授方面:①目标明确;②内容正确;③方法灵活; 目标明确——要有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且具体、正确、恰当; 内容正确——传授的是科学的知识; 方法灵活——方法多样、恰当、有效。 (2)教师方面:⑤语言艺术

语言艺术——教学语言简洁、明快、生动,抑扬顿挫,有条理,有逻辑性;

(3)学生方面:④学生主动;⑥学生思维活跃 学生主动——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思考;

8、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对其它4个环节具有支配和决定作用。 9、课的类型有单一课、综合课。

10、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和时间分配;

11、综合课的结构包括:①组织教学;②复习过渡;③讲授新教材;④巩固新教材;⑤布置课外作业 12、考试也叫测验,有以下要求:效度、信度、难度、区分度。

第五节 教学组织形式

1、教学组织形式是指围绕既定的教学内容,在一定时空环境中师生相互作用方式、结构和程序。

2、我中小学常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有班级授课制、个别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分层教学、现场教学、复式教学。 3、★班级授课制的概念(夸美纽斯,最早提出)

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4、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中首次采用班级授课制。

第六节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指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和一整套工作方式。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2、教学方法的分类:以指导思想不同,归并为两类:启发式和注入式 3、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语直实探亲<情>)

(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以教师和学生的口头语言活动以及学生的书面阅读为主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自学指导法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通过实物和直观教具演示,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考察等使学生获得知识; 演示法、参观法;(以形象、具体、直观、真实为特征)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

☆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按照一定的条件作用于一定的对象,是学生亲自看到所学对象的某些变化过程的方法是实验法

(4)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美国,布鲁纳) ☆ 探究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借助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材料,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认识

事物、理解学习材料或探索应得出的结论或规律性知识的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探究能力。 (5)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欣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4、教师在教学中主要根据教学任务和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年龄特征和实际情况考虑选择教学方法。

5、讲授法:是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它包括讲述、讲解、讲读、讲演等四种方式。 (1)讲授法的优点: ① 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

② 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有利于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讲授法缺点:没有充分的机会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及时作出反馈,学生积极性、主动性不易发挥。 (3)运用教授法的基本要求: ① 讲授的内容上:要有系统性、科学性、思想性,讲清难点,突出重点;

② 讲授的方式方法上:要有启发性,不是简单的灌输;

③ 讲授的语言上:要生动、通俗、形象;要清晰、准确、精炼、有条理,语速适当。

6、演示法:是指教师把实物、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通过示范性的实验,或采用现代化手段,指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一种方法。它常作为辅助方法配合讲授法、谈话法进行,特点是具有直观性。 ★ 运用演示法的基本要求: (1)演示前: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弄清演示的目的,选好演示的教具,明确演示的关键,做好演示的准备; (2)演示时:要结合讲授进行。 ① 演示必须精确、可靠、操作规范;

② 要尽量使全体学生都能观察到演示活动; ③ 演示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

(3)演示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分析观察到的结论以及各种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对比、归纳、综合得

出正确结论。

7、教学手段的定义:教学手段是教师对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相互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 (1)广义上:教学手段指传递信息的各种物质载体,包括教师的语言、动作、表情等; (2)具体意义:教学手段是指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活动以及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 教学方法是包括教学手段的。 8、现代化教学手段作用:

(1)教材建设的突破; (2)教学组织形式的突破; (3)师生关系的突破;

(4)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 (5)扩大了教学规模。

第九章 德育(对比第八章记忆)

第一节 德育概述

1、★德育的概念: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具体来说,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道德要求和受教育者的个体

1、★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带领学生,通过各种活动形式,对班级中的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资源进行组织管理,以实现班级目标的过程。 2、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掌握第一个即可)

(1)★平行性原则; (2)民主与自主的原则;

(3)规范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4)目标原则;

3、关于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的几个细节 (1)平行性原则:既要通过教育集体并利用集体影响个人,又要通过对个人的教育去影响集体,把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提出者: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 (2)目标原则:分解班级目标到每一个人,通过目标调动每个学生积极性。目标管理由美国教育家德鲁克提出。 (3)民主与自主原则: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教师要和学生多协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听取每个学生的意见。要求:①以人为本,改变“管”与“控制”观念;②形成民主管理制度:如民主选举等。 4、简述班级常规管理的内容和要求P229(了解)

(1)班级组织纪律管理; (2)班级环境与卫生管理;

(3)班级文档管理(包括:学生成绩报告单、操行评语、学生档案、班级日志); (4)班级工作计划和总结

5、班级非常规管理(偶发事件及其处理)的基本原则: (了解)

(1)控制感情,沉着冷静; (2)了解情况,掌握分寸; (3)依靠集体,教育学生;

第四节 班级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几乎不考)

1、班级活动是班级范围内开展的学科教学之外的各种教育活动。 2、班级活动的意义(了解)

(1)班级活动可以促使学生提高认知能力。(智力) (2)班级活动促使学生提高实践能力。(体力) (3)班级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品德) (4)班级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凝聚力。 (5)班级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

3、班级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内容:①选题;②制定活动计划;③活动实施与总结。

第十一章 中小学教育科研

第一节 中小学教育科研概述

1、中小学教育科研是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简称,是指为了改进中小学教育工作围绕某一主题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钻研和探究过程,其研究对象是问题。 ☆ 中小学教育科研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了解)

一、目的是为了改进中小学的工作 二、围绕某一主题进行。

三、是有目的、有计划和系统地进行的。

☆ 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中两种重要的研究是:中小学校本研究和教学研究。 2、解决问题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研究; 3、中小学教育科研层次(了解)

(1)方法论(定量与定性研究)

(2)研究方式(文献研究、调查研究、行动研究、实验研究及个案研究) (3)具体方法与技术(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等) 4、中小学教育科研意义(了解)

(1)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需要

(2)促进教师专业不断发展 (3)不断激发教师对工作的热情 5、★什么是中小学校本研究? 是指以中小学教职工为研究主体,以学校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要要为选题范围,并且将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教育教学而进行的研究。

校本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 6、什么是中小学教学研究(教研)?

是关于中小学教育工作的研究,简称教研。 7、什么是校本教研?

校本研究和教学研究的“交集”就是校本教研,即指以解决中小学教学问题为目的而进行的研究。

第二节 中小学教育科研实施过程 1、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实施过程(了解)

①课题选择; ★原则——教育性、实践性、可行性、适宜性、伦理性;(课题即研究对象的问题之一) ②查找文献资料; 方法——顺查法、逆查法、引文查阅法、综合查找法 ③设计研究,撰写研究方案; ④研究实施与资料收集; ⑤资料的处理与分析; ⑥研究报告的撰写; ⑦课题结题

2、课题选择的来源:教育实践、教育理论、科研规划。 3、查找文献资料时,尽量查找一手资料。

第三节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方式 1、中小学教育科研方式

(1)调查研究:有目的、有计划和系统的了解教育教学现状,以加强对其客观认识。 (2)行动研究:教育实践工作者为改善教育教学实践而开展的研究称为行动研究。 (3)经验研究:是指教师通过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回顾与反思而进行的研究。

(4)个案研究:是指对某一现象、事件或某个人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特征是独特性、全面性、代表性。 (5)叙事研究:是指通过口头或书面讲故事的方式开展的研究。 (6)实验研究

2、关于教育科研方式的细节 (1)★ 行动研究特征:

①目的是为了改进实践; ②内容是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③方法是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进行研究; ④研究的循环性;

(2)★ 行动研究的步骤是 P246

①发现问题; ②分析问题; ③设计研究方案;

④研究实施与资料收集;

⑤总结与反思,确定下一步研究问题; ⑥整理和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3)★ 叙事研究的特征:

①呈现事件情节; ②重视背景; ③凸显个人;(个人经验和感受)

④重视反思;反思体现了叙事研究的“研究性”。

(4)叙事研究的步骤:

①发现研究问题; ②寻找叙事对象; ③搜集故事; ④撰写故事;

⑤分析故事,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

(5)经验研究的步骤:①积累经验,提炼问题;②分析经验;③撰写经验研究论文。

(6)个案研究的步骤:

①确定个案; ②收集个案资料;

③分析和整理资料,寻求问题解决方案; ④方案实施

⑤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

3、实验研究中从一个总体中选取一部分作为被研究者的过程叫做抽样,总体又被称为全体,抽取的那一部分叫做样本。 4、研究中资料的收集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进行。

第四节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方法(几乎不考)

1、中小学教科研的方法:实物分析法、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测验法、行动研究中的具体方法(教学方法和德育方法)。

2、访谈法是教育研究中的研究方法(具体方法与技术)层次;

3、访谈法的三个方面特征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通过访谈或谈话进行;目的是为了研究 4、问卷法适用于了解较大范围的有关情况,例如一个年级学生。

5、把研究内容设计成若干个具体问题,变成书面试卷,交给所选择的人员进行书面回答,从而收集和分析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是问卷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wb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