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调研报告对策建议

更新时间:2023-04-27 03:3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调研报告对策建议

X年X月,X市X区自列入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录后,通过规划融合、景区建设、市场规范、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等工作有序推进,成效显著。现将X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X区全域旅游示范区概况。X区地处X市南部,总面积X平方公里,人口X万。全区辖XX个街道办事处,一个经济开发区。X 是X市城市“东进南扩”的重点发展区,同时X还是中国土地复垦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开放性农业示范区、全国经济林产业示范百强县(区)。

X文化旅游资源丰厚,传说X是炎帝X氏的出生之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山孜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址X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寺、华家湖新石器中期文化遗址、赵集二级扬水站X处;X年又新增了X窑遗址、赵氏宗祠和榴园村明清石榴园及乡土建筑三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级文保单位如宁戚墓、许由墓、捻寨遗址等X处;同时,X窑和草庙孜正在申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XA级景区四季榴园和南湖公园、正在打造国家XA级景区七彩和村、以及正在提升和规划建设的龙脊山自然风景区、华家湖、廻龙山、十里长山等文化旅游景区景点。

二、X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进展。(一)坚持规划引领,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特色。投入资金X多万元,高标准规划《X区全域旅游规划》、《X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重点项目总体规划》,全区规划了四季榴园、南湖公园、龙脊山、化家湖、廻龙山、十里长山六大景区,突出建设重点,以点带面,示范推动。编制《X区石榴特色小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并实施第二批精品民宿建设和旅游商品交易市场建设。创建成国家AAA七彩和村景区。

(二)成立创建组织,明确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任务。为扎实推进创建工作,X区委区政府成立了以区委书记、区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X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X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方案》、《X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推进计划表》、《X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任务分解表》,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引领全区产业转型发展的支柱产业进行培育。

(三)推进“旅游+”,实现全域旅游示范区目标。一是“旅游+文化体育”。利用化家湖景区连续举办六届环湖自行车赛,环化家湖山地自行车越野赛,X年环江淮万人骑行大赛(X站榴园)暨山地自行车越野赛以X市太极拳展示、秦楼桃花节、七彩和村梨花节、最美桃花面摄影大赛、寻找最美石榴仙子摄影大赛、李政恩篆刻书画展等节庆活动和赛事活动为载体,打造文化体育旅游各类活动,形成了持

续时间长、内容丰富多彩、有品牌影响力的旅游产品。二是“旅游+山水”。依托X山水资源、农耕文化这一优势,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在四季榴园景区建设环形观景路,形成X特色的“一带一路”旅游景观。规划设计中湖公园、泉山公园、化家湖、龙脊山、廻龙山、十里长山等景区建设。三是“旅游+交通”。全区旅游路网建设全面铺开,“六横六纵”路网把X各景区景点有机串联,点点连成线,线线连成片,节约了游客在路上的时间,延长了游客在景区景点休闲的时间;开通X、X、X、X路等旅游线路和X—榴园旅游专线直通车。四是“旅游+养生”。依托X宜人的气候条件和优美的山水资源,建设榴园精品民宿、塔山生态农庄、果老生态山庄,培育龙脊山地锅鸡、果老山庄黑山羊、小香猪、蒸时令野菜等十大品牌养生特色食品;开发研制石榴酒、石榴汁、石榴茶等养生保健食品,凸显本地特色。五是“旅游+小镇”。利用集镇建设打造特色石榴小镇、苹果小镇、灵枣小镇等,以旅游产业作为支撑,带动了本地的城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实现城镇调整产业、改善民生、提升形象的目标。六是“旅游+工业”。X区将利用工业遗产,变废为宝,依托旧的矿井矿区进行改造,变成矿井餐厅和矿井体验,成为吸引游客的新的景点。国家矿山博物馆、酒器陈列馆、纺织体验馆等工业旅游已经形成。目前,井下餐厅和矿工体验煤矿以及北从朔西湖公园南至南湖公园的旅

游观光“小火车”正在谋划设计中。七是旅游+商品,创新开发具有X特色的中国结、泥塑、剪纸、根雕、奇石等文化旅游产品,并逐渐形成旅游产业,增加当地旅游收入。塔山石榴系列产品、和村苹果、黄营灵枣、秦楼蜜桃、赵集水果蔬菜等地方土特产,已形成规模特色,其中塔山石榴、和村苹果、黄营灵枣已成为国家地理名称保护产品。X年,在X省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中,金榴园石榴饮料获得银奖。

(四)完善管理体制,提升全域旅游服务水平。在四季榴园景区设立了X区旅游警察、旅游景区巡回法庭,设立由公安、旅游、环境、市场(工商、物价)食药等单位参与的综合执法队伍,将景区游客中心国有资产包括债权债务移交给盛大投资公司。

(五)发展乡村旅游,辐射全域旅游示范区范围。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全区年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旅游收入已达亿元,通过发展万亩石榴园、万亩苹果园、千亩灵枣园、金泰莱农业生态园等特色农业基地,依靠发展农家乐特色餐饮、农耕文化体验、拓展训练等农业休闲观光旅游,达到了引领休闲观光与拓宽增收渠道的作用。

X年,先后申报创建国家XA七彩和村景区和秦楼金泰莱生态园景区,挖掘赵集民俗文化,建设赵集民俗馆,发掘了X窑遗址和草庙圩孜淮海战役华野指挥部旧址两大文物遗产,投入百万余元资金,进

行发掘、抢修、保护和开发利用,正在申报国保单位,着力打造旅游景点和红色文化旅游基地,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

(六)抓好项目建设,提升全域旅游示范区品味。围绕四季榴园XA级景区提升,新建榴园高档民宿和四眼井纪念馆,不断推进石榴特色小镇、赵瓦房画家村、塔山二期精品民宿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强旅游交通、标识标牌、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四季榴园、龙脊山景区提升和泉山公园、化家湖景区规划建设,创建七彩和村和秦楼桃花源XA景区、加快十里长山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乡村旅游和草庙孜等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大大提升了全域旅游示范区品味。

(七)丰富旅游活动,扩大全域旅游示范区影响。X区通过连续举办旅游文化活动的方式,不断扩大全域旅游示范区影响,连续成功举办了九届石榴文化旅游节,创新举办“今世桃花缘,缤纷古饶游”、“花海果香,七彩和村”梨花旅游节、导游词演讲比赛、“X山水一日游”活动,加大了X旅游的宣传力度,提高了X旅游在本市以及周边地区的知名度。

(八)夯实旅游基础,保障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X区围绕“旅游标识数量充足、旅游宣传面广量大、旅游服务优质高效、市民参与彰显魅力、旅游监管措施得力”五大目标,全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水平。沱河东路、兴湖路、卧牛路、梧桐大道等旅游线路全部建成。投

资X万元建成雷河体育公园并免费向市民开放;投资X万元,建成赵集村、和村两个美好乡村示范点全民健身广场;投资X余万元建成X 区全民健身中心免费开放,投资X万元四季榴园广场项目已经建成投入使用。近两年,在重点交通干道设立标识标牌X多块,在旅游示范村、游客集散中心、游客次中心等地新开工建设旅游厕所X个,已全部投入使用。利用微信、关注、邮折、明信片、宣传折叶、导游图、广播、电视、报刊等多种形式,加强线上线下旅游信息宣传和查询服务,极大方便了游客的游玩。

三、X区全域旅游业创建存在问题与难点。一、旅游发展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没有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也没有列入各级财政预算。文化旅游项目招商引资没有落地。

二、旅游管理体制机制不够完善。旅游监管与运营主体不明,政府及文旅部门直接管理,“大包大揽”,缺乏专业旅游运营公司。

三、旅游基础与服务设施不够完善。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不足与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评估标准差距较大。

四、公共交通严重不足。旅游专线仅有X至榴园一线,全区三镇一办和景区之间没有循环公交车,更没有旅游专线公交,游客到各景区景点出行不便。

五、全域旅游创建的主体单位是区政府各部门和镇办村居,但政府各部门主体职责不分,积极性主动性不够,沟通协调不足,各自职责任务不能落实,文化旅游部门单独协调力度不够。

六、土地性质与属性是全域旅游发展的瓶颈,缺乏全域旅游发展优惠政策,特别是支持农业生态园和农家乐建设用地政策不明,红线与绿灯不分,严重限制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七、各景区严重缺乏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基层干部依赖性较强,缺乏旅游商品的创新开发,“一村一品”没有开发目标。

从旅游出行(停车)、住宿、餐饮、游览、娱乐、购物等六大要素,分析我区全域旅游创建与乡村旅游发展存在诸多制约因素、瓶颈限制等问题,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出行问题。通景公路标识标牌缺乏,景区道路狭窄拥堵,停车场不足使用,而且分布不均,布局不合理,如进入四季榴园景区塔山路较窄,节假日出行堵塞,旅游大巴车很难通行,公交车不通,影响市民游客休闲观光旅游。同时,旅游景区服务中心、景点咨询站等服务设施不完善,旅游景区介绍和旅游线路宣传不明,缺乏导游全景图,没有导游和志愿者引导,游客旅行大都靠自己摸索线路。如四季榴园景区,按国家AAAA标准要求仍不完善,龙脊山更是缺乏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设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vr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