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

更新时间:2024-06-02 00:4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世说新语》知识点总结练习

一、文学常识填空

1.世说新语:是 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 ”一门。 2.刘义庆(403——444), 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宗室,

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二、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雪骤( ) 差( ) 可拟( ) 柳絮( ) 无奕( )

王凝( )之 尊君在不( ) 非人哉( ) 相委( )而去

友人惭( ) 聪颖( ) 三、通假字:

尊君在不 不: 四、古今异义:

1、与儿女讲论文义 儿女: 今: 2、差可拟 拟: 今: 3、与人期行 期: 今:

4、相委而去 委: 今: 5、入门不顾 顾 今:

6、下车引之 引: 今: 五、词类活用 友人惭 惭; 六、近似词:

“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君”是 ;

“尊君” ;“家君” )

七、重要词语

1. 寒雪日内集: 2.与儿女讲论文义: 3. 俄而: 4.拟: 5. 公欣然曰: 6.未若柳絮: 7. 期日中: 8.则无信: 八、课文问题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_”人物“___________” 事件“___________”等要素。

2、《咏雪》一文中的这一家人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氛围下聚会的?( )从哪里看出来? 。

13、《咏雪》只是客观地写出谢家子弟咏雪的事,对“兄子”与“兄女”的两个比喻并未加任何评论,但作者的褒贬却已在其中,一望而知,为什么?另举一两句描写飞雪的古诗。

4、课文默写。

(1)公欣然曰:“ ?”兄

子胡儿曰:“

。”兄女曰:“ 。”公大笑乐。(2)元方曰:

“ 。 , ;

, 。”友人惭,下车引之, 。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B.“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 C.“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化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 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6、根据《〈世说新语〉两则》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咏雪》中最后写“公大笑乐”,公为什么“乐”,请说说你的理解。

(2)《陈太丘与友期》中客人发怒的原因是什么?

(3)《陈太丘与友期》中客人不守信用的表现是什么?

2

三、解释加点词语

1. 学而时习之( ) ..

2.有朋自远方来( ) .

3.人不知而不愠( )( ) ..4.不亦君子乎( ) ..5.吾日三省吾身( )...( )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总结练习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 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 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共二十篇。与

、 、 并称“四书”。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 ,字 , 时 期 人,春秋末期

的 、 、 , 思

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 “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论.语( ) 不亦说.乎( ) 不愠.( ) 三省.

吾身( ) 传.不习乎( ) 不惑.( ) 不逾矩..( )( )

不思则罔.( ) 不学则殆.( ) 一箪.食( )

曲肱..而枕.( )( )( ) 好.之者( ) 笃志( )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7.传.不习乎( 8.三十而立.( 9.四十不惑.

( 10.不逾矩..( 11.温故.而知新.( 12.学而不思则罔.( 13.思而不学则殆.

( 14.可以为...师矣( 15.人不堪其忧(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

17.好知者不如乐.

知者( 18.饭疏食...饮水.( ( )

19. 曲肱而...枕之( 20.不义..而富且贵( 21.于.

我如浮云(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3.择其善者..而从之( 24子在川.

上曰( 25.逝.者如斯.夫( 26.不舍.

昼夜( 27.三军3

..

可夺帅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8.匹夫..不可夺志也( ) 29.博学而笃.

志( ) 30.切问..而近思..( )( ) 四、通假字

1.不亦说乎 通 ,意思是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通 ,意思是 五、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 (时,古义: ;今义: 。习,古义: ;今义: )

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 ;今义: 。三,古义: ,今义: )

3.温故而知新(古义: ;今义: )

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 ;今义: 。从,古义: ;今义: 。)

5.可以为师矣(古义: ;今义: ) 六、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 ) 可以为师矣( ) 2.而:人不知而不愠( ) 温故而知新( ) 3.知:人不知而不愠(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温故而知新( ) 4.乐:不亦乐乎( )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 七、词语活用归类

1.学而时习之( ) 2.吾日三省吾身( )

3.传不习乎( )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

5.饭疏食饮水( )

6.择其善者而从之( ) 7.温故而知新( )( ) 八、成语归类(写出文中成语,至少五个)

九、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

是: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

说: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

义: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

虑: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

是:

4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

是: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 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

文: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

文: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译

文: 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译

文:

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

文: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

文: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

文:

参考答案: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至圣先师”,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二、略

三、解释加点词语

1. 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 2.有朋自远方来(从 )

3.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发怒 ) 4.不亦君子乎(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5

5.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 )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 7.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8.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 9.四十不惑(迷惑,疑惑)

10.不逾矩( 越过,超过)(规矩,规范)

11.温故而知新 (学过的知识) (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12.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13.思而不学则殆(有害)

14.可以为师矣 (可以) (凭借) (做,当作) 15.人不堪其忧(忍受)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 (代词,??的人) (喜欢,爱好) 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趣) 18.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冷水) 19. 曲肱而枕之 (弯曲胳膊) (承接连词) 20.不义而富且贵(不正当的手段) 21.于我如浮云(对于)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泛指多个,几个) (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23.择其善者而从之 (好的方面,优点) 24子在川上曰 (河边)

25.逝者如斯夫 (流逝)(这,指河水) 26.不舍昼夜 (舍弃) 27.三军可夺帅也(军队的通称) 28.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 29.博学而笃志 (忠实,坚守)

30.切问而近思 (恳切地提问) (多考虑当前的事) 四、通假字

1.不亦说乎 说 通 悦 ,意思是 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 通 又 ,意思是 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五、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

(时,古义:按一定时间;今义:时间。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 2.吾日三省吾身

(日,古义:每天;今义:一日。三,古义:泛指多数,今义:数词,三) 3.温故而知新

(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 4.择其善者而从之

(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的人。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5.可以为师矣

(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 六、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替) 可以为师矣 (成为,做) 2.而:人不知而不愠 (转折连词,却) 温故而知新 (顺承连词,不译) 3.知:人不知而不愠 (了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 温故而知新 (得到) 4.乐:不亦乐乎 (愉快,快乐)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

七、词语活用归类

1.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 6

2.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

3.传不习乎(动词活用为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喜欢,爱好;乐: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为乐。)

5.饭疏食饮水(名词活用为动词,吃饭)

6.择其善者而从之(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指优点长处)

7.温故而知新(故:形容词作名词,旧知识;新:形容词作名词,新的知识) 八、成语归类 1.不亦乐乎 2.温故知新 3.择善而从 4.三人行,必有我师 5.逝者如斯 6.匹夫不可夺志 7.富贵浮云 8.箪食瓢饮 九、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殆。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

焉。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

乐。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

之。 。

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

吗?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 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

人。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译文: 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感到迷惑。 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荣华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那天上的浮云一

样。 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

呢?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军队可以改变主帅,但是就连最普通的人也不可以改变志

气。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 能广泛地阅读,并且能够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

了。

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un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