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观后感

更新时间:2024-01-27 19:1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42015第2学期

《电影文学鉴赏》

院选课结课论文

学 院: 系 别: 专 业: 班 级: 姓 名: 联系电话:

黑与白的友情

摘要:法国电影《触不可及》改编自真实的故事。在一次跳伞运动事故后,一位富有的贵族Phillip下肢瘫痪,只能坐在轮椅上,生活无法自理,因此他找了黑人青年Driss来家里帮佣。这是一位郊区的年轻人,刚从监狱出来。简单来说这是最不适合这份工作的人选。两个世界相互碰撞,融合,于是一段不可思议的、奇妙的友情诞生了。影片最动人的地方,是最后两个人重新面对自己本来的生命,让自己的生命得以幸福地继续。这是一段好的,感人的,值得让人真珍藏一辈子的友谊。电影在连续蒙太奇的基础上,还运用了平行蒙太奇和颠倒蒙太奇,使故事发展得更流畅完整。在配乐方面使用了大量的钢琴乐,优雅却富有情调,一点点撩拨人的心弦,在最后Driss为Phillip安排的海边餐厅约会处达到高潮。

关键字:真实 反差 友情 感动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迷恋跳伞的Phillip因事故造成脖子以下瘫痪,于是高薪聘请一位全职陪护,在诸多应

聘者当中,他却出人意料的选择了一位毫无经验并且刚从监狱释放的Driss。身边人都不理解,他给出的回答是:他总是忘记我瘫痪的事实,我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没有怜悯没有特殊对待没有歧视。这样两个背景迥异的人,主仆之分,却出人意料的相处融洽。午夜Phillip病发,Driss推他出门,在街头同享一根烟;一起打赌,演戏骗警察为超速的他们带路;躲着所有人去山里跳伞,领略从高空俯视大地美景的征服感。Driss帮Phillip打破瘫痪的自卑,成功抱得美人归。

这个真实的故事后来被搬上荧幕,成为当年法国票房冠军。这样一个老套的故事,被拍的有趣、真实、自然、动人。我想,如果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是中国,情况或许就是这样:衣不解带的服侍、牺牲自我、容忍病人的一切坏毛病和坏脾气。我们字典里的感动,常常就是这样被定义的,变成一种超越人性、超脱世俗的大无畏。然而在这部电影里,生与死都不再是拿来当噱头的泪点。在生命有限的时光里,宁愿心随我动的放肆,也不愿随时像一个垂死者一样向旁人乞求帮助,这是一种对生命的敬意与尊重。与感动无关,虽然无时无刻不让观看的人感受到温情。在电影后半段,Phillip不想再让Driss陪着一个病人度过余生,于是他换了另一名看护。那位始终小心翼翼,稍有问题就以他有病来与旁人解释的专业看护,令Phillip的心一日日苍老,越发怀念那个陪他玩、陪他疯、甚至拿瘫子这件事开玩笑的朋友。

在这个故事里,人性的光辉闪耀,并不在于他们之间谁为谁做出了更大的牺牲,仅仅只是在于:你给我所想要的安静与尊严,我给你所愿的认可与提携。他们的学识、身份、地位迥异,却在这一点上有着空前契合的态度。

电影中的主人公Driss,一非洲汉子,如以往的美国模式一样,出身简单,无正经职业,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社交杂乱,他们被社会视为问题,可是在他们身上却一直流淌着闪闪发光的东西乐观。大大咧咧毫无顾忌地进入面试间,耻笑专业音乐家不懂流行音乐,为了要签名领失业金直言不讳,真是直爽到了极点,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Driss。那肆意的表达,毫无遮拦的谈吐,在音乐家古典而严肃的家中是那么活跃,鲜明。明明不懂艺术,却非要画自己的画;明明是个小混混,却专治那些负心人;好色而不遮掩,粗暴却正直;不懂高雅,在戏剧院里堂而皇之地耻笑扮装成树的男高音,没受过正经教育,却义正言辞的指出Phillip女儿的不检点;没错,Driss就是一个痞子,可却只有他明白在深夜里呻吟的Phillip,需要的是最自然的空气,安静下来,Phillip,平静些,试着平静下来,慢慢呼吸,能听见我说的吗,安静,试着慢慢呼吸,会没事的;只有他在Phillip生日宴会里跳的流行舞蹈,却让所有人high到了家。毫无疑问,Driss是一个真正的活着的人,他懂得怎么样去让自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随着生活的节奏律动,他为长期接受正统教育的Phillip带来的不仅仅只有欢乐,而是让每一个人在无形中体会生的意义尊重仅有一次的生命。

反观Driss,脱离电影的形象,若以现今的价值观去打量他的话,我想大多数所谓的社会良民会对他们说NO。理由也许只是简单的几条:教育,肤色,贫困。其实这也正是影片在无形中批判的,我们往往以我们所谓的社会准则去衡量一个人,而忽略人性中闪光的地方。不可否认,贫民窟里有许多问题,可是我们依旧能够找到像Driss这样,简单,善良,赋有正义感的孩子,尽管,他们会欺骗,他们会偷东西,可是他们却并不如一些所谓的名人一样龌龊。相比之下,他们这种简单的,为了生活的犯罪是一种坚强,因为他们也是物欲膨胀,社会道德畸形发展下的受害者。科技的进步为我们带来了现代的文明,而被现代文明的光辉所照耀的地方也必然会有阴暗,我们的生活节奏太快了,思维也因快速的节奏而定型单一,我们缺少的是那简单的静,缺少的是对我们自己的审视,内心的审视。事实上,Driss是一个生活的强者,尽管生活依旧无奈,但他却仍然保持着自己的正直和幽默,点滴中流露着他的细心与善良。

再来看一下男二号,Phillip。古典音乐世家出身,勇于冒险,高贵,满腹经纶,几乎带

着现代人所期待的所有光环。他是典型的欧洲正统教育下的产物,虽然每天接受着上流的艺术的熏陶,住在如宫殿一般富丽堂皇的家里,不过正如他写出来的文章一样,尽是华美的辞藻,华而不实,是带着绚烂珠宝的僵尸。也许他就形如庄子所言的那样,虽被金碧辉煌的东西点缀得漂亮至极,却永远只是一个没有自由的被用于祭祀的物品,两个字来形容他的生活压抑。不过也不能完全否定Phillip的一切,他也曾轰轰烈烈的爱过,我真正的痛苦并不是坐在轮椅中,而是失去她。反过来看,也许轮椅是神给Phillip的一个礼物,因为他遇见了Driss。在轮椅里装上12km/h的引擎狂跑;在雪地里直面Driss的雪球;被非专业看护人员虐待;可当Phillip被Driss抱起时,他在笑,笑得那么开心。应该说,Driss给了Phillip第二次生命,他的激情,他的勇气,他的快乐,全被Driss触发了。

影片最动人的地方,是最后两个人重新面对自己本来的生命,让自己的生命得以幸福地继续。这是一段好的,感人的,值得让人真珍藏一辈子的友谊。

虽然Driss很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他抽烟,好色,桀骜不逊,不务正业,看起来是个极端不可信赖的人。但是一旦给予他信赖,他却并没有让别人失望。在两个人度过的开心的,与众不同的,感受彼此生命强烈的反差性碰撞的时候,都揭示了他们对彼此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因为他门能让彼此快乐,能点亮对方的生命,让对方看到自己身上不具备的东西,给彼此另一个完全不同的,精彩的世界。Driss充满活力的,激情的行事作风,给不能动的Phillip十足的安慰。而Phillip也用优雅的世界,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Driss,打磨着他粗糟的世界观,使之渐渐顺滑,Phillip用他独特的方式给予了Driss尊严。而Phillip也因为Driss的出现而变得渐渐开始充满激情,找回了继续生活下去的动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uk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