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一中2013届高三第二次段考地理试题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6-24 23:3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佛山一中2013届高三第二次段考

地理试题

命题人:张小虹 审题人:蔡清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第30届奥运会于英国伦敦夏令时(比标准时间快一小时)2012年7月27日20:12开幕,图8是开幕当日四个城市的昼夜长短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下图完成1~2题。

1.甲、乙、丙、丁四地,从南向北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丙丁乙甲 C.乙甲丁丙 D.甲乙丁丙 2.当伦敦夏令时(比标准时间快一小时)7月27日20:12开幕时,对应的北京时间为 A.7月27日3:12 B.7月28日3:12

C.7月28日4:12 D.7月27日4:12

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珠江三角洲是全国第一个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评价并率先公布数据的城市群地区。下图为2012年3月16日7时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发布的珠三角地区PM2.5均值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四城市中,空气质量最好的是

·1·

A.佛山 B.广州 C.珠海 D.惠州 4.导致图中珠三角PM2.5浓度偏高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人口稠密、汽车数量大 B.“回南天”潮湿少风

C.经济发达,工厂企业多 D. 强冷空气南下,气温下降 读世界某区域某月份的气压分布略图,箭头表示风向。 完成5~6题。

5.下列有关图中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为高压中心,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 B.甲地为低压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 C.乙地为高压中心,气流下沉多阴雨天气 D.乙地为低压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 6.此月份悉尼(151°E,34°S)的盛行风向大致是

A.西北 B.东北 C.西南 D.东南

7.读某地一年中气温日变化的分布图(单位:℃)。有关该地区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最高值没有出现在7月,可能是因为该月降水多

B.从气温变化特点来看,图示地区一定在南半球

C.图示地区的气候类型在欧洲最典型 D.6月该地区气温上午升温慢,下午降温快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8~9题。

8.下列关于该处地质事件发生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2·

A.下沉沉积—岩浆入侵—挤压褶皱—发生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 B.下沉沉积—挤压褶皱—发生断裂—岩浆入侵—抬升侵蚀—下沉沉积 C.下沉沉积—岩浆入侵—发生断裂—挤压褶皱—抬升侵蚀—下沉沉积 D.下沉沉积—挤压褶皱—岩浆入侵—发生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 9.图中②处岩石发生了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最有可能的是 A.石英岩 B.大理岩 C.板岩 D.片麻岩

右图为我国某地区略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甲山为旅游名山,其海拔为1474米, 有关该山地质构造及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褶皱构造,块状山地 B.断层构造,块状山地

C.褶皱构造,褶皱山脉 D.断层构造,褶皱山脉

11.甲山与乙地比较说法正确的是

A.甲山降水少于乙地,甲山顶气温的日较差大于乙地 B.甲山降水多于乙地,甲山顶气温的日较差大于乙地 C.甲山降水少于乙地,甲山顶气温的日较差小于乙地 D.甲山降水多于乙地,甲山顶气温的日较差小于乙地

下图是某区域等高(深)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图中所示河流河口附近等深线向海洋方向凸出的原因是

A.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形成海沟 B.滥采滥挖珊瑚礁使海水逐年变深 C.河流携带的泥沙淤积使海水逐年变浅 D.填海造陆使海水逐年变浅 13.近几十年来这种凸向越来越大,对此应采取的根本措施是

A.禁止滥采滥挖珊瑚礁 B.做好流域内的水土保持工作

·3·

C.经常使用挖泥船清除泥沙 D.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

2012年6月24日,在太平洋马利亚里海沟(下图),我国蛟龙号进行了第四次下潜,蛟龙号首次突破了7000米水深,并且在7020米的最大深度成功坐底,这也创造了世界同类潜水下潜的记录。读图,完成14~15题。

14.流经图示区域的洋流流向及性质分别是

A.自南向北、暖流 B.自南向北、寒流

C.自北向南、寒流 D.自北向南、暖流

15.下列有关马里亚纳海沟形成过程的图示,正确的是

16.右图所示的山区自然灾害链中,①②③④依次是 A.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 B. 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

C. 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 D. 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数据显示,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 139万人,比2000年增11700万人;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据此完成17~19题。

17.所给材料反映出的现象是

A.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 B.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减少 C.我国人口空间分布趋于均匀 D.我国沿海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 18.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中、西部发展政策的吸引 B.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 C.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D.人均耕地减少

·4·

19.该现象会

A.提高我国环境人口容量 B。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 C.加重我国劳动力负担 D.增加我国粮食需求量

20.右图为“我国某城市总人口的逐日变化示意图”(2008年11月28日~2009年3月8日),引起春节期间下图城市人口巨大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洪涝灾害 B.疾病传播 C.旅行度假 D.民工返乡

右图所示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一个地区的城市聚落分布进行模式化处理得出的图像,其中有省政府驻地、地级市政府驻地、县政府驻地、县级市政府驻地,甲区域分布着若干乡村聚落。读图回答21- 22题。

21.图2所示地区,等级最高的城市是

A.a B.b C.c D.d 22.甲区域的居民可以沿图示箭头到达附近城市寻求服务,通常情况下,

到达频率最高和最低的城市分别是

A.u和s B.u和t C.v和s D.v和t

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许多特大城市都很注重地面轨道交通和地下轨道交通(地铁)的建设,下图为“地面轨道交通对房地产的影响”,回答23~24题。

23.城市地面轨道交通对沿线房地产的正 负影响分别是 ①提高沿线的房地产价值

②降低市中心的房地产价值 ③造成交通拥挤

④产生噪声污染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5·

正面影响负面影响 可达性 到车站或轨道线的距离

24.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城市地铁规划时,最适合作为基准图件的是 A.城市道路分布图 B.城市人口密度分布图 C.城市商业网点分布图 D.城市地下排水管网分布图 25.读右图:“我国某城市路网密度和人口密度关系示意图”图中M处城市功能区最可能是 A.工业区 B.农业区 C.中心商务区 D.教育文化区

26.对大城市功能区中CBD(中心商务区)描述正确的是

①.应布置在居住区中心,靠近工业区 ②.应布置在多种运输方式衔接地带 ③.应布置在城市中心,靠近居住区 ④.区内金融、邮电等服务机构集中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下图图3示意某大陆部分地区及附近地形分布图,图4中甲图示意图3中①地海水温度的 垂直分布,乙图示意该大陆与①地同纬度大陆东侧海域的水温垂直分布,读图回答27—28题.

27. 图3中②地区农业生产发达,其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A.乳畜业 B.季风水田农业 C.混合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28. 有关图4海水温度变化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地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大而递减速率相同 B.甲乙两地海水温度500米以上的垂直变化更小 C.影响甲乙两地表层水温差异的因素是洋流分布 D.影响甲乙两地表层水温差异的因素是海陆分布

辽宁省风能资源比较丰富,风速春季最大,夏季最小。该省的太阳能资源也比较丰富。读下图“辽宁省年平

·6·

均风速分布和太阳能资源区划示意图”,回答29~30题。 29. 图中M点的风速数值可能是

A.3.2 B.3.5 C.3.8 D.4.1

30.有关该省能源分布及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能丰富程度主要受纬度位置影响 B.太阳能水平分布与风速水平变化呈负相关 C.山区海拔高,适宜建立太阳能发电站 D.沿海地区建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站, 具有较好的季节互补性

二、综合题 (共55分)

31.读下列材料和地图,回答(1)一(4)题。(20分)

材料一:图8为2011年9月上旬我国部分地区强降雨量图,图9为汾河流域示意图

·7·

材料二:汉江流域示意图

图10

(1)图8所反映的强降水最有可能是 (锋面)引起,降雨区位于锋线的 (地图方向)。(2分)

(2)读图10,该区域城市分布特点 ,图中A、B两地形成的流水地

貌类型分别是 和 。(3分) (3)根据图9、图10和所学知识,试比较汉江和汾河水文特征的异同。(8分) 相同点 不同点 汉江 汾河 (4)汉江流域有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试分析其发展的区位条件。(7分)

32.阅读图表,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甲图为某国轮廓简图、乙图为该国某城市气温降水图,丙图是该国东部沿海某城市示意图。

·8·

甲 乙 丙

(1)根据乙图数据,该城市及周边地区夏季多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最热季节出现4、5月时段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2分)

(2)甲图中,L河河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____________;该河流量季节变化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3分)

(3)甲图中阴影地区生产棉花的有利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2分)

(4)丙图中,若该城市需布局一大型火电厂,从环境因素考虑,其最适宜选择①、②、③、④地中的_____地,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3.读下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和法国有关专家经过考察,发现贺兰山山麓地区的气候十分适合优

质葡萄的生长。宁夏人民经过两年的辛勤劳动,3万亩葡萄基地和防护林的建设一起完成。

·9·

材料二 Q、R两地资料对比表 地点 纬度 海拔高1月均温度(米) (℃) 20l 1111 2.6 —8.4 7月均温(℃) 20.7 23.3 1月降7月降年降水量水量水量(mm) (mm) (mm) 54.1 60.6 1.2 42.2 193.7 年日照时数(小时) 2975.7 R Q 47°N 38°N 824.5 1975.3 (1)冬季宁夏Q地区比法国R地区气温明显偏低,试分析原因。(4分)

(2)每年初冬和早春,河流在P处容易决堤泛滥,简述引起该现象的原因。(4分)

(3)简述Q地区葡萄种植与法国葡萄园相比的有利条件。(4分)

(4)如果Q地区过度发展葡萄种植业,可能会引发什么环境问题?并说明理由。(3分)

34.就地式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一般不离开居住地,而农村逐步向城镇转化,这是城市化的一种新 趋势。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0分)

·10·

材料一:乐清市地处浙江省东部沿海, 2010年常住人口约138.9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约占82.6%。据2009年统计,农林牧渔业的从业人员为16.31万人,比1999年减少了约25%。

材料二: 2009年以来,乐清市实现了电话、有线电视家家通;自来水受益村数达到858个,比重为94%;垃圾集中处理村数达811个,比重为89%;村级全民健身苑达715个,篮球场506个。“十一五”期间,该市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60周岁以上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享受率达到100%。 (1)归纳乐清市城市化过程中劳动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化。(4分)

(2)在城市化进程中,乐清市就地式城市化方式起到了显著作用。分析乐清市就地式城市化过程中

采取的主要措施。(3分) (3)乐清市农村就地式城市化进程对我国城市化发展有什么意义? (2分)

·11·

佛山一中2012学年度上学期高三10月份月考地理科答卷

座位号: 考号: 班级: 姓名: 试室号: 二、综合题 (共55分) 31. (共20分)

(1) 、 。 (2) ,

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 (3)

相同点 不同点 汉江 汾河 订 (4) 。

线32. (共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 (2)

(3)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共15分)

·12·

(4)___________ ______

(1) ____ __________ ______ (4分) (2) ___ _______ __ (4分)

(3) 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 。(4分) (4)______ _____ _

__ 。(3分)

34.(共10分)

(1)

(4分) (2)

___________ (3分) (3)

。(3分)

·13·

佛山一中2012学年度上学期高三10月份月考地理科答案

31.(1)冷锋(1分) 北或西北(写后或后方不得分)(1分) (2)沿河或河谷地带分布 (1分) 甲:河流侵蚀地貌(V型河谷)(1分) 乙:河流堆积地貌(冲积平原)(1分)

(3)相同点:水位的季节变化大;夏季为汛期(每点1分,共2分) 不同点:

汉江:流量大,含沙量小,汛期长,无结冰期。(任答对3点得3分,其余答案不得分) 汾河:流量小,含沙量大,汛期短,有结冰期。(任答对3点得3分,其余答案不得分) (4)自然条件:水热丰富,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每点1分,共4分) 社会经济条件:交通便利;种植历史悠久;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高;增产潜力大;劳动力

丰富等(任答对3点得3分,其余答案不得分)

32. (1)夏季盛行暖湿的西南季风(1分);雨季前的4、5月多晴天,太阳辐射强(1分)。 (2)雨水的补给(1分);季风的影响,夏季西南风带来丰沛的降水,冬季东北风干燥少雨,故河水

量季节变化大(2分)。

(3)多晴天,光照强,日温差大利于棉花的生长(3分)

(5)②(1分),位于冬夏季风垂直的郊外(1分),且在城市热力环境范围之外不易污染城区(1分)。

34【答案】

(1). 从劳动人口结构变化看:从事农林牧渔业的从业人员2009年比1999年减少了约四分之一,表明农业劳动人口数量急剧下降。

产业结构的变化: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上升(4分)

(2). 建设现代化生活、文化娱乐和信息等基础设施;积极发展第二、三产业;加强环境建设,提高环境质量;建立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使农民享受城市人口一样的教育和养老服务,又保持乡村的特色生活方式。(任答三点即可)(3分)

·14·

(3) 为我国广大农村城市化建设探索了一条新路;就地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化,缩小城乡差别;可以避免城市过度膨胀所带来的“城市病”(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任答两点即可)(3分)

【解析】本题组综合考查对乐清市就地式城市化方式评价,其实是对人地关系问题的深入思考的考查。

(1)考查提取资料信息能力,注意仅归纳流动劳动人口结构、产业结构的变化;

(2)考查城市化过程其实就是产业城市化、人口城市化、和地区城市化的三大有机联系、相辅相成的过程,具体就“就地式”语言组织要具体化一点即可。

(3)考查其具体意义,可调动相关城市化意义并结合我国特色来回答。

·1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u5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