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市第六中学九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 - 3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2-22 05:2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克拉玛依市第六中学九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

《孔乙己》 课型:讲读 主备:杨川 审核:赵婉婷 时间: 任 学 知识 与能力 1、了解作者及作品情况,并掌握本课重点字词的音、形、义。 2、熟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3、体会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本文中所用的人物描写手法和环境描写,体会这些描写在文中的作用。分小组讨论,学生发言,自主补充,老师引导。 备注 学 习 过程 习 目 与方法 标 情感态度体会文中孔乙己式的人物的可悲,培养学生价值观 作为新时代学子的不断进取的精神。 重 点 1、熟读课文,把握小说故事情节。体会小说环境描写的务 难 作用。 2、体会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学多媒体CAI课件 具 学计划用 2 课时 时 学习内容与步骤 【布置预习】 自主预习,解决文中自己把握不准的字词。 1、 ⑴.舀yǎo 羼chàn 蘸zhàn ⑵.缠夹不清:搅扰、夹杂不清。 颓唐不安:精神萎靡不振,情绪低落不安。 第一课时 【资料助读】 鲁迅(1881年-1936年),现代伟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幼年时受诗书经传的教育,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影响。后东渡日本学医,又弃医从文,立志用文学来改变落后的国民精神面貌。1918年5月发表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从此以后,鲁迅用他手中的一支笔,同旧势力旧思想进行着斗争。自1918年至1926年,陆续创作并出版了《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等专集。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1927年至1935年期间,创作了《故事新编》和大量杂文。鲁迅杂文具有深沉朴实的革命激情和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是高度的思想性和完美的艺术性相结合的典范。鲁迅先 【导入新课】 现在同学们读书没有考上大学,还能有社会的关怀,帮助失业的 你解决生活问题。课时同学们知道在旧社会,读书人如果没有考上功 名是什么样子吗?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一个典型的例子。 【自主学习】 在课文中标出下列字词。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提示写词语, 并在下面的横线上写一遍,掌握好,以备小测。 1、 踱( )亨( )舀( )砚( )拭( )蘸( ) 附和( ) 不屑置( ) ( )唐不安 阔绰( ) 2、解释并背诵下列词语的意思,并注音: 生一生著译近一千万字。有《鲁迅全集》行世。 格局: 大抵: 声气: 阔绰( ): 羼( ): 污人清白: 绽出: 营生: 间( )或: 君子固穷: 3、回顾一下初中阶段学过的鲁迅的作品: (结合资料,进一步了解作者) 【合作探究】 欣赏小说的一般方法指导:同学们,阅读一篇小说,首先要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然后再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说的主题,并且还要分析其写作特色。下面请同学们跟着提示走进小说,理清故事情节。 1、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孔乙己并没有一开始就出场,他直接出场是在哪一自然段?文中主要写了孔乙己四个生活片断,请你概括出来(人物+事件)。 示例:第四段——酒客嘲笑孔乙己偷书。 第六段—— 第七段—— 第八段—— 【精讲点拨】 学生自由诵读全文,找出反映下列内容的语句并揣摩其丰富含义。 (1)孔乙己的特殊身份 (2)孔乙己的地位 (3)孔乙己的结局 (1)概括孔乙己特殊身份的语句:“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句中①“站着喝酒”表明孔乙己生活贫困,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和短衣帮一样;②“穿长衫”表明他不愿与“短衣帮”为伍,硬摆读书人的架子;③“唯一的”点出了孔乙己的特殊性,他与上层人、下层人都有距离。 (2)点明孔乙己地位的语句:“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这么过。”孔乙己的存在只是为无聊的人们提供一个取笑的对 象。说明孔乙己地位低下,境遇凄凉。 (3)反映孔乙己结局的语句:“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大约”表示是“我”的猜测,但孔乙己当时已无力维生,加上二十多年也没有见到,在那样冷酷无情的社会里,孔乙己肯定是活不下去的,所以用“的确”表示“我”猜测的结论。因为从孔乙己的社会处境和不幸遭遇来看,他的死亡是必然的,不用怀疑的。这句话也流露出小伙计对孔乙己毋庸置疑的同情中,有力控诉了旧社会。 【布置作业】 1、找出文中其他地方对孔乙己的描写,并标注在书上。 2、记忆生字词,明天听写。 第二课时 【自主学习】 1、作家与作品填空 《孔乙己》作者 ,选自小说集《 》,本文深刻地揭示了为封建科举制度所戕害的读书人的病苦,是一篇讨伐和的战斗檄文。 2、为下列加点词语选择正确解释 1)不屑置辩 A、不愿意B、认为不值得C、形容轻视D、不琐碎 2)君子固穷 A、安守B、牢固C、坚定 【合作探究】 1、提出疑难,讨论交流。 (1)可创设情境,进一步走近人物。 我们刚才是站在读者的角度走近孔乙己,下面,试着以“众人”的眼光走进文本、走向孔乙己,去近距离观察他,并向大家介绍他们心中孔乙己的形象。 短衣帮:我认为孔乙己是一个 的人。掌柜:我认为孔乙己是一个 的人。何家、丁举人:我认为孔乙己是一个 的人。小伙计:我认为孔乙己是一个 的人。邻家孩子:我认为孔乙己是一个 的人。 (2)也可品析语言: 2、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句子,探究括号中的问题: (1)、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提示,结合文章第一段内容分析一下“站着喝酒”与“穿长衫”,思考一下“唯一”一词) (2)、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提示,思考一下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精讲点拨】 1.学生通读全文,思考: 小说是从哪些方面对孔乙己进行个性刻画的? 学生小组研讨,教师点拨,归结: (1)概括介绍: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种矛盾现象充分说明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和性格特征。 (2)肖像描写: ①第一次出场:写他“身材很高大”,说明他尚有劳动能力;“青白脸色”说明他穷困潦倒。营养不良又不肯劳动的结果;脸上“时常夹些伤痕”,是他穷困而偶然偷窃被人打伤的标志,也是他走向没落的重要标志。“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既表明他年龄较大而又精神委顿颓唐。他那件长衫“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说明他穷酸潦倒,懒得出奇的经济状况和性格特征。 ②第二次出场:“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着一件破夹袄”说明他衣食无着,穷途末路。“盘着两腿,下面垫着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满手是泥”说明他被打折了腿,丧失生活能力。 断腿前后肖像的对照,更显出他遭遇的悲惨。 (3)语言神态描写: ①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说明他以读书人自居,卖弄学问。迂腐可笑的性格。 ②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说明他死要面子,怕人嘲笑。 ③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说明他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死要面子的性格。 ④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说明孔乙己自命清高。 ⑤“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亡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说明孔乙己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至死不悟。 (4)动作描写: ①“便排出九文大钱”既表现他拮据而穷酸的本相,又对酒店卖弄分文不少,自己是规矩人。并对短衣帮的耻笑表现出若无其事,这一“排”的动作,恰如其分地显示了他的心理。 ②“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说明穷困潦倒到极点,“摸”字表明了他悲惨的境地。 【拓展提高】 请学生阅读《范进中举》一文的节选,与课文进行对照、比较,分析两文人物性格和主题思想上的差异。 投影: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瞪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 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足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爷们,再为商酌。” 教师点拨:两篇文章都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孔乙己和范进都是科举制度的受害者和牺牲品,孔乙己坐着用手爬进“坟墓”。范进光着一只脚走进“天堂”,可以说,他们虽结局不同,但却是“殊路同归”。 《范进中举》是以科举使人狂迷来讽刺其罪恶的,而《孔乙己》是以封建科举吃人来揭露其罪恶的,揭示封建末世的病态,意义更深刻。范进的形象是丑,孔乙己的性格是悲,两篇文章不同的批评角度,主人公不同的遭遇和结局,周围人对主人公不同的态度,显示了作者对封建科举不同的批判力度,也使得社会对两种读书人的态度截然不同,揭示了世态的炎凉、人心的势利。 请你设想一下,孔乙己用手爬着走出咸亨酒店后的情况,以“走出咸亨酒店的孔乙己”为题续写小说。 【布置作业】 1、将本文笔记整理一遍,写在笔记本上。 2、默写《观刈麦》。 【板书设计】 孔乙己 鲁 迅 环境:咸亨酒店 ?缩影? 封建社会 热衷功名——科举失败 死要面子——自欺欺人 孔乙己 人物形象: 好喝懒做——至死不悟 麻木不仁——至死不悟 揭示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主题: 批判麻木冷漠的国民性 【学(教)后记】

【学(教)后记】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tr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