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烟雨朦胧时
更新时间:2024-02-14 15:08: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篇一:孤城不孤
孤城不孤
人原本就是有家的。很多的家聚集在一起就变成了一座城,一座座城联系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国。
老家有句老话: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说的就是千金难买一个家。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家才是最有人情味,住的最舒适,最幸福的。
白墙黛瓦,享受一缕阳光,那是徽派建筑,高大的马头墙透出丝丝儒学气息;烟雨朦胧,细嗅一丝花香,那是南国雨巷,曲折狭窄的弄堂静的时间缓缓流淌;黄沙漫漫,北风萧萧,感受陕北高原上一尊尊窑洞的铁骨铮铮和朴实无华;嘈杂喧哗,人声鼎沸,体会北京大杂院里的起起伏伏和五味人生。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不同地域的人们住的地方也是千差万别。但是这些都是他们的家,一个从晚上闭眼早上睁开陪伴了他们日日夜夜的家,一个从他们降生到离去都恋恋不舍的家。
中国人的恋乡情节很重,或多或少的收到了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多数人都是以齐家为其终极目标的。在我的家乡,一座房子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一户人家的基础。很多家庭日夜辛劳,省吃俭用,为的就是能够造出一栋漂亮、大气的屋子。我的父亲也是如此。
父亲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中国传统农民的朴实传统,而稍微不同的是他会为了一栋房子,任苦任劳。在我看来,这绝不是要强,也不是要面子,而是一种摆脱农民枷锁的精神所反抗出来的我称其为“家本
立”的思想。
老家浙江萧山,半个世纪以前,钱塘江潮日日夜夜奔涌而来,每天准时准点。从未失信,当地人称之为“潮信”。正是日积月累、年复一年的潮信,堆积出一个金沙滩。当时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广大农民围垦造田,竟生生的把一片荒芜贫瘠的金沙滩变成了一亩亩可以耕作、孕育的良田。正是有了先人们的呕心沥血,敢于在寒风凌冽、冰冷骨的泥沼中,一担担、一车车,以愚公移山的精神铸造自己的家园,才会有我们子孙后代的一个家。
这种精神如同钱江潮一般,任尔东西南北风,昂首向前绝不退缩,管他山高水阻,管他荆棘遍布,敢跟天斗,跟地斗,在广大天地之间锻炼红心。
我爷爷正是在那样的时代里长大的。爷爷兄弟四个,排行最小,贫农出身,练就了他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身体虽然瘦弱,筋骨却是刚强。兄弟四人相互扶持,那时候日子虽也挺苦,但是老百姓都相信勤劳致富的道理,凭着那一股子劲儿,咬咬牙也就过来了。勤劳到什么地步呢?听爷爷说:那时候,就是连茅厕旁边也是要种豆子的。可见那时候老百姓们对于土地的珍爱程度。
生活似乎就在日出而作、日落而修的日子里一天天饱满起来,平静而又充实。但是每当夏天台风到来的时候,就是农民们头痛的时候。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是茅草房,不像现在的钢筋混泥土,经不起台风的一吹,连人带房都能吹起来。更苦的是当天干物燥的时候,柴火一不小心点着了,一户失火,全村遭殃。
每当说起这些事情的时候,爷爷虽然是笑着,看上去乐呵呵的,仿佛在说一件件惊悚的故事,但是从那深深的鱼尾纹里我看到了他无奈的深意。他想要一座坚实的城堡,一个能够多风避雨的家。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金沙滩的时候,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是日见起色。慢慢的,茅草房消失了,取而代之的二层泥瓦房。从此,再也不用和惧怕台风了。日子也像个房子那样坚固结实了。
社会主体经济制度的改革让我父辈们不再甘于做农民,大家都在想着法儿的怎么赚钱,怎么致富。那时候还没有创业这个词语呢?当时的职业选择对于农民出身的父亲来说是很简单的:泥瓦匠,木工等一些手工技术者。
父亲和大伯选择了泥瓦匠,几年之后熬出了头,有了一定的技术,也积攒了一些财富。于千禧年间,兄弟二人决定重新盖房子。要盖就盖的大气一点的!兄弟二人拍案而起,那时候我五岁,大伯已经是包工头了,手下有一帮人都是乡里乡亲的,大家一起干活,干的也是很起劲,兄弟二人对于自己家的房子也是很上心,试试筹划的静静雀雀,丝毫不马虎。历经三个月,终于,两栋四层楼加一个炮台高的并在一起的高楼拔地而起,房前一天小河穿过,上面架起两座桥,俨然是一个城堡。那是我们村的第一栋大楼。十里八乡的都来观看,看多以后有啧啧赞叹不已。那一天,爷爷,父亲和大伯满面红光,显得特精神。
他们终于凭借着自己的劳动创造出属于自己家人的城堡。正是这种燕子筑巢般的精神一代传一代,生生不息,家爱才显得有高达有温暖。
当然我并不是推崇说屋子就一定要早的高达,很多时候,我也是纳闷,为什么一定要造四楼,说实在的,三楼和四楼根本没有人住的,都是一些灰尘和鸟屎。为什么要用辛苦钱用在这些没有实际作用的屋子上面呢?而其实如果不是这么做的话,他们的心里有怎么会甘心呢?
这些年更加夸张的是每家每户都筑起了和高高的围墙,四四方方一大圈,把房子围得严严实实,四不透风。在以前傍晚时分,一户人家在吃饭,大家都可以串门聊天的,但是现在不行了。房子与房子之间有了阻碍,人心与人心之间也是有了隔阂。
这几年家乡的经济发展很快,物质水平急速发展的同时,带动了住房的升级换代:从独栋高楼到二层小别墅,但无一例外的是,他们都上了保护壳。不曾想到鲁迅先生说的高高围墙中的那四角天空竟重现在现在每个人身上。人们仿佛觉得有了墙的遮蔽,一切都是安全的,自己被包围的自己的城堡当中,俨然是自己世界的主宰,殊不知这恰恰淡漠了邻里之间的关系。本想要串门的老太太们对于高高的墙头也只能望“墙”兴叹。从此,“城”中的人看不到远处翠绿的树,听不到小鸟的欢歌笑语,就连在里面的空气也竟似污浊不堪。房子周围的墙使他成为了一个城,而在人们内心里的城门也是紧紧关着,那样的生活真的是他们想要的吗?即使生活水平如何的提高,他们的幸福感又从何而来呢?
而如今的我们这一代,却不得不“向往”这要的生活,为了在城市中有这么一个可以立身的城堡,我们不得不放弃乡下相对自由自在
的生活。“蜗居”这个词很生动的描述了城里年轻人的生存现状,他们更本谈不上生活,只是为了生存而不断地像蚂蚁一样的打拼,在积攒着,渴望能有一天拥有自己的立锥之地,或是住着要贷款几十年的“城堡”,不得不每天向蜗牛背着一个壳那样,过着房奴般的生活。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问题。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化是必然选择,但是这并不是说要求我们每个人以驻扎在城市为幸福指数的标准,很多时候,在钢筋混泥土筑城的城市里,在人流拥挤的街道上,在琳琅满目商品繁多的商场里,我们感受不到温暖,没有发自内心的快乐,更过的是无名的发燥和焦虑,每天晚上听着窗外车水马龙的声音而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觉。
在这个时代,我们仿佛有着很多的机会,但我们似乎有没有选择。 如今,我也是从一个城来到了另一个城,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仿佛依然是原来的样子。在大学生活,感受到的比仅仅是看到了与家乡的不同人,不同景,更多的是认识自己。在这座城里,随时都会有变化,需要你去不断地适应,去规避或是迎接挑战,更多的,他就是一面镜子,一面今天发下失误弥补明天的成功,明天的所作所为对照昨天的或得或失的镜子。在这里,你要做的不是筑城,而是开发城,想怎么才能让他更加雄伟壮阔,怎么让他添彩。
时代的变迁是时间选择的导向,每个人会历经不同的城,遭遇城与城之间不同的迁徙,这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事实。但我们可以改造自己心中的城,放下城府,打开心门,让自己活得更自在些。同样的,人与人之间那些城市通道也应该造的更宽阔些,载的下更多的不平
篇二:忧郁语录(忧郁)
忧郁语录(忧郁)
时间:2016-07-12 来源:原创QQ:71956607 作者:忧郁 阅读:59次
文/忧郁
1、曾经多少芳华,却流失在了我们的记忆里......
2、总有一些人值得你去尊重;总有一些人值得你去诚交;总有一个梦想值得你努力的去追求??
3、看着时光一天天的流失,才知,再也找寻不到曾经那些清晰的记忆??
4、每当自己走在岁月的长廊中,才发现,身后的一切一切早已成了昨日的芳华,而前面却是未曾走过的未来!
5、生命的美好始终离不开身边人的陪伴。人生就这么一次,请多给自己释放一点点时间去陪伴一下你的家人,亲人,朋友;请多珍惜你身边所有对你好的人,不要为了工作,忽略了正站在你面前的人??
6、一种幸福,一种爱;一种甜蜜,独有情;白发陪伴终会去,此生有你我最幸(家人)。
7、生活就像一个神秘的盒子,你却永远不知道里面装的到底是什么!
8、经过一段风景,就像经过了一段人生,每天都在更新,而自己却忘记了很多很多,记忆的犹新,却始终找寻不到曾经那种最初的芳华!
9、茫茫人生,空空白梦,看着夜色朦胧的落叶,铺满整地,不禁感叹,那些曾经沧海桑田岁月所留下的残忆,一点一滴的封印在了我的脑海,而自己却不知是忧伤还是快乐?
10、总是走在这样的夜里,看着这样的夜色,却心有不甘,迷茫的人生,迷茫的路,是否是自己曾经太过于执着,还是如今太过于想起?
11、一度年华,走过人生,终于明白,时光能带走每个人的容颜,却带不走那份真挚的情。情给人带来的乐趣无穷无尽,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才会真正体验到爱的伟大,情的真谛。
12、当自己走在迷茫的路程中,唯独父母一直在后面提示着你,不要迷路,人生就这么一次错过机会就再也无法挽回,可当自己匆匆忙忙的消散,才发现,原来,时光的痕迹你在怎么努力也再也找寻不到过往那些童年的美好回忆!
13、看着那些久别重逢的微笑,是多么的甜蜜,多么的开心,多么的快乐,而我却远远的看着怀念起
最初最诚的那一份温馨,如今,我的朋友,兄弟,亲人,你们是否都过得安好?
14、人生漫长岁月就像睡醒了一样短暫,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了才知,原来,记忆的长廊到最后留下的却是所留无几??
15、时光总是那么的短暫,给了我们那么多的机会体验人生,可我却浪费了我太多太多的时间,独自一人努力的跳出自己人生最深的角落??
16、记忆的残留总是击碎着时间的推移,而在这样的夜晚,我却看的那么真那么诚,心却疼痛无比??
17、每当想起我的故乡,心中却一阵阵极痛;而这样的夜晚,除了回忆还能留下什么?
18、时光的脚步残留了太多的忧伤与回忆。原来,走在时间的路上看着那些落叶纷飞飘落的残留却始终保持着生命的不息,而我每天却始终不断在改变突破自己的人生??
19、我把生命所有的时光都释放给了我身边最重要的人,因为有了你们,我的世界才有了无限色彩;因为有了你们,我的生活才有了无限生机??
20、看着落日的晚霞,心却不断感叹着:昨日的芳华是否还是今日的依旧?
21、当时光渐渐流失过去再回过头来,才发现,原来,唯一留下的就是泪水和那些过往不可磨灭的年华痕迹。
22、有些回忆,想着想着就心痛无比;有些回忆,想着想着就泪流满面哭;有些回忆,想着想着就??
23、曾几何时,我对你是如痴如醉,把所有最美好青春时光都给了你,可时间的冲洗,我却成为了你生命中的一个过客,路过了始终会有一个改变方向而离去;风景再美,也会有暗淡的时刻??
24、听着伤感的音乐,不知不觉迷茫着;曾经,我是那么的痴痴呆呆,以为付出就会有收获,可时间的冲洗让我渐渐明白,原来,感情只是人生的一部分,而我又何必那么的执着呢!茫茫人海,谁又不曾这样傻傻深深的爱过一个人?
25、很多年之后,你是否还记得,那一句深邃而伤感的话:“雪花的美,与其说输给了过去,不如说留下的却是寂寞。”
26、当往事回首时,才发现,原来什么都没曾得到过,留下的却是满满泪水的梦???
27、独自走过这空虚而寒寂的街道,心不停的痛跳着,回转身来一望,却不知,这样的夜晚会有多长,多远??
28、因为有你,我很快乐;因为有你,我很开心;因为有你们,我很幸福??
29、一路走来,恍然如梦,却再也找寻不到过往的任何痕迹与风景??
30、有的回忆,回想起的一瞬间是快乐开心而幸福的;有的回忆,回想起的那一刻却泪流满面心痛如绞??
31、有些故事,讲着讲着就泪流满面;有些歌曲,听着听着就撕心裂痛;有些话语,说着说着就伤心欲绝??
32、看着好友一个一个变少;一个一个变得陌生,而于心不忍,也许,我们感觉某些事情可悲的时候,最后很可能只有自己还在原地傻笑着??
33、烟雨朦胧,尘世忧伤,断断续续走过这些年,经历了太多,也懂得了太多,只是世界的繁华迷茫了我的双眼??
34、曾几何时,我是那样痴痴呆呆的望着你,以为你是我今生唯一也是最后一个想娶回家的女人,可时光的流逝证明了我那时的天真幼稚,而你只是我生命中的一个过客??
35、如果说:幸福的生活需要今生所有的时间来兑换,那么,我宁愿花光今生所有时光去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
36、曾经的曾经,自己孤独寂寞的走在茫茫人海,迷失在了其中,现在的现在,自己走上了梦寐以求快乐而幸福无比的生活中??
37、原来,心如所痛写出的伤感文学,既然让人如此痛彻心扉??
38、慢慢的发现,曾经那些一起玩的朋友,一起分享文学作品的文友,一起吃喝玩乐的兄弟,如今,一个个变得如此陌生,变得情浅缘淡,无声无语??
39、一篇送文,送离了我们的情意;一个人的话语,话断了我们最初的信任,也断醒了我们熟悉而美丽的梦??
40、总是忍不住的想起,忍不住的沉默,忍不住的忧伤,忍不住的太多太多,无法去诉说,也无法去诠释,只能用苦涩的泪花,一遍又一遍把它呈现出来??
41、还是这样的夜晚,你转身离我而去,看着你的背影,我却心痛如绞,以为一切的一切的都会烟消云散,可记忆中的你,让我如痴如醉,很是不甘,也许,红颜薄命难得一生心肝??
42、走过岁月,走过时间,才明白,原来,曾经那些一起牵手,看过,闻过,听过,路过,相伴相随走过的路,只是人生必要的经程,到最后留下的却是点点滴滴最美好的回忆??
43、繁华落尽,梦归是梦,又怎能重新开始曾经有过的美好回忆,时光流逝,只是我们早已消失在了茫茫人海??
44、时光在走,留下的却是记忆,有开心快乐的,有伤心难过的,也有伤痛欲绝的??
篇三:材料作文“距离产生什么”写作指导与示例
材料作文“距离产生什么”写作指导与示例
【作文题目】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乡村小伙子离开家乡去大城市工作多年。问他想家吗,他说当然啦!有人说:距离产生美。他说,距离产生距离,每次好不容易回趟家,都要费很多周折才能消除距离。
【写作指导】
这是一则叙事性材料,在立意上有着很大的空间和很强的延展性。材料的关键词是“距离”,它不仅指时间、空间等客观世界的距离,更指情感、心理、认知、精神等主观世界的距离。在思考角度上,既可以向正方向开掘,如“距离产生距离”等;也可以向反方向开掘,如“距离产生美”等。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多维的观照和深入的思辨。历代诗文对此不乏妙论:
(1)“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顾城《远与近》)它启示我们:心理距离与时空距离有时存在逆差。(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它启示我们:距离的“近”与“远”并不总是与认知的“深”与“浅”正相关。(3)“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王国维《人间词话》)它启示我们:距离的“近”与“远”各得其用,各尽其妙。这则文题考量的是对生活感知、感受、感悟的程度,它不仅决定着对材料审视的深度,而且决定着文章立意的高度。
【佳作示例】
那距离,关情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像两条平行线永远没有交集,而是我站在你面前,却说不出一句“我爱你”。
小鸟会离开爱巢飞向更广阔的天空,蒲公英会迎风起航去拥抱更美好的世界。我,也免不了和你离别,去独自前行。
那个秋天的早晨,你冒着瑟瑟的秋风,骑车送来了药物和棉衣,露水打湿了你的头发,一双手也冻得通红??
要上高中了,家也远了。开学前的一天,你将我拉进了卧室,和我一同坐在床边上,轻声地说:“孩子,开学你要住校,我不能再陪伴你了。”我的心顿时一沉,没好气地说道:“我不想住校,要是住的话,就不念了。”你听了,脸上敛起了笑容,只留下一声叹息。 窗外的麻雀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似乎更加烦躁。最终,你还是不顾我的反对,将我送进了学校。而你走的时候,没有一丝的犹豫与不舍。骄阳似火,却暖不了我的胸膛。 住校也就意味着一个月才能回家一次,见你一次。你哪里知道,我担心的,便是这时空的距离,我们的关系。
到了学校,我发现一些人和我一样——想家。然而,比我幸福的是,她们的父母总是不断地来看望她们,而你却从未来过。开学之后,多彩的高中生活中,不免增添了一份怨恨。 天气突然转凉,身体一向不好的我,意料之中地感冒了,发热、咳嗽、呕吐接踵而来。本不想打电话给你,因为你是如此狠心,放我于学校之中不管不顾,但严重发作的鼻炎,促使我在晚自习课下给你捎了个留言:我感冒了。我不知道你是否会听到,也不知道你会有怎样的反应。夜里,我在思索,学校到家的距离,开学到现在的距离,是不是真的拉远了我们的距离,消解了我们的情意。
早晨,我刚走进教室,你出乎意料地站到了我的身后,手里拎着药物和棉衣,露水打湿了你的头发,你的一双手也冻得通红,浑身冒着冷气,即使隔了两三米远,我依旧能感受到
那潮湿的凉意。“喏,给你!”你微笑着说。霎时,我眼睛湿了,氤氲着泪水,一头冲进了教室。再抬眼,你又走了,走得依旧那样毫不犹豫,我的心也依旧久久不能平静。晨曦将你的身影照得闪闪发光,也照进了我的心里。
也许世界上最近的距离,就是我和你的心在一起,母亲!
不管地点,不顾光阴。
[点评]本文的特色在于欲扬先抑。“我”的留言恰似一针试剂,测出了“我”的心与母亲的心之间的距离。“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原来,“学校到家的距离”是母亲为了给“我”一个成长的空间,“开学到现在的距离”是母亲为了给“我”一个成长的时间。当“我”真正地读懂了母亲的一颗坚硬而又柔软的爱子之心,全文的基调非常自然地由“抑”转向了“扬”。其实,人世间真正的“深爱”,从来都不以“量”之多少而定,而以“计”之远近而论。
隔 阂
江南小镇,烟雨朦胧,正是梅雨时节。细雨打湿一片翠绿,如墨染般晕开,打着油纸伞走在青石街道上,仿佛也要融进这一片绿里去了。
茶馆张静静地坐在茶馆里,眯缝着眼看着廊檐下的灯笼,伸手取过茶壶,起身捻了一撮毛尖。茶壶的水倾泻在青瓷茶杯中,毛尖叶被烫得打了卷儿,缓缓舒展开来,而毛尖的香气,也缓缓氤氲开来了。
茶馆张捧起茶杯,晃了晃,又吹了吹,咂了一口,很是陶醉。
茶馆前有撑伞人匆匆经过,边赶路边向他打了个招呼:“茶馆张,还喝着茶哪!”茶馆张笑着应了句:“进来喝杯不?”那人已匆匆而去,只留下余音:“改日再来吧!” 茶馆张又喝了口茶,继续悠闲地看着门外。
隔壁古董店老板摇着扇子晃悠到馆里,笑道:“这小雨绵绵的,想去听听戏也没心情,就来你这找你唠唠嗑。”
茶馆张又取来茶壶给他泡了杯茶,古董店老板瞅了瞅他:“一般这时候你不在柜台上翻账么,今天怎么有闲情在这喝茶呢?”
茶馆张的脸上漾出笑来:“儿子要回来啦!”
“哟!”古董店老板咂咂嘴,“自从你家仔考上大学后还真少见他回来,难怪你这么开心。”
茶馆张刚想应和,却忽然站起身,快步向茶馆门口走去。远处一个身影渐渐清晰,茶馆张也不顾雨,张望了片刻,便喜上眉梢地迎了上去:“儿子,你终于回家啦!”
茶馆张的儿子提着大包小包,被雨淋得颇为狼狈,茶馆张赶忙接过行李,让儿子进店里去。
儿子进了茶馆,抹了把脸,向古董店老板打了声招呼,又回头喊茶馆张:“爸,给我条毛巾擦擦头发。”
茶馆张正忙着收拾行李,随口说道:“我房间里有,自己去拿。”
儿子没动弹。
“咋了?”茶馆张问儿子。儿子讷讷地说:“爸,你房间怎么走的???后院结构挺复杂的吧??”茶馆张楞了楞:“那我给你去拿。”说着就要把行李放下地,却被儿子拽住:“哎,爸,小心点,我笔记本电脑在里面呢!”茶馆张瞪了瞪眼,不说话。
茶馆张只好将行李放在茶桌上,边往后院走边对古董店老板说:“老伙计,帮我泡杯瓜片给我儿子,他最爱喝瓜片??”
“不了,爸,我不喝了吧。”儿子打断了他的话,有些局促地站在屋里,一脸拘束。 茶馆张的眼神黯淡了下来,想说什么但终究只喃喃了一句:“那么生分做什么?”然后缓缓地向后院走去。
江南的小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
茶桌上的毛尖早已凉透。
[点评]本文运用双向结构来推进情节的发展——茶馆张与儿子的空间距离越来越近,但情感距离却越来越远。而空间距离上的层层蓄势,让情感距离上的突转迸发出强大的情节张力,它让“茶桌上的毛尖早已凉透”,更让茶馆张的一颗盼儿热心彻底凉透。
不可逾越的距离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问我“你是谁”。 一段网上恶搞的“生与死”让我们在欢笑之余也不免深思:距离产生的到底是美,还是更遥远的距离?
鲁迅先生在《故乡》一文中,详尽地叙述了他与少年闰土的友谊。角鸡,跳鱼,捕鸟,捉猹??一幕幕充满着乡村孩子童趣与野性的画面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眼前。然而这一切却在鲁迅先生举家迁离故乡,闰土来拜见时的那一声“老爷”中尽数破灭。只是多年未见,鲁迅的“闰土哥”就从一个戴银项圈的活泼少年,变成了皮肤灰黄、思想麻木的农家汉子。试想,若是当年鲁迅先生未离开故乡去求学,这一声“老爷”会不会叫得再迟一些?
在鲁迅的心中,“他”或许还是那个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的“闰土哥”,鲁迅也期盼着“他”能再叫一声“迅哥儿”,虽不能再偷豆,但秉烛长谈还是应该的。殊不知,在没有联系的那些年里,闰土已将自己定位在了一个下人的位置上,他自己在心里挖了一个自己都越不过的鸿沟,这距离说长不长,却再难以越过。
以前玩得再亲密的朋友,分开之后再重逢,你会发现玩得再不如从前了。暑假补习时,遇上一位故友,觉得眼熟却无论如何也道不出他的名字。下课后,故友过来打招呼,寒暄了几句,竟再无别的话题,尴尬之后只得默默走开。第二天竟再未来上课,事后询问同学才得知他的名字,可此后再无什么联系。
曾几何时,我们打打闹闹;曾几何时,我们彻夜长谈;曾几何时,我们也畅想明天。那时,彼此的未来世界里总会有对方的位置。一生朋友,永远闺蜜,却在一段并不漫长的时光和并不遥远的距离里慢慢消磨殆尽,只留下无尽的回忆,祭奠那些我们曾经放肆躁动的青春。 喜剧演员赵本山在小品《昨天,今天,明天》中曾说:“她总说距离产生美,我搬西屋去之后,距离拉开了,美没了??”是啊,距离拉开了,美就没了!
人的大脑就像一台自动化的机器,它帮你记住最新的人和事,也替你不断删除过去的记忆。在你自己并不知情的情况中,或许你已经忘记了最重要的人,也或许你只会在下次碰面时觉得眼熟而默默地问一句“你是谁”。
[点评]作者不仅善于说“事”,缘“闰土之于鲁迅”而及“自己之于同学”;而且能言明“事”背后之“理”:是距离改变甚至消磨了对方在自己心中的位置,是距离淡漠了人情,疏远了人心。本文启示我们:只有用“心”去生活,才能真正地拥抱生活,感悟生活。时间的距离产生美
泰戈尔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大山里孩子却认为最远的距离是父母去城里打工,而他们一年才能见一面。诚然,孩子们口中的距离是不美的,那么难道距离就产生不了美?
回答当然是否定的!
人的成长需要时间的距离来加深认知。“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弟子规》中的这段话让张丽钧将她的人生分为三个阶段:“执盈如虚”、“执虚如虚”、“执虚如盈”。在物质充足的时候,她没有用一颗恭肃的心去珍爱它,以致当生活恼了,从她手中一点一点掠走的时候,她才感到追悔莫及,觉得空虚又迷茫。她站在甲板上看着下弦月,叹了一口气对大姐说:“月缺的日子总是多于月圆的日子——多像生活!”而大姐却教导她换个角度去想——用光明的想象填补上阴影部分。从此以后,她在生活中将一弯金钩看成了一轮玉盘!是时
间的距离让她有了“执虚如盈”这个“美”的感悟!
立言需要时间的距离来验证其价值。叔本华曾在《论名声》中说,立功、立言是通往名声的两条大道。两条大道各有利弊,主要的差异在于功业如过眼烟云,而著作却永垂不朽。著作之所以能不朽,是因为著作不会长久被误解,即使最初可能遭到偏见的笼罩,在长远的时光之流中,终会还其庐山真面目。也只有经历了时光之流的冲击与考验,人们方能来评论著作,而它的真正价值也才会显露出来。是时间的距离让著作展现出了历久弥新的“美”! 对历史的评判更需要时间的距离来摆脱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三家至少有两家半主张做人切忌锋芒太露,所以中国历史上产生了许多玲珑圆滑、四平八稳的谦谦君子,如处事模棱两可的苏味道、唾面自干的娄师德,他们锋芒全无,却官运亨通,位极人臣。相反,那些锋芒毕露者大都难得善终。韩信“多多益善”,招致了高祖的猜忌,引来了杀身之祸。岳飞怒发冲冠,引来了风波亭之劫。李白恃才傲物,终被“赐金放还”。苏轼才华横溢,豪放不羁,却一生屡遭磨难。何以如此?其弟苏辙一语道破: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但而今我们从新的视角去看待他们,恐怕与当时人们的看法会截然不同吧!“千秋功罪,自有后人评说。”历史人物谁是谁非,需要穿越无数年代才能评判,是时间的距离让他们还原了真相之“美”。
时间的距离产生美,既是美学的一条规则,更是哲学的一条规律。
[点评]本文的亮点有二:一是视角的独到。作者能从人的成长、立言、对历史的评判等三个宏大的视角对“时间的距离产生美”这一观点进行观照和剖析,不仅独到,而且大气。二是论据的鲜活。无论是理论论据——叔本华的《论名声》,还是事实论据——张丽钧和苏味道、娄世德等,都鲜有所闻,鲜有所用,是一截少有人嚼的甘蔗,不仅鲜活,而且给力。
正在阅读:
最是烟雨朦胧时02-14
压缩机日常维护保养内容04-26
开环霍尔电流传感器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目录)08-28
社区老年高血压中风综合预防措施分析论文05-11
高中数学必修1基本初等函数复习学案01-28
房屋租赁合同范本_2022年房屋租赁合同范本标准版08-01
城市湿地公园的发展与对策_以西洞庭湖青山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04-23
遗传学练习题03-19
七年级下语文期末试题(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检测D卷含答案01-17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课导学案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