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八校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历史试题

更新时间:2023-05-23 12:5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陕西省西安八校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西安地区八校

2012届高三年级联考

历 史 试 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

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非选择题答案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

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纸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若做选考题时,考生应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把所选题目对应

的题号涂黑.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25小题共50分。)

1.梁启超先生说:“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

布罗代尔说:“如果历史学消失,国民意识也将因此不能存续,而如果丧失了这种国民意识,法国也好,意大利也好,都不可能存在独立的文化和真正的文明”。两者对于史学社会功能的认识的共同点是

( )

A.弘扬传统、树魂立根 B.以史为鉴、古为今用

C.精进学问、海纳百川 D.以古为训、传承祖制

2.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

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B.主张统治者要有五种道德规范,实施仁政

C.主张维护周礼,贵贱有序

D.主张教育“有教无类”

3.班固作《汉书》,内有《古今人表》,列1931人。作者按“上上至下下区分为三等九则”。

其中“上上圣人”者十四人,包括三皇五帝,而以周公孔子殿后;孟子与颜渊,管仲同属“上中仁人”;老子与商鞅,墨翟,韩非都属“中上”;秦始皇则为“中下”。以此推断,班固评价历史人物( )

A.以社会贡献为根据 B.以时代先后为顺序

C.以儒家标准为准绳 D.以个人善恶为标尺

陕西省西安八校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4.管仲说:“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世之仪表也。 夫生法者君也”;荀况说:“事无礼

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可见古代中华法系的突出特征是

( )

A.以礼人法、司法独立、礼法治国 B.法律无上、有限君权、法权平等

C.法源于君、以礼人法、礼刑结合 D.尚礼重法、敬德保民、人性教化

5.皇权是对社会权力资源的独家垄断。它不仅有一套垄断和管理体系,而且有一套完备的调

节系统,如防止皇帝决策失误的“封驳”制度、为防止宰相专权而实行的“合议制度”、为防止官员不忠和腐败的“监察制度”等。有人认为这些是世界其它文明绝无仅有的“原创性”国粹。文中提到的三个制度最明显地对应于:

( )

A.唐朝中书省、明朝的六部、宋朝的通判

B.唐朝门下省、清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宋朝的通判

C.汉朝的内朝、清朝的军机处、秦朝的御史大夫

D.明朝的内阁、宋朝的二府三司、元朝的行中书省

6.《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 不待贾而足

无冻饿之人,亦无干金之家。”说明汉代江南的经济状况是

( )

①人烟稀少②耕作技术落后③商品交换不发达④贫富分化的程度低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①③④

7.唐代陆贽在谈到租庸调制时说:“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这说明租庸调

制①基本特点是以丁计税②实行实物租税和和劳役相结合③反映的是一种商品关系不发达的生产方式④反映了国家对人身依附关系的严格控制

( )

A.①②③④正确 B.①②正确,③④错误

C.②④正确,①③错误 D.①②③正确,④错误

8.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

于内,巳非儒学之正宗。”从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

A.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的学风 B.顾炎武批判“心学”的空谈

C.顾炎武批判“心学”对儒学思想的背弃 D.顾炎武主张废除儒家思想

9. 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咸丰帝躲在避暑山庄,一不痛心割让九龙,二不吝惜巨额

赔款,却认为外国派员驻京“最为中国之害”。对咸丰帝这一看法的正确分析是 ( )

A.极力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B.认识到列强对华侵略的本质

C.将维护国家尊严放在第一位

D.认识到列强派员驻京给中国带来的危害最大

10.下面是关于洋务派的评价,不属于维新派对其评价的观点是:

( )

A. 实不知国务之人也。 以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

者惟枪耳炮耳船耳铁路耳机器耳。

B.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财有致远之用,未闻以

陕西省西安八校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

C.夫四民之中,农居大半,男耕女织,各职其业,治安之本,不外乎此 机器渐行,

则失业者众,胥天下为游民,其害不能言矣。

D.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日学堂,日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

已,非变法也。

11.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作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B.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求,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封限制。”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原遍于县市,自西洋以风火永牛运机成

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D.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拓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夫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

必然之势也。”

12.国学大师王国维在《观堂集林》中,用一句话精辟地概括了清代学风:“国初之学大,乾

嘉之学精,而道咸以降之学新。”“道成以降之学新”,主要“新”在哪方面? ( )

A.注重经典考证 B.针砭社会时弊

C.批判理学旧说 D.学习西方文化

13.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王韬曾说:“其时罢兵议款,互市通商,海寓晏安,相习无事,而内

外诸大臣,皆深以言西事为讳,徒事粉饰,弥缝苟且于目前。”这表明鸦片战争之后 ( )

A.社会上层未能警醒 B.中国社会和平繁荣

C.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D.士大夫醉生梦死

14.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

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以上材料说明孙中山对于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是

( )

A.否定其排外主义 B.赞扬其反侵略精神

C.有赞扬又有否定 D.全面赞扬与肯定

15.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

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

( )

A.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

C.报纸已成为党的宣传工具

B.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

D.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16.右图(图1)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示意图,对其解释

正确的是:①所示的经济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后彻底结束②所示的经济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③所示的经济对中国的近代化有严重的阻碍作用④所示

的经济为近代中国社会进步提供了根本动力 ⑤所示的

陕西省西安八校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经济对中国的近代化的作用利大于弊(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

17.110年前,主张变法维新的谭嗣同奋笔疾书《有感》一诗:“世间万物抵春愁,合向苍昊

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作者所哀伤的是

( )

A.揭竿斩木的反抗风潮 B.泛滥成灾的鸦片贸易

C.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D.瓜分豆剖的民族危机

18.下列货币在我国古代具有开创性历史意义并影响深远的是

( )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19.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的法官如忠于职守,得终身任职。”这一规

定的直接目的是

( )

A.保障法官的人身安全 B.保证司法的独立性

C.实现三权分立 D.体现“分权制衡”的原则

20.《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

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的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这种革命性主要表现为

( )

A.国家权力的重心决定性地自国王转至议会

B.推翻了封建专制王权,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

C.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向近代民主社会的转变

D.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

21.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1791年,制宪会议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的国家,1792年国民公

会宣布法国为共和国,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1815年拿破仑建立了百日王朝,1815年波旁王朝再次复辟,1830年,法国再建立了君主立宪制,1848年,法国再建立了第二共和国,1852年,法国路易·波拿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1870年,第三共和国成立。近代法国政体变迁的实质是

( )

A.工业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较量 B.天主教与新教的较量

C.民主与专制的较量 D.历史与传统的较量

22.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到:“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

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

( )

A.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B.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

C.“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 D.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

23.1943年1月,美英两国分别与中国签订新约,废除在华领事裁判权;同年11月,蒋介石

与罗斯福、丘吉尔共同参与开罗会议。上述史实说明①抗日战争为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

陕西省西安八校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提供了历史性机遇②美英认识到应该平等对待中国③中国已经成为与美英平起平坐的大国④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 )

A.②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4.约翰·巴克勒在《西方社会史》一书中指出:“(‘二战’后)西方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真正

意义上的政治民主,而经济的进步又加快了正在进行的社会与文化变革的步伐。因此,这个源于西方社会对二元革命执着的追求的伟大承诺,终于在战后时期那光辉的成就中得以实现,它出现于18世纪后期的法国和英国,它暂时消除了大萧条带来的痛苦和纳粹极权主义带来的恐惧”。材料中的“二元革命”是指

( )

A.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B.启蒙运动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 D.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

25.1982年,美国《时代》杂志把“个人电脑”选为当年的“年度风云人物”,并预言:“家

庭电脑有朝一日会像电视和洗碗机一样普及。在20年后,将会有60%的美国人上网。”2006年《时代》杂志又把“YOU(你,指所有网民)”选为“年度风云人物”,其封面注释说:“是的,就是你。你控制着这个信息时代,欢迎来到你的世界。”这反映了

( )

A.《时代》的预言非常准确

B.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影响深远

C.计算机技术由个人电脑时代进入网络时代

D.网络技术已十分普及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

26.(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类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发展及人类自身的文明

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人类创造历史、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共同发展。

——《人类文明史》

材料二 阅读下列一组唐诗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具丰实。

——杜甫《忆昔》 ②密雪分天路,群才坐粉廊。霭空迷昼景,临宇借寒光。

——李景《都堂试贡士日庆春雪》

③渔阳豪侠地,击鼓吹笙竽。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

——杜甫《后出

塞》

④登唐科第语唐音,望日初生忆故林。鲛室夜眠阴火冷,蜃楼朝泊晓霞深。

——章孝标《送金可纪归新

罗》

材料三 历史学者认为隋唐历史的总特征是处于中国古代封建农耕文明的繁荣时期。其

陕西省西安八校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横向表现为:政治文明继往开来,物质文明成果丰硕,区域文明协调发展,中外文明双向交流

——《农耕文明的繁荣》

(1)材料一表述的研究历史的角度被称作什么观点?文明的碰撞与交融的结果是“双赢”,

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共经历过哪两次重要的碰撞?其结果证明了文明的发展规律

是什么?(5分)

(2)材料三的研究者如果选用材料二的唐诗作为材料来论证其观点,他可以使用哪些材

料来分别证明?(4分)

(3)“读史使人明智”,历史往往引起人们对社会现实的深深思考。根据范例完成下面题

目。(3分)

范例一:从提高执政能力的角度理解隋亡唐兴的根源;

范例二:从政治文明建设的角度理解隋唐的制度革新;

题目一:从

题目二:从扩大对外开放的角度理解 ;

题目三:从 的角度理解隋唐世界领先科技成就的取得。

27.(12分)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近年来对五四运动的研究越来

越深入和细化,一些热点问题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取得很多新的研究成果,形成不少新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观点一:五四精神是一种不屈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胡绳、雷颐、高力克等学者)

(1)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原则,试以五四运动的史实说明五四精神的具体表现。(2

分)

观点二: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批判与选择之间存在矛盾,这种矛盾既是两个文化体系碰撞后的产物,又是新旧时代接触后的结果。(张宝明、欧阳哲生、刘雨等学者)

(2)简述五四运动前“两个文化体系碰撞”的历程,概括新文化运动前期的知识分子对

传统文化所持的态度。(4分)

观点三: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关于救国方略有三种观点:一是学术救国、科学救国、教育救国;二是走俄国式革命道路;三是走政治改良道路。(叶青等学者)

(3)道路抉择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利益最终选择了哪一条

道路?选择的理由是什么?(2分)

陕西省西安八校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4)道路创新是革命成败的关键。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和理论方面是如何创造性地探索

了正确的革命道路的?(2分)

(5)在中华民族努力实现伟大复兴的今天,五四运动可以给我们以哪些启示?(2分)

28.(12分)阅读材料

材料一 随着护国政体的确立,共和国已名存实亡。共和国试验失败的原因在于,这种

政权形式如同无国会国王专制一样,都违背了“国王在议会中”的历史传统,二者恰好相对,分别代表着两种极端,在素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再者,从17世纪的时代条件看,资本主义发展还不充分,资产阶级正处于形成过程中,在政治上、思想上都极不成熟,共和制成功的条件并不具备。

材料二 妥协换来暂时的政治稳定。复辟初年,议会和王权关系极为和谐,在一系列重

大政策问题上都能保持合作。在经济政策上,复辟政府奉行重商主义,支持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这符合议会的要求。在对外政策上,双方都拥护对荷战争。……然而,建立在妥协基础上的“复辟解决”是不可能根除冲突的,因为它回避了冲突的根源——国家主权所属问题。“复辟解决”片面吸取了革命年代的教训,没有从制度上对二者的权力关系作任何实质性调整。

材料三“光荣革命”吸取了40年代革命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教训,既摒弃了

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它通过三方面的革命解决……对中央权力结构作了重要而适度的调整。

“光荣革命”取得了巨大成功,它遏制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

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

——以上材料均引自程汉大著《英国政治制度

史》

(1)上述三则材料表明,英国近代国家政体的确立过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贯穿这一过

程的根本问题是什么?(4分)

(2)依据材料,分析资产阶级革命使英国最终确立君主立宪政体的原因。(6分)

(3)就英国近代国家政体确立的过程,谈谈你的认识。(2分)

陕西省西安八校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29.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4分)

材料一 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构成统一独特

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二 近代科学技术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的,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是现代科

学技术的基础。现代科学的发展更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措施,加大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应对

国际金融危机,布局未来发展,培养新的竞争优势。

——摘编自中国科学院《2010科学发展报告》 材料三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

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摘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取得的“独特建

树”的主要原因。(5分)

(2)指出材料二中“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分析世界

主要经济体为何要加大科技投入?(5分)

(3)怎样理解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如何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4分)

陕西省西安八校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9-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陕西省西安八校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 10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td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