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上海文言文讲解

更新时间:2024-03-24 22:0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5年上海高考文言文讲解

一、阅读下面古文,完成第16—20题。选自《隋书·循吏梁彦光》

①梁彦光,少聪慧,有至性,其父每谓所亲曰:“此儿有风骨,当兴吾宗。”入太学,...略涉经史,有规检,造次必以礼。解褐秘书郎,时年十七。累迁岐州刺史。后数岁,转相州刺史。

②彦光前在岐州,其俗颇质,以静镇之,合境大化,奏课连最,为天下第一。及居相.州,如岐州法。邺都杂俗,人多变诈,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化。上闻而谴之,竟坐免。 .. ③岁余,拜赵州刺史,彦光言于上曰:“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饧。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复垂收采。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上..答隆恩。”上从之,复为相州刺史。

④豪猾者闻彦光自请而来,莫不嗤笑。彦光下车,发摘奸隐,有若神明,于是狡猾之徒莫不潜窜,合境大骇。相州人情险诐,彦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常以季月召集之,亲临策试,有勤学异等、聪令有闻者,.升堂设馔。及大成,当举行宾贡之礼,又于郊外祖道,并以财物资之。于是人皆剋励,风俗大改。有滏阳人焦通,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于孔子庙。于时庙中有韩伯瑜母杖不痛、哀母力弱、对母悲泣之像,通遂感悟,既悲且愧,若无自容。彦光训谕而遣之。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以德化人,皆此类也。

(节选自《隋书》)

[注]①邺都:邺城,相州治所。②饧:饴糖。③发摘:揭发。 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当兴吾宗 (2)其俗颇质 ..(3)臣自分废黜 (4)聪令有闻者 ..17.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此儿有风骨 B. 称其不能理化 ....C.无复衣冠之望 D . 招致山东大儒 ....18.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19.第③段画线部分反映了梁彦光当时□ □ □ □的心理状态。(2分) 20.梁彦光两次治理相州,成败迥异,请具体分析其原因。(5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选自《静者居记》

静者居记 (明)高启

①浔阳张君来仪,以“静者居”名其所寓之室,尝属予记之,久辞而未获□。 ②一日,与客往候之,入其室,竹树翳深,庭户虚寂,落然无嚣声。客顾而叹曰:“美哉居乎!使张君不勤动于外、有以自乐而成夫静者,非是居乎?”

③予谓客曰:“子何言之戾耶?今有人焉,处空谷之中,栖长林之下,干戈之声不闻,车马之迹不至,其居静矣。而利禄之念不忘于心,穷约之忧每拂乎虑,虽夷然而行,块然而坐,颠倒攫攘,无异奔骛于埃壒者,子谓其果静乎?又有人焉,游于邑都,宅于市里,邻有歌呼之喧,门有造请之杂,心倦乎应答,身劳于将迎,其居非静失。而抱廉退之节,慎出处之谊,虽逐逐焉群于众人,而进不躁忽,视世之挥霍变态倏往而倏来者,若云烟之过目,漠然不足以动之,子谓其果非静者乎?盖静也系于人,不系于居。人能静则无适而不静,是居之静无与于人,人之静亦无待于居也。虽然,亦有待其居而静者矣,然非此之谓也。《传》曰:‘居天下之广居。’广居,仁也。自克己以复之,主敬以守之,至于安重而不迁,渊靓而莫测,则其体静矣,故曰‘仁者静’。张君之志,盖在于是,而假以名其室,子岂未之思乎?”

④客未有以应。张君起而谢曰:“_________若居仁而静者,虽非愚所及,则愿学之焉。子之言备矣,岂不足记吾居哉?请书之。”

⑤顾予欲静而未能者,姑书以识之,俟他日从君而从事焉。 2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A.矣 B.乎 C.耶 D.也

22.第②段画线部分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2分) 23.对第⑤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欲静而未能”点明作者久未写记的原因。 B.作者通过写这篇记加深了对“静”的认识。 C.作者通过写这篇记同时勉励张君和自己。

D.作者觉得要随张君学习才能成为“静者”。

24.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④段画线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 ①吾知其所勉 ②居不静而静者 ③居静而非静者 ④吾知其所警

A.③,①;②,④。 B.②,④;③,①。

C.②,①;③,④。 D.③,④;②,①。 25.本文说理层层推进,请对此加以分析。(4分)

2015年上海高考文言文《隋书·循吏梁彦光》《静者居记》

注释答案解析译文

【文段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18分)

①梁彦光,少聪慧(聪明而有智慧),有至性(多指天赋的卓绝

的品性,如性情淳厚、刚正,至慈至孝等),其父每谓所亲曰:“此儿有风骨(刚正的气概,顽强的风度、气质),当兴吾宗(宗族,家族)。”入太学(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夏、商、周,大学的称谓各有不同,五帝时期的大学名为成均,在夏为东序,在商为右学,周代的大学名为上庠。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京师长安设立太学),略涉(广泛涉猎)经史,有规检(规矩法度),造次(轻易随便的事)必以礼。解褐(脱下粗布衣衫)秘书郎(名词用作动词,担任秘书郎。秘书郎为官名。三国魏始置,属秘书省,掌管图书经籍,或称“秘书郎中”。南朝士族子弟以为出身之官。唐代一度改称“兰台郎”。后魏后各代另置校书郎校雠典籍,订正讹误,以秘书郎专管图书收藏及校写),时年十七。累迁(一步步升迁)岐州刺史。后数岁,转(迁官;转任)相州刺史。

②彦光前在岐州,其(指代岐州)俗颇质(质朴),以静(指安定的方法)镇之,合境(全境。合:全,整个)大化(指教化得很好),奏课(把对官吏的考绩上报朝廷)连最(指连年为上),为天下第一。及居相州,如岐州法。邺都①杂俗(风俗杂乱),人多变诈(巧变诡诈。蒲松龄《狼》:“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化(治理和教化)。上闻而谴(责备)之,竟(最终)坐免(获罪免职)。

③岁余,拜(拜授,授予官职)赵州刺史,彦光言于上曰:“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饧(dài mào tánɡ,虽戴帽像个人,但柔软如饴糖。比喻软弱无能)②。臣自分(fan,料想。《汉书·苏武传》:“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 我料定自己已经是死去的人了!您一定要逼迫我投降,那么就请结束今天的欢乐,让我死在你的面前!)废黜(罢免;革除官职),无复(恢复)衣冠(穿官服戴管帽)之望,不谓天恩复垂(垂恩,施予恩泽)收采(录用)。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调整乐弦,更换曲调。比喻改变态度或做法),庶(希望)有以(有用来??的方法)变其风俗,上答隆恩。”上从之,复为相州刺史。

④豪猾者(强横狡诈不守法纪的人)闻彦光自请而来,莫不嗤

③笑。彦光下车,发摘(揭发,揭露)奸隐(隐蔽潜伏的坏人或坏事),

有若神明,于是狡猾之徒莫不潜窜,合境大骇(hài,震惊)。相州人情险诐(xiǎn bì,亦作“险陂”,阴险邪僻),彦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官员俸禄)之物,招致山东(太行山以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传授)。常以季月(每季的最后一月,即农历三、六、九、十二月)召集之,亲临策试,有勤学异等、聪令(聪明而有美才。令:美好。《玉台新咏·孔雀东南飞》:“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刚刚十八九岁,善于辞令,有出众的才华)有闻者,升堂设馔(zhuàn,饮食)。及大成(指学业完成),当举行宾贡之礼(古代地方向朝廷推举人才时,待以宾礼,贡于京师),又于郊外祖道(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颜师古注:“祖者,送行之祭,因设宴饮焉。”),并以财物资之。于是人皆剋励(克制私欲,力求上进),风俗大改。有滏阳人焦通,事亲礼阙

(侍奉双亲的缺少礼节。阙:quē,古代用作“缺”字),为从弟(堂弟)所讼(诉讼,告发)。彦光弗之罪(宾语前置句,没有治他的罪),将至州学,令观于孔子庙。于时庙中有韩伯瑜母杖不痛、哀(哀怜)母力弱(气力小)、对母悲泣之像,通遂感悟,既悲且愧,若无自容(无地自容)。彦光训谕(亦作“训喻”。训诲,开导)而遣之。后改过励行(砥砺德行),卒(最终)为善士(有德之士)。以德化人,皆此类也。 (节选自《隋书·卷七十三·列传第三十八·循吏梁彦光》)

[注]①邺都:邺城,相州治所。②饧:饴糖。③发摘:揭发。 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当兴吾宗 (2)其俗颇质 ..(3)臣自分废黜 (4)聪令有闻者 ..

【答案】(1)振兴 (2)质朴 (3)料想 (4)美好 【解析】根据加点词语在句中所作成分,(1)(2)不难写出其意义,(3)(4)句中加点的词语为多音多义词,需要根据语境,结合平时所学,写出其意义。(3)句中“分”读fan,料想。《汉书·苏武传》:“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 我料定自己已经是死去的人了!您一定要逼迫我投降,那么就请结束今天的欢乐,让我死在你的面前!(4)句中的“令”是“美好”的意思。《玉台新咏·孔雀东南飞》:“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刚刚十八九岁,善于辞令,有出众的才华。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17.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此儿有风骨 B.称其不能理化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t6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