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向选择题………1二多项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4-03-03 20:1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课程代码: 04729

大学语文课程

自 学 辅 导 材 料

● 配套教材:《大学语文》 ● 主 编:徐中玉 陶型传 ● 出 版 社:华东师范大学 ● 版 次:2006年版 ● 适应层次:本 科

内部教学使用 目 录

第一部分 自学指导 见教材中的自学考试大纲 第二部分 复习思考题 一、单向选择题 ??????????????????????????? 1 二、多项选择题 ??????????????????????????? 28 三、词语解释题 ??????????????????????????? 49 四、简析题 ????????????????????????????? 53 五、作文题 ????????????????????????????? 79 第三部分 参考答案 一、单向选择题 ???????????????????????????81 二、多项选择题 ??????????????????????????? 83 三、词语解释题 ???????????????????????????84 四、简析题 ????????????????????????????? 88

第一部分 自学指导

见教材中的自学考试大纲 第二部分 复习思考题

一、单向选择题

1.战国时期提出“民贵君轻”的人是( )。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2.《咬文嚼字》、《散文创作谈》的文体是( )。 A.杂文 B.驳论文

C.讲话 D.文艺专论

3.孟子用“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来揭露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所用的论证方法是( )。

A.演绎法 B.归纳法

C.对比法 D.类比法

4.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认为造成“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良好社会风尚的主要措施是( )。

A.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B.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C.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D.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5.庄子用“礨空之在大泽”、“稊米之在大仓”、“毫末之在马体”来阐发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哲理,这种论证方法是( )。

A.例证法 B.演绎法 C.对比法 D.类比法

6.下列文章,有“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一句的是( )。 A. 《寡人之于国也》 B.《秋水》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论毅力》

7.从《秋水》看,庄子“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所依据的道理是( )。 A.以人为本、施行仁政的治国思想 B.多元并立、和而不同的普适理念

C.顺应自然、清静无为的人生哲学 D.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观念 8.下列作家,提出“明道”、“致用”、“事信”、“言文”文学主张的是( )。 A.韩愈 B.柳宗元 C.欧阳修 D.苏轼

9.集中体现《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心旨意的一组反义词是( )。 A.盛与衰 B.天命与人事 C.满与谦 D.忧劳与逸豫

10.整体看来,《五代史伶官传序》所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 )。 A.归纳法 B.演绎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 11.《论毅力》中,作者所强调的中心旨意是( )。

A.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 B.人生历程,大抵顺逆两境相间以迭乘 C.总体说来,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D.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最终成功

12.《论毅力》中,依次罗列“志力薄弱者”、“次弱者”、“稍强者”、“更稍强者”、“至强者”五种人的态度和结果,这种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比拟 C.排比 D.层递 13.贯穿《论毅力》全文的表现方法是( )。 A.象征 B.烘托 C.对比 D.类比 14.《论毅力》一文的成文时间是( )。

A.百日维新发动时 B.百日维新失败后 C.辛亥革命发动时 D.辛亥革命失败后 15.“砥砺德行”所针对的不良社会风气是( )。

A.求学是为了升官发财 B.读书是为了混取文凭 C.风俗日偷,道德沦丧 D.不敬师长,不爱学友 16.《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所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 )。 A.演绎法和例证法 B.例证法和对比法 C.对比法和类比法 D.演绎法和对比法 17.胡适认为,缺乏容忍雅量的普遍性心理习惯是( )。 A.年轻气盛 B.过分自信 C.喜同恶异 D.思想偏激

18.《容忍与自由》中,用来批判“绝对之是”观念的例证是( )。 A.胡适年轻时,引用《王制》律条痛骂《西游记》、《封神榜》 B.孔颖达《正义》有“孔子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的说法 C.欧洲宗教史上,高尔文烧死科学家塞维图斯等多人

D. “五四”白话文运动时,陈独秀“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 19.“绝对之是”不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

A.喜同恶异的习惯心理 B.年轻气盛的偏激情绪 C.党同伐异的政治规律 D.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 20.下列文章,用作者自己的经验教训作例证的是( )。 A.《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B.《容忍与自由》 C.《吃饭》 D.《咬文嚼字》 21.下列文章,通篇以寓言形式说理的是( )。 A.《寡人之于国也》 B.《秋水》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论毅力》

22.劝贾岛把“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改成“敲”字的人是( )。 A.韩愈 B.柳宗元 C.苏轼 D.欧阳修

23.《咬文嚼字》中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为例,是为了说明( )。 A.文字的运用决不可粗枝大叶 B.斟酌文字实际是调整思想感情 C.文学的文字更注重联想意义 D.文字的运用一定要有创造精神 24.用心理学的套板反应来说明运用文字要有创造精神,这种论证方法是( )。 A.演绎法 B.例证法 C.对比法 D.类比法 25.《吃饭》所揭示的社会丑恶现象的共同规律是( )。 A.名实错位 B.名实相符 C.和而不同 D.磨擦冲突 26.爱因斯坦的人生基本理念是( )。

A.人是为自己而生存的 B.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 C.人是为国家而生存的 D.人是为爱人而生存的

27.叔本华说:“人虽然能够做他所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爱因斯坦从这两句话中所得到的主要启发是( )。

A.安慰 B.宽容

C.责任感 D.幽默感

28.亚里士多德认为妇女的牙齿数目比男人少,造成这一错误的根源是( )。

A.主观臆断 B.自我中心主义 C.狂妄自大 D.人类中心主义

29.罗素认为当自己的见解证据不足的时候,克服偏见的最好办法是( )。 A.端正认识态度 B.多听不同意见 C.打掉狂妄自大心理 D.克服自我中心主义 30.罗素认为克服狂妄自大的根本途径是( )。

A.坚持科学认识态度 B.善于听取不同意见

C.克服自我中心主义 D.树立“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观念 31. 以下哪一个不是冯谖所谋的“三窟”( )。 A.市义于薛 B.薛地建庙 C.游说于梁 D.游说齐王 32. “市义于薛”表现了冯谖的( )。

A.刚勇仁义 B.深谋远虑 C.诙谐幽默 D.清正廉洁 33.下列不是孟尝君的性格特点的是( )。

A.深谋远虑 B.目光短浅 C.礼贤下士 D.心胸宽广

34.《冯援客孟尝君》写了三次弹铗、营就三窟,这种情节安排特点是( )。 A.倒叙方式 B.前后呼应 C.抑扬交错 D.一波三折

35.写孟尝君手下人对冯谖“贱之”、“笑之”、“恶之”,这对刻画冯谖形象来说,其表现方法是( )。

A.对比反托 B.象征暗示 C.侧面映衬 D.类比显现

36.写冯谖烧债券市义后,孟尝君“不说”,这对刻画冯谖形象的作用是( )。 A.对比反衬 B.铺垫反托 C.类比显现 D.侧面映衬

37.冯谖的主要性格特征是( )。

A.贪得无厌 B.不甘屈居人下 C.报效知己 D.深谋远虑

38.下列冯谖的行为,体现民本思想的是( )。

A.再三弹铗而歌 B.尽烧债券市义 C.游说西梁张势 D.立宗庙于封地 39.冯谖再三弹铗而歌的精神实质是( )。

A.探求知己,以展怀抱 B.收买人心,以民为本 C.虚张声势,以救危机 D.立足封地,以固根基

40.先说冯谖“无好”、“无能”,且再三要求提高待遇,然后再写他为孟尝君营就三窟的奇异才能,这种表现手法是( )。

A.铺垫反托 B.前后照应 C.一波三折 D.先抑后扬 41.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 )。 A.《史记》 B.《汉书》 C.《后汉书》 D.《三国志》 42.下列历史著作属于纪传体的是( )。

A.《左传》 B.《战国策》 C.《史记》 D.《资治通鉴》 43.因愧见江东父老而自吻这一情节表现出项羽( )。 A.无可奈何 B.勇猛无比 C.宁死不屈 D.知耻重义

44.下列作品,描述悲剧英雄形象的是( )。

A.《冯谖客孟尝君》 B.《垓下之围》 C.《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D.《马伶传》 45.“太史公曰”的“太史公”指的谁( )。

A.司马迁自称 B. 《史记》点评者 C.《资治通鉴》的作者 D.《资治通鉴》的点评者

46.《张中丞传后叙》》中,作者驳斥诬蔑许远投敌的谬论时,其批驳的主要着眼点是( )。 A.驳斥论点 B.驳斥论据 C.驳斤论证 D.驳斥态度

47.在《张中丞传后叙》中,作者所记叙的主要人物是( )。 A.张籍、张巡、许远 B.雷万春、张巡、许远 C.张巡、许远、南霁云 D.于高、张巡、许远

48.《张中丞传后叙》的两种主要行文方式是( )。 A.叙述与抒情 B.议论与抒情 C.叙述与议论 D.描写与抒情

49.《张中丞传后叙》中,表述许远誓死守卫睢阳事迹的方式是( )。 A.驳斤谬论中补叙事迹 B.夹叙夹议中抒情赞美 C.主要是补叙动人软事 D.主要是描绘典型细节

50. 提出“惟陈言之务去”这一主张的文学家是( )。 A.欧阳修 B.苏轼 C.韩愈 D.柳宗元

51.《种树郭橐驼传》中与“养民”治国构成类比关系的种树原理是( )。 A.其符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B.爱之太殷,忧之太勤 C.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D.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52.《种树郭橐驼传》中的郭橐驼这个人物是( )。 A.唐代之前的历史人物 B.唐代的种树人 C.虚构的人物 D.庄子寓言中的人物

53.《种树郭橐驼传》中与“长人者好烦其令”构成类比关系的种树方法是( ) A.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B.爱之太殷,忧之太勤 C.其符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D.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54. 郭橐驼种树的基本原理是( )。

A.其本欲舒,其培欲平 B.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C.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D.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55.下列属于编年体史书的是( )。

A.《史记》 B.《左氏春秋》 C.《资治通鉴》 D.《三国志》

56.赵武灵王能够推行“胡服骑射”的根本原因是( )。 A.赵武灵王说服公子成

B.越武灵王采用正确方法,并且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 C. “四海一家”政策 D.大臣的倾力支持

57.《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主要意义是( )。

A.战争形式的转变 B.民族融合的体现 C.服饰制度的演化 D.思想文化的变革

58.下列作品,体现思想文化变革精神的是( )。 A.《冯谖客孟尝君》 B. 《垓下之围》 C.《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D.《西湖七月半》

59. 下列历史事件,具有民族融合意义的是( )。

A.孟子劝梁惠王实行王道 B.冯谖为孟尝君营就三窟 C.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 D.刘邦率诸侯打败楚霸王

60.《前赤壁赋》的内在情感变化过程是( )。 A.悲→乐→悲 B.乐→悲→乐 C.悲→乐→更乐 D.乐→悲→更悲

61.《前赤壁赋》中主客最终适意清风明月,其流露的思想感情是( )。

A.消极的遁世思想 B.积极的反抗情绪

C.忧愁哀怨,悲观失望 D.适意自然,乐观旷达

62.《前赤壁赋》“主客问答”中“客”的主要情感倾向是( )。 A.功名难就 B.人生无常 C.乐观旷达 D.适意自然

63.《前赤壁赋》中苏子认为“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这里是表达( )。

A.自然界的广博 B.造物者的万能 C.积极旷达的心境 D.消极无为的心态 64.《前赤壁赋》的“主客问答”中的“客”所代表的是( )。 A.苏子本人 B.吹洞箫者

C.思想矛盾中的消极面 D.思想矛盾中的积极面 65.《先批事略》采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 )。 A.叙事 B.抒情、 C.说明 D.议论

66.“孺人”是明清时用来封赠( )以下职官的母亲或妻子的名号。 A一品 B.三品

C.五品 D.七品 67. 《先批事略》的总体艺术特色是( )。

A.作者不动声色,读者深受感动 B.叙事一波三折,写人先抑后扬 C.场面有声有色,细节动人心弦 D.结局出人意料,语言幽默风趣

68.“先姚”指称的是( )。

A.死去的祖母 B.死去的母亲 C.死去的姐姐 D.死去的妻子 69.《先姚事略》所叙写的母亲的主要品格是( )。 A.勤俭、宽厚 B.勤俭、严厉 C.聪慧、宽厚 D.聪慧、严厉 70.《马伶传》中写马伶与李伶的第一次技艺较量属于( )。 A.行为描写 B.细节描写 C.场面描写 D.环境描写

71.《马伶传》中的关键情节是( )。

A.马伶与李伶的第一次技艺较量 B.马伶与李伶的第二次技艺较量 C.华林部夜访马伶之后罗拜而去 D.马伶偷以当朝宰相顾秉谦为师 72.《西湖七月半》选自张岱的( )。

A.《陶庵梦忆》 B.《西湖梦寻》 C.《琅嬛文集》 D.《石匮书》 73.张岱《西湖七月半》在各类游客中,最欣赏( )。 A. “明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

B. “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 C. “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 D. “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 74.《西湖七月半》的主旨是赞美( )。

A.西湖月色之美景 B.西湖之风土民情 C.杭州观月之盛况 D.文人赏月之清雅 75.《西湖七月半》的描写属于( )。

A.景物描写 B.人物描写 C.事件描写 D.场面描写 76.《西湖七月半》中,作者所欣赏的描写对象是( )。 A.达官显贵 B.名妓闺秀 C.市井百姓 D.文人雅士 77.《西湖七月半》中,作者对达官显贵的态度是( )。 A.羡慕 B.嘲讽 C.欣赏 D.冷漠

78.《西湖七月半》中“杭人游湖”与“吾辈”游湖两段描述之间的关系是( )

128.《蒹葭》意境的主要特点是( )。

A.飘忽不定 B.朦胧含蓄 C.失落惆怅 D.重章叠句 129.《蒹葭》中“在水一方”情景的普遍性象征意义在于( )。

A.涵容一切追求不得的失恋情境 B.涵容一切事业受挫的失败情境 C.溶容一切理想难达的失落情境 D.涵容一切可望难即的人生情境

130.《湘夫人》中描绘的“筑室兮水中”以迎娶湘夫人的情景,所体现的祭神仪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 )。

A.降神 B.迎神 C.娱神 D.送神 131.《湘夫人》的主要情感内容是( )。

A.湘君期约湘夫人不遇的伤感 B.湘君追寻湘夫人的急切心情 C.湘君对理想爱情生活的向往 D.湘君对湘夫人的深挚爱情 132.《湘夫人》开头所展现的特定情境是( )。 A.偶然邂逅 B.预约相会 C.期约不遇 D.期约而会

133.《湘夫人》中,描述“筑室兮水中”以迎接湘夫人的情景所用的手法是( )。 A.铺垫 B.铺陈 C.侧写 D.拟人 134.《湘夫人》是根据( )改编而成的。

A.楚地祭祀水神乐歌 B.民间传说 C.《乐府诗集》 D.《诗经》 135.《湘夫人》的抒情主人公是( )。

A.屈原 B.湘夫人 C.湘君 D.帝子 136.《湘夫人》诗中描写布置新房时所用的手法是( )。 A.铺陈 B.夸张 C.排比 D.比喻

137.《湘夫人》中“目眇眇兮愁予”、“思公子兮未敢言”的抒情方法是( )。 A.融情入景 B.因情造景 C.借景抒情 D.直抒胸臆 138.《陌上桑》写罗敷美貌所运用的主要表现方法是( )。

A.对比反衬 B.象征暗示 C.类比彰显 D.侧面烘托 139.体现罗敷“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情节是( )。 A.盛装采桑 B.观者失态 C.坚拒“共载” D.极夸“夫婿” 140.《陌上桑》的情节和语言都体现出( )。

A.正剧色彩 B.悲剧色彩 C.喜剧色彩 D.闹剧色彩 141.下列作品,属于汉乐府民歌的是( )。

A.《蒹葭》 B.《湘夫人》 C.《饮酒》 D.《陌上桑》 142.《陌上桑》所体现的主要民间风情是( )。

A.天生美女爱打扮 B.采桑美女招人戏 C.高贵夫婿人人夸 D.爱美之心人皆有 143.《陌上桑》中夸夫婿一节所表现的罗敷性格特征是( )。 A.美丽 B.善良 C.坚贞 D.机智

144.《饮酒(其五)》中,体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意思的诗句是( )。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C.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D.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145.下列诗句,属于陶渊明的情景交融自然天成的是( )。

A.鸟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 B.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D.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146.王国维认为抒写“无我之境”的代表作是( )。

A.《蒹葭》 B.《饮酒 (其五) 》 C.《秋兴八首 (其一) 》 D.《早雁》 147.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作田园诗的诗人是( )。 A.屈原 B.陶渊明 C.谢灵运 D.王维 148.在《饮酒(其五)》中,上下句之间有转折关系的是( )。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D.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149.李白的《行路难》是一首( )。

A.七言律诗 B.汉乐府 C.乐府旧题 D.新乐府 150.《行路难》中,情感运行的特点是( )。

A.逐层递进 B.逐层递退 C.平缓舒展 D.起伏跌宕 151.下列典故,属于“言典”的是( )。

A.玉环飞燕皆尘土 B.忽复乘舟梦日边 C.闲来垂钓碧溪上 D.长风破浪会有时 152.唐代诗人中,作品被誉为“诗史”的诗人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杜牡 153.杜甫诗歌的风格特点是( )。

A.雄奇飘逸 B.沉郁顿挫 C.通俗易懂 D.清朗峻爽 154.《秋兴八首(其一)》的主要抒情方法是( )。 A.借景抒情 B.借事抒情 C.借比喻抒情 D.借典故抒情 155.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中“他日泪”的主要内涵是( )。 A.流落长江之孤 B.离开草堂之哀 C.罢官还乡之悲 D.安史之乱之痛 156.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中“故园心”的主要内涵是( )。 A.对草堂的思念 B.对朝廷的思念 C.对长安的思念 D,对故国的思念 157.曾被贬为江州司马的诗人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杜牧 158.《长恨歌》的主旨是( )。

A.对李、杨早先的耽乐误国,有所讽刺 B.对李、杨感情的惋惜 C.对李、杨悲剧的同情和对两人真心相爱的歌颂 D.借古讽今

159.《长恨歌》中,唐玄宗的主要性格特征是( )。

A.耽乐误国 B.情深似海 C.美丽风姿 D.生死不渝

160.《长恨歌》第四部分所描绘的杨玉环在仙界思念唐玄宗的情景是( )。 A.天然之境 B.融情入境 C.移情于境 D.因情造境 161.《长恨歌》中最具浪漫色彩的内容是( )。

A.唐明皇重色终误国 B.杨贵妃身死马嵬坡 C.太上皇日夜思断肠 D.太真女仙阙寄长恨 162.“六宫粉黛无颜色”中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比拟 C.借代 D.反复 163.《长恨歌》中,杨贵妃的主要性格特征是( )。 A.耽乐误国 B.情深似海 C.美丽风姿 D.生死不渝 164.《长恨歌》中,对唐玄宗的描绘重点是( )。

A.耽乐误国的历史过程 B.马嵬赐死的悲惨情景 C.日夜思念的心理活动 D.仙界再会的虚幻境界 165.《早雁》中,暗示逃难民众有家难回的诗句是( )。

A. “云外惊飞四散哀” B. “长门灯暗数声来” C.岂逐春风一一回” D.“水多菰米岸莓苔” 166.杜牧《早雁》中“仙掌月明”所用的历史故事是( )。

A.汉武帝铸托承露盘仙人 B汉武帝将陈皇后打入长门冷宫 C.唐玄宗在骊山建长生殿 D.唐玄宗为杨贵妃制霓裳羽衣曲 167.杜牧《早雁》中奠定全诗基调的词是( )。 A.惊 B.哀 C.孤 D.暗 168.《早雁》中,象征着边民逃难的事物是( )。 A.金河弦开 B.大雁惊飞 C.仙掌月明 D.春风难逐 169.下列作品,属于托物言志的是( )。

A.陶渊明《饮酒》 B.李白《行路难》 C.杜牧《早雁》 D.杜甫《秋兴》

170.杜牧《早雁》的中心旨意是( )。

A.忠君爱国 B.关心民瘼 C.报国无门 D.思乡念人 17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抒情方法是( )。 A.借举止抒情 B.借象征抒情 C.借比喻抒情 D.借典故抒情 172.用“雕栏玉砌”来指称南唐宫殿,这种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比拟 C.夸张 D.借代 173.“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情感内涵是( )。

A.赞春花秋月之美好 B.叹良辰美景之易逝 C.盼良辰美景之再来 D.感物是人非之伤痛 174.“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言外之意是( )。

A.宫殿依旧,人老珠黄 B.宫殿依旧,丰韵犹存 C.江山易改,人去楼空 D.江山易主,物是人非175.“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两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 A.设问与比喻 B.反诘与比喻 C.设问与夸张 D.反诘与夸张 176.《八声甘州》中“红哀翠减”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借代 C.拟人 D.拟物 177.《八声甘州》中关合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词语是( )。 A.残照当楼 B.红衰翠减 C.登高临远 D.妆楼颙望 178.柳永《八声甘州》的主要情感内容是( )。

A.抒写羁旅行役之苦 B.抒写国破家亡之痛 C.抒写报国无门之愤 D.抒写两地相思之哀 179.下列《鹧鸪天》中的事物,含有琴瑟知音典故意义的是( )。 A.梧桐半死 B.鸳鸯失伴 C.草露易晞 D.挑灯补衣 180.下列词人中,长于融化前人成句的是( )。

A.李清照 B.辛弃疾

C.杰姆卖掉金表给妻子买发梳 D.德拉和杰姆含着眼泪相拥抱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论据,通过类比法来阐析“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这一观点的有( )。 A.井蛙不可以语于海 B.四海之在天地,似礨空之在大泽 C.曲士不可以语于道 D.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 E.伯夷以辞自多,仲尼以语自多

2.下列成语,从庄子《秋水》一文中引申出来的有( )。 A.舍本逐末 B.井底之蛙 C.祸起萧墙 D.功亏一篑 E.望洋兴叹

3.下列文章,采用寓言形式的有( )。

A.《秋水》 B.《寡人之于国也》 C.《马伶传》 D.《种树郭橐驼传》 E.《五代史伶官传序》

4.下列作品,体现民本思想的有( )。

A.《寡人之于国也》 B.《秋水》 C.《种树郭橐驼传》 D.《论毅力》 E.《张中丞传后叙》

5.《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所提出的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有( )。 A.河内凶,则移其栗于河内 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C.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D.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E.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6.下列《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论证,运用对比论证方法的有( )。 A.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B.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D.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E.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7.见于《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中的成语格言有( )。

A.五十步笑百步 B.满招损,谦得益

C.忧劳可以兴国,逸像可以亡身 D.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E.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8.下列议论文中,全文贯穿对比论证方法的有( )。 A.《寡人之于国也》 B.《秋水》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论毅力》 E.《容忍与自由》

9.下列《论毅力》中的论据,强调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事业最终成功的有( )A.罗列五种人的五种态度和结果 B.“操舟”之喻中的四种情况比较 C. “为山”之喻中的“未成一篑”,“止” D. “平地”之喻中的“虽复一篑”,“进” E. “掘井”之喻中的“不及泉”而“弃”

10.《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的主要议题有( )。 A.抱定宗旨 B. 砥砺德行 C.改良讲义 D.添购书籍 E.敬爱师友

11.下列文章,体现“人的认识有限”精神的有( )。 A.《容忍与自由》 B.《秋水》

C.《我的世界观》 D.《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 E.《咬文嚼字》

12.《容忍与自由》体现的观点有( )。 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B. “人类对习惯是喜同而恶异”是容忍难以实行的心理根源 C.作者认为“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是不正确的态度 D.本文作者认为“绝对之是”合乎公理

E. “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是符合作者主张的

13.下列《吃饭》一文中论据之间,构成相似联想关系的有( )。 A.吃饭中,以需要掩饰享受 B.结婚中,以娶人掩饰谋财 C.艺术上,以实用掩饰享乐 D.政治上,以民意掩饰野心 E.哲学上,以实用掩饰玄想

14.《我的世界观》所体现的主要人文精神有( )。

A.生命短暂,人是为别人而活着的 B.强烈的民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C.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是有限的 D.对真善美的宗教感情和献身精神 E.深感创造精神和人际真情的可贵

15.《我的世界观》主要阐述了作者的( )。 A.人生观 B.科学贡献 C.政治理论 D.宗教感情 E.哲学思想

16.下列符合《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一文观点的是( )。 A.主观臆断,自我中心主义和狂妄自大是产生愚蠢见识的根源 B.坚持科学认知态度和善于听取不同意见是避免愚蠢见识的根本方法 C.树立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观点是克服愚蠢见识的根本途径 D.文中通过“我”与“你”的“对话”展开说理

E.文中不只采用了例证,还采用了引证、类比论证等多种方式 17.下列文章,以自己的经验教训为例证的有( )。 A.《容忍与自由》 B.《咬文嚼字》 C.《吃饭》 D.《我的世界观》 E.《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 18.孟尝君的性格特征有( )。

A.不甘屈居人下 B.报效知己

C.宽容大度 D.深谋远虑 E.礼贤下士

19.《冯谖客孟尝君》的主要艺术特点有( )。 A.先抑后扬 B.倒叙方式 C.一波三折 D.相互映衬 F.象征暗示

20.《冯谖客孟尝君》中,“狡兔三窟”喻指的是( )。 A.广纳门客策士 B.再三弹铁而歌 C.尽烧债券市义 D.游说西梁张势 E.立根基于封地

21.战国四公子是指( )。

A.信陵君 B.春申君 C.孟尝君 D.龙阳君 E.平原君

22.《垓下之围》所表现的项羽的主要悲剧英雄性格特征有( )。 A.无可奈何心境 B.勇猛无敌气概 C.知耻重义心理 D.宁死不辱性格 E.至死不知失败原因

23.从《垓下之围》中所引申出来的成语有( )。 A.四面楚歌 B.狡兔三窟 C.功亏一等 D.霸王别姬 E.愧见江东父老

24.司马迁是西汉伟大的( )。

A.史学家 B. 医学家 C.文学家 D.地理学家 E.思想家

25.在《张中丞传后叙》中,用侧面烘托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地方有( )。 A.贼兵南下,“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 B.睢阳被围,“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 C.霁云抽刀断指,“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 D. 霁云射矢明志,“贞元中”,“船上人扰指以相语” E.将就戮,“巡起旋,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

26.《张中丞传后叙》中,驳斥“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的谬论时,所用的比喻有( )。

A. “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 B. “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 C. “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 D. “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E. “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

27.下列文章,属于人物传记的有( )。

A.《寡人之于国也》 B.《垓下之围》 C.《种树郭橐驼传》 D.《五代史伶官传序》 E.《马伶传》

28.下列作品,体现以民为本治国思想的有( )。 A.《寡人之于国也》 B.《秋水》 C.《论毅力》 D.《种树郭橐驼传》

E.《张中丞传后叙》

29.作为一篇记叙文,《种树郭橐驼传》的特点有( )。 A.传记性 B.寓言性 C.类比性 D.抒情性 E.说理性

30.下列《种树郭橐驼传》中的五组事物,两者之间构成类比关系的有( )。 A.种树之道与治国之理 B.郭橐驼种树与“他植者”种树 C.他植者种树与“长人者”治国 D.郭橐驼种树与“长人者”治国 E..种树“爱之太殷”与治国“好烦其令” 31.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成功的原因有( )。

A.以利国利民的道理服人 B.以说服公子成为突破口 C.反复说服而不强制推行 D.敢于打破传统礼仪习惯 E.敢于打破华夷有别的观念

32.下列作家的诗文中,体现出适意自然人生态度的有( )。 A.屈原 B.陶渊明 C.苏轼 D.欧阳修 E.杜甫

33.下列词人,属于豪放词派的有( )。 A.李煜 B.柳永 C.苏轼 D.李清照 E.辛弃疾

34.作为一篇文赋,《前赤壁赋》所体现的赋体的特点有( )。 A.主客问答,抑客伸主 B.语句骈俪,对仗工整 C.骈散相间,平易自然 D.句句押韵,一韵到底 E.用韵自由,时疏时密

35.下列《先妣事略》的句子中表现其母亲品德的有( )。

A.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 B.入城,入城则缉纑,灯火荧荧,每至夜分 C.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 D.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 E.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

36.下列作品,抒写怀念母奔之情的有( )。

A.《垓下之围》 B.《先妣事略》 C.《秋夜》 D.《我与地坛》

E.《都江堰》

37.“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坐更进之,首不复东”属于( )。 A.正面描写 B.侧面描写 C.细节描写 D.剪影描写 E.行为动作描写

38.《马伶传》剪裁得当主要体现在( )。 A.略写生平,详写与李伶的技艺较量 B.略写第一次较量,详写第二次较量

C.略写第二次较量,详写第一次较量 D.先写第二次较量胜利,后交待胜利原因 E.先铺垫胜利原因,后描述胜利经过

39.马伶第二次技艺较量大胜对我们的主要启示有( )。

A.现实生活是艺术创造的根本源泉 B.学艺艰难,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 C.艺无止境,要有精益求精的精神 D.气盛言宜,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 E.辞必己出,要有“惟陈言之务去”的精神

40.下列描写中属于场面描写的有( )。

A.《垓下之围》中的东城快战 B.《西湖七月半》中的游湖情景 C.《香市》中的往昔香市热闹情景 D.《蚂蚁大战》中的蚁群争斗 E.《马伶传》中的第一次技艺较量

41.《西湖七月半》中“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采用的修辞手法有( ) A.比喻 B.比拟

C.借代 E.层递 D.排比

42.下列作品,善于场面描写的有( )。

A.《垓下之围》 B.《马伶传》

C.《香市》 E.《西湖七月半》 D.《蚂蚁大战》

43.下列作品中的意象,具有作者自喻意义的有( )。

A.鲁迅《秋夜》中的枣树 B.徐志摩《再别康桥》中的水草

C.李清照《声声慢》中的黄花 D.辛弃疾《摸鱼儿》中的蛛网 E.戴望舒《雨巷》中的丁香

44.下列作品,运用象征手法的有( )。

A.鲁迅《秋夜》 B.余秋雨《都江堰》 C.史铁生《我与地坛》 D.梭罗《蚂蚁大战》 E.戴望舒《雨巷》

45.《秋夜》中作者寄寓在象征物上面的思想感情正确的是( )。

A.枣树:对韧性战斗精神的赞颂 B.小青虫:对不自量力,自投罗网者的讽刺 C.夜空:对黑暗统治者的僧恶 D.月亮:对追求光明而不得者的怜悯 E.小粉红花:对被压迫被摧残的弱小者的同情

46.《秋夜》中,寄寓着作者情操的景物有( )。 A.小的粉红花 B.直刺天空的枣树 C.奇怪而高的天空 D.窘得发白的月亮 E.夜游的恶鸟

47.下列作品,在整体构思上以小见大的有( )。 A.《种树郭橐驼传》 B.《香市》 C.《金鲤鱼的百裥裙》 D.《马伶传》 E.《哦,香雪》

48.下列作品,属于记事散文的有( )。

A.《爱尔克的灯光》 B.《香市》 C.《西湖七月半》 D.《马伶传》

E.《哭小弟》

49.在《爱尔克的灯光》中,激发作者复杂的心情和联翩思绪的直接触发物有( ) A.别了十八年的故居 B.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 C.姐姐的悲渗命运 D.大门内亮起的微弱灯光 E.哈立希岛上的灯光

50.《爱尔克的灯先》中所写到的象征性灯光有( )。

A.故居大门内亮起的“一线微光” B.哈立希岛上的“爱尔克的灯光” C.大街上亮起的一排排“路灯” D.大海上一个个隐隐约约的“灯塔” E.十八年来照亮我道路的“心灵的灯” 51.《纪念傅雷》的主要写作特点有( )。

A.开头用倒叙方式 B.以“怒”为叙事线索 C.人物性格特点鲜明 D.采取叙后评议方法 E.短小精悍,质朴深情

52.下列作品,属于悼念性散文的有( )。

A.《垓下之围》 B.《张中丞传后叙》 C.《先妣事略》 D.《纪念傅雷》 E.《哭小弟》

53.《哭小弟》结构新颖体现在( )。 A.交错相接 B.对比 C.平叙 D.并列 E.块状垒积

54.《哭小弟》中关于小弟的描写,属于侧面烘托的有( )。

A.医院门口有许多等着为他献血的人 B.疾病剧痛中还拿着航空资料“想再看看” C.父亲写挽联赞扬他的无私奉献精神 D.从小就坚持在寒冷的冬天用冷水洗脸 E.同事的信中写小弟在病痛中工作到深夜

55.《都江堰》中,下列词语用来歌颂李冰的有( )。

A. “细细浸润,节节延伸” B. “大愚又大智,大拙又大巧” C. “金杖玉玺,铁戟钢锤” D. “通情达理,平适可亲” E. “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

56.下列作品,蕴含强烈现代人文精神色彩的有( )。 A.《容忍与自由》 B.《我的世界观》 C.《都江堰》 D.《蚂蚁大战》 E.《香市》

57.《都江堰》中“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这里所用的表现方法和修辞手法有( )。 A.对比 B.象征 C.类比 D.比拟 E.比喻

58.《我与地坛》第三部分的特点有( )。

A.双层排比 B.多重类比

C.反复借代 D.整体象征

E.侧面烘托

59.不列作品,观察细致、体悟深刻的有( )。 A.《爱尔克的灯光》 B.《我与地坛》 C.《纪念傅雷》 D.《都江堰》 E.《蚂蚁大战》

60.《我与地坛》表现母爱的描写方法有( )。 A.托物言志 B.行为描写 C.心理刻画 D.侧面烘托 E.象征暗示

61.“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其中所用的修辞手法有( )。

A.排比 B.比喻 C.借代 D.比拟 E.对偶

62.下列作品,在整体场景勾勒中突出中心画面的有( )。 A.《哭小弟》 B.《蚂蚁大战》 C.《断魂枪》 D.《哦,香雪》 E.《苦恼》

63.《蚂蚁大战》的艺术特点有( )。

A.观察细致,描写生动 B.场面描写突出中心画面

C.整体以象征寓托深意 D.整体将蚂蚁与人类类比 F.整体将蚂蚁拟人化

64.《蒹葭》的主要艺术特点有( )。

A.借景起兴,整体象征 B.意境朦胧,含蕴难尽 C.观察细致,描写细腻 D.善于拟人,形象生动 E.重章叠句,一唱三叹

65.对《湘夫人》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湘夫人是湘水女性之神,与湘水男性之神湘君是配偶神 B.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描写相恋者执著追求,终成眷属 C.《湘夫人》是一首很有特色的爱情诗 D.托物言志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

E.全诗所描写的对象和运用的语言,都是楚化了的,具有鲜明的楚国地方特色 66.《湘夫人》的整体建构所体现的上古水神祭祀仪式的基本环节有( )。 A.降神 B.迎神 C.求神 D.娱神 E.送神

67.《湘夫人》所描写的湘君的主要心情有( )。

A.期约不遇的忧伤心情 B.反复追寻的挚着追求 C.对理想爱情的向往心情 D.终成眷属的喜悦心情 E.追寻不到、暂且安逸

68.《陌上桑》中,运用铺陈手法的地方有( )。 A.采桑的器具 B.华丽的服饰 C.观者的失态 D.使君的丑行 E.夫婿的高贵

69.根据宋代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的分类,汉乐府大都保存于( ) A.郊庙歌辞 B.鼓吹曲辞 C.相和歌辞 D.杂曲歌辞 E.神话歌辞

70.《陌上桑》所融汇的民间流行故事情节有( )。 A.赞美女 B.嫁五女 C.桑林戏 D.抢新邓 E.夸女婿

71.罗敷的主要特征有( )。

A.美丽 B.勤俭 C.坚贞 D.机智 E.温柔

72.《饮酒(其五)》所体现的诗人归隐田园后的心态有( )。 A.忘世:舍弃功名利禄 B.忘我:陶醉于大自然 C.采菊:追求高风亮节 D.见南山:希冀长命百岁 E.忘言:听凭直觉感悟

73.下列诗人中,以浪漫风格著称的有( )。 A.屈原 B.陶渊明 C.李白 D.杜甫 E.白居易

74.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之“秋”的多层寓意有( )。 A.自然景物之秋 B.仕途受阻之秋 C.人生遭际之秋 D.年老多病之秋 E.国家多难之秋

75.《长恨歌》的主题历来有争议,主要说法有( )。 A.象征说 B.讽喻说 C.爱情说 D.双重主题说 E.叙事说

76.《长恨歌》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其艺术魅力主要体现在( )。 A.精巧独特的艺术构思 B.哀婉动人的爱情故事 C.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D.朦胧含蓄的意境 E.大胆辛辣的讽刺语言

77.下列作品出自白居易之手的有( )。

A.《新乐府》五十首 B.《秦中吟》十首 C.《赋得古原草送别》 D.《连昌宫词》 E.《钱塘湖春行》

78.下列诗作,属于叙事诗的有( )。

A.《蒹葭》 B.《湘夫人》 C.《陌上桑》 D.《饮酒》 E.《长恨歌》

79.《长恨歌》中下列诗句,借比喻抒情的有( )。

A.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B.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C.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D.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E.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80.下列诗词,整体以象征寓意的有( )。

A.诗经《蒹葭》 B.李白《行路难》 C.杜牧《早雁》 D.贺铸《鹧鸪天》 E.辛弃疾《摸鱼儿》

81.下列诗词语句,借典故抒情的有( )。

A.《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 B.《早雁》:“仙掌月明孤影过” C.《秋兴》:“塞上风云接地阴” D.《鹧鸪天》:“梧桐半死清霜后” E.《摸鱼儿》:“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 82.下列诗作,属于七言律诗的有( )。

A.陶渊明《饮酒》 B.李白《行路难》 C.杜甫《秋兴》 D.诗经《蒹葭》 E.杜牧《早雁》

83.“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李煌所表达的情感有( )。 A.美景不常 B.留恋时光的生命意识 C.不堪忍受囚禁之苦 D.生不如死的痛苦 E.热爱生命

84.下列词作,属于“慢词”的有( )。

A.李煜《虞美人》 B.柳永《八声甘州》 C.贺铸《鹧鸪天》 D.李清照《声声慢》 E.辛弃疾《摸鱼儿》

85.下列诗词中,借秋景抒情的有( )。

A.杜软的《早雁》 B.杜甫的《秋兴八首》 C.李白的《行路难》 D.柳永的《八声甘州》 E.李清照的《声声慢》

86.下列各句中,采用借代修辞的有( )。 A.欲渡黄河冰寒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雕栏玉砌应扰在,只是朱颜改 D.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E.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87.贺铸词的风格特点,说法正确的有( )。

A.形象性强 B.婉约、豪放兼善 C.用韵严格 D.清丽明快 E.音律谐美

88.《声声慢》中所渲染的愁情有( )。

A.秋愁 B.家破人亡之痛 C.身世变迁之哀 D.羁旅行役之苦 E.孤苦无依之悲

89.《声声慢》中的“黄花”具有以下哪几种意义( )。 A.实写菊花 B.以花自喻

C.寄托身世之感 D.象征自己晚年的孤苦无依 E.抒发盛衰之感

90.《摸鱼儿》中所包蕴的情感内容有( )。

A.对国势殆危的忧虑 B.对妥协政策的怨刺

C.对权奸当道的怒斥 D.对报国无门的悲愤 E.对收复失地的信。

91.《摸鱼儿》中作者用以自喻的事物有( )。 A.蛛网 B.飞絮 C.蛾眉 D.画檐 E.尘土

92.《一句话》中“咱们的中国”的内涵是( )。 A.灾难深重的祖国 B.社会主义的祖国

C.未来的由人民当家做主的祖国 D.诗人对理想中国的向往和赞颂 E.杭战中的祖国

93.下列诗句,属于移情于景的有( )。

A.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B.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C.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D.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E.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94.《再别康桥》的诗性美感主要体现有( )。 A.思想美 B.意象美 C.建筑美 D.音乐美 E.情节美

95.戴望舒在《雨巷》中( )。

A.以丁香自喻,表现一个正直知识分子的自傲精神 B.以丁香比喻姑娘,暗示对于美好的理想的追求 C.所写的“我”是一个处于失恋的苦闷与失望中的青年 D.所写的“我”是一位沉醉于追求美好理想的游子形象 E.所写的“我”是一位敢于同旧世界决裂的革命者形象 96.《雨巷》的象征意象有( )。

A.雨巷 B.丁香姑娘 C.颓纪的篱墙 D.雨的哀曲 E.独自仿徨

97.下列诗作,整体借象征抒情的有( )。

A.诗经《兼度》 B.杜牧《早雁》 C.闻一多《一句话》 D.戴望舒《雨巷》 E.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9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雨巷》是典型象征主义诗作

B.戴望舒因《雨巷》而获得“农民诗人”之名 C.《雨巷》被收入戴望舒的诗集《我的记忆》 D.戴望舒是30年代“现代派”的代表诗人 E.《雨巷》是一首运用象征手法的抒情诗 99.下列诗作,节奏、韵律最具音乐美的有( )。 A.《一句话》 B《再别康桥》 C.《雨巷》 D.《我愿是一条急流》 E.《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100.《雨巷》的意象美具有中西结合的特点,具体体现在( )。 A.中国传统的比兴寄托 B.中国化的诗歌意向 C.西方现代派的手法 D.西方象征手法 E.西方化的诗歌意向

101.下列诗作,意境朦胧、意蕴多重的有( )。 A.《蒹葭》 B.《早雁》 C.《一句话》 D.《再别康桥》 E.《雨巷》

102.《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我”的多重化身有( )。 A.抒情主体 B.历史中国的化身 C.年青一代 D.新时期中国的化身 E.作者本人

10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象征着历史中国负重缓行的意象有( ) A. “破旧的老水车” B. “熏黑的矿灯” C. “干瘪的稻穗” D. “失修的路基” E. “淤滩上的驳船”

104.《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象征着新时期中国正在兴起的意象有( ) A. “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B. “挂着眼泪的笑涡” C. “刚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D.排红的黎明正在喷薄” E. “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105.《我愿是一条急流》中诗人用以自喻和喻人的意象有( )。 A.急流与小鱼 B.荒林与小鸟

。 。

C.废墟与常春藤 D.草棚与烈火 F.云朵与大阳

106.下列诗作,善于借比喻抒情的有( )。

A.《一句话》 B.《再别康桥》

C.《雨巷》 D.《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E.《我愿是一条急流》

107.下列哪些词语表现了《我愿是一条急流》中抒情主人公的艰难处境( )。 A.崎岖 B.作战 C.毁灭 D.创伤 E.破碎

108.《婴宁》中婴宁自然天性形成的原因有( )。 A.孤狸出身 B.鬼母教养 C.自然环境浸染 D.社会环境逼迫 E.自我修养

109.《婴宁》中下列教诲婴宁的话,属于鬼母所说的有( )。 A. “颇亦不钝,但少教训,嬉不知愁” B. “有何喜,笑辄不辍? 若不笑,当为全人” C. “小学诗礼,亦好事翁姑” D. “人罔不笑,但须有时” E. “观其孜孜憨笑,似全无心肝者”

110.《婴宁》刻画婴宁形象的描写方法有( )。 A.行为描写 B.对话描写 C.心理描写 D.环境描写 E.侧面描写

111.《宝黛吵架》中的主要事由有( )。

A.张道士为宝玉“提亲”之事 B.宝玉与宝钗“金玉相对”之事C.宝玉要砸碎“通灵宝玉”之事 D.黛玉要剪掉玉上“穗子”之事E.薛蟠生日“摆酒唱戏”之事

112.《宝黛吵架》所体现的热恋中少男少女的普遍心理特点有( )。 A.爱得越深,争吵越多 B.假情试探,言不由衷 C.旁敲侧击,节外生枝 D.求近之心,反成疏远 E.吵架之后,多有后悔

75.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76.夏天是冗长的蝉歌。

77.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78.旨既乖,趋向自异。

79.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 80.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则效也。 81.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朋。 82.生又嘱再四,吴锐身自任而去。 83.孟尝君就国于薛。 84.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85.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 86.人少,可是把式不敢马虎。

87.你只管了然无闻的,方见的是待我重。 88.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89不能通知二父志。 90.揭其剑,过其友。 91.泣孤舟之嫠妇。 92.何事苦淹留。

93.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94.孟尝君曰:客何好?” 95.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96.弱管轻丝,竹肉相发。 97.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 98.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 99.追惟一二。

100.可是皇室的余荫,也还给她带来了许多幸运。

四、简析题

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

会现实?

(2)找出其中的比喻句,说明其比喻意义。 (3)这一段主要说明什么道理?

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本段的中心句是什么?本段有几层意思? (2)孟子在这里提出了哪些用来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3)这段话体现出孟子哪些重要思想? (4)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1)概括这里所描述的两种景象及其关系。 (2)这两种景象的展现暗示出怎样的哲学道理? (3)从这里可以看出庄子的说理文具有哪些主要特点?

4.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束于教也。

(1)概括这段文字的旨和三个层次的大意。 (2)说明这段文字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3)这里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5.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

(1)概括这段话的中心旨意。 (2)其中什么地方运用的是例证法? (3)其中什么地方运用的是类比法? (4)其中什么地方运用的是对比法? (5)这里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6.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

而皆自于人欤?

(1)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概括这段文字的论据。 (3)作者用什么方法突现中心论点?

7.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1)从这里可以看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从这里可以看出,本文所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什么? (3)从这里可以看出,本文所叙述的主要论据是什么? (4)写出其中的三组反义词。

8.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要其何以成,何以败?曰: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1)从这个开头可以看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为什么说这个开头体现出作者纵横捭阖、大开大合的视野和思路? (3)为什么说这个开头揭示了全文正反对比的说理方法?

9.其在志力薄弱之士,始固曰吾欲云云,吾欲云云,其意以为天下事固易易也,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其次弱者,乘一时之意气,透过此第一关,遇再挫而退;稍强者,遇三四挫而退;更稍强者,遇五六挫而退;其事愈大者,其遇挫愈多,其不退也愈难,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

(1)作者在这里罗列了几种人的几种结果?

(2)作者意在突出哪种人?由此可见,本文的中心论点应当怎样表述才更确切? (3)这里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10.更譬诸操舟,如以兼旬之期,行千里之地者,其间风潮之或顺或逆,常相参伍。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而后得从容以进度其顺。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达也。

(1)全段可分三个层次,请概括各层次大意。

(2)“彼”和“我”的态度和结果构成什么关系?作者通过这种关系来说明什么? (3)文中“我”的几种不同情况构成什么关系?作者通过这种关系来说明什么?

11.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趋向自异。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

(1)文中所说的“宗旨”指的是什么? (2)这里批评了怎样的腐败现象?

(3)这里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2.故必有卓绝之士,以身作则,力矫颓俗。诸君为大学学生,地位甚高,肩此重任,责无旁货,故诸君不惟思所以感己,更必有以励人。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己且为人轻侮,更何足以感人。

(1)“肩此重任”的“重任”指的是什么? (2)这里所批评的当时大学生的不良风气是什么? (3)这里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13.在宗教自由史上,在思想自由史上,在政治自由史上,我们都可以看见容忍的态度是最难得、最稀有的态度。人类的习惯是喜同恶异的,总不喜欢和自己不同的信仰、思想、行为。这就是不容忍的根源。

(1)作者为什么认为容忍的态度最难得? (2)这里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3)这里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4.一切对异端的迫害,一切对?异己?的摧残,一切宗教自由的禁止,一切思想言论的被压迫,都由于这一点深信自己是不会错的心理。因为深信自己是不会错的,所以不能容忍任何和自己不同的思想信仰了。

(1)作者认为不能容忍的心理根源是什么? (2)从这里可以看出,不能容忍的实质是什么? (3)这里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5.联想意义也最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字被人月得太滥,也是如此。从前做诗文的人都依靠《文料触机》、《幼学琼林》、《事类统编》之类书籍,要找词藻典故,都到那里去乞灵。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像这样例子举不胜举,它们是从前人所谓?套语?,我们所谓?滥调?。

(1)这段话的中心句是什么? (2)这段话使用了什么类型的论据? (3)这段话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4)“联想的意义也最易误用而生流弊”这里的“流弊”指的是什么?

16.一件事情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们所说的?套板反应?。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

是倾向?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因为就作者说,?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就读者说,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

(1)从这里看,“套板反应”有何危害? (2)这里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3)这段文字的中心旨意是什么?

17.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各不同,变化莫测。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愈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

(1)文字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有何不同? (2)科学的文字与文学的文字有何不同? (3)这里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18.吃饭有时很像结婚,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吃讲究的饭事实上只是吃菜,正如讨阔佬的小姐,宗旨倒并不在女人。这种主权旁移,包含着一个转了弯的、不甚素朴的人生观。

(1)这个“转了弯的、不甚素朴的人生观”是什么? (2)作者认为“吃饭”与“结婚”有何相似之处? (3)说明这里所运用的论证方法。

19.这个世界给人弄得混乱颠倒,到处是磨擦冲突,只有两件最和谐的事物总算是人造的:音乐和烹调。一碗好菜仿佛一支乐曲,也是一种一贯的多元,调和滋味,使相反的分子相成相济,变作可分而不可离的综合。

(1)这里倡导怎样的社会理念? (2)倡导这一理念的针对性是什么? (3)这里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4)这里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0.我完全不相信人类会有那种在哲学意义上的自由。每一个人的行为,不仅受着外界的强迫,而且还要适应内心的必然。叔本华说:?人虽然能够做他所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这句话从我青年时代起,就对我是一个真正的启示:在我自己和别人生活面临困难的时候,它总是使我们得到安慰,而且永远是宽容的源泉。

(1)这里所说的“哲学意义上的自由”是什么意思? (2)“每一个人的行为”三句说明了什么? (3)爱因斯坦从叔本华的话中得到什么启发?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st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