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河南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理论考试高频考点试题及答案(12)

更新时间:2023-06-11 06:0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4年河南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理论考试高频考点试题及答案(1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1分,选错、多选或不选得0分。 1.学校教育产生于( ) A.原始社会末期 B.奴隶社会初期 C.奴隶社会末期 D.封建社会初期

2.下面选项中,直接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是( ) A.政治体制 B.生活环境 C.科技水平

D.生产力发展水平

3.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 )中。 A.《理想国》 B.《政治学》

C.《论演说家的培养》 D.《民主主义与教育》

4.在我国最早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教育问题的是( ) A.杨贤江 B.蔡元培 C.李大钊 D.王道俊

5.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针对所学内容画出网络关系图,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

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复述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6.由于看到鸟能飞翔而发明了飞机,这类创造活动的主要心理机制是( ) A.原型启发 B.负向迁移 C.功能固着 D.定势思维

7.某教师认为:“学生骨头轻,不能给他们好脸色看。”具有这种观点的教师最可能的领导类型是( ) A.仁慈专断型 B.放任自流型 C.民主型

D.强硬专断型

8.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实验者是( ) A.加涅

B.罗森塔尔 C.戴尔 D.波斯纳 9.教师在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时所必须遵循的根本指导原则是 ( ) A.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 B.廉洁执教 C.为人师表

D.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10.教师职业道德的试金石是( ) A.廉洁从教 B.严谨治学 C.团结协作 D.热爱学生

11.依照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 ) A.14周岁

B.年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C.年满16周岁不满17周岁 D.不满18周岁

12.教育法的最主要的渊源是( ) A.教育法律 B.教育法规 C.教育政策 D.行政规章

13.使用最广泛的课堂观察方法的是( ) A.目视法 B.扫视法 C.巡视法 D.提问法 14.以教研组或年级组为单位,以集体备课为主要形式对说课本身进行探索性研讨的说课是( )

A.示范性说课 B.研讨性说课 C.评比性说课 D.检查性说课

15.( )体现不出班主任对学生的爱。

A.关心学生的学习、思想、生活和身体等情况 B.尊重和信任学生

C.甘为人梯的精神,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循循善诱 D.对学生唯唯诺诺 16.通过研究和学生有关的书面材料。了解学生的过去和现在的一种方法属于了解学生常用的方法中的( ) A.观察法

B.书面材料分析法

C.谈话法 D.调查法

17.教学方法体系中运用最广的方法是( ) A.谈话法 B.讨论法 C.讲授法

D.读书指导法

18.关于讨论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学生独立地阅读材料、收集资料。并进行群体性的讨论 B.以学生自己的活动为中心,学生在活动中处于主动地位 C.更好的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D.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19.单一课是指( ) A.仅讲授一门知识的课

B.几堂课内完成以一种教学任务 C.一堂课内同时完成两种以上课程

D.一堂课内主要完成一种教学任务的课 20.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格塞尔 B.杜威 C.华生 D.霍尔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2分,选错、多选、少选或不选得0分。 1.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的具体表现是( ) A.教育普及化的开始 B.教育体系制度化 C.教育法制化的形成

D.“教育机会均等”口号的提出 2.学习的心理实质是( )

A.学习表现为行为和行为潜能的变化 B.这种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C.变化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 D.动物不存在学习行为

3.严谨治学的道德意义有( ) A.是党和人民对教师的业务要求 B.是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C.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迫切需要

D.是由教师的教与学过程中的矛盾决定的 4.教育立法的程序是( ) A.法律议案的提出 B.法律草案的审议 C.法律的表决和通过

D.法律的公布

5.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作业要做到( ) A.指导学生审题 B.指导学生做题 C.指导学生检查作业 D.指导学生自我提高

6.对学生新型学习能力的指导主要包括( ) A.信息能力指导 B.自主学习指导 C.合作学习指导 D.探究学习指导

7.班级管理的构成要素有( )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班级活动环境

D.班级教育与管理内容

8.班级常规管理需要建立反馈系统,采取的反馈方式有( ) A.个别讨论反馈 B.班干部反馈 C.班集体反馈 D.家长反馈

9.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学设计者应综合考虑的基本要素主要有( ) A.教学目标 B.教学内容

C.教学策略和媒体 D.教学评价

10.谈话法的形式主要有( ) A.传授新知识的启发谈话

B.巩固检查以往知识的复习谈话

C.在参观、实习或实验前后进行的指导性和总结性谈话 D.找同学进行思想教育的谈话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判断下列命题的正误,请将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打“√”号。错误的打“X”号。 1.从本质上讲,机械的灌输也是一种“教育”。 ( )

2.教学中“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 3.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 )

4.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历史发展的进程。( )

5.首先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心理学家是奥苏博尔。( )

6.学生在学习中因控制点性质不同,他们对自己成败的归因也不同。( ) 7.对能力一般的儿童而言,高焦虑能促进他们的学习。( )

8.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就失去了职业自由。( )

9.托尔斯泰说“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这意味着教师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

10.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养成人性化的教学风格和独特的教学艺术。 ( )

11.我国的教育基本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12.教育政策制定是判定教育政策问题和对政策方案进行选择的过程。 ( )

13.我国制定教育政策的权力机关有党的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教育部。 ( )

14.作业分析的技能是一种教学反馈的技能。 ( )

15.分组时要按照“组间异质,组内同质”的原则进行。 ( )

16.确定单元教学目标的方法是,列出每个知识点,并确定每个知识点达标的要求。 ( ) 17.班级的概念是随着班级管理制的提出而出现的。 ( ) 18.《团章》规定,团员在30人以上者,就可以建立总支部。( )

19.常规管理是学校维护教学秩序、规范办学行为、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常规工作。 ( )

20.为了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更为形象的感知,教学中可以多采用参观法。 ( ) 21.教学效果是评价选用教学方法好坏的唯一标准。 ( )

22.先行组织者是呈现给学生的一个引导性或背景性材料。 ( ) 23.非指导性教学法充分关注到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它可以使学习者的整个身心都沉浸在自发学习中。 ( )

24.讨论法的特点是教师问学生答。 (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是什么? 2.师生关系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3.简述学校情境中成就动机的构成。 4.简述迁移的作用。 5.阐述教学反思的意义。

5.教学媒体的个性和共性的特征有哪些?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 一次公开观摩课上一位二十多年教龄的女教师,在课堂上并没有频频去叫那些反应机灵,学懂会用的好学生,而是善于捕捉那些不敢大胆发言,没有勇气回答问题的 差生的一闪之念。一位女孩刚把有信心的眼睛抬起的时候就被老师叫起来回答。结果是心理过于紧张,老师启而不发满头大汗,不知所措。这时老师让她坐下来,平 静一下语气温和地说了句:“没关系,老师知道你会了。只是过于紧张而暂时想不起。以后经常锻炼就好了。”这堂课使人感到,女教师用自己的爱在点燃胆怯者的 智慧之火,让学生受到“我有被爱的权利”。 (1)为什么说这位教师的爱是公正的,无私的? (2)这个案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2.某县一所中学对面发生森林大火。校长要求全体师生上山灭火,抢救国家财产。某班的班主任

没有带领学生上山灭火。事后,校长在全体教工大会上点名批评了该班主任。 请运用相关的法律知识分析校长的做法。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教师主导作用如何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2.论述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判断题

四、简答题 1.【答案要点】

(1)在身体发展方面,要进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让少女懂得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必然性和意义:

(2)在认知方面,应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

(3)在情意方面,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 (4)在自我教育能力方面,帮助学生形成较好的自我认识,使学生掌握评价自我的多维标准。 2.【答案要点】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 (3)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4)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3.【答案要点】

成 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他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分成两类:一是力求成功的动机,一是避免失败的动机。力求成功的动机,即人们追求成功和由 成功带来的积极情感的倾向性;避免失败的动机,即人们避免失败和由失败带来的消极情感的倾向性。在学习活动中,成就动机是一种主要的学习动机。 4.【答案要点】

(1)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2)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 (3)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5.【答案要点】

(1)教学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自觉的、有目的地反思。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质量的过程。教学反思的根本意义在于它是教师对自身技能的重新审视与科学扬弃。人的思维和行为容易形成定势,教师要一分为二地看待自

身所存在的这些定势。娴熟技能的自动化是其积极的一面,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某些自

以为

是的习惯或以为不可避免的问题则是消极的一面。教学反思是对教学过程每一个环节的重新审视,

有助于教师确认与肯定“定势”的积极一面,利于其继续发扬,而且能够帮助教师觉察消极因素,

发现问题所在,破除定势的消极面。

(2) 教师的教学观念具有内隐性的特征,很多教学观念虽然教师自己说不清楚,但是它们却对教学行为有着实实在在的影响。此外,教师知识结构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 实践性知识,而实践性知识也同样具有内隐性的特点。教学反思有助于隐性的观念和知识显性化,可以加快自身的教学理论与实践水平的提高,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 实践,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 (3)教师将教学反思与教学研究相结合,不仅可以使自己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提高教学工作的自觉性、目的性和创造性,而且还可以帮助教师在劳动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的欢悦.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思维品质,从而使教师体会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6.【答案要点】

(一)教学媒体的共性: 一般认为,教学媒体有六个共同特性:(1)固定性;(2)扩散性;(3)重复性;(4)组合性;(5)工具性;(6)能动性。 (二)教学媒体的个性:各种教学媒体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我国常从以下5个方面加以鉴别: (1)表现力:教学媒体表现事物的空间、时问和运动特征的能力称为表现力。

(2)重现力:教学媒体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具有把储存的信息内容重新再现的能力称为重现力。

(3)接触面:教学媒体把信息同时传递到学生的范围的大小称为接触面。 (4)参与性:教学媒体在发挥作用时,学生参与活动的机会称为参与性。 (5)受控性:教学媒体接受使用者操纵的难易程度称为受控性。 五、案例分析题 1.【答案要点】

(1)这位教师公平地对待所有学生,把每一个学生都视为自己的弟子。 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不凭个人好恶,偏袒某些学生或冷落歧视某些学生。她既看到了那些反应机灵,学懂会用的学生。更善于捕捉那些不敢大胆发 言,没有勇气回答问题的学生。所以说她的爱是公正的,无私的。

(2)这个案例给了我们许多启发:①对在道德,智力,体能,运动,交往和情绪上,特 别是家庭背景各有差异的学生要表示普遍的关切;②对学生的看法要公平公正,没有偏见,避免个人感情色彩的影响;③批改作业尺度要一致;④要给每个学生提供 均等的发展条件,能较好地控制课堂上不同学生的发言机会;⑤与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谈话时,语气要一样;⑥不夸大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错误,不掩饰学习成绩好 的学生的错误;⑦不根据学习成绩的差异去处理学生做错的事;⑧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时,先调查清楚,不急于下结论,不偏袒一方;⑨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在教 育教学中尽量缩小由社会不公正给学生带来的差异;⑩要辨证地看待学生的优缺点,不绝对化。不同的学生犯了相同的错误,要考虑不同的动机与原因进行处理。 2.【答案要点】

(1)校长的做法不正确。森林发生火灾应通知相关管理部门,而不应该让全体师生灭火,对师生有危险,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

(2)让学生在正常上课的时间灭火,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在全体教工会上点名批评没有带领学生灭火的班主任,这样的做法更是错误的。

(3)校长应当受到一定法律处分。 六、论述题 1.【答案要点】

(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教师的指导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起引 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教师的教还影响着学生学习方式以及学生学习主动积极性的发挥,影响着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当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在教师主导下逐步确立的。学生这个个体从依赖性向独立性发展,正是教师主导的结果。

(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共享教学经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师生共同明确教学目标,交流思想、情感,实现培养目标。 2.【答案要点】

直观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加工过程。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

(2)充分利用言语直观,突出词与形象的结合; (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4)调动学生运用各种感官参与直观过程; (5)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so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