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检索说课稿

更新时间:2023-09-28 14:4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信息检索与利用》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

你们好!我是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教师何欢,现代表课程组向各位专家汇报本课程建设的基本情况。汇报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课程设置 二、教学内容 三、教学设计 四、教学组织与实施 五、特色与创新 一、课程设置 1.课程由来

(1)了解当代社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信息目前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驱动力,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大学生只有具有信息意识、获取信息的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学生学习本课,能够掌握现代信息资源检索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实际检索的技能,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

(2) 高等教育专业培养要求

教育部1998年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包括的249种专业中,有218种专业在它的培养要求中明确规定“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或“掌握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本课程是学习科学地检索和利用文献信息资源满足个人信息需求的一门方法课。

2.课程性质

《信息检索》课程是全院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属于学习的基础领域。信息检索是图书馆学、情报学、计算机同各专业相结合的一个交叉性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方法课与工具课,在培养合格的高职学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够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素养、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理

1

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熟悉信息源的分布规律、特点、类型与用途,能够理解利用信息检索语言、工具、系统、技术和步骤。学会传统检索工具和现代信息检索系统的使用方法,重点掌握计算机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和检索技术,熟练掌握网络检索工具、网络数据库以及其他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系统掌握信息检索的途径与技巧,并能够对信息检索进行评价,为将来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课程作用

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已初步掌握利用网络搜索信息资源的简单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系统的学习有关信息检索的基础理论知识;信息检索的语言、系统、方法和技巧;各种信息资源的利用;学校图书馆的使用等。在学习本课程后学生基本掌握各种检索方法的使用并将其运用到专业知识的学习上。

4.课程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了解信息检索的一般程序,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素养、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理念。根据学生专业和工作任务的分析,学生独立地完成本岗位工作任务需要具备信息检索的技能和知识。还要求学生具备工作方法能力、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构建了课程培养目标。

具体来说,《信息检索》课程完成以下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1)能力目标:

·能了解分类法,能手工方便快捷检索纸制图书与期刊; ·能构建检索表达式;

·掌握字段检索、分类检索、布尔逻辑检索的应用; ·能正确下载安装阅读器;

·能利用电子图书数据库检索与利用电子图书; ·能利用电子期刊数据库检索与利用电子期刊; ·能利用搜索引擎检索与利用Internet信息资源; ·能对Internet信息资源浏览、复制和下载; ·能进行专利与标准文献的检索与利用; ·能利用ILAS检索馆藏图书与期刊。

2

(2)知识目标:

·信息收集的范围和内容; ·信息检索的原理;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信息检索的方法、途径及评价; ·信息检索的步骤; ·信息检索系统的类型; ·计算机检索的基本原理; ·数据库的类型与结构; ·信息资源阅读器; ·搜索引擎; ·专利文献; ·标准文献;

·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ILAS)。 (3)素质目标:

·树立正确的信息意识,培养理论指导实践的科学态度; ·培养综合思考的能力,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团队协作的意识;

·能进行批评、接受批评与反思; ·培养吃苦耐劳精神。 5.课程设计理念

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以演示案例为载体,以学校的相关数据库及网络平台为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和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以学生素质教育为根本,以实践能力为本位,以提高学生信息检索综合运用能力为主线,根据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化课程开发的思路,在对学生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工作项目,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以项目为载体整合教学内容,以企业一个完整信息

3

检索过程为主线形成教学项目,以支撑项目的信息检索技能的训练作为教学的重点。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本课程是以基于信息检索工作任务设置并以职业行动过程取向的。以信息检索的项目化为载体,设计了以下三个学习情境(模块): 序号 1 2 3 学习情境内容 信息检索基础 计算机信息检索 信息检索上机与课程设计 建议学时 4 10 4 二、教学内容 1.内容选取原则

依据课程目标,按照“专业适用、结合现实、动态发展”的原则,选取教学内容。

2.内容选取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知识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收集的范围和内容;信息检索的原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信息检索的方法、途径及评价;信息检索的步骤;信息检索系统的类型;计算机检索的基本原理;数据库的类型与结构;信息资源阅读器;搜索引擎;专利文献;标准文献;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ILAS)。

针对当代大学生素质能力形成要求,技能内容主要包括:能了解分类法,能手工方便快捷检索纸制图书与期刊;能构建检索表达式;掌握字段检索、分类检索、布尔逻辑检索的应用;能正确下载安装阅读器;能利用电子图书数据库检索与利用电子图书;能利用电子期刊数据库检索与利用电子期刊;能利用搜索引擎检索与利用Internet信息资源;能对Internet信息资源浏览、复制和下载;能进行专利与标准文献的检索与利用;能利用ILAS检索馆藏图书与期刊。

根据当代社会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要求,素质内容主要包括:树立正确的信息意识,培养理论指导实践的科学态度;培养综合思考的能力,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的意识;能进行批评、接受批评与反思;培养吃苦耐劳精神。

4

同时,根据社会发展对信息检索的新要求和信息检索的新变化,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3.内容序化

根据从理论到案例演示再到实际操作的课程设计理念,设计了三个学习情境。情境一:信息检索基础;情境二:计算机信息检索;情境三:信息检索上机与课程设计。

情境一为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培养学生信息意识以及了解信息检索的相关概念和理论;情景二为案例演示,通过对各种检索技能、数据库的检索方法以及网络信息检索的实际操作演示,培养学生信息技能方面的能力。操作技能训练从单一到综合、从简单到复杂,教师指导由多到少,学生独立程度由少到多,操作技能逐步提升,最后通过情景三上机指导与课程设计全面检验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教学内容序化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每个学习情境都涉及不同的信息检索方式和内容,并结合实际与各专业的内容设计上机指导任务:

任务一:利用ILAS(图书馆自动集成管理系统)检索馆藏图书; 任务二:在局域网内检索电子资源; 任务三: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检索信息;

将课程教学的知识内容、技能内容、素质内容分解到每个学习任务,在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习得知识、掌握技能、养成素质。

4.表现形式

课程教学内容表现形式齐备。形成了由专业教材、上机指导和课程设计指导书等构成的校本教材。建立了包括理论教学、分组讨论、案例演示、上机实践、等多样化的课程形式。

三、教学设计 1.教学模式

《信息检索》课程根据本课程的设计思路,建议采取“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按照企业实际的活动的工作任务、过程和情境组织课程,形成围绕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中心,实现教学过程行动化。即以任务的完成为目标,以任务发生的顺序展开教学过程。以教师的启发引导、讲解示范为辅,以学

5

生自主思考和体验训练为主,融“教”“学”“做”为一体。

2.教学方法

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建议本课程使用的教学方法是:启发引导、情境模拟、案例分析。

(1)“启发引导”教学方法

由教师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自主思考,教师再介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归纳总结出一般规律或概念。在启发引导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知识与能力的主动构建者,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

(2)“情境模拟”教学方法

“情境模拟”教学法是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设置活动的真实场境,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一种方法。如在检索电子资源时,都可以采用角色体验的方法,学生上讲台检索演练,达到学习目的。

(3)“案例分析”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实际检索案例来介绍所讲内容,例如信息收集、信息分类、信息检索等,用案例来解释所要讲授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增长见识。

3.教学手段

综合应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动画演示、视频教学等手段优化教学过程。

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平台、建立信息化、虚拟的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效率。 让学生分小组研究相关课题,寓教于乐,在做中学。

充分利用校内电子阅览室,让同学们在实际操作中体会检索的乐趣,并掌握各项技能。

4.保障条件 (1)教学团队

本课程教学团队共9人,专职教师各4人,学院专职教师全部具备“双师素质”,专职教师还有在图书馆工作的经验,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并接受过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论的培训,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系(或

6

教研室)组织的教学资格测试。

(2)学院电子资源数据库

《信息检索》课程教学需要应用具体的实训环境进行检索操作,目前学院购买了2个专业数据库,为超星电子图书数据库和维普电子期刊数据库。这两个数据库具有一般数据库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并且检索界面友好。并且目前学院图书信息中心实现了文献管理自动化、网络化与信息化,应用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ILAS),学生可以利用ILAS检索馆藏纸制图书与期刊。这些都为开展信息检索教学提供了资源保障。

(3)Internet信息资源

Internet存在大量的论文、图书、期刊、报纸、科技报告、统计资料、指南、目录、索引、专利、标准等信息资源,类型多样、内容丰富。Internet信息资源可以为搜索引擎的检索提供资源保障。

四、教学组织与实施 1.教学组织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方法课,学生不仅要学习信息检索的相关理论,更主要的是要通过实践环节来熟练掌握检索工具、数据库系统及网络资源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检索能力。

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实例演示和分组实践等环节,能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特别是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知识的同时,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色,利用学习本课的机会查找到一些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能够完成课程设计的内容。

2.教学单元组织实施示例

以课题六因特网信息资源及其利用为例,介绍课程的教学组织与实施过程。本课题要求掌握搜索引擎的原理与技术,会利用搜索引擎来检索与利用Internet的信息资源。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Internet的基础知识;Internet上提供的主要资源;搜索引擎的原理与检索;Internet的检索技巧;CALIS。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搜索引擎的原理与检索。难点:搜索引擎语法的运用。

(一)导入部分:

7

以学生关心的话题为例,提出相关问题。由此激发学生想尽办法获得答案,其实也就贯穿着对上一节课的知识应用,从而实现了对上一节课知识的回顾。并且,借此机会进一步引导,引出网络查找是最佳的方法,由此实现了对新课的导入。

(二)课程实施:

通过“试一试、想一想、学一学、谈一谈、用一用”五种不同方式相结合一步一步引导学生了解网络信息资源,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技巧和方法;通过案例演示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检索的过程;通过课堂上的学生现场操作,可以提高学习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也让学生体验网络检索的乐趣;最后再让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老师补充。

(三)巩固效果

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设计不同的课题让学生分小组在课后进行相关的检索联系,将检索的结果做成PPT等,在下次课的时候进行分组讲解。通过这样一个课后作业的形式加深学生的认识,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提高学生对于专业学习的兴趣。

3.教学效果 (1)学生满意

在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巧妙的将信息技术的学习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实例,采用丰富新颖的教学组织方式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可以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教学效果。

(2)同行肯定

院级督导对本课程的评价意见:课程定位准确,设计理念先进。主讲教师理论与实践能力强,教学组织科学有序,教学效果良好。

专业课程任课教师评价:学生自学能力很强,信息检索操作技能熟练。 五、特色创新

本课程的主要特色是将课程网络学习平台与信息检索工具合二为一。网络是信息检索的重要工具之一,同时也是本课程教学的主要平台,以文献信息及其相关检索系统的特点、使用方法为对象,利用网络的检索工具作用和教育平台作用,

8

培养学生信息意识、信息素养和信息检索能力,体现了网络环境支持下文献信息检索工具性的特点。经过多年的建设和教学实践,本课程得到了专业教师、学生的高度评价,完成了课程在我院各专业人才培养中的能力培养任务,完成了预定目标,并在课程建设方面处于同类课程的领先地位。

我的汇报完毕,恳请各位专家指教!

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sj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