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理念和内容设计思路

更新时间:2024-06-28 01:2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理念和内容设计思路

一、思想品德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门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构建这门课程的哲学基础和理论追求。课标的内容和实施必须符合这个理念或追求。

(1)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

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本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思想品德获得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

青春期是由儿童成长发育到成年的过渡期,是以性成熟为标志的一系列的形态、生理、生化、内分泌及心理行为的突变阶段。青春期的教育和顺利过渡,对个人或群体的心身健康、人格健全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生阶段。

初中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我们必须注意他们参与公共生活方面达到养成教育。1)日常生活和学习的行为规范的养成: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学生自觉性、独立性、自制力等良好品质的形成;2)社会交往中的行为规范和公德意识的养成;3)遵纪守法的习惯养成;4)关注社会的积极态度的养成。

在课程的内容取舍方面,我们调整了一些对青春期成长关系不怎么密切的内容,加强了人格平等、社会责任和社会公正方面的内容,目的就是在青春期这个关键时期加大品德培养的力度。在课程设计的顺序上,我们也尽量做到按照学生生活扩展的逻辑去安排。

(2)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并向成年人过渡,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本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

具体来讲,每一所学校都要通过思想品德课程作为主渠道,并且在其他课程和教育环节中,运用言语和行动的方法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进行诚实、尊重他人、负责、同情、自律、坚忍和奉献等传统美德的教育,进行进取、乐观和开放的现代美德教育。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只有具备这些美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受过教育的人。

面向全体学生是现代教育的理念,思想品德课程尤其强调这一点。孩子的认知能力、思维敏锐度和接受能力是有差异的,但是培育优良的思想品德的要求是一致的。应该保护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把握自己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使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学习,为将来走向社会,做负责任的公民打下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

(3)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本课程遵循的基本原则。

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本课程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思想品德不是纯粹的客观知识,而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对国家、社会、集体、他人、自己的理解,反映的是人们深层的内心世界。这样的精神层面的培育,必须以平等的、开放的和安全的气氛下才能逐渐让学生在知识和生活的体味中,生成自己的思想观念、行为原则和品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课堂上尽量给学生留有自由支配、自主发挥的时间和空间,创造情景使学生生动活泼地锻炼和展示自己的才华,发展自己的个性品质。教师应该把学生学习、探索和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具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并举。思想品德教育需要知识的传递,但是思想品德不只是纯粹的知识,而是一个人的言行的表现。为了培养优秀的“四有”人才,必须创设一定的条件,让他们投入社会实践之中,在实际生活和活动中经风雨、见世面,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2)引导教育与自我教育并重。思想品德教育需要引导,放任自流是不行的。但是,思想品德是人的自觉成长过程,只有建立在自律基础上的品德才是稳定的。因此,我们改变过去说教式、命令式的做法,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律精神,让他们学会自我反思、自我约束和自我生成。

3)说理教育与体验教育结合。思想品德教育需要理论上的说服力,但是思想品德不只是纯粹的理论,而是一个人的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为了培养优秀的品质,必须借助于实际的生活体验,让生活经验升华为自己的追求。学生应该逐步学会承担社会责任,直到能够独立地把握自己生活的方向舵。为此,应该创造某种情景,使他们学习作出决定的能力,养成承担义务的意愿,锻炼能够承受成功与失败的毅力。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新的思想品德课程设计以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为横坐标,以成长中的我、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为纵坐标,作为内容整合的逻辑。基本框架结构如下表所示。 心理健康:道德 法律 国情教育

成长中的我:认识自我、自尊自强、学法用法

我与他人的关系:交往与沟通、交往的品德、权利与义务

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承担社会责任、法律与社会秩序、认识国情 爱我中华

作为对现行的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的重大改进,使之既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又能体现学科建设与时俱进的思想,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设计思路上统筹考虑了几大难点和重点。

(一)编排上如何取舍

初中的德育课程由思想政治改为思想品德后,主要对学生进行哪些方面的教育呢?在经过充分的调研和论证、并经过广泛的讨论后,国内思想政治教育界目前已经取得了共识,即认为课程应包括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

但如何编排这几块内容,目前大致有两种意见:一种是基本沿袭现行思想政治课标的思路,即每块内容集中在一个年级进行;另一种是打破年级界限,把几块内容有机综合,融会贯穿在三年中进行,根据学生知识经验的增长和心理的发展过程,按螺旋式由浅入深地安排教育内容,使思想品德教育随学生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深化。

现在采用的正是后一种意见。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内容不是按照学科体系的逻辑加以展开的,而是在学科知识和方法基础上进行了跨学科的整合,内容标准的许多要求是开放的和过程性的。对教学内容的前后顺序,不做硬性规定,从而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体现并满足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创造了比较好的环境。在呈现方式上,课程标准也力求适应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贴近现实生活,强调学生自身的观察、感受和体验。

这样编排,是基于如下考虑。

1. 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要求体现教育的层次性。初中三年,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剧变期,学生对教育内容的需求也表现出层次性,将某一教学内容集中在一个年级,此后就不再进行该内容的教学,无法体现教育的层次性。

2. 淡化学科体系,体现思想品德课程结构的均衡性、开放性和综合性。

3. 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在课程标准的研制过程中,曾对北京、重庆、广东等地的43所中学的1600多名初三、高一年级学生和150多名政治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座谈,都很希望能抓住这次课改契机,重建新的德育课程结构。 (二)思想性如何体现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思想品德课程的开设,是我国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标志。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20世纪80年代以来颁发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和德育课程建设的文件,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怎样的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怎样进行这种教育,提出了具体和明确的要求。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表达了国家和民族核心的价值观,贯彻这种价值观,是课程思想性的主要体现。所以,思想品德课程把其课程性质表述为:“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

际,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和道德品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信念,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国家的要求与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关系如何处理

全面落实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提高教育的实效性,这就要求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把党和国家对学生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育等要求与学生的身心需要有机地统一起来。

初中学生正处于少年期。少年期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身心发展与其他年龄段有着许多不同的特征。由于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既需要正确的价值引导,又需要经由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亲身实践才能真正内化。新的思想品德课标将深刻的理论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鼓励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体验,通过学生的道德践行和生活实践,促进思想品德的知行统一。因此,正确的价值引导与尊重学生的思考、实践相统一就成为思想品德课程所遵循的原则。

(四)人生观如何引导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中国加入WTO后,进一步全方位向世界开放,与世界融为一体,各种文化、思想、观念的冲撞、交融将更加突出。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并向成年人过渡,自我意识和独立性大大增强,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它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因此,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就成为思想品德课程的追求。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rr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