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1月试题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4-04-30 14:0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09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劳动资源稀缺性的本质表现是(D)1.1

A.相对稀缺性 B.绝对稀缺性

C.普遍稀缺性 D.支付能力与支付手段的稀缺性 2.有关最低劳动供给价格的理解,正确的是(C)2.3 A.最低劳动供给价格即为市场最低工资标准 B.最低劳动供给价格因家庭而异

C.最低劳动供给价格实质上是闲暇的效用与劳动收入的效用的互补关系 D.不同家庭的最低劳动供给价格呈斜线分布

3.在工资率维持较高水平并且收入也在较高水平时,随着工资率提高,劳动供给会减少,原因是(B)2.2

A.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 B.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 C.收入效应大于规模效应 D.替代效应小于规模效应 4.如果某种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大于l,说明该劳动力需求弹性是(C)3.1 A.无弹性 B.无限弹性 C.富有弹性 D.缺乏弹性

5.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且对教育、培训等人力资本投资有较高回报预期时,人力资本投资对劳动供给会产生(B)5.2

A.正向影响 B.负向影响 C.没有影响 D.影响情况不确定

6.在劳动力市场动态均衡模型中,“收敛型蛛网”模型成立的条件是(A)4.1 A.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B.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C.劳动力供给弹性等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D.劳动力供给弹性等于边际替代率

7.下列属于大学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费用中的间接成本的是(D)5.2

A.上大学花费的学杂费 B.上大学花费的书本费

C.上大学花费的生活费 D.因上大学而放弃的可能的工资收入 8.在劳动力市场上,体现劳动资源最优分配实现过程的是(B)? A.劳动力从高生产率行业流入低生产率行业 B.劳动力从低生产率行业流入高生产率行业 C.劳动力从高工资行业流入低工资行业 D.劳动力从供不应求市场流入供过于求的市场

9.企业如对员工进行特殊培训,则特殊培训成本的合理补偿方式是(C)5.3 A.由受训员工直接承担所有培训成本 B.由企业直接承担所有培训成本

C.在培训期间,双方承担培训成本;在雇佣期间,双方获得培训收益 D.在培训期间,企业承担培训成本;在雇佣期间,员工获得培训收益 10.当人们选择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时,要考虑的条件是(A)5.2 A.投资报酬率大于等于时间内生偏好率 B.投资报酬率小于时间内生偏好率 C.投资报酬率等于市场利率 D.投资报酬率小于市场利率

11.相同的劳动者从事危险岗位与不从事危险岗位时,产生的工资差别属于(B)6.3 A.竞争性工资差别 B.补偿性工资差别 C.技能性工资差别 D.垄断性工资差别 12.在劳动力市场上,工资的决定基础是( )

A.劳动力再生产费用 B.劳动的边际生产率 C.劳动的负效用 D.劳动力价值

13.在采用计时工资作为基本工资的支付方式时,工人低生产率的风险的主要承担者是(B)6.2 A.工人 B.企业 C.社会 D.政府

14.当劳动力市场存在卖方垄断时,工资率和就业量的变化是(D)7.2 A.工资率降低,就业量增加 B.工资率提高,就业量增加 C.工资率降低,就业量减少 D.工资率提高,就业量减少 15.在一个卖方垄断的产品市场,垄断的企业是(C)7.1

A.价格的接受者 B.价格的追随者 C.价格的决定者 D.价格的影响者 16.总供给是决定经济社会就业总量的因素之一,它等于(C)9.1 A.消费与投资之和 B.投资和储蓄之和 C.消费和储蓄之和 D.国民收入与消费之和 17.菲利普斯曲线含有的重大政策选择意义是(B)9.2 A.说明了总供给与总需求这两个宏观总量的关系

B.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可以在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进行选择,使二者处于某种社会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C.说明自然失业率与通货膨胀没有关系

D.说明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无法解决失业率高的问题

18.任意性规范形成的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当其受到危害时,国家强制力发挥作用的时机是(B)10.2

A.权利主体请求后 B.直接发挥作用

C.主体解除劳动法律关系后 D.主体建立劳动法律关系后

19.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形成的根源是(C)9.1 A.厂商的垄断 B.厂商的竞争 C.工会的垄断 D.劳动力的竞争 20.政府雇员和事业组织中劳动者的薪金报酬是属于(C)10.1 A.政府的社会福利 B.政府的社会补贴 C.政府购买 D.政府的转移支付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对于经济学中的均衡概念,理解正确的有(AD)4.2 A.经济中各种对立变动着的力量处于相对稳定不变的状态 B.经济中各种对立变动着的力量处于持续变动中的状态

C.揭示经济变量之间实现均衡的条件和如何调整实现均衡的分析方法 D.揭示经济变量之间不稳定关系的分析方法

E.是一种物理意义上的均衡

22.企业通过内部劳动力市场对企业内部劳动要素进行再组织时,应具备的前提条件有(BD)5.4 A.雇员的招聘、调动等活动通过企业外部劳动力市场进行 B.雇员和企业之间是从属关系 C.雇员与企业之间是平等的选择关系 D.企业对雇员具有使用支配权

E.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的作用范围是全社会的

23.企业采取延期支付的形式支付福利具有的优势有(BCDE)6.2 A.有利于减少企业在福利上的支出

B.有利于企业获得稳定的生产经营外部条件

C.延期支付的灵活多样可以增强企业对劳动力市场的多种适应性 D.有利于企业发挥分配的激励功能

E..可以使若干保险基金在免税的基础上获得积累 24.有关充分就业的描述,正确的有(ACDE)8.2 A.凡是接受市场工资率愿意就业的人均能实现就业 B.充分就业的实现,意味着失业现象的消失

C.摩擦性失业及其他类型的自然失业与充分就业并行不悖 D.充分就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E.充分就业是一个理想状态

25.导致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的原因有(ABE)9.1 A.货币工资的增长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B.企业为追求更大利润而提高商品的价格 C.总需求的过度增长

D.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增加 E.进口原材料价格的上升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内部劳动力市场:根据企业的管理规则、惯例或企业与企业组织内雇员或雇员组织所达成的协议运行的,企业组织内部雇员由招聘、录用、提升、调动、暂时解雇、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等构成的管理系统5.4

27.“发散型蛛网”:当劳动力市场失衡时,劳动力供求和工资率的波动距均衡点越来越远,无法恢复均衡。

28.计时工资:依据工人的工资标准与工作时间长度支付工资的形式6.2

29.劳动就业: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人,参与某种社会劳动,并能通过劳动获得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8.1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0.为什么说劳动力需求具有派生性?3.1

劳动力需求产生的直接基础在于产品的需求,故劳动力需求是由产品需求派生而来,是一种派生性需求。

31.简要回答劳动力市场具有的一般属性。4.1

劳动力市场①是社会生产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②劳动力与工资的交换行为是一种等价交换③劳动交换决定了劳动力的市场价值—工资④通过劳动力市场的交换,实现劳动要素与非劳动生产要素的最佳结合。

32.简述由企业对雇员提供一般培训时的成本—收益结构。5.3

在职业技术学校学习期间,学生承担培训成本的全部或者大部(外在的付费形式),如企业提供培一般培训,受训员工要承担培训成本。是接受一个比未来能获得的工资更低的起点工资(内在)

33.简要说明计件工资形式的适用范围。

①产品数量、质量可以准确计算检验,并能以此反映工人的劳动量的产品的生产行业和企业②产品的数量与质量主要地取决于工人的勤奋和努力③品种比较单一且大批量生产的生产行业和企业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34.某劳动力市场有A、B两类劳动力,当A类劳动力的工资率从10元降低到8元,该类劳动力的需求量从10000人增加到12000人,同时B类劳动力的需求量从8000人增加到9000人。

要求:(1)计算A、B两类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 =[(9000-8000)/8000]/[(8-10)/10]=-1.6

(2)判断这两类劳动力是总替代关系还是总互补关系。 总互补关系

35.根据题35表所给的数据资料,计算该地区的失业率。(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就业人口 年龄段 (万人) 16-29岁 30-39岁 40-49岁 7 10 9 (万人) 2 3 1 失业人口 50-60岁 5 1.5 题35表 =7.5/(31+7.5) =19.48%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36.试述劳动力参与率的长期变动趋势。 男性倒U,女性M

37.如何看待由于劳动力能力结构的自然特征造成的垄断性工资差别?

在劳动力市场上,由于劳动力能力结构的自然特征,使劳动者在某些职业保持垄断性地位,从而形成垄断性工资差别。由劳动力能力结构的自然特征所造成的垄断性工资,差别虽然很大,但仍然属于现代劳动力市场中规范的工资差别,其存在是合理的。

七、综合分析题(本大题10分)

38.《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实践中有的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本身就是“霸王制度”,这种单方的规定很难保证员工的利益,因此《劳动合同法》规定,在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不再是用人单位一方说了算,这样更好地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要求:

(1)以上内容体现了我国劳动关系构建的什么目标?(2分) 由利益一体型转换为利益协调型

(2)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是什么?(2分)这一基础的主要内容有哪些?(4分) 在新的劳动关系中贯穿物质利益机制,即物质利益激励,平衡,调节,约束机制 (3)分析该内容体现的是基础条件中的哪一项?(2分) 约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rn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