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师范大学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项目建设规划
更新时间:2024-01-15 15:5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贵州师范大学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项目建设规划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做好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做好2008—2015年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规划工作的通知》,为加快推进贵州师范大学的学科建设,提升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高层次人才,特制定本规划。
第一部分 学校简介及总体建设目标
一、学校简介 (一)历史沿革
贵州师范大学是贵州省唯一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其前身“国立贵阳
师范学院”,创立于1941年,是当时全国仅有的8所师范院校之一。建国后,学校改名为“贵阳师范学院”;1985年更名为“贵州师范大学”;1996年被贵州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属重点大学,2005年再次被评为省属重点大学。2006年被列入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与厦门大学结成对口支援关系。2008年经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优秀”。2009年2月,经贵州省学位委员会确定新增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贵州师范大学在近70年从未间断的办学历史中,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优秀的学术传统及扎实的学科基础,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在贵州省的经济社会建设和科教文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学科建设 1、学科体系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的发展战略,不断加强学科体系建设。2004—2008年,累计投入学科建设经费17704.29万元,相继建成了一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省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省级工程实验室、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省重点学科人才培养基地、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与2003年相比,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增长200%,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增长116%,省级重点学科增长60%,为学科发展搭建了良好平台。
学校从2001年起,启动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工程,陆续将“自然地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计算数学”、“植物学”、“文艺学”等重点学科作为拟申报博士学位授权点进行建设。
目前,学校有17个学院、2个教学部、1个独立学院;有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地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4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50个本科专业(其中4个教育部高校特色建设专业:地理科学、思想政治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生物科学;15个省级高校示范性专业),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等10个学科门类。
学校现有8个省级重点学科(自然地理学、思想政治教育、计算数学、植物学、文艺学、中国近现代史、人文地理学、数学教育),4个贵州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贵州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文学〃教育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喀斯特文化研究中心),1个贵州省重点学科人才培养基地(信息与计算科学重点学科人才培养基地),1个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科技创新人才团队)。
学校现有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贵州省信息与计算科学重点实验室), 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智能计算与控制技术工程实验室);设有26个实验室、1个分析测试中心、1个网络与信息管理中心等。
2、学科队伍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工程”,积极改善人才队伍结构,不断提高人才队伍综合实力。近五年,专任教师增长30%,教授增长37%,博士增长238%。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338人,其中有教授199人、副教授373人,高级职称比例为42.8%;有博士115人、硕士536人、在读博士生71人,博硕士占教师比例为48.7%;外校学历教师比例为64.1%,教师平均年龄为36.9岁。
学校现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人、全国高校“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8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贵州省核心专家1人、省管专家17人、“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3人、“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带头人”9人、省高校“教学名师”11人、“黔中英才”2人;特聘教授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2人。有硕士研究生导师255人、兼职博士生导师18人。
(三)科学研究
学校坚持“科研是强校之本”,不断提高科学研究水平。
近五年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7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48项,其中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课题1项、国家“863”项目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4项、国家973计划专项子课题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项、国家星火扶贫计划项目3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25项。近5年,学校获科研项目资助经费共计7077.47万元,加上学校自身投入的科研经费3882万元,总计10959.47万元。学校承担的高层次科研项目和获资助的科研经费逐年递增,仅2008年就获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项,获科研项目资助经费2619.89万元。
学校近五年出版学术著作171部、译著3部、教材78部;发表论文33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106篇、EI收录57篇、ISTP收录21篇、CSSCI收录194篇、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收录61篇。
近五年来,学校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78项,其中有贵州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0项;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1项;贵州省政府文艺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
(四)本科教育
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提高本科教学质量,2008年经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优秀”。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50个,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建设专业4个、省级示范性专业15个、省级精品课程21门、校级精品课程66门。近五年来,共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34项,其中:教育部三等奖3项、其他奖5项;省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6项、其他奖8项。
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十万余名毕业生,绝大部分成为所在单位的骨干,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赞誉。
(五)研究生教育
学校于1978年开始招收研究生,研究生教育历史已有30多年。1986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7年被批准为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3年被批准为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2004年被批准为全国首批农村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2005年获批农村教育
硕士推免权,2008年被教育部遴选为开展硕士推免生工作的高等学校,同年获批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单位。
学校现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目前有在校硕士研究生1602人。
学校加强对研究生的培养与管理,严格执行国家研究生培养方案,全面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开展研究生教育系列创新计划(建立示范基地、设立专项科研基金、课题研究等等);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创新研究生导师遴选、培训、考核机制;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成立研究生培养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实行学位论文送审盲评制度。研究生教育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学校已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1474人,培养的研究生质量较高,一部分毕业生考取了博士生,大多数毕业生到高校和科研单位工作,并成为业务骨干。
(六)服务社会
学校积极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近五年来承担地方经济建设服务项目497项,直接经济效益达1.55亿元。
学校针对贵州资源与环境的特殊性,承担了喀斯特环境与国土整治、喀斯特生态系统与生态安全、植物资源与可持续利用、环境遥感与GIS、喀斯特水文地貌、大型工程及资源环境安全监测、贵阳市“两湖一库”水污染治理等项目,建立了贵州省“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建立了全省及各地市县的石漠化数据库;完成了省内44个县石漠化治理规划的编制任务,承担了17个县的石漠化治理实施方案编制;主持完成了《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规划(2006—2050)》的编制;主持建立了面积2400多万亩的花江峡谷石漠化治理示范区;主持喀斯特高原退化生态系统综合整治技术开发毕节鸭池示范区建设项目。尤其是以我校专家为组长的“中
国南方喀斯特(云贵渝)”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项目组,为该项目的申报成功作出了重大贡献。
学校图书馆、网络与信息中心、分析测试中心等发挥自身优势,为全省搭建了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分中心”、“贵州省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贵州省地方文献信息研究中心”等,为相关行业提供了广泛的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和理化检测等服务。
设在我校的“贵州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贵州省教师资格认证中心”、“贵州省教师教育现代化教学实习基地”、“贵州省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培训基地”、“贵州省高校助学贷款信息管理中心”,以及“贵州省高考评卷基地”、“音体美考试基地”等等,也为贵州的经济社会和科教文化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七)对外交流与合作
学校不断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近三年先后承办了“中法环境、遗产和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中美教育(贵州)论坛”、“国际复分析研讨会”等国际学术会议。与美国南方阿肯色州立大学、美国西北理工大学、美国俄亥俄莱特州立大学、日本福山大学、韩国岭南大学、大邱教育大学、加图立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流和姊妹学校关系。
(八)办学条件
学校现有两个校区,合计占地面积66.29万平方米(999.5亩),占地3000亩的新校区正在规划之中。目前有校舍面积47.17万平方米,有多媒体教室和语音教室163间;有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1832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38亿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6000元以上。
学校图书馆拥有纸质文献191.4万册、中外文期刊2863种,数字资源总量超过25个TB,电子图书54万余册(种),提供使用中外文数据库58个,自建数据库8个,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分中心”、“贵州省科技
文献资源共享平台”、“贵州省地方文献信息研究中心”。
学校网络中心数字化校园建设水平高、功能强,存储设备容量达23个TB。基于公共数据平台的数字化校园网络及无线网络覆盖全校,不仅有力地保证了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同时有力地保证了贵州省高考、贵阳市中考网上评卷工作的正常运行。
学校有各类运动场馆面积达7.9万多平方米,各类体育设施齐备。各类后勤设施完备,能为本科生、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优质服务。
(九)校园文化
学校努力营造有利于师生全面、健康发展的良好文化环境,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了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形成。近三年,我校学生获全国先进集体称号6个、省级先进集体称号23个、先进个人676人次。2003年以来,学生在省级以上科技竞赛中获奖180项,在省级以上文艺、体育竞赛中获团体奖47项、个人奖345项。
二、总体建设目标
学校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通过实施“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规划”,积极构建结构合理、优势明显、特色突出、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不断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学术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到2011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努力建设一支富有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由高学历、高水平、高素质的学科带头人及学术骨干组成的教学科研队伍,培育一批博士研究生导师;重点建设“自然地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计算数学”3个授权学科,使之到2011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点,并发展成为国内有影响的特色、优势学科;加强“植物学”、“文艺学”2个支撑学科建设,使之为授权学科的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并达到博士学位授予学科的基本条件;继续完善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使之能满足培养博士研究生的需要。
三、建设内容 (一)队伍建设
在现有人才队伍的基础上,坚持“引人、引智”并举,以拟建博士授权学科的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兼顾各学科人才队伍的整体发展。加大学科领军人物和学科骨干的引进、培养力度,着力培养200名左右的各类优秀专家,重点培养具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竞争实力的高端学术人才,形成2—3个业务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富有团队精神的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到2013年,力争教师队伍中的高级职称比例达55%左右、专任教师中博硕士比例达到60%以上。
(二)学科建设
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整合学科资源,汇聚优秀人才,优化学科结构,
构建优势学科群。到2013年,力争再建省部级重点学科2-3个,形成3-4个优势学科群。
以一级学科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推进拟建授权学科与支撑学科的协调发展。到2011年,建设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自然地理学”、“计算数学”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3年前后,再建设、申报2-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1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5个专业学位硕士点。
(三)科学研究
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凝炼研究方向,加强团队建设,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形成特色鲜明的科学研究体系。努力拓宽项目申报渠道,争取更多高层次科研项目。加强校地、校企和国际科技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建设期内,力争在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哲社基金重点项目等重大科研项目的立项上有新的突破,承担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均有较大幅度增长;高水平学术著作、学术论文数量显著增长,SCI、EI、ISTP、CSSCI等收录、转载、引用的成果数量有明显增加;获得国家级科研成果奖,省部级科研成果奖有大幅增长;争取建设一批高水平的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人才建设基地和优秀科研创新团队。
(四)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建设
充分发挥科技开发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作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撑。充分发挥各级各类重点实验室、工程研发中心的作用,推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建设期内,力争再建2—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努力在国家工程中心、国家工程技术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实验室方面实现突破。
(五)学术交流
加强与世界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积极主办和承办高层次、高水平学术会议,并力争年均选派100名以上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到国
内外重点院校、科研院所攻读学位、进修或访问。
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机制
学校将学科建设纳入各级领导班子的工作责任目标。发挥校长领导下的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切实提高学科建设发展的科学性、实效性、持续性。进一步完善学科建设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竞争激励机制和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创新团队运行机制,切实解决学科建设过程中的人才引进、资金使用、公共平台建设等问题。
(二)加大投入
学校将进一步加大对立项建设授权学科和支撑学科的投入力度,通过省财政拨款、校企联合、学校自筹、贷款、融资等渠道,在今后3年的建设期内计划投入6000万元,确保学校顺利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的中期检查及专家验收,确保“自然地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计算数学”等学科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三)经费来源及分配方案
建设期内,学校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总预算6000万元人民币(包括地方政府专项资金和学校自筹资金)。
经费来源和年度分配表(单位:万元)
年 度 经费来源 2009 2010 2011 总计 地方政府 与学校共筹 2500 2500 1000 6000
2009-2011年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经费投入预算总表(单位:万元)
经费小计 2009 年度分配 2010 2011 建设项目 经费预算 引进学科领军人物 队伍建设 培养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 创新团队建设 科研资助 科学研究 成果发表资助 优秀成果奖励 研究生精品课程与教材建设 教学与培养 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 优秀教学成果奖励 学术交流访问 出国访学 网络建设 物质建设 仪器设备与实验室建设 图书资料 其 他 合 计 1400 800 400 450 350 100 170 130 400 40 60 120 200 80 200 1100 200 400 6000 170 2500 170 2500 60 1000 1500 650 650 200 80 80 40 150 150 100 900 300 300 300 2600 1150 1150 300 教学管理创新工程 学术交流
第二部分 申请新增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
必要性和特殊性
一、将贵州师范大学新增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是解决贵州高层次人才严重匮乏、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举措
贵州是一个“欠发达、欠开发”省份,经济社会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相对滞后,高层次人才严重匮乏。到2008年,贵州博士研究生招生数仅为93人,在校博士生258人,按照全国博士占人口比例的平均值计算,贵州同期博士层次的人才缺口达6000余人。目前,贵州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和高校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均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师范类本科院校博士层次人才缺口更大。这不仅不利于贵州高等教育的发展,也严重制约了贵州基础教育的发展。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极为关心,对贵州科教文化事业的发展寄予厚望。2005年春节,胡锦涛总书记视察贵州时,对贵州提出了“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的殷切期望,指出:“对于像贵州这样的西部省区,只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条件、有效益,就要努力加快发展。”2006年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参加贵州团讨论时,明确表示要加大对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强调要培养“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的高级人才。2007年4月,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次代表大会提出了“环境立省、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开放带动、创新发展”的战略。2007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同志来贵州调研时明确指出:“发展教育事业、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贵州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大计。”
贵州师范大学作为省属重点大学,办学历史悠久,整体实力雄厚,学
科综合优势明显,已有30多年培养研究生的经验,研究生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因此,贵州师范大学新增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将为贵州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对于切实解决贵州及西部各学科领域高层次人才严重匮乏的迫切问题,促进贵州及西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二、将贵州师范大学新增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是实现贵州高等教育学科合理布局、完善贵州学位授权体系的必然要求
高等师范教育被誉为教育的“母机”和高层次人才的“孵化器”,历来在高等教育事业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贵州师范大学作为贵州高等师范教育公认的“龙头”和省属重点大学,学术积淀深厚,学科基础扎实,在贵州省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学校曾以联合办学的形式帮助省内7所师专成功升格为本科。“十五”以来,学校发展速度呈指数曲线上升,走上了快速、健康、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但是,学校至今仍未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这与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与贵州高等教育、基础教育的发展需要,以及高等师范教育在全省高等教育中的战略地位和贵州师范大学在全省教育事业中的战略地位,都是不相适应的。
因此,将贵州师范大学新增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形成“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使之为贵州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和西部大开发作出更大的贡献,就成为实现贵州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与中、东部地区相比,西部省区的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显然太少,学科布局也不合理。例如贵州省,至今只有贵州大学和贵阳医学院2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在西部省区中仅多于西藏和青海;所设博士学位授权点仅涉及理学、工学、农学、医学中的11个二级学科,点少面窄。这与贵州及西
部经济社会发展对多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广泛需求是极不适应的。
因此,将贵州师范大学增设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发挥其学科综合优势,既可实现贵州省文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零的突破,也能满足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对紧缺学科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对实现贵州及西部高等教育学科的合理布局和学位授权体系的完善,具有重大意义。
三、将贵州师范大学新增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可以进一步发挥本校特色学科的优势,为贵州及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特殊的贡献
(一)贵州生态环境脆弱,石漠化严重,贵州师范大学在石漠化防治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上具有明显优势。
贵州地理环境独特,喀斯特地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73.8%,喀斯特分布范围广泛,生态环境脆弱,石漠化严重,不仅直接危害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同时也影响贵州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及贵州省委、省政府对石漠化防治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2005年春节期间来贵州考察时,专门针对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生态环境建设和扶贫开发作出了重要指示。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石漠化治理列为西部大开发的五大重点工程之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石宗源指出:“如果不下大气力治理石漠化,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奋斗目标就难以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局面就难以真正形成,农村各族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就难以真正改善。因此,防治石漠化是事关全局、事关长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既是一个突出的经济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校“自然地理学”、“植物学”等学科的专业人员,紧密结合西部和贵州的区域特色,深入开展喀斯特生态环境与综合
治理、喀斯特生态系统与生态安全、植物资源与生态产业、环境遥感与WedGIS开发、喀斯特水文地貌等研究;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973”专项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贵州省“十一五”攻关项目,以及一大批省内各地、市、县的委托项目;建立了贵州省“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提出了喀斯特石漠化程度的等级判断标准,建立了全省及各地市县的石漠化数据库;完成了省内44个县石漠化治理规划的编制任务,指导了17个县的石漠化治理规划编制;联合有关单位科技人员完成了《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规划(2006—2050)》的编制;主持建立了面积50多平方公里的花江峡谷石漠化治理示范区;培育出了一些抗旱、耐瘠、多年生的喀斯特适生植物新品种。这些成果奠定了我校“自然地理学”和“植物学”学科在相关领域的重要地位,该两学科也都成为我省省级重点学科。
近五年,我校教师发表的喀斯特研究论文,分别占核心期刊同类论文总数的21.6%和国内期刊同类论文总数的16%。以我校学者为骨干并任组长的“中国南方喀斯特(云贵渝)”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项目专家组,为“申遗”成功付出了艰苦努力,作出了重大贡献。在这些研究成果基础上建立并特聘中国工程院卢耀如院士领衔的“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更为这一领域研究的深入、成果的推广注入了活力,也为在这一领域培养博士研究生创造了重要条件。将我校“自然地理学”学科建设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点,可以更好地发挥该学科的优势,为贵州及本部的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二)贵州多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需要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迅速提升贵州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和全省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贵州师范大学有义务、有能力在这一领域做出应有的贡献。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有4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38%。
由于民族文化之间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的不同,民族纷争、民族冲突现象在历史上和现实中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和谐社会建设的步伐。因此,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力度,特别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贵州各民族的思想和行动,对于促进多民族地区的改革、发展、稳定与和谐社会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我国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期、改革的攻坚期,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影响和制约着贵州的科学发展。加之贵州长期以来处于相对闭塞、相对滞后的状况,一些地方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特别是在思想观念、理论素养、能力水平等诸多方面,与科学发展观的的要求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问题比较突出,尤其在政治敏锐性和坚定性上,在正确认识和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上,在正确应对和处理各种复杂矛盾的能力上,在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上,都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培养大批扎根本土的高学历、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科研和宣传教育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宣传教育队伍,就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和异常的紧迫性。
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先后7次作出重要批示。党中央于2004年作出了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的战略部署,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确定为一级学科。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黔党发[2005]10号)中明确规定:“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有条件的高等学校新建2—3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力争博士学位授权点零的突破。”党中央的指示高屋建瓴、高瞻远瞩,贵州省委、省政府的决定态度坚决、目标明确,为贵州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
贵州师范大学一直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臵,并在长期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奠定了浓厚的学科基础。1960年成立政治教育系;1986年获批“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点;2006年首批获得至今省内唯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我校“思想政治教育”获批省级重点学科;2008年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获批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贵州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培训基地”在我校建立。同年,我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高校特色建设专业。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已成为省内具有明显优势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基地,有义务、有能力在这一重要领域作出应有贡献。
因此,将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点,对于贯彻实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的战略部署,实现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力争博士学位授权点零的突破”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三)在贵州独特的地质环境下,大型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和维护任务艰巨,迫切需要大批计算科学与系统工程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贵州师范大学能在这一领域发挥特殊的作用。
贵州山区沟壑纵横,地质环境十分复杂,大型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和维护中的安全监测显得非常重要。我校“计算数学”学科紧密结合贵州实际,开展工程与物理计算理论的研究与应用开发,运用数学、自动化控制、网络与通讯、工程与物理等诸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为贵州大型桥梁的健康监测提供各种信息处理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实时监控系统等;并为各行业大型工程和生态环境的实时检测、监控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特别是在矿井、水电火电机组、道路桥梁、水资源和环境的实时检测、监控方面,已经取得了重要的工程技术成果,并在相关行业得到有效应用。在“应用
数值代数”、“有限元法及其应用”等领域展开了富有特色的理论和应用研究,通过数值方法解量子力学方程得到的特征值等有用信息,了解分子中的电子运动状态,应用于药物和材料设计,对贵州制药产业的升级有着积极意义。
我校“计算数学”学科自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以来,已培养硕士研究生60多名,其中8名考上了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等重点大学的博士生,并有1名已成为博士生导师。作为省级重点学科,该学科以“中国计算数学学会”2位常务理事卢琳璋教授和杨一都教授以及智能与工程计算专家谢晓尧教授为学科带头人,拥有贵州省“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重点学科人才培养基地”、“贵州省信息与计算科学重点实验室”和贵州省“智能计算与控制技术工程实验室”,为培养博士层次的高级人才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我校“计算数学”学科建设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点,可以进一步发挥该学科的优势,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四、将贵州师范大学新增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是学校进一步发挥本校的学科综合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贵州师范大学有近70年本科教育和30多年研究生教育的深厚基础,拥有较为齐全的学科门类、综合优势明显的特色学科专业,以及完善的学科体系,与国家和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广泛需求相吻合。目前,学校集聚了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以教授和博士为主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其中熊康宁、谢晓尧、陈成文、陈庆富等18位教授分别被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湖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贵州大学等聘为兼职博士生导师。学校拥有一批由省级重点学科、省重点实验室、省工程研究中心、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等构成的重要研究平台,承担了一批包括国家“86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973”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高层次科研项
目和大量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项目,形成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学校还拥有由馆藏资源丰富、服务质量优良的图书馆和设备先进、覆盖充分的网络信息中心等构成的公共服务体系。总体上看,贵州师范大学已经初步具备培养博士层次高级专门人才的能力和条件,能够为国家和地方的人才培养作出更大贡献。
因此,贵州师范大学迫切希望尽快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以迅速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促使已有特色的充分发挥和学科综合优势的进一步彰显;以博士学位授权点为龙头,带动多学科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吸引国内外有影响的学科领军人才,进一步提升学科团队的整体势力;加快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为实现贵州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第三部分 授权学科建设发展规划
贵州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计算数学”、“植物学”、“文艺学”等学科,已形成比较稳定的研究方向,拥有结构合理、科研水平较高的学术队伍,承担了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呈现出明显的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再经过2—3年的建设,必将进一步突显学科优势、优化队伍结构、增强科研实力,具备培养博士研究生的能力和水平。现就“自然地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计算数学”3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的建设规划及保障措施陈述如下。
自然地理学
以贵州高原为中心的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最集中成片的喀斯特生态脆弱区,也是喀斯特发育最典型、最复杂、景观类型最丰富的一个片区,面积超过55万平方公里。它所导致的环境问题和经济问题,对于世界喀斯特贫困区都有一定的代表性。贵州喀斯特地貌、喀斯特洞穴、喀斯特环境以及生态环境治理,在贵州、中国乃至世界喀斯特地区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示范作用。长期以来,贵州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学科,在“地理学”框架下,运用自然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开展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和喀斯特生态综合保护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建设“自然地理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现有基础
“自然地理学”是贵州师范大学最早设臵的学科之一,已有近70年的历史,现已发展成为一个学科团队强大、科研平台先进、科研成果突出的优势学科,并对周边省区形成了辐射影响。本学科自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
研究生,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2年被批准为贵州省第一批省级重点学科,2004年建立“贵州省山地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2008年组建第一批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中国南方喀斯特科技创新团队”,并建立了“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自然地理学”以“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的相关学术团队为支撑,形成了稳定而富有特色的4个研究方向,在西南地区和省内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其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
(一)学科队伍
“自然地理学”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曾聚集了现代喀斯特洞穴科学主要奠基人之一的张英骏教授、水文地貌学创始人之一的杨明德教授,以及著名自然地理学家熊书益教授、植物地理学专家黄威廉教授等专家学者。近年来,一大批中青年学者迅速成长,形成了一支师德修养好、学术水平高、结构优化、能适应学科发展需要和胜任博士研究生培养任务的教学科研队伍。
目前,本学科队伍共42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0人,高级职称人员占57%;有博士15人、硕士26人,硕、博士占73.8%;平均年龄46岁;外校学历人员占41%。在这支队伍中,有特聘的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管专家3人、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4人、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5人、兼职博士生导师9人。
(二)科学研究
本学科历经数十年建设,形成了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结构优化、动态平衡的4个研究方向:
第一、喀斯特环境与国土整治:本研究方向致力于:大规模石漠化综
合治理模式与技术体系研究;中国南方典型喀斯特地区地质地貌遗迹、喀斯特景观、生态过程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模式和示范区建设研究;喀斯特生态保护与石漠化综合治理中急需的关键技术开发,以及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的集成与推广应用;石漠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综合治理基础数据库与信息管理与决策系统技术平台、技术模式和示范样板的建立。
第二,喀斯特生态与生态安全:本研究方向的特色:运用生态学、进化论、生物喀斯特学、地质学、生物化学、景观生态学等相关理论和方法,开展喀斯特生态系统维持机制和退化生态系统适应性修复的生态安全综合研究;模拟生态系统优化格局,刻划系统内部各组分间的相互关系、生态功能和生态过程,阐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竞争和协同机制;研究喀斯特环境中的经济植物(基因)资源,阐明典型石生植物特殊的抗逆途径、遗传机制和综合适应对策;研究喀斯特高原湖泊藻类植物水污染生态学,探索污染效应的机理,研究环境污染的生物监测和生物评价;对喀斯特环境特有珍稀物种的遗传结构和系统演化进行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群体遗传学和生态遗传学的研究,探索喀斯特环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第三,亚热带资源与利用技术:本研究方向的特色:对贵州及邻近省区特色植物资源进行形态分类、系统演化、植物生理、遗传、植物化学等不同角度的系统研究,并建立了荞麦属、淫羊藿属、石斛属等植物种质资源库,具有强烈的地区特色和资源优势;将理论研究、应用研究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发展产业与治理环境相结合,培育出一些抗旱、耐瘠、多年生的喀斯特适生植物新品种;注重技术创新和分析平台建设,“植物有效成分和农药残留的分析”已经成为西南地区的检测平台。
第四,环境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本研究方向以资源环境遥感动态监测与治理、WebGIS开发为核心,建立了相应的GIS资源环境信息系统;基于对环境遥感与GIS的研究,针对贵州喀斯特高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资源、环境、发展及其相关问题,开展信息系统、资源环境遥感的基
础研究与应用,为区域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恢复与重建、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空间信息技术支持。
(三)科研成果
近五年,本学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基金11项,承担国家及国务院各部门项目23项。其中:国际合作项目3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课题1项子课题4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2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2项、建设部“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4项、国家“973”计划专项4项、其他2项;承担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国际基金组织项目共78项,科研经费达3 954万元。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SCI、EI、ISTP等收录 37 篇),出版专著19部、教材3部;获国家和省部级有关科研奖励18项、教学奖3项,申请专利22项。
本学科科学研究取得了如下标志性成果:
1.作为申报“中国南方喀斯特(云贵渝)”世界自然遗产工作专家组组长单位和“中国南方喀斯特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专家组组长单位,主持申报中国南方喀斯特(云贵渝)世界自然遗产成功。
2.作为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首席专家单位,主持完成了贵州省及5个地(州、市) 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编制、44个县(市、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和项目建议书编制、17个县(市、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编制以及12个(市、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年度作业设计,为国家在十一五期间为贵州开设石漠化治理专项提供了科技支撑。
3.主持建成的毕节鸭池、关岭-贞丰花江、清镇红枫湖3个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被贵州省委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示范区。主持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课题和贵州省主体功能区划取得阶段性成果,分别被国家科技部和贵州省人民政府认可。
4.科研成果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达11869万元。
(四)人才培养
自然地理学研究生教育具有“地理学”一级学科以及“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科学”、“植物学”、“动物学”、“生态学”多个相关二级学科硕士点的合作优势。从1978年开始招收研究生以来,先后为国家培养了153位硕士研究生,毕业就业率达到100%。近五年来招收硕士研究生121人。
自然地理学注重教研相长、产-学-研结合,不断提高培养质量。2004年以来,研究生在国家核心期刊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共62篇,其中SCI和EI收录9篇。已毕业的153名硕士生中,27%考取博士研究生,73%到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工作。
(五)办学条件
“自然地理学”依托省级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山地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和省级工程中心—“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相关专业实验室面积合计 6682M2,万元以上仪器设备合计190 台(件),仪器设备值合计 2661 万元。中外文藏书合计17.10万册,中外文期刊356种。
(六)学术交流
近五年来,本学科在喀斯特、生态环境、GIS与遥感、区域地理、教学研究等领域与国内和美国、英国、加拿大、意大利、法国、新西兰、斯洛文尼亚、匈牙利、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同行专家保持密切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主办或承办过重要国际国内学术会议7次,接待国外学术讲学、进修、联合考察达356人次,学科成员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429人次,17人次在国外进修或合作研究半年以上。
二、问题及不足
1、学科队伍的职称结构有待优化、学缘结构不尽合理、梯队建设有待完善。
2、缺乏固定的、具有长观测试资料的野外实验研究基地。 三、建设目标
建设期内,将“自然地理学”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先进、技术力量雄厚,同国际接轨的研究平台,教师梯队合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资源优质的自然地理学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四、建设内容 (一)学术队伍
2009—2011年,引进、培养一批学科领军人物和学术骨干,学术队伍达到45人左右;力争申报贵州省“亚热带资源与利用技术”科技创新人才团队。
2011—2013年,继续提高学术队伍建设水平,人数达到50人左右,队伍的职称、学历、学缘、年龄结构合理;申报贵州省“环境遥感与GIS”科技创新人才团队。
(二)学科建设
2009—2010年,加强 “贵州省山地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新建“喀斯特水文地貌与洞穴研究中心”、“喀斯特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研究中心”、“喀斯特环境工程与生态治理技术开发中心”、“喀斯特环境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工程中心”和一批校外教学科研基地。
2011—2013年,申报有关喀斯特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重点实验室。
(三)教学工作与人才培养
2009—2010年,完善各项学科建设管理制度,切实保障师生教学工作中所需图书资料、实验设备的供应和使用;开展校级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结合贵州实际编写研究生教材。
2011—2013年,挖掘学科潜力、拓宽服务口径,开展博士研究生教育;
建设省级研究生精品课程,结合中国南方实际编写研究生教材,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四)科学研究
2009—2010年,重点开展喀斯特环境与综合治理、喀斯特生态与生态安全、资源植物与产业化技术、环境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等方向的研究;承担相当数量的省部级科研项目;出版、发表相当数量的高水平学术成果;力争获得多项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科研转化成果(国家专利)等;开放实验平台,为省内外研究人员提供技术服务。
2011—2013年,重点开展喀斯特水文地貌与洞穴、喀斯特水资源与GIS、喀斯特环境与综合治理、喀斯特生态与生态安全、植物资源与产业化技术、环境遥感与GIS、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参与式农村社区发展与农村经济等方向的研究;承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发表的高水平成果持续增长;实现一定数量的科技成果转化,并产生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继续开放实验平台,为省内外研究人员提供技术服务。
五、建设措施
(一)加强学术队伍建设
1.根据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求,通过重点引进与重点培养,培育本学科各学术领域的领军人物,不仅使其能在国内外拥有学术影响力和学术话语权,而且能带动本学科整体学术水平的提升。
2.加大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扶持力度,输送青年教师到国外和国内一流大学进修学习,使其迅速成长为学术骨干。
3、充分利用国内外、省内外、校内外和学科内外的优质资源,组建学科交叉融合的科研创新团队,开展学术合作、团队攻关。
(二)加强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
1.实施科研精品建设战略,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基金项目、国家“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计划”项目和省部级项目及横向教学、
科研项目。以原创性、创新性、前瞻性的理论研究为基础,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以国家级、省部级课题为依托,以高水平课题和学术论文为重点,推出一批具有创新性、应用性、有影响的科研精品。
2.完善科研激励机制,坚持高层次科研项目经费配套和高水平科研成果奖励制度,鼓励教师投身学术研究、取得更多高水平科研成果。
3.完善校企合作的合作方式与机制,以长期合作和项目合作为纽带,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4.在现有的国际交流合作基础上,继续深化中-美、中-意、中-英、中-日贵州喀斯特及洞穴科技合作,建立更多的科研合作FC交流互访,以产出更多具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学术成果。
(三)加强实验室与基地建设
1.强化校、院、学科三级实验室与基地管理,实施管理机制创新。 2.建立本学科专业网站,拓展本学科作为省内高校重要的自然地理学教学科研信息中心和学术交流中心的功能,促进国内信息交流。
3.加强与国外和国家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的交流,在国家和地方实验室平台项目的支持下,完成教学科研平台的升级建设。
(四)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
1.鼓励和支持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参加国际性和国家、地区的学术会议,提高他们与国际、国内学术界对话的能力,扩大本学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邀请更多的本学科国外知名学者来校讲学和讲授课程。
3.积极申办国际性、全国性及西南地区和地区级学术会议和培训班。 (五)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适度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重在质量建设;充分发挥科研先导作用,以创新性科研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积极引导博士生和硕士生努力从事学科前沿性、创造性理论研究,努力培养具有良好的学术背景、较强的研究和
交流能力、开阔的国际化视野、健康的人格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人才。
2.全面深化教学改革,进一步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科研训练纳入教学并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不断优化研究生课程,组织编写高水平新教材、新论著,把科研成果、学科动态融入教学;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3.加强创新性教学,开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设计性、研究性和综合性实验课程;增加学生了解社会和进行社会实践的机会,激发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4.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把研究生课程纳入教学统一管理,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不断改善研究生的学习、研究条件;定期举行研究生培养工作研讨会,拟定相应的规划,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六)经费保障
2009—2011年,投入建设经费1500万元,为人才队伍、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物质条件等方面的建设提供经费保障。
马克思主义理论
学校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的战略部署,按照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中提出的“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有条件的高等学校新建2-3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力争博士学位授权点零的突破”的要求,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为培养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和思想政治宣传教育工作者,推进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促进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和科教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现有基础
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具有悠久的建设历史与深厚的学术积淀。1950年,即设立了政治课教研室;1960年成立了政治教育系;1986年,学校获得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同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2007年,“思想政治教育”全日制本科专业被评为省级示范性专业;2008年,“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获批为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同年,“思想政治教育”被教育部评定为全国高校特色专业。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已形成了以历史与政治学院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研究基地”为平台,以马列部、教育科学学院、文学院、法学院的相关学科为支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基地。
(一)拥有了一支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团队
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现有在编研究和教学人员28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10人,高级职称比例达92.8%;有博士16人,硕士7人,
硕、博比例达82%; 30—45岁人员占68%,55岁以下人员占100%;学科团队的骨干成员分别毕业于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学科队伍中有省管专家3人、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6人、兼职博士生导师4人。
(二)研究方向特色鲜明
本学科经过几十年的磨合和凝炼,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近现代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等二级学科为基础的4个稳定且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第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是学校长期致力建设的研究方向。近年来,本研究方向紧紧抓住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的重大问题,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特别是贵州和西部实际,展开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其研究重点:一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方面,在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等方面的研究寻求重点突破;二是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方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的探索、当代世界重大经济问题(如当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上展开深入研究;三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这是学校一个具有悠久传统的优势研究方向,起步于建国初期,老一代学者的开拓性工作为该方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该方向发展迅速,成果显著,90年代初即承担并完成了国家“八五”重点哲社基金课题“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其研究特色:一是臵思想政治教育于哲学、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视阈之中,重点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形态、基本规律、内在机制、环境影响、现实途径和方法手段等以往研究薄弱的基础理论问题;二是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和吸引力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三是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价值定位、功能和路径等问题,
对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和谐发展这一时代主题进行了前瞻性研究。
第三,“中国近现代基本理论问题研究”:本方向在著名学者吴雁南先生长期积累的丰厚学术基础上,整合省级重点学科“中国近现代史”的学术资源,具备较强的研究能力。其研究重点:一是对中国近现代社会变迁的历史脉络、影响因素和未来走向的研究;二是对中国近现代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建构理论的研究;三是对中国近现代政党制度与政党建设理论的研究。
第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本研究方向的研究重点:一是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理论创新成果研究;二是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线索探讨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的研究;三是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众化的历史经验、现实实践和内在规律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坚持历史与逻辑并重、宏观与微观并举,既重视我党相关理论文献的“文本”解读,又紧密结合其“历史语境”,从“中观”层面为丰富和发展我党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提供支撑。
(三)取得了一批具有高质量的科研成果
近五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共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相关课题11项,教育部重点课题2项,一般课题2项,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2项(其中省哲社重大招标课题1项);省长专项基金课题8项,省教育厅规划课题16项;在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等国家级和省级出版社公开出版学术专著38部,教材12部;在《光明日报》(理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高等教育研究》、《思想教育研究》等期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59篇,其中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摘登或全文复印38篇;获贵州省第六、第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1项。
(四)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近五年,本学科共培养硕士研究生122人,100%顺利获得硕士学位,100%就业,其中20人分别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上海大学等著名高校的博士研究生。
(五)加强了和国内外的学术交流
2005年以来,本学科不断加强与学术界的学术交流合作,成功举办了3次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外出参加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28人次。本学科学者先后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等访问和深造,并与亚联董(亚洲基督教高等教育联合董事会)建立了长期友好的科研合作关系。
二、问题及不足
1.本学科还缺乏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的领军人物,学术队伍的整体实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2.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有待继续加强。 3.学科发展的物质条件仍需进一步改善。 三、建设目标
建设期内,通过进一步优化队伍结构、提高科研水平、增强整体实力,
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成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四、建设内容
2009—2011年,进一步加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投入力度,督促相关学院制订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发展规划、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培养计划等,重点抓好学科队伍建设,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加强物质条件建设,切实增强本学科的综合实力。
(一)学科队伍
1.积极引进和培养学科方向领衔专家和一批高素质博士,增强学术伍
队整体实力,建设期内,使本学科学术队伍达到30人左右。
2.聘请本学科国内知名专家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顾问组”,负责具体指导本学科各研究方向的科学研究、项目申报、队伍建设,并培养各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
3.遴选4—5名承担过国家科研项目、科研能力突出、管理协调能力强、具有教授职称的、50岁以下的博士担任各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每个研究方向培养学术骨干3—4人,形成学历、学位、职称、年龄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较大发展潜力的梯次型科研团队。
(二)科学研究
1.建设期内,争取承担较多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努力争取各类横向项目。
2.建设期内,出版高水平学术专著15部左右,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0篇左右。
(三)教学研究
1.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部级教学研究及教学建设项目。 2.建设期内,出版本学科专业教材1套。 (四)人才培养
1.建设期内,每个研究方向培养硕士研究生8名左右。 2.在获准招收博士研究生后,争取培养博士生6名左右。 (五)学科物质条件
1.购臵本学科必需的最新图书资料2000册以上。 2.进一步完善本学科研究的物质条件。
五、建设措施
(一)加强学术队伍建设,培养学科领军人物
1.加大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培养和引进力度,落实人才引进、培
养计划;遴选4—5名50岁一下、承担过或正在承担国家课题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在学术顾问的具体指导下,凝炼研究方向,形成有特色的研究领域,申报高层次科研项目,发表一篇高质量、在相关领域有影响的科研成果;领先10—15名45岁以下、有较强科研能力的学术骨干,给予有力支持,使其在相关研究方向形成一批高质量学术成果。
2.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研究基地”,邀请国内本学科知名专家加盟,作为培养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开展深入的科学研究、推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重要平台。
3.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学历或学历后培养,有计划地派出教师到名牌大学和重点科研单位进修、访学或参与国家相关重大项目的研究,鼓励、支持教师积极参加国内外相关学术会议,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科学研究水平和教学水平。
4.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遴选、培养博士生导师,提高导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
(二)完善科研激励机制,营造良好学术氛围
1.完善并落实科研成果奖励制度,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主动性。
2.根据本学科建设发展需要,组建4—5各相关方向的科研团队,充分发挥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积极性,争取更多的高层次科研项目,并切实保障所承担的科研项目的顺利完成,争取推出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
(三)加强学术交流,拓宽学术视野
1.2009—2010年,承办本学科国际和全国性学术会议各1次。 2.建设期内,每年邀请2—3名本学科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 3.建设期内,每年派出3—5名教师参加本学科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
(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1.制定紧跟学科发展前沿且适应贵州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按照“夯实基础、拓宽视野、强化实践、鼓励创新”的要求,在加强基础理论教育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和营造良好环境,激发学生的学术研究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地走出去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工作。
(五)经费保障
2009—2011年,投入1000万元建设经费,其中:学术队伍建设587万元,科学研究经费237万元,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物质条件建设等176万元。
计算数学
计算数学是数学学科和计算机学科结合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也是当前社会急需的应用学科,其理论应用对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显得日益重要。1998年获得诺贝尔奖的科恩(Walter Kohn)和波普(John Pople),他们所从事的计算化学研究及所解决的问题,就属于“计算科学”领域。“计算数学”学科融合了现代数学基础、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等学科,高度综合了科学计算理论及计算机应用技术,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养较强的科学计算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学科。
一、现有基础
学校的数学学科,拥有第一批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有贵州省重点产业、重点学科人才培养基地—“信息与计算科学”,有2个二级学科是省级重点学科—“计算数学”和“数学教育”,有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信息与计算科学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智能计算与控制技术实验室”,其主要任务就是为贵州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养高层次人才。
贵州师范大学从1941年建校之始就设有数学学科。多年来,有许多数学家(如萧文灿先生、赵咸云先生、庞之垣先生等)和数学教育家(如吕传汉教授、项昭教授等)为本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近年来,“计算数学”学科在贵州省核心专家谢晓尧教授(博导)、省管专家伍鹏程教授(博导)、国内知名专家卢琳璋教授(博导)、省管专家杨一都教授等的带领下蓬勃发展。
本学科通过近70年的积淀,特别是近20年来的积极建设,已拥有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拥有了较完善的研究室、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和教学基地,培养了出一大批高素质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形成了函数论、应用数值代数、偏微分方程数值解及其应用、工程计算及计算机应用
研究、数学教育、代数学、博奕伦等稳定的研究方向。
(一)学术队伍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计算数学”学科先后吸引了省管专家杨一都教授、贵州省核心专家谢晓尧教授(博导)、国内知名专家卢琳璋教授(博导)等一批有影响力的计算数学学者。杨一都、卢琳璋两位教授现在都是现任中国计算数学学会的常务理事,谢晓尧教授是知名的智能计算与工程计算专家。学科队伍中有贵州省核心专家1人、863专家1人、省管专家3人,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津贴专家3人、贵州省优秀教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8人、兼职博士生导师5人,留学回国教师6人。另有特聘教授3人。
(二)研究方向稳定、特色鲜明
本学科形成了“应用数值代数研究”、“工程计算及计算机应用研究”、“偏微分方程数值解及其应用研究”等3个稳定而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第一、应用数值代数研究:本研究方向是计算数学学科最为基础的研究方向,主要进行大型线性方程组的迭代算法和一些非线性问题的计算研究。后者包括代数Riccati方程的数值解和”Nash平衡”的本质连通区的计算问题的研究。(1)本研究方向对系数矩阵是非对称正定阵的大型线性方程组给出了一种叫做“三角分裂”的算法, 研究结果与全球著名的数值代数权威G. Golub一起署名发表在《SIAM J. Scientific Comput.》上;(2)本方向运用矩阵论方法,对对称的和非对称两大类代数Riccati方程的数值解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设计了几种全新的数值方法。对对称Riccati方程数值解法的研究获得了省科技进步奖一项。而非对称Riccati方程数值解法的文章刊登在《SIAM J. Matrix Anal. Appl.》、《SIAM J. Scientific Comput.》和《Numer. Linear Algebra Appl.》上;(3)本研究方向对”Nash平衡”的计算理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为”Nash平衡”的本质连通区的计算课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工程计算及计算机应用研究: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工程计算、
自动化控制、网络与通讯等诸多学科交叉课题,涉及计算机监测与控制、工程计算系统、智能网络、量子计算等研究领域,为各种信息处理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实时监控系统等提供很好的构建框架和应用模式。(1)本研究方向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就在该应用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广泛应用,相继完成了都匀火电厂锅炉闭环控制、东风水电厂水电机组在线监测、红枫湖大桥实时健康检测等数十个科研课题,在省内有较大的影响,在国内同类学科中具有相当的优势;(2)本研究方向应用密度函数理论(DFT),采用量子力学从头算法,借助各种计算程序,对原子分子碰撞、量子计算及其同位素替代效应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理论研究,为气体激光器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高性能并行计算,研究了多硝基含能材料的分子结构及其分子特性,找到了多硝基含能材料感度与分子特性的关联关系。目前,本研究方向承担国家“863”项目1项、“973”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子)专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基金联合资助项目1项、高等学校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1项、贵州省省长基金项目2项、其他科技基金项目及横向课题多项。
第三、偏微分方程数值解及其应用研究:本研究方向主要进行特征值问题、抛物型问题等的有限元法研究和薛丁格方程数值解法及其应用研究。(1)1989- 1991年,本研究方向带头人杨一都教授与中国科学院林群院士合作研究了“有限元方法的插值和校正”,首次发现并证明了有限元解的高次插值具有整块成片的应力超收敛性,建立了一种研究有限元超收敛的新途径,推进了有限元超收敛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2) 2000年,杨一都教授在J.Comp.Math.上发表的论文《A posteriori error estimates in Adini finite element for eigenvalue problems》,证明了Adini非协调元特征值下逼近准确特征值,这是有限元法的公开问题“非协调元可能求得准确特征值下界”的第一个理论证明。近年又获得了该准确特征值下界的有效
算法;(3)对特征值问题有限元法和抛物型问题POD有限元法作了较深入的研究。
(三)科研成果
近五年来,本学科共发表科研论文120多篇,其中包括SCI 18篇、EI 11篇、ISTP 13篇;出版教材15部、专著10部;获省部级奖3项。承担国家“863”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高层次人才基金4项。
本学科目前的在研项目有:“86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省长基金项目3项、其它科研项目和教改项目14项,还有1个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工程、1个贵州省重点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工程。
(四)人才培养
“计算数学”学科已培养和正在培养的研究生达105名,其中已有8名硕士毕业生考取了中科院、西安交大、厦门大学、贵州大学等重点大学的博士生,还有一名已成为首都师大计算数学学科的博士生导师。在这个过程中,学科积累了较丰富的培养研究生经验。
二、问题及不足
1.缺乏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领军人物。
2.学科团队的学历、学缘、年龄、专业及职称等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 三、建设目标
2009—2011年,通过进一步优化队伍结构、提高科研水平、发扬团队精神,使“计算数学”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四、建设内容 (一)学科建设
交叉与融合又是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是学科发展的方向。在大力
发展已有的三个主要研究方向的同时,努力促进这三个研究方向的融合与交叉,共同发展。例如,偏微分方程数值解及应用可结合应用在工程计算,而应用数值代数可结合应用在智能计算。时机成熟时,学科还应发展“数值逼近”、“计算几何”等研究方向。
(二)学术队伍
1.拟聘请院士或顶级数学家兼任所长,协助学术队伍建设方案、科研人才培养及招聘计划、学术科研活动规划的实施,协助引进候鸟型长江学者或杰出青年数学家1-2人。
2.09年底前引进“候鸟型”特聘教授6人。
3.建设期内,每年招聘具有博士学位的科研能力较强的青年教师1-2人。
4.建设期内,每年选派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青年教师6-8人到相关领域具有一流学术水平的国内外大学或科研院所去访学或留学;力争每年委托培养博士生1-2人。力争在2013年前培养2-4个中青年博导。
(三)人才培养
加强研究生培养工作,三年内把计算数学硕士点和基础数学硕士点的8门学位课程建设成为精品课程;每年从2年级研究生中选派2-3名优秀生到相关领域具有一流学术水平的大学或科研院所去完成研究生学业,为博士点储备优质生源。
(四)科学研究、基地实验室建设与社会服务
1.建设期内实现“四个增加”:一是发表的高水平学术论文大幅度增加,二是承担的各级科研项目明显增加,三是科研经费明显增加,四是出版的学术著作明显增加。每年至少获批1个国家级科研项目,每年获批至
少5个省部级科研项目;力争在2016年前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项。
2.依托“信息与计算科学”重点实验室和“智能计算与控制技术工程实验室”,争取更多科研项目,在高层次学术刊物上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
3.争取更多的地方科研课题,更多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4.提高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实验室的科研水平和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能力。
(五)国内外学术交流
召开一次“偏微分方程数值解”国际学术研讨会;每年召开1-2个小型学术研讨会;每年邀请知名专家作学术报告5-7次;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研究。
五、建设措施 (一)完善建设机制
1.强化领导责任,形成党政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管、各部门相互配合的局面。
2.进一步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加强学术团队建设,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促进学科的发展。
(二)积极引进、培养人才
1.充分发挥引进的高层次专家和“候鸟型”特聘教授的作用,高效率地培养我校“永久牌”中青年骨干教师,扎实提高本学科学术团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2.积极为引进的高层次专家和“候鸟型”特聘教授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力争将一部分“候鸟型”转化为“永久牌”。
3.充分利用学校与厦门大学、中科院等与我们联系密切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有利条件,开拓委培博士生的渠道。
4.认真做好中青年教师培养规划,分批选送年轻的骨干教师到一些共
建单位和知名高校、科研机构进修访学。
(三)提高教学与科研水平
1.优化结构,合理配臵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学技术水平,把学校“计算数学”学科建设成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学科。
2.突出特色学科专业的示范效应。
3.进一步完善科研激励机制,鼓励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积极主动地从事科研活动,多出成果,多出精品。
(四)加强公共平台资源保障
1.“信息与计算科学”重点实验室和“智能计算与控制技术工程实验室”在大力争取更多的课题经费,努力完成各种应用和研究课题的同时,加强与“计算科学”学科研究人员的合作,提高科学计算和理论研究的水平。
2.加强研究所建设、实验室建设、图书资料建设和网络系统建设,发挥公共平台的资源保障作用。 (五)经费保障
设立学科建设基金,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加大学科建设的投入,2009-2011年投入建设经费1000万元,为计算数学学科建设奠定物质基础。
第四部分 支撑学科建设规划
植物学
贵州师范大学“植物学”学科作为省级重点学科,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治学严谨、结构合理、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科研教学团队。“植物学”学科现有成员35名,其中教授8名、副教授16名、讲师9名,高级职称人员比例达到68.57%;博士18名、硕士13名,硕、博士比例达88.56%;平均年龄36.5岁,82.86 %教师毕业于外校。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贵州省省管专家3人、贵州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4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2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优秀教师2人、校首席专家2人、校学科带头人3人、校骨干教师6人。此外,有教育部生物科学与生物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植物生理学会理事1人、全国植物学会理事1人、全国遗传学会理事1人。
“植物学”紧紧围绕贵州省生态环境和国民经济发展,深入开展环境植物学、资源植物学、水生植物学3个方向的研究。近5年来,本学科共承担科研项目43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教育部青年骨干教师科研基金、贵州省科技攻关项目、贵州省中药现代化专项、贵州省优秀科教人才省长基金、贵州省科技基金、贵州省教育厅科研基金等。近5年共发表学术论文429 篇,SCI收录18 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获省部级科研奖励2项。2008年获科研项目20余项,科研经费达572万元。
一、植物学学科对自然地理学学科的支撑作用 (一)植物学学科的发展丰富了自然地理学学科的内涵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只受到人类间接或轻微影响而原有自然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的天然环境,和长期受到人类直接影响而使原有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人为环境。而“植物学”的研究对象则是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植物,它是世界上最丰富的自然资源。因此,从知识体系上看,植物学学科和自然地理学学科既独立发展,又相互融合。
本学科开展特色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生态系统功能和植被演替的研究、水生植物区系与水体关系研究,极大地提升了自然地理学学科对植物资源与环境关系的认识,为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评价、区域开发以及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植物系统分类学”和“植物生态学”研究强化了自然地理学对植被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形成了自然地理学与植物学的边缘学科——植物地理学。这是学校“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主要特色之一。
(二)植物学学科强化了自然地理学学科对喀斯特问题的研究 本学科立足贵州及中国西南独特的高原岩溶地区植物资源,紧密结合贵州省环境治理、经济建设、扶贫开发的实际,经过几代学者长期不懈的研究探索,形成了丰厚的学术积淀,获得了大量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在我省喀斯特生态环境修复和边远落后山区的扶贫开发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喀斯特研究有效地促进了“植物学”学科与“自然地理学”学科的交叉融合。从20世纪90年代起,两个学科就开始在喀斯特相关研究方面展开全面合作,先后共同完成了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典型喀斯特石山脆弱生态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示范研究)、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喀斯特高原生态综合治理技术与示范)、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喀斯特高原退化生态系统综合整治技术开发),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喀斯特森林喜钙植物嗜钙机理及其环境适应性研究、诱抗剂诱导的小立碗藓对灰霉菌的防卫反应的初步研究、黔桂滇河流底栖硅藻分布与喀斯特离子
关系的研究、贵州汞矿区苔藓植物分类及其对重金属污染监测的评价、以beta-淀粉样多肽为靶标研究民族药灯盏细辛中的抗老年痴呆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理、黔产民族药隔山消抗抑郁活性成分及神经分子作用机制研究和4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不仅优化了学科体系,提高了学科间的综合化水平,而且带动学校优势学科群整体水平的提升,为科研成果服务于地区经济做出了贡献。
(三)植物学学科为自然地理学学科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本学科拥有良好的实验条件和创新技术。现有3个校级重点实验室(植物遗传育种实验室、应用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中药质量控制中心)、2个省级评估合格“双基”实验室(基础生物学实验室、基础生物技术实验室)和1个省级评估合格专业实验室(生物工程实验室)。
2004年,依托“自然地理学”的学术成果和植物学学科的技术支撑,共同申报获得贵州师范大学第一个省级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为两个学科的进一步融合和共同发展提供了科研平台。
(四)植物学学科为自然地理学学科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撑
自20世纪60年代起,本学科就开始为自然地理学学科输送师资。先后有屠玉麟教授、杨龙教授、张朝晖博士、陈庆富博士、周欣博士、杨庆雄博士、容丽博士、龙翠玲博士等,现已成为“自然地理学”的中坚力量和骨干教师,并为自然地理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此外,“植物学”于1988年起挂靠“自然地理学”招收研究生,先后在植物地理学、生物岩溶学方向培养了硕士研究生15人。两个学科之间的交融可以保证植物学学科为自然地理学学科提供充足的博士生生源。
长期以来,“植物学”先后为“自然地理学”开设了高级植物生态学、环境植物学、资源植物工程学等课程。
综上所述,学校“自然地理学”的发展离不开“植物学”的有力支撑。
两个学科的融合和发展保证了我校“自然地理学”的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重点学科。 二、建设目标
建设期内,坚持以学术为先,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己任,不断提高该学科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增强自身参与地方国民经济建设的能力。力争用5年时间,把“植物学”建成省内领先、在国内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学科,力争早日申报成功“植物学”博士学位授权点。
三、建设内容及措施 (一)建设内容
1.学科队伍建设:到2011年,专任教师达到38人左右,其中教授达到9人、副教授达到18人,高级职称人员比例达到70%以上,其中,博士占师资总数的比例达到55%以上,硕士以上学位的比例达到85%以上。到2013年,专任教师达到40人左右,其中教授达到10人、副教授达到20人,高级职称人员比例达到75%以上,其中,博士占师资总数的比例达到60 %以上,硕士以上学位的比例达到90%以上,达到国内重点大学水平。
2.科学研究:到2013年,力争获国家级、省部级项目、企业科研项目30项,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研究,提升服务国民经济建设的能力,发表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著作和学术论文明显增加。
3.教学研究:到2011年,建设1门校级研究生精品课程;到2013年,建设1门省级研究生精品课程。
4.人才培养:到2011年,在校硕士生达到30人左右到;到2011年,在校硕士生达到50人左右。
5.物质条件:到2011年,完成实验室、网络和资料室的基础建设。到2013年,建设2个校级重点实验室,成立“植物地理学”学科组,实现“植物学”与“地理学”的有机结合。
(二)建设措施
1.加强领导,加强建设
(1)进一步加强对学科建设的领导,完善学科建设工作机制,强化领导责任,形成领导亲自抓、各学科密切配合、人人关注学科建设的局面。
(2)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形成了制度管人、人守制度的良好氛围。 (3)采取专家治学的管理方式,由学科带头人组成学术委员会,负责制定学科建设规划,规范学科发展的各个环节,从而保证本学科的健康发展。
2.强化科学研究,促进学科建设
(1)进一步促进科研工作与学科建设的紧密结合,以科研工作加强和支撑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带动和促进科研工作,形成科研工作和学科建设相互促进、相互推动、协调发展的局面。
(2)进一步完善科研激励机制,激励广大教师积极主动地从事科研活动,多拿项目,多出成果,多出精品。进一步加强各学科特色领域的研究,组建若干省级和院级研究所(中心),搭建良好的科研平台,为重大科研课题和科研任务服务。
(3)进一步加大申报高层次科研项目的组织力度,提高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申报质量和立项率,争取更多的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加强科研经费使用的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4)进一步拓宽学术交流渠道,争取每年承办一次国际或全国性学术会议,并通过聘请著名专家学者来院讲学、向国外和国内重点大学选派访问学者、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等,加强学术交流,把握学术动向,切入学科前沿。
3.优化人才组合,建设高水平学术团队
(1)以学科交叉融合推动团队建设。探寻学科交叉融合的契合点,整合人才资源,拓宽研究领域,拓展研究方向,突出研究特色,提高研究水平,形成在相关领域具有优势和特色的学术团队。
(2)以凝炼学科方向引领团队建设。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现有学科队伍实际,凝炼学科方向,并围绕学科方向配臵人才资源,形成研究方向稳定而富有特色、结构合理而富有竞争力的学科团队。
(3)以科研项目促进团队建设。要主动切入学科前沿,关注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依靠团队力量争取高层次重大科研项目,通过承担科研项目锤炼学科队伍,促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形成善于协作、勇于创新的高水平学科团队。
(4)引进、培养并重加强团队建设。根据学科发展需要积极引进急需的高学历、高水平人才。建立高级访问学者制度,吸引长江学者和国家杰出青年科技人才来院开展2—3年的研究工作,以“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名义发表成果、争取项目。完善优秀人才的选拔、培养、考核机制,为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学位、开展学术研究、参与学术交流创造条件。
(5)以学科带头人带动团队建设。在各个学科分别设臵1名学科带头人,负责本学科学科建设规划的制订与组织实施、学科方向的论证与队伍组建、项目设计与组织申报、项目实施过程监督和检查等。为保证学科负责人更好地开展工作,可为其配备学术助手。
4.经费保障
2009—2011年,投入600万元建设经费,为本学科优秀人才培养、学术团队建设以及物质条件建设等方面提供经费保障。
文艺学
学校“汉语言文学”是省级示范性专业。“文艺学”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学科,200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权点,2002年获批省级重点学科。本学科现有3个联系紧密,相互支撑的研究方向:比较文艺学、艺术形态学、中国文论与文化。
“文艺学”学科有教授10人、副教授5人,其中博士10人、硕士9人;有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管专家2人、兼职博导2人。
近五年来,本学科教师出版学术专著、译著20部,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外国文学评论》等有影响的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7项、省级科研项目2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2项。
一、“文艺学”学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支撑作用
(一)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文艺既是社会生活的客观反映,又凝聚着艺术家主观的审美理想与情感愿望。
坚持不同的文艺路线,其思想政治教育所产生的影响也必然不同。社会主义文艺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性质所决定的。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要求在文艺创作过程中,从党的利益、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出发,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思想和精神,用正确的思想教育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我校“文艺学”学科注重中外文化观念在当代文学中的碰撞与融合,并与贵州少数民族文学、性别文学研究结合起来,阐发西方文学观念、范畴对中国当代文学、少数民族文艺的影响,积极宣传、贯彻党的文艺路线。在新的历史时期,针对“文艺形态学”中的一些重要范畴,深入探讨文学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
方向,这不仅有助于建设完整而科学的学科体系,也能充分发挥文艺在促进人的现代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方面的应有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需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同时需要有形式多样的手段和方法;文艺是艺术地掌握世界的一种具体方式,文艺作品能够深刻揭示社会、历史和人生的真谛与内涵,支撑和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
我校“文艺学”学科借助“比较文学”、“文艺学”、“现当代文学”等交叉学科优势,强调对艺术形态横断面的考察,侧重话剧、小说、诗歌等各类文体类型的研究,注重理论归纳与文本个案剖析的结合,突出贵州本土文艺形态对贵州各民族人民的思想、价值观念的积极作用,突出地方性、区域性文艺形态的特殊价值,产生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优秀文艺作品和学术研究成果。这些成果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使人们通过对这些成果的欣赏和了解,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与感染,潜移默化而引起思想、情感、理智的深刻变化,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认识社会和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三)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认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文艺学的基本宗旨。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民族民间文艺保持着相对完整的原始形态,积淀着较多的集体经验,形成了西部特有的文化景观。我校“文艺学”学科运用比较诗学、文艺形态学及中国古典诗学理论,以史论结合、多学科交叉、纵横比较的方法,探讨不同民族传统文艺的起源发生、内涵构成、历史演变及中西异同,突出地方性文艺形态的特殊价值,凸显本地文化的独特贡献,这不仅能从微观上深化中国文化的研究,同时对于认识西部、宣传西部、开发西部,加强西部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团结、促进西部多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多民族地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正在阅读:
欧姆龙PLC CP1H系列08-27
物理组教育教学研究课题11-19
春晓舞蹈串词02-16
英语单词四步记忆法09-28
大学无机化学复习题05-11
3了解内部控制——采购与付款循环07-07
奋发向上阳光成长作文600字07-15
坚持是一种美丽作文600字06-14
国旗下爱国文明演讲稿多篇精编06-02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学位授予
- 贵州
- 建设规划
- 师范大学
- 新增
- 博士
- 单位
- 项目
- 《计算机编程ASP》期终试卷(A)
- 直角三角形与勾股定理
- 单元式幕墙技术要求整理6.1 - 图文
- 南京大学2015年431真题
- 物理化学上册(第五版)习题解 - 刘俊吉 - 周亚平 - 李松林修订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口腔科学试题库
- 2000-2012年MRI医师上岗证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 图文
- 海南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 地下连续墙质量控制QC成果(终稿) - 图文
- 自由道短棍抗暴防卫术 - (刘 超) - 图文
- 一年级人杰地灵颂江西教案
- 陈鹏老师《精益生产管理实务》 - 图文
- 质监局特种设备监管工作计划
- 2013年注册税务师真题《税法一》答案和解析
- 热风系统阀门技术协议 - 图文
- 30小冰熊(详案)
- 政治经济学试卷(资本主义部分)5
-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问题及思考
- 贝塞尔曲线
-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国家概况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