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十二五课题立项通知(草案)四平1

更新时间:2024-05-25 18:0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关于组织申报“十二五”吉林省电教科研重点课题 《省域城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推进模式与策略研究》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师进修学校、电教示范校:

为加快全市城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教育信息化区域性推进模式与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在“十一五”全市范围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三题共做”取得累累硕果的基础上,吉林省电化教育馆申报了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省域城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推进模式与策略研究》(立项号为112420196),“十二五”期间吉林省电教科研课题将以科研为宗旨、以应用为导向、以共享为本位,继续发挥全省电教系统合力,共同做好此项课题的研究。为了做好课题研究工作,按照省级课题有关要求,申报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一、立项校要求

1.国家级和省级电教示范校(包括新申请和拟申请单位)必须申报并承担相2.其它普通中小学、幼儿园、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等单位,可结合学校发展需要自拟选题申报。

3.课题负责人应考虑相对三年的稳定性,可另设1—2人顺延担任。 4.立项校应设1名专责人员,全面负责研究工作的具体落实,阶段性研究报告的整理、撰写,做好上传下达工作。

5.立项校应以本次课题研究工作为契机,为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全面发展,力争做到全员参与、科研与教研结合,不断在教学工作中探索、实践、总结、提升。

二、组织管理

1.全省确立三级课题管理机构:

(1)省电教馆作为一级课题组,负责总课题系统的实施方案制定、研究过程中相关信息的管理;策划并实施总课题组各类交流与研讨及成果集成与推广工作。

(2)市(州)电教馆作为二级课题组,负责对本地区课题立项学校日常课题研究活动的组织、协调、培训、指导与监督。

各市(州)应于12月20日前,组织立项前后的初评培训会,统一完成启动工作,经总课题组审定后方可陆续颁发立项与参与证书。

(3)实验学校子课题组属本课题组的三级子课题组。凡参加本课题研究的实验学校均须申报承担子课题研究任务,原则上学校校长担任子课题组长。子课题的申报必须依据总课题的原则要求和学校实际。

应子课题的研究工作。参与教师数占任课教师百分比不得少于50%。

2.各市(州)、县(区)电教馆需指派专人负责此项课题研究与管理工作,配合总课题组做好研究过程中的研讨、交流、开放等活动。

3.国家级和省级电教示范校必须承担课题任务,其申报、立项与人员情况以及三年研究的过程、培训、研讨、示范开放活动、对周边学校辐射作用的体现、成果的总结和提交、共建共享方面的工作和水平等将是对示范校滚动评估的重点考核标准之一。

三、子课题申报指南

根据省电教馆对子课题申报要求的精神,结合“十二五”发展规划,各申报学校可从以下几方面选其中一项子课题:

1.城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推进模式与策略研究

? 基于“数字化校园”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 基于“班班通”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 基于网络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 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创新应用模式研究 四、立项时间及费用

1.各申报学校按要求填写子课题申请书(附件2),将电子文稿及1份打印稿于2011年12月16日前交至市电教馆,

2.每项课题的评审、指导、立项费为300元。各立项校需与立项材料统一上交至市(州)电教馆(省电教馆不单独受理学校、县区级课题立项)。

五、联系人信息:

四平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姬庆文

电话:0434-6114126 手机:2289987 E-mail:jyxydjb126@163.com 望各申报校尽快组织并完成课题立项校的申报工作,以便推进课题研究的顺利启动。

四平市教育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2011年12月5日

附件1:实施方案 附件2:子课题申请书

附件3:市(州)立项课题参与情况统计表 附件4:市(州)课题管理体系信息统计表

附件1: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 《省域城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推进模式与策略研究》

实施方案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的各个领域中,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它是一个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变革的过程,是一个基于创新教育思想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目前关于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研究与介绍有很多,但大多处于比较宏观的层面上,关于区域性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资料只有极少的案例。

教育信息化的区域推进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创新和具有民族特色的过程,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过程。一方面,国内一些学者和机构已经开始关注并进行了本领域的初步研究,如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与我国首个教育技术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推出的“教育技术应用实验区”行动计划中,以“区域推进”为核心内容,对实验区进行区域推进的计划与实施操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基础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策略研究》在宏观上从“区域推进”的实质与内涵、实施应用、模式构建、质量和效益、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但以应用导向从省域发展的模式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角度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在国内外还十分欠缺。另一方面,国内外有关区域教育信息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设施、资源建设和教学应用等单方面的研究,缺乏有区域特色的应用模式的系统研究,特别是在吉林省特定省情的基础上对城市和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从体系上、整体上的模式研究还很欠缺。基于以上考虑,我们确定了本选题。

二、选题意义

1.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是国家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只有根据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际,积极探索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之路,才能促进国家整体教育信息化健康、协调地发展。

2.本研究通过探索省域城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推进策略,加快在吉林

省省域不同程度的数字化环境基础上,深化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水平,提高广大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吉林省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全面推进吉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提供决策咨询与实施依据,为吉林省乃至全国其他省市地区的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提供典范。

三、研究价值

1. 从关注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转向关注实际应用的效益和效能,提高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益,特别是规模效益。

2. 从关注个别学校的实验转向关注区域的联动,产生省域的规模和质量效益。

3. 通过研究与实践,建立省域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绩效评估机制,加强对省域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动态评估。

4. 通过研究与实践,建设在全省乃至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特色实验区及特色实验学校,增强其辐射功能,并带动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全面发展。

四、研究目标

1.探索出适合吉林省省情的城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推进的模式与策略; 2. 建立并完善省域城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推进的层级管理与评估体系;

3. 打造城乡基础教育信息化特色实验区及特色实验学校,增强其示范与辐射功能,带动全省教育信息化的全面发展;

4.打造一批学科骨干教师,并能以点带面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的信息化、专业化水平。

五、研究内容

1. 省域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分析与问题调研。通过对全省不同市(州)的网络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分析吉林省城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存的问题和总体发展趋势,以及不同区域的教育信息化存在的差距和异同点,为研究教育信息化的模式与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

2. 推进全省城乡教育信息化环境与资源的应用。结合试点区域内的学校实际,从提高信息化应用绩效出发,探索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机

制。

3. 探讨信息化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模式体系。基于“十一五”吉林省“双教一课”城乡协作的经验,继续调动和发挥国家级和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的示范辐射作用,构建具有吉林省区域特点的城乡教育信息化协同推进模式,并打造典型实验校、实验区。

4. 推进吉林省区域教育信息化的绩效评估标准的建立和完善。根据吉林省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特点,建立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市(州)、县(区)各级教育信息化推进机构评估标准;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区、实验校的评估标准;区域教育信息化的资源建设评估标准等。

六、创新之处

1. 以应用为导向探索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模式与策略;

2. 在考量城乡信息化差别基础上,关注城市和农村中小学的协同发展,探索在原有基础上的相对均衡;

3. 建构省、市、县、校、师五级联动的教育信息化推进模式。 七、研究思路

以国家级和省级电化教育实验校为研究主体,强化过程研究,注重阶段成果,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探索。

1.基于理论研究,构建省域城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推进模式,创新应用学校以及不同区域信息化环境与资源,开展师资培训和教研、教学方式改革的探讨;

2.基于实践研究,构建城乡中小学不同信息化环境下如何使应用效益最大化,并在实验中打造典型实验区、实验校,实现以点带面的带动、辐射作用;

3.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出发点,构建教育信息化实验校以及各级电教系统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的评估体系。

八、研究方法

本课题将采用文献法、网络调查问卷、实地调研、行动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

研究过程与常规教学、日常教研、教师培训结为一体,主要以三种培训

推进研究:一是“基础理论与基本方法”的培训,主要采用课例分析、专家引领、行动研究的方法进行;二是“研究措施与实施策略”的培训,主要采用理解观摩、经验交流、骨干示范的方法进行;三是“效果测量、数据分析与结论形成”的培训,主要采用个案点评,启发带动,以点促面的方法进行。

九、技术路线

以省域整体推进为目标,以应用为主导,采用行政推动、实践结合、项目评估和信息化竞赛并举的推进策略,统领各子系统协调发展,调动各级电教系统和基层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均衡发展。

十、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1年6月-12月)

1. 搜集有关文献资料,对课题的目标进行初步研究,拟定子课题研究方案,制定课题实施细则及管理办法;

2. 成立子课题组,制定课题实施计划;

3. 优化校园信息环境,丰富资源库为课题实施做好准备;

4. 网络调查问卷与实地调查相结合,分析吉林省城乡教育信息化现存的问题和总体发展趋势,以及不同区域的教育信息化存在的差距和异同点。

(二)实施阶段(2011年12月-2013年6月) 1.根据制订的具体研究计划开展实施。

2.各市(州)、县(区)确立实验区和实验校,实验校间确立互动协作机制,基于网络等信息化手段组织各实验校及校际间的教研、培训、资源、教学各方面互动。

3.每半年进行阶段性检查和总结,调整和改进下阶段工作,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接受中期评估。

(三)成果汇总阶段(2013年6月——2013年12月): 1.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结题报告。

2.整理教师论文、教学案例、教学设计及资源等,整理学生问卷、成绩统计、相关评价等资料。

3.接受课题鉴定组终期评估鉴定。 十一、课题的组织与管理

本课题研究实行省、市(州)、县(区)、校四级管理模式,各级管理都有其不同而又相互关联的任务和责任,形成自上而下的管理系统。

1.省电教馆设立总课题组,组织课题实施并进行必要的质量监控。具体负责实施方案的制定及立项;对子课题申报的总体指导与管理;成果总结汇报与推广;组织课题结题等工作。

2.市(州)电教馆设立二级课题组,参与子课题的实施及管理。指定专人具体负责本市(州)子课题申报、中期评估及结题工作,初审后按要求上报总课题组,组织研究过程中相关教研、培训、评比等活动。

3.县(区)电教部设立三级课题组,根据市(州)课题组的安排,指定专人负责,加强对本县(区)内参与课题研究学校的组织、过程管理、结题等工作。

4.参与课题研究的学校(单位)设立子课题组,根据总课题研究方案确立选题并制定实施方案。在市(州)、县(区)课题组的指导下,积极配合课题研究填报立项、中期评估及结题材料,组织并参加相关研究活动。

以上四级课题组织要明确责任,分工协作,以确保本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附件2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

《省域城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推进模式与策略研究》

子课题申请书

课 题 名 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 题 负 责 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责人所在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 表 日 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吉林省电化教育馆制

填 表 说 明

一、本表报送一式3份,其中1份原件,2份复印件。请用A4复印纸,于左侧装订成册。

二、申请人签章处,不得用打印字和印刷体代替。 三、本表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诺信誉保证,加盖公章后上报。

四、《省域城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推进模式与策略研究》课题组联系方式:

1、地址:长春市人民大街6755号 130022

吉林省电化教育馆

2、联系人:王 喆

电 话:13604321771 E-mail: wangz721@hotmail.com

一、数据表

课题名称 关键词 负责人姓名 行政职务 最后学历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身份证号 姓 名 主 要 参 加 者 性别 民族 电子信箱 出生日期 研究专长 担任导师 年 月 日 专业职务 最后学位 @ 邮政编码 (区号) (单位) (家庭) (手机) 出生年月 预计完成时间 专业职务 研究专长 学历 学位 工 作 单 位 年 月 日 —1—

二、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近三年来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

成 果 名 称 著作者 成果形式 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 发表出版时间

三、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十五”规划以来承担的研究课题

课 题 名 称 课题类别 批准时间 批 准 单 位 完成情况 —2—

四、课题设计论证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限3000字内) —3—

五、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限填20项) ·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如职务、专业、年龄等)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研究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

—5—

六、预期研究成果

主 要 阶 段 性 成 果 (限 报 10 项) 序号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年 月 ------------ 年 月 年 月 ------------ 年 月 年 月 ------------ 年 月 年 月 ------------ 年 月 年 月 ------------ 年 月 年 月 ------------ 年 月 年 月 ------------ 年 月 年 月 ------------ 年 月 阶 段 成 果 名 称 成果形式 负责人 最 终 研 究 成 果 ( 限 报 3项,其中必含研究报告 ) 序号 完成时间 年 月 ------------ 年 月 年 月 ------------ 年 月 年 月 ------------ 年 月 最 终 成 果 名 称 成果形式 负 责 人 —6— 七、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

证明课题负责人之申请书所填写的内容完全属实,该课题负责人和参加者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适合承担该课题的研究工作;本单位能够提供完成该课题所需的时间和条件;本单位同意承担该课题的管理职责。 (公 章):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ra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