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退缩障碍

更新时间:2024-04-27 05:0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儿童交往退缩障碍的亚类型及与社会适应的关系小

摘要: 社交退缩已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儿童行为问题研究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并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高度重视。文章首先阐述了社交退缩的概念、亚类型,并从社交地位、友谊和社会信息加工几个方面对退缩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特征进行了述评,最后,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交往障碍、亚类型、社会适应

前言 在正常发展的理论中,研究者普遍认为并证明了同伴交往对儿童社会认知、社会能力以及人格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那些较少参与同伴交往的儿童给予了特别的关注。研究者把他们称作社交退缩儿童,考察缺乏同伴交往给他们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在发展心理病理学中,社交退缩被看作儿童期过度控制障碍或内隐行为问题的症状表现,与青春期甚至成人早期的行为问题相联系。在这两种力量的推动下,儿童期社交退缩研究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一个研究热点。

社交退缩,也叫社交焦虑,在心理障碍分类上的正式用语是社交敏感性障碍,是一种在他人面前感到不自在和受压抑、避免与他人接触的倾向,总体上属于内向性的偏差行为。社交退缩儿童表现得很羞怯,经常以一种过度的敏感迅速逃避可能接触的人际情境,以免自己受到任何潜在的批评和由此造成的屈辱和不安。他们恐惧面对社交情境,恐惧别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恐惧被人拒绝、受人冷落,恐惧亲密的接触。社交退缩给儿童青少年的成长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难于结交新朋友,无法与人共享亲密与关怀;难于与人作有效的沟通,因而妨碍自己意见的表达与自身权益的维护;容易引起他人的误会,妨碍他人对自己的正确评估,因为社交退缩学生总是给人一个不友善、不信任、不坦诚、缺少热情的印象,使得他人很难了解他的真实能力;由此又形成或加强了自己的沮丧、孤僻、自卑的个性。

1 社交退缩的概念

研究者至今在社交退缩(social withdrawal)的概念上仍没有取得一致。最初对社交退缩的界定是与对退缩原因的分析结合在一起的。有研究者把社交退缩儿童定义为那些自愿地以低于正常的频率与同伴交往的儿童,认为社交退缩源于儿童的害羞、抑制性等气质特点或社交焦虑等内隐性困难;随着儿童同伴地位研究的进行,一些研究者以社交孤立、同伴拒绝等通过社会测量法所得到的同伴地位状况来定义社交退缩,认为社交孤立儿童退缩的原因不是缺乏交往动机或害羞、害怕,而是其行为的攻击性

导致同伴群体拒绝与他们交往,但关于同伴交往频率与同伴地位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

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Rubin等指出,社交退缩指的是独自一人、不与他人交往的活动。社交退缩是一个行为术语,不应当与任何社会测量法所得到的类别相混淆。尤其是,社交退缩不同于社交孤立,前者是一个人主动将自己孤立于群体之外,而后者是一个人被群体所孤立在外。套用班级戏剧的说法,社交退缩的儿童是那些“更喜欢自己玩的儿童”,而社交孤立儿童是那些“大家总是不和他一起玩的儿童” [1]。关于社交退缩与社交性抑制(social inhibition)和害羞(shy)的关系,Rubin等认为,抑制是社交退缩的一种形式,表现为陌生情境下的社交性孤独或退缩;害羞也是社交退缩的一种形式,是由于对社会评价的关注所导致的,主要表现在陌生环境下[1]。 Hart等人将社交退缩界定为儿童在熟悉环境下的一种弥漫性的独处的行为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儿童一贯性地从同伴群体交往中脱离出来。Hart等强调社交退缩不同于儿童在陌生情境下与陌生成人或同伴交往时由于气质因素所导致的抑制行为[2]。

2 社交退缩的研究方法

研究者给社交退缩下的操作性定义是所有形式的非社交游戏,包括无所事事、观察行为和所有的单独游戏(功能游戏、探索游戏、建构游戏、装扮游戏) 。社交退缩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法。

直接观察法是对儿童行为的系统观察。既有实验室观察,也有熟悉环境下的自然观察。研究者可以在现场观察,也可借助录像带记录观察,可采用时间取样和事件取样的方法。研究者大多使用Rubin 编制的儿童游戏行为观察量表(POS)[3] 。这一量表把儿童游戏的认知分类嵌套在社交参与分类中,并记录儿童不进行任何游戏的无所事事(being unoccu2pied) 、观望行为(onlooking behavior) 和单独游戏。在考察社交性抑制时,也有研究者选取其他一些行为指标,如等待—徘徊行为(wait - and - hover) 等[4]。

间接观察法包括同伴评价和提名、父母评价和教师评价。同伴评价和提名多采用班机戏剧量表(修订版) 中的“敏感- 孤立”维度或者这一维度下七道题中四道反映儿童退缩行为而不是被同伴拒绝的题目。父母评价多用于考察儿童的气质特点,用于社交性抑制的研究。教师评价主要采用学前儿童游戏量表或自编的行为量表,操作定义和行为指标与直接观察法相同。根据儿童游戏的场合(室内或室外) 而略有修改。也有研究者请教师完成加利福尼亚儿童Q 分类问卷,采用其中的“害羞—抑制”维度。

3 社交退缩的亚类型

早期研究者通常将社交退缩看作一个单一维度的概念,但有关社交退缩与儿童发展以及适应问题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在近十年的研究当中,很多研究者指出,儿童期的社交退缩是一种复杂的多维度的现象,儿童独处时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是由不同的原因导致的,由此展开了对社交退缩亚类型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主要接受了社交退缩包含3种亚类型的研究结果,并且证明这种划分方法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由于研究者对3种亚类型的命名各不相同,这里根据分析和概括给出我们的称谓,恰当与否有待讨论。 3.1 安静退缩行为

安静退缩行为是指有同伴在场时儿童独自的、安静的探索活动和建构活动,通常是一种久坐不动的独处行为。从社会交往的动机来讲,在儿童早期,安静退缩行为源于儿童较低的社交趋近动机而不是较高的社交回避动机[5],反映出儿童对物比对人更感兴趣;但到儿童中、后期,陌生同伴面前的安静退缩行为逐渐与儿童的行为抑制性相联系,研究者指出,在儿童中、后期安静退缩行为可能成为抑制的儿童应对其内心焦虑的一种方式[6]。 3.2 活跃退缩行为

活跃退缩行为是指有同伴在场时儿童独自一人频繁的、机械的身体运动和功能游戏以及独自一人的装扮游戏。在儿童早期,表现出活跃退缩行为的儿童实际上具有较高的社交趋近动机和较低的社交回避动机[5],但可能由于他们的社交发起行为不恰当,遭到了同伴的拒绝,长此以往便形成了这种活跃独处的行为模式。 3.3 焦虑退缩行为

焦虑退缩行为是指有同伴在场时儿童的无所事事行为、观望行为和等待—徘徊行为。焦虑退缩行为反映了儿童一种社交趋近—回避的动机冲突。在陌生同伴当中,导致儿童回避交往的主要是气质特征,如行为抑制性、焦虑、害羞等。在熟悉同伴当中,导致儿童回避交往的主要是对社会评价的关注和对消极评价的预期。研究表明,儿童在熟悉同伴当中的焦虑退缩行为与被同伴忽视和拒绝的关系随时间而增强,因此研究者认为这种情境下的焦虑退缩行为主要反映了儿童的同伴关系状况。 关于儿童在熟悉同伴面前的焦虑退缩行为与气质的关系,研究结果不一致。有研究表明,父母报告的儿童的行为抑制性不能预测儿童在熟悉同伴当中的焦虑退缩行为,观察到的儿童在陌生人面前的抑制行为仅仅在幼儿园生活的前几个月中与儿童的焦虑退缩行为相联系,这种联系随时间而渐趋消失。但也有研究表明,父母报告的害羞的儿童在熟悉同伴当中表现出更多的焦虑退缩行为。 3.4 三种退缩之间的关系

在儿童早期,焦虑退缩与安静退缩和活跃退缩彼此没有关系[7],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在陌生同伴面前的焦虑退缩行为逐渐与安静退缩联系在一起,出现了两种形式的社交退缩相融合的趋势[6]。

[1]

4 产生社交退缩行为的原因

儿童产生退缩行为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4.1 先天适应能力差

这类儿童从小适应能力差,对新环境感到特别拘谨,不愿意接触人。若勉强去适应,适应过程艰难而缓慢,平时也不爱活动,对新鲜事物不感兴趣,缺乏热情和好奇心,从不与陌生人交往。 4.2 后天抚养教育不当

有的家长整天把孩子关在家中让他独自玩耍,不让他与其他孩子交往;有的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过分地照顾与迁就,使孩子很难适应新的环境,以致其采取逃避的方式,如拒绝上幼儿园或学校等。

5 不同类型退缩行为与社会适应的关系

各类型退缩行为与儿童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是研究者所主要关注的问题。在考察二者的关系时,一些研究者采用了“以变量为中心”的分析方法,考察儿童在各类型退缩行为上的得分与其社会适应指标之间的关系;另一些研究者采用了“以人为中心”的分析方法,根据儿童表现出来的主要的退缩行为类型将其分成不同的类别,比较各类别儿童在社会适应上的差异。两种分析方法所得到的结论基本相同,但也存在个别分歧。

5.1 安静退缩行为与社会适应的关系

安静退缩行为与儿童社会适应的关系表现出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趋势,在儿童中后期关系更为密切。

在儿童早期,安静退缩行为与儿童的社会适应没有明显的负向联系。表现出较多安静退缩行为的儿童虽然较少参与同伴交往,但并不拒绝与同伴交往,也不缺乏同伴交往的技能,而且表现出情绪稳定、依赖性弱等特点。在同伴地位上,安静退缩儿童倾向于被同伴所忽视,没有受到同伴的不喜欢或者成为有争议儿童。在安静退缩行为与一些社会适应指标如内隐问题行为、社会能力和学业成绩的关系上存在性别差异,安静退缩行为只与男孩的社会适应呈现出负相关。

在儿童中、后期,安静退缩行为与社会适应呈现出明显的负向联系。在儿童中期,表现出较多安静退缩行为的儿童对自己社会能力的评价较低;在儿童后期,表现出较多安静退缩行为的儿童被同伴评价为缺乏社交领导能力并具有较多的攻击破坏行为,被教师评价为具有较多的内隐问题行为,他们对自己社会能力的评价较低,报告了较高水平的孤独感和抑郁感。在安静退缩行为与同伴地位的关系上研究结果不一致。按年级分别考察儿童安静退缩行为与同伴地位关系的研究发现,在儿

童中期,安静退缩行为与儿童的同伴地位没有关系;在儿童后期,安静退缩行为都与同伴拒绝正相关,与同伴接纳负相关。这与从同伴角度进行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但考察安静退缩行为与儿童在小学阶段总的同伴地位状况的研究则发现安静退缩的儿童仍然倾向于成为被同伴忽视的儿童。基于以上研究结果,研究者指出在儿童中、后期,安静退缩行为是儿童内隐困难的外在反映,是发展中的一个“危险因素”。

追踪研究表明,儿童早期的安静退缩行为能够预测儿童后期较低水平的自我价值感和社会能力自我评价,较高水平的孤独感、抑郁和教师评价的焦虑;儿童中期的安静退缩行为能够预测儿童后期较低水平的社会能力自我评价和较高水平的孤独感和抑郁感。但研究结果还需进一步重复和验证。 5.2 活跃退缩行为与社会适应的关系

在整个儿童期,活跃退缩行为与社会适应都是负向联系的,但研究结果不尽相同。在儿童早期,表现出较多活跃退缩行为的儿童显得比较幼稚和冲动,表现出情绪不隐定、注意集中性差、依赖性强等特点,社会交往能力、社会认知能力和认知能力都较差,同伴接纳水平较低,成为被拒绝儿童的可能性远远大于成为其他类别的可能性,被教师评价为社会适应不良,对学校的态度更消极。在活跃退缩与外显问题行为的关系上,有研究表明,活跃退缩儿童的敌意归因明显高于其他儿童,比其他儿童表现出更多的外显问题行为;但也有研究表明,活跃退缩男孩与其他男孩相比在外显问题上没有差异,而活跃退缩女孩在外显问题得分上显著高于其他女孩。活跃退缩与儿童内隐问题行为和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结果也不一致。有研究表明,活跃退缩与同伴评价的敏感—退缩和学业成绩没有关系;也有研究发现,表现出较多活跃退缩行为的儿童具有较多的内隐问题行为,学业成绩更差。

在儿童中后期,表现出较多活跃退缩行为的儿童仍旧表现出较差的社会认知能力、较高的攻击性和较多的外显问题行为。活跃退缩与儿童社交地位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不一致。有研究表明,在儿童中后期,活跃退缩与儿童的同伴接纳和同伴拒绝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也有研究表明,活跃退缩儿童在整个小学阶段受到同伴的拒绝的可能性大于其他类型的社交退缩儿童。这些结果上的不一致,可能是研究方法不同导致的,需要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来解决。前一项研究用观察法和同伴评价法考察儿童的退缩行为,并采用以变量为中心的分析方法;后一项研究采用教师评价法考察儿童的退缩行为,并采用了了以人为中心的分析方法。

关于活跃退缩对后期发展结果的预测,研究表明活跃退缩的稳定性较低,并且同时考察儿童中期的活跃退缩行为、同伴评价的攻击—破坏行为以及教师评价的外显问题行为3个变量时,儿童中期的活跃退缩行为与儿童后期的外显问题行为呈负相关。研究者认为,可能是因为在这3个变量之间有着很大的共同成分和作用。 5.3 焦虑退缩行为与社会适应的关系

焦虑退缩行为与儿童社会适应的关系表现出情境性的特点。

在儿童早期,陌生同伴面前的焦虑退缩行为对儿童与熟悉同伴的交往没有不良影响;在儿童中期,陌生人面前的焦虑退缩行为不能预测儿童的社会性自尊水平(儿童感知到的社会接纳水平)[7]。

在儿童早期,在熟悉同伴当中表现出较多焦虑退缩行为的儿童显得比较幼稚,同伴交往水平、认知能力和社会能力水平都较低,学业成绩较差,表现出较少的外显问题行为,但没有表现出较多的内隐问题行为[8]。在整个儿童期,儿童在熟悉同伴中的焦虑退缩行为具有中度的稳定性,够预测经过一两年的团体社会化以后直到10岁时儿童较低的社会性自尊水平。

关于熟悉同伴当中的焦虑退缩行为与儿童社交地位的关系,研究结果不一致。有研究表明,在儿童早期,表现出较多焦虑退缩行为的儿童在社交地位上类似于一般儿童,在儿童中期(一、二、三年级)也没有表现出社交困难[9];但另一些研究表明,在中、俄、美三国,焦虑退缩行为都与儿童的同伴接纳水平负相关。这种不一致可能也是研究方法的不同导致的,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除了“以变量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的区别以外,对社交地位的考察前一项研究采用的是同伴提名法,后一项研究采用的是同伴评价法。

6、结束语

目前对社交退缩的概念及与害羞、行为抑制等相关概念的关系的研究还没有取得一致,从而影响了社交退缩研究方法中行为指标的不同。今后需要建立一套统一的考察儿童社交退缩的指标系统。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早期,对于儿童中后期的研究较少。研究表明,活跃退缩行为、熟悉环境下的焦虑退缩行为、儿童中后期的安静退缩行为是儿童发展中的危险因素,因此要加强这一时期儿童退缩性行为的研究。根据退缩行为发生的不同场合来考察儿童的退缩行为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但从同伴关系理论和研究的生态效度来看,研究熟悉场合下儿童的社交退缩应更有意义。理论应服务于实践。在丰富现有理论的基础上,研究者要侧重对社交退缩儿童的干预研究,这样既可以验证和补充现有研究成果,又可以促进这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此外,儿童社交退缩的性别差异和文化差异也是值得关注的课题。现有研究结果揭示了一些特点,但全面、细致考察各种类型退缩行为与社会适应之间关系的性别差异和文化特点的研究还没有看到。进一步的研究应以弥补这些不足和解决遗留的问题为主要方向。此外,干预性研究可以验证和补充现有研究成果,也是将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 Rubin K H. The Waterloo Longitudinal Project: Correlates and Consequences of Social Withdrawal from Childhood to Adolescence.In Rubin K H, Asendorpf J B, Social Withdrawal , Inhibition, and Shyness in Childhood,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93.291~314 [2] Hart C H, Yang C, Nelson L J et al.. Peer acceptance in early childhood and subtypes of socially withdrawn behaviour in China,Russi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2000,24:73~81

[3]Rubin K H, Watson K, Jambor T. Free-play behaviors in middle- and lower-class preschoolers: Parten and Piaget revised. Child Development, 1976, 47: 414~419

[4] Asendorpf J B, van Aken M A G. Traits and relationship status: Stranger versus peer group inhibition and test intelligence versuspeer group competence as early predictors of later self-esteem. Child Development, 1994, 65: 1786~1798

[5] Asendorpf J B. Beyond social withdrawal: shyness, unsociability, and peer avoidance. Human Development,1990, 33: 250~259

[6] Asendorpf J B. Development of inhibited children’s coping with unfamiliarity. Child Development, 1991, 62: 1460~1474

[7] Asendorpf J B, van Aken M A G. Traits and relationship status: Stranger versus peer group inhibition and test intelligence versuspeer group competence as early predictors of later self-esteem. Child Development, 1994, 65: 1786~1798

[8] Coplan R J, Gavinski-Molina M, Lagacé-Séguin D G et al..When grils versus boys play alone: Nonsocial play and adjustment inkindergarte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01, 37: 464~474 [9] Harrist A W, Zaia A F, Bates J E et al.. Subtypes of social withdrawal in early childhood: sociometric status and social-cognitivedifferences across four years. Child Development , 1997, 68: 278~29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qy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