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传播学复习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09-10 09:0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传播学》复习 第一章

1、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体

社会信息及其传播又有其他信息所不具备的特殊性质,这就是他伴随着人的精神活动。 2、传播的定义和社会传播的特点

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社会传播的特点:

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2)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他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受传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3、传播障碍;传播隔阂

传播障碍包括结构与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是否正常等;

传播隔阂则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群体与群体,世代与时代、文化与文化之间的隔阂等。

第二章

1、与动物界信号系统不同,人类语言的最根本的特征是能动性、创造性 2、人类传播的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四个历史阶段及其意义; 1)口语传播时代

人类传播活动的第一个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大致从人类摆脱“与狼共舞”的野蛮状态开始到出现文字结束。在这个时代利用实物来传递和交流信息;利用结绳或图形符号来记事;利用擂鼓或烽火台来保持远距离的联络。 2)文字传播时代

文字实在结绳符号、原始图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文字作为人类掌握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它的产生大大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

3)印刷传播时代

早在公元105年,中国东汉时期的蔡伦就利用破布、树皮制作成了结实耐磨的植物纤维纸。 1045年前后,宋代毕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直到15世纪40年代,德国工匠古登堡在中国活字印刷和油墨技术的基础上创造了金属活字排版印刷,并把造酒用的压榨机改装成了印刷机,才是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何大量复制成为可能。 4)电子传播时代

信息社会的特点:空间和速度上的突破 电子媒介的另三个里程碑的意义:

1)他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信息系统 2)电脑开始执行人脑的部分功能 3)开创了人类传播媒介大融合时代。

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

1.符号的两大类型即信号和象征符。 信号的特点:

? 信号与其表示的对象事物之间具有自然的因果性,一切自然符号都是信号。例:冒烟是

着火的信号。

? 信号与其表示的事物之间通常具有一对一的固定对应关系。在自然符号中这种对应关系

是最明显的。例:萤火虫的发光是一种求偶行为等。 象征符的特点:

? 象征符必须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

? 象征符不仅能够表示具体的事物,而且能够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的事物 ? 象征符不是遗传的,而是通过传统、通过学习来继承的

? 象征符是可以自由创造的,这就是说象征符在与其指代的对象事物之间不需要有必然的

联系,它们的关系具有随意性。 什么是意义?

所谓意义,就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为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符号意义的分类:

? 明示性意义与暗示性意义

明示性意义具有相对稳定性,暗示性意义较容易发生变化。 ? 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

外延是概念符号所指示的事物的集合。内涵则是对所指示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属性的概括。 ? 指示性意义与区别性意义

指示性意义是将符号与现实世界的事物联系起来进行思考的意义。区别性意义是表示两个符号的含义之异同的意义。 2.语言符号的暧昧性、多义性

语言符号号的暧昧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语言符号本身意义的模糊。比如“水果”一词,西红柿黄瓜属于水果还是蔬菜就

不容易分清。

(2) 语言符号的多义性。多义性指一种符号具有两种以上的意义。比如:“老张的画

很珍贵”有两种意义。一是老张收藏的画很珍贵,而是老张是个画家,他画的画很珍贵。

3.象征性社会互动理论及创始人:

象征性社会互动理论的创始人是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H。米德。 象征性社会互动理论把人看作是具有象征行为的社会动物,把人类的象征活动看作是一个积极的、创造性的过程,是人类创造出广泛的文化的一种活力,认为研究象征行为不仅对揭示人的本质,而且对理解现实的社会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象征性社会互动及传播:

象征性社会互动,指的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象征性社会互动,首先是一个互动双方通过象征符来交流或交换意义的活动。对传播者而言是为其发出的符号赋予的含义和对对符号可能引起的反应的预想(意图)。对受传者而言是他对传来符号的理解、解释和反应,因此,传播过程中的意义,在本质上只有通过交换才能成立,才能产生社会互动的效应。

第四章

1、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五要素缺一不可,但构成与影响传播过程的因素复杂多样,不止五种。

传播者(信源):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发出讯息主动作用他人。 受传者(信宿):传播者的对象,讯息的接受和反应者。 讯息(信息):传、受之间社会互动的介质。

媒介(传播渠道,工具手段):讯息搬运工,连接传播中各因素的纽带。 反馈:受传者对信息的反应,对传播者的反作用。是双向互动的重要机制。 2、直线模式——拉斯韦尔的5W模式

谁(Who)→说了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向谁说 (To whom)→有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

英国传播学者麦奎尔等将此模式做了如下图:

优点:

1、三种功能:监视社会环境、协调社会关系、传衍社会遗产

2、他是从研究政治传播、宣传角度进入传播学的;5W模式将传播视作劝服性过程——传播者欲影响受众,并能取得效果。 缺点:

1、 将传受双方角色、关系和作用固定化,而实际传播中是常常转换的。 2、 缺乏反馈的要素或环节,不能体现社会传播的互动性质。 3、 将传播划为5部分,忽略了传播行为的复杂性。 香农、韦弗模式

优点:

1、 导入噪音概念,表明传播过程的各种障碍因素会形成对讯息的干扰 2、 开以图解方式建构传播模式先河 缺陷:

1、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环节

循环和互动模式 1、施拉姆循环模式

优点:

(1)双方都是传播主体,互动。

(2)重点是双方的角色功能,都在不同阶段都依次扮演译码者(执行接受解读符号功能)、释码者(执行解释意义功能)、编码者(执行符号化和传送功能) 缺点:

(1)将双方放在完全平等的关系中,现实中少见。

(2)模式体现人际传播(面对面)特点,不适用于大众传播。

2、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优点:它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传播过程相互连结性和交织性,已初具系统模式的特点。 缺点:忽略了外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以及更为全面的电子模式等的传播模式的解读,而且仍然属于线性传播模式。 3、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优点:

(1)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使传播过程更符合人类传播互动的特点。

↑ ↓

(2)拓展了噪声的概念,认为噪声对传播和反馈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发生影响(以前只影响“讯息”) 缺点:

该模式未能超出从过程本身或从过程内部来说明过程的范畴。在德弗勒的模式中,唯一提到的一个外部影响因素是“噪声”,但是,影响传播过程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全部复杂性,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噪声”概念能说明的。

第五章:人内传与人际传播

1.人类传播的五种类型及其含义

(1)人类传播的五种类型包括: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2)人类传播的含义:人类传播是一个综合的系统,这个系统是由各种不同类型的传播活动组成的,每种类型的传播同时也是社会传播这个总系统内的一个子系统。 2.人内传播:米德的主我、客我;布鲁默的“自我互动” (1)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在研究人的内省活动时发现,自我意识对人的行为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

自我可以分解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是作为意愿和行为主体的“主我”,它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行为和反应具体表现出来;另一方面是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它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性的体现。

换句话说,人的自我是在“主我”和“客我”的互动中形成的,又是这种互动关系的体现。 (2)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

现代象征互动理论的集大成者布鲁默指出,这种自身的互动——“自我互动”在本质上来说是与他人的社会互动的内在化,也就是与他人的社会联系或社会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 (3)内省式思考——人内传播的一种形式

米德认为,内省式思考只有在一个人遇到困难、障碍等新的问题情况,既有的行为方式是否适用难以做出判断之际,才会活跃起来。 3.人际传播:库利的“镜中我”

库利是在1902年出版的《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一书中提出“镜中我”概念的。他认为,“镜中我”也是“社会我”。人的自我是在与他人的联系中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

(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2)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第六章 群体传播、组织传播

1、群体传播 1)群体的概念

概念: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 特征:1.目标具有共同性。2.具有以“我们”意识为代表的主体共同性。 2)群体的社会功能和意义

社会功能:群体帮助个人完成社会化过程,训练和分配社会角色,形成社会规范和准则,调节和控制个人行为。不仅如此,群体还通过社会分工与协作,将分散的个人力量集结起来,能够完成个人所不能完成的社会工作和事业。 意义:

1.群体是满足个人需求的重要手段。

2.群体是个人的信息来源和社会安全感的提供者。 3.群体是个人表现和实现自我的场所与手段。 3)群体传播与群体意识 群体传播:

群体的成立、生存和发展需要三个条件:(1)共同的目标和关心事项;(2)成员之间的协作意愿;(3)群体与成员、成员与成员间的传播互动机制,即群体传播。 群体传播就是将共同目标和协作意愿加以连接和实现的过程。 群体意识:

指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1)关于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合一;(2)群体感情;(3)群体归属意识。

一般来说,信息的流量大,意味着信息覆盖面广,群体成员之间互动和交流频率高,群体意识中的合意基础好。

4)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的作用 群体规范:

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在广义上也包括群体价值,即群体成员关于是非好坏的判断标准。

功能:(1)协调成员的活动、规定成员角色和职责以促进群体目标的达成;(2)通过规范的共有来保证群体的整体合作;(3)通过指示共同的行为方式以维持群体的自我同一性;(4)为成员个人提供安全的决策依据。

作用:在群体传播中,群体规范主要的作用在于排除偏离性的意见,将群体内的意见分歧和争论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以保证群体决策和群体活动效率。 5)群体压力和趋同心理

群体压力: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 趋同心理:个人希望与群体中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遭受群体制裁的心理。 2、集合行为及其主要信息的传播形式、特殊传播机制、流言传播

1)集合行为:指的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聚集现象。集合行为多以群集、

恐慌、流言、骚动的形态出现,往往会造成对正常的社会秩序的干扰和破坏。

2)主要信息的传播方式:

1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集合行为中的传播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信息本身的传播,二○

是与此相伴随的情绪或感情的传播。 2群体模仿与“匿名性” ○

3)流言传播

流言的定义:是一种通常以口头形式在人们中间流传,涉及人们信念而目前没有可靠证明

标准的一种特殊的陈述或话题。

流言的特点:○1流言总是以“传播真相”的形式出现的,其目的是让人们“确信”或“相

信”所传播的言论或消息是“事实”; ○2流言传播的渠道主要是人际的口头传播;○3流言的内容往往涉及一些特殊的事件或敏感的话题,这些事件或话题容易唤起一般人的重视、关心或兴趣;4流言是一些没有确切证据的信息,或者说至少在其流行期间缺少可靠的证据。 ○

奥尔波特提出的 流言流通量公式:R=I×A(流言流通量=问题的重要性×证据的暧昧

性)

目前考察流言的发生与传播通常采用的公式:

R=I×A×U(流言流通量=与问题的关联度×社会成员的不安感×环境的不确定性)

第七章 大众传播

1、大众传播的特点和社会功能(四个代表人物的观点)

大众传播的定义: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大众传播的特点:

其一,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

其二,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专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 其三,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用传播学术语来说即“受众”。 其四,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

其五,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特别是以报刊、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

其六,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1、环境监视功能。在这个意义上,传播对社会起着一种“燎望哨”的作用。 2、社会协调功能。传播正是执行联络、沟通和协调社会关系功能的重要社会系统。 3、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赖特的“四功能说”

1、环境监视——大众传播在特定社会的内部和外部收集和传达信息的活动。这里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警戒外来威胁,二是满足社会的常规性活动(政治、经济、生活)的信息需要。 2、解释与规定—— “解释与规定”的目的是为了向特定方向引导和协调社会成员的行为,其含义与拉斯韦尔的“社会协调”是一致的。

3、社会化功能——现代人的社会化过程既是在家庭、学校等群体中进行的,也是在特定的大众传播环境中进行的。

4、提供娱乐——大众传播中的内容并不都是务实的,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为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的需要。

施拉姆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概括

从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一般社会功能三个方面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

1、 社会地位赋予功能 2、 社会规范强制功能

3、 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

2、信息环境、象征性现实、拟态环境的定义

信息环境的定义:指的是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播是信息环境的主要营造者。

拟态环境的定义:所谓“拟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也有学者称之为“似而非环境”。“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工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李普曼的这段话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识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 3、大众传播时代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弄清楚P111/112两个图) 1、大众传播、信息环境与人的行为(培养理论P204) 2、人与环境互动过程的变化

人与环境的关系包含着四个基本要素:一是客观环境本身;二是人对环境的认知;三是人的行为;四是人的行为对客观环境的反馈或影响 (1)传统社会中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2)大众传播时代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客观环境 信息环境 环境认知 人的行为 客观环境 环境认知 人的行为 4、现代社会“信息环境的性息化”现象

信息环境的环境化:最早由日本传播学者藤竹晓提出。1968年,他在李普曼的观点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拟态环境的环境化”问题。他提出,许许多多的“拟态事件”,包括语言、观念、价值、生活或行为方式等,最初并不见得有代表性或普遍性,但一旦进入了大众传播渠道,很快就会演化为社会流行现象,变成随处可见的社会现实。藤竹晓认为,大众传播虽然提示的是“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之间有很大的距离,但由于人们是根据媒介提供的信息来认识环境和采取环境适应行动的,这些行动作用于现实环境,便使得现实环境越来越带有“拟态环境”的特点,以至于现代人已经很难在两者之间做出明确的区分。

第八章:媒介

1. 麦克卢汉的观点: (1)“媒介即讯息”

每种新媒介一旦出现,无论它传递的具体内容如何,媒介形式本身就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某种讯息,并引起社会的某种变革。

他说:“正是传播媒介在形式上的特性——它在多种多样的物质条件下一再重现——而不是特定的讯息内容,构成了传播媒介的历史行为功效。 (2)媒介人的延伸

麦克卢汉的媒介概念与传统的媒介概念的差异很大。

他在《理解媒介》中支出:媒介具有有机体制,因此媒介是人体的延伸。“一切技术都是头题和神经系统力量的增加和速度的延伸。”因此“一切媒介都是人的肢体部分向公共领域的延伸”。

他认为人类使用工具和从事的一些活动,是人类器官的一种延伸和外化。

《理解媒介》中有26中典型媒介,除了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意义的媒介,还包括服饰、房屋、车辆、漫画等。 “媒介是人的延伸”的意义:

媒介概念的外延扩大了,包括很多工具和活动方式。 媒介的主要作用、功能是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

(3)“冷媒介”和“热媒介”

冷媒介:对某一感官具有“低清晰度”(信息模糊)和“高参与度”(需想象)的媒介,——漫画、有声电影、电视

热媒介:对某一感官具有“高清晰度”和“低参与度”(无需想象)的媒介。——书籍广播、无声电影、照片 (4)地球村

在《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一书中,麦克卢汉首创“地球村”一词。他认为电子媒介的高速传播压缩了广漠的空间,消除了人类视觉听觉的畛(zhen)域,使世界逐步变小,信息瞬息间可传到世界每个角落,地球已变成了一个小村庄。 2.媒介依存症 1.电视人 2.容器人

(一)电视人和容器人 (二)电视人的“充欲主义” 3.网瘾、低头族、微博微信控

网瘾症定义:网瘾症也叫上网成瘾综合征,其表征是长时间沉迷于网络(甚至每天8小时以上)不能自控;行为乖张并伴随视力下降、神经衰弱等身心病态;在网欲得不到满足的时候精神 、心情暴躁甚至会有暴力倾向,等等。

网瘾症,无疑和网络媒介的接触环境和接触条件有关。 电视在本质上是一种家庭媒介,电脑在本质上属于个人媒介。 网瘾症产生的原因:

第一:网络技术所提供的信息空间和媒介接触条件是网瘾症产生的前提,没有互联网,也就不会有网瘾症。

第二:网络是一种新技术,人类社会对它的认识还不到位,相应的控制机制还未形成。 第三:网瘾症的发生也有个人的、家庭的和社会的原因。

现实社会交往遭遇挫折、在单位或学校境遇不顺、家庭关系不和谐、内向或具有自闭倾向性格的人更容易患上网瘾症。因此,要彻底消除网瘾症,必须从各个方面进行综合治理。

媒介与社会、媒介与人的问题,是媒介分析的核心问题。

大众传媒的经营目标

大众传媒必需从事经营活动,这是维持传媒目标的组织的自身生存喝发展的前提。传媒需要支付雇员工资,需要购买昂贵的技术和设备,需要保障信息生产和传播正常进行的流动资金,需要为扩大再生产积累资金。这些客观需要的存在,使得传媒组织必须把经营活动放在重要的地位。换句话说,传媒必需面对市场,传媒必需满足各种各样的社会需求,提供为消费者所广泛接受的信息产品或服务。许多媒体以“报道新闻、传播信息、传授知识、提供娱乐“为经营口号,其目的也正在于为乐争取广大的受众市场。

传媒组织具有经营目标,说明他们面对这巨大的市场压力,传媒的经济收益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广告收益,二是信息产品的销售收益。这意味着,传媒面对的市场压力同样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即广告主和作为消费者的广大受众。这两者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的:一方面,受众越欢迎、发行量越大收视率越高,媒介的广告价值也就越高;另一方面,受众的利益与广告主的利益并不是一回事,而且两者之间往往存在着对立关系。除此之外,传媒组织还面临着市场变化和激烈的同业竞争压力。这些特殊和复杂的市场压力关系及其处理方式,是形成各种传媒组织不同特点和倾向的重要因素之一。

传媒的宣传目标

大众传媒从事市场和经营活动的同时,还具有重要的非经济收益目标,其中包括宣传某种思想、灌输某种信念、行驶某种权力或社会影响力等。这种目标简而言之即宣传目标。传媒组织之所以具有宣传功能,是与信息生产的特殊性分不开的。信息生产属于与社会的上层建筑直接相关的精神产物,每一种社会信息产品中都不可避免地包含着特定的观念、价值和意识形态,对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行为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控制作用。正因如此,蛇河上的各种利益集团或组织都必需会把大众传媒作为行使社会影响力和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

大众传媒的宣传目标只要通过两种活动得以实现:一是言论活动,二是报到活动。前者具有直接的宣传功能,传媒组织可以通过社论、评论等形式直接宣传某种思想,提倡某种观点,或对重要的社会事件和问题表明传媒的立场或态度;后者具有间接的宣传功能,其主要做法是在新闻或信息的选择、加工和刊载过程中贯彻传媒的意图和方针,获得潜移默化的宣传效果,此外,预热内容的选择和提倡活动,同样也能够贯彻特定的宣传意图。

任何大众传媒都有其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背景,他们必须为特定的利益服务。社会主义媒介不讳言这一点,公开表明自己是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组织的喉舌,强调自己为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意识心态服务的宗旨;资本主义媒介则极力标榜自己的“独立性”或“公正性”,掩盖其政治和意识形态立场。但是,由于滋补主义传播事业最大的特点是垄断,传播媒介控制在垄断资本中,这就决定了他们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和垄断资本的意识心态工具。

公共性与公益性

大众传媒拥有自己的经营目标和宣传目标,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它们与单纯的营利企业不同,与宗教或政治团体的单纯机关媒介也不同。大众传媒的活动,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公共性和公益性的制约。这种公共性和公益性的依据包括3个方面:第一,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信息生产者和提供者,在满足社会的普遍信息需求方面起着一种公共服务的作用;第二,大众传媒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道德具有广泛而强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涉及普遍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共服务;第三,大众传媒是某些“稀有”公共传播资源的受托者,作为公共财产的使用人,它们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这种公共性和公益性,是大众传媒的权力基础:大众传媒拥有最大的限度的采访权、言论权、编辑权和刊载权,并拥有广泛的舆论监督的权力。另一方面,公益性和公共性也对大众传媒产生重要的制约,它要求传媒的活动必须符合社会公共利益。公共性和公益性对传媒活动的这些制约,有些体会为法律制约的限制,有些则作为受众监督和传媒自律的重要规范发挥作用。

如上所述,传媒组织的活动受到它们的经营目标和宣传目标的制约,同时又受到公共性和公益性的制约。但是,在现实的和不同的形态的媒介组织中,以上各种因素的制约程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国有或公营媒介的活动受宣传目标、公共性和公益性制约的程度较高,其主要目的是追求社会效益。不过,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不少国家都把大众传播事业作为信息产业的骨干部分加以定位,国有或公共媒介也都大幅度加强了经营活动。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我国的大众传媒业实现了产业化、集团化和营销化的趋势,经营在传媒活动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另一方面,作为私营企业的商业媒介受经营目标制约的程度较高,其主要目的是追求利润。同时我们也看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大多数商业媒介在从事经营活动的同

时也把宣传目标放在重要的位置,它们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

“把关人”理论

新闻是一种重要的社会信息,它是关于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其基本功能是帮助社会成员消除关于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并在此基础上协调自己的社会行为。因此,新闻也是所有大众传播信息当中公共性和公益性最强的一种信息。报道新闻是大众传媒的一项主要活动。

把关人理论最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库尔特卢因提出的。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书中再次论述了这个问题,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渠道。1950年,怀特提出把关模型

这个模型说明: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新闻素材,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不是也不肯能是“有闻必录”,而是一个取舍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媒组织形成一道“关口”,通过“关口”传达到受众那里的新闻只是众多新闻素材中的少数。

新闻价值或新闻要素所体现的,主要是新闻选择中的业务标准和市场标准。 业务标准指的是事件适合于媒介进行新闻处理的各种条件

市场标准指的是事件能搞满足受众新闻需求的诸条件以及吸引受众兴趣的诸条件。

“把关”过程的实质

“把关”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理解把关活动的实质之际,我们不应仅止于新闻价值或新闻要素分析,而是应该把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因素考虑在内。这是因为,第一,大众传媒的新闻或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并不具有纯粹的“客观中立性”,而是依据传媒的一定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的取舍和加工活动;第二,新闻

和信息的选择受到媒体的经营目标、受众需求以及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但是,与媒介的方针和利益一致或相符的内容更容易优先入选、优先得到传播;第三,传媒的“把关”是一个多环节、有组织的过程,其中虽然也有记者、编辑个人的活动,但在媒介内部控制机制的作用下,个人因素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把关”过程及其结果,在总体上是传媒组织的立场和方针的体现。

第九章

(一)自由主义

1. 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认为报刊应该是“观点的自由市场”,是实行自律的自由企业。

2. 其主要原理原则包括:任何人都拥有出版自由而不必经过政府当局的特别许可;除人身攻击以外,报刊有权批评政府和官吏,这种批评是正当合法的;新闻出版不应接受第三者的事先检查,出版内容不能受到任何强制;在涉及观点、意见和信念的问题上,真理和“谬误”的传播必须同样得到保证。

3. 产生的背景: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是在 17、18 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在同极权主义制度及其规范理论的斗争中形成。

4. 英国诗人、政治家约翰·弥尔顿1644年出版《论出版自由》。

5. 美国学者F.S席伯特认为现代自由主义理论中的两个重要原则——“观点的公开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其基本假设为:人是希望了解真理并愿意服从真理的;为了接近真理,唯一的方法就是保证各种不同意见能够在“公开的市场”上进行自由竞争;人们的一件不可能都是相同的,应该以承认他人的权利为前提,保障每个人自由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在各种不同意见的讨论和碰撞中,最终能够产生出一般人所能承认的最合理的意见。

6. 英国哲学家约翰·斯图亚特·密尔在1859年出版的《论自由》中提到:假如全人类都意见相同,而只有一个人持有反对意见,即使在这种场合,人类也没有迫使这个人沉默的权利。

7. 托马斯·潘恩和杰弗逊为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思想革命家,在编写《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斗争在1789年使包括言论出版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及集会、结社、请愿等权利内容,以宪法修正案的形式正式写入了美国宪法。

(二)民主参与理论

1. 民主参与理论从受众角度表现民众对社会责任理论的失望,使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媒介集中垄断程度达到新的高度。现实的媒介垄断使传播资源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一般民众接近和使用传播媒介的机会越来越少。 2. 巴隆《媒介接近权》;巴格迪坎1983年《传播媒介的垄断》

3. 民主参与理论的主要观点:任何民众个人和弱小社会群体都拥有知晓权、传播权、对媒介的接近和使用权、接受媒介服务的权利;媒介应主要为受众而存在,而不应主要为媒介组织、职业宣传家或广告赞助人而存在;社会各群体、组织、社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媒介;与大规模的、单向的、垄断性的巨大媒介相比,小规模的、双向的、参与性的媒介更合乎社会理想。

4. 民中参与理论的核心价值:多元性、小规模性、双向互动性、传播关系的横向性或平等性。

5. 民主参与理论反映了一般民众对社会责任的失望心理,因为这种理论并没有改变少数人垄断媒介的现状。 (三)社会责任理论的要点:

1.由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 2.进入20世纪以后,传播媒介的垄断程度越来越高,强调的是传播者的权利,没有涉及受传者的权利。媒介垄断失去表达自己意见的手段和机会;私有媒介的传播内容在营利动机的驱使下,越来越浅薄化、煽情化并带来不少深刻的社会问题。

3.社会责任理论和自由主义理论中媒介承担的任务都是相同的,即:(1)通过提供关于公共事务的信息、讨论或辩论来服务于政治制度;(2)启发和提高公众的自我决策意识;(3)对政府进行监督,维护社会成员个人的利益;(4)主要通过广告媒体来沟通商品服务的买方和卖方市场,从而为经济制度服务;(5)提供娱乐;(6)保持财政的自给自足,以免于受到特定势力的压力。 但主张的前提不同,社会责任理论主张“自由伴随着一定的义务,享受着政府赋予的特权地位的报刊,有义务对社会承担一定的责任。”

4. 现代社会责任理论的原理原则:(1)大众传播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责任和义务;(2)新闻报道和信息符合真实性、正确性、客观性、公正性;(3)媒介必须在现存法律的范围内进行自我约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不能传播

宗教或种族歧视的内容;(4)受众有权要求从事高品位的传播活动

5. 目的:防止大众传播高度垄断引起社会矛盾激化;防止由传媒内容的浅薄化,煽情化,刺激化而引起的社会道德和文化的堕落。

第十章

一.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

受众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分属于不同的社会集团或群体,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受众对大众传媒的接触虽然是个人的活动,但这种活动通常受到他的群体归属关系、群体利益以及群体规范的制约。受众的群体背景分为2个方面:一是人口统计学意义的群体,包括性别、年龄、籍贯、民族、职业、学历等;二是社会关系意义上的群体,如家庭、单位、团体、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归属阶层,宗教信仰群体等。 1940年是美国的总统选举年,拉扎斯菲尔德等人为了考察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对选举结果的影响,在俄亥俄州的伊里县进行了一次实证调查,史称“伊里调查”。 IPP指数即“既有政治倾向指数”,是一个从社会经济地位、居住区域和宗教信仰三个方面来显示受众在接触媒介宣传前已有的政治立场和态度的综合指数。(可联系P178)

提出“政治既有倾向假说”:人们对选举等政治问题作出决定 (基本上取决于他们的政治态度,与其归属的社会群体、背景分不开,不取决于一时的政治宣传、大众传播)

拉扎斯菲尔德等人认为,受众在接触大众传播的信息时并不是不加选择的,而是更愿意选择接触那些与自己的既有立场和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而对与此对立或冲突的内容有一种回避的倾向。他们把这个结论称为“选择性接触假说”。 选择性接触并不仅仅存在于政治信息领域,在消、文化和娱乐信息领域,这种机制都是普遍存在的。而作为选择之依据的,除了兴趣或爱好等个人因素意外,他们的群体价值和群体规范起重要的作用。“选择性接触”机制的存在说明,受众在大众传媒面前并不完全被动,而具有某种能动性,大众传媒并没有随心所欲地支配和左右受众的力量。

二.作为“市场的受众” 基础:

1 )大众传媒史一种经营组织,必须把自己的产品或服务以商品交换的形式在市场上销售出去;

2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具备一定的使用价值或交换价值,换句话说,即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

3) 传媒活动既然是市场或送,那么各传媒机构之间必然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而竞争的对象自然是作为消费者的受众。

“市场的受众”的观点,反映了传媒活动的某些特性,如经营性,商品性和竞争性,也 能揭示受众作为消费者的某些行为特点。

三 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传播权、知晓权、传播接近权) 答:受众在大众传播过程中享有三种权利:

1.传播权:有权将自己的经验、思想、观点等通过一切合法手段、渠道进行传播; 2.知晓权:有权获得有关周围环境及其变化的各种信息; 3.传播接近权:有权利用传播媒介开展各种社会活动、文化活动。

四.使用与满足理论 受众接触大众传媒的原因:

答:1.受众有着特定的“需求”动机;

2.基于需求动机,受众“使用”媒介;

3.在“使用”媒介过程中,使需求得到“满足”。

受众的传媒接触动机是什么?

答:受众接触媒介是基于一些基本需求,包括信息需求、精神心理需求、社会关系需求、娱乐需求。各种媒介都具有满足基本需求的效用,但侧重点和程度不同。

受众的传媒使用形态包括哪些类型?

“沉默的螺旋”的两个重要意义

4、与人的行为关系密切的三种现实(客观现实、象征性现实、主观现实)

三、培养理论

结合p111 p112 “培养”理论 1、李普曼的观点:p126

一是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二是传播媒介有选择地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即拟态环境;三是人们在自己头脑中描绘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即“主观现实” 人们生活在其中的现实世界与其头脑的时间有着巨大的差别。 2、“培养”理论的起源与背景

“培养分析”最初的着眼点有两个:一是分析电视画面上的凶杀和暴力内容与社会犯罪之间的关系,二是考察这些内容对人们的认识社会现实的影响。 3、“培养”理论的外围

文化指标研究的三个方面(制度分析、讯息系统分析、培养分析)

四、知沟理论(举例分析)

1、“知沟”理论产生的背景:蒂奇诺的“知沟”假说 2、“知沟”理论及其反命题:

(一)松伯格“知沟”模式的中心内容;蒂奇诺的“知沟”扩大三个原因 (二) “上限效果”假说:“上限效果”假说的内容 3、“知沟”理论的应用研究极其意义

卡茨曼的“信息沟”理论主要观点;缩小社会“信息沟”乃至“知沟”的两个对策

第十四章

传播学的奠基者与学科开创者

(一)拉斯韦尔:传播三项基本功能与5W模式 一句话 三功能 (二)卢因:把关人研究

(三)霍夫兰:把心理实验方法引入传播学、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与复杂性 (四)拉扎斯菲尔德:两级传播理论、研究方法的贡献

(五)施拉姆:对传播学学科建设的贡献(建立教育单位、编写教材、出版论著)

答:受众的传媒使用形态包括对广播、电视、互联网,以及印刷媒介的使用和满足。 影响受众传媒接触行为的社会条件因素有哪些?

答:受众传媒接触的需求不仅与其性格、兴趣等个人属性相联系,也受到他所处的社会条件的制约。

少年儿童的传媒接触行为与他们在家庭、学校中的处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制约成人传媒接触行为的社会条件更为复杂,既有完成社会化过程的环境,也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社会地位、价值观、群体归属关系和人际关系等众多因素。

卡兹的基本模式:

答:1974年卡兹在《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一文中,提出了“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他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一个“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连锁过程。

试述竹内郁郎补充后的“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的内容和含义?

答:1977年,竹内郁郎对卡兹的“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进行了补充,补充后的基本模式是

社会条件 媒介印象 媒介接触 满足类型

“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含义:

1.接触传媒的目的:满足人们的特定需求(社会和个人心理原因)。 2.接触传媒的条件:媒介接触可能性与媒介印象。 3.接触传媒的选择:根据媒介印象。

4.接触传媒的结果:一种结果是需求满足,另一种结果是需求没满足。

5.接触传媒的影响:满足与否,都影响以后的媒介接触行为,修正已有的媒介印象,改变媒介期待。

个人特性 需求 媒介接触可能性 其他满足手段

如何评价\使用和满足\研究? 答:“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意义:

1.受众的媒介接触基于自己的需求,有助于纠正大众社会理论的“受众绝对被动”;

2.揭示受众媒介使用形态多样性,强调了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作用,否定了“子弹论”;

3.指出大众传播对受众的一些基本效用,矫正了无力性的“有限效果论”,是“适度效果”理论。

“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局限性:

1.过于强调个人的和心理的因素,行为主义和功能主义色彩较浓;

2.脱离传媒内容的生产和提供过程,单纯考察受众媒介接触行为,不能全面揭示受众与传媒的社会关系;

3.仅指出受众对媒介内容“有选择地接触”,不能反映受众作为社会实践和有传播需求权利主体的能动性。

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

一、传播效果依其逻辑顺序的三个阶段(层次):

(1)环境认知效果(认知) (2)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态度) (3)社会行为示范效果(行动) 二、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1)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忽略受众的主观能动性)

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么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2)传播流与有限效果论(注重了受众的主观能动性)

A、拉扎斯菲尔德《人民的选择》中的一系列理论假设

1.“政治既有倾向”假说(参见P156) 2.“选择性接触”假说(参见P157)

3. 两级传播:大众传播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

一般受众”。

4、意见领袖(拉扎斯菲尔德在《人民的选择》中提出的概念,伊里调查报告)

含义: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

的人物,称为“意见领袖”。

特点:1、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

2、意见领袖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而是均匀地分布于社会上任何群体和阶层中。

3、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一般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

4、意见领袖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多大众传播的接触频度高、接触量大。

在大众传播效果形成中的作用: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大众传播要取得良好的

效果,首先必须重视这些意见领袖的存在。

5、大众传播可能产生的效果:无变化、小变化、强化、结晶、改变。

B.卡兹和拉扎斯菲尔德《个人影响》中提出的“中介因素”概念

1、选择性接触戒指——包括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三个层次。这个机制的存在,说明受众对某些媒介或内容具有回避倾向,而被回避的媒介和内容是很难产生效果的。 2、媒介本身的特性——讯息的媒介渠道不同,其效果也不就不同。

3、讯息内容——包括语言和表达等,其方法和技巧不同,会令人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 4、受众本身的性质——受众的既有立场和倾向、他们的社会关系尤其是意见领袖的态度,会对大众传播效果发挥重要的制约作用。

C.罗杰斯在《创新与普及》中把“两级传播”发展为“多级”或“N级传播”(即“信息流”和“影响流”) D.“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

霍夫兰等人的研究揭示了效果的形成并不简单地取决于传播者的主观愿望,而是受到传播主体、信息内容、说服方法、受众属性等各种“条件”的制约。这些研究结论,同样是否定“魔弹论(子弹论)”效果观的有力证据。 (3)1970年代后的宏观效果研究(第十二章) 三、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和制约因素 1、传播者与传播效果

(一)信源的可信性效果(权威起作用)

对信源(传播者)的可信性与说服效果的关系进行了时政考察的是霍夫兰。 1953年,霍夫兰与凯尔曼又以“如何对待失足少年”为题进行了另一次实验,这次实验的结果进一步证明了信源可信性与说服效果之间的密切关系

霍夫兰等人提出了“可信性效果”的概念:一般来说,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可信度越低,说服效果越小。 (二)“休眠”效果(信息内容起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可信度信源的说服效果会出现衰减,而低可信度信源的说服效果则有上升的趋势。

2、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

(一)“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

一面提示:仅向说服的对象提示自己一方的观点或于己有利的判断材料。

两面提示:在提示己方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

(二)“两面提示”的“免疫”效果

对“一面提示”和“两面提示”的说服效果进行过比较考察的还有拉姆斯丁和贾尼斯。他们在1953年进行的实验与霍夫兰的方法相似,不同的是增加了“反宣传”测验,目的是为了比较两种提示法的说服效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三)“明示结论”

1952年,霍夫兰和曼德尔就“就明示结论”与“不明示结论”的效果做了一次简单的比较实验。

(四)“诉诸理性”和“诉诸感情”

一种是通过冷静地摆事实、讲道理,运用理性或逻辑的力量来达到说服的目的;另一种是主要通过营造某种气氛或使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言辞来感染对方,以谋求特定的效果。 (五)警钟效果(恐惧诉求)

3、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意见领袖,见上面)

第十二章

一、议程设置功能

1、“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概要及特点

麦库姆斯和肖的观点;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三个特点 2、对“议程设置功能”的研究

三种考察议程设置功能的机制(知觉模式、显著性模式、优先顺序模式) 韦弗的三类公众议题(个人议题、谈话议题、公共议题) 不同媒体“议程设置”的特点

意义:为传播效果研究摆脱“有限论”起重要作用、使人们注意大众传播过程的背后控

制问题问题:只强调“形成”而不涉及“反映”、不能绝对化

3、“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意义、问题和网络传播环境的挑战。

二、沉默的螺旋

“沉默的螺旋”理论--作用于传播效果之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沉默的螺旋。

舆论是一种“社会合意”,它的产生是一个“问题出现--社会讨论---合意达成”的理性过程。 1、“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概要

构成假说的三个命题: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意见的表明与“沉默”的扩散是一个社会传播过程;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环境 三个要点: 2、“沉默的螺旋”理论特点

考察大众传播与社会舆论关系时“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舆论观:不同学科对舆论的理解(政治哲学观点、社会学观点、行为科学观点、社会心理学观点;诺依曼“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内容

考察大众传播与社会舆论关系时“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效果观 3、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研究与批判

“沉默的螺旋”的四个不足;“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不应是绝对的常量,而是个加条件限制的变量;“多数意见”的压力及对它的抵制力依问题类型与性质应有程度上的不同;“多数意见”社会压力受社会传统、文化与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忽略舆论变化过程与“少数派”的作用

“沉默的螺旋”的两个重要意义

4、与人的行为关系密切的三种现实(客观现实、象征性现实、主观现实)

三、培养理论

结合p111 p112 “培养”理论 1、李普曼的观点:p126

一是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二是传播媒介有选择地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即拟态环境;三是人们在自己头脑中描绘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即“主观现实” 人们生活在其中的现实世界与其头脑的时间有着巨大的差别。 2、“培养”理论的起源与背景

“培养分析”最初的着眼点有两个:一是分析电视画面上的凶杀和暴力内容与社会犯罪之间的关系,二是考察这些内容对人们的认识社会现实的影响。 3、“培养”理论的外围

文化指标研究的三个方面(制度分析、讯息系统分析、培养分析)

四、知沟理论(举例分析)

1、“知沟”理论产生的背景:蒂奇诺的“知沟”假说 2、“知沟”理论及其反命题:

(一)松伯格“知沟”模式的中心内容;蒂奇诺的“知沟”扩大三个原因 (二) “上限效果”假说:“上限效果”假说的内容 3、“知沟”理论的应用研究极其意义

卡茨曼的“信息沟”理论主要观点;缩小社会“信息沟”乃至“知沟”的两个对策

第十四章

传播学的奠基者与学科开创者

(一)拉斯韦尔:传播三项基本功能与5W模式 一句话 三功能 (二)卢因:把关人研究

(三)霍夫兰:把心理实验方法引入传播学、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与复杂性 (四)拉扎斯菲尔德:两级传播理论、研究方法的贡献

(五)施拉姆:对传播学学科建设的贡献(建立教育单位、编写教材、出版论著)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qq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