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

更新时间:2023-06-03 13:3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这本书是从“语言相对论”开始的。介绍了萨丕尔、沃尔夫的理论:语言的差异决定思想的差异;语言不同的人思维也不同。语言是思维的钥匙,同时也是思维的枷锁。由此,探察了各个层面的语言、思维、文化差异,并讨论了差异与人类文化之间理解的一系列问题——从文化差异之“器”,至人性实现之“道”。

读书报告--《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

《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是著名的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其研究反向为跨文化交际与社会语言学。1979年取得北京大学学士学位,1983年取得英国杜伦大学硕士学位,1992年取得北京大学博士学位。发表过多篇文章和著作,其中代表性文章或著作有:

《“1+1>2”外语学习模式 = Foreignlanguage leaning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论语言、思维和现实 沃尔夫文集 = Language, thought, and Reality》 本杰明·李·沃尔夫著 高一虹等翻译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1 《外语教学与文化》 胡文仲,高一虹著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 《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 Understanding and transcending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社会心理 学习动机与自我认同研究 =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English learning by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Motivation and learners' self-identities》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这本书是从“语言相对论”开始的。介绍了萨丕尔、沃尔夫的理论:语言的差异决定思想的差异;语言不同的人思维也不同。语言是思维的钥匙,同时也是思维的枷锁。由此,探察了各个层面的语言、思维、文化差异,并讨论了差异与人类文化之间理解的一系列问题——从文化差异之“器”,至人性实现之“道”。

全书共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认识语言文化差异,下篇为超越语言文化差异。在上篇中,本书采用了抽样分析的方法,观察了语义、语法、语篇、语用、体态语和语言态度层面的文化差异。从研究内容来看,这些样品的分析有的涉及宏观层面的文化,如汉语文化与英语文化,有的涉及较微观层面的文化或“亚文化”;有的是横向的跨文化比较,也有的是纵向的文化演变描写。从研究方法来看,有的是客观的、实验性的,有的是主观的、体验性的;有的是一定范围的群体调查,有的是个案分析或个案比较研究;有的是作者本人所进行的研究,也有的是不同学者研究成果的介绍和综述。从研究结论来看,有的作者提出了较明确的看法,有的研究结果还有待深入解释,有的争论尚无结论。这些样品,就像五彩缤纷、成分丰富的水滴,向我们展示着文化海洋的样态,拓展着我们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下篇主要谈差异的超越,也可以说是站在一定的距离反观上篇所讲的内容。此篇角度较为宏观,内容以理论思考为主,分别涉及主体视角对“差异”感受的影响、视角差异给理解带来的困难、差异概括在交际中的“搭桥”和“砌墙”作用以及如何成功的超越差异以达到深层次的沟通或“相遇”。这正是本书的目的,即与读者一起认识和超越语言文化差异。 从上篇的分析中我们看到差异的确存在。无论是中国和英语国家的人对“同志”/“comrade”、“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的理解,中国、拉美学生对英语字谜的不同解法,还是来自两个文化的学生对同一个作文题目的写法,都呈现出丰富有趣的差异。本书没有找到足够的事实来证明“语言决定思维”。汉英语法的确不同,但要证明“汉语中没有虚拟

这本书是从“语言相对论”开始的。介绍了萨丕尔、沃尔夫的理论:语言的差异决定思想的差异;语言不同的人思维也不同。语言是思维的钥匙,同时也是思维的枷锁。由此,探察了各个层面的语言、思维、文化差异,并讨论了差异与人类文化之间理解的一系列问题——从文化差异之“器”,至人性实现之“道”。

式,因而汉族人不善于反事实思维”却很困难;尽管“个人主义”的意义已经为历史文化所规定,但一些大学生毫不犹豫的对“符号暴力”进行反抗;作为语篇特征,“规规矩矩地写”与“自由自在地说”是特定文化价值、人际关系模式、交际形式的体现,但反过来,也为交际主体建构着新的文化现实。更合适的说法应该是,语言、思维、文化共变、互动。语言受到思维模式和文化的影响,同时也建构着思维和文化的现实。本书还发现,对语言文化现象差异的观察也有差异,这是因为受到文化视角差异的影响。对于汉语与西方语法结构、中国人与西方人思维模式的差异,Bloom概括为“西有汉无”,欧洁芳、申小龙等则概括为“西死汉活”。对于“打榧子”这一体态语的不同课堂效果,作为中国人的本书作者用“中美差异”来概括,而作为美国人的学术刊物编辑则指出,美国人之间也有相当大的个体差异。可见,被观察到、描述出来的差异只是表面现象,它的背后永远有观察者的文化视角或文化视界。而且,差异一旦被描述出来,便可能强化原有的文化视角。

本书的特色在于,理论的陈述基于实际的实验之上。在上篇的各个章节中,分别提出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基于这些典型问题所做的实验以及对实验结果进行的分析而得出的结论。这些都使读者能够清晰、生动、深刻的认识到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确实存在的那些问题,从而激发读者的深思。同时,在上篇的一些实验中没能定夺的结论,在下篇都从另一个高度给予了作者的评论,指出了事实。使读者恍然大悟。这是本书的一大亮点。本书的理论性较强,所提出的理论都具有一定的深度,如果仅从理论的角度加以阐述、说理,相信一定相当枯燥,但结合了实验之后,让单调的理论生动起来,也更加易于理解。

本书中最使我难忘的部分是第八章《差异与理解:“可译”与“不可译”》中讨论与争鸣的部分。各学者词正腔圆,都从各自的角度出发,陈述的头头是道,好一派激烈的场面。在他们议论纷纷的时候,作为读者,我看到了,文化差异带给人们的种种无奈,很多情况几乎都无法用语言描述清楚,但是各学者直指要害,点出了这中存在的问题,让人读了既郁闷又解气。虽然这些争执或许至今依然没有定论,但是学者们已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

读完本书,几乎扭转了我对翻译以及跨文化交际的看法。之前一直觉得翻译和跨文化交际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看了这本书之后,我对翻译和跨文化交际产生了一些畏惧,觉得要真把它们做好实属一大难事。这也更加让我明确了,了解彼此文化、习俗的重要性,也更加明白了文化差异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翻译可以解决的,还有很多观念上的东西也许终其一生都无法改变。

读完此书,我人文跨文化交际的最大障碍是观念。观念这个东西又形成于特定的文化之下,关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问题,我至今也没有想清楚,到底可不可以达到完全的理解或者接受。但或许包容、求同存异才是真正的出路吧。正如书中所言,我们的态度应该是:认识差异,超越差异;建立定型,向定型挑战;指出墙的存在,拆墙建桥;打碎枷锁,获得新钥匙。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qk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