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

更新时间:2023-09-30 17:0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兴诵读之风 品美文之韵

——贵池区美文诵读研讨会

专题讲座发言稿

贵池区实验小

学 张易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上午好:

2007年12月下旬,在市、区教体局教研室和学校的组织安排下,我有幸和几位同行一起赴苏州,观摩了苏教版第二届美文诵读大赛的决赛。根据会议要求,今天我在这里向各位领导、老师们汇报一下对这次大赛的观感,以及我对美文诵读一点粗浅的认识与思考,同时也借此机会和大家共同学习、探讨一下有关诵读的定位、基本要求与课堂实施。因为本人水平有限,经验不足,讲话之中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谅解,同时也衷心地希望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批评指

正。

第二届苏教版美文诵读大赛决赛在苏州大学的存菊堂举行。大赛从当年的6月开始,一直进行到年底,前后持续6个月时间,有2000多名教师参加了初赛,58名选手进入

复赛,最后30名选手入围总决赛。担任决赛评委的有: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方智范;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高林生;江苏省语委著名语言专家孟小军;苏教版实验区教师教学研究会会长袁浩;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负责人巢宗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播音员佟雅坤,中国国家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曹灿;以及中央电视台《曲苑杂谈》编导韩兰成等。来自全国的几千名教师参加了观摩。大赛中,10位老师获得特等奖,20位老师获得一等奖。其中来自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小学的匡晓慧老师诵读《第一次抱母亲》,引起了全场观众的共鸣并得到了评委的一致认可,最终折得

桂冠。

观摩这次大赛,我有三点感受:

第一,这次大赛的确是一次高水平的决赛,众多的选手,无论是在普通话的基本功上,诵读技巧的把握上,还是对课文情感神韵的深刻领悟上,都体现出非常出色的专业素养,带给我们强烈的感染和精美的视听享受,充分展示了语文教

师的风采以及语文学科所特有的魅力。

第二,大赛向人们传递出这样的信息:诵读教学已经成为漫卷教坛的潮流和必然的趋势。诵读不仅仅成为语文教师必备的一项专业技能,更是课堂教学中必须要实施的重要活

动。参赛选手的诵读之所以有这样的高水平,是因为他们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经历了千锤百炼。从教育专家,到一线教师,

重视美文诵读的氛围在各地已经非常浓厚。

第三,通过观摩大赛,我对诵读教学目的也有了更新的认识和更深的感悟。传统的语文教学,看重的是对课文的理性分析,而忽略了对语言材料的感知积累以及对课文形象、情感的自我体验。注重诵读教学,是从更深的层面上开掘了语文教学的功能,体现了语文教学理念与目标的一种调整。新的教育理念认为:小学语文教学应当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并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增加文化底蕴,培养创造力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诵读教学侧重对语言的感悟与积累,侧重学生的个性体验,从而使语文教学从传统的偏重理性分

析转为理性与感性认知的并重。

那么,究竟什么叫“诵读”,在课堂上又该如何进行诵读训练,下面,我想围绕以下四个方面来和大家共同学习、探讨一下:一、诵读的定位;二、诵读的基本要求;三、诵读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施;四、教师在诵读教学中的重要

影响。

一、诵读的定位

提到诵读,我们马上会想到 “朗读”和“朗诵”。什么叫朗读?朗读是要按照规范的普通话的要求,清晰、响亮

地把文章念出来。新闻联播就是朗读。

朗诵是结合各种语言手段,完善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它有夸张的成分,有创造的过程。它是经常出现在舞台上的一门表演艺术。我们经常在文艺晚会上看到诗

歌或散文朗诵。

何谓“诵读”,它既包含有朗读的基本特征,又合理运用了朗诵的相关手段,它是对课文内容自我感受、自我体验、自我欣赏的一种读书方式。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诵读注重在读中想像、体会,想像描绘的情境,捕捉每篇课文特有的语感,将自己的理解与体验融进诵读的声音,使之生动丰满,引人入胜。第二:诵读的前提是多读熟读。古人云“熟读成诵”、“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只有在反反复复的读的过程中,一次次体会,一次次理解,课文的语言连同它丰富的内涵,自然而然会烙在人的脑海里,让人铭记不忘。第三:诵读讲究音韵节奏的变化。结合具体语境使节奏、声调相应地富于变化,准确生动地表现课文的内容与情感,在声音形象上体现出美感。

二、诵读的基本要求

课文诵读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八个字:用心吐字,用

情发声。

诵读注重的是“口到心到”。所谓“口到”,就是做到吐字清晰,声音洪亮,;所谓心到,就是专心体验,用情发声。诵读有两个功能,既是吸收也是表达。只有诵读者很好地吸收后才能更好地表达。这种表达是在朗读中融入情感,但不是夸张的表演。曹灿、佟亚坤老师在大赛现场点评的时候就表达了一致的观点:诵读是朴素的表达,要摒弃浮于表面的、流于形式的东西。有的老师音色很好,在诵读时着力于展示他的声音,注重语音的外在美,而忽略了语音的内在意义,就不能很好地把文章的意思表达出来;有的老师很注重气势,诵读时为了气势几近于“呐喊”,虽然很有力,但是听上去很空。声不在高,在于用心,真诚自然才是最好的。

三、诵读在课堂中的具体实施

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提倡“诵读”,那么如何去训练诵读呢?张庆老师曾在他的文章《提倡“诵读”》中将对学生诵读的训练分为整体感知、感悟和积累三个层面。其实就是在训练方法上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粗而精的三个过程,即:准确认读词句,整体感知课文;透彻理解内容,感悟思

想情境;用心内化传情,实现语言积累。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pf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