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的客运一体化枢纽研究毕业论文
更新时间:2024-04-30 23:1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城市轨道运营管理就业前景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城市轨道交通的客运一体化
枢纽研究毕业论文
.目 录
引 言 .................................................................................................................... 2 1 绪论 .................................................................................................................. 6
1.1 问题的提出 .............................................................................................. 6 1.2 研究背景 .................................................................................................. 6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7 1.4 研究的内容 .............................................................................................. 8 1.5 研究方法 .................................................................................................. 8 2 客运一体化枢纽概念及分类 .......................................................................... 9
2.1 客运一体化枢纽的概念 .......................................................................... 9 2.2 客运一体化枢纽分类 ............................................................................ 10
2.3 客运一体化枢纽相对于传统客运枢纽的不同.....................................11
2.4 客运一体化枢纽在一体化交通体系中的重要作用...........................12
3 国内外客运一体化枢纽发展概述 ................................................................ 12
3.1 国外客运一体化枢纽发展概况 ............................................................ 13 3.1.1 国外客运一体化枢纽现状分析 ..................................................... 13
3.1.2 国外一体化规划理念在具体交通方式上的体现.......................15
3.1.3 国外客运一体化枢纽发展经验总结..........................................16 3.2 国内客运一体化枢纽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7 3.2.1 国内客运一体化枢纽体现状分析..............................................17 3.2.2 国内客运一体化枢纽的发展趋势..............................................17 4 客运一体化枢纽布设研究..........................................................................18 4.1 客运一体化枢纽布设原则...................................................................18 4.2 客运一体化枢纽布设影响因素分析...................................................20 4.3 客运一体化枢纽布设指标体系...........................................................21
1
4.3.1 指标建立的原则..........................................................................21 4.3.2 指标的指代意义和计算方法......................................................22 4.3.3 评价方法......................................................................................22 4.4 客运一体化枢纽布设方案形成过程...................................................23 4.4.1 客运一体化枢纽布设方案形成步骤..........................................23 4.4.2 客运一体化枢纽备选节点确定..................................................24 4.4.3 客运一体化枢纽分类布设..........................................................25 4.4.4 布设结论......................................................................................26 5 客运一体化枢纽内部衔接研究..................................................................27 5.1 城市轨道交通间的换乘衔接布设模式.................................................27 5.2 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间的换乘衔接问题研究.............................29 5.2.1 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间的换乘衔接布设模式......................29 5.2.2 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行车线路安排......................................31 5.2.3 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衔接效率评价..............................31 5.3 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换乘衔接布设分析.............................33 5.3.1 城市轨道交通与市郊铁路线之间的衔接......................................33 5.3.2 停车换乘布设模式..........................................................................33 5.3,3 城市轨道交通与自行车衔接..........................................................34 5.3.4 城市轨道交通与步行衔接..............................................................35 5.4 客运一体化枢纽内部设施设计研究.....................................................35 5.4.1 站台长度和宽度的设计..................................................................36 5.4.2 楼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及步行通道的设计......................37 5.5 客运一体化枢纽内换乘辅助条件改善.................................................38 5.6 客运一体化枢纽用地面积规划.............................................................38 5.7 客运一体化枢纽建设用地落实途径.....................................................39 5.8 规划建设客运一体化枢纽的政策建议.................................................40 6 客运一体化枢纽内部衔接案例分析
——东直门客运一体化枢纽布设研究....................41 6.1 东直门客运一体化枢纽概述.................................................................42 6.2 东直门客运一体化枢纽的规模确定.....................................................43
2
6.3 东直门客运一体化枢纽建筑综合体推荐方案.....................................47 6.4 轨道交通间的换乘衔接布局模式.........................................................47 6.4.1 轨道交通间的换乘衔接布局模式................................................48 6.4.2 枢纽内部设施布设........................................................................48 6.5 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间的换乘衔接.....................................................49 6.5.1 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换乘衔接布局........................................49 6.5.2 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能力匹配分析........................................50 6.5.3 常规公交站、长途汽车站布局模式............................................51 6.5.4 常规公交站、长途汽车站与地面的衔接....................................51 6.6 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换乘衔接.................................................52 6.6.1 与步行衔接....................................................................................52 6.6.2 与自行车衔接................................................................................52 6.6.3 与出租车换乘衔接........................................................................53 6.6.4 与私家车换乘衔接........................................................................53 6.7 东直门客运一体化枢纽的软件需求分析.............................................54 6.7.1 统一化管理....................................................................................54 6.7.2 信息资源共享................................................................................55
7 结 论 .............................................................................................................. 56 致 谢 参考文献
3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2003年,以《中国城市发展的科学问题》为主题的第201次香山科学会议指出:我国
规模空前、发展迅速的城市化进程必定对中国乃至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城市发展直接关系着亿万中国人民今后几十年的实际生活,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城市化的结果是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尤其是特大城市人口的高度集聚,直接导致了特大城市的交通需求的膨胀、交通设施不足,进而出现了交通拥堵问题、交通安全问题、城市环境问题、土地匮乏问题等。这些问题又几种体现在城市交通枢纽地带、道路平面交叉口等地方,各种交通方式争相占用道路通过能力,使本来能力不足的线路网陷入更加混乱的境地。《上海市城市交通白皮书》的面世,向世人展示了一种交通规划理念——一体化设计。一体化的理念将为城市提供“畅达、安全、舒适和清洁”的交通服务。一体化交通将具备人性化、捷运化、信息化和生态化的四个基本特征。即以满足人的交通信息设计,为城市居民创造宜人的交通活动空间,是将来城市交通发展的一个主流趋势。
1.2 研究背景
国外发达国家大城市客运系统的发展经验表明: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大运量、高效快速、
安全环保的交通方式,是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的发展趋势,城市轨道交通必然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而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客运一体化枢纽作为发挥交通疏解与引导双重作用的重要交通实体,必然成为城市交通设施规划建设的重点目标。各大城市在全面规划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建设城市轨道线、优化建设公路主枢纽、积极调整常规公交线路站场的时期、以适度超前的规划发展思路,考虑规划建设客运一体化枢纽,对于城市交通体系的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客运一体化枢纽综合考虑不同层面交通联系、疏解与引导功能,通过优化整合各类交通资源,即对各类交通方式流线的合理设计,实现铁路、航空、水运、公路、轨道交通、常规公交、私家车等交通方式的无缝换乘,保障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高效运转,为广大出行者提供便捷、安全、舒适的换乘条件,同时在倡导公交出行方式以及增强公交运营单位
4
竞争力,提高效益等方面发挥积极的支持作用。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客运一体化枢纽已经成为大城市客运交通系统中具有重要意义和突出作用的组成部分,一体化的布设理念的优化,遗迹客运一体化枢纽的规划建设已经成为优化城市交通出行环境、缓解城市交通问题的关键环节。
我国各大城市对一体化理念的思考和一体化实践形式的探讨处于起步阶段,对一体化枢纽的布设原则、布设方法、方案评价等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因此,本文就是针对这些尚未成熟的理论进行研究。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对于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客运一体化枢纽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目的和意义:
(1)实现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战略的需要
经济的飞速发展,是我国城市的数量和规模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城市居民出行量激增,远远超过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增长,交通拥挤、阻塞和污染日趋严重。城市交通供求关系的矛盾已成为几乎所有大中城市交通的首要问题。从国外的成功经验看,解决我国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切实实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大城市公共交通的骨架,对这类城市只有确保客运一体化枢纽的线网布设以及枢纽轨道交通间以及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合理、顺畅、方便的衔接换乘,才能提高整个公共交通系统的服务水平,真正实现公交优先发展的战略。 (2)城市轨道交通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方面,城市轨道交通快捷、准时、大容量、低能耗、轻污染,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原则,是大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城市轨道交通又是一项投资巨大的系统工程。如果大城市公共交通线路布置不合理,无有效的衔接,居民换乘不便,势必造成客流量达不到预测水平,导致轨道交通经济效益不佳,投资难以回收。轨道交通要真正体现大容量快速交通运输的优势就必须有相当的客流量,需要合理的规划布设客运一体化枢纽,完善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换乘,使出行者可以在客运一体化枢纽通过换乘,方便得到达出行终点,吸引居民从私人交通方式转移到公共交通,保证有足够的客源维持轨道交通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轨道交通的良性发展。 (3)优先调整城市布局的需要
城市交通是构成城市功能的基本要素,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交通可达性是影响城市空间布局的重要因素。不用的交通方式形成各具特色的区位可达性分布,对应着一定的城市空间分布形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并通过客运一体化枢纽协调各种交通方式,提
5
中,分布合理,利于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线路的衔接配合。通过各种交通方式换乘系统的合理布局,促进动、静态交通的均衡分布,减少公共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相互干扰,实现道路网络运营最优化。 2、以人为本,实现无缝换乘原则
枢纽的设置应以为人们的出行换乘提供方便为原则,应为乘客提供选择最佳交通路线的机会,以保证交通连续,减少延误,使公共交通乘客以合理的费用获得安全、可靠、便捷的公交服务,减少乘客的出行时间和距离以及换乘次数,满足中转换乘的方便与舒适。 3、个体条件适宜性原则
客运一体化枢纽自身必须满足多层次、多方面的条件标准,主要包括: (1)地理位置
如上所述,客运一体化枢纽可分为三个层次,每层次中又分为几个类型。其中就层次划分而言,城际客运交通枢纽由于其截取车流,疏导客流的性质,决定其地理位置应处于市区边缘。
(2)预测客流量与客流构成
具备一定的客流强度与较为明显的客流构成差别,证明某节点具备充足的客流与换乘需求,是选择该节点作为一体化枢纽节点的重要量化因素。
(3)周边土地利用规划、性质以及可扩展性
由于客运一体化枢纽本身需要为换乘与客流集散提供便捷的设施与充足的空间,同时需考虑作为大型客流集散点的配套开发,备选节点周边土地利用情况与可扩展性决定了节点是否具备设施配置的条件及其可行程度。
4、公共交通营运公司受益原则
通过公交线路及站点的优化布局、客流与运能的合理配置,提高公共交通对私人交通方式客流的吸引力,使经营企业在客运市场的竞争中提高效率,获取更大的利润。
5、与城市发展政策及总体规划协调性原则
充分考虑城市发展形态特征以及交通发展政策倾向,使得枢纽的布设对客流起到疏解引导的双重作用,在满足出行习惯的同时引导与促进城市交通优化发展的出行方式特点(如在城市边缘枢纽考虑设置停车场,鼓励P+R出乘方式)的形成。同时应将城市客运交通枢纽规划视为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部分,紧密依据总体规划对城市的对外交通咽喉的安排(主要体现在机场、火车站、港口码头等的布设),充分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用地性质的划分以及投融资战略的拟定等。
16
6、定性定量相结合原则
为保证布设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对备选节点进行功能分层分类与相关特征定性分析描述的同时,结合定量方法,通过量化指标进行分析。
4.2 客运一体化枢纽布设影响因素分析
1、城市发展形态
城市的布局形式与发展形态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城市交通走廊的分布,同时直接影响城市出入口的设计,而城市出入口是城市对外交通枢纽的重要选点,因而城市发展形态是影响因素之一。 2、城市功能
城市总体规划拟定了城市性质、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向。城市客运一体化枢纽布设应以城市居民工作出行、经济活动、文化体育活动、对外交通的需求为根据。
3、客流集散点的客流分布及强度
城市居民出行调查得到客流量、流向分布、出行结构及各区域中心的客流集散强度等资料,应当作为枢纽规划设计的基础资料。 4、一体化交通系统中的交通方式构成
一体化交通系统中的交通方式的种类、数量的复杂程度影响换乘客流及交汇点分布等情况,进一步影响枢纽布设。 5、公共交通的管理
公共交通管理体制与管理水平,包括车辆归属、票价、线路类别等对乘客以及枢纽平面布置、规模等都有影响。 6、道路状况
道路网的方式,道路密度,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的长度及比例道路网的发展规划,直接涉及到客运枢纽的选址、规模和布局。 7、经济环境
资金是决策者在决策时不可回避的问题,投资的多少,效益的大小,现有财务及集资的渠道等,应经过充分的分析论证,再作出适当的选择。 8、商业战略
出于枢纽建设资金回收与经济效益的考虑,在枢纽规划建设同时应规划商业开发,因而商业战略的可行性及影响性分析预测也是因素之一。
17
9、政治因素
保密单位及高级外事部门福晋不宜设置枢纽。因迎宾或其他政治需要,可能对枢纽或与其连接的干道作特殊处理,或对交通组织形式做适当设计调整。
4.3 客运一体化枢纽布设指标体系
为了对客运一体化枢纽规划方案进行布设,为方案的形成和决策者的决策提供更好的依据,需要建立布设指标体系,对不同方案进行比选。
客运一体化枢纽布设方案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多目标的复杂系统,其评价比选也是一个系统性的评价比选,即根据预定系统目的,利用指标对各个层次备选枢纽点进行评价比选,确定改枢纽点在所有枢纽点中的相对重要度,从技术和经济等方面进行选择。 4.3.1 指标建立的原则
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布设指标体系,以全面、系统地反映布设方案的性能,对于最终布设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考虑到综合评价布设的普遍性和一体化枢纽布局方案的特殊性,应以使居民“出行便捷、连续、舒适”为最终目标,在建立布设指标体系时应考虑以下原则: 1、系统性原则
由于一体化枢纽布设是一个涵盖多因素、多目标的复杂系统,单一因素指标只能从某一侧面反映系统的某种性能,而不能反映系统的整体特点和效益。因此布设指标体系应力求从各个不同角度反映出系统的主要特征和状况,而且还要反映系统的动态变化,并能体现出系统的发展趋势。 2、科学性原则
具体指标的选择应该建立在充分认识、研究系统的科学基础上,既有定量分析指标,又有定性分析指标:既有宏观指标,又有微观指标。做到定量和定性、微观和宏观相结合。 3、可操作性原则
保证评价指标体系的客观公正,保证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准确性和评估方法的科学性。指标体系并不是越庞大越好,要考虑指标的量化及数据取得的难易程度和可靠性,要易于处理,尽量选择那些有代表性的综合指标和主要指标。 4、可比性原则
在确定评价指标和标准时,必须考虑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影响,合理选用相对指标和绝对指标,以保证各种方案下指标的可比性。
18
5、层次性原则
指标体系应根据所研究系统的结构分出层次,并在此基础上将指标分类,这样才能使指标体系结构清晰,便于使用。 6、独立性原则
为了降低信息的冗余度,指标体系中的各种指标应力求保持相对独立性。
4.3.2 指标的指代意义和计算方法
客运一体化枢纽布设要结合地铁规划、公交站场规划、公路主枢纽规划等交通专项规划,它涉及到城市总体规划深化、客流分析预测、环境保护规划、建设时机分析和用地控制规划等内容。布设方案必须做到符合城市规划结构形态,方便乘客的出行、吸引客流提高公共交通的市场竞争能力,具有良好的社会发展方向和经济能力,与城市总体规划吻合。
建立的布设指标体系同时有定性和定量的指标。这两种指标的综合集成系统将定性意见和数据信息结合起来,将主管推断与模拟试验结合起来,从而能够对城市客运一体化布设这一领域的问题进行真实性的测算、检验和反复逼近,使决策科学化有了理论上的保障。这种综合集成方法建立在科学性的基础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它是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结合,是个体性观点与整体性观点的结合,是实证性与评价性方法的结合,更是一种注重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在决策中应用的方法体系。 4.3.3 评价方法
关于交通布设方案评价方法有多重,通常分为两类:单一准则型(货币方法)和多
准则型(非货币法)。前者是指通过使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分析与所考察的交通系统直接相关的货币成本和受益,但随着安全与环境为人们越来越重视,这种方法就存在着很多缺陷,因为一些相关问题很难货币化。多准则型就是从技术、政策、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价值判断的多属性决策问题,它同单一准则型是一种相互补充。
常见的多准则型评价方法有层次分析法(AHP),主成分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 1、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nalyttic Hieraechy Process缩写为AHP)是一种普遍适用的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做准则决策评价放啊,它遵从三个原则:分解原则、比较判断原则和优先级合成原则。整个过程体现了人的决策思维的基本特征,即分解、判断、综合。同时AHP又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将人的主观判断用数量形式表达和处理的方法。 2、主成分分析法
19
因子分析法是多元统计分析的一个重要分支。主成分分析法是因子分析法的一种,其主要思想是将多个指标通过数学转换变成少数相互独立的指标。它与逐步回归的方法不同,它是将原有系统(方案)中彼此相关的诸多因素,转化为彼此无关的较少因素,各单项指标仅能从一个侧面表明路网的性能,但也含有一定的因素信息,需要将其提取出来,变成综合评价指标信息。这样,就可以利用少数指标来判别样本之间的差异。 3、模糊综合评价法
在进行评价过程中,有些指标可以用数量形式表示,但有些指标是难以量化,而且有时和评价分析人员的主观感觉以及经验有关,这时只能借助模糊定性的语言来描述。模糊数学方法为解决模糊综合评价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模糊综合评价法基本上分为建立因素集、建立评价集、建立权重集等几个步骤组成。 4.4 客运一体化枢纽布设方案形成过程
4.4.1 客运一体化枢纽布设方案形成步骤
客运一体化枢纽布设从个体条件特征与整体功能效果两个层面开展研究。针对三
个层次客运交通枢纽的功能特点,首先进行备选集合节点的确定:接着通过备选节点个体综合性质的分析,确定初选方案;然后考虑枢纽布局成网状结构后对客流的诱增及引导等作用,采用计算机模拟方法进行整体协调性、功能性指标的评价考察,确定推荐方案。 步骤一:针对城际、组团与市区客运交通枢纽的功能性质,结合考虑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等因素,分别确定作为各层次客运枢纽的原则标准;
步骤二:综合考虑城际交通方式联系、高快速路联系、公路主枢纽规划、公交枢纽规划等因素,确定城际、组团客运枢纽的备选集合;
步骤三:根据市区客运枢纽的布设原则标准考察个体条件,确定市区客运枢纽备选集合,并依据个体条件状况进行综合排序;
步骤四:选取可替代性较强的节点组成生成若干初选布局方案;
步骤五:考虑个初选方案条件下对轨道交通客流的诱增与引导等作用,应用计算机模拟考察各初选方案网络的整体协调效果;
步骤六:根据模拟结果,进一步调整优化得到推荐布局方案。 4.4.2 客运一体化枢纽备选节点确定
1、城际客运一体化枢纽
城际客运一体化枢纽主要功能是为城际交通方式(飞机、铁路、长途客运、轮渡等)
20
正在阅读:
城市轨道交通的客运一体化枢纽研究毕业论文04-30
关于完善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实施的建议08-17
Vc++复习资料(1)04-09
谚语: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02-09
2018-2019年初中语文鲁教版《八年级下》《21.隆中对》同步练习试卷含答案考点及解析09-15
矿建综采工作面施工组织设计07-26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12-30
GIS空间分析401-10
一件囧事作文600字07-13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枢纽
- 毕业论文
- 客运
- 轨道
- 一体化
- 交通
- 城市
- 研究
- 福师18春《中国文学史专题(二)》在线作业一
- 作业 讲评
- 雕刻机众泰克说明书
- 大桥跨地方道路安全施工方案(修)
- 《小飞侠彼得·潘》测试
- 浅谈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认识
- 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试题锦集
- 迭部县2014年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苗木采购项目招标文件-(1) - 图
- 领养小女孩阅读答案
- 华侨城竣工验收监理工作总结
- 马克思主义原理认识论课程论文
- 控制电机大作业2
- 泸溪思源实验学校创建“五好关工委”典型材料
- 曹征路 谁搞土地兼并谁就会被历史车轮碾得粉碎重访革命史之四十
- 水解酸化
- 行政学学术热点
- 唱响春天
- 原划拨土地转为出让土地手续及税费缴纳
- 2016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2专题《一滴眼泪换一滴水》word导学案
-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小学一二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