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及其《道德经》复习资料

更新时间:2023-08-29 01:0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老子及其《道德经》复习资料 开卷资料

单选 老子生存的年代 距今2500多年 春秋时代的末期 我国春秋时期出现的特殊群,被称为“出世”的。书中第6页,出世者为隐士 老子通过道德经创立了什么学说。无为而治 老子文化是什么文化 道文化 老子学说中的核心概念是什么?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道化生了阴阳末分的什么 太极 道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什么?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天道有两种属性,一种是自然属性,二是什么? 人文属性 老子的辩证法决定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决定了什么? 行事方式 “柔”的反概念? 自己理解则是刚强,或者强者 老子反者道之动的意思是什么?任何事物都是在相反相成的状态中出现的 古代中国人把道德经叫什么经?道德真经 黄老之说中道家打着谁的旗帜?黄帝和老子 道文化和什么文化同为中华文化的伟大典范。儒文化 道从无到有的过程,是道的潜能,无隐道什么的过程?自然变化,或者我们人生长 天地不仁是道德什么品德?心中坦荡,不偏执一物,才能海纳百川 水的美德一是利性,二是什么?不争 不言、之教指的是什么?它要人们在心中相信或肯定某件事时,只要去做就能收到效果,多说反而无益. 圣人皆孩子体验了老子的人权思想和什么思想?公仆思想 不见之明说明了什么意思?圣人俗人不同的认识观,P233 天地间的造主是谁?认为宇宙天地万物的产生运动变化消亡是自然演化的结果 水的品德最接近什么精神?大道精神 P155 老子揭示了相反相成,还有什么的变证法则? 物极必反 老子应为事物向他的相反方向转化,这是什么的属性?矛盾属性 “反”是什么词? 动词,运用逆向思维 “无为”的真精神是什么?善其所为 什么是无为之政?利民之政,立国之政,是以民为本之政 道家以什么为立学之本? “虚无” 反哺归真的目的是什么? 回归自然 老子的生活年代?(西周,老子约生活于公元前571年至公元前471年之间) 春秋出现的特殊群体?《左传》儒学孔子 老子创作的道德经确立了哲学学说?老子文化是什么文化?老子学说中的核心概念是? 老子认为道化成阴阳的是什么?我过古代人把道德经称为?黄老子说中道家打着谁的旗号?道文化和什么文化称为5.中华文化的骨干?道从无到有的过程是道的潜能由? 天地不仁即天道的什么特性?水的美德一是 逆他性 而是?不仁不教指? 圣人皆孩之体现人权思想和什么思想?不见自明指什么道理? 老子三宝,一宝,二宝,三宝指?老子的辩证法决定了什么思维方式,还决定了什么方式? 指出“由”的反概念? 多项: 解说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的正确内涵?书上25页,最后一段,跟26页第段 和无为的概念相相的是什么?艹蛋题目 实践老子辩法的方法是什么? P43到P46黑体字 老子因为事物转化的原因有几个?相反相成,物极必反 圣人无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的意思是什么?规劝君王的。在君王眼里,只有圣人是可以景仰的。圣人的行为规范可以作为君王的楷模,以此获得万众的拥戴。在下以为,本句的意思是要君王为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所含哲理,应该是暗指百姓为水而非草芥,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 老子有几个论理的理念,医治道德沦丧的药方?艹蛋题目 老子所说知常曰明含义包括什么?认识了自然规律就叫做聪明(大概这意思) 天人合一指的是什么?P34第一段宋体字 “上德不德”的“德”指的是什么? 道之德,经过修道而使德行日高之德 关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解读?道之博大,不在感知,而在体悟,道是境界,是行为,是一切存在之根本,亦是存在的一种法则 实践老子辩证法的方法有几个?老子认为事物转换的原因有几个?老子的圣人无常心的意识有? 老子的伦理理念有几个?老子说知常日明的“常”含义有几个?天人合一指什么?尚德的“德”指什么?翻譯1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 道的基本内涵包括几个方面?P24—P33黑体字

经典语句:

1章:道可道,非常道

道是可以用语言来描述的,但不是人们日常行走于自然中的道路,而是宇宙中的本体与起源

3章:为无为,则无不治

用清净无为的原则施政,国家必能走上太平盛世之路

5章: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道得这种性格与功能是是道得本性,不需要世人的献媚与吹捧,世人对它感恩而赞颂,只会自讨没趣,所以不如吧这些话留在自己心中

5章 :天地不仁

天地之道,无偏爱无偏恶

15章:弊而新成

就算到了老朽之年也能青春焕发

21章 :孔德之容

努力奉道修德,成为大德之人

36章:欲取姑予(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先有给予,然后才会有收获

40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食物向它相反的方面转化,是道的运动本性,守持柔弱,也是对道得可观法则的一种妙用

41章:大象无形

大道的形象是最宏大的,但只有得到者才能感觉它得存在

51章:道生之,德畜之

道是宇宙万物得以化生的原动力,道之德是使天下万物呈现丰富多彩的种属和个性的施为者

55章:物壮则老,是谓不道

万物一道壮年,便则夭折,这打不符合大道的自然规律了

老子及其《道德经》复习资料 开卷资料

翻译: 戒盈思想 P46戒盈之法 P157 第一章可以用语言说出来的“道”,它就不是永恒的“道”;可以用言词说出来,不是永恒的“名”’,“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经常从“有”中去认识“道”的端倪。“无”和“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具有不同的名称。它们都可以说是很幽深的;极远极深,是一切变化的总门。 第八章最高的善就象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它总是处于人们所厌恶的(低下)地方,所以最接近“道”。(最高的善人)居住要(象水那样)选择(低下的)地方,心胸要保持深沉宁静,交友要真心相爱,说话要诚信可靠,从政要有条有理,干事要利用特长,行动要抓住时机。正因为他(象水那样)与世无争,才没有过失。 第八十一章,诚实的言谈并不漂亮,漂亮的话语并不诚实。善良的人不巧辩,巧辩的人不善良。真正懂的人并不广博,广博的人不能深入地懂得。“圣人”不私自保留什么,他尽全力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充足;他尽可能给与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自然的法则,是利物而不害物;“圣人”的准则,是帮助别人而不和别人争夺。 翻譯1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 “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 “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翻譯8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翻譯81 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巧说,巧说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尽力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 清靜無為的內涵 :清静,指清心寡欲;无为,指对万物发展不加干预,任其发展。道家认为「清静」是道的根本,万物清静,「则道自来居」。所谓无为,就是应该顺从自然发展而自化,不加以人为的影响和干预。总的来看,把二者结合起来解释,所谓「清静无为」就是克制外欲,清神静心,顺应自然,不加强制。 知足是福:老子认为,应该保持平凡,坚持朴实;减少私念,降低欲望“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 十九章》)。为什么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呢?老子认为,缤纷的物欲世界使人目盲,靡靡之音使人思想麻木,鲜美的滋味使人每天想念,纵马打猎行乐使人心性浮躁发狂,稀有难得的货物使人行为不轨(《老子 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声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道的基本內涵:老子的道是天地万物的自然之道,指的是规律;老子对道的直诠见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故强名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道有四个内涵(一)先天地生,即在天地生成之前,道已存在,无论在时间先后或逻辑顺序上,道在先,天地在后。(二)独立而不改,“道”的存在是不依赖任何条件的,不仅在天地产生之前,而且在天地产生之后,也是永恒存在。(三)周行而不殆,永恒运动是道的属性(四)可以为天下母,“道”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母,又是大地万物在的根据 智慧问答: 1,你能从鱼和水的关系理解道和人类的关系? 答:是的,道就象水,无处不在,人离不开水,就是离不开道。 2.我们怎么样才能听到大道的声音呢,为什么? 答:要听到大道的声音,可遇而不可求。但又要有求的心,因为机会会给有准备的人。还要本人根基好,又要遇到名师。心清净方能听到,因为静则平,才能观照天地万物。大道的声音是最洪亮的,但只有得道者才能感知得到, 3,日月无私道的内涵是什么? 答: 内涵是:,太阳和月亮无私地普照大地 不会只照耀哪一个人,比喻普遍施与恩惠。 4.人离上帝远,还是离道远,为什么? 答:人离上帝远,因为庄子早就说过道无所不在,所以有道不远人的说法。 5,你同意道无仁无欲的说法吗?为什么? 答, 不同意,,万物皆有欲 欲也是规则的一部分,无欲那是不可能的 道士修道 就是一种了解规则合理的利用规则 6.你认为事物都向一个方面发展吗?为什么? 答:我不认同这个说法. 任何事情都是具有两面性的,有一利必有一弊,好事坏事往往也是可以相互转变的。比方说吧,维生素是人体必须的,如果人体每天摄入的维生素不够的话,那么就会导致各种各样的疾病(这是其好的一面)。但是,如果服用维生素过量,人体就会出现不适,甚至可能导致疾病,甚至致命(这是其坏的一面)。所以事物不可能都向一个方面发展 7,上善若水,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 上善若水告诉我们水是很妙的,水是绝对干净的,脏的东西到水里,都被水冲洗干净了。让我们的心境,以及人品的修养,效法水一样,冰清玉洁,不受一点尘埃。虽然容纳了许多废物、污垢,但仍然是水,水的性质没有变,而且永远自强不息。 简答题: 老子的辩证法原则有几个? 关于无为思想误解有几个?参见书本无为的含义 P47 无为以民为本的表现是什么?P48下面的黑体字 道法自然指的是什么?道法自然”就是“道的法则是自然” 儒、易、道三者的关系是什么?艹蛋题目,乱伦呢? 老子思想与企业关系?老子认为,领导者应平等对待下属,并且要爱护关心下属。现代企业管理者要真正留住人才,和员工在一起时,绝不可以只是上下级关系和工作关系。管理者要明白只有把员工当作家庭成员对待,与其亲切友善的打成一片才能实现成功的管理;而与员工亲切友善打成一片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实现平等管理。 大学生老子文化弘扬思想?老予伦理思想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老子伦理思想中的"天人合一,无为不争,知和处下,以柔胜刚,信者吾信,不信者亦信"思想,也是一种充满了心理学意义的文化,其特异的超脱思想与哲学伦理态度,对于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大学生运用老子伦理思想进行心理调适,保持身心健康,进行心理建构将具有极大的积极意义. 论道的科学精神P26自己整理,无标准答案 论老子辩证法的思维方式?总的说来老子的辩证法,不是简单地猜测和比喻,而是进入理性的说明论证:第一、老子肯定世界上的事物不是铁板一块。而是遍普存在着对立的,存在着一个肯定,必然存在着一个否定。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他首先揭示了对立存在普遍性,从而提出了矛盾的普遍性。第二,进而提出世界万事万物是动的,是运动变化的。动因是事物内部存在对立面,对立面的作用促进了事物的运动,“反者道之动”,准确地说明了相反两个方面的斗争或相反的两种作用,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的根据。第三,矛盾的两个方面并非绝对对立。老子进而揭示了对立面的相互依存性,渗透性、同一性,提出“相反相成”的矛盾论思想,“万物负阴而抱阳”肯定事物的内在矛盾。第四,老子提出反是事物变化的遍普规律,而柔弱是运用道而使事物保持相对长久的关键。反是不可避免的,但柔弱是可以延缓反的到来 论道的三宝的意义?三宝——慈勇就成正义之师,为何“勇而不敢”?就怕是不慈而勇成了强盗侵略者;俭,(爱护生命)爱惜天下万物,环保节能,勤俭节约的出处;不敢为天下先,其实是:不敢成不了天下第一!!!原因有二。一、先成的是最小的器皿,大器(才)晚成;二、一下就占到先上,不按由后再到前的自然发展顺序,舍去后就先必是妄为,这只有灭亡,怎么还能成为第一?!这也恰恰是人们之所好的,而成不了第一的原因!!这也是老子教诲人们,不要不劳而获,不要一下就当圣人,而是要先走完圣人之前的苦难路程。首先要学习居下居后真诚为天下百姓做出成功大事业而自然成为圣人领袖 简述清静无为的内涵?提出天道自然无为,主张心灵虚寂,坚守清静,消极无为,复返自然。+p48黑体字上面一段 为简述老子知足是福的内涵?P83开始的黑体字 怎样理解老子道的内涵 P24黑体字上面一段,然后一。道是物质..下去到P34的黑体字。。 道, 老子思想中,最重要的命题,就是"道"。这个道,是先天地而存在的宇宙本源,天地万物无论如何变化,还要回到它的起点"道"。道是无形的,物质的,本原的,独立的,而天地是有形的,要受道影响的。 无有?"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下万物的存在是有名有形的,但有名有形的万物必定要以无名无形的"道"作为根源。无才是天下万物的本原。《道德经》

老子及其《道德经》复习资料 开卷资料

第二章中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其意为,有无是相互相成的,难易高下长短是相互成就的。因此,既要有无形的道,也要有有形的万物。 从这里,我们用现代哲学分析,可以看出,老子看到了发展着的事物之间的矛盾性,也看到了矛盾着的事物两个方面的相互转化,以否定达到肯定。 无为无不为?老子是通过否定达到肯定。在老子看来,道是自然的,自然故应无为,人应效法道的。让万事万物自己发展变化,无为就成为了无不为。 解读知不知上矣,不知知病矣的意义?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就是很糟糕的。有道的圣人没有缺点,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正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所以,他没有缺点。 为什么说老子文化传统世家?老子是我国春秋时代末期出现的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巨人。他是古代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他是中国古代社会自觉地站在理性高度, 自如地运用辩证法思维,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内在运行规律进行系统探索的第一人,也是用朴素辩证理论体系对传统伦理文化进行剖析和批判的第一人。 老子天才地猜测到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有两个来源和组成部分,从这里出发,构成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整体批判。第一,它来源于对自然界的抽象,以此构成了他关于“天之道”的朴素自然辩证理论。第二,它来源于对人类社会的抽象,以此构成他关于“人之道”的朴素社会辩证法。 怎么理解老子所说的圣人皆孩子的思想?为了天下的百姓诚朴自己的心志,不断化解自己想要有所作为的欲望。所有百姓都专注着他们的视听,统治者就象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他们。所有的百姓,不论贤愚不肖、富贵贫贱,都是他的百姓。对天下所有的人他是一种态度来对待。正因为他是这样的一视同仁,所以他才是一个德高望重的长者,所有的人都会聚精会神地看着他的表情,聆听着他的教化。 对于他来说,所有百姓都象他的孩子一样。有的孩子听话,学习成绩好;有的孩子毛病不少,调皮捣蛋。但是对于父母来说,无论孩子是什么样,都是他的孩子啊!好孩子、坏孩子,都是我的孩子,好孩子有他的努力,也有我正确的教化之功;坏孩子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原因,根子上只是因为我没有好好地教化。 怎样理解反者道之动的法则?道的运动法则───反者道之动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反者道之动","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现代科学家也说:植物动物每一个细胞,在其生存的每一瞬间,即和自己同一,又和自己相异,这是由于分子无休止变化的缘故。万物存在,同时又不存在,这是因为万物在流动和不断变化,是在产生和消灭。这种"有"和"无"同集一身的现象,正是万物发展变化的"众妙之门"。 老子道的永恒反向运动的论断,深刻地揭示了辩证法的实质:对辩证法来说,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绝对的、神圣的东西,除永恒变化着、永恒运动着的物质及其运动和变化所依据的规律外,其他理论都只是暂时的、相对的、近似的接近真理,人们对于各个发展阶段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宇宙的进化表现为一事物不断地走向自己的否定,不断地转化为他事物。否定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性,但这不是简单的循环,而是在否定的否定中达到新阶段。老子道的这种反向运动法则,类似现代的《立沙特原理》:“任何化学反应的方向,是朝向减少引起反应的因素的方向”。其实,这是一条普遍原理:《结果消灭原因》。 不争是一种策略.权谋.道教认为天地万物以及人的处世都要按道行事,无论是天道和人道都是柔弱谦下,彼此相容而不害的,因此,学道者应该返本还元,避而不争。对于一个真正学道修道者来说,就应体行柔弱不争的教义,以柔弱不争修养自我,不与人争名利荣华,知足,知止,寡欲,不自恃,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为善自赏,常怀济世利人之心。从而战胜自我,完善自我,以利社会的和平和发展。 简述清静无为的内涵?就是克制外欲,清神静心,顺应自然,不加强制。认为统治者施政需简单,不应多生事端,实行统治的前提就是尽量不要惊扰百姓,只要做到凡事顺应自然,百姓自然会安分守己,社会就会稳定 简述老子知足仕服的内涵?一“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老子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所以,要顺其自然地“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老子.八十章》),他不主张去欲、无欲、绝欲。但是,对于自然之外的人为欲望,即人们常说的身外之物,如声色犬马、财物名利之欲,就必须减少到最低程度,根绝了私欲就可以得到安静(“不欲以静”《老子.三十七章》)的地步。“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四十四章》)。老子提出,名誉与生命,哪一个重要?生命与财富,哪一个珍贵?得到与失去,哪一个更有害?过分的吝啬必定会付出更大的耗费;聚财过多(过多的收藏)而不施以济众,必会引起众怨,最终会招致更惨重的后患和损失。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遭到危险。这样,就可以长久平安。 因而,老子高度概括了人与财物名利的辩证关系:“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四十六章》)。这就是说,罪恶没有比贪得无厌更大,祸患没有比不知道满足更大,灾殃没有比掠夺侵略更惨。所以,知道满足的富足平衡心理,是永远的富足。 简要回答道的基本内涵?认为它是运动变化的,而非僵化静止的;而且宇宙万物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等一切运动,都是遵循“道”的规律而发展变化。 请联系实践,论老子上善若水的思想?答:最大的善莫过于水,何以见得?水善于利益万物而从不与万物相争,处身于众人所不喜欢的低洼险秽之处,所以最接近大道。水何以能利益万物?因为水虽居下,而又能滋润万物,使万物生长。道本无心生物而万物自生,水本无心成善而百善自成,所以最接近于道。 因为水最接近大道,所以,我们可以学习效法水的品行。无论居住在什么地方,都能把所居住的地方看作是"好"地方,就像孔子称赞颜渊时所说的:"身居陋巷,回也不改其乐"。我们的心地应该像深邃而开阔的水一样,能够有深度而有涵养,能够包容承受一切。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应该从本性的仁慈出发,有益于他人而不自以为有功有恩。说出话来,一定要实际做到,信守然诺。从政治国,应该以太平稳定为善,像水那样能够冲荡污秽、平静涵容。在做事的时候,我们应该像水那样,根据自己的能力大小去决定怎么做,不能不自量力。当我们要有所行动的时候,应该顺应时机,不能不分时间和场合地去强行做事。 老子思想与大学生如何认识自我。?老子追求无为而治,而大学生当然要有一定目标。但是要实际,在一步步努力,在过程中也逐渐认识了自我。所谓“无为而治”也有可新的具体含义,就是不要攀比不要虚荣等等,做自己的事,走自己的路 论上善若水的思想人生意义。这是老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解释“善”的最高境界----以水的“滋润”比喻,默默付出,帮助别人,却一无所图。以水向低处流的性质比喻,从不自高,总是甘居于人下。以水的遇圆则圆,遇方则方比喻,谦卑,俯就,没有自己的一定之规。是以自然界的水来喻人、教人。老子首先用水性来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格,认为他们的品格像水那样,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润万物而不与争。最完善的人格也应该具有这种心态与行为,不但做有利于众人的事情而不与争,而且还愿意去众人不愿去的卑下的地方,愿意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他可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能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会与别人争功争名争利,主要阐述“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思想。 老子的学习态度及现实意义。?答:老子的学习态度:老子的现实意义,没人能作出一个定论。一可用于养心。二可寻求真理。前者须静,后者须智。此两者,皆取之不竭,用之不穷。会给予人很大帮助。 论无为思想的社会意义.? 怎样理解老子道德内涵?老子道德的理想落实到人际关系中,仁义礼成为重要的纽带。这三者,一般多视仁义为内在规范,礼为外在规范,老子的无为是在有作为之时,必须遵循自然原则,而不妄为。关于道与德的关系问题,老子的意见是:“道”是无形的,它必须作用于物,透过物的媒介,而得以显现它的功能。这里,“道”之所显现于物的功能,老子把它称为“德”,“道”产生了万事万物,而且内在于万事万物,在一切事物中表现它的属性,也就是表现了它的“德”,在人生现实问题上,“道”体现为“德”。 知不知,上矣,不知知,病矣的意义?知道自己有所不知,知道自己有可能犯错误,让谦虚为妄知和改正错误在心中预留天地。故而,只有谦虚方能明道,“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在这里,老子主张一切都要以内在本性为依据,指的是人为的自我夸张,失其本然之性,人自身也应该保持这种谦虚的本性。这些对我们今天深化以人为本的认识,保障人的自由权利和人的价值的实现都有着启示作用。 为什么说老子文化有普世价值?老子说:"天地相合,以俞甘洛,民莫之令而自均焉."意思说:由道德所产生的融合,如天与地的合亲密无间,如雨露滋润禾苗般的默契.由于道德融合,真情感召的功能与人类的基本诉求吻合,使得它具有了无与伦比的凝聚力,使"合则两利","和而不同"的和谐理念,成为千百年来不分肤色,不分信仰,不分语言的人们心底的共同向心力,使它具有了普世价值. 怎样理解老子所说的"圣人皆孩子"的思想? 有着深厚道德的统治者是怎样的样子呢?“歙歙焉”,是关闭一切的样子,闭目是不看,闭嘴是不讲,不但如此,连“心”都是“浑”的。为什么?因为他不需要去区别对待。所有的百姓,不论贤愚不肖、富贵贫贱,都是他的百姓。对天下所有的人他是一种态度来对待。正因为他是这样的一视同仁,所以他才是一个德高望重的长者,所有的人都会聚精会神地看着他的表情,聆听着他的教化。 对于他来说,所有百姓都象他的孩子一样。有的孩子听话,学习成绩好;有的孩子毛病不少,调皮捣蛋。但是对于父母来说,无论孩子是什么样,都是他的孩子啊!好孩子、坏孩子,都是我的孩子,好孩子有他的努力,也有我正确的教化之功;坏孩子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原因,根子上只是因为我没有好好地教化。 怎样理解反者道?“反者道之动”是说“道”的一种运动变化形式就是一个字——“反”。“反者道之动”就是“反动”啊,万事万物的规律都是“反动”的,反

向运动、反复运动。 “反”字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返回、反复,同“返”;第二个意思是反对、相反。这两个意思,是同时具备的。先看第一个意思,大家想一想我们所看到的宇宙万物,它运动变化的规律是不是都是反复、回归——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比如说太阳今天早晨从东方升起,中午升得最高,下午开始往西边落下,到第二天又是东升西降。月亮每一个月都有阴晴圆缺,都有晦朔弦望四种月相变化。年年都有春夏秋冬四季变化,庄稼也都是随之生长收藏。还有潮起潮落、花开花落、云卷云舒、草长莺飞 哪一个不是生生灭灭,周而复始?从宏观视野看,就是物质不灭定律,这就叫“周行而不殆”,这是一个大规律。《周易》把它看成是周期变化——“反复其道”“周流六虚”,佛家看成是“轮回”“因缘”,儒家看成是“慎终追远”“原始反终”。 第二个意思,反对,就是相反、相对。老子在说明问题的时候跟孔子不同,孔子一般说“是什么”,老子一般说“不是什么”。孔子是一种正向思维,老子是一种反向思维。大家知道中国画和油画的区别吧?比如说要画一朵云,国画怎么画,油画又怎么画?油画要用颜料把这朵云是什么色彩给画出来,一朵彩云要用各种颜色。而国画画云,不是用颜色、水墨把云给画出来,而是“飞白”,就是留空白,把它周围的山画出来,没有画的地方、空白的地方就是云了。这就是以不画为画,这是典型的道家思维方式,相反相成的思维方式。老子不说“是什么”,而说“不是什么”,比如说不是“物”、不是“名”、不是“形” 把不是的东西都淘汰了,剩下的那

老子及其《道德经》复习资料 开卷资料

个东西就是“道”了。老子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反向、对待的思维方式:你居上,我就居下;你呈强,我就示弱;你华美,我就素朴。 不争是一种斗争策略的权谋? 老子“不争”思想具有深刻内涵。竹简《老子》第三册集中阐述了这一思想。老子认为:“江海所以为百浴王,以其能为百浴下,是以能为百浴王。圣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后之;其在民上也,以言下之;其在民上也,民弗重也;其在民前也,民弗害也,天下乐进而弗厌以其不争也,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以海纳百川为喻,直观形象地阐述了治国者在治理国家、引导百姓中的“不争”思想。 首先,老子针对春秋末年礼崩乐坏,兵戈时举,民不聊生的社会状况,鲜明地指出治国者“不争”的对象是“民”。之所以这样界定,是因为老子清楚地看到了处在社会最底层的“民”的力量,治国者若对此不加重视,任意驱使百姓,加重他们的负担,进行无度的剥夺,亦即处处与民“争”,那就会激化社会矛盾,招致广大老百姓的反对,统治地位自然不会稳固。所以,治国者对“民”一定要谦恭,要认识到“民”在治理国家中所起的巨大作用,注重爱民、教民、富民,如此才能赢得民心,使民心归服,进而治理好国家。老子要求治国者“在民前也,以身后之”,“在民上也,以言下之”的用意即在于此。 其次,老子以“上”“下”、“前”“后”两两对举的概念,说明治国者要善于把握住“不争”的度。作为大哲人的老子,深刻认识到世间万事万物的变化发展或事物间的相互转化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一定限度,事物就会朝着相反的方面转化。治国者处于“民前”,要时刻牢记不能脱离了百姓,故需“以身后之”;治国者处于“民上”,要时刻谨防加重百姓的负担,制订的治国之策应符合国中实际,不致于因此而过多地取之于民,故要“以言下之”。那么,到什么程度为最好呢?老子认为“其在民上也,民弗重也;其在民前也,民弗害也”便是治国者应把握的“度”。这实际上是一种高超的治理国家的领导艺术。 再次,老子明确提出治国者要具有“不争”的宽广胸怀。他认为“江海所以为百浴王,以其能为百浴下,是以能为百浴王”。“浴”作河流解,正与“江海”相对,意在说明治国者要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想百姓之未想,言百姓之未言,行百姓之未行。在治理国家、引导百姓的过程中,时时处处从全局出发考虑问题,从长远着眼处理问题,不为一时一事的得失成败所困扰,也不为百姓暂时的不理解甚至一些过激言行所不安。只有甘“为百浴下”,才能最终成为“百浴王”。 最后,老子揭示了治国者“不争”的最终目的,即“天下乐进而弗厌”、“天下莫能与之争”。“天下乐进而弗厌”是甘“为百浴下”,对百姓“以身后之”“以言下之”的必然结果。在尊重百姓,不过多地剥夺百姓的前提下引导百姓,百姓才能“乐进而弗厌”。如此不争,不仅不会引起百姓不满,还会取得百姓的理解、支持和衷心拥戴,民心得到了,“天下莫能与之争”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老子在这里实质上揭示了治国者治理国家、引导百姓所应达到的最理想的境界。 老子道德內涵:按照《道德经》的思想,“道”是宇宙万物创生的根源,是世界的终极法则。而“道”的本性就是“自然”,它“自化”成万物并使万物自然而然地变化。道创生万物是“常自然”的,也就是完全没有预先设定的目的,万物按其本性自然地生长发展,不受异己的干涉得以自我实现其本性,形成和谐有序的世界。这是一种宇宙自然生成的哲学。在这种哲学中,和谐就是世界自身发展始终指向的目标。 知道自己无知,是值得推崇的;不知道自己的无知,是一种毛病,是因为他把自己毛病当成毛病。所以圣人没有毛病。老子不是把圣人当做神仙,圣人也是人,也会有缺点,只是圣人能够了解自己的缺点,正视自己的缺点,改正自己的缺点。老子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第三十三章)古往今来,有几个君王做到过“自知,自胜”? 所以说国家如果要等圣人出现才能够治理的好,如同靠眼力来制作器物,那就是千世乱而一世治。而如果用法治来治理,君主抱法处势,无为而治,如同靠尺矩来制作器物,那就是千世治而一世乱。圣人立法经纬天下,功遂身退,从事乎无为而天下治。一般的君主,抱法处势不妄为,天下大治并非难事。 普世價值:老子还更指出了达到“和谐”的方法:“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所以才需要“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因为只有永远地取法“自然”,人类才能始终都不离开天下万物对于“道”的永恒的绝对“平等”性的回归和回护,所以人类也只有按照这种方法,才能真正“知和曰常”并“知常曰明”,而有了“曰常”的真理、法则、法律,以及“曰明”的知识、技能、情感,人类将何愁不能达到人与人之间,以及全世界全人类各国家各民族之间真正的“和谐”并且“文化”呢 聖人皆孩之:圣人恒无自己的私心,而是以天下百姓之心为己心。因而既能够善待那些能 者,也能够善待那些非能者--这说明他本质善良;既相信那些有信用者,也相信 那些信用不足者--这说明他本质守信。 所以,圣人在这世界上,公正无私、融洽和睦,整个天下在其心中都是浑然一 体,百姓则皆如其之五官,圣人把他们都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来对待 反者道之动:反者:反,有两种解释。一是相反、相对;二是同返,反复、循环的意思。在老子的哲学中,这两种意义有时在不同的场合交替出现,有时使用“反”时,两种意义都蕴含在内。老子认为,自然界中事物的运动和变化莫不依循着一定规律,而“反”就是其中的一个规律。它的含义是:任何事物都是在相反相成的状态中出现的,如静与动、虚与实、弱与强、柔与刚,等等,这种相反相成的作用是推动事物变化发展的力量;同时,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向着它的起始反复,而这个起始便是虚静。老子认为纷繁的事物只有返回根本、挎守虚静,才能避免烦扰纷争。道之动:“道”的运动(规律)。 不争 :把“不争”作为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就个人而言,所谓“不争”是指不与人争地位、争功名、争利益,不与人发生正面冲突。老子十分推崇“不争”的原则,认为“不争”是一种高尚的德行。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1](八章)但老子讲的“不争”并不是字面上的与世无争。他是企图通过“不争”来取得比争更好的结果。他反复强调:“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1](二二章);“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1](六六章)。这两段话表面的意思是,你不与人争,天下人就不与你争;深层的意思则是,通过“不争”,你能取得天下谁也无法与你争的成就和地位。老子是以“不争”为争的。“不争”是争的一种特殊形式,“不争”是为了从根本上争胜。老子认为“不争”是获胜的有效途径:“天之道,不争而善胜。”[1](七三章)“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由此可知,老子的“不争”是高明的争、高级形态的争,是不争之争。以“不争”为争虽然可能使人变得有些权谋、机诈,但同时也使人特别讲究争的策略和艺术,使争更文明、更和平、更少社会代价。 老子思想与企业管理:老子在其哲学思想中提到“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将这些话翻译成现代文字,其含义就是:最好的领导者,部属与他无私交,人们仅仅知道他的存在;次一等的领导者,部属亲近他,而且赞美他;再次一等的,则是让部属畏惧害怕;而最差劲的领导者,则是处处被部属看不起,遭人蔑视。而且,领导者最重诚信,没有诚信则得不到部属的信任与效忠。最好的领导者的态度是悠闲自然的,他不轻易发号施令,对部属多鼓励、少责难,如此而为,则事事顺遂、功成业就,大家就会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子认为任何事物都要顺应它自身的情况去发展,不必参与外界的意志去制约,事物本身就具有潜在性和可能性。“自然”就是道,它就是规律,就是法则。我认为老子的这些论述实际上反映了其学说的精髓和本质,简而言之 ,就是倡导一种“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思想。事实上,如果从管理企业的角度来思考,这些思想与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与方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老子的思想启示我们,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要使企业管理“功成事遂”,就必须追求一种“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境界,唯有如此,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唯有具备如此素质的企业管理者才是真正称职和优秀的领导者。在用贤上“有所不为” 我认为若要达到“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境界,企业管理者本身必须具备虚怀若谷,胸襟开阔的素质;必须要有“容人、容事”的气度和风范;必须在识贤、求贤上要“有所为”,在用贤上“有所不为”。 一个成功的现代企业领导者,如果要做到“无为而治,道法自然”,就必须在干部和员工的使用上实行“君无为而臣有为”的管理方法,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必须具备伯乐寻千里马,刘备三顾茅芦的精神,真正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以充分调动企业各级管理者和全体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不是处处设限,事事干预,更不要不懂瞎指挥。 论老子的戒盈思想:自谦之德。有道者有功而不骄,有才而不傲,有能而不矜,善于体道并力形其道者,为人无不通达,深沉细致使人难以认识。可以从两个方面认识:第一、自谦之德可谓是理想人格。“道”之为“物”无状无象不声不响,体“道”之士则无形无名戒满戒盈。(参见老子十五章)可见,不骄不躁则能不断进步。第二、不自大才能成其大。大道广泛流行万物,无远不到无所不至。万物依靠它而生长,而它对万物从不横加干涉;它滋润了万物,但从不自以为是;它养育了万物,却从不自居万物之主。它从来就没有私欲贪心,总是那样虚无,因而可以说它很渺小;万物都依赖归附它,可它并不主宰万物,因而又可以说它很伟大。正由于“道”不自以为它“伟大”,才成就了它的伟大。 弘扬老子文化: 论道的科学精神:老子认为天下万物都是自己动作、变化,并自己按正途发展的。“万物并作”(十六章),“万物将自化”(三十七章),“天下将自正”(三十七章),而万物的并作、自化、自正等发展是有规律的。这些规律,叫做“道”。 老子认为,人类最重要的,是要认识客观自然界,天地万物,从中掌握其规律,并效法它们。“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二十五章)。先认识、效法地上周围环境、事物;通过此而认识、效法天上环境、事物;并通过这些去掌握、效法其规律“道”。他说的:“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十六章)就是要人观察万物,去掌握其规律(“复”是事物向对立面过渡的规律)。二、老子认为“道”所遵循的最高原则是“自然”。故说:“道法自然。”(二十五章)这个“自然”并非今天讲的自然界,而是指事物的“自然而然”,事物的本身(自),是怎样的(然),它就是怎样的(而然);事物的本性是怎样的,它就是怎样的。外间不能把另一些东西,加到它身上。所以“道”的运作只能遵循事物本身是怎样的,就怎样地去运作;按照事物的本性是怎样的,就怎样地去运作。“道”不能外加东西到事物身上,不能违背事物本性而对之妄作、有为,就是“无为”,“道”不停地运作,就是“无不为”。“无为”是手段,“无不为”是目的。通过“无为”的手段,达到“无不为”的目的,就是“无为而无不为。” 可见,“无为而无不为”,即是实事求是的原则,也是强调规律客观性,真理客观性的原则。四、既然天下万物都是自身运动、变化、发展的,那就要用一个发展的观点、方法去研究天下万物。 什么叫”发展”?发展就是原来没有的东西,转化为“有”;原来“有”的东西,转化为“无”。亦即是“有无相生”(二章)。 今天我们所能认识的天下万物,都是“有”,这个“有”从哪里来的?按照发展的观点、方法看,它必然是从“无”转化来的。所以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是他重要的宇宙创生论。他又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下万物就是这样具体地从“道”生出来的。这些理论,与今天最新的“宇宙爆炸论”,实质是相同的。人类目前所知的整个宇宙万物,都是个“有”,但这一切,在一百五十亿年前,都是不存在,是个“无”。今天这个“有”,就是从一百五十亿年前的“无”转化来的。而且它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那样地,而非道生一、二、三以至万物那样地创生的。从上述四点看,老子是富有科学精神的 论道三保的现实意义: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这可以说是老子的处世三宝,是一种高尚的道德,也是古老的生

存智慧。老子的“三宝”,是让人们要有一颗善良慈爱的心,对父母要守孝道,对他人要尊重和关爱,行为要节俭,要见素抱朴,清心寡欲,常怀仁慈之心,时时收敛自性,经常反思自己,和光同尘,与道合一。老子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应该是指对人对事都怀

老子及其《道德经》复习资料 开卷资料

有一种慈爱,仁爱的态度。所谓“敬人者,人恒敬之”。“慈”一方面表现出博大,从容的胸襟,另一方面也是指对人做事情不可过满过溢,要保留有一定的余地。从大的方面来讲,“慈”是与万事万物,与天与地融为一体,也体现了一种“道”的精神;从小的个人的方面来讲,对周围的人有慈爱之心,能够帮助我们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俭”应该是一种简简单单,朴朴实实,实事求是的作风。现在社会人们都追求奢侈的物质生活,房子要住大房子,车要开豪华车,吃要吃山珍野味,玩要玩得过瘾刺激等等。所以人类越来越注重肉体的满足,而忽视对精神的追求。所以说很多人无法独处,享受不了静坐。如果我们能将自身简单化----既有物质生活的简单化,又有心理的简单化,少一点贪嗔痴念,那我们就会少很多的痛苦和烦恼,会有一个比较幸福的人生。 “不敢为天下先”其实极有道理。老子说:“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古往今来,凡是能成就大事者,没有一个不是先静观其变,只有在水到渠成之时才果敢地行动的。往往是争先者,虽然这些人极其聪明,但耐不住寂寞,在事情成形成势之前就盲目行动,导致被撞得头破血流,甚至丢失了性命。“不敢为天下先”绝不能狭隘地认为是“枪打出头鸟”,而是做事情要审时度势,要有耐心。“天之道,不争而善胜 ,不争而自来”。

我们应该为中华复兴做点什么?

答: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不应该是一句口号,而应该是一种责任、是实际行动。作为当代大学生,当前我们本身并没有任何能力来践行肩负民族复兴的重任,但我们要培养这种意识,锻炼自己,积蓄力量,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当祖国召唤我们的时候,当我们有这种能力的时候,我们要做到拿得出、用得上、起作用,这是我们的目标,也是回报社会的最直接方式。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当然我所说的学习不仅仅是所谓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而更关注的是一种为人处世的人生观、价值观层面上的进步,一个对社会心怀怨恨的人他的知识水平越高对社会的危害越大,相反一个拥有爱心的人、一个积极上进的人,即便他目前依然十分卑微,但他能完全发挥自己的光和热,而这些也是社会真正需要的。从这种层面上讲,大学生最应该做的就是品质和道德的提升,就是立足自身完成自己该做的事,就是学会用一颗满怀爱的心看待这个世界和身边的每个人。唯有此,我们才有资格去喊出:时刻准备肩负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书本122页

他认为,道,就是自然规律。他说:有一个混混沌沌的东西,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存在了。它寂静无声息,寥廓无形体,独立存在而不消失,循环运行而不停止,它可以作为天地万物的根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做“道”,再勉强形容它叫做“大”。大是说运行不止,运行不止就无处不到,无处不到最终必将返回本原。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间有四大,而人是四大之一。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故强之曰道,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的思想与企业管理

老子的思想体系包含着丰富、精妙的管理智慧,时至今日仍对现代企业管理有着非同一般的深远影响和启迪。

追求无为而治的境界

老子在其哲学思想中提到“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将这些话翻译成现代文字,其含义就是:最好的领导者,部属与他无私交,人们仅仅知道他的存在;次一等的领导者,部属亲近他,而且赞美他;再次一等的,则是让部属畏惧害怕;而最差劲的领导者,则是处处被部属看不起,遭人蔑视。而且,领导者最重诚信,没有诚信则得不到部属的信任与效忠。最好的领导者的态度是悠闲自然的,他不轻易发号施令,对部属多鼓励、少责难,如此而为,则事事顺遂、功成业就,大家就会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老子认为任何事物都要顺应它自身的情况去发展,不必参与外界的意志去制约,事物本身就具有潜在性和可能性。“自然”就是道,它就是规律,就是法则。我认为老子的这些论述实际上反映了其学说的精髓和本质,简而言之 ,就是倡导一种“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思想。

事实上,如果从管理企业的角度来思考,这些思想与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与方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老子的思想启示我们,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要使企业管理“功成事遂”,就必须追求一种“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境界,唯有如此,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唯有具备如此素质的企业管理者才是真正称职和优秀的领导者。 在用贤上“有所不为”

我认为若要达到“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境界,企业管理者本身必须具备虚怀若谷,胸襟开阔的素质;必须要有“容人、容事”的气度和风范;必须在识贤、求贤上要“有所为”,在用贤上“有所不为”。 一个成功的现代企业领导者,如果要做到“无为而治,道法自然”,就必须在干部和员工的使用上实行“君无为而臣有为”的管理方法,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必须具备伯乐寻千里马,刘备三顾茅芦的精神,真正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以充分调动企业各级管理者和全体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不是处处设限,事事干预,更不要不懂瞎指挥。

老子的戒盈思想

大学生应该做老子的弘扬者

论道德科学精神

一“道”是道家思想中最为重要的范畴,道家主张道统万物,尊道循道的理性精神。“道”是世界的本体和本质,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和基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同时,“道”又是统领世界和天地万物的总规律,“道者,万物之所由也”,“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也,德之贵也,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而老子还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要求人们不要刻意的以自己的方式改变自然,尊重万物的自然本性是最可贵的。李约瑟认为“道家所说的道,不是人类社会所依循的人道,乃是宇宙运行天道;换言之,即自然法则。”所谓自然法则,李约瑟认为“道是自然法则,其所以生长万物,主宰万物一切的活动,并不是靠力量而是靠时间与空间的一种自然曲率,所以道很像以弗所的赫拉克利特的主宰,主宰万物有条不紊的变换”。因此,“圣人应效法冥冥中生育万物‘而不为主’的道。圣人若虚己以待,顺应自然,就能观察了解进而主宰控制宇宙之万有”。李约瑟还提出“道家最强调的思想,就是其大无外 其小无内 一统万物的自然,和永恒常在 自本自然的道”,《老子》二十二章“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认为“这执一”的态度,也正是自然科学最基本的出发点。 中国科技史的发展事实说明,道家曾经在探索自然和人类生命之奥秘上作出过积极努力的探索,“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我国天文学的重要流派“宣夜说” “浑天说”的形成就与道家“道” “气”等有密切联系。老子的思想开启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大门,老子的自然哲学不仅为中国的文化精神,而且为中国的科学精神提供了形而上学的基础。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曾指出:“我们(西方人)主要关心可度量的质,可分的单元,可能是由印欧语系统所决定的 我们的思维方式明显地不适合处理整体和形式问题。不带有我们的生物上和语言上拘束的生物,完全可能有十分不同的科学形式,十分不同的假设——推导系统的数学形式。选择什么符号系统来使用,因而选择实在的那些方面来进行描述,依赖于生物的和文化的因素,物理学系统并不是独一无二的,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地。处于别的文化中的人类和在非人类的智能中,可能有根本不同类型的‘科学’,这种科学描绘实在的别的一些方面,推理的思维永远不能穷尽无限多样性。任何只从某一观点来掌握的陈述只有相对的正确性,必须以相反的观点来掌握的对立陈述作补充。”老子所开启的自然科学与西方自然科学传统的不同,只是源于语言符号的差异,长久以来中国古代科学和哲学的不为承认与此不无关系。道家思想中蕴含着值得珍视的科学因素和科学精神,令人遗憾的是,由于中国封建社会政治 经济 文化等诸多原因,道家思想中蕴含的科学因素和科学精神未能得到长足发展。另一方面,道家思想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从而导致科学在中国社会的发展受阻,道家所提出的概念较为笼统模糊,缺乏严密的实验验证和逻辑分析,堵塞了实证科学的发展道路,也限制了自然科学理论的完善和分门别类的深入发展。正因为如此,对道家思想中的科学因素和科学精神进行发掘 提炼和整合,有助于我们更好铸造具有中国特色 适应时代发展的科学。 道家思想中人生哲学和生活智慧也提供了人们认识自然和从事科学研究的精神素质。爱因斯坦曾分析人类投身科学和艺术的动机说:“把人们引向艺术和科学的最强烈动机之一,是要逃避日常生活中令人厌恶的租俗和使人绝望的沉闷,是要摆脱人们自己反复无常的欲望的桎梏。一个修养有素的人总是渴望逃避个人生活而进入客观知觉和思维的世界。”道家主张超越世俗的物质欲望,倡导淡泊名利 人生态度。“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告诫人们不要为功名利禄所累,不要为身外之物所役,而应当保持一颗平淡而沉静的心,这既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个人所必备的素质,同时,也为调整当代科学失范行为和人与人关系提供了一种理念。道家自然主义的经济伦理观是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思想根源。与儒家鄙视农业生产的经济观不同,道家提倡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尽管这种自然经济没有能够让中国走上西方资本主义道路,但在轻视经济发展的儒家传统占统治地位的中国古代社会,道家思想对自然经济的发展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特别是一个朝代建立之初,社会经济处于重建时期,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提倡使得统治者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农业赋税,客观上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同时经济的发展也刺激了对实用科技的追求。 二 当今,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其强势地位已不可动摇,科技每前进一步,人类社会也随之迈进一步。借助科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力大大超过以往,人类沉浸于征服自然科技的喜悦之中。然而,科技在强大的过程中,其负面效应也日益暴露。现代科技对传统伦理提出了极大的挑战。科学技术成果的滥用让人们无所适从。科技不仅仅成为“生产性”力量,它也成为破坏性,甚至毁灭性力量,成为造成种种危机力量的源泉。人们也从没像今天这样对科学技术发展充满恐惧和不安,核技术具备彻底摧毁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的巨大破坏力,克隆技术的发展与成果给人类伦理道德提出了史无前例的挑战,还有诸如军备竞赛,生态危机,资源浪费,失业加剧等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及全球问题深深地困扰着人们。 首先,在人与人的关系上,科技的进步使得许多具有杀伤力的先进武器不断问世,加大了现代战争的破坏力,这使得人毁灭人自身成为十分现实的威胁。其次,科技发展带来社会伦理的颠覆,引发社会和科学失范行为的频繁发生。科技自身蕴含的巨大物质利益使得某些人明知研究 使用某些科技可能会对社会造成危机,在物资利益的驱动下,仍以身试法,而置伦理道德于不顾。而某些最新的科技成果极大的挑战人们的道德底线,如克隆人 器官再生 转基因食品等,人们无法预料这些科技成果的运用会给人类带来的后果,造成普遍的社会道德困惑。再次,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当代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丰富了我们的物质生活,满足了我们对物质财富的欲望;但另一方面又使我们人类所生存于其间的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由于森林的过度砍伐 土地的过度耕种 水资源的过度使用 草原的过度放牧 人口的急剧增加使得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全球气温不断上升 各种资源日益枯竭 耕地荒漠化问题日益突出。科技在极大地提高人们征服自然 战胜自然的能力的同时,也加大了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力和毁坏力。人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高度发达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逐渐感受到现代科技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自近代科技发展以来,人类社会面临着各种社会危机:随着现代科技和医疗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改善,存活率提高,人类寿命延长人口数量不断膨胀,而全球耕地的减少,粮食的短缺,使得生态严重失衡,人与自然的矛盾日趋尖锐;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大大超出了自然的再生能力,近几十年来,煤 石油 淡水 耕地等资源日益

老子及其《道德经》复习资料 开卷资料

紧张;在科技对自然的过度干预下,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森林的毁坏,土地的荒漠化威胁着未来人类的生存;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科技成果的滥用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对这种现象,早在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就已预见到:“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每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了不同的 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最后,从人自身来看,科技的发展也使得作为主体的人的某些能力的退化,科技为人类日益舒适的条件,人类常常过分依赖科技的成果,导致各种现代病的迸发。人的主体地位在现代机器大生产中被逐步削弱,人成为机器的“奴隶”,科技导致了现代人的异化,全球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和现代人的心理压力见证了现代机器对人类的挤压。科技本身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工具,是为了人类生活得更好,现代科技的发展已经背离这一主旨,而导致人类主体地位的削弱甚至丧失。 摘要:道家思想为中国的科学精神提供了形而上学的基础,客观上也对封建经济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当代科技发展引发一系列危机,人类环境遭到极大破坏,人与自然 人与人的关系日趋紧张和对立,对传统伦理提出了挑战。道家关于人和自然和谐的思想,对解决现代科技发展带来的危机提供了新的视野。

论老子辩证法的思维方式

老子的辩证法,不是简单地猜测和比喻,而是进入理性的说明论证:第一、老子肯定世界上的事物不是铁板一块。而是遍普存在着对立的,存在着一个肯定,必然存在着一个否定。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他首先揭示了对立存在普遍性,从而提出了矛盾的普遍性。第二,进而提出世界万事万物是动的,是运动变化的。动因是事物内部存在对立面,对立面的作用促进了事物的运动,“反者道之动”,准确地说明了相反两个方面的斗争或相反的两种作用,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的根据。第三,矛盾的两个方面并非绝对对立。老子进而揭示了对立面的相互依存性,渗透性、同一性,提出“相反相成”的矛盾论思想,“万物负阴而抱阳”肯定事物的内在矛盾。第四,老子提出反是事物变化的遍普规律,而柔弱是运用道而使事物保持相对长久的关键。反是不可避免的,但柔弱是可以延缓反的到来。 二:老子朴素辨证法思想局限性

古语有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正如荀子批评老子那样:“老子有见于屈,无见于伸。”(《天论》)老子的朴素辨证法虽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但也存在着诸多的缺陷与不足。

第一:老子认为向对立面转化是个普遍的现象,是没有条件的,不是人所能决定的,这个规律性现象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他提出“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即认为:既然祸福、好坏、强弱、美丑是不可避免的,都要向对立面转化,那就没有必要为任何目标而争。用不着思索奋斗,安于现状,听天由命,这就走向消极的宿命论和循环论。这是一种消极朴素辨证法思想。

第二:老子的认识论中关于“动”与“静”的认识是错误的。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唯物辨证法认为静是相对的,动是绝对的,并且认为动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但从二十五章可知老子认为静是绝对的,是万物的根本,认为动是一个循环的过程。这就犯了循环论的错误。

第三:老子的“柔弱胜刚强”的方法是错误的。老子“柔弱胜刚强”的方法不是通过矛盾斗争实现的,而是通过矛盾的消解,弱势一方的忍让、“守柔曰强”不争而胜。他认为水的力量,并不是因为它争,而是因为他顺势而下,合乎“道”,做了利于万物生长的善事,因此“万物莫之能胜”。这是主张忍,主张自然而然,不作主观努力。这也是一种消极朴素辨证法思想。

第四:老子辩证法思想中关于物质与意识的认识是错误的:老子认为物质与意识是合二为一的,既“道”一方面"寂静无声,清澈无形",另一方面又是“其中有象,其中有精”,是一个时时在在的事物,是合二为一。现代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并且二者是分开的。又如第四十七章:“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足不出户,就能知道天下的事情,这显然夸大了意识的作用,是唯心主义的体现,是错误的。

第五:老子关于矛盾双方转化是无条件的观点是错误的。例如二十二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老子认为二者的转化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现代唯物辨证法指出: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第六:老子提倡“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辩证法观点不符和现代社会的。现代社会所要求人们要善于竟争,要富有挑战精神。既别人强,你最好比他更强。但老子鼓励自损。第四十二章:“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他提出了物体损益相因,前后转化,谦虚者自贬有益,强梁者自逞招损,意在鼓励自损、忍让。第二十二章:“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由此可知老子推崇不争、忍让。这与现代社会不符,是忍让的做法,是错误的观点。

总之:老子与任何伟大的学者一样,有他的时代局限性,这是因为他所处的时代生产力发展非常缓慢的缘故,他所看到的无非是春耕、夏种、秋收、冬藏的循环往复。恰好这个时期的社会正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动乱频繁,他不可能像近代的历史唯物主义者那样,看到社会进步的前景,所以,他憧憬初民时代(原始氏族社会)的自然、朴实、安静、平等。在我国哲学史上,《道德经》的诞生,影响着自它问世以来的整个中国社会。虽然其中的辨证法思想缺乏发展的观点,还有消极的思想,例如忍让,不争,听天由命等,但这并不影响老子与《道德经》闪烁的光辉。无论如何:老子永远是一位受中华子孙所崇敬的先哲;由他撰写的《道德经》,更是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其意义深邃博大,内涵极为丰富,涵盖了哲学、政治主张、社会理想、军事谋略等方方面面,是我国一部非常优秀的传统的文化国粹。

论道德三宝的意义

老子在道德经说:我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这三宝被后人奉为修身养性的经典要理。“慈”是修养心性准则,老子把它作为三宝之首,慈既是人们常说的仁爱,就是体现一种慈悲为怀,爱惜生命的思想。只有从内心里珍爱生命,善待万物才能称得上慈,其实这个慈还包括宽容的意思,爱惜天下的众生,多一份宽容之心,多一点慈善之念。上德若谷,从善如流。做到了慈就能凡事知足常乐,慈心下气,恭敬一切。就能情绪愉快,身心宁静,保身而延年,这就是“仁者寿”的道理。这个慈基本就是孔子所说的仁,无论是慈还是仁,都是我们的祖先给我们指明的心性修行之路,也是植根于中国百姓心中最高的道德标准。“俭”是修身的方法,道德经中说见素抱朴,少思寡欲是修身的要法。你看现在的花花世界里,锦衣玉食,灯红酒绿都是对人的诱惑,是让人堕落的陷阱,不可不警惕而盲目追求呀,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所以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应以俭为本,俭就是节俭、简朴、简单。注重修身,清心寡欲,从中得到俭的乐趣,自然达养生延年的作用。有句俗语叫粗茶淡饭最养人,这一点,无论是现实生活中,还是现在的科学的新发现也都得到了证实,另外讲,这个世界原本很简单、很直接,所以说俭应该是宇宙大道之一。“不敢为天下先”,不敢为天下先是为人处事的最高原则,不争,处下,柔顺,体现了道德经中的中庸、无为、不争的思想。上善若水,水可利万物,水滴可穿石,水是柔弱的,柔弱胜钢强。水虽处下,然有海纳百川之风。故不争强好胜,不争名夺利,就能身心平静。体健身轻,益寿延年。

也要看到古人的思想是有他的历史局限性,所以也不应该把它看成绝对的真理,因为任何一种真理只要将其推到极致都会变成谬误,如慈的极致就是丧失原则,俭的的极致会让人倒退,不为天下先就会阻碍社会发展等等,这也不符合老子中庸的思想基础.当然如果展开来,上述三点还有着更深的哲学含义,但就我们人的修身养性来说,应该说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如果我们能够细细的体会,还能够演绎出许多许多。肯定让我们受益无穷。

译文:掌握了自然规律却仍表现得好象一无所知,这是最上乘的做法;明明一知半解,不求甚解却自以为全明白了,就会遭致困难和祸害。只有预先防范,谨慎地避免,才不会有病患疾厄。圣人没有灾难、祸患、疾病,正因为他小心谨慎地预先防范,所以永远不会招来祸患。

点评:本章主要讲的是“为道”所应有的态度——“病病”。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知不知”,有两种理解。第一种是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第二种是对目前似乎比较完善的现状不满足,而求进一步的“知”。

无论哪一种,都是虚心的态度。《道德经》中最讲究的就是这个“虚”,“虚”才能纳物、容物而变得丰满,虚怀若谷的人才能获得长进。其实就是“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的道理。

“不知知”,就是自己不知道自己其实是不知道的,还以为自己是很明白的那个状况。得了一鳞半爪的知识就以为什么都知道了,这是“小器易盈”的表现。所以老子认为,这才是一种“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病病”,就是担心得“病”而谨慎地预防的意思。从医学的角度来说,预防疾病才能避免疾病,这个道理很简单。但这里并不仅仅讲的是肉体的疾病,而是心理认知上的“疾病”。

从“知”的角度来说,任何人都是处在“无知”和“知”之间,无非有的人靠“无知”更近,有的人相对靠“知”更近一些。但无论那种人其实都同时存在着“知”和“无知”的两面性。 承认自己“无知”是需要勇气和智慧的。肉体上的疾病,一般人都会正视它,及时去治疗;而了解自己心理认知上的疾病,就属于“自知”的范畴了。“自知”——发现自己的不足是需要智慧的,进一步承认不足并改进自己的缺陷——“自胜”是要有勇气的,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 “病病”,就是不断地“自知”和“自胜”的过程。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对于“圣人”而言,由于他遵循“道德”,所以他所处的位置实际上已经比一般人高明很多了。他不会去犯普通人常见的错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掌握了可以不犯错误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病病”——担心犯错误所以谨慎地预防。

对待可能出现的错误,应该持有的态度就是“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这其实就是个不断自省自律的过程。要用普通人寻找宝藏的心态和方法去寻找自己的不足,通过接受外来的批评和内在的反省来找到潜在的祸患,不断地“静之徐清”和“动之徐生”,在动静之间不断消除自己的缺陷而使自己不断提升,不断地接近于“道”。这就是“病病”。 只有这样的“病病”,才能“不病”。“圣人”的“不病”就是以不断地主动“病病”为代价而取得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od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