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理念下教学变革中的方向选择

更新时间:2023-03-08 04:59:02 阅读量: 教学研究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新常态”理念下教学变革中的方向选择

【摘要】“新常态”意味着不同于以往的创新而又相对稳定。在“新常态”理念下的教学变革应该聚焦于:教学理解出“新”,聚焦本质为“常态”;师生关系出“新”,凸显主体为“常态”;学习方式出“新”,适应特点为“常态”;教学方式出“新”,教学存在为“常态”;资源开发出“新”,基于基础为“常态”。

【关键词】教学理解;师生关系;教学方式;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39-0070-03

从“翻转课堂”到“慕课”,从洋思到杜郎口,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轰轰烈烈之后的无奈意味着教学变革存在着方向的选择问题,而“新常态”理念的提出为我们的教学变革指明了方向。从字面意思来看,所谓的“新”意味着不同于以往的创新;所谓“常态”则意味着相对的稳定。“新常态”理念下的教学变革应该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理解出“新”,聚焦本质为“常态” 教学理解既是教师教学实践活动的内在构成和教学主体对教学本身以及自身生命意义的自我理解、自我超越与文化生成,是任何教学理解活动的必要前提、基础;是教师看

待教学意义的一种思维方式和思维视野;也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整套教学观念的体现。没有教学理解,就没有教学理解对主体价值的启发和引导,人就不懂得、也不知道如何去追求人生的意义,也就无法准确地理解教学的本质。 但教学理解要有发展性,需要不断地创新,比如对教学中的冲突,以前我们的理解认为教学需要顺利地展开,以便完成教学任务。但现在我们知道,教学中其实需要一定的冲突存在,冲突是安全阈阀,它避免了因为堵塞而最终成为不可收拾的大事件。教学冲突是思维的碰撞,是心灵的激荡。在这里,通过冲突,各种不同的观点得以表达,各种观点得以理解,从而稳固了原有的教育关系。而且,冲突的前提是师生关系的融洽、教育氛围的和谐以及积极的心向。如果在一个不和谐的教育环境中,各自对立,心怀不满,师生没有交流与对话,也就不会有所谓的冲突。因此对于教学的理解需要不断地出“新”。但教学理解的出“新”并不是意味着需要否定教学的本质,在所有的理解中,对教学本质的理解是一种“常态”,必须坚持。教学的本质就是一种灵魂的交流,是一种对话与交往。它聚焦于学生的素养培育,丰富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培育社会人,培育合格的社会公民。因此,教学不能只盯着知识与成绩,还需要关注多方面的素质提升。这样的教学才可以称为教学本体研究的“新常态”,需要坚持。

二、师生关系出“新”,凸显主体为“常态”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师生关系决定着教学的成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达到“亲其师,信其道”,促进学生的学习;而较差的师生关系往往使得学生厌学。以前在师生关系上我们的理解是“师徒如父子”“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严师出高徒”,这样的理念造成了教学中的控制与灌输,使得教学过程成为教师权威的呈现过程,学生迫于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被动接受,缺乏主体意愿。

当然,现在对于师生关系的理解已经形成共识,就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没有权威,没有支配,只有对话与交流。但这样的关系也需要发展与变化,需要出“新”。因为我们局限于这样的关系时,往往过分否定过去的师生关系定位,而认为只要是民主的、平等的就是对的,就是我们需要的师生关系,也是教学中需要不断渗透与体现的。但事实上,教学中所谓的民主与平等需要有新的理解,而不是简单的让学生发言,尊重学生的观点就可以的。真正的民主与平等不是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而是体现在知识习得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充分理解学生的能动性,充分相信他们的能力,充分张扬他们的主体性,强调过程性等。对师生关系的理解更要有发展性,有的时候需要民主,但有的时候可能需要强制,需要根据教学过程的需要而适时变化,这就是师生关系的出“新”。而在这样的关系中,

有一种因素应该是稳定的“常态”,那就是主体问题。无论关系怎么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变,所有的教学过程都应该凸显学生的主体性。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是“目中有人”的教学。学生的主体性是我们一贯强调的,也是大家认可的,但真正的主体性应该体现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体现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而不是体现在公开课上,体现在书面上或理论中。同样,只有心中有学生的教学才是学生喜欢的,才能使得师生关系真正体现民主与平等。

三、学习方式出“新”,适应特点为“常态”

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但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化不大,大多数的课堂仍然呈现的是灌输式的讲授,教师仍然是教学的主角,学生的职责仍然是听讲、练习、测试等。在被动学习状态下,短期来看,可能会使得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但长期来看,由于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精神与能力,使得学生缺乏创新素养,创造力不足,发展的可持续性不强。

学习方式的变革,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与需要作出适时的改变。现在已经出现了很多有效的学习方式,如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翻转课堂等,而且每一种学习方式都是经过成功的体验后推出的。比如翻转课堂强调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少讲甚至不讲,学生主导课堂,自己讲解。应该说,这样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

极性,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锻炼了演讲技能,开发了思维品质。但在不断推新的学习方式中,有一种常态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即无论哪一种学习方式,必须基于学生的自身特点。就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东庐的“讲学稿”等一样,这样的教学变革,当地学生的学习是高效的,因为这样的学习方式是基于他们自身特点的。但从全国的情况来看,极少有学校成功借用了某一所名校的学习方式而取得成功。因此,学习方式的变革需要出新,但更需要对自己学生特点的分析,需要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探索,才能找到适合的学习方式,这样的学习方式的探索应该成为“常态”。 四、教学方式出“新”。教学存在为“常态” 在一定意义上,教学方式决定了教学的效率。教学变革的重心就在于改变以往单纯依靠讲解与灌输、侧重知识习得的教学方式。知识总量以几何级增长,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增加自己的知识容积。教学也是这样,我们很难想象一位教师仍然沿用几十年前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同时学生也是在不断变化,在知识经济以及信息时代,网络成为学习的主渠道之一。也正因为如此,慕课才会成为一种风靡世界的教学方式席卷大、中、小学。所以教学方式需要根据知识的呈现方式以及学生的发展特点而做出适时的改变,需要我们不断出“新”。 但无论教学方式如何变化,有一种样态应该成为“常态”,就是教与学的存在。教学不是一个单方面的活动过程,而是

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构成的,缺失任何一方活动都不能称之为教学。但在现实教学改革的认识中,有一种观点值得我们重视:过于强调学生的学,而忽视了教师的教。比如翻转课堂,就是彰显学生学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聚焦于学生的展示,教师成为旁观者,而且不论是什么样的学科,什么样的课型全部按照既有的模式进行。确实,在不同的教学范式下,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课型,教与学的比重是有所侧重的。有的可能侧重于学生的学,有的可能侧重于教师的教。但无论怎么翻转,教与学的位置不能翻转,教的存在是学的存在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在我们积极探寻教学方式转变的时候,在我们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关注教的研究,也应该认识到教与学是教学活动的现实存在,是一种“常态”。

五、资源开发出“新”,基于基础为“常态”

课程资源开发是支撑教学变革的主要因素,没有课程资源开发就没有教学内容的丰富,就没有高效的学习。就一节课来说,课程资源开发出“新”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教学内容的再解读,即对于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时代,同样的教学内容应该有不一样的解读,这也往往是教学创新的关键;二是开发新的、能够丰富教学内容的知识,助力教学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扩大知识的范围,获得多方面的认识。总之,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是服务于知识理解与

习得的。

但我们也需要认识到,课程资源的开发必须基于开发者自身的特点与需求,需要开发出体现个性色彩的资源,以有利于个体的教学。教学主体有两个:教师和学生,他们决定了教学活动展开的方式与成效,课程资源开发必须基于两个主体的基础进行。比如在小学教学中,由于面对的小学生抽象思维还不成熟,形象思维比较发达,因此,在课程资源开发中,可以多借助于童话或卡通形象来进行,而少用语言描述或说教等;而对于教师来说,每个教师的风格是不同的,有的教师可能比较有激情,有的教师可能比较理性,资源开发也要根据教师自身的个性基础与知识基础进行,切不可为了某种目的而脱离开自身,画虎不成反类犬。所以,基于学生与教师的基础就是课程资源开发的“常态”。

“新常态”理念下的教学变革需要具有新常态思维、新常态意识,需要不断创新。但任何教学变革必须基于对“常识”的尊重,实质就是对教育规律的遵循。当我们从教学本质特点和规律出发摒弃诸多不适合时代要求的陈规痼疾时,新常态自然也就应运而生了,这需要从理论到实践都要开拓新的视界,产生新的观点,确立新的目标,形成新的策略,以推动教学变革“新常态”的形成。教学“新常态”,既需要我们追寻,更需要我们坚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n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