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上口语交际《采访任课老师》word教学参考

更新时间:2024-05-10 06:0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电视现场采访技巧

钱 莲

电视现场采访,是记者在新闻现场通过观察、谈话的方式寻找挖掘新闻事实内涵的调查研究活动。在今天的电视屏幕上,新闻评论、访谈、深度报道和系列报道等多种形式的节目大量采用这种报道形式。一些节目因精彩、成功的采访而顿增魅力,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采访现场,记者如何把握身份、态度和提问的分寸,因事、因地和因采访对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提问方式、语言和语气?如何与采访对象融洽关系,无拘无束地交谈,达到思想感情和知识上的双向交流,使采访对象谈出心里话和较深刻的见解来?以及如何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收集到大量信息,从而圆满完成采访任务?这些都是电视记者需要仔细琢磨的一些采访技巧问题。

通过对部分电视新闻节目中采访方式的观察以及多年来在实践工作中的切身感受,对于成功采访的技巧总结归纳为如下几点:

一、深入采访 提炼主题

记者成功的采访不是只停留在对事物的表象认识阶段,而是进入认识事物的个性和本质的深层。要将深入采访和提炼主题统一起来,在采访过程中形成主题;在形成主题的过程中深入采访,对主题进一步提炼深化。这时的采访,观点具体明确,挖掘的材料扎实典型。这样可以避免在后期编辑制作时又要从提炼主题开始的事倍功半现象出现。

提炼主题时,记者首先要深入到事物的内部,形成一个采访“框架”,并对已经得到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做认真细致的思考,把报道的事物放在“全局”的天平上衡量,求得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就能提炼出正确、新颖、深刻,既具有鲜明特点又具有时代精神的主题来。

二、简洁到位 直取实质

在采访中,经常会使用封闭性提问,即问题有明确指向,比较具体集中,问题的口子是封闭的,范围有严格的控制。这样就能使一些有意躲闪、拖延扯皮的采访对象进退两难,不得不做出正面回答。这通常是在一些批评性报道中运用的采访技巧。

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惜哉·文化——大火造成吉林省博物馆损失严重》这期节目中,采访刚开始时,有关部门就有意遮掩事实,想淡化损失。面对这样的采访对象,记者用了简洁到位、一针见血的提问:“损失大不大?”答:“损失不大。”记者追问:“损失有多大?”答:“损失不大。”记者再问:“损失有哪些物品?”这时官员不可能不作答:“只有图书馆的一部分藏书,大部分是儿童书籍,很多文物完好无损……”随即,记者又以相同的问题问博物馆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痛惜不已地说:“损失太大了,(价值)无法估量,许多珍贵文物被烧,就连保存完好的一具恐龙化石也付之一炬……”最清彩的是,还是同一个问题,保安部门和其他官员口径统一:“损失不大”或无可奉告,采访效果一目了然。这种提问单刀直入,无法回避,并且观点明确、到位。

三、步步深入 层层剥笋

记者在具体采访、报道中,应做到:面对采访对象,不是简单地挖掘事实真相,而是要以理性的目光去综合和透视,用更广阔的视野和更高的思维层次去驾驭事实,从宏观的认识上选择微观事实,透过对具体事实材料的深入分析,深入浅出地反映一个涉猎广泛的问题、现象,或阐释一个鲜明有力的观点。这种透析和认识应该是多角度、多侧面、立体式的。

在采访时,要像层层剥笋一样,一个角度一个角度地剖析,一个观点一个观点地展开,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地递进,着眼于触发观众对问题作深层次思考,从思想观念上给人以启示。

专题节目《难解的污染纠纷》,报道的是一个由于居住小区一楼门面开多家餐馆引发的油烟污染纠纷事件。记者多角度多侧面对具有普遍性的这起典型纠纷进行深入调查,采访了小区居民、餐馆业主、房地产商以及环保局、城市规划局等一些政府职能部门的官员。居民无法在油烟缠绕的小区安居,餐馆业主认为做合法生意没有过错,开发商为了自身利益出租门面开餐馆却无实质性的法律法规约束,环保部门后期介入不能根本解决问题,规划部门在当初规划时没将一楼门面可能要开餐馆的因素考虑进去……节目主题在这些采访中逐步深入、层层递进,阐述全面,使观众对这起纠纷的根源产生深刻的思考,引导社会各相关人士、部门对类似问题进行恰当的关注和处理。

四、投石问路 以“情”为点

面对封闭情绪或因种种原因不肯敞开心扉谈心声的采访对象,记者应采取“投石问路”或“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技巧来激发对方的兴致,促使对方谈出真情实感或事件真相。

有一些采访对象脑子里有很多东西,却有点像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碰到这种情况,记者应根据对方的身份、性格、习惯等,以适当的口吻从较细小的具体问题引导谈话就可打破僵局。在《一个农村妇女的大学梦》专题节目中,记者想挖掘到这位农村妇女含辛茹苦将两个弟弟和一对儿女培养上大学的“秘诀”,可是这位农村妇女,面对记者的采访却一直只是高兴地笑,什么也说不出。这时记者换了一种方式,用当地方言拉家常的口吻问:“家里出了四个大学生,你高兴吗?” “高兴。”“家里经济也不太好,他们上学的费用怎么办呢?” “我准备再多养一些鸡,再多种一些各种果树。” “哦!以前就靠这些补贴他们上学费用?” “就是这样。本来我没种过果树,为了让他们上学,我也是想尽办法。我小时也特别想上大学,但上不了。现在我一定要让他们都上大学,圆我的一个梦,再一个也是我作为一个母亲和姐姐的责任。”真情的交流使这位农村妇女终于道出肺腑之言。当然,迂回引导只是手段,应当有分寸限制,一旦感到时机成熟,就应迅速切入正题。

另外,可以以“情”为点,与被采访对象进行情感沟通,营造具有明显交流意愿的氛围,从对方感受最深或最感兴趣的方面入手,使对方有感而发,真情流露,从而与采访对象真正产生情感共鸣,达到坦诚交流的效果。记者在专题节目《梦,圆了;路还长……》中,采访一个历经三年高考最终考取大学的48岁在校女大学生,花了大量时间做工作,这位大龄大学生也不愿接受采访。这时记者想到她作为一名母亲和妻子所应有的人之常情:“远离家乡来到这里上大学,想念家人吗?” “经常想念我的丈夫和两个儿子,但这对于我来说都不是最大的痛苦,最大的痛苦是我的记忆力不行,无法跟班上其他年轻的同学相比,学习起来有

些吃力,必须要花比他们多几倍的时间和精力才行。”……具有真情实感的话语,在打动采访对象,使她受到感触、自然道出心声的同时,无疑也会强烈地感染到广大的电视观众。

需要指出的是,记者去寻找、捕捉情感切入点不能建立在揭示他人隐私、展示他人缺陷和痛楚的基础上来煽动观众情绪。情感的沟通应是充分体现对采访对象的善意理解和关怀的。

五、单刀直入 锲而不舍

在采访对象不能或不愿就记者提出的问题做正面回答,而记者又必须深入了解事实真相、获得准确答案时,单刀直入、锲而不舍的反问和追问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种采访多出现在批评性报道中。

《惜哉·文化》中,记者就以重复对方答话的方式,追问产生错误的可能性,使采访对象想回避又不得不说。当记者问到歌舞厅是否持有有关消防部门的许可证时,市长回答:“当然有。”记者又问:“您是否看到过?” “我不可能管这么多,我的局长负责这件事。”记者反问:“那就是说,您根本就没有亲眼看到过。”市长无言。言下之意,并没有亲眼所见,却一味坚持,显然是有意庇护。在电话采访消防部门时记者问:“该歌舞厅是否领取过消防部门签发的许可证?” “没有。”记者重复追问(加重语气):“您是说没有?” “从没发过。”记者反问:“那是不是就可以说,如果没有消防部门出具的许可证,(歌舞厅)就不能开业呢?”对方回答:“是这样的。”歌舞厅在有关部门庇护下无证经营造成大火,酿成事故的原因已相当明确了。

类似的采访,根据被采访人的态度、特点和提问的内容也可采用设问、侧问、诱问、潜问、激将等技巧,令采访圆满、到位。

六、学会聆听 随机提问

面对具有较强语言表达能力和丰富知识的采访对象,记者在既定采访计划的基础上,要学会聆听,以减少对对方的干扰。在聆听的过程中从对方回答里再寻找、提取新的问题,这也是最能体现记者采访功力的一步棋。

《东方之子》曾播出记者对作家张贤亮的专访节目。张贤亮是我国第一个“下海”的作家。记者就“你认为艺术创作和经商哪头更重要”、“如何既能投入地写作又能游弋商界”等问题,与张贤亮进行了“智者与智者”式的对话和辩论。在淡淡的火药味中人们能感受到心与心的“不设防”的交流,也感受到了记者的智慧、幽默、善意和温情。一个个问题总是源于不断展开的谈话内容,完全激发了采访对象的交流愿望,看后使人感到对话自然、和谐,不机械生硬。

总之,成功的采访会为节目锦上添花。其中所要用到的一些技巧,是要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摸索才能掌握的。只有善于总结,勤于积累,根据不同情况灵活应用各种采访技巧,才能出色完成采访任务。

(作者单位:池州电视台)

即兴采访的几种技巧

即兴采访就是记者对眼前的情、景有所感触时,临时发生兴致而进行的采访。即兴采访作为采访形式的一种,常被记者所采用,并不断显示出它的优势。我不否认采访前准备工作的重要性,不否认有些采访必须提前查找资料,拟定话题,但未雨绸缪和见景生情决不能互相代替,只能相互弥补,甚至后者更有积极作用。我们采访时,那些突如其来,意想不到的场面、氛围、景物都是影响我们思维的外部环境,这样的环境会唤发你的灵感,使你产生一种兴致,提出超出准备范围的高于拟定话题的话题。这也是“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的道理,也应了“急中生智”这句常言。 即景生真情

记者把自己放置在某种情景之中,并与其中的采访对象产生思想和感情的共鸣,于是采访到真实的东西。一次,我准备就随处乱贴广告问题采写一篇评论性报道,由于时间仓促,原打算出去摄出个像千层膏药似的招贴广告画面就回来,可当我们的摄像机镜头对准电线杆上的广告时,很快围上来许多群众,他们都憎恨这种随处乱贴广告的现象,围着我和摄像记者你一句我一句说得很起劲。面对这种情景,我临时产生了兴致,开始进行现场采访。我说:我原以为这种破坏公共环境的行为,与我们居民的切身利益没有多大关系,老百姓不会太在意,没想到大家这么憎恨这种行为。听了我的话,一个老大爷比比划划,非常气愤地说:“我们家门口电线杆上,门洞里贴的都是这种治性病的广告,说什么‘一针见效’,让外来人一看,以为我们这栋楼里得性病的人很多呢!”一位老太太说:“我们居委干部分片包干,发现这种小招贴就赶紧刷掉,可我们头脚刷了,他们后脚又贴上,刷得过来吗?”另一位老人气得跺着脚说:“这事儿怎么就管不了,还是没人管。那广告上都写着地址和电话,去抄他的老窝不行吗?”这些话太好了,用不着我去评了。他们的语言生动、质朴、深刻,是我坐在屋里憋上三天也想不出来的语言。节目播出后,台领导表扬了我们。这次成功,得益于我的临时应变,而这种应变又是受群众关心环境建设的热情感染所致,可以说是情景感染了我,便能与被采访者的情感融为一体,采访才能唤来这活脱脱、真切切的语言和画面。 迂回寻契机

就人物采访而言,被采访者和采访者大多是陌生的一对,而被采访者又是千人千面,万人万心。他们的人生经历、内心世界是不容易被挖掘出来的。如果我们的采访单凭事先掌握的一些情况,单凭一连串的提问是很难让人亮出心底世界的。记者必须寻找多个切入点,以工作、生活、家庭、孩子等多种话题来调动被采访者的兴致,有时不知是哪句话撞击出被采访者心灵的火花,这时他会忘记面对的是记者,是陌生人,把你当成朋友,想一吐为快。这时我们必须不以采访者而以普通人的表情、语言、话题迅速切入,也就是即兴切入。有一年春节前,我跟随区领导走访烈军属,当走访烈属葛志云时,街道干部介绍说葛志云有个特别孝敬的儿媳妇。后来我一个人来到葛志云家,准备以“一个好儿媳妇”为主题写一篇人物通讯。葛志云已瘫在炕上多年,生活不能自理,说话口齿也不清晰,我只能跟葛志云的儿媳妇王桂芹谈了。开始我提出几个采访话题都被她给搪塞过去了,她不想多说。从她的表情中我看出,故事并不简单。于是我把笔和本儿放在一起,和她唠起了家常。说起老人的性格,她长叹了一口气。我灵机一动,认为这就是切入点。我即兴诱导:你婆婆虽是烈属,可她和平常人没什么两样,年岁大了肯定也爱挑个理儿什么的,你们之间有时候也闹矛盾吧?这话问到了王桂芹的心里,她一改刚才的矜持、冷漠,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

王桂芹肩上压着两副担子,一副挑着老人和孩子,一副挑着丈夫和自己的工作。王桂芹的功

劳、贡献、辛苦不亚于葛志云当年。我的即兴采访成功了,我写的不再是好儿媳,而是一个更有深度的主题《有功无名两代人》,作品在辽宁好新闻评比中获二等奖。我认为这篇通讯是我即兴切入的成功体验。

原始最朴实

一个人被某种环境所感染,脱口而出的东西大多是最真实的,因为面对此情此景,他掩饰不住、修饰不了,在记者的作用下,会把自己头脑中长期形成的对某种事情的印象、概念,一言道出,朴素简单,真实可信,这正是新闻所追求的那种生活的真实。有一年的7月7日,我们去采访参加高考的学生和等在外面的家长。采访前我们和教委的同志打了招呼,他们特意为我们安排了几名学生和家长,由于他们有一个准备的过程,有一个修饰掩饰的过程,说出话来很不真实,现场感不强。后来我们随意问了几个没有思想准备的考生和家长,他们说得很好,把考前的心情、考后的打算、家长的愿望表达得真真切切。

我采访还有这样的感受:第一遍谈话最生动,最真实。有时被采访者认为,第一遍没有思想准备,说得不好,想再来一遍,可我发现,一遍更比一遍糟,到最后那一遍,连一点原汁原味都没有了,于是我搞录音采访时就要第一遍。当然这里不包括知识性、历史性、政策性很强的采访。

欲扬先抑之

有些采访往往是当记者拉开采访的架式时,却什么也采访不到,当你收拾“家什”要走的时候,被采访者却来了兴致,你一言我一语,争着抢着说。这时记者不要怕麻烦,抓住被采访者出现兴奋的有利时机,边和他们谈话,边把已收拾起来的“家什”准备好,让他们在无意之中接受了你的采访。

一次我们为做一个专题片去采访,这个片子反映的是一个个体客运汽车司机的故事。那位司机有个绰号叫“白忙活”,就是说他光为别人忙活了,自己竟误了赚钱。其中有这样一段情节,他的客运车每天从学校门口路过,孩子上学放学坐他的车他都不收钱,赶上雨天,他还把车停在校门口等候孩子们放学,学生家长很是感激。可当我们把这些家长请到一起让她们谈谈时,她们却拘谨得什么也说不出来。没办法,我们收起摄像机准备走,看我们要走,这些孩子妈妈们却来了兴致,围过来比比划划,讲得有声有色。这时我们赶紧扛起摄像机,递过话筒,重新开始了采访。这回她们说得很好,从表情、动作到语言形式都符合农村家庭主妇的身份,很真实。从那次以后,我常用这种欲扬先抑的采访手法,效果大都不错。被采访者之所以常常在记者要走时产生兴致,一是因为精神放松了,情绪稳定了,把记者当成普通人了。二是因为再不说就没有机会了,这些都是符合情理和思维规律的。 引导又追随

由于记者与被采访者所处的位置不同,生活经历等方面又存在着差异,两者对问题的看法、兴趣也就不尽相同。有时记者感兴趣的问题,被采访者却不感兴趣,相反,有些事被采访者表现出很高的热情,而记者却无动于衷。这种差异的存在是客观的,但两者又必须统一起来。怎么统一呢?当然必须由记者来实现这个统一。在记者产生了兴致而被采访者无兴致的情况下,记者一方面要引导调动被采访者的兴致;另一方面要顺水推舟,看被采访者对哪些问题,问题的哪个侧面感兴趣。记者要既引导又追随,两条线或几条线一齐采访发展,一举多得。如果出现被采访者有兴致,而记者没有兴致的情况,被采访者是没有办法的。这就要求我们记者要有较宽的视角范围、较开阔的思路和较敏感的意识,能随时捕捉被采访者的兴奋点。

即兴采访不是简单的采访方式的机械运用,究其实质,它是记者基本功的自然体现。

采访任课老师--采访孩子的提问技巧

记者向被采访者提问,是新闻采访全过程的中心环节。我国著名记者邵飘萍总结他的采访经验时说:“欲达多得事实之目的,必能先发有效之质问。”(《实际应用新闻学》) 少儿新闻专题节目的采访对象主要是少年儿童。儿童感知事物要经历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过程,他们的思维具有形象、具体、直观的特点。记者在采访前和采访中,如果能对儿童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判断,提出符合他们认知特点的问题,就会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真实、具体的新闻素材,使采访获得成功。 一、缩短感情距离,提孩子们熟悉的问题 提孩子们熟悉的问题,一是要让他们能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去理解,二是调动其心理经验后,产生情感的相融。

采访中,我经常遇到这么一些孩子,他们说话比较紧张,一边说,一边回头望望老师或家长,生怕自己说错了,似乎在寻找他认为我喜欢听的话。这是什么原因呢?小学儿童的思维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对事物的评价主要是根据老师和家长提出的标准。凡是老师肯定或者表扬的行为,他们就认为是好的,凡是老师、家长否定或指责的行为,

他们就认为是坏的。怎样充分发掘孩子们的自我意识,很快贴近孩子们的感情呢?我一般在采访前,首先跟孩子们讲清楚采访的目的,报道以后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让孩子们感到自己就是广播节目的小主人,就会毫无顾虑地开动脑筋,敞开心扉,然后再顺藤摸瓜,提出他们经历过的、感受最深的、容易回答的问题。必要时,我也采取回避老师,回避家长的办法,给孩子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无拘无束的环境。我曾报道过一个学校少先队环保站的活动。从他们环保站成立开始,我就跟踪采访他们的活动,帮他们出主意,想办法,和同学们相处很融洽,他们有什么话都愿意告诉我。因此,我获得了同学们开展环保活动好多生动有情趣的细节。

二、耐心细致,激发兴趣,提具体直观的问题

新闻采访提问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必须因人而异,因事而别。美国新闻学者麦尔文·曼切尔在他的《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中,把记者提问归纳为两种类型:开放式提问和闭合式提问。所谓开放式,就是问题提得比较概括、抽象、范围限制不很严格,给对方以充分自由发挥的余地。所谓闭合式,则是问题提得比较具体、单纯,范围限制得很严格,给对方自由发挥的余地很小,一般要直接回答。

心理学家分析,儿童的记忆特点是,直观形象记忆比逻辑记忆发达,他们的记忆速度快,但是容易记住的只是能引起他们兴趣的记忆材料。他们记忆的持久性、完整性和再现事物的条理性都比成年人弱得多。

因此,对孩子们的提问宜多用闭合式,提问题要做到具体、直观,使他们容易回答,进而启发他们思考,引起他们的兴趣。假如你要了解一个优秀中队的事迹,张嘴就问:“你们少先队活动有什么经验?”一下子就会把孩子问懵。这样的问题可以分成若干具体的小问题:“你们中队有多少队员?”“你们最近开展了些什么活动?”“这些活动是辅导员老师安排的还是自己设计的?”“开展活动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没有?”“你们是怎样解决的?”……在这一串小问题的回答中,优秀中队的典型事迹自然而然就出来了。 三、提孩子们关心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孩子们的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活跃,我们要善于利用孩子的这种心理特点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努力反映他们对事物的观察、体会和描述。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报道更贴近儿童,更有针对性。我采写过一篇录音通讯《她和我们一样幸福成

长》,写的是学校同学关心、帮助残疾小伙伴龚英的事情。采访的时候,我不光注意了解那些典型的事例,还下功夫挖掘孩子们为什么要关心帮助龚英,捕捉他们思想的闪光点。 “你为什么不怕麻烦,天天接送龚英上学回家呢?” “要是我们不帮助龚英,那她就上不了学了。”

“你以前嫌她脏,不愿意和她玩,现在怎么又和她一起玩呢?”

“残疾小朋友也是我们的小伙伴,我们应该更多地关心她,帮助她。” 真挚朴实的语言,把同学们美好的思想境界充分展现出来了。我们的新闻报道不光要报道孩子们是怎样做的,还要反映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使广大少年儿童从中获取知识,提高认识,影响行动,这正是事物本质之所在。 四、启发思维,提富于联想的问题

儿童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有限,很难像成年人那样,一下子明白你的意图,把你需要的材料有条理、有逻辑地表达出来,而他们的联想却比较丰富。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已掌握的情况,事先设想出事件可能是怎样发生和发展的。这些仅仅作为启发孩子们回答问题之用,不能当作事实本身。在采访中,特别是挖细节的时候,如果仅仅问“××事情是怎样的”,孩子们回答会比较简单。我们可以把事先设想的情节慢慢抖出来,问孩子们当时是不是这样的,是不是那样的。这样一来,很容易激发孩子们联想,他们会兴奋地告诉你,事情到底是怎样的。有一回,我获得这样一个线索。有一位同学的腿骨折了,住进医院,班上合唱

队的同学经常到医院看望她,和她一起唱歌,鼓励她战胜伤病。采访的时候,一开始我就提出设想的这样一个情节:“第一次同学们来看你的时候,你是不是老远就听到他们的声音,是不是还大声叫出好朋友的名字?”没想到,这位同学记起一个生动而富于戏剧性的情节:“那天,听到病房门口响起一阵嘈杂声,我以为有人来看其他的病人,就不耐烦地扯过被子蒙住头。过了一会儿,一阵清脆悦耳的歌声钻进了被窝,我才突然想起,是班上合唱队的同学们来了,猛的一把掀开被子,忘记了自己受伤的腿,差点从床上跳起来……”可见,在儿童的记忆中,他们在某个时候接触过的具体的独立的形象特别丰富,只是需要一根红线具体形象启发式的提问,把那些闪光珠玑串出来。

无论根据孩子们的哪一种心态所采取的相应的采访技巧、提问方式都不是简单的、机械的,记者必须灵活运用。有一句谚语说:“只要我们顺着河流走,就能发现大海。”我想,只要我们努力探索,不断研究儿童心理活动规律,就能和孩子们交朋友,写出他们“喜欢听、能受益”的报道来。

(作者单位:武汉人民广播电台)

人物专访的提问技巧- - 人物专访,是记者请新闻人物就专门性的问题进行解答的一种方式,是记者带着目的对有关人士进行专门的采访。是以记者同人物的谈话为主取得直接材料并穿插背景材料而成的一种特殊通讯。它比一般报道要详细而生动。专访中少不了采访对象、记者两个因素。专访的特点在一个\\'专\\'字,重点是一个访。人物专访既强调新闻性、政治性又要强调其可读性。相对于其它新闻形式,人物专访可读性具有亲和力。因此,为受众所喜闻乐见。 人物专访难写在于人们对其要求和关注程度高。人物专访难写在于如何不流于平淡、所写人物有鲜明特点。如果读者看完后能记住这个人物,并与其他人物区分开来,这就可以说是一篇成功的人物专访。而鲜明的人物、典型的事例,生动的细节都取决于采访的成功与否。记者与被采访者的交谈沟通是最重要的一个途径。采得好采得细,对人物就有较为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就能够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发现人物的闪光点和与众不同之处,才能更加准

确地提炼主题,让读者想看、爱看,觉得可信、可亲、可学。采访失败,就是再精心运作,也写不好。采访的好坏,记者提问的技巧尤为重要,问题提得好、提得准有助于打开采访对象的话匣子。

笔者认为目前记者在提问中容易出现以下几点不足:一是提问过大过空,让被采访者不知如何回答。一些记者采访还是喜欢\\'你有什么感想\\'等\\'老三问\\'套话。二是记者口头表达能力差,提问不能简明扼要。问话让采访对象不得要领,一些记者轻问重写,提问辞不达意,他们往往笔头功夫过硬,嘴上功夫不行,在认识上还有偏见:认为注重口才是讲花架子,不务实。笔者经常能看到一些记者提问,说了好多话绕不到主题上,如问一个农民企业家,下一步的打算,是否有意于资助农村教育。说来说去,不仅把被采访者说糊涂了,连记者自己也不明白说了什么。三是记者的采访态度不端正,也有学识有限。有的记者提问时信口开河,对对方回答不理解,使对方在心理上产生反感,从而与记者拉开了心理距离。这些都在无形中影响了采访对象的谈话情趣。

被采访对象容易出现下面几种情况:一、主观上是配合采访的,但却由于紧张或激动总是开不了口。来自基层的农牧民、工人容易出现这种现象。二、消极应付采访。虽然开了口,却总是偏离主题,或有意识地回避记者某些敏感问题。三是采访对象牵引着记者跑,被采访者信马由缰,一泻千里地讲下去,记者不能控制局面,采访费了不少时间,看似记了一大堆,要用的却不多,既费时又费力。 针对以上一些不足和问题,笔者依据自己肤浅的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同行探讨。 一、事先围绕主题设计一些重要问题。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要确立主题,围绕主题事先精心设计几个问题。一些问题可以现场发挥,但关键的问题一定要做准备。记者在采访前主题明确既可保证采访有的放矢,也能减少时间浪费。记者必须要有几个直奔主题的问题,事先要有充分的估计,不打无准备之战。有些口才不太好的记者,用这种方法,效果更好。一是可以做到心中有底,临阵不会慌乱。二是也可以事先练习问话。几个问题其实也就是采访的大纲和思路。有助于记者控制局面,把采访者引到主题上来。笔者在采访一个商界女强人时,这个女企业家见多识广,表现欲望很强,话很多却总跑题。笔者事先设计的几个问题就用上了,一跑题,就用一个问题把她问回来。

二、用内行话提问。行家伸伸手,就知有没有。记者张嘴一问,被采访者就能听出来,你对他的事情了解不了解,你对他的工作认识程度有多高。记者问外行话,很难获得被采访者的认同,也就无从深谈,记者也就难以探寻到被采访者的内心世界。记者要与采访对象交朋友,触及他最敏感的神经,探索其心灵。最容易找的共同语言就是采访对象的行业话题。这对于采访性格内向、腼腆、有胆怯心理、不易开口的采访对象有效果。记者可以提问一些他所熟悉的话题来引导他开口,最简单就是和农民谈他的庄稼施了什么肥;和牧民谈产了几只冬羔;和司机谈车的型号性能。当然千万不能不懂装懂,冒充内行。如记者采访下岗再就业典型,采访对象是做针织品的。笔者以前曾长期采访纺织行业,对针织较为了解,采访时顺口说出氨纶、细螺纹针、圆形织机等专业用词,让采访对象很惊喜。她认为对她的行业很看重,无形中缩小了心理距离。这次的采访用了8个小时,采访对象把想说的不想说的都说了出来,情况掌握得细、全,通讯写出来就真、有感染力。

三、提问轻松话题,安定采访对象情绪。对一些由于激动或紧张不能很快进入状态的采访对象,为了让他们情绪安定下来,记者可以先谈与主题无关而又轻松的话题。通过轻松话题让对方放松情绪,尽快缩短两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一盆花、一段经历,对一个问题的看法,或对方的兴趣爱好都可以成为提问的话题。笔者在采访中常采用这种方法。有次采访一位英勇牺牲的警察妻子,警嫂心情总平静不下来,笔者就问有关他们女儿的事情,从年龄问到女儿对父亲的死如何说的、如何想的。然后就引到了采访的主线上来。在采访残疾音乐家方放(国际大奖获得者)时,他因为反感采访,加之紧张,采访无法进行。笔者就问古典吉它与民谣

吉它的不同等他所熟悉的问题,使他放松。

四、对回避采访的,以提问对方感兴趣的问题,诱导其配合采访。用老话说,采访也是功夫在诗外。丰富的知识的确有助于采访。笔者在采访一个锐意改革的全国先进法院院长时,院长怕宣传自己影响不好,笔者事先了解被采访者古文造诣很深,对法家思想和军事很有研究,就问他对韩非子、荀子、商鞅和《吕氏春秋》的评价,通过对商鞅\\'轻罪重判重罪不将至也\\'的看法,自然而然他就谈到了他进行的改革。采访进行下去了,并改变了采访对象的态度。原只限半个小时的采访时间,不知不觉延长到五个小时。

五、在提问时兼顾双方,问受众想知道的问题。记者在采访人物之前总要认真思考。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想,想读者想知道这个人物的什么,会对他的哪些感兴趣。只有心中想着读者,读者才会喜欢看你写的文章。同样,也要站在采访对象角度考虑:他想要告诉读者些什么,他有什么好的经验和闪光的东西对读者有启迪。只有两方面都想到了,记者提的问题才会让双方都感兴趣。还要注意保护采访对象的隐私,不要问粗俗、猎奇与主题无关的问题。 六、记者提问态度要真诚、客观、不带个人倾向。不要提有提示作用的问题,以免诱导或限制对方的回答。提问多用探讨式、商量式而不要用生硬的、审判的口气。提问方式根据不同对象采用正问、反问、引导、激将等。记者与采访对象打交道要时刻记着贫*不欺、富贵不媚,提问语气要平和,话语要真诚,不能有训斥、嘲笑的成分。

七、提问要开门见山,提问语要简明扼要,易听易懂。提问语要用开放式的,多用怎么样、什么、如何等字眼,给对方以广阔的回答空间。不要像法官审判一样问:\\'是,还是不是。\\'提问语要注意具体,可把大问题分成几个小问题。比如问一个农民:\\'你知道怎样维护消费者利益吗?\\'就可以分成:\\'你周围的人买过假冒伪劣的东西吗?\\'\\'买了怎么办的?到哪去找?找谁?\\'

八、提问语要注意\\'五不用\\':不用长句、不用倒装句、不用否定语气提问、不用有歧义的话提问,在提问时不要生造词语、任意改用专用名词。学会多用口语,长句分成短句来问。 九、适当使用些激将法。充分发挥激将的作用。用有分量的尖锐提问使一些回避主题的采访者不得不直面回答。成功的采访,所提问题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要提一般性的问题,有意突出其尖锐的一面。有分量问题是记者水平的一个体现。名记者法拉奇就是以提问尖锐近乎挑衅而闻名的。笔者在采访一致力于改变的某单位领导时,提出:\\'你用这种强制性的手段来推行改革,群众会告你专制强权,也许以后会影响你的政治前途,你有可能会成为牺牲品,你对此怎么看?\\'这个问题一下就引起了该领导的重视和兴趣。采访完后,他说:\\'本来想应付一下,念念材料就完了,可你的问题不得不让我说话了。\\'而在采访一位有争议的企业家时,笔者直言不讳地问:\\'人们对你的评价是毁誉参半,你对此怎么看,你对自己如何评价。\\'这个问题打开了采访对象的话匣子,也撕开了他的防护衣。后来采访对象说:\\'你是第一个涉及到这一问题的,我一下就觉得你对我很了解,而且是公正平等地对待我。\\' 写一篇有血有肉、鲜活的人物专访是采写者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做好提问是关键。问题问好了,第一步就走好了,离目标也不远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mr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