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地质学复习资料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3-20 19:0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遥感地质学试题及答案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第一节 绪论
1. 遥感过程
2.遥感发展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
3.遥感地质学研究对象及内容 4.遥感地质学研究方法 第二节 数据源及反射率反演 1. 数据源 2. 反射率反演
第三节 遥感图像地质分析方法 (1)基本概念 (2)解译标志
(3)解译的可变性与局限性 (4)解译方法 (5)解译原则 (6)解译程序
第四节 主要地貌类型判译 1.概述
2.流水地貌解译
3.海岸及湖泊地貌解译 4.岩溶地貌解译
5.冰川及冻土地貌解译 6.风蚀地貌解译 7.黄土地貌解译 8.构造地貌 9.遥感地貌分区 第五节 不良地质灾害 1.滑坡解译 2.泥石流解译 3.崩塌解译 4.岩堆解译
第六节 遥感图像岩性及地层解译 (1)概述
(2)岩浆岩解译 (3)沉积岩解译 (4)变质岩解译 (5)遥感地层单位 (6)小结
第七节 遥感图像构造解译 (1)概述
(2)岩层产状的判断及量测 (3)褶皱构造判译 (4)断裂构造判译
第八节 矿产资源勘查中的遥感技术 (1)概述
(2)沉积矿产勘查遥感应用 (3)内生矿产遥感勘查方法 第九节 油气资源遥感 第一节 绪论 思考问题
(1)遥感的局限?
(2)遥感地质学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3)遥感在地质上有什么用?
1遥感过程 (1)能源 (2)在大气中传播:部分被大气中微粒(大气分子-CO2,O3,H2O等,气溶胶-水汽,烟)散射和吸收,能量衰减.----大气窗口
(3)到达地表的能量与地表物质相互作用.地表物质由生物、地质、水文、地貌等多因素组成,即自然和人文经济景观。这些因素大小、形状、排列等随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对波谱反映不同。例如:植被和岩石。 (4)再次的大气传播。
地表反射或发射的能量,再次进入大气,能量再次衰减。此时,能量包含不同地表特征波谱响应,大气效应对遥感影像影响大,不仅使遥感器接收的地面辐射强度减弱,而且散射产生的天空散射光使遥感影像反差降低,引起辐射,几何畸变,图像模糊等。 (5)遥感系统指不同遥感平台和遥感器组合。
(6)遥感图像产品。模拟图像和数字图像。两者转换:模数变换(A/D)或(D/A) (7)数据处理、分析与解译
处理过程中非遥感数据的结合,即辅助数据,包括野外站点采集和调查数据,实验室数据,以及各种专题图如土壤、土地利用、水文、地貌、行政规划图等,各类统计资料,如人口统计,作物统计等。
数据解译、分析主要由两种方式:
A:目视解译或模拟图像处理,指通过不同观测、解译设备,如立体镜、彩色合成仪、密度分割仪,根据解译标志,识别提取信息。
B: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指运用数理统计等多种数学方法,自动提取信息。
(8)信息产品:包括各种图形,图像,专题图,表格,地学参数(湿度、温度、生物量、植被覆盖度、叶面指数等),这些数据可进一步借助GIS进行分析。
(9)多目标用户:如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国土整治、区域规划,全球研究等等。遥感最终目的在于应用,应用核心在于“人”。 总结起来,遥感应用涉及三个环节。
(1)数据获取:涉及物理学、大气学、电子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等方面内容。 (2)数据处理、分析:广泛应用到数学,计算机科学等知识。 (3)数据应用:以专业为基础。 2遥感发展
目前遥感应用不足:
(1)实时监测与处理能力尚不能满足如灾害监测、渔情预报、精细农业等所要求的同步、准同步的完成数据获取、分析处理,快速提供连续不断的实用信息。 (2)遥感图像自动识别、专题特征提取,特别是遥感数据定量反演地学参数的能力和精度,
尚不能达到实用要求。 有两方面原因:
(1)遥感技术本身局限性。如遥感数据的定标(增益)、遥感数据的定位、遥感数据的空间分辨率有限、遥感数据处理方法有限。
(2)人们认识上的局限。人们对遥感成像及传输机理、影像特征、地学规律的认识。 要解决遥感实用化问题,涉及遥感过程每个环节的进展:
(1)遥感数据源的改善,即高光谱、高几何分辨率、高灵敏度、多角度、多类型遥感器的研制。
(2)遥感数据处理分析方法和手段的发展,以提高遥感的时效性和精度。 (3)遥感定量方法的研究.·遥感的实质是个“反演”问题。涉及两方面问题:一是从遥感原始测量值中模拟和反演各类有价值的地表参数。如植被结构,地表真实温度等。二是建立有价值的遥感应用分析模型。 3遥感地质学研究对象及内容
对象:地球表层各种地质体和地质现象的电磁波辐射特性,从遥感资料中提取地质信息,识别和量测地质体和地质现象。 研究内容:
(1)研究地质体与地质现象的电磁波辐射特性。 (2)研究地质体与地质现象的影像特征。 (3)研究各种遥感资料信息提取方法。 (4)研究遥感地质工作方法和程序。 4遥感地质学研究方法 (1)地质体波谱测试
(2)遥感图像的光学处理和数字处理 (3)遥感图像地质解译
5遥感技术在地学的应用概况
? 1.土地覆盖与土地利用 ? 2.城市群及城市热岛监测 ? 3.自然环境监测 ? 4.自然灾害监测 ? 5.林火监测 ? 6.沙尘暴监测 ? 7.洪水监测及评估 ? 8.遥感与国家安全 ? 9.地质
第二节 数据源及反射率反演 1.数据源
1.1遥感数据特征
(1)空间分辨率:三种表示法象元,线对数,瞬时视场角 (2)光谱分辨率 (3)时间分辨率 (4)温度分辨率 (5)辐射分辨率
辐射动态范围:指遥感器可测量的最大信号与可检测的最小信号。所谓最大信号指在此值以外无论输入信号多强,响应也无变化的饱和区。最小信号指小于此值的信号无响应
区域。两者之间的动态变化范围内,输入与输出信号几乎呈线性关系。 1.2遥感数据的获取和显示 (1)记录方式
影像记录方式-模拟图像 数字记录方式-数字图像 (2)模数变换和数模变换 (3)数据格式
“BIL” (Band Interleaved By Line):先记录第一波段第一行,然后第二波段第一行
“BIP” (Band Interleaved By Pixel) :先记录第一波段第一个象元,然后第二波段第一个象元
“BSQ” (Band Sequential) :按照波段顺序记录
HDF格式,不必进行转换就可以在不同平台间传递的新型数据格式。采用分层式数据管理结构,并通过所提供的“总体目录结构”可以直接从嵌套的文件中获取各种信息。 LANDSAT ETM 7 产品
图像 类型 波段 波长范围 (um) 分 辨 率(m) 辐射量 化级 光谱信息识别特征及实用范围 T M 图 像 1 0.45-0.52 28.5 256 属可见光蓝光波段,能反映岩石中铁离子叠加吸收光谱,为褐铁矿、铁帽特征识别谱带,但因大气影响图像分辨率较差。 属可见光绿光波段,对水体有一定的穿透能力,可用于水下地形、环境污染、植被识别,但受大气影响图像质量相对较差。 2 0.52—0.60 28.5 256 3 0.63—0.69 28.5 256 属可见光红光波段,对岩石地层、构造等有较好显示 属近红外波段,为植被叶绿素强反射谱带,反映植被种类,第四系含水量差异。实用于岩性区分,构造隐伏地质体识别,地貌细节显示较清楚。 属近红外波段,为水分子强吸收带,适用于调查地物含水量、植被类型区分;冰川、雪识别等。 属远红外波段,也为地物热辐射波段,图像特征取决于地物表面温度及热红外发射率,可用于地热制图,热异常探测,水与植被热强确定。 属反射红外波段,为烃类物质、蚀变岩类和含羟基蚀变矿物吸收谱带,用于区分热蚀变岩类、含油气信息识别、岩性和地质构造解译。 4 0.76—0.90 28.5 256 5 1.55—1.75 28.5 256 6 10.45—12.5 120 256 7 2.08—2.35 28.5 256 原始数据产品(Level 1):原始数据产品是卫星下行数据经过格式化同步、按景分幅、格式重整等处理后得到的产品,产品格式为HDF格式,其中包含用于辐射校正和几何校正处理所需的所有参数文件。原始数据产品可以在各个地面站之间进行交换并处理。
系统几何校正产品(Level 2):系统几何校正产品是指经过辐射校正和系统级几何校正处理的产品,其地理定位精度误差为250米,一般可以达到150米以内。如果用确定的星历数据代替卫星下行数据中的星历数据来进行几何校正处理,其地理定位精度将大大提高。几何校正产品的格式可以是FAST-L7A格式、HDF格式或GeoTIFF格式。
几何精校正产品(Level 3):几何精校正产品是采用地面控制点对几何校正模型进行修正,从而大大提高产品的几何精度,其地理定位精度可达一个象元以内,即30米。产品格式可以是FAST-L7A格式、HDF格式或GeoTIFF格式。 高程校正产品(Level 4):高程校正产品是采用地面控制点和数字高程模型对几何校正模型进行修正,进一步消除高程的影响。产品格式可以是FAST-L7A格式、HDF格式或GeoTIFF格式。要生成高程校正产品,要求用户提供数字高程模型数据。 TM7个波段可获取的特征变量
(1)亮度,构成亮度的主要成分是可见光波段,亮度主要反映地物的辐射水平,可以监测地物的反射辐射强度。可以是几个波段之和、平均值或(TM12+TM22+TM32)1/2/3
(2)绿度:对绿度贡献最大的是对植物高反射的TM4,而TM3与之呈负相关,他们的组合反映红外与红光辐射强弱的对比关系,提供更多植被信息。最常用的标准植被指数为NDVI=(TM4-TM3)/(TM4+TM3)
(3)湿度:构成湿度的主要为TM5,7他们均处于两个水的强吸收带,对湿度反映灵敏,可是TM5,TM7独立构成,也可是两波段比值、差值、标准差等。 (4)透射度(深度):主要对透射可见光的水体而言,由TM1,2组成,对研究水深,地下水形,水体浑浊有作用。
(5)热度:热度主要反映物体常温下的热辐射差异,由TM6波段组成。 2.反射率反演
(1)定标
绝对定标与相对定标
定标是将遥感器所得的测量值变换为绝对亮度,表面温度等物理量有关的相对值的处理过程。或者可以理解为建立遥感器每个探测器输出值与该探测器相对应的实际地物辐射亮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定标可分绝对定标和相对定标
遥感中常用的定标技术有实验室定标和飞行定标。
(2)表观反射率 (3)真实反射率
大气概况、大气散射、大气衰减
遥感所利用的各辐射能均与地球大气层发生相互作用,或散射或吸收,使用能量衰减,光谱发生变化。大气衰减有选择性,因此对不同波段图像影响不同。另外,同一地点同一波段图像由于成像时间不同,所受影响不同。
这里就要求消除这些大气的影响,称为大气校正 第三节 遥感图像地质分析方法 1基本概念
目的:提取地学信息。
首先要明确信息是什么?信息与数据有什么差别?
遥感地学信息本质上是能量信息,具体指地物的电磁辐射能量及其结构特征与时空状态。
遥感信息虽然包含地物信息,但也有其它干扰信息,因此要提取地物信息必须剔除干扰信息,也就是一个信息提取的过程。
遥感地学中,将表征地学及地学现象遥感信息的影像特征,称为地学解译标志。
将提取遥感地学信息的过程称为地学解译,遥感地学信息提取的种种手段,称地学解译方法。
目前常用的方法有: (1)目视解译 (2)数字处理 图像观察方法: 单张图像? 立体像对图像?
2解译标志
直接解译标志:
1. 形状/大小
1. 单一地物的形状、大小
形状大小,地表任何地物都具有一定的形状: 特殊形状:机场、运动场、房屋、道路、水塔等?? 机型、船型、车型、树型、人脸型 地貌上的形:大山、大河
地表上的形:耕地、森林、城镇、道路、机场、桥梁、码头、舰船
冰雪、沙漠覆盖区的形
形状干扰因素:中心投影、红外扫描畸变 大小:必须考虑图像比例尺。 注:⑴.遥感意义上的形状和大小 ⑵.顶面和侧面
⑶.与图像比例尺有关
人眼能分辨的最小图斑--0.2mm 1:5000 可分辨 1m大小地物 1:50000 可分辨 10m大小地物 大比例尺图像看小地物 小比例尺图像看大地物
由于人眼的生理特性宽度小于上述标准的线状地物也可能识别--铁路 公路 线性构造
比例尺 1:1000万 1:400万
地面分辨率 1000m 400m
可识别的地物
大地构造、板块、地带性景观、气旋、反气旋、海洋温度、含盐度、洋流等
区域地质构造、沙漠风系、山脉走向、森林分布、空气污染来源与扩散、海流、海洋中尺
度旋涡、城市等 层单元、构造体系、地貌类型、土地类型、植被类型、河流类型、飞机场、村镇、海港、
铁路等 矿产调查、地震破坏、流域水系、海况调查、海水污染、牧场、公路等 土壤侵蚀、水污染、农场、河床演变、河口淤积等
土壤湿度、盐分、排水类型、森林密度、树冠直径、树种、农作物类型、人工建筑物等 工程点、矿坑、坝址、桥涵等
2. 色调/颜色
①.色调深浅的相对意义
色调标志受地物颜色、含水量、风 化程度、覆盖物、植被掩盖的程度、光照条件变化、、成像技术等多种因素影响。
在同一幅图像上,即便成像条件基本相同,物性相同的地物其色调也会不完全相同,甚至差异很大。 应用色调标志要谨慎、应作具体分析 ②.色调的物理涵义(波谱特性)
在不同类型遥感图像上,色调深浅的物理涵义不同。 *黑白全色像片--可见光反射能量大小 *黑白红外像片--摄影红外反射强弱
*多波段图像--相应通道响应波段辐射能量大小 *热红外图像--地物温度差异
1:100万 100m
1:25万 1:10万 1:5万 1:1万
25m 10m 5m 1m
*雷达图像--后向散射回波强弱
3. 阴影
阴影--可识别目标物形态和地貌形态 注 不同成像机理图像阴影意义不同 光阴影 热阴影 雷达阴影
阴影可掩盖阴影区地物本身的色调特征 4. 纹理
影像结构 -- 由细小地物群体的色调、形状重复组合而构成的群体影像特征。 纹理:地物影像轮廓内的色调变化频率 感觉地物的表面结构特点和光滑程度
5. 图型
纹形图案--由细小地物有规律地重复出现组合而成。是地物形状、大小、色调、阴影、小水系、植被、微地貌、环境因素等的综合显示。 水系格局、土地利用型式、地质体等均可形成特有的纹形图案
6. 位置 间接解译标志:
1. 地貌 (1)宏观地貌形态 ⑴山地形态:
长条状—沉积岩、中浅变质岩、线状褶皱、褶皱强烈地带。块状—岩浆岩、深变质岩、断裂交错区。大型块状山地多在断块构造基础上发育而成。
(2)地形相对高差:
大区域—高原、平原、盆地—受构造控制 小区域—受小区域构造及地貌发育阶段控制 微型地貌—主要由岩石抗风化能力决定
(3)山地组合格局
主干山脊的排列方式,如平行状、放射状等,都反映了区域构造的总体格局。 (2)微观地貌形态 山顶形态 山坡形态 沟谷形态
2. 水系
水系:一个流域范围内整个地表水网的总称 ,是主流、支流和更小的支沟等多级水流(水道)组合体 。
一个地区的水系特征,是该地区岩性、构造和地貌形态所决定,是地质解译中最重要的解译标志之一。
? 地质解译中五级水流划分: 1-3级冲沟
2、3级冲沟与岩性和地质构造关系密切是水系分析的重点
4、5级为常年流水或较大的季节性流水的河道组成一个基本水系的主要 干流
㈠.水系分析
1.水系密度—支沟间距(m) 水系总长度/单位面积(m/m2)
密集—支沟间距100m—地表径流发育、支沟密集、地势平坦、降水丰富—土壤或岩石透水性差,多为易被侵蚀的柔软易碎岩石 如:泥岩、页岩、粘土、粉砂岩、黄土、易碎片岩
中等—支沟间距100~500m岩石透水性较差,降水较少,地表有一定坡度
稀疏—支沟间距>500m地表径流不发育,降水稀少,岩石透水性,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地表坡度较大,水系长而稀疏,如:砂岩、石英砂岩 一般规律:页岩>千枚岩、花岗岩>砂岩>灰岩、砾岩 2.水系的均匀性、对称性、方向性 均匀性—地质构造、岩性的均匀性
均匀水系—地质构造简单,岩性单一稳定,抗风化剥蚀能力和裂隙发育较接近 不均匀水系—地质构造复杂、岩性变化大不稳定
对称性—区域地形或大片成层岩石向一侧倾斜(单斜构造、单面山) 方向性—多受地貌和构造控制,可反映区域山系走向、岩层及构造走向 方向性明显 方向性不明显 3.冲沟形态
地表径流汇合、下切形成冲沟、冲沟形态与岩性有关。长短、宽窄、深浅 ㈡.水系类型
(水系格局、水系形式)水文网的平面组合形态
与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岩性、地形、气候等有关 对新构造运动反映尤为灵敏 ? 1.树枝状水系及其变态
特点:各级支流自由发展,无明 显方向性,支流与次级支流锐角相交 发育区:构造简单、岩性单一 产状平缓、地形坡度不大
密集型树枝状—黄土、页岩、泥 岩等细粒结构岩石区
粗疏型树枝状—不易风化,裂隙 发育的侵入岩、变质岩、砂岩区
? 变种—钳状沟头树枝状—花岗岩等球形风 化明显的岩石区 ? 2.角状水系
特点:主流常呈尖锐的角状 弯曲—受断裂构造控制
角度大小和方向与岩性有关: 如: 砂岩地区多发育互相平行的节理;
灰岩地区则发育彼此以锐角相交的节理 发育区:砂岩、石灰岩、花岗 岩、板岩、大理岩地区 ? 3.格状水系
特点:主要支流与次级支流成一定角度相 交,呈格状或菱格状
发育区:坚硬岩石受共轭裂隙
或断裂控制 变种— “丰”字形
? 4.平行状水系
特点:多条支流相互平行,并以近似的角 度与主流交汇,形似马尾 发育区:
大面积玄武岩流倾斜地表、 单面山层面坡、 滨海平原、 大冲积扇、
掀斜构造的倾斜面 ? 5.放射状及环状水系
特点:水流从中心向四周流的离心型水系 放射状—车轮辐条状 发育区:火山锥
小的浑圆形侵入体 环状—由放射状水系发育 而成,支流环绕中心呈环状, 形似年轮
发育区:沉积岩层构成的 构造穹隆
? 6.向心状水系
特点:放射状支流由四周向中心汇集
发育区:构造盆地、局部沉降区、洼地 7.倒钩状水系
特点:支流以钝角汇入主流且与主流流向相反 发育区:断裂控制或河流袭夺 ? 8.星状水系
特点:地表水流无完整格局,许多大大小小 的集水盆地彼此分立,似群星散落地表,呈星 点状,地表河有时突然潜入地下成为潜流,有 时潜流又以泉或河的形式出露地表 发育区:气候湿热区的石 灰岩、白云岩区落水洞、溶蚀 漏斗、溶蚀洼地、溶洞等对流 水起控制作用
? 9.羽状水系
特点:小冲沟密集,与支 流近直交,形似羽毛
发育区:均匀细粒结构岩 石(片麻岩),层理、片理、劈理、 板理极发育区 ? 10.其它水系
扇状、 网状、 辫状…
? 水系类型的影响因素: 岩性 构造
新构造运动
岩石抗蚀能力、透水性、可溶性、成层性 气候
地形相对高差、坡度、侵蚀基准面 植被分布 人工改造
3. 植被
? 3. 植被标志 利:
植被的选择性生长特性,某些植被与岩性 及矿产有关;
植物分布与地质构造有关;
利用植物种属可间接推断基岩岩性 弊:
掩盖岩石露头
4. 水文 指某些陆地水文特征: 地下水溢出带
基岩及松散沉积物的含水性、渗透性 温泉矿泉水化学异常 土壤含水性
如:线状排列的泉水—断层 串珠状湖泊—断裂构造
5. 土壤
指狭义的基岩风化后的松散残积层
∵ 其颜色、色调、成分、结构、植 被等与母岩有直接关系
∴ 具有一定的岩性指导意义
6. 人类活动遗迹
3解译的可变性与局限性
? 1. 解译标志的局限性
同一种地质体在不同地区会有迥然不同的 影像特征
如:石灰岩
南方湿热区 —岩溶景观
北方干旱区—单面山、嶂谷、桌状山 2.解译标志的可变性
同一种地质体,即便在同一地 区,当其出露面积、厚度、所处构 造部位、岩层产状、覆盖程度不同 时,也能表现出不同的色调、水系 或地貌。
4解译方法
⑴.直判法--运用直接解译标志, 判断学现象。要求出露好、影像质量高 ⑵.对比法--同一图像上不同地学体类比 影像特征与地学特征对比 与已工作过的邻区对比 与前人研究资料(成果)对比 不同解译技术结果之间 多名解译人员成果对比
? ⑶.逻辑推理法
利用地学现象与地表其它景观要 素的相互关系,用地质学、矿床学、地貌学、水文学、土壤学、地植物学等有关学科的理论 进行综合分析,逻辑推理, 从而辨认和确定目 标的地学属性。
可指导正确利用间接标志判定掩盖区地学现象 。
5解译原则
? 1. 综合解译 综合分析
⑴.多种遥感图像综合(采用多平台、多 比例尺、多时相、多波段图像对比研究) ⑵.目视、光学、数字解译技术综合 ⑶.地、物、化、遥多源信息综合 ⑷.地学解译与野外调查结合 ⑸.各种解译标志综合
? 2. 总体观察指导局部观察 先有总体轮廓 再做细部区分 宏观观察采用卫星图像
(小比例尺 宏观概略性强) 细部观察用航空像片
(大比例尺 有利细部观察)
重点地段重点分析
? 3. 先易后难 循序渐进 有条理 有计划 选好切入点 提高效率
不漏 不重
⑴.从已知到未知 ⑵.先易后难 ⑶.先山地后平原
⑷.先构造后岩性、地层
⑸.先断裂后褶皱, 先线性构造后环形构造 ⑹.先岩浆岩 再沉积岩 后变质岩 ⑺.先地表 后深部
6解译程序
? 1.资料准备阶段
搜集遥感(多时相 多波段 多比例尺
多遥感器 多分辨率);同比例尺地形图;前人 研究资料--制作图像镶嵌图--分析已知专业资 料, 研究地物原形与影像模型之间的关系 2.初步解译阶段
根据解译标志等建立起来的地物模型与影 像模型之间的直接解译标志, 运用地学相关分 析法建立间接解译标志--遥感图像初步解译
? 3.野外调查阶段
地面实况调查(包括:航空目测、路线勘 查、定点采集样品、野外地物波谱测试) 4.详细解译阶段
根据实况调查资料,全面修订初步解译,提 高解译可信度,对详细解译图可再次进行野外 抽样调查或重点调查,确认可信度,直至满意
? 5.制图阶段--
遥感图像解译成果--专题解译图 图像解译图的转绘成图: 目视手工转绘 转绘仪
借助绘图、图像处理软件屏幕解译直接成图 GIS软件
第四节 主要地貌类型判译 思考题
(1)判译流水地貌应注意哪些内容? (2)遥感图像上岩溶地貌有什么特点?
(3)遥感图像上冰川地貌和风蚀地貌有什么特点? (4)地貌分析过程?
1.概述
? 目的
? 地貌判读主要从地貌学原理出发,分析图形、色调和阴影等直接判读标志,
再根据地质、水文、土壤、植被等地理要素的相关信息,综合分析判读。
? 原则
? 从区域地貌入手,了解区域地貌形成条件与成因,以及区域主要地貌形成特
征。通过地貌形态的分析,全面系统地了解地形演化动态; ? 注意各种解译对象的相互关系; ? 从正常地貌中识别异常地貌; ? 要对各种标志进行综合分析;
? 利用航片和卫星像片进行对比解译分析,编制各种地貌图件。
? 大型地貌单元判读
? 山地地势起伏明显,阳坡光照较强,色调浅;阴坡亮度值小,色调较深。 ? 高山海拔高,通常具有尖顶山峰及狭窄的锯齿状山脊,地形起伏剧烈,阴坡
完全见不到阳光,影像常有大片的阴影,有时山顶上有白色的常年积雪甚至冰川;
? 中山相对高差不如高山,被切割得较破碎,阴影斑块较小,山顶浑圆,谷地
较宽,且有耕地和居民地分布;
? 低山丘陵相对高度较小,山坡较平缓,无明显大面积阴影,一般有较多耕地
和居民地分布其间,且多辟为梯田、园地;
? 盆地的影像特征是四周被山地、高原或丘陵所围,中间呈低平的盆状地形。
大多数盆地有人类生产活动居住,可观察到相应的建筑、耕地等标志; ? 平原影像地面平坦,色调均匀,极少阴影,多分布有耕地农田、居民地和道
路等。有时,平原局部影像的色调变化也很大;
? 高原是顶面比较平坦宽阔高地,是有一定空间尺度的宏观地貌。根据地域、
经纬度等容易判读。不同的高原自然地理条件不一,利用不同,影像差异很大。
2.流水地貌解译
? 流水对地貌的改造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 流水的侵蚀作用:坡面流水使坡面破碎;沟谷和河谷流水,使沟谷
和河谷加宽加深。
? 流水的沉积作用:流水在搬运途中,由于流速降低,所携带的物质
便会(有规律地)沉积下来。
? 流水地貌判读对分析新构造运动和环境演变很有帮助。
? 侵蚀沟及洪积扇的图像特征 ? 河流地貌的图像特征 ? 河流三角洲的图像特征
一 侵蚀沟及洪积扇的图像特征
当薄层水流在坡地上形成许多细小纹沟(深<0.1m)之后,往坡下水流兼并为细沟(深0.1-0.4m),细沟进一步发育为侵蚀沟。侵蚀沟在地表结构松散的地区最为发育,也是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
侵蚀的发育过程:
纹沟(<0.1m)→细沟(0.1-0.4)→切沟(1-2m)→冲沟(几十米以上)→河谷、坳沟(宽>深)
侵蚀沟在遥感影像上以线状显示,不同方向的侵蚀沟组合在一起,形成不同类型的水系网。其形态特征和发育程度与岩性和构造及大气降水等特点有关。常见的形状
有菱形、卵形、直线形、宽带形和梯形等。
在遥感图像上可以利用侵蚀沟的形态特征和稀密程度以及它们的方向性解译不同类型的岩石和构造。
? 洪积扇
洪积扇一般都分布在山前沟谷的出口处。坡度较小,规模较大,洪积扇下部常开垦为农田,在像片上的影像均呈扇形。有时会形成洪积扇群,由于构造抬升会出现叠置洪积扇。
二 河流地貌的图像特征
在遥感图像上河流呈不同形状的带状或线状影像。
? 在大比例尺航片上呈带状,影像清晰,可以直接判别河流的侵蚀和堆积地形。 ? 在小比例尺卫星图像上河流呈线状,可以判别河流的变迁。
? 在多波段遥感图像上根据色调的深浅能判别河水的混浊度、悬移泥砂和水污染等。 ? 利用多时相遥感图像可以研究河流演变的动态变化和古河道的分布等等。
? 河谷内包括了各种类型的河谷地貌。从河谷横剖面看,可分为谷底和谷坡两部分。
谷底包括河床、河漫滩;谷坡是河谷两侧的岸坡,常有河流阶地发育。当河床弯曲愈大时,形成狭窄的曲流颈,经流水切割取址,形成牛轭湖。
(1)河床、河漫滩和阶地
? 河床、河漫滩、阶地一般沿河岸呈带状展布。
? 根据河床的分布可判断水系形态,分析河流流经地带构造活动趋向。 ? 河床的色调取决于河水的深浅、混浊程度、河床底质。 ? 阶地一般有阶地陡坎,绝大多数情况下分布有农田和村庄,影像色调因土地
利用方式及地理环境而异。
? 卫片利用变换多波段方法容易从色调上分出河漫滩、阶地,但形态较小时比
较困难。
(2)古河道、牛轭湖
? 古河道由于沉积物质地及含水量变化,在影像上呈条带状图案,在干旱区由
于地表积盐呈白色,在平原区由于地下水位高或表层土壤富水可能显示深色调。
? 河床迁移所形成的牛轭湖、迂回扇等是河床迁移的典型标志。据此可研究古
河道及河流迁移等。
三 河流三角洲的图像特征
? 在河口区,入海(湖)河流与海(湖)水动力共同作用下,形成外形似三角形的、向
海突出的地貌体称为三角洲。
? 三角洲的发育受入海(湖)河流的挟沙能力、海(湖)水动力的影响 ,随着入海泥沙量的
减少和海洋再造营力的增强,依次形成扇形、鸟足形、舌形、尖嘴形、弓形三角洲及河口湾形三角洲。
3.海岸及湖泊地貌解译
? 基岩海岸——地形起伏小,山坡冲沟发育,水系呈树枝状或网状,海岸带平坦,台
面微微倾向海面,色调较深而均一,有时有斑点状纹影;当岩性软硬相间时,形成锯齿状基岩海岸。基岩海岩的海蚀崖呈现线状分布时,是断层海岸的标志。
? 沙质、泥质海岸——地形起伏较小,色调较均一,沙质海岸色调浅,泥质海岸色调
深,冲沟发育,植被茂盛。
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可有珊瑚礁海岸;在盐沼植物广布的海湾和潮滩上,可形成红树林
海岸
湖泊无论其规模大小,在遥感图像上最为醒目。
自然界中湖泊类型多样:牛轭湖、冰川堰塞湖、地堑湖、岩溶湖、泻湖
湖泊形态、湖群展布,往往受构造控制。湖积平原、湖积阶地、湖堤环(沙砾堤)等都是湖泊演化在遥感图像上留下的直观的形迹显示。
湖泊演化 淡水湖 沼泽化 消亡。 这些在遥感图像上均可识别。咸化、盐湖
4.岩溶地貌解译
? 岩溶地貌是含CO2地下水与地表水对碳酸盐岩类(如石灰岩)溶蚀与沉淀,侵蚀与
党积,以及重力崩塌、堆积等作用形成的,以南斯拉夫Karst高原最为典型,亦称喀斯特地貌。这种现象在炎热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最为发育,我国桂、黔、滇等省区分布甚广,它们在遥感图像上常见。
? 喀斯特地貌有孤峰和峰林、溶蚀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溶蚀盆地、伏流、盲谷等地貌形态。 ? 这些都属于小尺度的微地貌形态,利用航片判读较清楚,低分辨率卫片很难观察到,只能通过纹型图案和间接标志判读 ? 喀斯特地貌发育地区呈菊皮状纹理。另外,石灰岩地区植被稀疏,裸露的灰岩色调较浅,这也是判读喀斯特地貌的重要卫片判读标志。 ? 喀斯特地貌发育时间顺序是从峰林、峰丛、到岩溶平原几个阶段,有时可在空间分布上呈现这一时间序列变化。总结其地域分布规律有助于卫片判读分析。
喀斯特作用(溶蚀作用)在包气带,地下水在可溶性岩石的裂缝中向下渗流,使裂缝不断加深加宽,石芽不断升高。在岩石成分较纯、岩层巨厚、岩层倾角平缓的可溶性岩石地区,石芽可高达几十米,远望宛如树林,称为石林。规模较大者称为峰林。
5.冰川及冻土地貌解译
冰川具有剥蚀、搬运、沉积等外营力作用,因而形成一系列冰川地貌。如角峰(金字塔山峰)、刃脊、冰斗、悬谷、槽谷、侧碛、终碛、堰塞湖等,终碛以外为冰水扇-冰水冲积平原。一般来说,从角峰到冰川外缘,冰川剥蚀-堆积地貌的水平分带现象,在遥感图像上都十分明显。
冰缘地貌(亦称冻土地貌),在图像上具有独特外貌,地势和缓,小比例尺图像上表面细腻、光滑,大比例尺图像上可见石环、多边形土、石龙、融冻泥流、冻丘等。
6.风蚀地貌解译
风成地貌主要是风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形成的。 包括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
风蚀形成的巨型地貌包括岩漠和石漠。中型和微型的有风蚀洼地、风蚀柱、雅丹地形,风蚀谷等
? 沙丘地貌的图像特征
? 在航片上可判明新月形沙丘、金字塔状沙丘、蜂窝状沙丘以及纵向沙垄和横
向沙垄等形态。
? 新月形沙丘由单向风造成,其形似新月,向风坡长而缓,背风坡短而陡,两
面不对称,色调也不一致;金字塔沙丘呈角锥状;蜂窝状沙丘呈盾形或圆形,沙丘间为碟状洼地,起伏和缓。有时新月形沙丘连接而形成横向沙垄,其排列方向垂直于主导风向,而且两坡不对称。卫片上高大沙山、沙垄仍有清晰外形,但一些蜂窝状沙丘、小型新月形沙丘则表现为各种式样的纹型图案。 ? 沙丘在影像上一般表现为浅色调,有时陡坡会形成阴影。在判读沙丘时,根
据形态和植被可区分活动沙丘和固定沙丘。活动沙丘色调浅,峰脊线尖锐、清晰,平面形状比较规则;固定沙丘则生长有植物,色调较暗,峰顶浑圆,平面形态较为紊乱。
7.黄土地貌解译
黄土地区的外动力是多种多样的,但黄土堆积以后,地貌的塑造主要是暂时性流水作用和重力剥蚀作用造成。黄土地貌可分为两大类:沟谷地貌(纹沟、细沟、切沟、冲沟)和沟间地貌(塬、梁、峁、间、坪),间坪为沟谷两侧平地、古谷地。遥感图像上,黄土地貌以浅色调密集水系形成瓢状沟头构成别具一格的千沟万壑景观。
在沟间地貌谷坡背景上,还可形成一些微地貌,如沟谷扩张形成的重力地貌,因黄土中含碳酸盐而形成的潜蚀和溶蚀地貌,如黄土碟、陷穴、黄土柱(沟头)。
沟间地貌的演变,干湿、冻融涨缩、表土剥离下溜;垂直节理、雨水下渗、潜蚀崩塌→谷坡扩展→塬-梁-峁-残丘平原。
? 黄土地貌的图像特征
在遥感图像上黄土塬地势平坦、开阔,冲沟稀疏,耕田发育。
? 黄土墚地形上呈条带状。
? 黄土峁是由黄土墚再被流水切割,形成不连续的小丘或弧丘。冲沟呈放射状,
冲沟切割深呈“V”形。
? 黄土涧是黄土掩盖古河床后形成宽而浅的带状凹地,它延伸长,植被茂盛。 ? 黄土阶地是阶梯状的黄土地形,阶地上耕田发育,冲沟发育。黄土地区的冲
沟纵横交错,在平面上组成树树状、梳状、格状、羽毛状和环状等水系。
黄土地区在遥感图像上出现异常水系或影纹时,应该注意有可能在黄土下存在隐伏构造或隐伏地质体。
8.构造地貌
各种大型的山地、高原、平原、盆地等多属于内动力地质作用形成的大地构造地貌。各种构造地貌形态特征、边界条件、交接关系、内部(山脊地带、斜坡地带、山前地带)分带等,都可以采用遥感图像进行分析、研究。这在地面调查中难以做到的,遥感为构造地貌的研究提供了一种简便、真实、快速的研究方法。
山地:水平构造表现为高山、桌状山、阶梯状台地 单斜构造表现为单斜山、猪背山 直立构造表现为:笔架山、万卷书山
褶皱构造表现为平行岭谷、之字形岭谷、背斜山、向斜谷和坳陷盆地 断层构造表现为断块山(地垒式、掀斜式)、断陷盆地(谷地)(走滑的、拉张的、压缩的)、断层崖、断层三角面等等。
成层性:很多山地都存在不同时代、规模、高度不等的夷平面(在分水岭地区古代遗留的准平原面),多次抬升,形成多级夷平面,这便构成山地地貌的多层性。 9.遥感地貌分区
一、资料准备: 遥感图像及地形图 二、地貌类型的确定 三、地貌边界的勾绘 四、成图整饰
第五节 不良地质灾害
(1)如何判译滑坡?应用遥感解译滑坡能做哪些工作? (2)泥石流在遥感影像上有什么特点,能表现出哪些信息? (3)崩塌与岩堆的解译标志?
1.滑坡解译
(1)滑坡形成原因-内因为地形、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外因为降雨。 (2)滑坡分布特征: A:区域性 B:间歇性 C:继承性 D:扩大性
E:缓慢性与长期性 F:突发性
(3)利用遥感可以确定滑坡位置、类型、边界、规模、活动方式、稳定状态等,并可分析滑坡发育的岩性、构造、植被、水系等。
典型的滑坡在图像上的一般判释特征包括簸箕形(舌形、不规则形等)的平面形态、个别滑坡可以见到滑坡壁、滑坡台阶、滑坡舌、滑坡周长、封闭洼地等。此外,滑坡地表的湿地和泉水等,也是滑坡的良好判释标志。
除上述对滑坡体本身影像进行判释外,还应从大范围的地貌形态进行判断,如滑坡多在峡谷中的缓坡、分水岭地段的阴坡、侵蚀基准面急剧变化的主、支沟交会地段及其源头等处发育。河谷中形成的许多重力堆积的缓坡地貌,大部分系多期古滑坡堆积地貌。在峡谷中见到垄丘、坑洼、阶地错断或不衔接、阶地级数变化突然、或被掩埋成平缓山坡、蠕成起伏丘体、谷坡显著不对称、山坡沟谷出现沟槽改道、沟谷断头、横断面显著变窄变浅、沟靡纵坡陡缓显著变化或沟底整个上升等等,这些现象都可能是滑坡存在的标志。 (一)活动滑坡的判释
活动滑坡判释的特点是:滑坡各部分要素诸如滑坡周界、裂缝、台阶等影像清晰可见。活动滑坡的判释特征归纳如下:
(1)滑坡体地形破碎,起伏不平,斜坡表面有不均匀陷落的局部平台; (2)斜坡较陡且长,虽有滑坡平台,但面积不大,有向下缓倾的现象;
(3)有时可见到滑坡体上的裂缝,特别是黏土和黄土滑坡,地表裂缝明显,裂口大; (4)滑坡地表湿地、泉水发育;
(5)滑坡体上的植被与其周围的植被有较大区别。
(二)古滑坡的判释
古滑坡往往由于后期的剥蚀夷平以及一系列的改造过程,使得原有滑坡要素短缺或模糊不清,其判释特征归纳如下 :
(1)滑坡后壁一般较高,坡体纵坡较缓,植被较发育;
(2)滑坡体规模一般较大,外表平整,土体密实,无明显的沉陷不均现象,无明显裂缝,滑坡台阶宽大且已夷平;
(3)滑坡体上冲沟发育,这些冲沟是沿古滑坡的裂缝或洼地发育起来的; (4)滑坡两侧的自然沟割切很深,有时出现双沟同源;
(5)滑坡舌已远离河道,有些舌部外已有不大的漫滩阶地; (6)泉水在滑体边缘呈点状或串珠状分布,水体较清晰。 (7)滑坡体上开辟为耕田,甚至有居民点。
2.泥石流解译
泥石流是持续时间很短,突然发生的,夹有泥沙、石块或巨砾等大量固体物质与水组成的混合流体。
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三个要素: (1)汇水区内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 (2)有陡峻的地形和较大的沟床纵坡;
(3)流域中上游有强大的暴雨,急骤的融雪、融冰或水库的溃决。
上述三个控制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又与区域水文、气象、地形地貌、岩性、构造、地表物质组成、植被、不良地质现象等因素密切相关 通过遥感图像可对泥石流进行下列内容判释: (1)确定泥石流沟,并圈划流域边界;
(2)初步判释泥石流沟的整个通路路径长度、堆积扇体大小与形状; (3)圈划流域范围内的不良地质现象,如补给泥石流的崩塌、滑坡等;
(4)判释泥石流沟的背景条件,如松散堆积层厚度、植被种类及覆盖度、山坡坡度和岩石破碎状况、人类活动的痕迹等;
(5)确定泥石流发生的方式、类型、规模大小、危害程度;
按照泥石流流域特征,可分为标准型、山坡型、漫流型、河谷型。 按照危害程度分轻微的、中等的、严重的、极严重的 泥石流沟的判别方法:
由于遥感图像记录了地表瞬时的真实情况,尤其是曾经暴发过泥石流的沟谷,都能逼真地显示在图像上。一般只要发现沟口有明显的泥石流堆积扇,则可明确判别其为泥石流沟。但有些泥石流沟流人大河(如金沙江),其堆积物大部分被河水带走,未保留扇形地貌,这并不说明该沟不是泥石流沟。此时,应对流域内与泥石流有关的因素进行详细的判释,如山坡坡度、沟谷纵坡、岩性、断层、不良地质、松散固体物质、植被、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破坏情况等等进行判释,经综合分析后,确定是否为泥石流沟,同时还应作必要的实地调查访问。
? 利用遥感图像判释成果可以编制与泥石流有关的各种系列专题图,如山坡坡度图、
植被分布图、荒坡及耕地分布图、岩石分布图、地质构造图、第四系地质图、水系图、泥石流活动趋势及危害程度预测图等等,这些图有利于对泥石流的综合评价和定量分析。
? 判释泥石流时尚应注意:
? (1)在泥石流判释时,不能仅仅对泥石流本身的三大区进行判释来判断是否为泥
石流沟,因为有的处于间歇期较长的泥石流沟,其三大区的特点不是太明显,尤其是泥石流沉积物被河流冲走,未形成沉积区,流域区植被又较茂密时,很容易被认为是清水沟。此时应进行大面积岩性、构造、地貌等的判释,还应结合地面调查访问,才能有把握地判断其为清水沟或是泥石流沟。
? (2)当大型泥石流堆积扇前端伸人河流中,而该河流又不是太宽时,应注意河流
对岸可能受到泥石流的威胁,并应注意对岸是否有泥石流沉积物。
总而言之,泥石流的判释不应只限于泥石流扇的判释,应和整个流域的泥石流孕育环境相结合进行研究。即在研究泥石流扇体的同时,把泥石流孕育和发生作为一个过程,把诸多因素及其影响结果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
3.崩塌解译
崩塌一般发生在节理裂隙发育的坚硬岩石组成的陡峻山坡与峡谷陡岸上,由于在本工作区,大多为老崩塌堆积体,它在ETM图像上显示不是很清楚。由于金沙江为深切河谷,崩塌体发育较多,其主要判释标志如下:
(1)位于陡峻的山坡地段,一般在55°一75°的陡坡前易发生,上陡下缓,崩塌体堆积在谷底或斜坡平缓地段,表面坎坷不平,具粗糙感,有时可出现巨大块石影像;
(2)崩塌轮廓线明显,崩塌壁颜色与岩性有关,但多呈浅色调或接近灰白,不长植物; (3)崩塌体上部外围有时可见到张节理形成的裂缝影像;
(4)有时巨大的崩塌堵塞了河谷,在崩塌处上游形成小湖,而崩塌处的河流本身则在崩塌处形成一个带有瀑布状的峡谷。 崩塌稳定性的判释 :
尚在发展的崩塌在岩块脱落山体的槽状凹陷部分色调较浅,且无植被生长,其上部较陡峻,有时呈突出的参差状,有时崩塌壁呈深色调,是崩塌壁岩石色调本身较深所致。趋向于稳定的崩塌,其崩塌壁色调呈深色调。 注意问题:
(1)注意与坠石、剥落的区别 (2)注意与采石场的区别 (3)注意阴影带来的影响
4.岩堆解译
岩堆是岩石经过物理风化作用形成的岩石碎块,经重力或雨水搬运到山坡或坡角。 岩堆的判释特征:
(1)位于陡坡或坡角下,坡度一般30-40度。
(2)平面形态多呈沿山坡逐渐向下展开的条带,一般为三角形、锲形,舌形等;纵剖面呈凹形、直线形、凸形或他们的作合。
(3)坡面色调均匀,无阴影感,有粗糙感。 发育规律:
(1)河谷沿着断裂发育时,在断裂一岸常有岩堆发育。 (2)坚硬岩石不容易形成岩堆。 (3)岩石节理发育,容易形成。
其他地质灾害有:沙丘,多年冻土,沼泽和软土,盐渍土和盐沼,雪崩,河流冲刷和水库塌岸,人工采空区
第六节 遥感图像岩性及地层解译 1概述
? 岩性解译:
依据遥感资料波谱与空间信息特征判定出 露地表岩石物性和产出特点。 岩性解译内容:
1.建立岩性解译标志;
2.解译岩石的物性与类型、产出状态; 3.圈定不同岩性的界线;
4.分析各种岩性展布状况、变化及相互关 系。
? 遥感图像真实地显示地面各种岩石的色彩与形态特征,是地质学宏观研究地表
岩石分布和地质找矿与地质制图一种新的信息源。
由于技术方法本身的局限性、遥感器的灵敏度、自然界环境条件的千变万化、地质构造破坏、植被与土壤的掩盖等外界因素的干扰,造成岩性解译标志的不稳定性 。 岩性解译难度远大于地貌和构造解译。 “难中有易”—遥感图像具有时空连续性特点,一种岩石与其它岩石分布区总会有或明显或隐晦的(微细)影像差异,形成各具特色的“特征影像块“ —岩类影像特征, 易于区分大类岩石,进而深入“特征影像块“内,继续细分不同的岩石类型。 岩性解译出的多是岩类:以某种岩石为主 的岩性组合体。 图形和花纹是鉴别不同岩类的最好标志。
不易受干扰—同类岩石在各种图像上图形特征不会改变—植被不能改变沟谷及山体的发育特征—岩石在空间上的分布状态及其山体的外形轮廓是确定三大岩类的重要依据
? 圈定岩类界线
则依靠由不同色调显示出的点、斑、条、块与水系组成的花纹 —由不同级别的沟谷和不同形态的山体所组成的“水系格架” 岩性解译原则:
以图形花纹为主,参考色调特征 2岩浆岩解译 1. 色调特征
岩 类色率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闪长岩辉长岩30 ~ 5015 ~ 3015 ~ 3015 ~ 3010 ~ 15纯橄榄岩>10 反射波谱特性及色调均随岩石化学成分和矿物组合不同而有规律的变化。
? 岩性相似的(同类)岩石其反射率和影像色调仍有差别 2.图形特征
? 侵入岩 中小比例尺图像
大型侵入体(中酸性岩体)—圆、椭圆形或 不规则团块状
中小型侵入体—卵圆形、透镜状、串珠状 褶皱带、断裂带中侵入体—条块状、透镜 状、脉状
侵入体边界线与围岩—多呈明显的切割关系(侵入接触)
? 大比例尺图像
侵入体内格状、放射状、同心环状 节理系统被后期岩脉充填—尤为清晰
? 水系特征:
大中型侵入体内部
—树枝状、钳状沟头树枝状水系 小型侵入体内部
—环状、放射状、顺岩体长轴方向 河流横穿小侵入体
—局部有峡谷或曲流
? 火山岩 大比例尺图像 锥状(火山锥)、舌状(熔岩流)
年轻的熔岩可见绳状流动构造(五大莲池) 可见寄生火山口、破火山口、火山口湖、 熔岩被、熔岩穹丘(白头山天池)
古老火山—∵长期风化剥蚀,可见残留平 台、阶坎或放射状火山机构
小比例尺图像 有一定规律排列的点、斑(大同火山群、 克什克腾旗)
3沉积岩解译
? 1.色调特征
? 基本解译标志—色调、色彩、图形特征
不同种类沉积岩(碎屑)成分、结构、颜色 同种类沉积岩不同物理、化学、自然地理条件
∴单按色调鉴别沉积岩的种属和成分——困难
? 2.图形特征
基本地质特征 具有层理 影像特征 条带状、条纹状、条带夹条纹状 条带、条纹影像受构造和河流切割影响会发生变化(直线—折线)
? 条带、条纹影像的清晰程度: 一套沉积地层中岩性差异大—条带、条纹清晰
一套沉积地层中岩性差异小—条带、条纹隐晦模糊 (差异风化)
大比例尺图像上—条带、条纹图形显示明显
小比例尺图像上—条带、条纹不太明显但仍可看出 或由条带缩小为条纹 砾岩
砾岩在地表上的形态与颗粒大小、胶结物的成分有关。砾岩有单成分砾岩和复成分砾岩,后者在遥感图像上深浅不同。
砾岩在遥感图像上影像粗糙,层理不明显,在强烈切割地区,地形崎岖,分水岭尖,常见陡立岩壁,而上部为浑圆状,有时像碳酸盐岩形成的连座峰林,节理数量少而明显 ,往往控制沟谷发育,砾岩一般残积物少,坡积物多,植被分布不均,地面水系不发育。 砂岩
砂岩颜色、粒度、成分、结构和层厚均多变,所以判译标志也不定。主要特点为: 层状比较明显而稳定,节理较发育,在潮湿地方节理影像不明显,干旱地区明显,节理对末级水系、冲沟发育控制作用明显。
颗粒大小及成分,对砂岩地貌形态有较大影响,如石英砂岩为尖棱状陡峻山体,长
石石英砂岩为中等陡峭地形,中粗粒砂岩形成较陡地形,粉沙岩则为低缓浑圆地貌。 页岩
比较容易判译,标志为:
(1)地貌呈波状起伏的岗丘状,山脊呈浑圆状或馒头状。
(2)页岩层理薄,表层多风化为残积黏土 ,呈现平滑和绒面影像,很少见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与砂岩互层时,页岩多呈洼地,且为耕地。
(3)页岩不透水,因此地表径流发育,常形成稠密的树枝状水系。 (4)页岩色调取决于岩石本色,大多数呈淡色调。
(5)页岩受应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塑性,因此断层和节理少。 石灰岩、泥灰岩、白云岩
4变质岩解译
? 区域变质岩在遥感图像上基本特点: 主要看其原岩特点、变质程度、矿物成分 一般:
正变质岩波谱特性及色调与岩浆岩相似 付变质岩波谱特性及色调与沉积岩相似
5遥感地层单位
? 一.遥感地层单位与地层划分
遥感资料记录地壳表层各种岩性的波谱与空间信息 对层状岩石分布区:
岩石矿物成分 物理、化学性质不同 色调、地貌、水系、植被…有不同程度差异 这种差异沿岩层展布方向影像差异
(条带、条纹状图案 条带、条纹状色调带)
? 每一条带—— 可能是一种岩石组成(具有一定厚度的灰岩、砂岩、页岩) 更
多的是以某种岩石为主的一套岩层影像单位(图像上一种独特的花纹图案或 色调带) 可能相当于某一或某几个地层单位
? 遥感地层单位(影像地层单位):
在遥感图像上,按地质研究程度和地层在图像上的显示程度为原则划分出的影像单位 遥感地层单位划分详细程度影响因素: 地层间岩性差异— 大—细 小—粗
影像显示程度(比例尺、分辨率、遥感器精度、影像质量)— 高—细 低—粗 当岩性差异大、影像显示程度高时可划分的很细 如: 下花园下马岭组页岩 划分到“段”
? 注:
⑴.“遥感地层单位”是“哑”的,年代确定须结合地面工作、实测剖面、前人资料 ⑵.解译分析时,选好影像标志层 *上下岩层反差明显,延续性好
*上下岩层地貌差异显著 ( 如沿标志层出现陡坎、陡崖、凹谷、岩层三角面等微地貌)
*最好处于某个地层界线附近
⑶.每个遥感地层单位均应建立可靠的解译标志
? 二.地层角度不整合解译
上下两套地层在地质历史上有过沉积间断或地层缺失,两套地层成一定角度相接触 地层角度不整合解译标志:
⑴.区域性两套地层 — 走向线斜交
上覆地层在不同地段分别与不同时代或不同产状岩层相接触、上覆地层与接触面产状一 致
注:与断层接触区别(局部、断层面与上覆 地层产状不一致、结合断层解译标志)
⑵.较老的构造形迹、岩脉、侵入体等被上覆新地层截然掩盖
⑶.上下地层构造线方向、褶皱形式、褶皱和断裂发育程度、变质程度明显不同 ⑷.上下地层地貌景观、水系特征明显不同 ⑸.不整合面上常有由上覆地层底砾岩形成 的陡坎
? 三.岩相变化的研究
岩相变化:地层沿走向岩性等的变化
利用遥感图像视域广、便于宏观整体观察 的特点
根据地层沿走向影像特征的变化,分析地 层相变特点
6小结
? 一.岩性解译要领
⒈目视解译是岩性解译的基础
⒉航空像片是目视解译的基本资料 ⒊充分利用对比提高解译能力
解译要通过相关分析与特征对比对比内容: 与典型样区;
与不同类型遥感图像上同名地物影像特征
? ? ? ? ? ? ?
? ?
? ? ? ?
b. 土壤吸附烃所致, 如南阳油田土壤含烃与浅色对应 ③热异常晕
据美国H.J.Meyer报告,22个油气田15个存在正热异常,温度可增加1~3℃。原因: a. 烃类产生氧化热。 b.烃类渗漏使导热率降低、热容量增大
新疆吐—哈盆地,用TM6拉伸、密度分割后,显示已知油区出现反差很小的热异常。 ④红层褪色晕
烃类上方地表被氧化,生成CO2、HS造成还原环境。高价铁(Fe3+)在氧化环境中较稳定,在还原环境易溶解,重新沉淀为低价铁(Fe2+),导致岩层褪色。在红层地区、地表红层褪色的遥感波谱异常称为红层褪色带。在可见光(0.4~0.76?m)可识别这种差异。 ⑤低价铁富集晕
当Fe3+在烃类构成的还原环境中转化为Fe2+形成红层褪色同时,也形成Fe2+富集而出现波谱异常,称为低价铁富集带。Fe2+(黄铁矿)特征吸收谱段1~1.5?m,利用该波谱特征可以提取。 ⑥粘土化晕
烃类微渗漏的蚀变作用改变了粘土矿物的分布与构成,导致粘土富集出现的遥感影像波谱异常,称为粘土化带。粘土矿物特征谱段在2.2~2.35?m范围具有波谱低值。 7.植被异常晕
金属、毒化、过量甲烷都会影响植物正常发育(生长期差异、种属变异、稀矮等),在影像上表现为植物波谱异常(地植物异常晕)。油田区地表植物常表现出矮小、畸形、褪绿病(变黄)等异常。一般人们在图像上发现地植物异常容易,查明引起原因却较困难,需进一步做生物地球化学等研究。
正在阅读:
遥感地质学复习资料 - 图文03-20
y普通动物学_无脊椎部分总结08-29
练字作文400字06-24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教案:16 小真的长头发 - 图文06-09
班主任申请书03-31
山东人民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寻找身边的科技》评课稿12-04
识字教学教材浅析内容06-07
无锡海天电工装配工序05-31
2014、7花城版四年级上册音教案09-21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地质学
- 遥感
- 复习资料
- 图文